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宠小丫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花青雪
“到时候,你叫上琥珀。”她叮嘱云舒一声。
云舒也应下来了。
她等和宋如柏带着孩子出宫以后,大年初一自然在家里困觉,大年初二跟翠柳一起回了陈家过年。
今年过年云舒跟翠柳都回来了,瞧着还都喜气洋洋的,陈白家的看着也高兴得不得了,张罗着叫下人备了很多的好吃的,又忙着给穿着很喜庆的保哥儿压岁钱。
见她高兴,云舒也叫保哥儿给她拜拜。
“嫂子快坐吧。”见春华忙得脚不沾地,翠柳拉着她坐下飞快地说道,“咱们又不是外人,都是一块长大的,用得着这么客气吗?花生瓜子的抓上,咱们一起唠嗑就行了。”至于什么小姑子们要回娘家,得怎么怎么张罗,别叫小姑子挑出理来,那都是用不着的事。春华成亲以后,因为又过了一年,脸上的婴儿肥都消了很多,看起来更漂亮了几分。不过她依然是爱笑,贪吃的性子,见翠柳这么说,便忙说道,“厨房里还靠着红薯和板栗呢,今天小云带回来很多桂花酱玫瑰花酱,沾着烤红薯好吃着呢。”
吃货。
云舒还提醒她说道,“还有很多的松子,炒得特别香,你也抓两盘子过来。”
陈白家的现在见了保哥儿,眼里就没有云舒和翠柳了,笑着只把保哥儿抱在怀里。
陈白坐在一旁跟宋如柏说话,见了这么和睦的一幕,也是十分满意的。
他发现了。
只要不叫长女回娘家,不叫妻子想到长女,这年过得特别好。
“你今年拿回来不少的酒,我喝着倒是有宫里的酒的味道。”
陈白也是在宫里见过两次宫变大世面的人,今天喝了宋如柏给送来的酒,觉得似乎是宫里的。
“是宫里的酒方子在外头酿造的。”宋如柏对陈白说道,“就是沈家的产业。今年第一次开始做酒,好了以后沈将军叫人送过来二十坛,我喝着倒是还好,所以孝敬给陈叔。”
陈白见宋如柏挂念自己,心里自然也很高兴。
“酿酒可是赚钱的买卖。”
要不然沈家能做酿酒的买卖嘛,那当然是因为赚钱啊。
宋如柏点头说道,“这酒在京城今年就卖得不错,沈公子现在在边城,这条商路也在。边城那头最喜欢的就是美酒,如果这一路卖到那头去,一路上到处买过去赚得更大。”沈家当然也是很懂得赚钱的,别以为沈将军一副军营里的人就不食人间烟火,沈将军当初被先帝逼得逃跑,还得带着自己的心腹还有弟弟奔波的时候,经历这么多,怎么可能不会赚银子。陈白想了想说道,“酒水这样的大头,也只有沈家才镇得住了。”
赚得太多难免会叫人眼红。
京城里的那些大酒商背后都是有京城的贵族的。
他跟宋如柏念叨了一回沈家的生意经,一起吃了饭。
云舒又跟春华翠柳热闹了一天,直到担心儿子会累,她才回了家。
“我怎么觉得今年过得特别轻松呢。”
云舒跟宋如柏一起早早休息的时候便说道。
宋如柏看着她说道,“大概是因为碧柳没回来,也没有宫变吧。”他难得逗趣,云舒听得笑了,又觉得这的确是原因。
“你说的对。或许是因为没有闹心的事吧。”她第二天约了琥珀一起去给老太太拜年,因为今天难得的冷,云舒犹豫很久,还是把保哥儿留在家里。虽然老太太很喜欢保哥儿,国公府里也暖和,可是今天天冷,云舒觉得孩子出去了也有些受不住。又不是一年只见一面,以后再去给老太太看看孩子也就是了。她把保哥儿放在家里了,小顺自告奋勇,带着几个忠心的丫鬟给她看着保哥儿,保哥儿倒是也很喜欢小顺,小顺坐在炕边守着他,他也不排斥。
见小顺在这里守着孩子,还有自己身边几个丫鬟在,云舒放心地去了国公府。
“我还想着叫你别逞强,别把孩子带来,免得冻坏了。”唐二奶奶坐在老太太的身边对云舒说道,“保哥儿没来虽然遗憾,不过压岁钱是不能少的。”
