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叫排云掌
等太上皇入葬皇陵后,首先倒霉的就是最近冒头,仗着甄贵太妃和江南甄家起势的忠诚亲王,直接被当今点名留守皇陵三年,作为皇室代表以示孝道。
“当今还真是迫不及待!”
大老爷的别院,林如海,琏二和政二老爷齐聚一堂,议论眼下的京城局势。
“憋得狠了,当今被太上皇当年压制了多年,眼下可以彻底松手大干一场,自然用不着客气!”
大老爷悠然笑道:“忠诚亲王不过只是开始而已!”
“难道还有人要倒霉”
琏二吃惊道:“好象朝堂上,已经没了叫当今感觉碍眼的存在吧”
“怎么可能没有”
大老爷嗤笑道:“当今是什么性子,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存在,对于手下臣工的要求可是不低,再说了某些大臣最近几年确实老实不少,可他们之前却一点都不老实啊!”
对视一眼,几人露出会心微笑。
果然没多久,上皇的百日祭辰一过,朝堂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
一位位上皇时期的老臣子不是辞官就是倒了大霉被抓,一时间朝堂动荡人心惶惶,不知道当今究竟会折腾到什么程度。
这跟大老爷,以及手下官员没什么关系,不是每个官员屁股底下都是一堆屎的,当然也有的官员手段太过厉害,就是绣衣卫都不能察觉问题,当今最多只会暗示对方可以请辞滚蛋了,他现在绝对容不得异己份子出现在朝堂。
这样的局面其实很不好,很容易造成乾刚独断一言堂的局面。
当今现在正值壮年头脑清醒,处理事情干净利落倒还看不出什么,可一等他年纪衰老脑子不灵光,或者开始犯糊涂的时候,谁知道这位会不会做什么错事,影响到天下局势的稳定。
这样的皇帝还少么
最著名的就是汉武,逼得太子造反民不聊生,最后快挂掉时突然脑子就清醒了,对过往的事情表达了后悔之意,然后就没然后了。
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文景之治的积累被全部耗费干净不说,整个天下都被弄得一团糟,或者用现代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天下差点破产!
后果有多严重不需多言,好笑的是一干御用文人还大肆夸赞汉武英明神武知错能改,用点春秋笔法就将汉武之前的过错全部勾销。
哪那么容易
后来几任汉帝都在为汉武的铺张浪费买单,还捧出了个霍光这样的权臣,最后要不是出了汉宣这样的中兴之主,西汉能不能坚持到王莽出现还难说得很。
当今是个严于律己的皇帝不假,可谁也不能保证这位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等到老年时期会不会突然性情大变。
这些事情,大老爷也只当笑话跟一系官员说说而已,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有些事情他看得清楚,估计用不了多久大老爷也得主动退避,倒不是怕了谁,只是有些事情他还要考虑后辈的未来。
……
不说朝堂局势风云变幻,荣国府这边也发生了一桩事情。
薛宝钗实在坐不住了,按照虚岁她已经足有二十,放在现代自然还是青春年少,可在封建古代却是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
王夫人一直用宝玉吊着她,可宝玉现在都快十八了,也没见王夫人有意让宝玉迎娶,还是那一套老说辞。
都不用薛宝钗开口说什么,一向疼爱妹妹的薛蟠不乐意了,合着他如花似玉的妹妹就是给宝玉准备的
更别说,薛蟠此时也快要结亲了,女方还是原著中的桂花夏家。
两家都是皇商之家,加上夏家小姐长得花容月貌很是符合薛蟠的审美标准,很快就说定了亲事。
薛蟠不是原著里的呆霸王,起码在贾家族学那几年,还是学了一些有用知识的,加上这些年在外到处跑开过眼界,很容易就能探知结亲对象夏金桂是什么性子。
不想娶进门的妻子跟妹妹发生冲突,那就只能将妹妹尽快嫁出去。
薛蟠有这样的想法,薛姨妈也是一样。
她现在对王夫人相当不满了,一直用宝玉拖着薛宝钗,到了现在竟然还没个准话,薛姨妈自然不会答应。
这日,薛姨妈又去了二房找王夫人,希望王夫人能给个准话。
王夫人哪会答应,此时她可是堂堂的元妃之母,八皇子正经的外祖母,身份地位与之前大有不同。
宝玉作为元妃的嫡亲弟弟,以后是要娶高门贵女的,就算娶个公主郡主也不在话下,怎么可能会娶薛宝钗这么个商女
除非薛宝钗愿意当二房,她还可以考虑考虑。
主要还是眼红薛家的百万家财,二房手里虽然有不少银钱积累,数量也不下百万两之巨,可王夫人一点都不嫌银子多。
只是可惜,她之前想要让人引坏薛蟠,让这小子直接挂掉,然后一口吞掉薛家财产的计划破产,她手里没有得用的人手,就只能想办法打薛宝钗假装的主意了。
以薛姨妈和薛蟠对宝钗的看重,嫁妆怎么说都有二三十万两之巨,这也是一笔相当惊人的银钱数目了。
“姐姐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机会(求订阅)
?
