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纵横诸天的武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叫排云掌

    传闻当今内阁的几位阁老,都被当今揪了错漏狠狠训了一通,搞得灰头土脸好不狼狈。

    另外还有一些文官集团的重臣,也莫名其妙受到了当今的申斥。

    一时间,京城官场人人自危,都不知当今发的什么疯

    消息传入大老爷耳中,他只轻轻一笑,当个笑话听了。

    那日跟史家双侯说科举之事,以大老爷的实力自然知晓‘隔墙有耳’,还只能是当今的人手。

    反正又不关他本人的秘密,大老爷自然不介意开炮了。

    任谁是皇帝,听了大老爷的那一番话,心情都好不了,更何况他的话可是实话,一点都没弄虚作假。

    之前在苏省任官,作为一地政务长官,尽管大老爷不负责教化以及科举之事,可江南之地文风鼎盛,他手下的情报探子又不是吃素的,很容易就探知一些蛛丝马迹。

    布政使手里握有大把资源,还知晓许多的隐秘之事,只是稍稍串联对照,就能察觉江南科举的一些隐秘。

    跟史氏双侯和王家旁支说的话,绝对不是夸张。

    单单苏省的科举,大老爷经历两轮,其中大半得中举子全是各地书院的学子,不是说他们没有真材实料,而是被他们压制的寒门子弟,没想象中不堪。

    江南地区文风鼎盛,经济又相当发达,大老爷主政苏省后经济更加繁荣。

    当地百姓乡绅又十分重视子弟教育,就算他们所能请到的先生实力不如书院的厉害,可偌大一个苏省寒门天才何其多

    他们可能在考试经验上不如书院选手,可才华和写文章的水平却是一点不差,最多稍有疏漏而已。

    可就是这样的情况,凡是没有加盟书院的寒门天才,少有能够一举而中的。

    哦不是名声太大,又很有考试天赋的话,很难得到考官的认可,成为真正的举人。

    要么他们加入某家书院,要么苦熬日子,等那一届考官大发慈悲之心,让早已双鬓斑白的寒门天才过关。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可惜,大老爷只是布政使而不是巡抚,不然他就有资格插手苏省科举之事,不说一革科举弊端,起码也得给寒门天才一个出头机会。

    这些事情都是真的,大老爷收藏的资料库中都有记录,哪天他要是不高兴了,或者对苏省的人和事不爽了,直接送去当今案头就能要许多人的命。

    别看文官似乎难以世袭,可他们通过书院这个纽带,能够让科举有成的文官子弟有了最好的后路,只要家族不衰总有起复之时。

    这也是许多武人羡慕书香门第的来源,他们只看到书香门第动不动百年不衰,却是没有看清这帮文人玩的真实把戏。

    大老爷之所以会暗中知会当今,自然有让当今牵扯京文臣精力的想法。

    贾家族学一口气考中十二名秀才,虽然对文官势力的影响微乎其微,却也难保有文官集团的家伙看不过眼,想暗地里给贾氏族学使绊子。

    大老爷本人倒是不怕,可贾氏族学难免会受到沉重打击。

    怎么说,都是他花费了一些心思,才弄出来的事业,要是贾氏族学自身不争气也就罢了,旁人想要下黑手还得问问大老爷答不答应

    干脆,在京中文官还没出手之前,给他们找点乐子,别没事老是揪旁人的错处,真以为你们这帮家伙是好鸟啊。

    ……

    随着京中各大勋贵家族纷纷模仿贾氏族学,将自家族学重新整顿改变了教学方式后,整个京城的市面都安宁许多。

    没办法,往日里那些在外头胡混,不干好事的浪荡子们,全都被家族掌权人派人押送到族学改造。

    有那心狠的更是放下,他们要是不能学得一门谋生手艺,或者练不出一身不错武艺的话,就别指望从族学毕业,以后年纪多大了都得在族学混到娶妻生子,以后想要继承父母的产业也得看他们在族学的表现。

    一时间,各大勋贵家族族学哀鸿遍野,而京城市井少了那磅最喜惹是生非的浪荡公子哥后,自然也安宁许多。

    大老爷帮着史家和王家在城外办了个联合学堂,专门教导两族子弟,请来的监督全都是军中老卒,反正就一个意思,死命的操练两家精力旺盛的后辈族人,没有毕业就别指望能出来。

    另一边,贾氏族学一下子也名声响亮起来,想要送自家子弟入学的亲戚数量突然暴增。

    琏二和王熙凤夫妇不敢乱应,他们在不知晓大老爷的心思之前,一点都不敢乱来。

    大老爷才是大房的支柱,到了现在就是傻子都看得出来,族学又是大老爷特别关注的地方,琏二夫妇可不敢胡乱插手。

    这日,琏二下衙回府,刚刚走进荣禧堂正屋,就连王熙凤脸色难看坐在那里,气呼呼的相当不爽。

    “哟,是谁惹了凤辣子的不喜,这是要倒大霉的节奏啊!”

