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BOSS打脸手册[快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兰桂
小太监脸色惨白,立即跪地给他叩头,“皇上饶命!太后娘娘一定会打死奴才的!”
“哦?”皇帝轻笑一声,继续试探,“母后慈善为怀,怎会轻易打杀了你?你可是朕身边的人,何必这般害怕?”
小太监砰砰叩头,看着地面的眼神却很冷静,故意说道:“皇上,奴才入宫前也是读过书的,史上哪一位太后都打杀过奴才这般的宫人啊。正因为太后娘娘一片慈爱之心,皇上做了太后娘娘不知道的事,那一定是奴才的错,太后娘娘为了不让奴才影响到皇上,必然要打杀奴才啊。奴才……可能奴才胆子小,奴才读过的书似乎都是这样写的。”
皇帝被摄政王精心教导六年,历朝历代的情况自然倒背如流,小太监的话让他瞬间想到几件母子争权之事,甚至太后理政架空皇帝的也有。他脸色变了变,又把这种想法压下去。他们一直母子情深,为了防备摄政王小心谨慎,相依为命,太后是他最信任和依赖的人,他不该这么想。
皇帝招来总管大太监,叫他拿两千两银票出来,然后赏了他几样等价值的东西,算是变现。然后就叫小太监即刻出宫,把芙蓉安置好,还下意识地强调不能让太后发现。
小太监自然立刻去了,赎身的事办得很顺利,但芙蓉收拾包袱跟小太监离开醉香楼才知道小太监没银子了!芙蓉自然不能变脸,只能忍着不悦感谢小太监,然后自掏腰包租了个破破烂烂的小院子,请小太监向皇帝转达她的谢意。为了让皇帝能记挂着她再来看她,她故作自卑之态,称自己身份上不得台面,不敢奢求再见到恩人。她没能力还那赎身银子,只能日日为恩人祈福,希望恩人幸福安康。
小太监满口应下,回宫添油加醋地转达给皇帝,皇帝果然被勾住了心。他第一次救人,居然没考虑周全,连个院子都没给芙蓉准备,难为芙蓉一点都不介意,还全心全意为他考虑,为他祈福,连见都不敢见他一面,真是个善良的姑娘,她不该过这种日子的。
皇帝一晚上没睡好,梦里都是芙蓉的样子,甚至还弄脏了床褥。他没什么精神地去上朝,下朝之后,徐子凡没有出宫,慢悠悠地晃荡到御书房。小太监一向勤快,见摄政王来了,自然帮忙通传,迎他进去。两人同走的时候,小太监悄声说:“奴才挑拨了皇上和太后的关系,皇上已有一丝顾忌。”
徐子凡挑挑眉,“嗯”了一声,说了句“很好”就进门了。他脑海里找了一圈可用的记忆,对皇帝简单地拱拱手,面露关心,“皇上可是不舒服?叫御医看过没有?”
皇帝摇摇头,“朕无事,睡得有些晚罢了。”
徐子凡松了口气,“原来如此,想来皇上是看书看得晚了,龙体为重,皇上日后万万不可如此。”
“嗯,朕知道了。”皇帝笑着应下,心里却极不耐烦。摄政王说话的口气总是这样,像他亲爹。他最恨摄政王把他当儿子看待,那就像背叛了父皇一般,好似母后真和摄政王有染一般,可恨至极!
徐子凡扫了一眼皇帝的表情,自顾自地坐在椅子上,一点都不见外。他就是故意膈应皇帝,这母子利用原主的时候不就是借着那份爱情?求原主教导皇帝的时候不就是借着孺慕之情?这会儿不乐意了,想翻脸不认人,那也得看他同不同意。既然开了这个头,那就给他好好受着,好好当个便宜儿子!
徐子凡喝了两口茶,随口考校起皇帝来,原主一直教导皇帝,考校自然是常有的事,皇帝再不情愿也得回答,毕竟现在权势还在徐子凡手里。过了一会儿,门口有人说话,皇帝不想再面对徐子凡了,就扬声问:“谁来了?”
