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制药师系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将
“咦?没啦?”当周文观察到7号网箱时,发现里面的蚜虫数量,明显不对。
按照这些天的实验,蚜虫在最佳温度和湿度下,一个世代正常可以繁殖250~350左右的蚜虫后代,而这个数量明显少了很多。
他把数据录入到电脑里面。
然后开始观察7号网箱里的蚜虫特性。
他发现,这里面的蚜虫畸形数量,明显比之前几个网箱要多,不是歪鼻子斜眼,就是缺胳膊少腿,甚至有一些连基因都突变了。
周文心里激动不已,他感觉这次要有重大突破了。
他立刻查询7号网箱使用的生化药剂,以及配比比例。
“硫化汞、甲基盐霉素、喹烯酮……”
查找到之后,他也没去观察剩下的40多个网箱了,因为已经没有必要。
既然找到了改造基因的配方,那么接下来就专门针对这个配方,不断深化研究就行了。
他开始重新药物,而剂量则严格按照要求来添加。
这可不是开玩笑,多一微升和少一微升,结果可能就是南辕北辙。
他一下子配了50份,只花了不到二十分钟时间。
然后开始喷洒稻叶。
等稻叶喷洒完毕后,把那些装有蚜虫的网箱清理干净,只留下来了一个网箱,以及里面茁壮成长的蚜虫。
然后他把稻叶装入那些干净的网箱,再用小镊子小心翼翼的把蚜虫装入到网箱里面。
等一切都做好后,周文看了看时间,已经五点钟了。
他站起来搓搓手,祈祷说:“你是老天最爱的崽,冲吧,皮卡丘!”
【实验加速】
一股神秘力量笼罩在了实验室里的网箱上面,下一秒,箱子里的蚜虫完成了一个世代的繁殖。
周文立刻去看网箱。
第一个箱子,1,2,3,4,5,6……190。
“卧槽——”当数完之后,周文激动的差点没跳起来,他果然是天选之子。
这个数量,比之前二十次实验,平均要少了25~30。
第二个网箱,185。
第三个网箱,164。
第四个网箱,171。
……
周文连续数了十个箱子,没有一个箱子的水稻蚜虫数量超过200的。
而且不出意料,每一个箱子里面的水稻蚜虫,都有着大量的畸形儿。
这就证明,他配的重金属化学药物,在基因遗传上面确实起效果了。
不过现在高兴还早,还需要继续观察水稻蚜虫的下一代繁殖情况。
因为药物导致的第一世代蚜虫畸形,不代表下一代还会畸形。
只要里面有一只蚜虫基因能不受重金属农药的侵害,它就能繁殖出健康的后代蚜虫,然后继续危害农作物。
那么基因改良就算是失败了。
所以下一步的工作是,把箱子没有受到影响的蚜虫拿出来,继续进行第二世代的实验……
五点半,孙静过来喊周文去吃晚饭,见实验室里的电脑还看着,问道:“晚上又要通宵啊?”
周文:“嗯!”
“虽然你年轻,但还是要注意身体。”
“我知道……”
吃过饭后,周文马不停蹄的开始第二世代的实验。
这一次不同于以前了,不需要给水稻叶片喷化学药物。
因为这些蚜虫的“母亲”已经摄取过药物,基因已经被改造了,基因遗传决定了,哪怕他们吃无公害无污染的水稻叶片,它们产出来的后代,依然死亡率很高,而且缺胳膊少腿。
而这就是做基因改造的目的!
因为省却了配置喷洒药物的步骤,节省了大量时间,仅仅一个半小时后,第二世代结果出来,蚜虫的基因真得被改变了。
第二世代繁殖出来的蚜虫,数量依然少了很多,而且很多是畸形。
“哈哈哈……”
周文激动怀着激动的心情,继续第三世代的实验。
结果依然如此。
然后是第四世代,第五世代……
整整做了5个世代,都没有任何意外。
大局已定!
……
……
一个礼拜后的5月11号礼拜五晚上,王辉耀正在吃晚饭时,电话响了。
拿起来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
“我是王辉耀,您是哪位?”
“王教授您好,我是周文啊。”
“你有什么事情嘛。”
“是这样的教授,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改良水稻蚜虫的基因……”
“咳咳咳……”王辉耀被周文的话给呛到了,“什,什么?你研究水稻蚜虫的基因改良?”
说完之后,王辉耀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这个周文说话不经过大脑吗?
他知道什么叫基因改良吗?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才有那么一丝丝成功的概率。
凭他一个本科生,拿什么去改良?嘴吗?
真是可笑!
“是的王教授,经过我这段时间的研究,发现了一些……”
王辉耀不等他说完便打断道:“好了,你要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先挂了。”
说着王辉耀便打算挂断电话。
周文连忙喊道:“等一下王教授,我真得有了重大发现,经过我的基因改造技术,水稻蚜虫的繁殖率,平均下降了30。我已经把论文发到您的邮箱里了,不相信,您看一下就知道了。”
30已经是周文非常谦虚的话了,实际上算上那些畸形的蚜虫,繁殖率起码降低了40以上
“我知道了~”
说完王辉耀非常不耐烦的挂断了电话……
——
ps:对不起,求……
(iishu)是,,,,!
