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家的小媳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让
“一点办法都没有么?”
“这种灾祸以前也发生过,当时的处理方法一般都是在冻灾不严重的地方建造一些房屋,给那些没有地方可以住的灾民,然后开粮仓施粥。往冻灾严重的地方拍一些官兵,去救助那些灾民,带着他们往没有被波及的城县迁移。”
徐天闻言频频点头,这也的确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天灾是人力不可违的。
但是他又想起什么,不禁有些为难。
“外公的法子是很好,但是国库现在空有银两,并无存粮啊。而且正逢冻灾,就算我愿意出钱买粮,但是那些商人……”
徐天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周桂兰明白了他的难为之处,接着他的话说道:
“陛下,你如今是皇上,他们是大梁的子民,伸手支援自然是分内之事,如今您既然愿出钱购买,已经是幸中之幸,怎么会有不愿意?”
徐天闻言低眉沉思了一会儿,刚要抬头说话,就被传消息进来的侍卫打断了。
只见徐天听完了侍卫的话,面上神色一下子就变了,满是冷峻。
护国公府一家也是不解,不知道什么消息能让徐天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皇上,发生什么事了?”
徐鼎朝徐天鞠了一躬,开口问道。
“把你听到的,讲与外公与舅舅听听。”
徐天扶着额,脸上满是怒气。
周桂兰听着侍卫说的话,也是有些惊讶。
她没想到在信息不通的年代,这些事情竟然传的这么广,难道真的是她在府里待得时间太长,对外面的言论不敏感么?
“天子不仁,上苍不认,降下灾祸,以表惩戒。”徐天重复着自己听到的话,面上的笑容让人有些心悸。
“听听这些话?朕整日夜不能寐,为这灾情苦思冥想,你看看他们说的都是些什么!”
面对暴怒的徐天,徐鼎几人也只能是跪在地上,俯身行礼。
“陛下息怒。”
徐天看着地上跪着的三人,也察觉到自己的失态。
可一想到刚刚听到的话,还是觉得有些憋闷和委屈,更何况底下站着的都是他亲近的人。
徐天抚着额道:“算了,你们先退下吧,刚刚舅母说的事,朕再想想。”
周桂兰看着徐天紧皱的眉头,有些心疼。
但还是沉默着随着徐常林徐鼎退出了殿外。
想着刚刚侍卫说的那些话,周桂兰就觉得有哪里不对。
“徐常林,你说这些市井流言,真的那么简单么?”
将军家的小媳妇 第477章 流言四起
徐常林闻言没说话,只是眼中闪过了一丝寒光。
怎么可能那么简单,这流言来的猝不及防,却在一夜之间在整个京城传了开来,必定有人在后面指示,只是不知道是谁派来的。
徐常林半搂着周桂兰,脑中浮现起藏身不见的端王,眉间尽是疑虑。
会是他么?
宫里一直没有传出消息,眼看着冻灾的迫害越来越大,冻死的人越来越多,周桂兰有些等不下去了。
“常林,你说小天是什么意思?”
周桂兰看着坐在一边眉心紧锁的徐常林问道。
“不知道。”
徐常林也有些摸不准徐天的意思,自从他当了皇上之后,两个人都有意疏离,君臣有别,如今徐天是怎么想的,他是真的有些捉摸不透。
“你在府里等着,我进宫一趟。”
看着徐常林霍然起身的身影,周桂兰还是有些不放心。
“你这样我怎么放心?我跟你一起。”
说完,周桂兰拿起一旁的斗篷,披在了身上,跟着徐常林一起出了门。
皇宫内,徐天高坐在皇位上,手里正掐着一本奏折,捏着它的手指因为太过用力,泛着青白色。
“徐将军来的正好,这是江城呈上来的奏折,你看看。”
徐常林敛着神色,接过太监呈过来的奏折,看着里面的内容,在触及到一个人的时候,眼中划过一丝了然。
徐常林将奏折合上,又重新呈给了徐天开口道:“臣愿领兵出征,将端王的人头带回来。”
徐天闻言没什么表情,只是看着徐常林。
而徐常林没有抬头,只是弓着身,任徐天打量。
这样令人窒息的气氛过了很久,徐天才开口说话:“舅舅,你说朕该怎么看待这坊间的流言?”