她这话叫老太太笑了。
她叫人把自己准备的给孩子的红包拿给云舒。
云舒也不客气,替儿子给老太太磕了头,又接了唐国公夫人与合乡郡主的红包。
唐二奶奶也拿给云舒一个大大的红包。
“奶奶最近觉得还好吗?”唐二奶奶有了身孕以后,云舒当然关心几分。
“最近也还好。只是觉得自己胖了,太医劝我多走动走动。”
“太医说的也没有错。虽然养着是应该的,可是也得缓缓走动走动。”云舒一边说,一边跟唐二奶奶说道,“之前你喜欢的吃的,我又给你带来了一些。只是别吃得太多了,就当解馋吧。”唐二奶奶喜欢吃她家做的一些小零食,又不是麻烦的事,云舒总给她带一点。因为最近跟她关系很好,云舒跟她说做什么生意的时候便说了自己的计划。提到了奶瓶还有婴儿玩具,唐二奶奶觉得这的确是有一些时常的。
“那奶瓶也给我留一个。”她急忙对云舒说道。
云舒笑着说道,“那是当然。”
反正她身边的怀孕的朋友,她准备都送一个。
不值得什么银子,不过也算是她的一番心意。
“那你如果开这样的店铺,想卖到什么价儿?”唐二奶奶好奇地问道。
云舒想了想,给她说了一个十分低廉的价格。
“这是不是有些太便宜了?不太赚吧?”唐二奶奶听了云舒给的价格便为云舒担心地说道。
“赚的是不多,不过都是给孩子们用的,便宜一些,大概寻常人家就会更愿意买给孩子,小孩子也能多得到一些乐趣还有快乐。”云舒也不是圣母,就是她现在是真的不大缺钱,多赚一些少赚一些又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在这样的价位上,她也不会亏钱,毕竟就算是奶瓶,一个正常的烧出来的瓷瓶才几文钱呢?不过云舒愿意给寻常百姓的这些东西上便宜一些,可终究还有富贵版本的嘛。
京城里什么人最多?
当然是有权有势,不差银子的人。
云舒准备再开一个豪华版的系列,那瓷瓶都烧出漂亮的图案,争取看起来特别低调奢华有内涵,专门卖给富贵大户。
当然,这就不便宜了。
不仅不便宜,云舒还准备多卖一些银子,争取多赚一点。
那不就是皆大欢喜了嘛。





盛宠小丫鬟 第567章 下厨
第567章 下厨
唐二奶奶听说还有“定制款”,顿时觉得云舒是个大大的奸商。
“只专门买你说的豪华定制版,那就肯定赚得好些了。这么算算,就算普通的你只赚一点,可只卖豪华版,你就赚大了。”
其实能在这上头赚多少啊。
云舒也只是觉得开这样的店铺有意思,所以才做了一些。
反正保哥儿在慢慢长大,她的确会给保哥儿设计一些孩子的玩具。
既然已经设计一次,就不好浪费,所以她才开了这样的一个铺子。
她笑着点了点头。
唐二奶奶对云舒因为时常来她家吃饭,也不避忌什么,跟云舒说了好些话。
老太太虽然遗憾保哥儿没进国公府,可是她是疼爱孩子的人,也知道这是为什么,反而更关心孩子的身体,叮嘱云舒最近都别把保哥儿带出去了。
“说起来,前两天还算是好些,今天却又开始冷了。前一阵子的雪患也厉害。”唐二奶奶跟云舒说道,“还有军营里的人去各处打扫大雪呢。”
唐二公子在军营里做事,当然也是去做事了。
军营在京城外头的一座山里,大雪封山,唐二公子他们虽然也能进出,可是也总是说最近的山路还有回京城里的路不好走了。
不仅这样,因为大雪下了好几次,山中的大雪把路都给埋住了不少,而且也唯恐雪太大了,造成一些雪患,这些天军营里一直都在忙着清理山中还有军营四周的积雪。
唐二公子累了好几天,在过年之前才回来。
云舒倒是不担心唐二公子。
唐二公子年轻力壮,而且每天吃得好穿得好,不过是累一些罢了。
她倒是十分担心其他的事。
“如果雪患太大,会不会有灾民?”
