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林木儿
想想都心塞。困在林家,自己的敛财计划,就永远只是计划。
她躺在床上,想着这一辈子还很长,所以不急,不急。
第二天,休息了一晚上的贾琏,就顺利的见到了自己的姑父,据说命不久矣的林如海。
可眼前的林如海,虽然还不至于面色红润,但也至少是马上就要断气的形象。
贾琏心里暗骂王熙凤说话不靠谱,这是活不长了吗。放屁!他收敛好自己脸上的愕然,恭敬的行了礼:“见姑父身体康健,侄儿就放心了。”
林如海眉头一皱,他生病的事,扬州官场都知道。但扬州和京城隔着千里,就是不知道贾家是怎么知道的。
还真是不让人怀疑都难。
“贤侄坐吧!”林如海没有起身,客气的让贾琏坐下,“小病了一场,想不到连京城都知道了。”
贾琏一愣,不是林姑父告诉家里他病了吗。
呃!看来事情不对了。他这人读书习武不成,但与其他方面,倒是很有几分机变。
于是马上笑道:“姑父身居要职,关注的人自然就多了。”
林如海不置可否的笑笑:“为了黛玉的事,倒叫贤侄跟着来回奔波。我衙门里事务繁忙,倒是怠慢了你。这扬州也是繁华之地,贤侄可以四处去看看。想必也是有些收获的。”
贾琏听了就知道林如海没有陪他说下去的意思了。
从林如海的书房里出来,他反身回了客院。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
这林姑父没问过一句老太太,没问过一句大老爷和老爷。连客套的关心都没有。
就那么三言两语将自己给打发了,这态度明显是带着疏离的。怎么会这样呢。
自家照顾了林家的姑娘几年,不说姻亲的话,就只这照顾孩子的情分,也不该如此啊。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唯一能出事的就是林家的内宅了。
他站起身,叫来了旺儿,“去打听打听,林妹妹回来后,林家到底怎么了。”
旺儿见二爷真是急了,也不敢浑闹,转身出去了。不一时又哭丧着脸回来了,“这林家的人嘴巴紧得很。什么也问不出来。外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内院的事。内院的门边小的都摸不到。”
“蠢材!”贾琏踹了旺儿一脚,“问别人问不出来。咱们贾家带来的人,还问不出来吗。那紫鹃就是老太太屋里出来的,你去找她问问。”
旺儿果然蹿起来,就往外面跑。
紫鹃听到雪雁说,旺儿找她,她还有些纳闷。她跟旺儿可没什么交情。
等见了旺儿,她才恍然。这件事是得让老太太知道才好。如今自己在姑娘身边,也不方便,几时回京城还都不知道呢。让老太太知道了,有什么误会也好澄清啊。她是实在没想到姑娘的药里有这样的蹊跷事。
于是也没犹豫,就跟着旺儿去见了贾琏。一五一十的将事情都给说了一遍。
贾琏先是愕然,接着就是满脸臊的通红。这就是所谓的照顾人家的姑娘,险些害了人家的性命还差不多。
想到老太太叫自己千万要带着林妹妹回去,又千叮咛万嘱咐的要把新认回来的姐弟也接过去。贾琏就忍不住心里埋怨。
这是把林姑父当傻子了吧。一个姑娘叫你们作践还不够,还得把人家田里这几根苗全都给祸祸了,才叫完啊。
林家没有继承人,难不成林家的家产就都能给宝玉了。
扯淡!