“无稽之谈。”
徐天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那舅舅认为这背后之人是谁呢?”
徐常林闻言慢慢直起身,手抚过衣摆,发出一声响,单膝跪在殿上道:“乱臣贼子罢了。”
徐天抿着唇,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道:“朕早已剥夺端王称号,如今不过一乱臣贼子作乱而已,朕命你率二十万大军,务必取其首级。”
徐天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几分挣扎。
周桂兰看着徐天的神情心中暗叹:终究还是个孩子啊!
“臣领旨。”
徐常林接过兵符,站在一旁,周桂兰刚要说话,就见徐天弯了弯唇道:“舅母的来意朕明白,圣旨已经拟好,一会儿便会昭告天下,而且这次救灾的事,不如就全权交给舅母吧。”
周桂兰闻言诧异的看向徐天,很是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把这种事交给她。
而在触及一旁徐成林没有什么变化的眼神,便知道这件事他已经猜到了。
拒绝的话也就这样咽了回去。
现在朝中政局不稳,徐天这个皇位根本就坐不稳。
朝中的政务大权若不是有徐鼎在这儿压着,估计早就被架空了。
所以,现如今,他能信任的也不过就是护国公府一家了。
他的话她怎么忍心拒绝呢?
“臣妇遵旨。”
得到周桂兰肯定的答案,徐天的嘴角扬起一抹笑。
“那赈灾这件事就麻烦舅母了。”
徐天嘴角的笑意浅浅,端得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一点也不见之前的懊恼与挣扎。
“那没什么事的话,舅舅和舅母就早些回去吧,时候不早了,外公也该等急了。”
周桂兰闻言,便和徐常林退了出去。
站在殿门口,周桂兰回头望了一眼紧闭的大门,长舒了一口气。
“没事吧。”
徐常林有些担忧周桂兰的身子,回头看了眼紧闭的殿门,带着她走出了皇宫。
入夜,周桂兰躺在床上,想到徐常林要外出打仗,终是有些不放心,反复确认这他离开的时间。
本来她以为怎么也要规格三两日,徐常林才会离开,却没想到一切来的这么快,领了圣旨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大军出征了。
而周桂兰也踏上了救灾的路上。
“你一个人真的可以么?”
白逸轩担忧的看着坐在马车上的周桂兰,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如今怀着孕,这么折腾真的可以么?
周桂兰弯了弯唇,拍了拍白逸轩的肩膀道:“放心吧,你好好经营着铺子,我回来可是要查账的。”
见周桂兰还有开玩笑的心思,白逸轩的心也算是安了一些。
“小九一直跟着你吧?”
周桂兰闻言点了点头道:“嗯,徐常林将小六也留了下来,放心吧。”
白逸轩将身上一直背着的有个包裹,递给了周桂兰道:“这里面是水果店按照你的法子,刚做出来的果干,你尝尝味道,要是可以,就留着路上吃。”
周桂兰笑着接过,玩笑似的道:“你这是拿我当试毒的呢?”
白逸轩闻言白了一眼道:“要死也是我先死,我都试尝过的。”
“行了行了,过不了几日,我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再聊,我先走了。”
周桂兰将帘子放了下来,示意车夫可以走了。
白逸轩看着马车渐渐驶远,眉间的忧愁却没有少过。
而车内的周桂兰在帘子放下的那一刻,脸瞬间就变了,面沉如水,十分严肃。
她眉头紧皱,脑袋里想着的都是灾区的情况,也不知道严重到什么地步。
“少夫人,忧思成疾,您还怀着孕,最好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小九坐在周桂兰身边,面无表情的说着话。
周桂兰闻声才算是从自己的思绪里面抽离,她撩开马车的窗帘,朝外探去。
“我们顺路先在沛城停留一日,了解一下情况。”
小九闻声从轿帘探出头,跟车夫说了一下情况。
刚进沛城,周桂兰就感受到了和京城不一样的氛围。
沛城比较靠近灾区,城内有很多逃过来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是破破烂烂的,寒风一吹,根本就什么用都不当。
南方的冷和京城不同,南方阴雨连绵,寒气混着湿冷搭在人们身上,要比京城的寒风冷了不知道多少。
现在周桂兰才明白了什么叫“北方冻肉,南方冻骨”。
她叫小九递给了车夫几两银钱,让他寻个地方歇息,而周桂兰则是带着小九和小六朝沛城的深处驶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周桂兰的马车停在了一户人家门前。
她下车轻叩了两下门,看着开门的人,脸上露出一抹笑。
“好久不见。”
将军家的小媳妇 第478章 沛城相见
开门的人惊愣的看着周桂兰,然后脸上扬起了一抹笑。
“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周桂兰看着欢喜的妇人,一路上有些闷的心情也散了很多。
“卫夫人,我路过沛城,想着你在这里,就来看看你,不会叨扰吧?”
