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妃权倾天下林初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承九
对不起,王爷有令,不得拿百姓一针一线。从昨天到现在,金吾卫滴水未尽,可面对热腾腾的吃食,他们却一个个坚定的拒绝了。
有些人听劝,有些人不听劝执意要将食物和水塞到金吾卫手里,可仍旧遭到了金吾卫的拒绝:我们不能收你的东西,哪怕是一口水也不行,这是军纪!
萧王治兵,果然不凡。人群中,有几个明显与周遭百姓不同的人汉子,低声交谈起来。
萧王御下严苛,平日也不是刻薄、小心眼的人,我们要是支持他,事后应该不会被清算。这些人是世家派出来的人,他们不是普通的探子,而是世家嫡系。
事关家族的未来,只有亲眼看到了他们才会相信。
回去商量商量,我们怎么做。他们从昨晚就开始在城门口附近等着,等到天亮萧王带兵进来,看到萧王对待败军、对待城中百姓的态度,他们也就安心了。
皇宫内,侍卫第一时间将城门口的动向报上:皇上,城破了!萧王已带着兵马进城了!
什么?皇上一夜未睡,脸sè十分难看,双通布满血丝,听到此噩耗,瞳孔猛地睁大,那样子就像是吃人的野兽。
皇上,城破了,萧王已带兵朝皇宫走来。侍卫低着头,没有看到皇上恐怖的样子,但光听声音就知道皇上此时的样子有多么可怕。
居然这么快,才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破了城?皇上嘴chún发黑,直哆嗦,几次想要抬起手,却怎么也抬不起来。
朕,朕要见……皇上哆哆嗦嗦的开口,可话还没有说完,便一头栽在桌子上,晕死了过去。
来人,来人呀,皇上晕倒了。一旁侍候的太监忙上前将皇上扶了起来,不断的喊人:太医,太医,快宣太医。
可好半天过去也不见有太医过来,急得太监大骂:你们这群人瞎了眼吗?萧王是皇上的弟弟,萧王进宫了又如何,还能为难皇上不成?
萧王不是外族,就是为了面子和名声,也不可能会苛待皇上。
回冯公公的话,小李子已有去太医院叫人了,太医还未到。有个小太监怕被迁怒,忙出言道。
他说完没有多久,一小太监就跑了进来:冯公公,太医院没人,小人已让侍卫去宫外找太医了。
太医院怎么会没人?值守的太医呢?冯公公气得大骂。
这几天都是秦太医值守,所以太医院没有安排其他人值守。这个当口哪有人愿意留在宫里。
秦太医人呢?
秦太医被皇上关了起来,这……这要把人放出来吗?小太监小心翼翼的问道。
冯公公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去,先把人带过来再说。
很快秦太医就过来了,不过样子有点吓人,冯公公就被他了一跳:秦太医,你这是怎么了?
无碍,皇上怎么样了?秦太医的额头之前被皇上砸破了,流了不少血,而且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已至于血凝固后,伤口越发的狰狞了。
昏了过去,我唤了半天也唤不醒,秦太医你快看看。冯公公忙让开路,让秦太医上前诊治。
还未诊治,秦太医的眼中就闪过一抹担忧。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皇上的病情,皇上的脑子里长了东西,根本受不得刺激。他本想等技术娴熟后,向皇上提议用开颅法医治,可不想发生这样的事,让皇上的病情再次加重。
果然,秦太医一诊脉,就发现事情和他想的一样,甚至比他想的还要严重。
冯公公,皇上这病……
皇后娘娘驾到!
贵妃娘娘驾到!
太子殿下驾到!
安王殿下驾到!
文王殿下驾到!
七皇子驾到!
……
皇上晕倒的消息一传出去,宫里稍微有点能力的主子都来了,以皇后娘娘为首,站了一大排。
皇上这是怎么了?皇后娘娘脚步凌乱,一脸着急,头上不见一根珠钗,长发披散在后,想必是刚起来就跑来了。
周贵妃也比皇后娘娘好不到哪里去,周贵妃显然是一夜未睡,发髻松乱,身上的衣服也是皱巴巴的,一进来就扑到皇上的床前:皇上,皇上你醒醒呀,皇上……周贵妃这一哭绝对是情真意切,半丝不掺假。
她得到了消息,萧王已经打进来了,这个时候皇上要是倒了,她怎么办?
