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小丫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花青雪
她希望长女把心思都更多地用在婚事上。
“我不担心母亲,也不担心四弟。有老太太在,母亲与四弟都不会吃委屈。可是六妹妹这性子太叫人不安了。母亲,如果她这种抱怨传到老太太耳朵里,岂不是叫人齿冷?国公府里上到老太太,下到兄弟姐妹,没有对不住咱们的。可是六妹妹打小就心性偏执。就如小云……她之前见老太太喜欢小云,就三番两次找小云的麻烦。小云都躲开了。之后我就听说,六妹妹竟然去大伯娘的面前说有的没的……大伯娘是怎样的人母亲难道不知道?最聪明不过的人,六妹妹那点小心思在大伯娘面前怎么瞒得住?只怕大伯娘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已经知道六妹妹是什么样的人了。”
把人丢到长房去,唐三小姐想一想都觉得气得不得了。
唐六小姐以为她那点小心眼还能瞒得住大人不成?
把自己的小气还有刻薄歹毒都暴露无遗了。
唐三小姐这话叫二夫人越发说不出话来。
“我怎么生了怎么个孽障。”她便哭着说道。
“母亲别说这些话了。”唐三小姐摇头说道,“子不教父之过。六妹妹如今这样,就是叫母亲给娇惯的。往后母亲切不可再这样惯着她了。不然……母亲,我说一句打嘴的话。这国公府里无论大伯娘还是三婶,就算是看出六妹妹品性不好,也会宽容,因为大家都是家人。可是如果出了国公府,谁还惯着她?她以后也是要嫁人的。难道就要叫她用这样的性子去嫁人?那我只能说,她吃亏倒霉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唐三小姐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二夫人的脸色也不好看了。
“我知道了。”以前她只想娇养小女儿,谁知道养得唐六小姐成了这样,二夫人又觉得自己有些失败。
只是看着道理分明正直的长女,二夫人心里不免也生出几分忧虑。
小女儿不好,可是长女却没有半点不好的,也不知道日后能说个怎样的人家。
毕竟唐二爷只是国公府庶子,而且折腾了这么多年,才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如果褪去了国公府的虚虚的光环,唐三小姐其实也就是个知县的嫡女,这种身份在京城之中也完全不算什么。因为忧愁长女,因此二夫人心里越发苦闷。然而她正愁着长女婚事的时候,却不知此刻老太太的房里,老太太正和宋王妃说着唐三小姐的婚事,因为是亲家,而且唐三爷和合乡郡主夫妻和睦,因此宋王妃与老太太之间的气氛也非常融洽。
宋王妃来看合乡郡主与自己的小外孙,此刻脸色红光满面。
女儿嫁进唐家第一年就给夫家生下了儿子,宋王妃觉得自己摆的那些神佛,在寺里烧的香油真的全都没白费。
因为这是唐家三房的嫡长子,因此宋王妃越发满意起来。
她已经听合乡郡主说了,虽然合乡郡主已经生了儿子,唐三爷已经不需要再顾忌孕中妻子的心情,可是这段时间唐三爷依旧守着妻子,并没有往别的女人的屋子里去。
这样爱惜合乡郡主母子,宋王妃越发看唐三爷这个女婿顺眼。
此刻,她便和老太太说笑,脸上的笑容也都很真切。
“这孩子是头一胎没什么经验,照顾孩子的时候难免手忙脚乱。我听说她的两个嫂子帮衬她许多。真是叫我感谢得不知说什么好。”
盛宠小丫鬟 第284章 唐三小姐的婚事
第284章 唐三小姐的婚事
“都是一家人,王妃不必这样感谢她们。”老太太便笑着说道。
“就算是一家人,可是这份心实在是难得。”别人家的妯娌勾心斗角的不知多少,哪里跟唐国公府一样太平?因此宋王妃对唐国公府的印象大好,此刻见老太太谦虚,便笑着说道,“这都是亲家家风清正,因此才叫咱们合乡享福了。”场面上的漂亮话谁不会说呢?不过总比得到了善待却还觉得没什么,不知感恩的强多了,老太太的笑容也真实了几分,见云舒正从外头进来,便笑着问道,“回来了?”
