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小丫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花青雪
可老段能干什么?
他难道还能把段婶子给扔到外头不养活了?
现在在京城时间久了,老段知道了很多事,更知道的是,如果真的敢不养活段婶子,那京城里是有人会看不过去的。
比如什么御史这样的人,一定会在皇帝的面前参他一本。
他头疼却无计可施,见妻子还在闹,难免说了一句话。
“本来就是我负了她。娘这么做,也是为了我。”
他前妻成亲之后这么快就怀孕,老段心里十分难过,跟被针扎一样。
段婶子频繁地去看望他前妻,老段并不想阻止,相反,觉得老娘是在为自己弥补对前妻的亏欠。
毕竟,是他先做错了事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的意思是,当初是我错了,那女人才是应该被补偿的?我一个千金小姐嫁给你,还忍受了这么多的风波还有异样的眼光,你不知道心疼我,却心疼那么一个女人?她配和我比吗?!”唐六小姐见老段竟然还对前妻愧疚上了,顿时更加要跟老段讨一个说法。老段被她摇晃得头都晕了,更受不了每次回家妻子就跟自己抱怨在家里不如意的事,挣扎着挣脱了她,大步走了。
见他就这么走了,完全不心疼自己,唐六小姐又诅咒起来。
“也不知是跟谁厮混去了,都不是好人!”她本来就觉得自己是下级,老段是高攀了自己这名门小姐,便越发地不把老段当回事儿了。
等段婶子回了家,婆媳之间又是一番争吵。
不过她们争吵的事云舒没听说,她正接待今天过来看望自己的赵家的女眷。
翠柳和方柔不说了,连才生了孩子的赵大奶奶也过来了。
看见云舒,赵大奶奶本来还神色寡淡,然而见到了保哥儿,赵大奶奶美貌的脸上慢慢显露出笑容。
保哥儿虎头虎脑的,当然讨人喜欢。
云舒也不在意赵大奶奶把儿子抱到了一旁去,反正有忠心的丫鬟眼睛都不错开地盯着呢,便笑着招呼方柔与翠柳说道,“难得你们都过来坐坐,夫人一个人留在家里,你们不用照顾吗?”赵夫人今天没来,方柔摇头笑着说道,“母亲在家里看着咱们的显哥儿呢。”显哥儿就是赵大奶奶生的儿子,现在是赵夫人的命根子,恨不得捧在手上要化了,因为有了这个孙子,赵夫人现在哪里都不去了,只在家里看着孙子。
她这么喜欢孙子,赵大奶奶倒是这一次没有自得,也没有对妯娌们显摆。
方柔见赵大奶奶的确跟从前不同了,赵家妯娌之间的日子好过多了,心里也很高兴。
她觉得生活比从前轻松多了。
“你在看账本啊?”翠柳见云舒手边是很多的账册,好奇地问道。
“是啊。这都快冬天了,各处的田地铺子,交租的交租,送各种秋后的粮食的也不少。”云舒手里这些年积攒了不少的良田铺子,每年秋天的时候光是收拢这些就十分忙碌。从前,她大多是把良田里的粮食还有果蔬都给卖了也就算了。可是现在她成亲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广积粮才好过日子,云舒打算从今年开始,良田里出产的都收起来,当做储存。她还叫人在几个庄子还有自家都挖了好大的地窖,庄子上还有屯粮的地方,做了这么多改变,难免比从前费神。
不过看着厚厚的册子上那么多的米粮还有吃的,云舒不得不说,这真是很满足的感觉。
她叫人给方柔她们端了农家给自己送来的新鲜的水果。
秋天的时候,好吃的水果也成熟了很多,秋梨成筐成筐的,云舒还叫厨房熬了秋梨膏。
她还叫丫鬟去给她们挑了一些。
翠柳和云舒一起长大的,吃惯了这些,当然没有在乎。
方柔也时常能得到云舒的馈赠,吃着熟悉,也没说什么。
倒是赵大奶奶喝了以后,犹豫了一下。云舒见她想跟自己说什么的样子,便笑着问道,“奶奶是……”
“都是多年的邻居,你叫我大嫂就是。”赵大奶奶说道。
云舒笑着叫了,见她格外温柔和气,赵大奶奶想到从前对云舒的那些冷眼,便觉得格外惭愧。
