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什么?”
这一下,就连刘季都吃了一惊,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探子道:“李阳对你施了一个疑兵计,他调东阳郡三千守军于沛县城外树林中奔走,使得惊鸟飞起,让刘将军你以为他有三万铁骑埋伏于城外,而刘将军你……却是中了他的计,直接弃城逃跑了。”
刘季惊呆了,不过却不敢相信,摇头道:“这……这不可能,你肯定弄错了!”
探子一脸肯定的道:“军情大事,小的怎敢妄言,我是亲眼见到东阳郡守王又贤带着三千地方守军从树林中走出来的,此事绝不会有错。”
嘎!
刘季直接傻了,下巴直接惊掉。
众人也傻傻地全望向了刘季……
这么说来……这家伙竟是被五百人给吓得弃城而逃的?
顿时,所有人都像看傻逼似的,看着刘季。
刘季:“…………”
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人的底线呢?
此时的刘季是懵逼的。
他现在也搞不清楚,到底李阳是真的只有五百兵呢,还是故意设计,让项梁相信他李阳只有五百兵?
说他有三万铁骑吧,项羽的探子却又说的是信誓旦旦,而且自己也确实从始至终都没有见到过那三万铁骑。
可说他只有五百兵吧,这又太叫人不可思议了,堂堂中丞相,怎么可能带五百兵出来平乱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之前李阳和萧何商定的计策,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让项梁部认为他李阳只有五百兵……
一时之间,刘季有一种彻底被李阳给玩蒙圈的感觉,脑子都不够用了。
不过,不管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好奇,还是为了让这场戏演得更加的真实,刘季还是对项梁建议道:“项将军,你这探子说李阳只用五百人就将我部吓得弃城而逃,这实在有辱我刘季的智商和尊严,还请项将军务必打探清楚,可不能这么轻下定论。”
“刘将军勿要生气,李阳只带五百人,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你建议的不错,此事还须再去打探,暂时不能妄下定论。”
项梁也不是很敢相信,李阳会只带五百个亲兵过来平乱,所以为了弄清楚这件事的真实性,立即转头对探子道:“你再去探,必须给我打探清楚,他李阳究竟带了多少兵力。”
“喏!”
探子领命。
…………
离开县衙的议事厅后,刘季也按奈不住心中的疑惑,转头问萧何:“萧大人,你说李阳真的只有五百人吗?”
萧何一愣,好像非常诧异对方怎么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眉头轻轻一挑,道:“刘季,你难道还真信了那探子回报的消息?”
刘季一怔:“这么说来,萧大人是认为,所谓的五百人,只不过是李阳设下的计谋喽?”
萧何肯定的点点头:“难道堂堂一位中丞相亲征平乱,朝廷会只给他五百兵?这显然是绝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我曾听中丞相身边一位叫韩信的将军提到过,他那三万铁骑,这一路而来均是日伏夜行,所以项梁没有发现那三万铁骑,本就情理当中的事情。”
刘季听完这话之后,也是点了点头,算是放下了心中的疑团。
这时,萧何继续道:“其实,李阳将三万铁骑藏起来,也亦是他的聪明之处。若是由我领兵,我亦会如此做。”
“哦?”刘季大感好奇,来了兴趣,问道:“萧大人此话怎讲?”
萧何笑道:“铁骑,只利平原冲杀,不利攻城。此次李阳要想打败项梁,唯有一法,那便是引项梁出城,要不然,这下相县就是三个月恐怕也难以攻破的。所以,唯有将三万铁骑行踪藏匿起来,如此方可引项梁出城决战!”
刘季听完,恍然大悟,同时也对萧何看问题的眼光,感到佩服。
自己为此感到蒙圈的事情,萧何却是能轻易的剖析出事情的实质关键,以此推断真相,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萧何的智慧。
想到这里,刘季恨道:“项梁他们竟然还敢嘲笑于我,不日他们见到三万铁骑之时,估计哭都来不及了。”
萧何笑着点点头:“我等依计行事,此战定能戴罪立下大功!”