“正是这件事呢。前阵子父亲还提过这件事,母亲就说,不如咱们再开几个粥棚吧,再请几个大夫过来,如果真的雪患严重,有了灾民,咱们就还开粥棚熬粥给灾民吃,给大夫还有一些普通的药材给他们看简单的病。”唐国公府是积善的人家,每年都会开粥棚,免费给有些在冬天日子不好过的百姓舍粥,云舒当然也是知道的。听她这么说,云舒就想,自己现在是不是也该开几个粥棚。
她得到了富贵,虽然幼年的时候过得坎坷了一些,可到底遇到了好人。
进了国公府,她就没有受过罪了。
所以,她一直都觉得这都是自己的福气。
现在她既然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做了伯夫人能自己掌握外面的事,那当然也希望更多地去帮助别人。
想来想去,云舒跟宋如柏商量着说道,“不如咱们家也开几个粥棚吧。今年庄子上的米粮不少,都存着呢。咱们一家子连上下人又能吃多少呢?与其堆在库房里,还不如舍出去多余的这些,好歹叫人也能吃饱饭。”这样的事,宋如柏都是听云舒的,听到云舒这么说,点头说道,“也好。”他也不觉得别人要饿死了,自己家里堆着满满的米粮会是什么叫人高兴的事,对于云舒愿意开粥棚,宋如柏唯一担心的就是担心云舒累着。
“我能累着什么?不过是动动嘴而已,一不要运米粮,二不去亲自熬粥,三也不是天天站在粥棚里给人家,还不是坐在家里。”云舒摇着头笑着说道,“只是家里的人要受累了。”
这些事,都是叫下人去做。
云舒就把小顺叫来问问,看看谁能做这样的活儿。
小顺想了想,便给云舒说了两个人说道,“最忠厚老实的人,主子说一,他们就做一,不大机灵,不过做这样的慈善的事,不就是得忠厚老实的人做才好嘛。”
太机灵的,如果看了那么多的米粮就动了什么心思,那就不好了,和云舒的想法违背了。
这样一心听主子的吩咐,不机灵的木讷人,虽然做生意是不行的,可是听主子的话老老实实做事,还是更好的。
云舒便叫人把这两个人给叫进来,叫他们自己去找些帮手,又叮嘱他们不用节省米粮,虽然说是熬粥,不过粥水里多一些米,别清汤寡水的糊弄人。
这两个人本来只不过是在府里扫院子的,因为老实,一直都没有出头的机会,听到云舒吩咐了这件事,再木讷也知道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哪里敢动别的心思,踏踏实实地做事。等云舒又一次去外头,叫人装作路人去讨了一碗忠义伯府粥棚里出来的粥,就见这粥碗干干净净的,里头的米是雪白干净的,稠稠的,虽然不至于筷子竖着放进去不会倒下,不过却还是令人满意的。听说遇到了孩子或者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会给馒头还有一些其他的营养的吃的,云舒算了算,也没有多花多少金银。
因为她如今养的鸡鸭鹅都规模很大,供着京城里的烤鸭铺子,所以蛋类也少不了,平常也都卖到京城的各个店铺里。
现在拿出来一些,叫人分给了受到雪患的孩子与老人,这也没有另外采买。