出了这样的事情,他还有什么脸面在林家待下去。
下午就又见了林如海,提出告辞:“等到了京城,就腊月的天了。眼看就过年了,家里肯定惦记。我来了这一趟,知道姑父一切都好,也就安心了。”
林如海也没硬留,安排了船和护送的人,让儿子将贾琏送到了码头。
林雨桐自从知道紫鹃去见了贾琏的事,就知道贾琏不会久留。马上着手让林管家给贾家准备了年节礼。
没想到贾琏还真是个要脸的人,一点都没多呆,说走就走。节礼都是常例,中规中矩,林雨杨将人送上了船,才返回来。
“琏二爷走的也太急了,该给姑娘说一声。姑娘也好给老太太,太太们,各位姑娘,宝玉捎封信回去的。”紫鹃小声抱怨道。
雪雁摆弄着花瓶里的鲜花,不乐意的道:“才回家来,有什么要说的呢。以后老爷回京城当了官,自然有见面的时日。”
紫鹃一听这话,不由诧异的问道:“姑娘不回贾家了不成。那可怎么得了。宝玉还巴巴的等着呢,不见姑娘回去,还不定怎么闹腾呢。”
林雨桐在林黛玉的房门外,就听到了这么一段话,眉头又不由的皱了起来……
敛财人生[综] 第14章 红楼(14)
红楼(14)
林雨桐没有进去,她想看看林妹妹是怎么应对的。
林黛玉听了紫鹃的话,先是一愣,接着面色一白,就有些恼怒:“他闹腾他的,我是他的什么人,卖给他们家不成。与我又有什么干系。”
紫鹃自知失言,轻轻的打了自己嘴巴子道:“我的好姑娘,我也就那么一说,你怎么还吃心起来了。宝玉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或许会误会她。可姑娘不一样。姑娘打小跟宝玉一起长大,性情都是了解的。他再是没有不好的心思。”
这话却说到了黛玉的心坎上。宝玉的品行,在别人眼里有诸多的不是。就像姐姐说的,能找出无数的错处来。即便他说过不好的话,她也知道他绝对没有那等不好的心思。这一点她还是清楚的。若是那府里还有什么人叫她牵挂,也就是老太太跟宝玉了。
终是朝夕相处了几年,老太太待自己也是疼爱的。姐姐说的那些话,未尝没有道理。可外祖母心里面即便有私心,也不见得一点好都没有。
姐姐不是当事人,不知道情有可原。可要是自己转眼就全盘否定了,那也不过是个白眼狼罢了。
宝玉自来就有一股子痴性子,人也单纯的很。别人生了坏心思她信,要说宝玉,那绝对是没有的。
可就像姐姐说的,即便如此,又能如何呢。终究是男女大防。自己已经错了,难道还能继续错下去。以前还可以说是年纪小不懂事,没人教导之故。那么,现在呢。姐姐已经将话说明白了,自己要是还犯同样的过错,那就真的没脸面见人了。
紫鹃见黛玉没有说话,就知道心里多少有些触动。还要再说,林黛玉就已经站起身来,往里间去了:“你怎的如今这般的啰嗦。”一副不想听的样子。
林雨桐听到这里,心里叹了一口气,没有进去,转身出来了。
林黛玉对于贾宝玉的感情,可以理解为懵懂的初恋。她不知道这种理解是否正确,但却也知道,这种感情的事,谁也说不清楚,谁也不能为谁做主。越是激烈的反对,越是会引起逆反。
或许,在林黛玉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一个男性的榜样作为参照。在那贾家,或许只有贾宝玉给与她最无瑕的感情和关照。所以,在她的心里,是无比的珍惜的。
林雨桐无法残忍的去打破这对于黛玉而言,唯一的一份美好情感。不过,好在他们还都年幼,这份感情还十分的懵懂。只要善加引导,或许,总会变的。也许只是一份兄妹之情,朋友之谊呢。如若还是不能改变什么,就只能说明真是命中注定了。难道谁还能为谁负责一辈子不成。
她一个刚认回来的姐姐,想要取代生活了几年的亲人,是不可能的事。
林雨桐退了出来,她想的,倒是这个紫鹃。
林黛玉是个聪明人,可聪明人也经不住耳边有这么一个自以为忠心的丫头搅和。尤其是这种打着为主子好,却把她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主子的丫头。
这丫头是留不得的!
