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可是,他们真的没有想到,李阳会这么快就重用自己二人。
特别是想到李阳重用韩信一事,这让二人心里感到诧异,难道李阳真的有识人之明,一看就能看出谁有大才,谁是庸才?
可是,自己二人还未出过任何力,未曾为他办过任何的事情,对方怎么就知道自己二人可堪以掌执教育署此等大任呢?
奇怪?
想不明白!
曹参随后抬头看向眼前的萧何,不由微微一笑。
萧何被曹参看得有点不自在了,问道:“曹老弟,你这是……为何这般看着萧某,难道萧某身上有不妥之处?”
曹参摇头笑了笑,道:“你如何看中丞相此人?”
萧何一愣,道:“你想听真话?”
曹参点点头:“当然是想听你一言真话。”
萧何道:“中丞相有改天换地之志!”
曹参不以为然道:“志大?为何萧大人不说他是轻狂,以至于雷劈!”
“哈哈!”
萧何大笑了起来,指着曹参道:“你啊你,要我讲真话,自己却跟我装起了糊涂,若是你真认为他是一轻狂之人,你会跟他来咸阳?”
曹参一笑,道:“看来果然没错,萧大人早在沛县就心有明主了,所以才会未见五万大军,便轻易劝刘季投降,哈哈……”
萧何笑了笑,看向曹参,道:“彼此彼此,曹老弟亦是明知中丞相设的是疑兵阵,在我劝刘季投降时,却是至始至终未言半句。”
曹参一笑,感慨道:“韩信将军确实是用兵如神,一开始我真没看出五万骑军是疑兵计,直到……直到见萧大人急着劝刘季投降,我方才看出点端详来。”
萧何也颇有同感的点点头:“韩将军乃军事大才也,若非中丞相许诺招安之条件,我亦是不会起疑。就算如此,我依旧不是很确定中丞相是否有五万铁骑。”
二人相视一眼,顿时心有灵犀的,一齐仰头大笑了起来。
…………
推行义务教育,事急紧迫,李阳和李斯将教育署的人事敲定妥当后,皇帝很快就批准下旨,教育署正式开署办公。
而沛县的张苍,也调回到了咸阳,暂时于教育署任职。
身为中丞相,李阳不可能事事亲力亲力,他既要议朝政,又要立新法,如今又有了教育署,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制定框架,引导方向,教育署的其他细事,自有萧何安排。
关于义务教育的框架,李阳也早就想好了。
如今的秦朝,要想直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显然还不是太合适。
所以李阳决定,教育分三步。
第一步,先推行六年义务教育。
就是把后世的小学知识,拿过来先普及开来,先扫盲。
明年开春,凡十岁以后孩童,皆入学从一年级开始学起。
而至此以后,就是六岁开始入学上一年级。
待六年过后,这一批的小孩小学毕业了,接着就实行第二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三年初中文化知识。
第三步就是推行非义务教育的三年高中教育。
这一步,为自费教育。
与此同时,开启科举制度,或者直接按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一样,直接考各地的公务员。
当然,如果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那就是考进大学,在大学深造,然后便有更大的舞台,当走出大学的那一刻,起点也就比别人更高一层。
于是乎,很快的,在李阳的拍板下,教育署就定下了六年义务教育的方针国策!
李斯负责全国推行这项新政国策,萧何等人负责编著教材。
对于语文和思想政治这两门课的教材,有萧何和曹参及一帮教育署的官员在,李阳根本不用操半点心。
唯独这个时代的数学,运算起来十分的复杂。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还没有阿拉伯数字。
所以,李阳找负责数学教材编著的张苍叫了过来,打算给他介绍一下阿拉伯数字。
丞相府,议事厅。
“下官张苍,参见中丞相!”