云舒见这两个人这么用心做事,放了心。
她瞧着自家虽然很用心,不过小心地没有越过了京城里其他的几处也开粥棚的人家。
比如京城里的几处国公府,还有几处王府公主府,也开了粥棚,因为家底厚,舍的粥比云舒的当然更好一些,馒头也大一些。
云舒是为了自己的心意,也不是跟人别苗头的,当然不想因为要争这个强,就非要做得比别人好得多。
她的粥棚比别人家的都差不多,不过却比一些偷奸耍滑的强多了,这当然也在京城这些女眷的眼里。
谁家好,谁家不好,谁家懂事,知道跟大家差不多不当出头鸟,谁家要争风头,非要独占鳌头把别人家都给比下去,她们也都知道。
因为云舒不爱争风头,又有自己的底线,他们倒是觉得云舒的确不错。
哪怕出身是个丫鬟,可到底是在唐国公府长大,教养也是很好的。
因为这样,云舒在春天出来走走的时候,发现京城的各位夫人对自己更亲热了几分,也爱跟自己在一起说话,还得了几家邀请自己去赏春吃酒的邀请。
云舒忙碌了起来。
好在保哥儿现在大了一些,陈白家的因为十分喜欢他,时常来帮云舒看孩子,云舒厚着脸皮把孩子塞给陈白家的,自己在外面应酬。
她忙得不行,也没忘了叫小顺去把自己告诉他做的奶瓶还有几样孩子启蒙或者游戏的小玩具给做出来。
因为不知道行情怎样,她叫小顺少少地先做了几样,放在一个小铺子里。
一开始生意是不怎么样。
大概是因为觉得这太新奇,叫人没见过,谁也不愿意买这种会承担风险的东西。
云舒也不在意,而是叫小顺专门做了一些漂亮的奶瓶,拿去遵守约定给几个北疆女眷还有唐二奶奶都送了去。
等到了高家两个嫂子还有唐二奶奶都生了孩子,这奶瓶已经经过了这么久,渐渐地风靡京城了起来。
又不贵,而且有人买了试用一番,觉得的确方便了些,更何况一些小玩具也很便宜,孩子也觉得有趣,慢慢地,铺子的销量就打开了。
小顺来跟云舒禀告的时候,云舒也觉得很高兴。
她笑着听小顺跟自己说了,觉得有些累了,靠在软垫上听着。
她最近应酬得多了,觉得十分困倦无力,想着也该好好地歇一歇了。
虽然在京城里交际很重要,可是她的健康更重要。
“那就再做一批,只是不要冒进,慢慢地看看销量。”云舒叮嘱了小顺一些,见他答应了一声告退出去,便靠在软垫上小睡了一会。
等她感觉到脸上痒痒的,张开眼睛,看见的就是宋如柏正抱着儿子,拿儿子的手在偷偷地戳自己。
他这么孩子气,云舒啼笑皆非,撑起身子笑着问道,“你怎么跟保哥儿似的顽皮?”
“打搅你了?”宋如柏坐在云舒的身边,抱着儿子问道。
他只是没忍住,想要摸一摸云舒的脸。
看见她那么柔和地睡在那里,一旁是也在睡的儿子,那温馨的感觉击中了宋如柏的心。
他生怕自己眼前的是错觉,所以才想碰一碰云舒,想要抱着自己的儿子。
儿子在他的怀里笑,云舒对他露出笑容,宋如柏才会放心。
他把自己的心情跟云舒说了,云舒笑着拿了他的大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笑着问道,“那我是不是真的?”