但要怎么处理,却是一个棘手的事。一个庶姐想要插手嫡出妹妹的事,总归是让人多想的。而且这个紫鹃跟着林妹妹几年,情分跟自己这个半路回来的姐姐比,只怕还更胜一筹呢。
这件事她记在了心里。却也不急于一时。事缓则圆,她用这话告诉自己千万别急躁。
回到自己的院子,让春儿去告诉林黛玉一声,明早上和自己一起,管家理事。
林如海准备在年前的时候,回姑苏祭祖。来去也就一个月,在腊八之前,肯定能赶回来。这一路上要带什么东西,该怎么安排行程,都是一件麻烦的事。
让林黛玉跟着看吧,能学多少学多少。再说了,这也算是对林如海的叮嘱,有一个交代吧。
林黛玉听了长姐叫丫头传来的话,愣了一愣。怎么刚回来就叫她一起管家呢。
她不由的想起贾家的二嫂子,王熙凤。
对于管家的权利,王熙凤是那么的执着。她就明白这管家代表着某些不一样的意义。如今,自己刚回来,她就叫自己一起管家。是试探呢,还是真心的。
林黛玉一晚上睡的都不踏实。觉得自己没能琢磨明白这位长姐的意图和心思。
要让林雨桐知道了,一定得说一句,实在是林妹妹你想多了。
天生爱多思多想的人,就这点不好。有什么话,她不明着问,总是一个人在肚子里慢慢的琢磨。总是为琢磨不明白而苦恼。其实,那也许就是人家随口一说,转身就忘了的。
这样的人,心小!倒不是说心胸狭窄,而是人常说的‘爱多心’。
往往自己被自己脑补出的东西,给折腾的死去活来。
遇上这样的人,一般人也就没治了。就是再小心说话,谁还没有失言的时候。谁又能知道她会因为哪句话想偏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二天,林雨桐见了林黛玉脸色有些苍白,心里还道:果真是林妹妹,用了那么多的泉水,愣是养不过来。
她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警幻仙子故意使的手段,叫林妹妹永远都是那个柔弱的林妹妹。
为了林黛玉的健康,林雨桐将事情快速的处理完了。这中间也给林黛玉讲了不少管家立账的诀窍。不过见她脸色实在不好,就叫她歇着去了。
林黛玉回了屋子,心里还是有些不得劲。
姐姐这是什么意思呢。想通过这件事告诉自己什么呢。
不管林黛玉怎么想,林雨桐在心理上,觉得自己多少对林如海有了交代。
等一切都准备停当,一家人启程去了姑苏。
天冷了,即便是江南,景色也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林雨桐和林黛玉坐在同一辆马车上,马车里面该有的都有。除了主子,屏风隔出来的‘客厅’里,还能坐下两个丫头。
而林雨桐和林黛玉,一人靠着一边的侧壁,歪在榻上。塌下面放着火盆,两人身上又盖着皮褥子,自然是不冷的。
林雨桐倒是想跟弟弟一起坐,两人说说笑笑倒是不寂寞。跟林妹妹,这个高大上的才女,林雨桐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话题。
沉默的走了半天,林雨桐就听见耳边传来低低的饮泣之声。她被摇晃的有些发晕的脑袋终于清醒了一些。一瞧,人家林妹妹又哭上了。
哭个毛线啊!这又是为了什么。
“哭什么!”林雨桐的语气实在说不上好。“这好端端的,谁又怎么你了。”她整个人都有些暴躁。
“姐姐可是不喜欢我。”林黛玉用帕子捂着嘴。这种要出声又偏压抑着不出声的声音,最叫人难受。
林雨桐都被这么直接的问话给问的没脾气了,“我怎么不喜欢你了。”这不是莫名其妙吗。
林黛玉眼泪就又下来了,“姐姐别诓我,你一上车,就没看我一眼。”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就听林黛玉道:“我知道姐姐不喜欢我娘,所以……”
这是偏到哪里去了。
林雨桐赶紧打住她的话头,“你这是又想到哪里去了。”真是怕了她了。
她看着林黛玉那哭的通红的眼睛,一会子叫林如海看见了,还以为自己欺负他的宝贝闺女了呢。可怎么跟她解释,难道说我跟你没有共同话题。这话一出口,林黛玉一准能哭晕过去。
林雨桐揉了揉额角,叹道:“我这一上来就晕车。好容易躺在这里迷糊过去了,不用醒着难受了。你就给我哭醒了。我说妹妹,不是姐姐不喜欢你,是你不喜欢姐姐我吧。我这罪受的。”
林黛玉顿时就收了眼泪,打着嗝,瞪圆了眼睛,看着林雨桐。像是在辨别这话的真假。
林雨桐翻身,把背留给她,“你可别哭了。你再哭,我就真该哭了。你道这晕车好受啊。不是我不想跟你说话,实在是晕的人心里直犯恶心。”
今儿就是不晕车也要晕车。这种解释最省口舌。她冲着屏风那边的丫头道:“你们都是死的,不知道劝劝二姑娘啊。”然后才对黛玉道:“叫丫头们给你擦脸敷眼睛。真疼姐姐就乖乖的。让我歇一会子。”
等那边终于安静下来了林雨桐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林妹妹不是女神,是祖宗唉!
