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显然,是不可能的。
更不可能青史留名。
唯有开疆扩土,才能建立不世之功绩,才能封侯拜将,才能名传千古。人活一世,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而这次皇帝要争霸天下,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机会。
特别是对于蒙恬这些武将们,这更是他们重回权力中心的大好机会,毕竟这些年不打仗了,在这朝堂上武人们都是靠边站的份,毫无话语权,因为他们不懂治世之学。
而一但皇帝要继续开疆扩土,介时,军中之人在朝堂上可重获话语权。
明白了群臣不可能反对争霸世界,李阳接着问:“那底层的将士们,也会支持吗?”
蒙恬笑了笑:“中丞相你有所不知,我秦军为何能所向无敌,横扫六国?皆是因为我秦国的军功爵禄制度。将士们都盼望着能够打仗建功立业,又岂会不支持?”
说到这里,蒙恬别有深意的道:“实不相瞒,上回南方平乱,被中丞相给抢功了,军中将士们可都是愤愤不平呢。”
听到这话,李阳不由苦笑,看来秦始皇要争霸世界,这事不仅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所渴望的,而且还是下面的将士之所愿。
不过想想也对,如今的秦国,并没有开启科举制,底层百姓要想摆脱底层的命运,改变人生,唯一的希望就是立军功。
因为秦国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文臣都是多出于军功之身,所以文臣不反对打仗,这也是一大原因。
这就好比,后面的科举制度下,天下才俊都拼命读书是一个道理,因为读书能通过科举考试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而在秦国,军功就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打仗自然受到底层百姓的追捧。
说难听一点,不打仗,底层百姓就等于失去了提升阶级的希望,只有打仗,人生才有盼头。
“中丞相,难道不支持陛下的争霸之志?”
蒙恬见到李阳苦笑的表情,好奇的问道。
李阳自然不敢说不支持,道:“本相只是担心陛下太心急,争霸天下还不到时机啊!”
蒙恬点点头:“的确,正如中丞相在朝堂上所言,要想远征,必走西域,所以眼下还需把匈奴、东胡、羌、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给扫除,方可安心谋划远征之事。”
“蒙将军认为几年可扫除西域诸国?”李阳好奇问道。
蒙恬沉思了一下,伸出一个手掌,道:“五年,今有中丞相你给出的民族融合之策,只需五年,应当可彻底扫清边疆四夷。”
“五年么?”
李阳嘀咕了一声,看来留给自己发展国力的时间不多了啊!
五年,能够造出枪炮来了吗?
五年,能够造出先进的战舰来了吗?
李阳对此可没有太多的信心,他只知道,事情越加的紧迫了,得赶紧抓紧时间,使秦国快速的全面发展起来,只有这样,在将来秦国争霸世界的时候,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
…………
和蒙恬又聊了几句出使匈奴的事情,接着李阳便和蒙恬作别,回到了丞相府。
刚回到府中,就见到萧何、曹参、张苍、李由、扶苏等人聚在相府等着自己。
“大人,今日在朝堂上所献的融合五策,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是中丞相早几年入朝,估计陛下都不用修长城了。大人的聪明才智当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下官等人无不倾倒!”
萧何和曹参、张苍三人,一见到李阳,便开始拍起了马屁。
李由也不甘示落,捧道:“你们只是被大人的聪明才智给倾倒吗?我可是对中丞相早已充满了敬仰。”
萧何笑了笑:“我等也是如此啊,对大人的敬仰之前,已是连滔滔江水和黄河泛滥都无法用来形容之。”
李由和扶苏一听,二人不高兴了,因为滔滔江水和黄河泛滥,是他们二人经常挂在嘴边,用来形容对李阳的敬仰之情,如今萧何这么说,岂不等于是说他们比自己还更加敬仰李阳了?