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王夫人的行动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把贾环推出来后,她觉得这个主意相当不错,即可以推掉借薛家的数十万两银子,又能继续间接插手薛家事务,对王夫人来说再好不过。
“怎么,环小姐要跟薛家姑娘结亲”
老太太闻讯,只是稍稍抬了抬眼皮,对此显然并不感兴趣,悠然道:“薛家姑娘的年纪也好了,是该找个婆家了!”
王夫人有些讪讪,老太太的反应太过冷淡。
之前,婆媳俩还为宝玉的婚事斗过许久,老太太跟原著一样,想凑合宝玉和黛玉这一对,王夫人坚决不同意,将薛宝钗当作备胎被拿出来顶缸。
也就是薛宝钗之前没把宝玉作为夫婿人选,不像原著那般做得露骨,倒是没引起老太太的反感,也没给她难堪。
当然,以薛宝钗有意无意露出的有意无意露出的锋芒,事事都要压探春和史湘云一头的做派,想要她对宝钗有什么好感也不可能。
对于王夫人一直吊着宝钗的事,老太太虽然看不上眼,却也没有多说废话。
反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直到宝钗的年纪越来越大,到现在都没有解决终身大事,老太太也不由替她急了起来。
主要还是王夫人作的孽,要是宝钗真被拖累了,指不定以后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真以为她不知道,王氏那个蠢妇,近十年时间从薛家借了差不多三十万两银子,简直掉钱眼里去了丢人之极。
现在可好,拖不下去了就把环哥儿推了出来。
不过,在老太太看来,这次算是环哥儿占了便宜,一点都没将此时贾环此时身上的七品官职放在心上。
另一边,政二老爷听到消息吃了一惊,有些迟疑不愿直接应承下来。
贾环,可是他重点培养的下一代,按大老爷的说法,环哥儿只要在战场上历练几年积攒一点战功,基本上就能彻底在官场立稳脚跟了。
有荣府作为后盾,贾环只要自己不出问题,以后前程可期,很有可能还是二房以后的顶梁柱。
政二老爷自然想替贾环寻个好姻亲,也好在以后的官途上得到帮助。
显然,薛家虽然有钱,可在官场的关系却是一般得很,不符合政二老爷的心意,故此才有犹豫。
王夫人有些疑惑,本来以为十拿九稳,对贾环这小子十分有利的婚事,怎么老爷竟然还犹豫起来了
难道贾环做了什么事,惹老爷生气了不成
果然贱皮子就是贱皮子,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王夫人自然不会叫这样的事情出现意外,三言两语就说动了政二老爷,同意了贾环和薛宝钗的婚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只要政二老爷和王夫人同意,这事就基本成了,除非薛家那边有不同意见,不然这事就不可能出现反复。
很快,贾环和薛宝钗的婚事定了下来,王夫人松了口气之余不由心生疑惑。
怎么感觉,薛家人并不怎么讨厌这一桩亲事,一个个的脸上神色都很高兴
心中起疑,王夫人派周瑞家的过去打探,可打探回来的消息叫她差点气炸了肺,心中对薛家还有贾环都起了不满心思。
可惜,此时贾环与薛宝钗之事已经过了明路,除非她拼着政二老爷厌弃的风险阻拦,不然这事就由不得她胡来了。
只是王夫人怎么也没想明白,就贾环这么个贱皮子,薛家怎么就满意了呢
周瑞家的倒是旁观者清,可却不敢把实话告之王夫人。
在她看来,贾环眼下已是七品官身,以后前程不可限量,反到是宝玉到现在连个秀才都没考上,要不是老太太和太太宠爱,怕是处境还不如贾环。
薛家显然心中有数,就算以后没有元妃娘娘帮衬,贾环都前程都不会差,起码不会比眼下的政二老爷差,薛家凭什么不乐意
当然这样的话她只会闷在心中,要是叫王夫人知晓还不得翻天了啊。
“环哥儿跟薛家姑娘订亲了啊!”
