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特别是自己这种侯爵,更是直接将一郡之地的赋税,成为了私人财产。
可以说,秦统一六国后,是民穷,国穷,反倒是数十万立了军功爵位的新贵们,和以往的老秦士绅贵族们,一个个过得逍遥自在,富裕无比。
这也是为何,巴家酿的白酒,价高亦是畅销抢手,因为秦国虽穷,只是因为一国之财富尽入了这些新贵和旧士族的手里了。
李阳知道,要想让秦国真正的强盛起来,光靠轻徭役是不行的,还需斗地主,分田地,把眼下的土地私有制,改成国家公有制,搞土地承包的发展路线方可。
当然,这个眼下是不可能轻举妄动的,因为这个牵涉到了权贵们的利益了,一但轻易改革,可能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
以往的立公法,废连坐,轻徭役,这些改革都没有动任何权贵们的利益,所以哪怕冯、蒙两家欲压制李阳,但亦会支持这样的新政,原因就是这样的新政对他们的利益没有丝毫的损害。
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李阳在心中叹了口气,然后将心中思绪压下,回头笑着对王又贤等人拱手,亦对无数百姓拱手:“诸位,此次本相领兵平乱,途经此地,多有打扰了!”
众人回道:“阳侯出兵平乱,我等之福!”
李阳很高兴。
看,这就是民心啊!
此时因为实行了工程招标,对于这些本为饥民的百姓来说,他们的心都是向着秦国的,希望天下太平的。
如果没有实行工程招标,他们都没有活路的话,估计民心则不是这般样子了。
有一个人,心中的激动澎湃之情,可一点也不比李阳小,此人自然就是韩信了。
此是淮阴,正是他的老家。
离开时,他是被人冷眼,受人唾弃,甚至还被一个卖猪肉的地痞欺负,让他钻胯受辱。而今,他却跟随在中丞相的身边,成为了此次平乱的大将。
哪怕只有五百兵,但如今能以这种身份姿态回到故乡,他心里还是有着难以按奈的激动和骄傲。
这时,王又贤向前几步,来到了李阳的身前,笑道:“大人一路辛苦了,后续大军之营房,大人欲设在城中还是城外,下官好命人前去安排。”
李阳大声道:“此次本相入城只是稍作休息,不会久留,三万铁骑尚在后方直取沛县,所以不劳烦王郡守了。”
李阳说起谎来,那也是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当然,这个谎言也是和韩信一早就商定好的。
没办法,眼下难免有反贼的耳目,而自己就五百人,这要是被反贼知道了老底,那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
众人听到此次平乱,来了三万铁骑,无不人心振奋。
王又贤点点头:“哦,既然大人已有安排,那下官便不再多问了,大人这便随下官入城吧!”
当下,百姓纷纷自觉的让出了一条大道,迎李阳进城。
李阳带着五百羽林,纷纷下马,牵着缰绳,在百姓们的夹道欢迎之下,朝淮阴城走了进去……
就在进城之时,果然,有当地人一眼认出了韩信,不由众人惊诧无比,一位妇人对身边的老妇道:“王婆,你快看啊,那人不是韩信吗?他……他当将军了!”
那位婆婆老妇人,看见韩信,亦是整个人都无比的激动,招着手唤道:“韩信,韩信,你是韩信吗……”
韩信听到老婆婆的声音,转头看去,顿时一愣,接着便赶紧朝老婆婆小跑了过去。
“王婆,是我,是信!”
韩信来到王婆的面前,激动的握着王婆的手,因为激动,眼眶都变得了红润。
王婆不敢置信的打量着眼前这位身穿将军盔甲,英气威武的将军,激动的道:“有出息了,终于是出息了,呵呵。”
王婆笑得十分灿烂,眼眶亦是湿润。
当初王婆见到韩信落魄之状时,曾问过韩信,为何总是看兵书,不事耕种?