当初她看不起云舒这么一个小丫鬟,怠慢了她,看不起她,虽然她做了伯夫人,依旧把她当做小丫鬟。
可是云舒这样没有在意,这样的宽和,赵大奶奶觉得自己从前很小家子气。
她自从被翠柳当头棒喝,其实已经想通了很多,也在慢慢地改变。
不过她觉得改变的感觉也不差。
她见云舒看着自己耐心地等待,便说道,“这秋梨膏能不能给我带回去些?我娘家嫂子总是爱咳嗽,大夫给看过,说是吃秋梨膏最好。只是外头的秋梨膏都不如你的味儿好。”她第一次要东西,当然觉得很不好,云舒却觉得这不算什么。秋梨膏才值得什么呢?难得的是赵大奶奶慢慢地改变,翠柳和方柔的日子也能过得好。她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还叫丫鬟去取了一小坛的秋梨膏对赵大奶奶说道,“嫂子也别客气。这么多年,咱们都是常来往的,如果吃着好,吃完了再来跟我要便是。”
“我知道了。”赵大奶奶跟赵夫人不亏是姑侄,都不是占便宜的人,见云舒对自己没有计较从前的事,转头就把一个小长命锁压进了保哥儿的衣襟里。
这长命锁虽然小,却是赤金的,自然比秋梨膏之前多了。
云舒却不是只看重价值的,见赵大奶奶真心给保哥儿,她也没推辞,没觉得自己送一点秋梨膏换了金子有什么不合适的。
她这样大方,赵大奶奶脸上多了几分笑,放下保哥儿坐了过来,看了云舒手边的账册一会儿才说道,“今年的米粮还是留着。我家里那头听说今年怕是有大雪。多存着米粮也能顶很多事。”有很多家里庄子上的人也跟云舒说过,说是今年瞧着天气只怕是有大雪的,云舒听赵大奶奶也这么说,因为这是生活上的重要的事,她也点头跟赵大奶奶说道,“我家里也有庄子上的庄头这么说。”
她叮嘱翠柳今年庄子上送来的吃的用的可就别卖了。
翠柳如今吃的用的都在赵家生活,云舒担心她跟从前她们的做法一样不留东西。
叫她说,什么生活才是稳定的?
就得粮食堆满了仓库,瞧着才最放心。
这么想想,云舒发现自己竟然还就是一个小地主的想法。
翠柳从小就什么都听云舒的,听云舒的她从没吃亏过,见云舒跟赵大奶奶都这么说,她忙着答应了。
方柔也记下来这件事,才说道,“今年如果有大雪,那咱们都好好屯着米粮吧。”她们说完了这个,云舒就问各自的生意经,因为她在京城里开的铺子都很红火,赵大奶奶当然也愿意跟她说一些生意上的事。她出嫁的时候娘家给陪送了一个铺子,专门卖笔墨纸砚的,虽然生意一般般,不过还是很有赚头的。云舒也知道她开着这么一个铺子,早些年的时候,云舒还因为赵大奶奶开这个铺子有一个奇妙的想法。
她那时候还异想天开地想,自己没准也能开一个卖书籍的铺子,专卖各种小说。
她多写几本大家爱看的才子佳人的小说,凭她在现代的时候看了那么多的小说电视剧,那还不成就一代文豪啊?
不过云舒拿上笔没两天就觉得大概自己不是干文豪的料。
她还是在吃的上有天赋。
虽然没做成文豪,不过云舒一想到自己从前的时候的种种奇思妙想,也不禁莞尔。
她便对赵大奶奶说道,“我听说如今京城里的才子书生都更喜欢南边儿的笔墨,说是比京城的更精致,有风韵。什么薛涛签这样的,连闺阁之中的小姐也都很崇尚。我不过是这么一说,嫂子如果觉得还能做这样的生意,不如去托个商队,去南边的时候给你先带回来一些那头的笔墨纸砚。第一次进货不用进很多,先尝试一下,如果卖得好,那嫂子再自己斟酌。”
赵大奶奶眼睛一亮,“我早就想过进一些南边的笔墨纸砚了。”
她看着云舒,觉得十分遗憾。
叫她从前看云舒不顺眼,现在和云舒这么投缘,她觉得傲慢与偏见误了她。
盛宠小丫鬟 第560章 家常
第560章 家常
正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偏见误事,赵大奶奶对云舒更加和气了。
翠柳偷偷对云舒眨眼。
恐赵大奶奶尴尬,云舒装作没有发觉,不过等翠柳要走的时候,她专门给翠柳准备了她喜欢的一些小菜,拉着她的手问道,“你在赵家的日子现在可轻松了?”