父皇,父皇……太子、文王、安王与七皇子也不看不遑不让,一个个又哭又叫,太子尤其哭的凄惨。
他已形同废人,之前还狠狠得罪了林初九,现在萧王得势,他还有好日子吗?
秦太医跪在一旁,行完礼后,说道:回皇后娘娘的话,皇上头疾发作,病情加重,怕是,怕是……
作者有话说:发现自己好废,九爷明天是不是要多更一章,才对得起你们?
医妃权倾天下林初九 827勾结,与虎谋皮的合作
周贵妃坚信皇上不会权利交给皇后,更不会让皇后全权处理除朝政以外的所有的事物,可是那有什么用?
皇后已经掌容了内廷,宫中所有的侍卫唯皇后的命是从。
文王想要反抗,皇后直接下令,将人关进大牢。
太子想要捞好处,皇后让人把他请下去休息。
周贵妃要闹,皇后话都不曾说,身旁的嬷嬷便上前,狠甩了周贵妃两记耳光:这两巴掌是让娘娘让住,宫里,皇后才是主子。
萧子安上前欲护周贵妃,却被侍卫qiáng横的拉到一旁,老嬷嬷更是yīn恻恻的劝说:安王殿下还是保护好你自己再说,贵妃娘娘毕竟是皇上喜爱的妃子,皇后娘娘不会拿她怎么样。
子安,子安,不要管母妃,他们不敢要母妃的命。周贵妃被打的双脸红肿,心中又惧又怕,拼命的想要挣开宫人的钳制,却怎么也挣不开。
萧王安看了周贵妃一眼,又看看四周的侍卫,闭上双眼,说道:子安明白,多谢娘娘教导。百无一用是书生,就算他贵为皇子又如何,在侍卫的蛮力下,他什么也做不了。
本宫就知你是个聪明的。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护甲的手指轻轻扬起,一脸温和道:子安,你是皇子,这个时候该担起皇子该担的责任了。
你要做什么?你要我的安儿做什么?萧子安还未曾开口,周贵妃就先叫了起来。
虽然皇后什么也没有说,可直觉告诉她,不是好事。
贵妃妹妹你多心了,本宫不过是一介女眷,这个时候能做什么?皇后斜眼扫了周贵妃一眼,眼露不屑。
就在在时,又有侍卫进来通报:皇后娘娘,萧王已抵达宫门口,大军已就地解散,萧王请皇上开城门,准他上殿申辩。另,文武大臣亦随萧王一道,在宫门外等候。
这就是萧天耀,先把你打痛了,打得没有反抗之力了,再出来与你辩解。
知道了,告诉他们,皇上突发旧疾,宫里有点乱,让萧王与大臣们稍等片刻。皇后娘娘轻轻点头,一派从容,完全没有被萧王bī宫的惶恐。
周贵妃原先只当皇后机敏,先一步掌控了内廷,可看到这一幕她脑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你,你与萧王勾结?
一定是这样的,要不是这样皇后怎么可能反应这么快,萧王又怎么会配合的不带兵攻城宫。
贵妃请慎言。皇后不高兴的皱眉:皇上一直夸贵妃娘娘玲珑心,解语花,怎么今天频频失误,连话都不会说了。
皇后,你别顾左右而言其他,你先回答我的话,你是不是跟萧王勾结了?你这么做对得起皇上吗?你有没有想过后果?如果萧王登基了,你以为你还能做皇后,做皇太后吗?周贵妃已经认定了皇后与萧王勾结,对着皇后又骂又叫。
皇后却是不理会,等到她骂了,骂不出来了,才徐徐开口:贵妃妹妹,萧王他带兵攻城只为证明自己的清白,你日后可以切莫再说什么萧王登基的话了。你要知道,wū蔑一品亲王,就是本宫也保不了你。
皇后说完便站了起来:时辰不早了,子安你快去换朝服,去宫门口迎你萧王叔。本宫也去换朝服,稍候会在大殿上等你们。
显然,主动权仍旧在皇后手里,萧子安只是被皇后推出来的一个傀儡。
当然,萧子安可以选择不配合,可别忘了周贵妃在皇后手里。
看了一眼被宫人死死扣住的周贵妃,萧子安闭上眼,重重点头:儿臣领命!有萧王撑腰,他们母子二人根本不可能是皇后的对手。
子安,子安……周贵妃看着萧子安走出去,不停的大喊。
她就是再蠢也知道,她连累了儿子,以后凡是个人都知道,第一个向萧王低头,为萧王打开宫门的人就是她儿子。
以后,以后……她的儿子已经没有以后了!
