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开局就是一只废仙女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乐中毒
后面的话,就不必说得太过于深入了,因为太子殿下听完了以后,想必已经很清楚了。
而李承乾这边听完,的确,也是一副被点醒了的样子,只不过……
一想到自己的需求,只能说,李承乾还是有点不死心,这不,当议完了以后,也是单独把于志宁给留下,做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自己再怎么说也是父皇的儿子,父皇这在辰都身体总是不大好,他打算修缮一下乾阳殿,日后父皇到了夏天的时候,不就可以搬到乾阳殿这边来办公么。
孝道,在古代实在是太重要了,便是于志宁,也不太好正面去反驳。只不过,陛下的行宫本就不少,似乎也没必要非要重新修缮乾阳殿,而且,相比起乾阳殿,其他行宫的避暑条件不是更好,所以这理由依然不成立。
“太子殿下的想法,老臣很清楚,只是……这乾阳殿,是陛下自己曾经说的,逞侈心,穷人欲,哪有不亡的道理,若是太子殿下执意要这么做,我想,陛下自己应该也是不会同意的。”
而且,接下来,于志宁也是道:“孝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太子殿下为何要选对国家最不利的。”
于志宁都这么说了,那就是说,孝道也不行了。
惆怅啊,没办法,只好先让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下去。
这都是夭夭自己惹出来了,不过,不知道夭夭自己有没有想法。
李承乾忽然想到了那些水泥,不知道夭夭能不能用水泥做出来一座宫殿。
乾阳殿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运木头太难了,却是不知道若是用水泥的话,又会如何?
三天后,夭夭就收到了李承乾的信,当看到李承乾想用水泥重修乾阳殿的时候,夭夭自然是拒绝的。
因为,她想要的就是古色古香。
而且……
虽说用水泥筑造的确就不需要那些直径两米多,长三十米,重十多吨的木头,但水泥也不便宜啊,因为水泥也是需要木头来进行烧制的,这期间的耗费,在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今天,并不见得比用木头做耗费来得少。
木头是把粮食都耗费在了路上,而水泥,运输即便不存在问题,但是烧制也是个问题。
除非,让她变出来大量的钢筋水泥,可问题是,李承乾要怎么解释这些水泥的来源。
审美零分,实现可能性也为零。
而且作为一名狐狸精,她绝对不能破坏了这个时代的美感。
夭夭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自己一个人喃喃自语:“但是这宫殿还是要建的,毕竟,这可是她将来要住的地方。乾阳殿建好了,而且那么好看,那我东宫不也得给我建好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衣服都买了,鞋子总得买吧,鞋子都买了,首饰也得换一下吧。
就这样决定了!
修!必须修!
十多吨的木头,可以用大型运输车,不过变一辆车出来,似乎有点太过分了。
但是,想法还是要有的。
当然了,想完了以后,就只是想而已。
她最近其实有在考虑,在小东西百日宴的时候,直接开小车去找太子殿下,当然,就只是想一下,想一下又不碍事。
在乱七八糟地想了很多以后,接下来,还是干正事吧。
为何大臣们都不同意皇帝修宫殿,花费甚巨是一个点,但更重要的点却是,是个人都知道,你这么修建,是为了自己享受。
虽说,这的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夭夭却是觉得,她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
所以,接下来,夭夭也是让秋儿给她磨墨,而她自己,则是在想着接下来该如何写。
题目就叫啥好呢?
很快,夭夭便有了主意,道:“论东都的重要性——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
其实‘中国’这个词,早就出现了,用来形容自己跟四夷之国。
接下来,夭夭便写道:“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万邦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若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东都乃北辰发展重中之重……”
夭夭全文没有一个字,说要在东都修宫殿,但是,却把东都的重要性,都大致地说出来了,比如说:如今的辰都,虽然地处土地肥沃、富饶生气的关中腹地,然而每年却仍然需要从南方征调大量的漕运粮食,运往关中。
文章的重点是东都很重要,没有东都,辰都就是一座被孤立的小岛。
不求把东都发展为辰都那样,但至少,也不能太轻视。





开局就是一只废仙女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退可保北辰三百年不败,进可豪夺天下
李承乾也没想到,他随便跟夭夭提一嘴,而夭夭让人给他送回来的,却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夭夭在论东都的重要性中,着重提到了,在北辰之外,还存在着无数的大大小小的部落、国家。
以往,中原国家,也就是中国,都喜欢以朕的‘天下’来自居,然而,如今看来。
却是颇有些坐井观天,孤陋寡闻的意味,要知道外面的疆界,比中国大的还有无数。
这天,是天下所有部落、国家的天,而这地,也同样是天下所有部落、国家的地。
而中国所占之地,不过是盛满水的水缸里的其中一瓢而已。
曾经在中原的大地之上,也曾出现过无数的部落与国家,然而,如今都已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
这也是为何始皇帝之所以能够名传后世的原因,时代在变化,今时已非古时,然而,观今天世界的格局。
中国之于始皇帝时,恐怕也不过一块小小的巴掌大的关中之地罢了。
如今,中国疆域之大,北达草原,西有高原,东南到海。
恐已是车马能到达之极致,且草原之外,高原之上,大海深处,往往都有着,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役使之弊端,这也致使今人又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好奇。
然很多人却是不知,就算是再贫瘠的土地,都有它的用处。
而且,难道你不去管这些土地,便能够安枕无忧?