总管大太监进门回道:“皇上,是太后娘娘派了人过来,给皇上送了补身子的汤,还有两个教导人事的宫女。”
皇帝腾地脸就红了,他还没接触过这种事,如今被徐子凡听见,等于直接告诉徐子凡他为什么精神不济。刚刚徐子凡还叫他别读书读到那么晚,这简直是在打脸,他甚至感觉徐子凡会训他荒唐。
谁知徐子凡轻笑一声,轻松随意地说:“原来皇上已经长大了,臣都没留意到。还是太后想得周到,观察得仔细,把皇上照顾得妥妥帖帖。皇上,您有这样一位母亲实乃幸运,所谓‘百善孝为先’,您可一定要好生孝顺太后,不辜负她一片爱子之心。”
皇帝本来没多想,听了这话却表情一僵。他的被褥脏了,一个早朝的工夫太后就知道了,还给他炖了补汤,选了教导他人事的宫女,这说明贴身伺候他的人就有太后的人。太后这是在干什么?监视他?若将来他真和太后出现矛盾,这人岂不就是太后派来的细作?
皇帝扯扯嘴角回复徐子凡,“母后待朕极好,朕自会孝顺母后,待朕大婚,后宫便可交由皇后打理,也能让母后放下担子,清闲度日。到时母后听曲儿看戏、赏花作画,岂不快哉?”
徐子凡失笑道:“真要如此,太后可要无聊了。她一向不喜女子那些诗词歌赋的东西,皇上同她说一说政事她可能更喜欢,平日里太后叫臣过去都要问一问政事呢。”
“哦?母后也问了王爷政事?”
“当然,偶尔太后还会提些好的建议同臣商议。皇上可还记得数月前那场水灾?本来臣也以为派淮仲去合适,不过太后觉得淮仲太年轻,怕压不住南边的官员,提议派傅林去。臣觉得太后有理,便支持了傅林,果然,傅林将差事办得很好。”
皇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淮仲是他的心腹,是他亲自提拔上来的人。那场水灾并不难办,他本打算让淮仲去捡个大功顺势上位,谁知徐子凡在朝堂上极力反对,非要派太后的弟弟傅林去,大大地削了他的脸面。他以为徐子凡故意反对他、打压他,生了好几日闷气,没少在太后面前抱怨,那时太后可没说过那是她的主意啊!
仔细想来,傅林是太后的弟弟,这种没多大难度去了就立功的好事,太后想把功劳给娘家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可太后为什么不直接跟他说,反而和徐子凡商议?太后不知道淮仲是他的人吗?不知道他想提拔自己的心腹吗?他忽然觉得太后有点陌生,这是把心机用到他身上了吗?为了她弟弟的功劳不惜让徐子凡当朝削他的脸面?太后真的是真心帮他夺权亲政吗?还是在为自己谋好处?
皇帝心中危机感大增,好似一把刀悬在头顶一样!他又想到寝宫有太后的人,如果他这几次出宫没有小心地叫心腹遮掩,太后说不定早就收到消息,在他出宫门之前就能把他带回去。
他必须揪出太后的人,他身边只能是忠于他的人,否则他的一切都会被太后掌控!
这是他第一次这样想,历史摆在那里,皇家无亲情,只要太后有权势在手,就没有什么母慈子孝,如果他母亲没有野心,当年怎么会利用摄政王抢夺皇位?怪不得历来的皇帝都反对后宫干政,这就是一件后患无穷的事。现在太后一心帮他对付摄政王,等摄政王倒了,太后手中的权力会交给他吗?还是会变成第二个“摄政王”?到时又会不会外戚专权?