韩信就曾说,他的志向在天下,不在地里。
这世上只有王婆一人,知道韩信的志向。所以,如今见到这小子真的当将军了,可以一展他胸中的抱负了,是真的由衷替他感到高兴。
“王婆,来,我带您见我们家中丞相。”
说着,也不管王婆愿不愿意,直接拉着她就走到了李阳的面前,介绍道:“大人,这位就是此前一直接济我的王婆婆,乃是信的恩人,亦是信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
听到这话,王婆原本湿润的眼眶,再也忍不住,两行热泪流了出来。
她没想到,如今出人头地了的韩信,居然会将她当日的小小接济,看成如此大恩,还视她为亲人。
不过,阳侯在前,王婆不敢失态,赶紧拱手作揖:“老妇,见过阳侯。”
李阳赶紧伸手扶起,同时亦是深深一揖:“婆婆对韩信的恩情,本相早有耳闻,心中甚为敬佩。”
韩信道:“大人,我能单独和婆婆说说话吗?”
李阳点点头:“当然可以,你先送婆婆回家,待平乱回咸阳时,若婆婆愿意的话,你不妨接她随军一起回咸阳吧!”
韩信大喜:“谢大人!”
看着韩信和王婆离去的背影,李阳笑了笑,看来历史对韩信的评价真是一点没错,此人确实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
一路上,道路两旁,无不簇拥着恭迎的百姓。
李阳那年轻英俊的形象,亦是让无数百姓惊叹。
中丞相,阳侯的功绩,天下百姓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做这一切的中丞相,竟是一位如此年轻的人。
当然,一些年轻的少女,见到李阳,那更是芳心大动。
无数少女在心中胡想,如果能嫁给中丞相为妻为妾,那该多好!
不过,她们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成真的妄念,如果真的能有幸得中丞相欢心,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进了城,淮阴县令为李阳及五百羽林军接风洗尘。
稍作休整,暂时卸去了多日来连日行军的疲意,接着李阳便声称要与后面的三万铁骑会合,匆匆而别。
不过,离开时带着王又贤上了路。
离开淮阴县后,直奔东阳郡卫戍地方的驻军之地。
是的,此次李阳之所以会先经过东阳郡,就是为了调东阳郡当地的驻军。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临城下
东阳郡共有三千驻军,虽然兵力仍然不可能去打一场攻城战,但是最起码在城外若是与反贼相遇,却是足够应付一下了。
地方守军,都是由一郡的郡守掌执的,所以李阳要调兵,王又贤自然不可能拒绝。
而且,如今三万铁骑前来平乱的消失人尽皆知了,隔壁沛县和相县的反贼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敢来打东阳郡的主意,他们势必老实的守在自己的城中,严阵以待,所以东阳郡的守军调走,对东阳郡来说亦无担忧之顾虑。
五百羽林,来到卫戍地方的驻地军营。
羽林军的阵势立即就与地方军判若出来了。
羽林军,个个威武雄壮,一身玄黑盔甲,气势压人,特别是在那凶神恶煞的面具的烘托下,身上散发出来的肃杀气息,更是直接让地方军看着都有些胆寒。
如果此时要是这些地方军是敌军,李阳相信,虽然羽林军只有五百人,但就这五百人,只要冲杀进军营,定是能杀得这三千地方守军一个人仰马翻,定叫得他们溃败而逃。
李阳并没有多有耽搁,让王又贤立即点齐兵马,带上粮草就出发了。
一起朝沛县杀去……
…………
与此同时,沛县的县衙议事厅中。
“报!”
一个贼兵探子小跑着冲进了议事厅,对着刘季禀报道:“报,大事不好了,秦……秦军来了!”
“什么?”
顿时,议事厅中的众人闻言无不吃了一惊,立即站了起来。
萧何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大限终于是到矣!
刘季惊道:“秦军到了何处,有多少人马?”
探子道:“小人在淮阴县看见秦军来了,全是羽林军,高头大马,气势雄壮,还带着三万铁骑,据说是要直取咱们这里。”
“三万铁骑?羽林军!”
闻言,大家都惊到了,一时面面相嘘。
如今,他们手里就一万余的兵力,而且都是一群平民百姓组成的,战斗力别说大秦铁骑了,就是与地方驻军都不如。而如今,竟然来了三万铁骑,而且还是羽林军,这……能叫大家不害怕吗?
“怎么会是羽林军?”萧何皱眉惊疑了起来,赶紧道:“你确定没有看错吗?”
探子肯定的点点头,道:“小的怎么可能会看错,领兵的人乃是中丞相李阳,淮阴县的百姓出城迎接的,小的就在他们当中,亲眼所见啊。”
“原来是他!”