云舒刚刚没叫唐六小姐给拿捏住,此刻正松了一口气,见宋王妃也在,急忙上前请安。
宋王妃叫她起来,老太太就叫云舒去侧间去做针线。
云舒也急忙往侧间去了。
等到了侧间,云舒见侧间没人,也没有在意,只是坐下来整理给老太太要做的针线。
此刻就听见外头宋王妃仿佛提及了唐三小姐的婚事。
“王妃觉得好的,那自然是好的。既然如此,回头我和老二家的说一句,叫她自己想想。”老太太见宋王妃竟然主动帮唐三小姐寻了一户人家,想叫二夫人母女自己想想这婚事能不能做得成,不由觉得宋王妃格外对唐国公府用心,因此便急忙说道,“真是多谢王妃。三丫头的婚事也在我的心里,只是一时半会儿的,我也不知说个怎样的合适。”她倒是觉得几个孙女里头唐三小姐的性子不错,也很孝顺,虽然是二房出身,出身不及长房和三房,可是难得的明白道理,也不是一个喜欢闹事的。
因此,就算是对唐二爷有几分不喜,然而老太太对唐三小姐却并没有厌烦。
之前她还想着,唐大小姐即将出嫁,这国公府里待嫁的也就只剩下唐三小姐。如今唐国公府声势正隆,是京城里难得红火的,然而那些攀附上来的,老太太觉得未免有趋炎附势的嫌疑,因此没怎么看得上。又因为唐国公夫人忙着唐大小姐的婚事,她本想等这些事都过去以后再提唐三小姐的婚事。如今见宋王妃主动提及,她心里也很高兴,便关心地询问宋王妃说的是哪一家的子弟。
宋王妃便笑着说道,“是我们家王爷在家里念叨,我觉得这人家不错。”她便将这户人家给老太太说了。
老太太听了便沉吟了起来。
说起来,宋王妃说的这户门第倒是个书香门第,正是如今的当朝户部尚书家的长房的最小的孙儿。因为出身书香门第,家族之中科举为官的不知多少,而且这个最小的孙儿去年刚刚中了举人,年纪与唐三小姐仿佛,只比唐三小姐年长了一岁,听说生得唇红齿白,文质彬彬,是难得十分出众,又学问出众。听说下一次科举,应该进士在望的。这样清贵的门第只有一点有些不好,因为户部尚书这位老大人为官十分清廉,因此家中十分朴素,其实说起来就是清贵是清贵了,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过却不及国公府这样富庶。
可是老太太却不怕别人家清贫。
因为国公府有钱啊!
如果这门婚事真的能成的话,到时候给唐三小姐多陪送些嫁妆不就行了。
只是老太太却有些忐忑。
“这……家世也太好了。能不能看上咱们家的女孩儿?”她不担心自家看不上人家,其实是担心人家看不上自己。
在朝中,读书人一向都看不上这些靠着祖辈的余荫,没什么学问能耐,只是靠着祖辈的爵位在朝中的这些勋贵之家的。
勋贵豪门是有钱,可是在人家目下无尘的书香门第的眼中,其实也不算什么。
人家这些读书人还是更喜欢和读书人的人家结亲,这才叫门当户对。
至于勋贵,大多也只与勋贵或是皇族结亲,想跟书香门第的结亲,那就天然地矮了一层。
老太太觉得这户部尚书家的小子的条件也太好了。
少年举人,这走的就是正宗的科举读书的路,往后还有家族提携,前程不可限量啊。
“如果是别人家,那这门婚事肯定说不成。不过咱们唐家却不一样。”宋王妃便笑着把缘故说了。
说起来,这勋贵之家里的出息子弟的晋升路线有两条,一种是如唐三爷这种真的读书出息,也科举晋升,因此也被那些读书人认同。虽然唐三爷出身豪族,可是因为自己也是才高八斗,因此勉强算是把唐国公府的门第给提起来几分,就跟那些只靠着吃祖产的败落或者无能的勋贵之家完全不同,倒是也能得读书人的另眼相看。另一种就是不读书,等年纪到了,就被塞到各处的衙门里去走动……就比如唐二爷,本事没什么本事,不过因为年纪大了,总是得混个差事在头上,因此就叫唐国公给塞去朝中做事。
这种就会叫读书人十分看不上。