徐子凡看他的微表情,觉得差不多了,起身又添了一把火,“皇上趁热喝补汤吧,凉了就没效用了。昨日夜里下雨,凉得很,臣去给太后请个安,臣告退。”
皇帝点头,看着徐子凡匆匆离开的背影,感觉徐子凡对太后的关心可比刚才对他的关心多太多了。太后生产时有些艰难,落下点病,每到雨天阴湿寒凉的时候就不舒服,徐子凡如此表现可见是将太后放在心里记挂着,说不定刚刚来关心他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留在宫里去见太后。
皇帝沉下脸,太后连青梅竹马的徐子凡都能利用得这么彻底,对他真的是一片慈母之心吗?





BOSS打脸手册[快穿] 296|摄政王
徐子凡离开御书房之后, 当真去安慈宫见太后去了,还特意叫了御医, 做出关心之态。果然傅玉华的表情松缓很多, 口中说他太紧张了,眼角眉梢却带着笑意。能让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对她痴心不改, 将她当年在先皇那儿受的冷落都弥补了回来, 心里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太医为傅玉华看诊的时候, 徐子凡没有在边上看着, 他走去偏厅, 早已准备着的墨云同他相对而行, 在旁人的注视下规规矩矩地行礼让路, 等徐子凡从她面前走过的时候, 指甲一弹,一小卷薄薄的字条就落入徐子凡袖袋中。同时徐子凡也用同样的方法给了她一卷字条。随后她照常退下,连防备她三大宫女都没察觉到异常。
徐子凡坐下喝茶, 将字条放入空间, 【韶华,看看暗三说什么。】
韶华可以控制空间里的东西,迅速打开字条扫描到屏幕上给徐子凡看。字条上列了十八个人名, 都是傅玉华安插在后宫重要位置上的人手, 是安慈宫以外给她办阴私之事的死士。其他暗桩自然还有,但不是死士没有根除的必要。
徐子凡发现其中有两个死士就是皇帝身边的,傅玉华也许是想保护皇帝,也许也略带着点掌控的意思, 但说到底,暗中派这种人在皇帝身边不与皇帝说明,是最容易发生隔阂的行为。而他给暗三的字条,就是叫她帮皇帝遮掩消息,让太后不能及时了解皇帝的动向,再把太后的人手透漏给皇帝。
没想到他和暗三还挺默契的,他刚想用这招,暗三把人手都调查清楚了。徐子凡勾了下唇角,关掉屏幕惬意地喝茶。
不过片刻,傅玉华就出来了,御医说傅玉华时常忧思,无法安眠等等。其实绕来绕去就是说傅玉华有心事,徐子凡听出来了,关心地一问,傅玉华就提起皇后人选之事,不过徐子凡没打算同她聊天,直接笑说自己已有人选,保证让她满意,然后就告退了。
因着他态度关切,即使他不像从前那样常陪着傅玉华、常教导皇帝,他们母子也没发现他不对。六年时间,不是只有他们能让原主放松警惕,徐子凡也能利用这些年的相处让他们放松警惕。而他刻意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稳固势力的时间。
原主虽是摄政王,但他不恋权势,从头至尾都是真心为那母子着想,自然不可能想着培养太多心腹,把权势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这也是为什么那对母子能用短短两年就把他废掉弄死的原因,他的权势不够稳固。
徐子凡上辈子在兽人世界做智者,创立了国家,几十年间基本就是在做皇帝做的事。虽然兽人世界处于发展阶段,不像这个世界的朝堂这般复杂、这般勾心斗角,但大致管理上还是有不少相同之处,所以这些事他做起来游刃有余。在那对母子还如常度日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巩固了自己的势力,列出了各种各样的名单,准备找合适的机会动手。
对付一国皇帝和太后就是改朝换代,恩怨情仇是他的任务,但因此损害家国百姓使国家动荡就太罪过了,他必须确保改朝换代能平稳地度过,不出现大情况,是以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他有系统,只要在五百米之内,韶华就能监控到别人的神情和谈话,这给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方便他确认那些大臣是敌是友,让他轻松不少。
宫里有小太监和暗三的小动作,太后果然没发现皇帝的异常,皇帝也整理好情绪继续与太后母慈子孝,只是心里生出嫌隙,他再看太后的一言一行就添上了许多功利的色彩。过了两日,他忍不住再次出宫。实在是太后给他安排那两个侍寝宫女太过无趣,长相偏圆润,性子老实,容貌仅是清秀,规矩得连笑都不太敢。
他刚见识过芙蓉那般一等样貌的姑娘,看这两个宫女哪能顺眼?他知道太后如此安排,就是怕他沉迷女色。太后不止一次提过先皇宠爱那贵妃就是因贵妃貌美,害得他们母子备受冷落。从前太后教导他有了皇嗣定要给其母几分颜面,爱护皇嗣,他还深觉有理。如今真轮到他身上,他才知道,身为皇帝要勉强自己去给不喜欢的女子颜面简直莫名其妙,如果皇帝都不能肆无忌惮地宠爱喜欢的女子,这皇帝到底还有什么用?
