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听着阅兵仪式中主持人的旁白介绍,嬴政虽然是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却也是能听得一知半解。
显然,这种军人动作整齐划一,军姿标准到位,踏得大地都震耳欲聋的阵势,也让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内心热血燃烧。
“后世华夏军威,如朕大秦军威一般无二啊。”
他激动的感叹了一声,然后似嫌弃的道:“不过,后世的军队就这么一点吗?朕可是有百万大军,若也将他们拉到校场,战鼓雷起,定当比这来得更加霸气!”
李阳笑道:“大秦之军威,自然是天下无敌,不过后世的华夏其实也有数十万大军,只不过大部分军队驻守军营,没有参与这场校阅而已。”
嬴政恍然大悟,然后用指点江山的语气道:“这还差不多,要不然太失朕华夏之威仪也!”
李阳指着东风-41核导弹方队,道:“陛下,此乃核导弹,一枚导弹便可毁一城一郡之地,恐怖无比,故而后世的战争,靠人数并不足以定胜算,关键靠武器之先进。”
“哦?一枚这种东西,便可毁一城一郡?”
嬴政这一下还是被这话给吓到了。
李阳点点头:“此物只作威慑之用,非亡国灭族之危,绝非轻易敢用。”
嬴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叹道:“原来两千年后,天下早已不是如今之天下矣。”
李阳能从嬴政的话语中感受到,他此时有一种落寞之感。
是啊,天地变化,华夏犹在,但却是物是人非,天下也不再是他的天下了。
因为手机电量用尽,李阳于是打开相机,道:“陛下,你我君臣,不如合照一张吧!”
说完,李阳靠近嬴政,伸手比了一个“v”,咔嚓一声,拍下了一张照片。
“陛下,您看!”
李阳将手机递给嬴政。
“这……朕的相片!”
嬴政激动不已,就像是一个小孩似的,喜笑颜开,笑得非常灿烂,道:“神奇,此乃神器啊!”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手机一黑,已是电量用尽,自动关机了。
“这是……它为何黑了?”
嬴政惊疑道。
李阳摊了摊手:“陛下,电用光了,以后再也无法启动它了。”
“那快给它加电,朕还想多拍几张大秦的照片呢!”嬴政急道。
李阳苦笑:“回陛下,电是一种先进的能量,如今的大秦,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你无法发明它吗?”嬴政问道。
李阳摇摇头:“臣暂时还做不到,不过若是陛下有发展科技之心,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大秦定然可以改天换地,在陛下和臣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大秦帝国。”
嬴政点点头,道:“是啊,你说的对,朕要打造一个强盛先进的大秦!”
看过后世的兴盛世界,嬴政已经无法平静了。
如果大秦,能变得如此强盛先进,那该多好?
如果大秦,能延续千年万年,那该多好?
说到这里,嬴政赶紧问道:“对了,朕的大秦是何时灭亡的?”
()
第一百七十章 不孝子孙
“朕的大秦是何时灭亡的?”
嬴政此话一出,李阳直接一怔。
这他妈的,叫我如何告诉你才好呀?
你那么骄傲,如果告诉你实情,岂不太打击人了?
大秦帝国,虽说是华夏自古以来第一个封建王朝,但确实是一个短命王朝,自你嬴政统一天下,登基称始皇帝开始,秦朝一共才存在十五年时间。
十五年啊,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那也是屈指可数的短命王朝了。
如果来个短命王朝排序的话,除去李自成、袁世凯这些称帝建国几天的,正儿八经的王朝,大秦排进前十那是铁定的了。
“怎么,为何不言?”嬴政眉头一皱,问道。
李阳:“陛下,一定要听?”
“放心说吧!朕的大秦眼下还没亡呢,不是还有改变结局的机会么,所以你大可讲来一听,朕接受的了。”嬴政笑了笑,倒是一副风轻云淡之状。
“陛下……真的受得了?”李阳给他一个就怕你会吐血的表情。
“哈哈哈!”嬴政大笑三声,豪迈道:“朕这辈子什么风浪没有经历过,朕说无妨便是无妨。说吧,朕的大秦,可比西周和东周加起来寿命长乎?”