没错,面前的妇人,就是卫夫人,当初卫如死了之后,京城变天,卫夫人就带着孩子回了沛城,除了进了护国公府的卫元。
今次,周桂兰来寻卫夫人自然也不是为了叙旧。
她自是知晓官府的话不能全信,毕竟像卫如那样的官员真的是少之又少。
所以要想真的了解灾情,还是得自己来,而在去官府之前,必然是要找个地方安身的,卫夫人这里自然是个好选择。
周桂兰跟着卫夫人来到了后院,看着正在玩耍的两个孩子,又想起了身在护国公府的卫元,不由的摇头暗叹。
“对了听说离这儿不远的地方发生了冻灾,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周桂兰坐在椅子上,怀中抱着刚添上炭的暖手炉,嘬了一口热茶问道。
卫夫人闻言摇了摇头,满是叹息:“还能怎么样,北城门还好些,南城门那面全是一批批的难民,无处可去,全都窝在了沛城外边。”
周桂兰闻言皱了皱眉,诧异道:“官府不管么?外面这么冷,这么冻下去,不把人冻死了。”
“怎么管?沛城刚刚从战乱中缓过来,官家也没什么粮食,放难民进来谁知道会不会引发祸乱什么的,哪有人敢做这个主!”
卫夫人说话时,眼中满是无奈,还有着一丝悲伤,似乎又想起了死去的卫如。
“当今皇上不是颁了圣旨,要求灾祸周围城池都建宅院,给难民住么?”
卫夫人听到周桂兰的话,眼里似是讥笑或是什么。
“皇上在京城,他又怎么会知道下面城镇是怎么做了?阳奉阴违这种事多了去了。”
周桂兰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直接去县衙么。
“好了,这些跟我们也没啥关系。你刚才说你路过沛城,你这是要去哪儿?”
卫夫人不愿谈起这些事情,转而和周桂兰唠起了家常。
“哪儿有难民去哪儿呗。”
闻言,卫夫人诧异了一下,打量着周桂兰,然后恍然的挑了挑眉道:“我说嘛,你怎么会来这面,你就是圣旨里说的那个赈灾的人?”
周桂兰点了点头。
卫夫人见周桂兰的肯定,眉头轻蹙。
皇家的差事可不是那么好办的。再说,上次卫元的信上不是还说她还怀着孕,这样奔波劳累的怎么行。
卫夫人心里这么想着,却也只能沉默着,毕竟那是圣旨,谁敢违抗呢?
“你打算怎么做?”
卫夫人担忧的问道。
周桂兰也是毫无头绪,抿了抿唇道:“先了解一下冻灾的情况吧。”
而这面周桂兰一筹莫展的时候,徐常林那面也是一门心思的赶路中。
端王是在北方揭竿而起的,自立为王,打着“平天怒”的名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将二皇子截了回来,“挟天子令诸侯”自称“摄政王”倒也是拉拢了一大批人的心。
还有一些被冻灾逼走的难民,信了坊间的那些流言,加入了端王那面。
这一来一去,也不知道端王手下笼获了多少的人。
徐常林坐在马上,他带领着大军日夜兼程,不眠不休,历经两日,也不过是走了三百里。
现在是冬季,满地白雪,越往北走,路越不好走,徐常林只能命人就地扎营,休息一夜,然后再启程赶路。
“将军,咱么这是还得走多远啊?”