当下,李由很不服,不过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可用来形容敬仰之意的话语来,于是道:“总之,我对中丞相的敬仰之情,比你们多一分。”
扶苏道:“俺也一样。”
萧何三人:“…………”
李阳:“…………”
这帮家伙,真是越来越贱了。
不过……
老子喜欢!
李阳满意的笑了笑,很高兴,对众人道:“低调,低调,做人要学会低调。”
众人点点头,李由无辜道:“我们也想低调呀,可是大人的实力不允许啊!”
要不是李由的见识没有脱离这个时代的层次,李阳都要怀疑这家伙会不会也是穿越过来的抖友了。
“你们二人有事吗?”
李阳翻了个白眼,对李由和扶苏问道。
扶苏道:“大人之前叫我搜罗咸阳城中的雕刻匠人,这事我已经办成了,如今两百多位匠人,正在将作少府。何章叫学生来问问太傅,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阳点点头,转头看向李由:“那你呢?”
李由:“听说大人又要搞新发明了,上回造纸下官就没能参与,这次……嘿嘿,下官也想一起跟着你们搞发明。”
好吧,这家伙是想来赚名声的。
李阳又问萧何三人:“那你们呢?有何事?”
萧何好像这会儿才想起自己的正事,不由急道:“大人,教科书早已经编著完成了,可是迟迟不见大人下令征发抄录之人,我等已是急地团团转了,所以便只好直接来找您了。”
“是啊,如今离推广义务教育只剩四个月时间了,时间紧迫,不能再有任何的耽搁了。”曹参和张苍也急道。
在他们三人看来,四个月时间,其实都很难完成教科书的抄录工作。
因为李斯那边送来了最新的孩童人口,六岁至十岁的孩童达十万余人,三门功课的教材加起来,就是三十万本。
虽然这已经比一开始预计的教材总数要少了几倍,但是三四十万本,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要完成抄录三四十万本教科书的繁重任务,这得需要征集多少抄录的人手?
一万人?五万人?十万人?
秦国并不缺武人,可是唯独缺懂识字写字的文人。
就拿咸阳城来看,能征集到一千文人就算不错了。这还是因为士族富商聚集在咸阳的原因,若是换成别的郡县,估计一百文人都难以找到。
而且,就算从全国能够征集到一万文人,那要花费多少时日,才能让这些人全部到位?
从下发征集令,到这些文人来到咸阳,最少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也就是说,最后只剩三个月抄录的时间。
一万人,要抄出三四十万本教科书来,这根本无法完成。
想到这些情况,说实话,萧何他们都不太抱有希望,能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做到学子一人一份教科书了。
然而……
让三人更加无语的是,此时的李阳,听到这话却是一脸的淡然,就好像一个没事人似的。这就更让三人捉急了。
难道,中丞相是放弃了?
还是他根本就无所谓了?
“莫急,不就是一些教科书嘛,小事情。”李阳笑了笑,安慰道。
萧何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突然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三四十万本教科书的抄录工作啊,他居然说是小事情?
萧何生怕是李阳不知道要抄录书籍的数目有多么庞大,于是伸出四根手指道:“大人,要抄录近四十万本书啊,四十万本啊,只剩四个月时间了,大人难道真就一点也不着急?”
李阳一笑:“谁说过这些书一定需要抄录的了?”
“…………”萧何、曹参、张苍都蒙了。
几十万本书,不抄录,难道你会变?
吹一口气,就变出几十万本一模一样的书出来?
张苍道:“大人,此话何意啊?”
李阳笑了笑:“教科书如此重要,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本相一开始便没想过要用人工去抄录。”
“啊?不……不靠人工去抄录,那怎么办?”三个一脸懵逼。
就连李由和扶苏都不解了,满脸的问号。
李阳道:“书籍是可以印刷的!”
“印刷?”
众人完全听不懂了。
“是的,本相准备发明一种印刷术。”
李阳点点头,不过也懒得解释,直接道:“走吧,既然你们这么着急,那本相这就带你们去一趟将作少府,到了那里你们就明白本相所说的印刷术是什么了。”
“印刷术?”