母妃你放心,儿臣不会有事。萧子安倒是出奇的平静。
他原本就没有争皇位的心思,便是名声坏了也无妨。
安儿,安儿,娘对不起,对不起你。周贵妃哭得伤心欲绝,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没有一丝美感。
这一次萧子安没有回头,而是独自一人,在侍卫的注视下,一步步走出宫殿。
安儿,安儿……看到萧子安的身影消失在眼前,周贵妃摊倒在地。
皇后走过来,在她身边停了一下:贵妃妹妹,你儿子是个聪明的,本宫也不屑跟个女人计较,你就留在这里好好照顾皇上。
皇后说完,牵着七皇子的手继续往外走,从头到尾没有看皇上一眼,七皇子亦是如此。
旁人也许没有注意,秦太医却将这一切全部看在眼里,扭头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皇上,秦太医突然为皇上感到庆幸
庆幸皇上昏死了过去,不知道他的儿子根本没有把他当父亲,也不知道他的结发妻子,在他身处绝境之地,与他的敌人勾结。
皇后带着七皇子回到鸾凤殿,在宫人的服侍下,快速换上了正装,七皇子同样换上了皇子的正服,紧绷着一张脸,看上去严肃极了,也颇俱威严。
我的皇儿长得真好。皇后摸了摸七皇子的脸,一脸欣慰。
七皇子板着一张脸,没有吭声。
皇后也不介意,轻声问了一句:子墨,怕吗?
不怕,母后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失望的。明明是小小的人,却如同成人一样严肃,让皇后在欣慰的同时,又忍不住心酸。
皇后突然蹲了下来,将七皇子抱在怀里:子墨,是娘对不起,让你小小年纪就背负这么多。娘也不知道这次与你萧王叔合作到底是对是错?
萧天耀是个狠人,她与萧天耀合作就是与虎谋反,如果有一丝可能,她都不想与萧王合作,可偏偏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母后别怕,我会保护你的!七皇子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可很快就镇定下来了。
母后只有他了,他必须坚qiáng,哪怕他面对的人是萧王叔,也不能退缩……
作者有话说:欢迎妹子们关注我的新浪微博:承九是九爷
地址:***:/微博不方便的妹子,还可以加微信,方式如下:
1、微信—点右上角的+—新增朋友——官方众账号—输入:承九
2、微信—点右上角的+在搜索栏输入:td-chengjiu
医妃权倾天下林初九 828气度,帝王的胸襟
萧王带兵破城而入,到了宫门口却解散兵马独自京城,满京城的人都不懂他这么做的用意,直到三皇子萧子安亲自来宫门口相迎,满朝大臣才明白过来。
原来,萧王早有准备!
萧王叔,皇后娘娘已在大殿等候,请……萧子安神sè淡漠,无喜无悲。
萧天耀看也没有看他一眼,径直往宫内走去,身后的大臣们见状,也一一跟上。
有几个故意落后几步,走到萧子安身边,低声寻问他皇上怎么了?
可惜萧子安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摇了摇头。
众人无奈,只得忐忑不安的随萧王进殿。
大殿上,皇后娘娘牵着七皇子站在龙椅旁,龙椅的位置空空的,显然皇上是不会出现了。
不等众人开口寻问,萧天耀一进大殿,皇后就开口道:圣上龙体欠安,萧王一事圣上已将由本宫处理,不知各位大人可有异议?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呢?有一白发苍苍的老臣,站出来问道。
他并不是针对萧天耀,他只是注重规矩。
太子殿下自上次在庙里受惊,就一直处在半癫狂状态,并未清醒。皇后说这话时,眼神落在周将军身上。
当日之事虽然隐蔽,可消息稍灵通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日,虽是太子酒醉qiáng了周家小姐,可事情真是如此?
恐怕相信的人没有几个。
咳咳,好在有安王与七殿下在,太子殿下还是早些养好身体为重。右相轻咳一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而他的话也代表了世家的意见,世家虽然没有明着说站在萧王一派,可也没有为皇上说话。
世家发了话,朝中半数以上的臣子都得附和,至于武将?