刘季点点头,想到待下相县城破之后,自己等人就华丽的转身一变,成为羽林军,心中也不免感到有些兴奋和激动。
…………
刘季部成功“投奔”了下相县,对于李阳来说,这就等于下相县有一半入了我手了。为此,心中免不了拍手叫好。
不过,想到接下来要想真正荡平下相县的反贼,夺回城池,李阳却也不敢太过乐观。
因为要想真正夺回下相县,像夺回沛县那样,完全靠计谋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接下来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场真正你死我活的拼杀!
按照事先的计策,己方会带着五百羽林军,及王又贤的三千郡兵,叫阵引项梁部出城一战。
依韩信的推断,对方是灾民组成的起义军,所以战斗力低下,武器也是缺乏,所以就算己方只有三千五百人,对方亦是最少要用一万以上的兵力出城迎战。
也就是说,介时,自己这边三千五百人,要真枪真刀的对战一万以上的反贼。
而且,还只能胜,不能败。
因为项梁部有近两万人,对方派一万人出城迎战的话,城中尚还有近一万兵力,刘季部反水,从兵力上来说,他们城中的两方也只能拼个平手。
所以,只有自己这边三千五百人,速战速决的击败出城迎战的项梁部,方可进城率领刘季部,一举拿下下相县城池。
如此,整个战役才算是结束。
对于穿越者李阳来说,自己可是一个大学生啊,以前只在电视剧中见过古代的冷兵器打仗,如今真的要亲历战争,心中要是没有一点害怕,那显然是假的。
而且,他还有些担心,三千五百人,真的能打败项梁部出城的一万多人吗?
毕竟算下来,一个人要对付三个敌人啊,哪怕他们只是拿着锄头的农民。
为了打消心中的担忧,李阳对李由和韩信问道:“尔等真的有信心,我三千五百人,迎战上万敌军,可做到速战速决乎?”
李由笑道:“大人不必担忧,对方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耳。介时我亲率五百羽林铁骑,当先冲阵,一个来回,便叫他们一万反贼冲个人仰马翻,大乱阵脚,接下来韩将军领三千郡兵,直接掩杀,其军必败!”
韩信也自信的点点头:“李将军说的没错,敌军说到底只不过是一群农民而已,而且大人实行了工程招标的新政,他们早就人心涣散了,用五百羽林军冲阵,我方三千郡兵再掩杀上去,他们定会土崩瓦解,不可能力战到底的。”
李阳想想,也对。
以其说是以一敌三,倒不如说此战不在杀敌之多,而是在于用三千五百人,去击垮对方一万人心涣散的军心。只要能击垮敌方的军心,此战便胜了。
而且,杀敌之时,城内的刘季部亦会反水,如此城中出事,城外的敌军更是人心大乱,更无战意。
迎战敌军的担忧算是消除了,但是……
李阳还有一个担忧,说道:“对了,你们说刘季会依计行事么?”
李由和韩信一愣:“大人何意?”
李阳道:“本相的意思是,他真的会相信荡平了项梁部,他们就能编入羽林军中,论功行赏、封官?”
韩信道:“大人身为中丞相,承诺之言,自然是一言九鼎,出言如山,乃是代表着朝廷召安之令,世人岂会怀疑乎?”
“…………”
李阳惊呆了!
召安他们?
这难道不是一个计谋吗?
怎么……这个时代的人,用兵打仗来居然会相信这种鬼话?
韩信和李由看到李阳那异样的表情,二人相视一眼,接着赶紧问道:“大人,你可别说这也是你的诡计!”
李阳点点头:“额,一群反贼,难道真的编入羽林军么?特别是那个刘季,本相很看不惯他,到时得想办法砍了他。”
“…………”李、韩二人直接惊呆了,嘴巴都张大到能塞下一只鸭蛋。
没想到中丞相,你居然是这样的人!
诚信呢?
你做人的诚信呢?
人家孙膑当年于马陵设下伏兵,待庞涓入局之后,尚还要提醒一下对方,以证用兵之光明磊落。
而你中丞相,居然打算利用召安诱骗刘季部,让他们去帮你夺回下相县,而且就算夺回了下相县,你居然还不满意,竟因为看不顺眼刘季,还要杀了他……
苍天啊,大地啊,这世道是怎么了?做人的底线都不要了吗?