每当中原王朝衰落之时,必是四方蛮夷入侵之时。
在没有大仗要打的时代,我们要做的不是松懈,而是居安思危。
东都的地理位置之重要,相信不必多说,太子殿下你也应该明白,这里是‘天下’的中心。
然而,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两军阵前,我军后方军队的粮仓。
如果把边关的将士比作是前锋,而辰都的将士是中军,那么,东都这里,就是押运粮草的大后方。
这也是今日之中国,在面对世界时,应有的谨慎态度。
或许此时,北辰的实力还不足以像始皇帝那样,一统天下,然而,为政者,需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政者,当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
如此,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势洞幽烛微、对大事铁画银钩,才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退可保北辰三百年不败,进可豪夺天下。
这应该是夭夭第一次写这种有关天下大势的内容,内容虽然简单,然而,却不啻于给李承乾点亮了一条通往世界的大道。
只不过,也有很多令他不解的地方。
比如说,像是西域这样的地方,鸟都不拉屎,占领来有什么用?
还有,又要如何占领?
而且西域之人跟他们中原的人不一样,不管是习惯风俗,还是剩余的方方面面,夭夭有办法?
看完了夭夭送来的信,这信上的内容,真的是让他一时间有些激动。
然而……
又觉得夭夭想得太过于理想。
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过夭夭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他觉得,光凭这句话,就应该能让自己的左庶子,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重新修缮乾阳殿,毕竟,这可是北辰的粮仓所在,重中之重,肯定要有一个重量级的人坐镇在这里,而这个最佳人选,自然是李承乾自己,那他不能没有办公的场所吧,所以,咱们就重修一下乾阳殿吧。
夭夭的话实在是登不得大雅之堂,所以,他自己又重新写了一遍,而且润色过后。
这才把牓子让人送了出去。
当然,送肯定是直接送给皇帝的,牓子上说,正因为东都如此重要,儿臣已经打算长期镇守在这里了。
皇帝也没想到,他让自己儿子去劝手下的大臣,结果太子倒好,直接给他上了这么一份牓子。
这份牓子上所说的内容,只能说,有些超出了他对太子原本的预期。
因为,能以如此高度来看待问题的,可不多,甚至……太子这一番新奇的论点,毫无疑问也是让皇帝眼前一亮。
为此,皇帝也是把所有宰执大臣都召了来,想看看这些人又是什么反应。
七位宰执大臣在看完了那篇牓子后,也都惊诧非常。
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太子殿下的目光超前,然而另一方面,又不免有些担心,这不会又是一个武帝吧。
不过不对啊!
太子殿下平时看上去不说儒雅随和,但也不至于动不动就拿行军打仗来作例子吧。
虽说是这样,但从对‘天下’的认识来说,太子殿下的确超过了他们。
尚书右仆射封德鸿对于这种给太子殿下拍马屁的事情,向来都是毫不吝啬的,也是很快站出来道:“殿下深得经邦之要,陛下可喜可贺啊!”
但像是我朝所占之地,不过是盛满水的水缸里的其中一瓢而已,这样的话,或许,也只有太子殿下敢说了。
这篇牓子当中,其实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不过,虽说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然而,看好的人,也并不是没有。
比如说卫国公李牧,作为武官大于文官出身的他,其实他也算是文武双修了,只不过他带兵打仗更厉害而已,便对太子殿下这种想法很容易接受。
而且,他对于太子殿下所列举的比喻,也认为很生动贴切。
很是符合他作为武官的口味。
于是,卫国公李牧竟也是忍不住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太子殿下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认识,属实难得。”
中书令严立复:“臣以为,可以让太子殿下长期镇守东都。”
侍中裴寂:“只是东都没有适合用来长期参政的地方。”
侍中陈珪:“臣以为,可以对东都的宫殿进行适当地修缮一下。”
尚书右仆射封德鸿:“陈侍中这说的是什么话,既然东都是为了谋万世的,怎么能只是适当地修缮一下?要搞好就一次搞好,干脆重新里里外外都修缮一下。”
中书令杨恭仁:“可如此一来,会不会太过于耗费民力?”