有兵权的武将不在朝中,在朝中的武将还有几个没受萧王恩惠的。现在的情况明显对萧王极有利,他们怎么可能提出反对意见。
皇上不在,众朝臣也不需要行跪拜大礼,给皇后、七皇子行过礼后,太监搬来凤座,请皇后娘娘坐下。
皇后娘娘,不知皇上可有交待,萧王一事如何处理?皇后一落座,便有懂眼sè的大臣站出来开局。
皇上说不能冤枉一个忠心的臣子,也不能放过一个心存不轨的恶人。萧王不是说他是奉皇上密旨才带兵进京的吗?那就让他拿出密旨来。
萧王不是说,他的王府中并没有那么多金银吗?是户部与刑部官员栽赃陷害吗?那就命人重新核算国库存银,与萧王府的财物。
萧王不是说,他手下的兵马常年粮草补给不足吗?那就让人重新核算这几年户部与兵部划拨的粮草数量,待到数字出来,萧王说的是真是假,有眼睛的人自能看出来。
皇后这话说得义正言辞,然而话里话外都是推翻皇上的决定,给萧天耀行方便。户部、刑部、兵部尚书吓niào了,三人不约而同的站出来,异口同声道:娘娘,万万不可?
哦?有何不可?皇后娘娘语tiáo不变,可明显人都听得出来她生气了。
娘娘,萧王叛乱一事乃是皇上定的案,此事证据确凿,萧王带兵攻城,又派兵阻拦救兵进城乃是铁一般的事实,岂容他辩驳。户部、刑部、兵部尚书当然知道,现在他们说这些没有用,可要不说他们死的会更惨。
真要较真的去核算,萧王肯定是清白的。到时候有错的定然不是皇上,而是他们这些具体做事的,是他们栽赃陷害萧王,到时候他们可就不是杀头那么简单的事。
皇上虽定了案,但皇上所得到的消息都是你们说的,你们现在与萧王各执一词,到底谁真谁假,谁又知道?本宫说了,皇上不会放过有异心的人,但也不会残害忠心的臣子,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萧王有没有叛乱不是凭你们单方面说了算的,萧王既然要核实,自然要给他这个机会。皇后不疾不徐的开口,论气度与威严,不会比皇上弱太多,一众臣子面对皇后也是小心翼翼的。
娘娘,臣要见皇上!户部、刑部、兵部尚书知道,皇后肯定是站在萧王那边,除非皇上出来主持大局,不然事情一定会一面倒的倒向萧王。
圣上龙体欠安,无法见你们。
娘娘,圣上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龙体欠安了?莫非是娘娘你不许臣等见皇上?娘娘你这么做,有何居心?左右都是死,三位尚书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皇上身体如何不是本宫说了算,几位不信可以问秦太医。虽然她是准备对皇上下手,可没想她还没有出手皇上就倒了,可见老天爷都在帮她。
很快,秦太医就被带到大殿上。秦太医已经收拾干净了,看上去jīng神不错,只是额头上的一时半刻消不了,看上去很明显。
秦太医,皇上怎么了?秦太医,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这是大殿,没人能动你。三位尚书急切的看着秦太医,语里话暗示意味十足。
秦太医苦笑一声:回几位大人的话,圣上的头疾发作了,短时间内怕是无法处理朝政。他倒是想让皇后和萧王背黑锅,然皇上确实是头疾发作,这事没有办法作假。
头疾发作?圣上什么时候有头疾了?皇上时常头痛一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就算有几个臣子偶尔见到,也不会多想。
事多,公务繁杂,头痛再正常不过。
圣上患头疾有一段日子了,最近发作频繁,昨天直接晕了过去。秦太医不敢添油加醋,可也没有掩饰什么,至少有心眼的人立刻就明白,皇上的头疾会发作,十有八九跟萧王有关系。
可是,就算有关系又有什么用,皇上因萧王气得头疾发作,说出对皇上也没有什么好的意思,旁人不会说萧王多么可恶,只会说皇上没有帝王该有的xiōng襟与气度。
皇上头疾发作是真,无法处理公务是真,那么把事情交给皇后也就合情合理了,三位尚书就是再说也无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皇后下旨,命人重新查萧王叛乱一事……
医妃权倾天下林初九 829花痴,真是够了
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跑。
