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不仅议论说他嬴政迷恋仙术,甚至还说他嬴政是暴君
而以期借助他们这些孔子门生教化天下子民一事,更是在这些儒士们的影响下,起了反效果,使得六国百姓更加的憎恨大秦了。
不仅如此,到了后来,这些儒士们竟然开始反对郡县制,联合起来于麒麟外bi)迫嬴政恢复分封制。
这就让嬴政忍无可忍了,于是乎,就杀了以淳于越为首的四百多儒士,焚了他们的诗书
而天下之人,更视始皇之恶,骂其焚书坑儒.前面的章节里,很多人说坑儒是杀的术士,其实这是两回事,百家讲坛王立群教授就讲过,前一次杀了术士,后一次杀的是淳于越为首的四百多儒士。
总之,为了给六国百姓统一思想,嬴政付出了太多太多了,到最后,收获的却是苦水。
如今,再次听到李阳提及统一思想,统一意识,你说嬴政能不摇头苦笑么
而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正是因为有此前例,所以知道统一思想的事不可为之。
这时,李斯便对李阳提醒道“中丞相,当初陛下就曾为了统一六国百姓思想,而倚重过孔家门生,然而”
说到这里,李斯苦笑着摇了摇头,亦是不好提起焚书坑儒之事。
听到这话,李阳恍然大悟,终于是明白了他们为何对此事如此不看好了。
知道问题症结了,这事倒好办了,李阳当即道“陛下,老话虽然说的不错,能规其行,难规则心,但是人的思想却并非不能塑造,只需找到正确的方法,我大秦百姓必能统一思想”
“你有办法”听见李阳如此笃定的语气,嬴政一怔。
众人也皆是好奇的看向了他,心想这家伙难道又有什么奇思妙计了
果然,只见李阳有成竹的点点头,道“臣确实有一办法,可塑造我大秦百姓的思想及民族意识。”
嬴政一脸无语。
“是何办法,且说来听听”
虽然嬴政有点看不惯李阳卖关子的作风,但关于统一百姓思想意识的问题,一直是嬴政心里的一块难医的心病,他太想解决这个问题了,只是束手无策罢了。
如今,听李阳信心满满的说有办法,自然又再次燃起了希望。
李阳道“回陛下,其实臣的办法十分简单,就是推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
众人一脸发懵
义务教育是什么鬼名堂
李阳见大家都听不懂,只好解释道“说简单点,就是对适龄小孩强制接受学习,让他们当读书,当成应尽的义务,每个适龄小孩都必须做到.所以,臣称之为义务教育”
“什么强制应让小孩读书”
一听这话,顿时整个大里都是一片哗然。
还以为李阳有什么好办法,原来还是和以前一样,让孔家门生去教化孩童
这这不是走之前的老路么
一时之间,众人不无摇头轻笑。
孔家门生,若是愿意好好的教化孩童,也不至于让皇帝至今都束手无策了。
这时,冯去疾立刻便出列道“天下教书先生,多为孔家门生,经过当年的杀儒焚书一事,天下儒士,极尽诋毁我大秦,要他们行教化之职,呵,恐怕是会要让中丞相你失望喽”
众人纷纷点点头。
就连李斯这次都摇了摇头,觉得李阳这次的办法和他们当初所行的办法是一模一样,毫无新意。
之前用此法都行不通,经过焚书坑儒一事之后,就更是想都别去想了。
就在这个时候,嬴政的眉头也皱起来了,甚是不悦。
李阳每次都有奇思妙计,原以为这次他依旧能给自己一个惊喜,没想到,这次却是要失望了。
嬴政叹了口气,质问道“李阳,这就是你说的好办法”
李阳倒是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依旧自信的道“回陛下,臣这办法虽看似与当年所行之策相似,实则大有不同啊。”
众人一听,纷纷诧异地看向了李阳,甚是不解。
除了强制的让孩童接受学习,难道和当年所行之策,有别的区别吗
嬴政也不以为然,轻挑眉头问道“有何不同”
李阳道“第一,当年所行教育,是孔生门下儒士教化孩童,臣称之为人教。即是儒士将他自己的思想,自己对秦国的看法,及他自己的知识,教授于学生。而义务教育之区别所在,便是依材施教,所谓材,是指我大秦编制的书籍教材,由专门的识字先生,将教材知识教授于学生,这便是大大的区别”
“”
众人都愣住了。
李阳说的这些话,虽然大家听得不甚太明白,但却已经察觉到,这其中的区别了。
