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父很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阎ZK
若是他敢乱来。
老夫也只好学圆慈大师,行霹雳手段。
休以为,我等学医之人便是好惹的!
吴长青抬手捻须,自脑海中认真思考将鸿落羽变成哑巴这件事情的可能性。
青衫文士踱步走到那一堆武功秘籍处,随手翻开一本,看了两眼,只见其上所记载的法门和中原武功风格迥异,非是以气领劲的手段,而是自成一体,别有奥妙。
双眸微眯,将手中秘籍草草翻过,又取来了另一门剑法,沉默着翻动着。
眉目之间,隐有异色。
这些武功秘籍,单看技巧招式简直不堪入目,但是其发力之法却又和他知道的不同,是以意领劲的路子,观想天地异象,使自身与天地冥一,借以爆发出更强的威力。
旁边两人看到文士异状,神色略有好奇。
赢先生袖袍一拂,劲气涌动,便有两本秘籍朝着吴长青两人飞起,二者借住,他们也知道这武功秘籍是那叫做公孙靖的小辈搜集过来,但是那小辈武功不过也就是七品左右,能够接触到什么高深武功?
虽是如此,但是毕竟是能文士搜集,想来可能也有所深意,心念至此,圆慈两人抬手翻阅起手中的秘籍,只是看了总纲,面上神色便都浮现出了些许异样,不复原本随意。
吴长青捻须皱眉,神色颇为郑重,低声道:
这
他们的武功在原本体系之中已经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
天下之大,他们所修习的武功已经是一等一的盖世绝学,行走江湖,又能够见识到诸多绝学,都有其独到之处,可是如同眼前这般浅陋,却又与往常所见截然不同的秘籍。
真是第一次遇到。
圆慈认真将这一本几乎算是烂大街的锻体武功看完,看到其上所述,如何观想烈烈炉火,锻造己身经脉,如何观想火势变化,辅助化开药力,一字一句,都看得极为仔细认真。
直到翻过了最后一页,这门武功的种种关窍已经了然于胸。
对于这武功风格之所以和自己所休息的武功迥异,也有了些许看法。
武功为搏杀之术,诞生之初,必然不可能多么高深,受到本身世界极大的影响,想来这差异,必然是因为不同的世界而导致的武功路数不同。
将这一本秘籍放在了自己膝盖上,身着灰衣的僧人闭目沉思。
金刚不坏神功第十二层。
他所修习武功已经抵达瓶颈,到了进无可进的地步,行走江湖,也没有了什么意思,是以才回来了少林寺中,重新拾起来了年少时候不屑一顾的佛经佛理,在那等绝望的心境之下,青灯古佛,看着佛经上文字,竟有恍然明悟之感。
兜兜转转,自己思考的东西,原来早已经蕴含在了微言大义当中。
于是,武道之上难得再进一步的明王收敛了业火。
江湖之上,少了一位孤独求索的武者。
少林寺中,多出一位每日诵经洒扫的和尚。
本以为终此一生,也只能在原地驻足。
本以为,武道一途,只剩下了不可知,不可得,可此时得见这寻常的武功秘籍,得见这浅显单薄的文字,窥见这别开一路的武功理念,圆慈竟看到了另一条前进的方向,心念震动。
心念动处,便是佛陀下了莲台。
根本未曾考虑什么后果,什么久诵佛经的定力,谋定而后动的冷静,全部消失,圆慈如同是第一次接触武功的少年一般,莽撞地按照这门武功所描述的手段去运行。
以他的武功底蕴,修行这种入门级别的武功,几乎是水到渠成一般,体内的内力涌动,只是在短短数个呼吸的时间,便将这门武功的第一层练至了圆满的境界,脑海之中所观想的却不是甚么炉火。
而是高大的佛门明王。
脚踏烈焰,似在云端,俯瞰天地,身具异状,手持宝剑佛仗,足具威严智慧,大光明相,普照四方大千世界。
面庞上光芒敛去,眉目庄严平和,隐含威严。
分明是自己眉目。
在他体内,纵然是这门武功修炼到旷古绝今的地步也难能企及的浑厚内力按照原本的轨迹飞速地运转。
他所修习乃是少林寺中绝世武学,金刚不坏神功,自认为已经将身躯体魄锻炼至了极致,若要再进一步,需要将所学融会贯通,在大成的金刚不坏神功的基础上再超前踏出一步。
但是在这个时候,他竟然感觉到手臂处肌肉竟然有细微的麻痒。
这种感觉微弱到了若不是方才他还在打坐禅定,根本无法察觉的程度,但是却是真实存在的变化。
僧人眸子里面突然亮起了明光。
心中似乎有火焰重新燃起。
禅宗最重开悟,一念可以成佛。
心念定处,无处不是大雷音,心念悟处,人人皆是佛陀。
圆慈心中经文默念。
继而将那佛念禅心扔在了身后,再不去管他。
执念不悟,便是佛陀下了莲台。
持忿怒明王相。
吴长青发现圆慈异状,神色微怔,随即便意识到了什么,道:
圆慈大师,你直接练了?