说起来,唐三小姐是唐二爷的嫡女,因此不算是能被人家读书人看得上的那种。不过因为唐三爷才中了探花,而且她的弟弟们也在读书,也算是读书的种子,因此论起家风来,也不算是辱没了谁。她又是个美貌可人,知书达理的女孩儿,宋王妃就觉得这婚事应该是能差不多的,这才跟老太太提了一句。老太太听了这些劝说,倒是觉得这婚事如果能成的话的确很好,虽然唐三小姐如果嫁过去,肯定不能享受如今在国公府里一般的富贵了,可是其实好处还是很大的。
如果嫁给这样优秀的读书人,那也能帮助唐三小姐的弟弟,唐四公子。
不说能叫二房改换门庭,可是也能叫二房的气象焕然一新。
她便沉吟起来。
“这门婚事极好。咱们家……必然是愿意的。”她斩钉截铁地对宋王妃说道,“还得把这件事托给王妃,去和尚书大人家里提一提。如果尚书大人家里能答应,咱们也好继续往下说。”她想来想去都担心这样出息的孩子被别人抢先一步,因此便自己给做主先答应了下来。见她果断,宋王妃就在心里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事儿自然是要归我去张罗。我挑的头儿,断然没有叫别人再去张罗的。”她笑着和老太太说了,老太太便郑重地谢了。
老太太自然知道,宋王妃这给自家的人情不小。
想必是看在二夫人这么多天这样用心照顾合乡郡主,因此回报给了唐三小姐。
老太太心里也高兴起来。
只是在高兴之外,又有几分忐忑,因此老太太等送走了宋王妃,就叫人把二夫人给叫来,把这门婚事原原本本地说给二夫人听。
二夫人顿时惊喜不已。
她想过宋王妃会看在自己一片真心照顾合乡郡主的份儿上给自己的女儿寻一门好亲事,却没有想到这婚事竟然这么好。这样书香门第出来的孩子,又不是那些寒门出身没有根基的,往后只要不出什么差错,给女儿博一个诰命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更何况少年举人不少,可是这种整个家族都是读书人,为官的族人遍布朝堂,而且祖父还做着户部尚书的显赫门第出来的少年举人就不多了。这简直就是一个馅饼掉在了二夫人的头上。
想到女儿如果嫁到这样的门第去,那生下来的儿女也都出身书香门第,也贵重几分,二夫人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在发飘。
她之前可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好事儿落在头上。
“老太太,我答应,我肯定答应!”二夫人没口子一叠声地说道。
唯恐自己一个迟疑,叫老太太觉得她心里不乐意,叫这门婚事没了。
天晓得。
她之前只以为唐三小姐的婚事也只能在勋贵豪族之间挑选,挑选一个同样是豪族庶子的嫡子什么的。
“你可想好了。这样的家族出来的虽然出色,不过书香门第中的规矩也大。我听说户部尚书家里行事低调,家中也都十分节俭。”老太太见二夫人十分愿意,便提醒她说道,“三丫头如果嫁到这样的人家,就也不能再锦衣玉食。就算是我多陪送嫁妆,可是也没有她拿钱出来给夫家全家花用的。人家也是要脸的人家。如果她大肆花销,铺张浪费的话,只怕会叫夫家不满。”
“我明白。就算是粗茶淡饭,可是我们也愿意!”
“不必说得那么吓人。什么粗茶淡饭。”老太太见二夫人十分急切,便笑着摇头说道,“我与王妃口中的节俭清贫,也只不过是对于咱们国公府,对王府那样奢华奢侈的环境说的。那样百年为官做宰出身的书香门第,嘴里说着清贫,其实也是生活得十分宽敞的。”就算再清贫,也只不过是对那些奢华惯了的豪族那样的对比罢了,唐三小姐嫁过去肯定是吃穿用度都不一般,不用发愁的。
只是老太太得提醒一下儿媳罢了。
如果想跟过跟国公府一样的日子,那是肯定不能了。
盛宠小丫鬟 第285章 为难
第285章 为难
二夫人听到这里,眼睛越发地亮了。
那她就更愿意了!
吃穿不愁,而且生活安稳,这还求什么?
而且守着一个与她品貌相当的年轻的读书人,那好日子岂不是还在后头?