李阳翻了个白眼,西周跟东周加一块,整整八百年,你他娘的大秦一共才十五年,你跟人家周朝比?
跟周朝比也就算了,你还要把西周跟东周加一块来比,你可真他娘的敢想啊!
李阳立即摇了摇头。
嬴政一看到李阳摇头,不由脸上的笑容就淡去了几分,尴尬的笑了笑,然后道:“周朝八百年,这么说来,朕的大秦连八百年都不足。唉,不孝子孙啊,朕原本还寄望能传承千年万载,如今莫说千年,竟是连八百年都尚且不足,哎!。”
嬴政叹了口气,略有失望。
李阳看到他那叹气的样子,有一种看傻b的感觉。
嬴政沉吟了一下,好似在自我安慰,过了一会儿,然后脸上再次挤出一丝笑容,道:“罢了,比不过周朝,便比不过吧,毕竟人家也是西周和东周加一块的嘛。朕问你,朕的大秦总比得过夏商吧?”
夏朝、商朝,都是五百年左右,所以听嬴政的口气,大秦的寿命,最少也不能比夏朝或商朝短,也就是五百年。
李阳:“陛下,依臣看……您还是别问了,如今你我君臣,只要好好治理秦国,大秦定能传承千年万载。”
嬴政眉头一皱,身体前倾:“你的意思是,朕的大秦连夏、商都比不过?”
李阳一脸无语,如果不将西周和东周加一起算一个周朝的话,中国的朝代历史上,也就夏、商最长命了,毕竟人家有五百年,后面的西周四百年,东周四百年,汉朝也才四百年,再往后,就更短了。
想到这里,李阳叹了口气,点点头:“原有的历史上,论寿命大秦确实不足夏、商。”
“什么,大秦五百年都没有!”
这一下,嬴政真的受不了了,立即就跳了起来,怒道:“朕堂堂大秦,一统六国,天下归一,外有长城镇守边疆,怎会连五百年都无法传承,你有没有搞错啊!”
李阳一脸黑线,也是无言以对了。
最后,回道:“陛下,您还是别打听了,咱想想如何改革施行新政,打造一个强盛的大秦呗。”
嬴政哪里会肯,当下就急眼了,道:“不行,今日朕一定要知道朕的大秦究竟传承了几百年!是四百年呢,还是三百年,还是只有可怜的两百年!你说,你必须如实告知朕,否则朕拿你问罪!”
李阳:我他妈得罪谁了?不说出来,那还不是为你好吗。
“为何还不说?”嬴政见李阳一点反应都没有,不由斥问道。
李阳:“这个,陛下的选项中,没有正确的答案呀。”
嬴政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捂住发堵的胸口,道:“你的意思是说,大秦连两百年都不足?”
李阳点点头。
嬴政:“…………”
造孽啊,这是造了什么孽啊。两百年都没有,这还是朕想要一世二世,以至于万世传承的大秦帝国吗?
嬴政莫明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无奈的深吸了口气,然后道:“只有一百年?”
李阳摇摇头。
“八十年?”嬴政的语气有些愤怒了。
李阳摇头。
“七十年?”
李阳摇头。
“六十年?”
李阳摇头。
“五……五十年!”嬴政此时明显已经牙关颤抖,说出来的话带着几分悲凉和愤慨。他瞪着一双怒目,看向李阳。
只见李阳,依旧摇头。
嬴政已经站不稳了,踉跄一下,然后扶住了案台,此时的他,受到了严重的暴击,气息大乱,强忍住胸口翻滚着的气血,愤慨的吼道:“五十年都没有,不可能,朕的大秦怎会连五十年都没有!你……你怎么不干脆就说朕的大秦,这一两年就要亡了!”
李阳:“恭喜陛下,回答正确!”
“噗!”
嬴政直接一口老血喷了出来,整个人往后一栽,倒在了地上……
“陛下……”
李阳吓了一跳,不是说受得了吗?怎么这就倒了?