大老爷听到消息后,点了点头笑道:“眼见一个个小辈长大有了出息,府里也用不着我一个人撑着了!”
“老爷这是说的什么话”
琏二笑道:“有老爷在,荣府才能稳如泰山!”
“别拍马屁!”
大老爷摆了摆手笑道:“遇到你二叔的时候跟他说道一声,环哥儿都定了亲,他姐姐探春还吊着,这很不好!”
什么原因大家心中门儿清,不就是被王夫人卡着不放么
这位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不将探春最后一点利用价值都榨干,显然是不会轻易放人离开的。
只是,眼下的荣府已经回到顶级权贵圈子里了,可容不得王夫人这么折腾了,他也看不惯这位的嘴脸。
“哎,说起这帮小子和丫头的事情,宝玉那边才叫麻烦呢!”
琏二苦笑道:“二婶的眼光太高,老太太又想亲上加亲,倒是把林姑娘给连累了,也不知林姑父那边是个什么想法”
说起这事,也是一脑门子官司。
王夫人属意所谓的高门贵女,要是公主郡主那就最好不过,嘴上不时念叨宝玉如何有出息有造化,好象宝玉是绝世奇才一般。
老太太不甘示弱,一心属意林家姑娘,早就把消息宣扬开了,把林姑娘给连累得现在都没法找婆家,听闻姑姑贾敏为了这事,差点跟老太太翻脸。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南下之议(求订阅)
?
当今眼下,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堂大局!
在同辈兄弟没有出挑的冒头,膝下皇子势力不彰之时,当今可谓大权独览威福自享,起码表面上朝堂上已经没有能够牵制他的势力。
放眼整个大齐,有且只有手握兵权的四大异姓王最为碍眼,或者说明面上只有他们能够动摇大齐国本。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互相伤害嘛,谁怕谁啊。
只是,四大异姓王可是比开国八公还要牛叉得多的存在,无论是声望还是势力都在开国八公家族之上。
别看当初的开国八公十分风光,好象声势都压过了四大异姓王一般。
尤其是宁荣二府最鼎盛时期,手握京营和边关兵权,声势之盛就连四大异姓王都盖过去了,实际上却是不然。
大老爷有原主的记忆,知晓四大异姓王才是除了皇室之外,实力最为强横的存在。
旁的不说,真要举兵造反的话,宁荣二府最鼎盛时期,估计也就只能拉扯出一迟小规模的队伍,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五万。
而四大四姓王要是有异动的话,随便一家就能拉出十万人规模的军队,这就是差距,同时也是皇室对四大异姓王忌惮的主要原因。
只是,大齐开国近百年,四大异姓王除了主动放弃兵权,向皇室靠拢的北静郡王之外,其余三家还能长盛不衰,自然有他们的独特手段。
这么多年的经营,四大异姓王的势力,可以说蔓延到了整个大齐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四方边疆地域,四大异姓王的实力和影响力大得惊人。
当今就是想要针对他们做些什么,也得好好思量突破口该如何选择,而不是没头没脑直接动手,那是会引发动乱甚至叛乱出现的。
以大老爷的眼光来看,这一代的四大异姓王都只是中人之姿,真要被抓住把柄狠整的话,还是相当轻松的。
很显然,当今也是这么个意思,正好地位南疆的几个小国最近很不安分,驻守此地的南安郡王威慑不力,朝廷直接命令南安郡王给那几个小国一个厉害瞧瞧。
南安郡王真要胜得漂亮,当今或许还不会直接针对,怎么说文治武功都是每一个帝王都需要的成绩,不然死后怎么跟其他平庸的帝王区分开来
消息传出,朝堂上一片风平浪静,似乎所有大臣包括当今,都认为南安郡王此战必胜,而且还是大胜特胜的那种。
怎么说呢,在他们的心中,四大异姓王虽然算是大齐的毒瘤,可不得不说他们的实力真的雄厚,单单手里握着的十万大军,就不是区区蛮夷之地的小国可以顶得住的。
“老爷,怎么看南安郡王的胜算都很大啊!”
大老爷的别院,林如海,琏二和政二老爷等核心成员齐聚,他们说的也是南安郡王出兵征讨南方小国之事。
只是琏二一开口,除了大老爷之外,其余几位的关注立刻被吸引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