真是惹不起。
不过晕车的借口不错,一路都不用去找话题去跟林妹妹说话了。她真是怕不小心说错话啊。
林雨杨在中途打尖的时候还专门的问了一次。他心里还纳闷呢,这长姐从来都没有晕车的毛病,怎么现在倒突然晕车了。
等一见到林雨桐的眼色,多少有些明白。还跟林如海解释:“我姐这晕车就是一阵一阵的。看遇上什么事吧。我记得有一次我发烧了,姐姐急着进城给我抓药,就一点都不晕了。”
急着给他抓药是真事,但不是晕车。而是大半夜的拿着菜刀逼着人家租马车的车夫跟她跑了一趟……
敛财人生[综] 第15章 红楼(15)
红楼(15)
林雨桐听着弟弟的解释,嘴角露出几分笑意。
那是姐弟俩还住在庵堂里的时候,弟弟发烧了,偏他人又清醒着,想用空间里的药都没法拿出来。那水只能强身健体,但想要立竿见影的退烧,是没有这样的效果的。那时自己关心则乱,怕烧坏了弟弟的脑子。就急着去城里找大夫抓药。身上为数不多的银子要抓药用,车夫又不肯赊账。林雨桐急了,拿着菜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恐吓对方要是敢不去,就死在他家里。对方又不是什么恶人,哪见过这般不要命的人。这才带着她去了城里。后来,赚了银子,第一时间就给了人家二两。算是十倍偿还了。
不过,这件事之后,姐弟俩再搬到村子去住,再没人敢欺负他们了。
还真是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大概在大多数人眼里,自己就是那不要命的吧。
如此凶悍的名声,只怕是藏也藏不住的。
跟林妹妹在贾家的不妥当比起来,自己这样的,放在闺秀中才真是离经叛道的吧。
那么自己的便宜父亲林如海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又想要怎么安置这样的自己呢。林雨桐多少还是有点好奇的。
在小门小户,抛头露面的女子是不少的。都是生活所迫嘛!
可等过上几年,自己那些为生活所迫又能被多少人理解呢。这是不是也会成为别人攻讦自己的借口。
林雨桐将视线落在林黛玉身上,说到底,这也只是一个十几岁,自小失去母亲,离了父亲,寄居在别人家,不得自由的姑娘罢了。人家如今好歹回来了,如果因为自己在林家,让她依旧觉的日子不好过,那就是自己的不是了。
对小姑娘,好似自己要求的有些过分严苛。两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哪里能不交流呢。
试试看吧!
等马车再走的时候,林雨桐将酸梅塞在嘴里,试图跟林妹妹说会话。
天气,吃食,衣裳,首饰,都是比较保险的话题。不会触动敏感的神经。
林雨桐笑道:“听说北边冬天特别冷,妹妹在京城住了几年,觉得怎样。”
林妹妹看了林雨桐一眼,能感觉到从这位长姐身上发散的善意。她抿嘴一笑:“可不是冷吗。屋外面都有长长的冰溜子。我等闲是不出屋子的。”
“父亲迟早要回京城的。京城的宅子也要提早的收拾出来。我看,别的倒罢了,这地龙,火炕才是顶顶要紧的。”林雨桐有些感触的道:“如今在扬州姑苏,我且抱着火炉不愿出去。到了京城,且要受罪。”
林妹妹看了林雨桐一眼:“姐姐倒是个爱操心的。”
林雨桐险些被噎着。得亏她知道这姑娘确实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她无奈的笑道:“杨哥儿跟你,都是钻到书里就出不来的性子,父亲又忙。我能指望你们谁呢。”
林黛玉此时的笑真诚了许多,将她跟哥哥放在一起,看来姐姐也不是不喜欢她的。她笑的眉眼都舒展开了。
林雨桐觉得自己有点摸清楚这孩子的脾气了。就跟着笑道:“听父亲总是念叨说,你读书最是有灵性。这一点上杨哥儿都不及你。我呢,父亲更是失望,也就是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至于你们那些诗啊词啊,我可提前跟你说好,千万别来找我吟诗对赋。要是有账本子,我倒是不拘,多少都能算的了。”
林黛玉咯咯咯的笑了起来:“姐姐这性子,倒是有一人与姐姐一定处得来。”
林雨桐眉头一扬:“还有跟我一样的俗人不成。”
“凤辣子,就是琏二哥哥家的嫂子。“林黛玉解释了一句。