此时诺大的议事厅里,就李阳和张苍两个人。
自张苍被调来咸阳任职已有近十多天了,李阳一直忙于公务,这是第一次单独约谈张苍。
张苍很激动,也很徨恐。
激动地是,李阳派人叫他来丞相府议事厅,说是要和他一起探讨数学。
作为一个对数学痴迷的人,张苍自一个月前在沛县见识过李阳的运算速度之快后,他便心心念念的渴望着能有机会向李阳讨教一下,关于如此神速的运算方法。
如今,机会终于等来了,你说张苍能不激动吗?
不过,他内心又无比的徨恐。
自己原本是一个有罪在身的逃犯,得李阳欣赏,认命为沛郡的一郡之守,如今,更是直接调到了咸阳,不仅向皇帝请恩,彻去了以前的罪责,而且还调教育署,委以重任。
对李阳的感激之情,已是无法用言语表达了。
如今,自己被叫来探讨数学,张苍真的担心自己在数学方面的那点皮毛,会让李阳感到失望。
“张苍,重新回到咸阳,可还习惯?”
就在张苍内心诚惶诚恐之时,李阳关心的问道。
张苍心头一暖,赶紧拱手:“谢中丞相关心,下官早已习惯咸阳生活。”
“嗯,习惯就好。”
李阳点点头,道:“这次叫你过来,一是本相想和你探讨一下数学,二是讨论一下数学教材的编著一事。”
张苍点头:“下官早有请教之意。”
李阳一笑:“你有什么想问的,但说无妨。”
张苍点点头,于是赶紧问道:“下官有一疑问,迫切的想问大人,大人上回于沛县心算如此神速,究竟是用了何种神奇的运算方法啊?”
虽然上次的事情过去了月余时间,但是张苍至今都还记得那个算术,六百一十,剩二百二十。
李阳转瞬之间便算出了结果,七万三千二百,而自己花了足足比对方多了几倍的时间,方才计算出来。
这事对自诩于数学运算方面有着独到天赋的张苍来说,可是足足困扰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了。
他太想知道原因了。
看到张苍痴痴的看向自己的眼神,李阳不由一笑,伸出一根手指道:“竖式!”
第一百四十章 推广后世数学
“竖式!”
张苍眉头一皱,这种运算方法,果然是从未听闻过,不由更感好奇。
“没错,坚式,我在心里列了竖式,故而算得快些。”李阳笑了笑。
在沛县的时候,自到商人用筹算,原本李阳还以为,这古代的人不会乘法口诀,所以当时还自以为,自己算得比张苍还快,是乘法口诀之功。
可是,直到前些日子,李阳因数学教材编著一事,想先去了解一下当今数学的初步运算情况,结果才惊讶的发现,原来乘法口诀早已流行。
我国九九乘法表起源甚早,至迟于春秋鲁桓公时已有九九,成书于春秋战国间的《管子》,书中提到“安戏作九九之数以应天道”。在战国时代,九九口诀已经相当流行,到了如今秦朝,凡识文懂数者,皆熟背九九乘法表。
而且,这个时候的加法里,还有见到了“半半而一”这样的话,这可不就是0.5+0.5=1的意思么,这就说明在这个时候,已经有分数了。
这真的是让李阳大为吃惊。
同时,也很疑惑,为何有了乘法口诀,上回在沛县,不仅商人算不过自己,就连这个时代的数学家张苍也算不过自己?