众人对视一眼,心里都十分好奇,印刷术究意是一种什么神奇发明,中丞相竟然自信的认为四个月时间内可以完成几十万本教科书的抄录任务?
好奇,实在是太好奇了。
当下,大家赶紧跟上李阳,朝将作少府赶去……
第一百六十章 印刷术
“太傅,您让学生搜罗雕刻匠人,不会就是为了印刷术吧?”
听李阳说要发明印刷术,扶苏就兴奋了,得到过造纸术带来的甜头,扶苏早已迷恋上了发明之事。
李阳点点头:“正是。”
一听这话,扶苏大喜,这么说来,这次的印刷术,自己又有功劳了!
于是,赶紧问道:“太傅,印刷术的功绩,可否比得过造纸术?”
李阳还没回答,一旁的李由便道:“造纸术功在千秋,恐怕这世上难有比这更重要的发明了吧!”
萧何等人也点点头,深有同感:“陛下说过,造纸术乃是这世上当属第一的大发明,所以不可能再有别的发明超越它了。”
扶苏笑了笑,虽然心中有几分骄傲,但是却又有几分失落,这就代表这次的印刷术,自己的功劳就不会太大了。
可是,这时李阳却点点头:“其实,本相这次要发明的印刷术,它对人类文明的功绩不说超越造纸术,但是说它和造纸术有着同等的地位,那是一点了不为过的。”
“啊?和……和造纸术同等的地位!”
一听这话,众人可真是大吃了一惊。
大家都像见了鬼似的,看着李阳,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一个凡人。
要知道,造纸术可是至高的一种存在啊。
当初造纸术的发明,便震惊了整个秦国,彻底结束了人们用竹简书写的历史。
就拿如今教育署编著的语文教科书来说,如果换成竹简来书写的话,那么一本语文教科书,估计就要几车竹简才能装得下。
试问,几车竹简的内容,这如何能够去推行义务教育呀?完成就推行不了的,因为竹简的的制作就很难达到这个数目,一本书不要几车的竹简,那几十万本书,要多少车竹简?简直天文数字了。
而如今,就是因为李阳发明了纸张,所以才可以将诸多知识内容,浓缩到一个纸张装订的小册子上,李阳当初给它取名为:书籍。
由此可见,造纸术对于文化和知识传播带来的深远意义。
皇帝为此,下召,封造纸术是天下第一大发明,就可此一斑。
而如今,李阳竟然说他接下来的发明,将和造纸术一样的地位,这能不叫人震惊吗?
这得有着什么样的通天之才,才能连续发明出两种惊天的发明创造啊?
反正,萧何他们是不敢想像。
当下,萧何就惊道:“大人,您没骗我们?”
李阳翻了个白眼,不高兴了:“只不过是一个和造纸术一样的小发明,本相有何必要骗你们。”
嘎!
众人下巴都惊落了一地。
和造纸术一样的小……小发明?
造孽啊,天下第一大发明造纸术,居然在中丞相眼里只是不值得一提的小发明,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顿时,众人都像吃了苍蝇一样,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原本想说几句,最后愣是无言以对。
没办法,跟中丞相的差距太大了,完全搭不上话啊。
最后,只得齐声赞了一声:“大人牛逼!”
“…………”李阳一脸黑线。
看来,牛逼这个词,当初自己就不该发明出来,现在搞得把这些古代人都带坏了,一点都不像文明人了。更无语的是,这些人竟是把“牛逼”一词,当成了歌颂称赞之词,形容非常非常厉害、了不起的意思。
当然,这也幸亏是没有外人,要不然别人听到李阳说造纸术是小发明,肯定又该说李阳是在装逼了。
不过,对于李阳身边的这几个人来说,他们倒是对李阳的才能不太怀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