嬴政也听出一丝眉目来了,不过却又一时抓不住李阳话中的重点,于是赶紧道“你仔细讲讲”
李阳点点头,于是解释道“陛下,当年靠儒士教化孩童,实则是让孩童接受儒士的思想,这从出发点就错了,我大秦难道要下一代人都尊儒士的思想”
嬴政惊住了。
他突然发现,李阳说的这个致命的问题,自己竟然从没有发现到。
嬴政不敢打断李阳,赶紧道“接着讲”
“既然我大秦要统一百姓的思想,意识,自然是要塑造利于我大秦江山社稷,利于大秦繁荣昌盛的思想意识。故而,怎么教,教什么,这皆不能由教书先生自己决定,而须严格的按我大秦专门编制的教材来施教,如此一来,只要教材编制的思想不出错,孩童学到的知识和思想自然都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只要识字之人,皆可为师,不一定就要儒士来教学。”
李阳说到这里,见到大家都是一副听呆了的表,不由笑了笑,接着道“教材,可分三门,一门识字写文,曰语文课。一门理数运算,曰数学课。一门思想品德,曰政治课。如此一来,孩童学完三门功课,能识字,能写文,能识数,能算帐,重德行,塑思想。待此批孩童长大,他们文能成章,数能理帐,思想更是忠君国,岂不皆是我大秦之栋梁乎介时,可选其优者,于大秦用之。”
听到这里,嬴政整个人都听得有些激动了。
而其他众人,也皆是一脸的惊讶。
李阳说的不仅是头头是道,而且所说的办法还极为的精妙,甚至让人有一种拨云见之感。
李斯已是激动的不行了,当年打算用儒士来教化孩童的政策,其实就是他在执行的,可是结果却是极其糟糕。
而如今,听完李阳的这番分析,他才发现当年所行之政,竟然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
同时,他也发现,李阳说的这种依靠教材的教育方法,是真的可行之计。
想到这里,你说他能不激动吗
当下,他就立即追问道“教材如何编著”
李阳回道“语文教材,只不过是识字,所以选一些经典的诗赋便可。数学教材,则是认数及运算罢了,重要的是政治教材,须包罗基本的道德思想、品德思想、律法方面的常识也,及我大秦结束天下战乱等功绩,当然,还有蒙恬将军驱外敌,守边关之事,也可编入其中,具体的可另行商议,总之这门功课,就是统一思想,增强我华夏民族意识。”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李阳说的已经够全面的了。
嬴政更是大赞一声“好此法甚妙”
沉吟了一下,接着他皱眉道“如果推行此事,难度却是不小啊”
嗯,说到重点上来了
李阳立即对皇帝道“难度是不小,编著教材一事,便要花费许多心力,所以臣建议增置教育署,专门负责义务教育诸事,及教材的编著事宜。”
嬴政沉思了一下,便立即道“准奏此事便由你和李斯全权负责吧”
“喏”
李阳大喜,赶紧和李斯一齐领命。
教育部,终于是要成立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们不装逼好不好
关于组建增设教育部的事,满朝文武倒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就算冯去疾知道这将又是一中央权力机构,但是他都没有半句阻挠。
这倒并不是他们多么的支持李阳的新政,而是他们都知道,六国百姓其心不归的问题,自秦一统六国的那个时候,就是嬴政的一块心病。
之前,嬴政为此实施过一系列方针计策,虽然失败了,然而,如今李阳说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皇帝自然要把这个困拢了他近十年的心病给除去。
此事,事关嬴政江山社稷,谁敢阻拦,谁敢反对啊?那不是不要命了吗?
确实,对于嬴政来说,六国百姓其心不归,思想得不到统一,这始终是潜伏在大秦统治表面下的一个十分危险的存在,事关重大。
嬴政最想要的,就是希望大秦能一世、二世、三世,直至传承万世。
可是,只要六国百姓,其心一日不归,便始终存在分裂的可能。
所以,只要能统六国百姓的思想,为此哪怕花再大的力气,他也一定要实施,任何人敢坏此关乎大秦江山社稷之事,必杀之!