这样太莽撞了
老人的心中极为惊愕,他身为天下第一名医,自然知道武功不能够随意修炼,否则内息混乱,真气逆行,几乎是生不如死的痛楚。
本来想要继续质询圆慈为何如此莽撞,可看着那双眸微亮的僧人,感受到了圆慈身上欣喜,突然想到了什么,话到嘴边,他竟听到了自己用那种极为期冀的语气,仿佛害怕稍微触碰,眼前所见的种种便会支离破碎一般,小心翼翼地在问。
有用?
当看到了圆慈缓慢而郑重地颔首时候,吴长青的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咔擦一声碎裂,神情恍惚,如在梦中,随即便升起了狂喜之情。
他已经年过七十,此时竟然涌现少年时候,仰天长啸的冲动。
老夫聊发少年狂。
是因为那少年狂意,从未消减。
他是医者。
医者仁心。
但是更是立足于巅峰的武者。
如何能够踏足巅峰?
唯有天下第一等的枯寂,天下第一等的寂寞。
可不得寸进的痛苦,他已品尝了许久。
当你少年成名,当你风华绝代,可你一路高歌猛进,看遍了这路上风景,志得意满,却在一个时候驻足,再不曾踏前一步,看着那些后辈慢慢追上了你的步伐,看着那些被自己庇护的后辈逐渐踏上江湖,继续如同过去的自己那般,高歌猛进。
可自己却只能蹉跎。
因为已经无路可进。
而现在,终于看到新的道路
哪怕极为艰难。
:第一更
第一百一十章 压榨(22)
而在同时。
公孙靖正处于极度的挣扎之中。
他将自己搜集到的武功秘籍,还有遗珍全部都换成了这组织内部的门派贡献,然后在这一处的石碑上面刻着种种好处,可以用这些门派贡献为代价,换取武功秘籍,高人指点。
他先前曾经见识过那一门极厉害的枪术,心心念念,早已经等之不及,对照着石碑上面,果然寻找到了那一类兑换,心中先是一喜,继而便发现自己一月幸苦,加上那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的遗珍,竟然只能够换得两次机会。
心中不可遏制地一堵。
可他终究明白,这本身已经是天大的机缘,当下呼出口浊气,平复了心情,状若寻常地指了指石碑上那一行字,抱拳行礼道:
堂主,属下便
可手指方才触及到了那石碑之上,其上文字便泛起了阵阵的涟漪,尚未反应过来,眼前的视野便已经尽数溃散,转眼之间,整个人便已经出现在了一处狭长的甬道之中。
两侧有红烛燃起,照亮了黑暗,未曾驱散的阴影之中,响起了沉重而稳定的脚步声中。
浓烈的沙场征伐之意令公孙靖的呼吸有些艰难。
看着那踏步出来的老将,看着那有些残破的战铠,男子忍住那种巨大的压迫力,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秦军礼,脸色虽苍白,却神色郑重,一丝不苟。
继而拔出了背后短枪,双手自两端猛地一拉,化为了一柄锋锐长枪。
下一个瞬间,源自于老将的怒喝声中,长枪化为怒蛟,瞬间将公孙靖淹没。
王安风看着公孙靖消失。
因为赢先生之前多少和他说过些事情,因此少年知道这位帮主现在应该是前往了铜人巷中磨练武功,短时间不可能回来,因而便自心中松了口气。
负在身后的右手放下甩了甩,懒散地伸了个懒腰,方才装着赢先生的模样,整个人浑身肌肉都是绷紧的,此时双手握拳,向上延伸,脊骨节节向上推动,整个人都朝着天空伸展过去,双眸微眯,长长呼出来了一口气。
只觉得整个人都极为舒坦。
正在这个时候,王安风眼前光影变动,方才才消失了没有多长时间的公孙靖竟然再度出现,而此时少年尚还是一副懒散模样,整个人都有些僵硬,茫然地看着公孙靖,心中不可遏制地浮现出了些微慌乱。
演,演崩了
耳畔似乎传来了赢先生带着冷气的轻呵声音,头皮略有发麻。