    琏二笑着凑了过来,好奇道:“二奶奶,又是哪个不长眼的媳妇婆子招惹了您老人家”

    “哼,还不是我那好姑妈,尽会给我添麻烦!”

    王熙凤一脸不爽,没好气道:“她收了不少亲戚的好处,应下将他们家的孩子入族学读书一事,转身就把事情让给我了!”

    “什么”

    琏二吃了一惊,不满道:“二太太还真是,什么钱都敢捞,你没答应吧”

    &




第二百八十九章 矛盾(求订阅)
    王熙凤被王夫人坑得不轻!

    那帮有钱的亲戚,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尤其还有王夫人在一旁煽风点火捣乱的时候,叫她郁闷得差点抓狂。

    “都是亲戚,能帮就帮一把吧!”

    去寻老太太要个说法,结果却被说教一通,好象她有多冷血无情一般。

    说来说去,老太太不就是只看重荣国府的利益,至于什么族学,什么族人之类的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么

    回到荣禧堂,等琏二下衙回府就把事情跟他说了,最后愤愤道:“这事咱们不好拿主意,只能请大老爷出面了!”

    没法,现在荣府里住着的老太太和二房老爷太太,都是她的长辈,有些事情不好做得太过。

    “也只能如此了!”

    琏二也是头疼,没想到族学之事引来这么大风波,实在叫他郁闷得紧。

    可他又不敢擅自做主,就只能听从妻子的建议,寻大老爷帮忙了。

    “这事简单啊,让你二叔顶上去!”

    大老爷听了琏二的诉苦,摆了摆手一脸轻松:“正好他最近没事,让他盯着点族学好了,怕是你二叔很是乐意啊!”

    政二老爷自然十分乐意,他不仅轻松接过监督族学的任务,顺手还将大儿子贾珠带上了,父子俩都是读书人么

    话说,政二老爷最近一年过得相当不痛快。

    原因很简单,他接了好几桩工部的差事,结果却是做一桩败一桩,简直没完没了。

    更叫他郁闷的是银钱上的损失,自从修路的活计又没能准时完成后,后来每一次买工程,价钱都打着滚往上翻。

    一年中,他又接了三桩不大不小的工程,足足付出了十四万两的买工程银子,结果全都败了。

    因为花费的银子实在太多,尽管全是他本人的私房钱,可最后依旧暴露了。

    政二老爷被贾母喊去狠狠训斥一通,问这样的事为何不跟家里商量,要是早知道她就亲自出面要大老爷出手帮衬,亲兄弟竟然还混到了花钱买工程的地步,实在丢人现眼。

    这次,政二老爷没敢赞同老太太的说法,他觉得这样的模式挺好。

    真要按照老太太的意思来,估计大老爷最多给他一次机会也就完了,之后哪凉快滚哪去。

    现在这样挺好的,差不多一年多时间里,政二老爷连续做了五个工程,尽管每一个成功的,可这样的经历对政二老爷来说相当难得。

    因为连续获得工程施工权的缘故,工部衙门的同僚都知晓大老爷在支持他,这让政二老爷在工部衙门的处境好多了。

    要是没有源源不断的工程做,工部同僚哪会将他这个透明人放在眼里

    大老爷虽然赚了他不少钱,可政二老爷却是并没有计较太多,这样叫同僚另眼相看的风光日子,政二老爷以前几乎从来都没遇到过,眼下的状况正好合适,没必要把大老爷惹火。

    为此,他甚至帮着大老爷说了不少好话,好说歹说终于劝住了勃然大怒的老太太,阻止她向大老爷发火的动作。

    只是,连续五桩工程的失败,不说政二老爷的钱财损失,单单对他的信心打击就极大,甚至有一段时间他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此时正处于修养恢复状态,琏二上门请他帮忙监督族学,正好合了政二老爷的心意。

    只是到了族学后,遇到的头一桩麻烦,就是亲戚家的孩子不好安排。

    “愚妇愚妇,她这是想毁了贾家族学啊!”