中军帐内,众将士围着大梁的地图,眉头紧皱。
他们走的时候,备了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可是这天寒地冻,吃的也多,眼看着这些粮草定是不够用的。
而且因为遍地是雪,除了走路之外,还要防着地上有什么埋伏,或者有没有暗冰之类的东西,可以说是十分耗精神了,让将士怎么能不累呢。
“端王将北三城割据,然后在沈阳中卫定了京,现在不知道端王他们攻打到了那里,不过北三城周边的一些镇子,怕是已经被拿下了。”
站在地图边上的一个身着灰袍的人解释道。
“蒙古那边,端王不敢动,但是不确定他们有没有联手。”
徐常林皱着眉,眼神紧盯着北三城往南方向的宽城,神色冷凝。
“下一站,抚宁。”
众将士顺着徐常林的手指看去,个个神情难辨。
抚宁的位置很奇特,它东边临海,北面便是北三城的边界,西方便是宽城,南面是昌黎。
如果说端王占领了宽城,那么想要进驻到抚宁,那便只能从昌黎走。
但是过了昌黎想要进驻抚宁,便只能爬过一座高山。
若说是夏天,这个方案并没有什么缺陷,但是在冬天,平地都打滑的时候,要过一座山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将军,就算弟兄们能翻过去,这粮草战马也过不去啊。”
其中一个将士皱着眉反驳道。
徐常林闻言眉间的皱痕更深,他平时不太计较和这帮弟兄开玩笑,但是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他身为将军,自然是不容许反驳。
徐常林眼中尽是冷意,冷声道:“规矩都忘了!”
说话的人闻言一哆嗦,连忙跪了下来。
“属下知罪。”
“十军杖,剩下的记着。”
徐常林瞟了一眼跪着的人,和旁边噤若寒蝉的其它将士,摆了摆手道:“都下去。”
行军的日子是枯燥的,除了赶路就是赶路,终于,又过了四日之后,徐常林率领的大军来到了昌黎城。
徐常林看着面前的城池道:“就地扎营,休息一夜。”
说罢,徐常林自己则是换了一身装束,骑着马朝昌黎县内去。
徐常林牵着马在昌黎城门前排着队,看着守城的士兵仔细的检查着入城百姓,眉头微皱。
他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带着兵器,这城自然是入得。
不过,按照道理来说,昌黎的守卫是不是太严了一些?
徐常林嗅到了一丝异样,眸间闪过一丝防备,皱着眉任由守城的士兵在他身上翻找。
“行了,进去吧!”
将军家的小媳妇 第47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徐常林在昌黎城内四处溜达,看着热闹的大街,却总有一种山雨欲来的预感。
他从城南逛到了城北,终于发现了是哪里不一样。
如果说南城门只是看守的严的话,那北城门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了。
几乎整个城内的备用军都安排在了北城门,不仅有弓箭,还有巨石……
昌黎本来就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有这样的守备,如果内部不出现问题的话,基本上很难攻的下来。
徐常林看着这一幕,不由得想要见见这个昌黎的城守了。
但是徐常林只是默默的从北门出了去,继续往前走去。
徐常林用了半夜的时间,从昌黎北门摸到了抚宁,不过刚进抚宁,徐常林就闻到了一股子的血腥味,即使是他这个久经沙场的人,也不免眉头一皱。
天早就黑了,本该亮着的灯也毫无动静,徐常林透过浓浓的夜幕能看到大敞的城门,眉头更是紧皱。
大开的城门混着飘进鼻子里的血腥味,像极了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等着人们前来送死。
徐常林没有多逗留,他只是掉了个头,绕过昌黎,选择了一条绕远的路,却避开了高山,回了营地。
这条路是当年他还跟在龙将军身后的时候发现的。
不过当时龙将军并没有说出来,现在反倒是给了徐常林一个机会。
帐内,徐常林看着地图上的点,刚刚松开的眉又皱了起来。
他从京城一路赶了过来,路过的城池还没有受到端王的攻打,而很显然,抚宁已经沦陷了。
徐常林看着地图,有些摸不准端王是怎么打算的,毕竟如果是他,攻下宽城之后,一定不会攻打抚宁,而是转头奔向承德,毕竟这两个地方比起来,还是承德重要一些。
“将军,明天我们怎么走啊,是进城还是?”