十几岁该有的逆反心理加上这几日接连发生的一串事情,使得皇帝想法有些偏激,急于找一件事证明自己皇帝的威严,也急于找个人全心全意地崇拜他这个皇帝,所以他下意识就出宫去找了芙蓉。
当他在一个破院子里看见洗尽铅华的芙蓉时,满眼都是惊艳!
在醉香楼弹琴唱曲的芙蓉是光鲜亮眼的,上好的衣装配饰完全凸显了她的美丽,可那里毕竟是花楼,再怎么美都沾着俗气。如今却不同,芙蓉穿着粗布衣裳,全身一点首饰也无,头上只包了个布巾,不施粉黛,却透出了一种邻家妹妹的清纯气息,尤其抬头看过来那双眼睛,那么明亮清澈,充满喜悦和感激,让他感觉通体舒畅,什么郁气都没了。
芙蓉欣喜地招待了他,还下厨给他做了四菜一汤。菜色简单,味道也不见得多好,但芙蓉口中说着感激他的话,羞愧于给他带来了麻烦,就让他觉得这饭菜里含着真心,比他吃过的任何一顿饭都要香。芙蓉不知道他是皇帝,不攀附他、不要他的银子,还拿出刺绣攒的银两给他,说想慢慢把赎身银子还给他。
这样一个善良的、知恩图报的、坚强自立又自爱的女子,就是他最喜欢的女子!他小时候以为母亲是这样的,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时候还很崇敬母亲,但长大后他才知道母亲不是这样的,她利用了摄政王对她的情谊,他们都是靠摄政王成事的。但如今他遇到了芙蓉,芙蓉满足了他所有对女子的美好幻想,还在芙蓉这里得到了对他的肯定,芙蓉在他心里的份量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几倍。
回宫之前,他不顾芙蓉拒绝,直接叫小太监买了一个三进的院子,又安排了下人和护院总共十几人伺候芙蓉。芙蓉不肯搬,他就说他日后还想来找她聊天谈心,总不能委屈在破院子里,芙蓉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她越这样,皇帝越欣赏她,回宫看奏折的时候还面带笑意,时不时回味一番。
小太监见状默默地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越是让皇帝觉得一切走向都是他自己选的,日后他就会越护着芙蓉,越坚持这个选择。这期间谁存在感高谁遭殃,因为上位者在遇事的时候最喜欢怪别人带歪了自己,小太监当然要谨慎小心。
小太监机灵反应快,让他看皇帝那些奏折他不懂,但看芙蓉那些小心机,十个皇帝也比不过他。皇帝觉得芙蓉哪里都合他心意,在小太监眼里,那芙蓉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外加反应快,和皇帝说话的时候就绕来绕去套出了皇帝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把自己伪装成皇帝喜欢的样子。若芙蓉没有这种本事,她在醉香楼也不可能混到头牌,还以卖艺不卖身的身份压过四大花魁,甚至被老鸨看重,帮了她一把。和那种鱼龙混杂的花楼相比,没见过“世面”的皇帝算什么,根本逃不过芙蓉的算计。