第042章 这不可能
【】(iishu),
“简直莫名其妙。”
王辉耀忍不住说了一句。
王辉耀妻子问怎么了,王辉耀忍不住吐槽了两句。
王辉耀妻子听完说:“要不看看嘛,万一是真得呢?”
“怎么可能嘛,这个概率比买彩票中1000万还低。”
王辉耀妻子便不说话了。
王辉耀说完还不解气,气愤道:“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浮躁,满瓶水不动,半瓶水晃荡,水平不怎么样,牛皮吹的山响。”
“行了行了,吃饭吧。谁还不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
“那我年轻时也没敢吹这种牛啊!”
“……”
吃完饭,王辉耀坐到沙发上休息了一会。
也不知道怎么的,脑海里回荡起了周文说的话,忍不住就打开了手机。
他要目睹一下,周文写的论文到底有多么“精彩”?
《水稻蚜虫的基因改造技术》
光看到这个论文题目,王辉耀就一肚子火。
他研究了小半辈子水稻蚜虫,虽然一直打着生物技术的名号,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当然,全国都一样。
正因为如此,他非常痛恨别人拿这种东西到他面前现眼,因为他太清楚基因改造有多么困难了!
国内没有哪个研究所,能真正沉得下心来搞这个东西。
一来是太困难了,几乎不可能成功。
再一个,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去研究研究生化灭杀配方呢。
而他以前也正是这么做的,这些年陆陆续续也卖了不少化学药物配方。
王辉耀一目十行的往下看去。
毫无亮点的开头,甚至语言结构里还能看到熟悉的影子,不出意外,这个开头应该是抄的,只是语言经过了重新组织。
“就这还敢大言不惭的说改造基因?”王辉耀鄙夷了一句。
虽然潜规则,本科生通篇引用率低于30,都算合格。
但是开头就抄,后面他相信也好不到哪去。
继续朝下面看。
“咦?”
让王辉耀没想到的是,底下不是常见的大段大段的猜想性叙述,而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图片。
王辉耀眉头一下紧锁。
开始一目十行的看,慢慢逐段逐段的看。
再然后,一句一句的看。
看着看着,他又开始往回看。
然后研究图片上面千奇百怪的水稻蚜虫图片,再结合数据。
王辉耀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拿着手机的手指也开始颤抖了起来,嘴里呢喃道:“这,这,这不可能的……”
……
这个礼拜周文非常忙,基本大半时间都待在图书馆里,查找各种资料文献,写论文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答辩会做准备。
他这个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论文,而是十分论文,差一点点能登上s的级别。
简单来讲,就是够得着严宁、史一公他们的水平了。
这种论文发出去,在国内生物界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可是,一个人独自完成水稻蚜虫的基因改造工作,说出去实在是有些惊世骇俗,所以他不仅需要讲故事,而且还要找1~2个配角来配合他一起讲故事。
基因改造技术本身,这个比较容易,反正已经改造成功,他说什么是什么。
他说摔了一跤,然后不小心打翻了试管,试管里的重金属农药倾洒在水稻叶片上面,让他无意间发现了配方。
谁有意见?
所以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不过为了避免引起太多人的怀疑,还需要对研发过程进行“艺术加工”。
他已经有了大概的腹稿了。
周文给王辉耀打完电话后,径直回到了寝室楼。
这几天忙着查资料写论文,一直住在学校里。
不过今天晚上他要搬过去住了。
回到寝室,鹿娘和刘玉坤正好在。
鹿娘看到周文进来,看看床上的肩包和拉杆箱说:“你在外面租房子啦?”
周文点点头,“嗯,在枫叶弄。”
刘玉坤开玩笑道:“枫叶弄房租那么贵,你那点工资够不够的啊?”
“还行,我跟别人合租的。”
鹿娘说:“我记得枫叶弄那附近,没什么医院吧,周文你到底在哪个医院上班啊?”
之前周文说过,他在“一院”检测科上班,寝室里人都听成“医院”了。
像周文这种生物本科生,能有什么像样的医院要他?
所以为了照顾他的面子,谁也没有详细去问。
周文笑说:“附属医院啊。”
“什么,你在第一医院上班啊?”
“真得假的啊?你不是说……卧靠,你说的是一院啊,我们还以为是医院呢。”
鹿娘和刘玉坤都是无语至极。
刘玉坤随后问道:“那你干嘛啊?”
“就是,提取白鼠dna,做做pcr实验之类的。”
“那一个月工资多少啊?”
“呃……7000。”
“卧槽,工资这么高?”
刘玉坤和鹿娘都惊呆了,一般像他们这样的本科生,除非是热门专业,要不然实习期一个月撑死了也就两三千块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