尚书右仆射封德鸿:“可以分三年进行。”




开局就是一只废仙女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想富,先修路
从来没有人分析过当今北辰在世界的地位,北辰的人虽然也知道,在北辰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部落、国家。
然而……北辰往往都是敌人来了才知道,而且只要能够守住自己的地盘就差不多了,对于外面的部落、国家,颇有几分只要你无法威胁到我,我就不管你的意味。
但想想都知道,这样的想法是悲观的,是被动的,而李承乾的牓子出彩之处,也正是在于此。
当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我们应该以夷伐夷,应该跟吐蕃和亲,应该呵斥呵斥那些不听话的藩属国,只要他们还承认我们的宗主国地位,我们就不打他们。
当然,可能实际上,也是真的无法支撑太多这样的战争,而不得不首先考虑自保之时。
李承乾却是提出了,好,既然是自保,那该如何自保,那就需要把东都,作为天下兵马的粮仓。
这种想法虽然有点异想天开,毕竟,李承乾甚至都还没有出过多远的远门,不知道西域到底有多辽阔。
可以说,不管你送多少粮食来西域,都怕是不够,但能够提出这种想法,已经是实属不易。
目前,技术上来说,北辰应该还是无法实现进可豪夺天下,但自保,却绝对不成问题。
如今,北辰总体而言,是和平安宁的,然而,四周的蛮夷戎狄,也不能小看,因为,这些四周的臣服的部落、国家,几乎都是白眼狼。
如果说今天他们能顺从你,那么同样,明天他们也可以反你,这不,高昌国就是这样。
而且,他们反你最大的理由,也是路途相隔遥远,认为北辰不会派兵打过来。
而李承乾所提出的观点则是,不管你在哪里,只要我的粮仓能够发挥作用,就是天涯海角,我也能出现在你的面前。
手里没有粮仓,打不了,跟手里有粮仓,随时都能打却没有打,那是两回事。
不管如何,这都是一篇能够作为国策而存在的角度新奇的牓子。
“没想到,乾儿才出去巡视不到一个月,就对当今大局,有着如此独到的见解。”
见完了大臣后,皇帝便回到了皇后的寝宫。
皇后听完了皇帝的话后,也是觉得,这的确有点难得。
“毕竟,那是陛下你的子嗣,自然比之陛下差不了多少。”皇后也是道。
“不!这样的想法,便是朕都从来没有想过。”皇帝也是回道。
之后,皇帝话锋一转,“只不过,乾儿还是太缺乏经验。”
皇后没有说话,让他接着说下去。
“这经验缺乏就缺乏在……东都或许真的可以作为粮仓,可如果无法解决路上运输的问题,还是无用。”
是的!
这并不是皇帝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年纪大了,就光想着享受了。
而是实在没办法。
不过不管如何,反正把东都作为粮仓来使用这一点却是绝不会有错的。
很快,皇帝便让宰执们拟了诏命,正式委任太子在东都管‘粮仓’。
而且,还下诏要重新修缮东都的宫殿。
东宫,诏令已经下发有数日了,这时,太子左庶子张玄卿这才后知后觉,其实,古代大部分时候,也都是这样,根本不可能做到第一时间知道,但假若大臣们第一时间得知了,要是有意见,那肯定立刻就会来反映。
这不!当数日后得知陛下又要重新修缮乾阳殿后,张玄卿的暴脾气又来了,几乎是想都没想,就又跑来给皇帝上谏道:“恭望陛下察臣之诚,恤百姓之苦,收回成命。”
皇帝也是没得办法,只能是把太子殿下的那篇牓子,拿出来给他看了看。
说道:“这一次要修缮东都,可不是为了吾自己,而是太子想要待在那里。”
只能说,太子殿下要待在那里的理由,也是完全出乎张玄卿的预料,他原以为,难道太子殿下也沾染上了贪图享乐的毛病了?
但看完了牓子后,事情却完全不是那样,反倒是,太子殿下极其为北辰考虑,而且,“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真的是戳到了他的心坎坎上去。
没想到,才初出茅庐的太子殿下便竟能有如此想法,当即便给皇帝道了贺。
只是……
陛下这该不会是想借着这个借口,然后重修乾阳殿吧?
重新修缮东都没错,但是不是不用修得那么好,张玄卿在大殿上,如今考虑的,就不是要不要重新修缮的问题,而是要修缮成什么样了。
你说修缮得差一点吧,毕竟这也就是一个粮仓。
粮仓自然是没有必要修得那么好的。
但既然是谋万世者,似乎修得好一点,也不为过。
见张玄卿在思考,皇帝也是道:“张爱卿如今在想什么?如果你觉得朕这个决定有问题,你可以去找太子商量商量。”
张玄卿便沉默住了,他有一种预感,陛下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把乾阳殿重新修建起来。
然而……
在这篇牓子当中,东都的地位又是如此重要,修得不好,似乎又让人觉得有些寒碜。
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张玄卿问自己,最终,他只好是跟皇帝行礼然后说道:“请容臣回去再想两天。”
对!