“公公对我现在不错了,我当然轻松多了。不过现在是我那两个小姑子要说亲,母亲又为难了。”
因为知道云舒跟翠柳要好,方柔跟赵大奶奶都先回去了,留翠柳一个人跟云舒站在外面说话。
云舒听说赵家两位小姐要说亲了,忙问道,“是谁家的公子呢?这有什么好为难的。”赵家两位小姐虽然不是高门大户的小姐出身,不过好歹也是读书人家的小姐,这样的出身其实好嫁着呢。赵大人那么多的同僚,谁家还没有个同龄的公子呢?就跟赵二哥跟方柔似的,年貌相当,出身差不多,这不就行了吗?正是因为这句话,翠柳才左右看了看对云舒说道,“公公倒是想给她们说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他的同僚那么多,想找两家根底差不多的还不容易啊。”
“那夫人为难什么。”云舒纳闷地问道。
“母亲……想给她们说北疆武将出身的年轻人。”翠柳偷偷对云舒说道。
云舒被吓了一跳。
“怎么会看中了北疆武将的出身……赵大人不能答应吧?”赵大人那样的人最重视身份了,跟自己的身份有差别,赵大人都不同意婚事的。想当初赵雨想娶翠柳这个丫鬟出身的,那把赵大人给气的,差点儿子都不想要了。因为知道赵大人最在乎出身,云舒就觉得赵夫人这有点异想天开了。不是北疆武将出身的不好,配不上赵家,而是赵家自诩是读书人的门第,只怕会觉得北疆来的武将之家入不得他们的眼。
如果是这样,那成亲只怕也是怨侣,又何必呢?
反正云舒没看出来赵家两位小姐是愿意嫁给武将人家的人。
她们那么清高,肯定是想嫁给跟自家门第差不多的读书人的人家的。
“所以公公不同意,母亲就为难了。她说不通父亲,可是又觉得北疆武将出身也很好。到底是跟随陛下的人,从龙之功,陛下会一定记得的。而且那些年轻人也出色。”
“我觉得赵大人未必只是因为他们的出身。”云舒沉吟了一会儿,便对翠柳说道,“赵大人如果只是在乎他们的出身,那当初就不会同意叫你进门了。如果不是还愿意接纳你,就算赵小三在雪地里跪到死又怎样呢?大不了,他说一句如果赵小三要娶你就永远别回赵家,不过是一个庶子,他又有什么舍不得的。既然是接纳了你,那说明赵大人虽然看重门第出身,却也不是迂腐的人。而且你说他现在已经对你很和气了,也说明赵大人不是那种一根筋,钻牛角尖的。”
“你的意思是说,公公未必是嫌弃北疆武将的出身才不同意婚事?”翠柳便问道。
“我觉得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云舒缓缓地说道。
“你说的也很有道理。那我回去跟母亲提一句,叫母亲问问公公,到底为什么不答应这样的婚事。不是挺好的嘛。”翠柳对云舒说道,“因为二哥在五城兵马司,跟北疆武将都揍得很近,你也知道,这些北疆武将本身年纪都大了,有家有业的,可是他们还有儿子呢,儿子大多也很出色。比如你跟我说的段家的那两个小子,不是很出息,跟着沈大将军的吗?而且还很有骨气,为了自己的娘,做着侯爷的爹不要了,爵位也不要了。我觉得这样的年轻人……”她又左右看了看,小心地对云舒说道,“配我那两个小姑子都可惜了。”
她带着几分哀怨,显然对两个赵家小姐并不感冒。
云舒噗嗤笑了一声。
她其实跟赵家两位小姐也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至于非要看人家出丑,不过赵家小姐的事她也是不想管的。
“这事儿你也别太参合了。不然,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好了坏了的,你岂不是落埋怨。”云舒便对翠柳说道,“不过我想了想,她们嫁到北疆武将家去只怕也不习惯。你想啊,两位读书人家出身的小姐,会不会觉得夫家粗鲁,或者过得不精细,嫁的人跟自己不能一同吟诗作对,说不到一起去呢?这都是要好好想的。只有志同道合,才能做一辈子的夫妻。”如果真的说不到一起去,鸡同鸭讲,那日子过得也不好。
云舒明白赵夫人为什么想给女儿说北疆武将的婚事。
北疆武将虽然之前出了一些岔子,不过却依旧是皇帝信任的一群人。
他们在皇帝的心里位置不一样,没见犯了错皇帝也没舍得拿他们怎么办,只不过是送回北疆去了嘛。
他们日后如果依旧忠心陛下,陛下一定不会忘记他们,以后升官发财是肯定的事。
没准他们家里的年轻人以后也会得到捎带,一样加官进爵。
如果嫁到这样的人家,荣华富贵的能够保证的不说,而且比嫁一个普通的官宦子弟,还得熬着等丈夫读书出头轻松多了
没见赵夫人熬了一辈子,赵大人还是……五品官。
嫁给北疆武将,意味着有好的生活,嫁的人以后也会有更好的前途,赵夫人也是一番慈心。
这就跟当初赵夫人还想给翠柳说给赵二哥一样,虽然功利,可是却未必不是对儿女有益的。
云舒从不鄙夷赵夫人千方百计希望儿女们过得更好,通过姻缘来得到更好的生活这样的做法。
不然,如果都很迂腐,那虽然很有骨气,可是孩子们的生活也不好不是吗?