赶紧跑上前去掐住人中,这时殿外的刘喜听到了惊呼声,也带着一群侍卫冲了进来,顿时乱成了一团。
半晌过后……
嬴政总算缓过来了。
好在没有大碍,只是怒急攻心,气血上涌,倒是没有性命之忧。
重新坐起来的嬴政,挥了挥手,示意刘喜等人退下,然后对李阳招了招手,示意其靠近到身边,一脸不甘的问道:“朕……朕的大秦这两年就要亡了?”
李阳点点头:“回陛下,原本的历史上,确实在两年后就灭亡了,大秦一共十五年。”
嘶……
嬴政差点再次晕过去,心中拔凉拔凉的。
“朕……朕怎么会成为亡国之君,朕怎么会成为亡国之君乎!”嬴政仰天长啸,一脸的悲切。
李阳:“陛下,您不是亡国之君,其实……历史上的您在今年七月就驾崩了。”
嘎!
嬴政直接惊呆!
显然,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比大秦亡国还来得意外。
“历史上的史书记载,陛下于今年七月,亡于东巡的途中。”李阳补充了一句。
嬴政张大着嘴巴,良久,这才愣愣地问了一句:“如今朕没死,是因为你献的药?”
李阳点点头:“算是吧!反正现在陛下还生如活虎,说明大秦也不可能如原本历中上的结局,所以陛下不用伤心。”
“对对对,朕还活着,说明一切都可以改变的。”嬴政连连点头,然后赶紧道:“这么说来,历史上亡秦的是朕的儿子?”
李阳点点头。
嬴政顿时怒了:“扶苏!朕……朕真是看错你了,你个不孝之子!来人,来人!”
顿时,刘喜带着禁军侍卫再次冲了进来。
嬴政怒吼一声:“走,随朕去将不孝子孙扶苏给斩了!”
“…………”李阳直接惊呆!
我擦,陛下,你他妈快回来,搞错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逆子!
李阳真的吓坏了,嬴政这逼怎么问都不问一下是哪个儿子亡的秦,就风风火火的要去斩扶苏啊?
这要是扶苏被斩了,那谁来当大秦的继承人?
李阳赶紧追了上去,喊道:“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
嬴政:“你不用劝朕,朕定要斩了这不孝子孙!”
李阳几步追到嬴政身前,一把拦住他,急道:“陛下,你听臣跟你慢慢讲……”
“不用讲了,就算那是历史,但也足已说明此竖子将误朕之大秦江山社稷,朕岂能留他!你给朕让开,朕定要杀了他!”嬴政怒气冲天,大有谁敢拦着,就将谁一块斩去的架势。
刘喜他们都吓坏了,还从没见过嬴政发这么大的怒火。
想当初,就算是胡亥公子和赵高有谋逆之心,嬴政也没发这么大的火呀。
如今倒好,长公子扶苏这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竟是莫名其妙就要斩杀长公子?
大家都懵了,只知道刚才李阳在殿内,肯定对皇帝说了什么非常巨大的事情,要不然不会造成皇帝吐血晕倒,更不会对扶苏起杀心。
李阳也是醉了,这他妈的怎么还拦都拦不住了?
赶紧道:“陛下,臣的话还没说完呢!”
“你不用多说了,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幸好朕现在还没死,若等朕真的死了,这大秦岂不要被他给亡了?你……让开!”嬴政恼怒不已,猛然拂袖,往章台宫外赶去……
李阳:你他妈的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吗?
“陛下,错了,搞错了!”
…………
与此同时,扶苏嘴中吹着口哨儿,心里美滋滋地从将作少府朝章台宫这边走来。
他真的太开心了,因为这次他又将立大功了!
这次印刷术的发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整个华夏民族来说,又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发明创造啊。这样重大的发明,意义深远,实乃华夏文化之福,将对整个华夏文化起到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这样一个如此具有成就的发明,自己再次有份参与其中,扶苏心里明白,这事告知父皇,肯定又将会获得父皇的大力夸赞不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