仔细研究之后,李阳方法明白过来,原来这其中的原因,竟然是竖式。
是的,就是后世笔算,列在草稿本上的竖式。
加法竖式,减法竖式,乘法竖式,除法竖式。
因为借助了这些竖式,所以不管它是多少位数,我们都能轻松的用竖式运算出来。
可是,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竖式。
他们无法用笔在纸上,列上一个竖式,然后来运算。而是要借助算筹,摆在地上,桌上来运算,所以称之为筹算。
这就是为何他们虽然熟背乘法口诀,却依旧很难运算三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了。
作为一个后世的穿越者,李阳虽然用的是心算,没有把竖式列在草稿纸上,但却也是将竖式浮现在了脑海中,所以才快速运算出来的。
所以,只要把竖式传授给这个时代的人,几乎就能一下提升他们的运算能力。
为了能让张苍,一目了然的知道何为竖式运算方法。
李阳也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取来了一张纸,然后就把当初在沛县的那个算式,在纸上列出了它的竖式。
只不过,纸上的这个竖式,李阳自己看着有点别扭,因为它们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汉字。
好在,这并不影响竖式运算。
根据乘法口诀配合,李阳一边对张苍讲解,很快的,李阳就在竖式的下边算出了结果。
张苍本就是这个时代的数学家,对数学有着别人没有的天赋,一看就会了,所以当看完李阳整个运算过程之后,张苍整个人都惊呆了,张大了嘴巴,简直把李阳这个人惊为天人!
不需要借助一根根的算筹,直接在纸上或地上,把两组数字,上下对应排列,利用乘法口诀就能轻而易举的算出来,这种运算方法,对张苍来说,简直震憾心灵!
“此竖式之法,简单、快速,无比精妙!大人,下官今日受教了!”
张苍整个人激动的不行,两眼放光,赶紧对李阳拱手,深深一揖。
李阳一笑,道:“还有呢!”
说完,李阳又在纸上,用竖式的运算方法,运算了几例多位数的加法算式,减法算式,除法算式,直接把张苍看傻。
作为一个数学家,见识完竖式运算加减乘除之后,他便知道,以后运算,再不需算筹了!
而且,这种竖式列出来后,就算脑子不灵光的人,也能轻松的把多位数的加减乘除给轻松快速的算出结果来。
也就是说,只要一推行这种竖式运算方法,这将造福无数人。
以后,就算是一个老农夫,只要让他学上几遍竖式运算之法,他也就能轻松解决加减法了。
惊叹连连的张苍,抬头激动的问道:“大人,这种竖式运算之法,可是大人发明的?”
李阳直言道:“这是本相小时候掌握的一种运算方法。”
“大人是说,这……这是您小的时候就发明出来的?”张苍惊呆!
“这……”
李阳一愣,发现自己让他误会了,不过一想,这个时候并没有这种运算方法,好像很难解释啊。
于是只好厚颜无耻的点点头:“嗯,你说的没错,这算是我儿时领悟出来的!”
嘶!
“…………”张苍深吸了一口气,整个人惊得已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的天啊!
儿时,中丞相竟然在儿时便领悟出了如此精妙的运算之法……
天才,真是数理天才啊!
原以为,自己也算是天下的数理天才了,没成想……
如今跟中丞相一比,自己就是一个渣渣!
甚至,连中丞相儿时就甩自己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
此时的张苍,看向李阳的目光,已是充满了无比的崇拜,整个人震憾不已!
会运算难题,这最多只能说明你聪明。
而,能发明一种先进的运算方式,这就不仅仅只是聪明了,这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了。
从战国开始,筹算命被世人奉为运算法宝。
可如今看来,与李阳的竖式运算一比,也成了渣渣。
当下,张苍不为激动地感叹道:“当今世上,敢称数学大家者,唯中丞相也!”
“…………”
李阳哭笑不得。
不过,好在他厚颜无耻习惯了,不仅不会感到脸红,反而还有点得意。
“张苍,数学教材上,你就将此种竖式运算方法,推广出去吧!”李阳交待道。
张苍赶紧拱手:“喏!”
这时,李阳将之前列了算式的纸张,又拿了过来,在每个算式的旁边,列了一个阿拉伯数字的算式。
“大人,这是……什么符号?”
张苍看到李阳写下的数字,还有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于号等符号,不由皱眉问道。
李阳也不急着回答,而是在纸张的空白处,把汉字零至九,写了出来,再加汉字的下面,对应着写出了它们的阿拉伯数字。
全部写完,这才放下笔,对张苍道:“这是本相发明的简化数字,这几个数字分别对应的是零至九。你看,是不是很简单,而且它们用于竖式运算也更加的方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