她只是叮嘱翠柳别搅和到赵家两位小姐说亲这件事里,免得里外不是人,以后还落埋怨。
婚姻的事,怎么可能会一帆风顺,如果翠柳参合了,那赵家两位小姐以后成亲一旦有不顺心的地方,岂不是还要来找翠柳抱怨?
翠柳见云舒叮嘱自己多了,也十分重视,认真地答应了,这才回了赵家。
没过两天,翠柳就重新来了忠义伯府。
“你说对了。”翠柳便对云舒十分兴奋地说道,“我劝母亲和公公交心,问问公公到底顾虑什么不愿意和北疆武将结亲,公公才跟母亲说,母亲的眼光是很好,知道嫁到什么人家去能叫女儿们过好生活。可是他却还是说北疆武将的生活方式跟他们不一样,我那两个小姑子做事一副清高的读书人家的小姐一样,还不知道脑子拐弯儿,看起来机灵,其实蠢笨,嫁到了北疆武将家去,可别好生活没过上,先把婆家上下给得罪一圈儿。”
云舒失笑说道,“赵大人怎么这么说自己的女儿。何至于此。”
翠柳摇头说道,“母亲当然不爱听这话。可公公就是这么说的。说我那两个小姑子在家里对嫂子还敢翻白眼,一言不合就起身出去,不给人面子。那嫁到北疆武将家去,那眼睛还不翻到天上去?又不是自家人,谁会忍着她们。”从前赵大人对自己的女儿多欣赏啊,深深地觉得女儿对丫鬟出身的云舒翠柳不假辞色是很有读书人骨气的。不过赵大人现在不怎么想了,这转变太快,云舒都被吓住了。
“赵大人这么顾虑得也有道理。”她想了想便说道。
其实也没说错。
赵家两位小姐那样的性格,一旦觉得北疆武将家眷粗俗,给人家摆脸色,或者不跟人家一起吃饭,仿佛一起吃饭就很丢脸似的,那的确不会有人忍着的。
北疆武将的女眷可不是好声好气的性子。
“那现在怎样了?”她好奇地问道。
“还能怎么样。母亲难得被公公给说服了。已经答应不把我那两个小姑子说给北疆武将家了。”翠柳抱着保哥儿,笑着咬了咬他对自己挥舞的小手,对云舒笑着说道,“大哥现在不是在做官嘛,也有几个不错的朋友,家里跟赵家的门第差不多,人品也能有保障。虽然肯定不如北疆武将家里那么富贵了,不过却都是清清白白的读书人家,家里也有年纪跟她们差不多的。母亲说叫大哥多去看看,问问,如果觉得真的为人没问题,那就考虑给两个妹妹说亲。”
“这样也好。”云舒笑着点头说道。
翠柳巴望着说道,“其实叫她们嫁出去,我的日子就更好过了。”她不是容不下小姑子的人。
只是这两个小姑子总是一副看不起她又勉强要对她示好的样子,叫翠柳觉得别扭。
还不如当初赵大人直接对她不假辞色呢。
她念了几句佛,还跟云舒说道,“不过我也不是小气的人。等她们要出嫁的时候,我一定送她们最好的头面首饰。”
翠柳的手里也有不少的好东西,都是当初从国公府里带出来的。
云舒听她的话的意思是赵家两位小姐应该是快要成亲了,看在赵夫人的份上,也预备了首饰,准备等到时候有了喜信就送过去。
盛宠小丫鬟 第561章 串门
第561章 串门
好歹全了赵夫人的这些年对她的照顾。
云舒是个别人给她善意,她就加倍回报的人。
不过等赵家两位小姐定亲以后,云舒送到的首饰叫赵夫人十分不安地找上门来。
“我瞧着你给的首饰十分精致,也太贵重了一些。”
“不过是当初陛下赏给我的。我想着两位小姐如果成亲嫁出去了,那还是有能撑起自己身份的头面才好。”云舒见赵夫人唉声叹气的,便给赵夫人预备了热茶,请她吃着糕点喝着热茶,这样的话,吃着甜的东西心情也会好一点。她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里,赵夫人看着她,便对云舒说道,“我现在是真后悔。当初,由着她们俩听她们父亲的那一套。其实叫我说,如果早几年叫她们别总是用白眼看人,那现在她们也能嫁到北疆武将家里去了。”