毕竟这可不是那种可以轻轻松松考出来的秀才。
秀才好考,可是举人就艰难,更不要提往后的进士了。
这年轻人只差进士这一小步,有整个家族都是读书人的熏陶,就算进士在困难,对于这样的孩子也是简单得多的。
她想到这里,已经是千般的愿意了。
“只是也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
因为豪族门庭在读书人眼里都是纨绔,都是骄奢淫逸,因此未必能叫人家看中。
“王妃既然提了这一家,那就必定有几分把握。”宋王妃倒是很喜欢读书人的样子,不仅把自己的爱女嫁给探花唐三爷,还给唐三小姐找的也是这样的书香门第。老太太见二夫人欲言又止,便温和地问道,“怎么了?”她一边问,一边叫人上了茶水,二夫人喝了一口,这才对老太太有些顾虑地说道,“我们家二爷……老太太,会不会叫老尚书看不上?”唐二爷在朝中干啥啥不行,户部尚书只怕都看在眼里,算得上是唐三小姐的缺点。
她十分担心。
老太太想了想,微微摇头。
“相看媳妇只看她的母亲。虽然三丫头父亲庸碌,可是你却平日并没有什么劣迹,因此不必担心。”教养女儿是母亲的责任,唐三小姐被教养得不错,道理也很分明,而且二夫人在京城里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传闻,因此就算唐二爷无用了一些,不过也不会叫人担心。她宽慰了二夫人几句,倒是二夫人因为老太太提了这门婚事就开始坐立不安了起来。她打从这一天开始就十分紧张,晚上歇息得不好,白天里也时常恍惚,一旦府里头有个风吹草动说是有客人拜访,她就忍不住跳起来去问问来访的是谁。
因为她担心错过了上门的宋王妃。
唐三小姐看见她这个样子十分无奈,只是又不知该说点什么。
按道理,她应该劝二夫人别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就算是人家尚书府看不上自己,那另外寻亲事就行了。
可是这话她一说出来,顿时就叫二夫人追着唾她。
“胡说八道!这婚事怎么能说不成呢?你乐意嫁给那些豪族纨绔不成?嫁人就得嫁这样的年轻出息的孩子,才不枉费了这一生的日子!不然,豪族世族里的生活肯定是好的,能叫你一辈子锦衣玉食,可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嫁给一个纨绔,看着他天天只知道游手好闲不知进取,你心里乐意吗?你愿意嫁给这样的男人吗?”二夫人难得罗嗦了长女这么多,见唐三小姐从此闭嘴,就又忍不住去佛前烧了几根佛香,多拜了拜佛。
不过她却没有天天泡在佛堂里。
因为感谢宋王妃与合乡郡主,二夫人对合乡郡主就更用心了,平常大多的时间就陪着的合乡郡主。
因为担心身上有香火的味道熏了婴孩儿,因此二夫人是不敢时常上香的。
她每天不是忙着照顾合乡郡主,就是在掐着手指头紧张地算宋王妃有没有跟尚书府说这件事。
云舒因为在侧间之前听见了这件事,因此见二夫人如今忙得不得了,不由有些莞尔。
她倒是希望唐三小姐能嫁到好人家去的。
不管怎样,一个清清白白又行事端庄的女孩子,也应该嫁给好的男子,才不耽误了她的这份美好。
而且老太太虽然嘴上没说什么,然而心里也应该是希望唐三小姐能幸福的。
看在这是老太太的心愿,而且唐三小姐对老太太也一向都很孝顺,因此云舒也希望唐三小姐这门婚事没有波折。
果然过了几天,宋王妃送来了一个好消息,尚书府对这门亲事十分愿意。
“尚书夫人说了,这婚事啊,还得是他们男方主动一些,给足了国公府的面子才对。”宋王妃笑容满面地对老太太说道,“因此等过几日,她整理好了上门拜访的礼物,就来拜访亲家你。”尚书府的态度也很叫人满意,虽然书香门第很叫人敬重,不过尚书府也没有摆出高人一等,高高在上的样子,相反,还十分和气,这就是叫老太太十分高兴了,因此老太太便笑着说道,“我一定欢迎。”
“我跟她说了,这件事得等你们府上的大丫头嫁人以后的。她不是离成亲没几天了吗?别叫她这个时候上门添乱。”唐大小姐和显侯府的婚事一直都在继续,如今也到了当初显侯府给定的良辰吉日了。说是良辰吉日,只是这婚事的日期其实往后拖了拖,因此显侯府之前死了原配沈三小姐的那位嫡出的公子得抢在庶出的兄弟之前续弦。更因为续弦的这位继室的身份不简单,乃是皇贵妃的亲侄女,显侯府真是万分看重,哪里还顾得上唐大小姐,正忙着嫡子的婚事。
自然,因为往后拖了婚期,因此显侯上门跟唐国公赔罪,然而唐国公没搭理他。
显侯只能讪讪地走了。
不过因为唐国公并没有退亲,因此显侯觉得唐国公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只不过是因为沈家的事一时恼火自己,等气儿消了,俩人还是好兄弟。
因此显侯倒是没觉得唐国公对自己的那些厌恶有多么叫他没脸。
自然,显侯的这些自我安慰唐国公府是肯定不知道,因此也没在意,不过唐大小姐却觉得自己被打了脸。
婚期当初是她先定下来的。
可是最后却是那位皇贵妃的侄女先进了门,这岂不是还没进门就先踩了她一脚?