小太监心知芙蓉定会出招,他也要防着芙蓉发现他不忠心,所以从这以后就老老实实当个小太监,用心跟总管干爹学习,完全不提任何宫外的事。皇帝却心里痒痒的,隔两三日就要出宫一次,也不去别的地方了,就去那宅子里找芙蓉。
芙蓉也当真用心,每次皇帝要回去的时候,都能用点手段勾着皇帝在宫里惦记她。有一次还让皇帝“不小心”把茶洒在了她衣襟上,轻薄的衣裙湿了之后半透明,春光若隐若现,让皇帝愣住了,芙蓉也羞红脸跑回了房间。
徐子凡明显发现皇帝在朝堂上出神的次数变多了,他也不提醒。其他大臣自然当做皇帝还没长大,没有耐性,对国事不够看重。之前几个观望着想让皇帝亲政的大臣都在心中叹息,没了那么强烈的念头。
情窦初开是每个人最甜蜜、最恍惚、最上心、最牵肠挂肚的一个时期,这方面没人教皇帝,他在太后面前谨慎小心以至于太后没能及时发现,而徐子凡这个老师又在背后推波助澜,导致皇帝这段时间的心都飞到芙蓉那里去了。虽说他想亲政,但许多安排得在他大婚后,那还早着呢,现在每日也没什么事做。朝堂又一切如常,他自然不会太急着收权,也就放任自己把心思放在芙蓉身上了。
温水煮青蛙,能煮的不单是原主,还可以反过来煮皇帝和太后。徐子凡迷惑人的表象和暗地里的各种安排,引得他们对现状都没什么不满,并不急着去做什么,全都落入了他的陷阱,按照他的安排往前走。
芙蓉的心计是意外之喜,省了徐子凡不少事,都没用他出手,芙蓉就自己演了一出戏,让皇帝撞见她在外被人调戏,然后落泪诉说这种事她见多了,也许真要等以后有了夫君依靠才能免受骚扰,刺激得皇帝当日就进了芙蓉的房,事后承诺给她荣华富贵。
因着芙蓉的计谋成功,徐子凡也决定把精心挑选的最适合皇后之位的人选提出来了。




BOSS打脸手册[快穿] 297|摄政王
皇帝得到了第一次动心的美人, 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徐子凡在朝堂上一提立后之事, 他就有些不舒服。尽管他知道以芙蓉的身份能进宫就是大造化了, 不可能当上皇后,但那是他情窦初开喜欢的姑娘, 心里正火热呢, 要他娶另一个不知道是谁的女人, 他哪会愿意?
可任凭他如何婉拒, 徐子凡都有理由反驳他, 一定要让他立后, 最后当着众臣的面笑道:“立后乃国家大事, 臣等斟酌月余, 认为傅林傅大人之嫡长女秀外慧中、贤良淑德,在京中颇负盛名,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皇帝瞬间想起上次徐子凡说的事, 徐子凡支持傅林治理水患那次是太后提议的, 这次徐子凡又不顾他的意愿当众削他面子,极力要立傅林之女为后,莫非又是太后的意思?!太后想做什么?傅家出了一个太后还不知足, 还想再出一个皇后当下一任太后不成?那他是什么?等傅林的女儿当上皇后生下嫡子, 傅家是忠心于他还是他儿子?他的皇位还能稳吗?
他可不会小看女人的力量,太后不就把他弄上皇位了吗?谁知傅林之女会不会把她儿子弄上皇位呢?傅家这心可真是太大了!太后的心也大了!