当然,对于穿越者李阳来说,洗脑的必要性就更重要了。
一个国家,怎么能够没有统一的政治思想呢?
后世,一个特区的思想得不到统一,都能乱成那样,而眼下的秦国,就好比是后世的内地,整个内地的思想都不统一,纷纷想着自己是齐国人,而非秦国人、自己是楚国人,而非秦国人、自己是魏国人、是赵高人……
介时,各种齐独、楚独、魏独、燕独、韩独、赵独……
那整个华夏将像欧洲一样,岂不拆成一个个小国家了?
这可是作为穿越者李阳,绝不愿意看到的悲剧。
所以,强制推行义务教育,统一六国百姓思想,这不仅仅只对大秦重要,而且事关华夏民族之根本,意义大得去了!
而且,义务教育,除了洗脑,统一全民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增强民族荣誉感及归属感,而且还能为大秦培养真正急需有用的人才。
另外,这也是开启科举制度的先前条件。
没有普及教育,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开启科举考试,因为如今能够读书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士族子弟。
对于士族子弟来说,只要家族里的官员向朝廷举荐,就可入仕为官,所以根本没有人会支持你的科举制度。毕竟,我有关系的人,凭什么要通过你的考试才能为官?万一考不好,岂不是没了入仕的机会了?
所以,相反,科举制段将被众人反对,而无法实行。
而推行了义务教育则不同了,天下百姓,皆会拥戴科举新政,因为那是他们改变命运,跨越阶级的出路,甚至是除了战场杀敌之外,唯一向上爬升的出路,故而天下百姓必须拥戴支持。
介时,天下大势所驱,就算士族反对,在大势的车轮下,士族反对的声音根本毫无作用。
当然,还有一点,只有让大秦百姓都有了统一的思想,有了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将来外敌入侵之时,全国人民才能凝聚一心,共同抵御外敌。
否则,全民皆是汉奸,后果不敢想像。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义务教育,都必须推行,而且还须狠抓、严控!
这时,嬴政问道:“对了,依你之计划,须几年时间,便可正式推行你说的义务教育?”
李阳慎重的考虑了一下,成立教育部,编著教材,各地新建公办学堂……
然后自信满满地道:“今年就可完成筹备,新年过后,开春即可推行!”
“什么?明年开春就可以推行!”
这一下,可把众人都给惊呆了!
如今已是七月了,至年后开春,满打满算也就是不过五个月的时间。
五个月时间,不说义务教育的学堂、教书先生等方面的筹备工作,就是一个教材编著的工作,恐怕也根本完本不了。
关于确定及编著教材的内容这一块,这就需要漫长且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所以,关于教材内容选定方面的事情,恐怕就不是五个月能够完成的。何况,确定了教材内容,你还需要抄录无数份。
试想一下,大秦有多少个郡县啊?
每个郡县又有多少个乡亭啊?
每个亭设一学堂,一个学堂要开三门功课来算,就是三本教材用于教学,那么整个大秦全境算下来,这得需要抄录多少本教材?
这恐怕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吧?
靠人力一个字一个字抄录,得需要请多少位识字的先生来抄录啊?
此时,大家都有一种感觉,感觉李阳又在吹牛逼了!
这个家伙,当真是应了刘喜那句话。
装逼那是中丞相的秉性,一日不装,心里发慌,装逼叫停,那怎么可行。
嬴政郑重道:“李阳,此事事关重大,可不容玩笑!”
李阳不以为然的道:“陛下,臣最讨恨的就是吹牛装逼之人了,像臣这么靠谱的人,岂会玩笑?”
嬴政:“…………”
众人:“…………”
大家一脸黑线。
嬴政想斥责他几句,可是想想又无法反驳,因为这家伙虽然喜欢吹牛装逼,但每次又确实把事情给办到了。
所以,一时之间,大家对于李阳的厚颜无耻,愣是无言以对。
“咳!”这时,李斯忍不住清了清嗓子,尴尬的问道:“阳侯,你是不是想明年开春,找个地方先试行推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