唐大小姐哭了一场,觉得万分委屈,却不敢对旁人说,唯恐叫唐国公夫妻知道了,就一句“既然委屈就别嫁了”,直接坏了这门婚事。她是知道唐国公府都不喜欢这门婚事的,可是如今唐大小姐却只觉得这是家里人对她这个庶女随意摆弄她的命运。她并不觉得显侯府的婚事有什么不好,前些时候陛下已经下旨将显侯嫡女嫁给了皇贵妃生下的皇子,即将做皇子妃。如今显侯嫡子又续弦了皇贵妃的侄女儿。
日后显侯府是京城未来第一门第,只要日后陛下封皇贵妃生的皇子为太子,那她就再也不是要在国公府里小心翼翼侍奉讨好嫡母的庶女了。
她相信自己,当初能凭借庶女的身份与唐国公夫人母女情深,自然也能在显侯府如鱼得水。
因此,这点委屈虽然叫她难堪,可是她却没有多抱怨什么。
如今轮到她的婚事,唐大小姐自然在等着这门婚事赶紧进行。
“你说得对。是得操心大丫头的婚事。”听宋王妃这样说,别管老太太怎么想的,她还是对宋王妃笑着点头。
宋王妃见她十分高兴,也觉得这个媒做得不错,因此高高兴兴地去看望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去了。
等她走了,老太太才捧着差一脸思索地想着心事。云舒正捧着些袜子抹额之类的针线过来给老太太看上头的花色,见老太太仿佛怔住了似的,便也不打搅她,安静地站在一旁等老太太回神。倒是老太太片刻之后见云舒老老实实地站在自己的跟前,不由笑着问道,“等多长时间了?”她笑着叫云舒过来,翻看她手里的针线,见这些琐碎的针线的用料都很考究,上头的花色越是极好的,便微微点头说道,“你在针线越发地好了。”
云舒便抿嘴笑了。
“这段时间忙活得不得了。不过如果能发嫁了三丫头,老二媳妇也能放心。”老太太一边拿了抹额在手里摩挲,一边对云舒问道,“我听说你之前给珊瑚做了一件嫁衣?你们的感情倒是极好。”她的笑容温和,云舒便坦然地说道,“我来了老太太的屋儿里,珊瑚姐姐一向都照顾我的。如今她要出嫁了,我自然也想给她的婚事出一份力。大忙儿帮不上,可是嫁衣却不难。”她笑吟吟的,半点都不觉得辛苦,老太太目光温和许多。
“你与她一直都这样好。”她拍了拍云舒的手,顿了顿问道,“你说三丫头这门婚事怎么样?”
“我虽然没什么见识,不过如果二夫人都这么高兴,想必是极好的。”
“我是担心老二那儿有什么埋怨。”老太太便叹气说道,“老儿如今在山东,这事儿如果叫他知道是我帮二房做主,只怕嘴上不说,心里也要记一笔。这婚事如果日后完美无缺也就罢了。可如果有半分不好,只怕埋怨还有挑拨就要落到我的头上。”唐二爷是个不知感恩的性子,之前闹着要休妻杀子的时候,对老太太就有些冲撞,虽然被唐国公给压下去了,不过也暴露出他心里对老太太肯定没有脸上表现出的那么孝顺。
而且他宠爱自己的表妹,正说明心里对老太太是有不满的。
如今老太太插手他的长女的婚事。
“如果不是三丫头的确是个好的,我是不愿意插手这件事的。”说到底,也只不过是老太太对唐三小姐的一份慈爱爱惜之心罢了。
盛宠小丫鬟 第286章 央求
第286章 央求
“您都是对三小姐一片真心,难道二爷还要不知感激,反倒不满不成?”
“他的心里谁知道。”老太太便微微摇头。
云舒见老太太脸色有些晦暗不明,迟疑了一下。
按理说,这些话老太太是不应该和个小丫鬟说的。
能对云舒说庶子的事,显然在老太太的心里很信任她。
因此云舒就算是僭越了,也忍不住对老太太轻声说道,“您不必担心。实在不行,就叫府里修书一封给二爷。就算二爷在山东,路途遥远,可是只要快马加鞭现在就送过去,二爷也能很快地知道。”如今通讯不方便,路途遥远的时候,一封书信来往就要很久,不过修书一封总是比唐二爷完全不知道,以后叽叽歪歪强得多。见老太太点了点头,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云舒便笑着宽她的心说道,“更何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小姐这门婚事,是二夫人答应的。您也只不过是给提了个头儿罢了。这答应了婚事的是二夫人,跟您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是二爷要埋怨,要埋怨的也不是您。一个从来都没有想过女儿婚事,摊手什么都没做的人,有什么资格去埋怨为他的女儿尽心尽力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