做人这么无耻,难道就不怕遭雷劈吗?
李由和韩信,直接翻起了白眼。
心里有一句娘卖匹,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阳嘿嘿一笑:“看你们的意思,刘季倒不会怀疑我的召安之言了,这让本相倒是放心了。”
李由赶紧劝道:“大人,召安之言既以出口,可千万不能食言啊,要不然……日后天下人将如何看您?”
韩信也道:“是啊,何况您贵为一国之丞相,召安劝降岂可玩弄于人。”
李阳翻了个白眼,也是日了狗了。
兵者,诡道也!
这话他们难道没听说过吗?
不过,既然他们都认为不可食言,那也只好点点头:“罢了,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反正他们在城中反水,估计能活下来的也没有几个。”
李由:“…………”
韩信:“…………”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才的寂寞
次日,东阳郡巴氏商行分部,便带着钱粮,浩浩荡荡的开赴到了沛县,开始展开振灾行动。
这一天,李阳亦是忙于安排沛县的政务。
好在有王又贤这位郡守在,倒是能将各种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韩信负责招募地方守兵,虽然沛县已然清平,但城中无兵,便无制序,所以招募守兵必不可少。
而三千东阳郡地方兵,亦是忙于负责城中的安全与秩序。
一座县城,尽是灾民,工作量还真是非常繁重的。
特别是振灾那一块,灾民人口和振灾的预付钱粮都要统计,而在这个时代,懂计算的人少之又少,这就是最大的困难。
这更是让李阳意识到,普及义务教育,很有必要啊!
一上午时间,城中设了二十多处劳工征用报名点,可征用的劳力达九千余人。
而巴氏商行运来的钱粮,却是早早的就预付一空,还得回东阳郡继续调运。
商行的预付钱粮,直接关系到城中灾民眼下的生存,因为此时城中的百姓,可以说每日都有饿死的现象。
李阳将劳工报名人数统计数据拿到,直接找到了巴氏商行的负责人,道:“此为沛县可征用的劳工人数统计数据,你看看还差多少钱粮,尽快补运过来。”
商行负责人接过劳工数据,然后就趴在了衙门口的石阶上,开始计算了起来。
而李阳就在旁边等着。
结果,这一等,李阳可真看呆了!
只见那商行的人,从腰上取下了一个小袋子,然后从袋子里倒出了一捆小竹签,每支竹签约有十厘米长,一捆少说也有一两百根。
他一边对照着劳工数据,一边将竹签一根根的开始摆在台阶上,然后这才开始慢悠悠的计算了起来……
李阳直接惊了,这就是古代的数学运算么?
我的天啊,这个方式算下去,得算到猴年马月?
果然,等了近一刻钟,对方才算出未预付钱粮的劳工人数。
也就是说,总的劳工报名人数,减去已经预付了钱粮的劳工人数,这个五位数的减法,对方竟是花费了十几分钟才计算出来。
李阳都看傻了。
现在,他才终于切身体会到,这个时期数学运算有多么的麻烦和费时了。
一个五位数的减法,竟是要运算如此费时,李阳真不敢想像,一个国家财政的进出帐目他们要花费多少人力和时间来运算。
不过,李阳倒也知道对方这种运算方法,叫筹算。
筹算是中国古代的计算方法之一,约始于春秋,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筹取出来,放在桌上或地上摆弄。
别看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而到后期发展,这些小棍子便直接刻上数字,以作记数、运算。一直到东汉时期算盘的发明,筹算这才慢慢被珠算所取代。
虽然李阳是看不懂这筹算是如何个运算方法,但是有一点可以很确定,那就是它太不方便,运算太慢了。
李阳甚至都不敢想,接下来对方还要算乘法,又该要费上多久的时间。
因为如今未预付钱粮的人数算出来了,接下来就该是用未预付钱粮的人数,乘以每个劳工的预付钱粮数,如此才能算出还要运多少粮过来。
一旁的李由看出李阳等得有些没耐心,于是好言安抚道:“大人莫急,他们经常运算之人,很快就能算出结果来了。”
“…………”
李阳一脸黑线,一时竟也无言以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