皇帝的怒火越来越高涨,感觉自己就像太后手中的木偶,他的一切都被太后安排好了。他看了傅林一眼, 瞧见傅林脸上压抑的喜色,心中更是烦躁。正想找借口拒绝,就见徐子凡问众大臣意见。
“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徐子凡话音刚落,立时就有五位大臣出列附和,将傅林和他女儿一并夸,紧接着又有八位大臣附和,虽然没多说,但意思已经表明了,就是支持摄政王的决定。再之后,所有文武官员都低头行礼,齐声道:“臣附议。”
有女儿的当然想让自家女儿当皇后,但徐子凡这一个月经常叫人去府中商议此事,他们该提的人名都提过了,均被徐子凡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否决。他们这要是还看不出徐子凡铁了心要让傅家女上位,他们也太蠢了。有几位大臣回去还问过夫人关于傅家女的事,夫人们基本都说没怎么见过,倒是名声一直很好听。有聪慧的夫人就告诉自家大人,这定是傅家抬高女儿的手段,摆明了早就打算进宫博高位了。
这几位大人想到徐子凡言语间透露的太后对此事的关注,都觉得了解了真相,这就是太后的意思啊,自然不会跟摄政王和太后对着干,还要大力支持。有亲近的大臣,互通消息,一来二去,大臣们基本都歇了竞争后位的心思,否则得罪了摄政王和太后,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所以不管大臣们心里有什么想法,这会儿都附议了,没人认为摄政王铺垫一个月的事还有更改的可能。
于是皇帝就看到了这个场面,摄政王权势滔天,一句提议,满朝文武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他心中一凛,看向徐子凡勉强挤出个笑容,“此事事关重大,待朕考虑后再议。”
徐子凡也没想直接定下来,他在这个时候提这件事是要激化太后和皇帝的矛盾的,所以一点没为难皇帝,甚至下朝都没去劝说皇帝。这让本来准备很多话的皇帝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莫名的烦闷。
徐子凡也没去见太后,同最先附议的几位大臣说说笑笑地一同离宫,让其他大臣心里更有了谱,知道徐子凡是势在必行。徐子凡坐上马车放下帘子收了笑容,在心里盘算一圈,觉得这步棋没有差错才放松地闭目养神。
傅林之女是他一开始就选好的,只因这女子也是害惨徐诗月的帮凶。在原主那一世,徐诗月成为皇后半年,后宫大选,傅林的女儿傅秋雯就入宫为妃。皇帝还是最宠徐诗月,原主也没多想什么,后来才知道傅秋雯的好名声全是假的,她骄纵善妒、心狠手辣,在后宫没少仗着是皇帝的表妹给徐诗月使绊子。甚至徐诗月最后小产就是她亲自动的手。这样的人,他当然要把他们送作堆,让他们一家人相亲相爱才好。
只是那一世皇帝和太后是一条心,铲除原主之前,皇帝厌恶徐诗月,自然愿意暗中给傅秋雯做靠山,让她欺负徐诗月。而那时皇帝一心对付原主,后宫充盈,根本没对任何人动心,还因为虚伪地宠爱徐诗月而有些反感哄女子这种事,对此不甚感兴趣。
这一世可不一样了,皇帝还没有女人的时候就情窦初开喜欢上了芙蓉,偏偏芙蓉还才貌双绝颇富心计,把皇帝的心抓得牢牢的。皇帝和太后隐隐有了隔阂,若被迫立了傅秋雯为皇后,他定会厌恶傅秋雯,防备太后。傅秋雯坐上后位自然会更光明正大地善妒欺负人,找太后做靠山。
徐子凡笑了下,这回后宫就没安宁日子了,那对母子也再无和好的可能。
宫里的皇帝思来想去还是去了安慈宫,告诉太后朝堂上发生的事。谁知太后一脸惊讶,仿佛根本不知道似的,还问他是如何想的。
皇帝隐下不悦,淡淡地道:“朕与表妹接触不多,母后以为表妹如何?”
太后摇了下头,“你表妹自然是好的,但皇后最好另选他人,让你表妹做个妃子也就行了。日后若有子嗣,晋为贵妃,就是你这表哥对她的照顾了。”
皇帝在她问他如何想的时候就认定她是在惺惺作态,像从前那样,跟徐子凡提议又在他面前装不知情。这会儿以退为进,莫非想让他念着傅家的情谊应下立后之事?
1...127128129130131...2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