一听这话,萧何恍然大悟:“这就怪不得会有羽林军出征了,据说掌执羽林军的将领李由,就是在李阳的手下任用。”
大家得知此事当真,就更加的担忧了。
纷纷现出了一脸惶恐之状,刘季赶紧问道:“那三万铁骑,此时也在淮阴城扎寨休整吗?”
探子回道:“小的没有见到那三万铁骑,只是听说的。”
“什么,你都没见到人家的大军,你也敢胡说他有三万铁骑?”樊哙当时就恼了,斥喝一声。
刘季也眉头直皱,一副生气之状。
探子赶紧道:“小的并无胡言,虽然小的没有亲眼见到那三万铁骑,但是却亲耳听见中丞相这么跟东阳郡守王又贤这么说的。”
接着,探子将今天在淮阴县所见所闻,一言不差的讲了出来……
听完探子的详细禀报,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樊哙道:“什么三万铁骑呀,既然大军没有出现,就说明这是故意在虚张声势,依我看,或许李阳是故意在威吓我们。”
刘季转头看向萧何,问道:“萧大人意以为何?”
萧何苦笑道:“若是东阳郡守王又贤带兵而来,称有三万铁骑,那自然是虚张声势。可是……”
说到这里,萧何看了一眼樊哙,苦笑一声:“李阳乃贵为阳侯,官居中丞相,身份地位何其尊贵之人,他此次出兵平乱而来,难不成樊将军觉得皇帝会让他就带着五百羽林亲卫过来平乱”
“这……”樊哙顿时语塞。
是的,李阳从京师而来,如果不是率大军而来的,那未免也太荒唐了。
刘季一脸凝重的道:“这么说来,李阳口中所说的三万铁骑,应该是真的了。”
萧何点点头:“定是不假了。”
在场的众人也纷纷点头,赞同萧何的推断。
笑话,一位中丞相亲自出征平乱啊,不带上几万大秦精兵,怎么可能!
相反,如果李阳说他只带五百兵,大家也不会相信。
真当大家是傻子不成!
这时,探子补充道:“小的回来之时,走的是小路,此时秦军应当也快至城下了。”
“哦?这么快!”
众人无不紧张了起来。
萧何眼睛微眯,道:“此乃兵贵神速,显然李阳欲一鼓作气,取下沛县。这也更加的说明,他是率大军有备而来。”
“三万铁骑,大哥,咱们只有一万多人,根本无法与之迎敌啊。”夏侯婴担忧的说道。
周勃也道:“出城必败无疑,如今唯有上城墙坚守为宜。”
刘季点点头,不过却还是转头问了一下萧何:“萧大人,你觉得此次应当如何退敌?”
萧何苦笑,退敌?在梦里退敌吗?
人家带着三万铁骑而来,精兵强将,别说退敌了,就是想守城都难。
秦军未至之时,原本这边就军心不稳,人心涣散,要不是日前想出一计,让樊哙扮成秦军在城外斩杀逃兵,暂时稳住了一些人心,要不然此时城中还能有一万兵力?估计能剩一千人就不错了。
如今,只要秦军气势雄壮的在城下摆开阵势,城内的这些月前还是农民的饥民,瞬间就会吓得发抖。
介时,只要秦军喊上一嗓子投降不杀,城内的守军,说不定就会自己乖乖的打开城门?甚至难保有些胆大的,直接把这议事厅里的人全给绑了,拿去邀功都说不定。
想及于此,萧何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道:“刘季,你要听真话,还是听好话?”
刘季道:“自然是听真话了。”
萧何道:“真话就是沛县守无可守,应赶在秦军到来之前,立即弃城而逃,回芒砀山去。”
“这…………”
众人直接傻眼。
不过,整个议事厅中,却是无一人反驳萧何的话,因为大家其实心里都知道,事情不可为了。
一万守军,没有盔甲,没有武器,拿着锄头,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工程招标的新政实施前景下,大家都是人心涣散,造反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这样的一支队伍,你叫他们要打赢三万精兵强将,来势凶凶的秦军?这有可能吗?
可以说,此时没有一个人有此信心。
不过,刘季有些不甘心,道:“就没有一点办法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