“都说这位奶奶可是脂粉堆里的英雄,你可休要给自己姐姐脸上贴金了。”林雨桐呵呵一笑,“她的名声我是知道的。”
林黛玉笑道:“这位嫂子可是一位一等一的能干之人。人在这世上,总得有一件是自己有,别人没有的本事,才好立足。姐姐的本事,到了哪里,都是能过的好的。“
林雨桐看着林黛玉的眼神带着几分诧异。都说这姑娘是‘心较比干多一窍’,如今看来,倒是极有见识的人。
姐妹二人偶尔交流一下看法,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相安无事。
等到了姑苏,林如海的脸上都带着笑意。他早就听见姐妹俩的说笑声了。这是他一直期盼的。只要几个孩子相处的好,守望相助,他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姑苏的老宅早就打发人先收拾出来了。一家人安置好,林如海就带着林雨杨去了族长家拜访。应该是为了姐弟俩入族谱的事。
林家族人虽然不多,但也远远说不上凋敝。林如海算是林家宗族里,如今仅剩下的为官之人。族里自然是十分重视。等林如海带着儿子到的时候,不光族长在,就是族老也都悉数到场。可谓隆重至极。
林家众人一看林雨杨的相貌,就什么疑问也没有了。跟林如海这般肖似,哪里有那么多的巧合呢。
入族谱自然没什么阻碍。但到了林雨桐这里,就有了麻烦。
“姑娘家,到底在外面抛头露面,与林家的名声上有碍。不若,记在林家的其他房,如此,关注的人就少了。再以养女的身份寄养在你的府上,也就没什么闲话了。将来说亲事,有你的关照,即便不是高门大户,普通门第也不算委屈了一个庶女。”老族长如此说。
林如海还没有说话,林雨杨就已经站起身来。这是什么狗屁道理,没有姐姐抛头露面,自己早就饿死,病死了。如今倒跟他掰扯起这些有的没的。林家的族谱好稀罕吗不叫姐姐入,自己也就不入了。就不信,凭着自己努力,将来给姐姐寻不到一个四角俱全的亲事。就算寻不到,自己养着姐姐也就是了。姐姐能养着他,他反过来养姐姐,也是应当应分的。
想到这里,他眼圈都红了。双拳攥紧,恨不能转身就走。
林如海一看儿子的样子,就知道要坏事。在林雨杨出言不逊之前,连忙道:“族长过虑了。雨桐的事,我心里有数。这事不是想瞒就能瞒得住的。想知道的人都能知道。我也没什么好瞒着的。这些年,俩孩子受了委屈了。这都是我这个当父亲的失职。如今,有我这个父亲在,要是还护不住自己闺女,那我横竖一头碰死算了。而且,我也没觉得雨桐的事,有什么值得诟病的。那挑拣的人家,我也看不上。有那眼明心亮,知道这孩子不容易的人家,我还就不信没有了。林家是书香人家,但找亲事不一定就得在书香人家里找。我娶的就是武勋人家的女子为妻。将来,也给雨桐找个武将出身的。只要人品好,人有本事,家里简单,没有太多讲究的人家,就行。有我和他兄弟撑腰,她自己又是极有本事的人,谁敢小看了她。日子会过得好的。”
林如海说完,见儿子的神色也放松了下来,心里就稳了一些。见族长还在犹豫,干脆道:“我也已经想好了,再给族里添五百亩的祭田。这些收益,专供族里的子弟读书科举。有那读书好的,我资助。”反正儿子连个臂膀都没有,所谓的独木不成林,这本来就是他打算办的事。如今趁着这机会说出来,可谓是一举多得。
老族长还没有说话,族老们就先允了。这好事上哪找去。名声不名声的,人家亲爹亲兄弟都不在乎,他们在乎什么。现在这世道,供养一个读书人多难啊!别说是庄户人家,就是小地主,也存不下余粮的。
众人都应了,老族长也有儿孙,哪里能为了这点事叫儿孙们受牵累。他本来也是为了林如海好,不想这点卖好没卖对对方。也就趁势下来了。
如此,姐弟俩的名字,才算在林家的族谱上安家落户了。
父子俩默契的都没有将这事告诉林雨桐,但他们不说,林管家不会瞒着。他觉得老爷跟大姑娘之间还是有些嫌隙的。老爷如今的做法,对父女俩感情的修复,多少是有一些助益的吧。
林雨桐的心情还真是有点复杂。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多一个人维护,其实感觉还是不坏的。对于嫁人这种事,对于她来说,还真就不是负担。有合适的就嫁,没合适的就拉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