便在少年开始自心中认真思索赢先生会有如何反应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男子双目茫然,没有聚焦,更没有看向自己,整个人如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般,如在梦中,未曾回过神来。
心中方才微松口气,将双臂慢慢放下放下,复又背在身后,下巴微微抬起,装出了一副‘赢先生’的模样,看着眼前的黑衣男子,心中略有庆幸之意。
还好还好
直到了数息之后,公孙靖方才回过神来,双眸之中浮现出了混杂着震撼和畏惧的复杂神情来。
方才那一枪的神韵,直到此时仍旧还在他的脑海之中回荡着。
原本坚不可测的龙门,似乎在这接连的冲击之下,变得逐渐单薄,往日里勤修不辍的苦功此时发挥出了它们的作用,他已经察觉到了那一丝突破的契机。
进入中三品的机会。
心念至此,呼吸不由得略有些粗重。片刻都不愿意等待,先是朝着王安风抱拳一礼,便抬手点在了石碑那一行字迹上,再度消失不见。
王安风微松了口气,却也不敢太过于放松。
他也不知道,那位帮主什么时候便又会回来
几乎是这个念头方才升起,还未曾消散下去,公孙靖的身躯便再度浮现在他身前,神色沉凝。
他能够感觉得到,突破的契机几乎就在眼前。
可他已经没有办法再度兑换。
此时心中对于突破的渴望被不断放大,武者突破,讲究几分机缘,错过今次,便不知道要在何时才有机会,可能下一刻,也有可能要过去五年,十年,甚至于终其一生,都不会再有突破的机会。
只争朝夕。
公孙靖呼出一口浊气,朝着王安风开口道:
堂主,请赐属下纸笔。
属下,将自身所修功法奉上
片刻之后。
公孙靖再度出现在王安风身边,道:
堂主,属下有一门兵家枪法纵然到了六品武者,也依然足以仗之纵横
属下有一门秘术,可以易筋换骨
堂主,属下有
直到又过去了三次,一身所修功法被掏了个干干净净,公孙靖却仍旧未能把握住突破的契机,只能感受到那契机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几乎触手可及一般,却又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公孙靖敛目立在原地,沉默许久。
耳畔听到的是风吹过树梢,玉牌碰撞发出来的清脆声音。
他此时已经有心收手,可要开口的时候,却又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想到了巨鹏帮中的兄弟属下。
想到这个正准备出世的隐秘组织,其中高手众多,必然会引发大秦各大世家帮派的反应,到时候,自己若是修为不足,必然会遭遇生死劫难。
自己死了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条性命,本在七年前便应该死在边关,可若要累得朱大哥的子嗣陷入危机,却是死亦难安。
心念至此,公孙靖面上神色逐渐坚定,他本不是扭捏的性子,此时做出了决定,便不再犹豫,沉声开口道:
堂主,属下知道部分隐秘组织的情报
言罢提笔,想了想,将这些年来所探,那些行为乖张暴戾的江湖组织写在了纸上,与此同时,将自己对这些组织的了解也写在了后面。
笔触微顿,继而在最后一行写道:
定武城中,发现白虎堂踪迹,其中一人为古玉店石头斋掌柜,其与另外一商会交好,疑似同党。
提腕停笔,墨汁滴在了白纸之上。
少林寺中。
察觉到了公孙靖身上似乎已经没有剩余价值可以压榨的青衫文士不屑地呵了一声,随意抬了抬手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