不管萧王与皇后联手做了什么,也不管重查萧王叛乱一事会牵连多少人,当皇后将话说出口,事情就已成定局,除非皇上醒来,除非大军进城拿下萧王,不然此事不可更改。
然,此时皇上昏迷不醒,太子被架空,周贵妃被软禁,援军被金吾卫挡在城外,寸步难行,事已至此,就是老天爷也无力更改。
萧王占了上风,户部、兵部和刑部这些为皇上卖命的人自然倒霉了。
在萧天耀拿出密旨,证明他是奉旨带金吾卫回京后,皇上身边批红的太监被管了起来。
兵部、户部和刑部三位尚书也被当场架空,由皇后派人清点封存在户部的萧王府财务,清查兵部与户部近几年给金吾卫的粮草补给。
林相何在?把重点几个人拎出来后,皇后故作诧异的问道。
回娘娘的话,皇上之前召林相进宫,此刻林相正在清安殿。皇后身后的太监大声说道。
显然,他这话并不是说给皇后听的。
既然林相已在清安殿,便把这三位大人也送过去,好好保护他们。毕竟是朝廷命官,皇后并没有掌政权,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她无权关押三位尚书大人,只能将其看管起来。
奴才遵旨。太监弓身领命,后退数步,招来侍卫将三位大人带走。
三位大人自是不愿,张嘴想要说什么,然后看到萧天耀后,又一个个闭上嘴。
他们都是聪明人,他们清楚皇后不过是一个摆设,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人是萧王,他们此刻对着皇后大骂,一点用处也没有。
皇后娘娘,既然证明本王是奉旨进京,萧王府的封条是不是可以撕了?事情还未查清,萧天耀先要皇上把萧王府外的人撤走,此举可谓是狠狠的打了朝廷的脸,可在场的人却不敢吭一声,皇后甚至面带微笑的道:当然可以。侍卫下手不知轻重,不如本宫先让工部派人去修整一番,如何?
不必,本王自会处理。萧天耀冷冷的拒绝。
虽说以后他住在萧王府的时间少,可也不会容许旁人chā手他的地盘。
在王府未修整前,萧王你住哪里?本宫记得萧王府隔壁有一座院子空着,不如萧王先在那里暂住一段时日?皇后似乎看不到萧王有多么嚣张,不仅不生气反倒纵容。
萧天耀没有及时回答,而是意味深长的看了皇后一眼,黑眸闪过一抹寒意:不必,本王的王妃还在城外,本王自是要出城,待到事情查清,本王再回京。
敢往他的府邸伸手,皇后还真是有胆。
既然如此,本宫就不勉qiáng了。皇后的笑容越发的温婉,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手心有多疼。
好不容易熬倒了皇上,又要面对位高权重、咄咄bī人的萧天耀,天知道她心里有多恨。
如若无事,本王先告退了。萧天耀转身之际,扫了殿中文武百官一眼,顿住身形,转身道:皇后娘娘,本王听闻刑部最近冤案、错案频发,皇后娘娘还是尽快派人查一查的好。
萧天耀这话就差直接说,让刑部把与他相关的官员都放了。
天黑之前,本宫会让人查明。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皇后都只能配合。
本王等娘娘的好消息。这一次萧王真的走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潇洒离去。
皇后看着萧天耀的背影,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温和,即使看到萧天耀的背影,她脸上的笑意仍旧不减分毫:皇上龙体欠安,无法处理公务,大事就交给萧王定夺,小事就由右相决定好了,如若没有其他的事,各位大人便散了吧。
皇后并不急着掌权,她很清楚只要萧天耀在东文的一天,她就不可能真正的掌控东文。
臣等告退。事情成定局,众位大人自不会为难傀儡似的皇后,一个个弓身退下。
萧天耀一出宫,亲卫便牵着他的马上前:王爷!
萧天耀接过缰绳,利落的上马:你们留在京城,有人不轨,可先斩后奏!
萧天耀没有减低音量,与其说是给属下下令,不如说是警告京中那些不安分的人。
卑职领命!萧天耀手下的人,更不会刻意降低音量,四个字说得中气十足,震耳欲聋。
萧天耀一言不发,打马离去。此时街上空无一人,萧天耀见状,也懒得慢悠悠的跑了,直接在京中奔跑了起来,朝城外赶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