    明了事情始末后,政二老爷一张脸阴沉得可怕,满心怒或连连怒骂。

    就连被拉来充数的贾珠,对母亲王夫人的敛财手段,也颇不赞同。

    政二老爷可不是吃素的,那帮亲戚家的孩子一看都不是啥好鸟,要是强行塞入专攻科举的学堂,怕不是要坏了学堂风气。

    大手一挥,另外安排了一个分堂安置他们,位置就在百工学堂旁边,可见政二老爷的不爽有多强烈。

    贾珠在一旁不停劝导,政二老爷这才没有当场发作,只是心头已是怒气汹涌,根本就不是贾珠几句劝言能压得住的。

    开玩笑,族学的表现如此优良,政二老爷都有打算将宝玉送来进学,要是学堂这边的风气被其亲家的孩子带坏,他该找谁哭去

    贾珠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也准备将贾兰送来族学学习,至于请来的夫子,就在休沐的日子里辅导贾兰的学习就成。

    毕竟贾兰年纪还小,最好还是跟同龄人一同上学的好,不然一个人单独学习,就算请了最好的夫子辅导,都难免产生厌学情绪。

    这一世贾珠没挂,李纨自然不会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贾兰身上,对儿子的管教没原著那般严厉。

    贾珠也不是个傻的,以自身为标杆,以大房的贾淙为目标,都让他知晓一味强压着儿子读书不好,小少年的玩心太重,一味压制只会适得其反。

    反正有他在,李纨母子肯定不可能被二房和整个荣国府无视,生存压力没那么巨大,贾兰小盆友身上的担子自然比原著轻松得太多。

    还真别说,政二老爷多年来养成的‘假正经’性子,监督起族学运行还真是合适,起码族学里那帮跳脱的小子,都十分畏惧板着脸的政二老爷,给族学的管理带来不少便利。

    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装的,政二老爷对族学的先生都十分尊敬,当然这仅限于专教四书五经的先生,至于百工学堂的先生,他虽然说不上歧视,却也很难生起什么敬佩之念。

    听闻,政二老爷回到二房后,和王夫人狠狠吵了一架。



第二百九十章 上学(求订阅)
    “祖母祖母,我不要去上学,我要陪着祖母!”

    荣庆堂正屋,刚从外头开心玩耍回来的宝玉,骤闻贾母传达的‘噩耗’,顿时如遭雷击抱着贾母的胳膊撒娇闹腾。

    “宝玉别闹,祖母也舍不得你去族学受苦,可这是你老子的决定!”

    贾母抱着宝玉连声宽慰,直接把政二老爷给卖了。

    听到是自家老子的决定,宝玉的卖萌撒娇声噶然而止。

    贾家传统,儿子见了老子就跟老鼠见了猫一般,贾宝玉就是这个状况,怕极了自家老子政二老爷。

    “别担心,有兰哥儿跟你一起去族学!”

    贾母很是不舍,心中暗骂老二狠心,非得逼宝玉上族学,真是无理取闹。

    贾宝玉整个人的精神都萎靡了,知晓自己躲不过上学的这茬,心中郁闷得无以复加,就差哭天嚎地满地打滚表示不去了。

    跟着一帮子书生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跟家里的姐姐妹妹在一起潇洒。

    陪坐的薛宝钗又是羡慕又是不屑,心绪复杂好一阵翻腾。

    羡慕贾宝玉有这么好的条件,出生就是贵公子不说,还极得荣府老太太喜欢,简直把他当眼珠子看待了。

    眼下又能去声名雀起的贾氏族学读书,简直羡慕死人。

    不屑的是,这么好的上进机会,看贾宝玉的摸样竟然还不乐意

    心中顿起难平之意,薛家想送薛蟠进贾氏族学还摸不着门路呢。

    没错,薛姨妈很想将薛蟠送去贾氏族学,刚来京城那会进去过一会,可惜很快族学大整顿,薛蟠因为表现不良直接被清退,叫薛姨妈和薛宝钗好不尴尬。

    之前还没觉得什么,可眼下贾氏族学突然崛起,一口气培养出十二位秀才,薛家母女这才后悔不迭,对薛蟠更是恼恨不已。

    这么好的上进机会,薛蟠竟然不知晓抓住,还极其丢脸被赶出了贾氏族学,叫薛家母女郁闷得差点吐血。

    就连薛蟠自己,见了贾氏族学的声势后也后悔了,整天被母亲和妹妹念叨更是烦不胜烦,很是希望能够再入贾氏族学进修一番。

    他倒没有什么长远见识,只是觉得眼下的贾氏族学牛比了,他要是成了其中的一员,以后在外人面前也有吹牛比的资格了。

    之前一干亲戚送钱到王夫人那,希望让自家子弟能够去族学入学,薛家也是其中的一家,只是可惜被政二老爷破坏了。

    眼下宝钗见宝玉明明有机会入族学上进却不珍惜,心中鄙视的同时也起了某些念头,是不是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哥哥也塞进去

    另一边,已经八岁的探春也动了心思。

    贾宝玉要是不能进族学,作为庶弟的贾环也别指望能混进去学习。

    就算政二老爷同意,王夫人也会使尽手段阻拦,谁叫她是嫡母,负有‘教养’庶子庶女们的职责
1...9394959697...5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