“不进城,好好休息一晚上。”
徐常林拍了拍来人的肩膀,便转身进了帐。
那人有些懵,不明所以的看着已经熄了烛火的军帐,挠着脑袋转身回了自己的营帐。
直到徐常林带着他们马不停蹄的穿过那条路,直接来到宽城城楼下,那人才明白了徐常林的话,然后万分庆幸自己乖乖的回去睡觉了。
历经三个时辰的路已经令大军有些疲累,但是昨日的休息,让他们尚有体力。
徐常林带领着大军就这么立在敞开门的抚宁城前,没有军令,不敢向前一步。
“将军,这……”
扑面而来的血腥味,以及城内遍地的死尸,让这帮血海里拼杀出来的汉子也很是不适。
没有了夜晚的遮挡,城内的丑陋与残破就这样展现在大军的面前。
入目可见,除了身着铠甲的士兵之外,地上躺着的更多的是穿着布衣的百姓,男女老少,上至高龄,下至婴孩,都没有逃过。
屠城,不过如此。
看着这一幕,大梁将士们心中的血性都被激了出来。
在战场上出来的人没有怕死的,杀人也更是家常便饭,但是不杀百姓是底线,不容退步的底线。
徐常林感受到身后涌动着的怒气,沉默的带着二十万大军,穿过了这座“死城”,然后一把火,结束了一切。
“将军,我忍不了了!”
说话之人红着眼睛,手里拎着刀怒吼道:“老子一定要宰了端王那个狗娘养的!”
徐常林看着被拉住的汉子,淡淡的道:“放心,时间不会太长。”
虽然现在的徐常林是淡漠的,但是跟着他走南闯北打仗的兵将们都能感受到他此时的变化。
“下一个,宽城。”
北三城的天气阴阴沉沉的,就如同那时的京城一般,飘落的雪花落在脸上,转眼化成水。
呼出来的热气如同白色的烟雾,掠过睫毛,然后凝成冰花。
大梁的将士身上各个儿都充斥着满满的怒气,一步一步的朝着宽城行进。
端王的人站在宽城楼上,看着这一幕,顿时吓的胆裂,踉踉跄跄的跑向城守府汇报。
徐常林立于城墙下,手里握着弓,一箭就将挂在城门上的代表着端王的旗帜射了下来,根本没有给叛军开口的时间,然后就开始了强攻。
不消半柱香,宽城的城门就被攻开,大梁的将士不用徐常林发号施令,就冲了进去,只要是穿着敌甲的士兵,格杀勿论。
而得到消息过来的端王下人,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一剑抹了脖子,躺在一地的残尸中,怕是端王来了也找不到。
也许是见到了端王的狠戾,徐常林率领的大梁将士被激发了心中的血性,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打进了北三城,直捣沈阳中卫。
而一直没有露面的端王,此时正站在城楼门上,看着城下的徐常林。
脸上依旧是一如既往的狠辣,却难掩他眼中的忌惮和害怕。
“徐常林,你这个乱臣贼子,子继根本就不是真命天子,子承才是。你助纣为虐,会被上天惩罚的!”
端王手里抓着害怕的发抖的子承,朝徐常林高声喊着。
徐常林没有理会端王喊话,只是握着手里的弓,一箭朝端王射了过去。
端王见此拉着子承往旁边一躲,那支箭便射中了端王身后的士兵。
“徐常林,你别冥顽不灵,皇上大度,念着你于江山有功,如果你愿意投诚,皇上可以既往不咎。”
端王的话刚说完,回答他的是徐常林的又一箭。
徐常林看着神色疯狂的端王,不为所动。
旁边的副官不明白端王是哪里来的勇气和底气劝将军归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