今日实在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等他回去想两天,念头通透以后,再说也不迟。
而远在东都的李承乾,自然也有一种预感,张玄卿一定会找到他。
所以,这些天,李承乾也有在想,有没有什么能让张玄卿不那么反对的办法。
“夭夭你可有办法?”
他写信问夭夭。
夭夭也是回他道:“我没有。不过有人要修宫殿,这也就意味着,家里的田地可能缺人耕种,也无法给家里带来更多的农副产品的收入。要反对,无非就是担心百姓吃不好、穿不暖。但有时候,做人得有长远的目光,得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你得让大臣们明白,修宫殿不仅仅只是修宫殿,而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




开局就是一只废仙女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脸正经的样子
李承乾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歪理,在东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宫殿,这还能让百姓吃饱穿暖?
夭夭是这样解释的,纵观天下,为何四通八达之处,总是比其他地方,看起来要富庶得多,是何种原因,让他们比别的地方之人,看起来都要富庶?
答案毫无疑问是路,是便利,如果是无路可通的地方,货物得不到流通,虽然家里种的东西已经堆积成山,然而该发霉的还是发霉。
而无法转换成财富。
但有了路就不一样了,家里吃不完的东西,可以拿去卖,而且越是道路便利地方,积聚的人就越多,然后物物交换,钱物交换的机会也就变得更多。
事实上,修宫殿也是跟修路一个道理,修路,是为了让路好走,天下百姓都能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强调的是一个百姓集聚所带来的好处。
而修宫殿,修完的宫殿难道就这么搁着不用吗,相反,到时候就会有大量的皇宫贵族涌入,这些皇宫贵族吃什么,喝什么?
全都要依靠周边的百姓来提供,粮食没错,可以吃粮仓里的,但是,各种肉、菜,都必须是时鲜。
因而,百姓便可以将自己平时用不上的,都拿出来售卖,从而积攒财富。
就好比一个牧羊人,若是改去种田,终年所产可能不过勉强够自己吃,但是一开始他有两头羊,两头变四头,四头变八头,八头变十六头,十六头变一群,那么光是每年给皇宫贵族所提供羊肉,足以让他赚的比种田还要多,而且种田与养羊,哪一种更为劳累,想必太子殿下你想一下都知道。
自然,或许你也会有疑问,若是所有人都去放羊了,那谁来种地?
接下来,夭夭便给李承乾画了一个圈。
中间一点,表示皇宫贵族,然后外面一圈,代表牧羊人,牧羊人再往外,代表种地的百姓。
皇宫贵族的吃羊,让牧羊人变得富有,同样,当牧羊人富有了以后,种地百姓的多余的粮食,也能够卖给牧羊人。
所以,修宫殿绝不仅仅只是为了享受那么简单,还能带动全民富有。
其实皇宫贵族就不该节俭,当然,也并非是说,那就毫无节制地挥霍。
而是,适当地挥霍,可以增加所有百姓的财富,而且挥霍在百姓多余的产出上面,可以让百姓变得更为富有。
否则,即便百姓家里真的囤积满了粮食,官府的粮仓也都积满了稻子,可除了用来喂老鼠,又有什么用呢?
两日后,张玄卿反应过来了,陛下修宫殿可以,但是不可修得与前朝一般奢华。
不过他才刚刚上谏完出来没多久,就有人给他报信说,太子殿下在东都要他去进见。
皇宫的内监耳目见张玄卿似乎遇上了什么事,也是很快便打听出了事情的内容。
于是,很快便报告给了皇帝。
皇帝一听,自然也觉得有问题,不过,想来也是太子想把对方召去亲自说服吧,那只能是看最后说服得如何了。
李承乾把夭夭的话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说给了张玄卿听。
说完了以后,李承乾也是问道:“左庶子是否觉得,有这样的道理?”
“如果本太子在东都住得极差,甚至节衣缩食,百姓是否便真的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一城之人口越是比肩继踵,百姓的生活也会变得更为便利,我来东都也有一月之久,无不感慨这里的繁华的确比不上辰都。”
被李承乾一番话下来,张玄卿完全懵了。
毕竟,能把挥霍说得如此清新脱俗,太子殿下还是第一人。
不过仔细想想,又不无道理。
难道,每日只能以野菜、面饼为食,便是真正地过上了好日子吗?
只不过,李承乾的话也有疑点。
那就是,土地的产出是固定的,如果让太子殿下挥霍了太多,终究百姓还是无米可进。
张玄卿:“太子殿下,历朝历代,臣从未听说过,挥霍能给百姓带来富足的。”
李承乾便道:“所以本太子才说,这叫有节制的挥霍。”
跟张玄卿讨论了一番夭夭的理论后。
1...115116117118119...1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