看着云舒送来的首饰,赵夫人就知道自己的女儿错过了。
皇帝对北疆出身的武将十分照顾。
甚至云舒也只不过是因为从前和皇帝走得近了一些,那手上的首饰都是精致华贵的,在京城外面的地方都买不到。
云舒给她两个女儿送的首饰不仅镶嵌宝石,那金首饰的做工也叫人没见过。
赵夫人拿着出去问过,听说只是宫里才做得出来的。
如果嫁到北疆武将家里去,赵夫人倒不是一心巴结人家富贵的没见识的人,只是想着女儿的生活能过得更舒服一些。
不像她这样,嫁给一个酸腐的书生,这几十年过来,还得精打细算。
她提了这件事,云舒也不好说什么。
其实北疆武将有北疆武将的优点缺点,门当户对又有门当户对的好处坏处。
赵夫人大概是觉得没有嫁到北疆武将那样的家里去十分遗憾,可是没准真的嫁过去,又会后悔也说不定。
她便只劝着赵夫人吃了两款香甜的糕点,赵夫人吃了糕点心情好多了,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
“她们俩的嫁妆倒是比从前咱们家里的多多了。她们哥哥们都是大方的人,给她们压箱钱了。”不说别人,只说现在已经前途光明的赵二哥就没有吝啬,给两个妹妹准备了不少的压箱钱。说起这个,赵夫人的脸色突然有些僵硬,垂头喝了一口茶就没再说什么了。云舒瞧着她的脸色不对,也不能多问,倒是把保哥儿送到了赵夫人的怀里去。如今她儿子已经是大家都喜欢的小宝贝了,她这些天真的进了几次宫里,太后抱着更加健康精神的保哥儿不松手不说,还时常要把云舒“赶走”。
云舒只能把保哥儿留在太后的身边,自己去给皇帝或者太子请安。
太子还时常多问她一句保哥儿在哪呢。
大概是在宫里时间久了,见的人也多了,保哥儿养成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不人生,自来熟。
看见赵夫人抱他,保哥儿熟练地伸出小胳膊来叫赵夫人抱他。
“保哥儿真是机灵。”赵夫人惊喜地说道。
“他就是自来熟,觉得大家都喜欢他。”云舒觉得自己儿子性子不错,却还是叮嘱赵夫人笑着说道,“他平常贪吃,现在已经沉了许多了。”保哥儿是个能吃的孩子,还不挑食,云舒也时常拿一些莺儿能吃的各种蔬菜泥鱼肉泥地喂给他,他来者不拒,竟然没有不爱吃的。也用不着云舒操心,比如还得哄着,只要把持的送到保哥儿的嘴边,他都能吃掉。因为能吃,孩子的身体很健康不说,也沉了,看起来很结实的样子。
赵夫人有感而发地说道,“他这么么机灵,谁会不喜欢他。不过这样也好。现在有的人家里的男孩子风吹了就病了,遇到了天冷一点就打哆嗦,叫我说,还不如咱们保哥儿结实。”
这倒是真的。
大概是孩子吃得多,保哥儿也没有小孩子十分频繁的一些疾病。
倒是云舒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保哥儿养得粗糙了一点。
她见赵夫人喜欢孩子,恰巧赵大奶奶也生了,便和赵夫人说起孩子的话题,消磨了时间。
等赵夫人走的时候,云舒记得赵夫人上门拿了很多大包小裹的给自己,都是心意,便也忙着叫人给预备了一些家里出来的吃的,见赵夫人不要,她便对赵夫人无奈地说道,“又不是什么金银之类的,不过是一些秋天下来的水果,还有一些吃的。您也尝尝。”前些时候庄子上送来了好些专门养的兔子,都是专门养的,肉质也极好,云舒本就是想叫庄子上养着看看,如果养兔子方便,她就要与时俱进,给自家铺子里多几样新品了。
总不能总是做烤鸭,没有创新精神是不是?
所以这一批兔子送到云舒家里,云舒先叫人自己试着做了冷吃兔,还做了一些麻辣兔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