宋如柏还真的认真地摸了摸云舒,也看着云舒露出笑容。
他抱了抱云舒,突然对云舒说道,“我今天亲自下厨给你做几样拿手菜。”
“一定好吃。”
云舒记得宋如柏的家里从小就是不开火的吧,听到宋如柏还要下厨,觉得自己 应该怀疑一下他的厨艺。
不过男子下厨,得鼓励他来,以后他才会更愿意下厨做给自己。
云舒铭记要夸奖做饭给自己吃的夫君的道理,决定无论宋如柏做成什么样,自己都要夸上天。




盛宠小丫鬟 第568章 串门
第568章 串门
不过出人意料,宋如柏做得还不错。
云舒怀疑地看着宋如柏。
既然这么会做饭,当初为什么在她家里骗吃骗喝。
宋如柏在云舒怀疑的目光里无奈地说道,“不然你也不让我进家门。”
云舒那时候多知道避嫌啊。
如果他不装得可怜一些,那跟云舒之间还能有现在嘛。
云舒听着都很想掐他了。
“原来你是装的。”她掐了宋如柏的手背一下,对他说道,“以后要经常做给我吃。”
“给你天天做都行。”宋如柏拿了奶瓶主动喂儿子,见云舒似乎有些累了,叫她去休息,自己忙家里的事。
云舒也觉得自己应该是真的要好好歇歇了。
好在最近没什么事,她在家里歇着也就罢了。
唐二奶奶生了孩子以后抱着儿子找上门来和云舒说话。
她是和唐二公子一起来的,唐二公子是个心思依旧很纯粹的人,抱着保哥儿和自己的儿子就出去了。
云舒看见唐二公子在外面阳光极好的大院子里带着孩子们玩,因为唐二公子是个有轻重的人,她也放心,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唐二奶奶的身上,听唐二奶奶跟自己连声问道,“你是怎么恢复的?我怎么还有些肚子收不回来?”她见云舒的腰身依旧苗条,再看看自己加了两寸的腰肢对云舒很无奈地说道,“太医说是孩子太大了,所以撑出来的。得慢慢恢复。可是我就是担心,如果恢复不了又该怎么办。”
“怎么会。咱们都还年轻,很快就恢复了。”云舒说道。
“还有一些纹路……幸亏表哥不嫌弃。”唐二奶奶对云舒低声说道。
女子生产之后,是会留下一些痕迹的。
云舒突然发现,宋如柏似乎也没有嫌弃过自己。
不过那些纹路太医那里也是有办法消除的,云舒就是得了方子用了一段时间,纹路都不见了。
她把太医有这个方子跟唐二奶奶说了,叫她请太医给她诊断,方子上的一些药材添减着对应唐二奶奶的身体状况。
唐二奶奶谢了她,这才对云舒说道,“最近好几个夫人来拜见祖母的时候,都跟祖母夸你呢。”
“是吗?”云舒便笑着问道,“都夸我什么了?”
“夸你人识大体,心善又和气之类的。”唐二奶奶便跟云舒低声说道,“就是因为你年后开粥棚的那件事。几位夫人都觉得你行事得体,当然得在祖母的面前夸你了。你可是老太太带出来的人。不夸你,难道去夸别人吗?”这话颇有一些深意,云舒好奇地问道,“别人还有谁?”她十分疑惑,唐二奶奶干脆地说道,“就是威武侯府的那个。”她一提唐六小姐,云舒笑了笑不爱讨论了。
唐六小姐的名字最近都快要叫她听吐了。
她最近在京城里交际,当然也知道京城里的一些女眷对唐六小姐印象不好。
因冬天的雪患,京城里许多大户都开了粥棚。
威武侯府也开了粥棚,听说是段婶子愿意把庄子上新得的粮食分给普通的百姓。
段婶子在北疆过过辛苦的日子,当然知道寒冷的天气对百姓来说意味着苦难,因为亲身经历过,更加知道食物的可贵,段婶子没迟疑,就决定开粥棚。
因为她领头,北疆出身的女眷大多也经历过北疆的寒冷与艰苦,感同身受,又有段婶子响应,就算是当初功劳低一些,家里没有威武侯府得到皇帝那么多赏赐的,也愿意几家合在一起开一个粥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这件事,云舒还知道京城女眷对北疆出身的女眷的印象更好,也更加认同,前一阵子不仅是她交际得多,另外一些北疆女眷也得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得到过的邀请。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说明女眷们正在慢慢地融入京城的生活。
也更能说明北疆武将正被京城慢慢接受。
云舒一直觉得这是很好的改变,也有更多的期待,觉得以后在京城的生活会更好,更多人成为朋友。
只是唯一被人讲究的就是唐六小姐了。
在粥棚这件事里,北疆女眷大多得到了京城女眷的认同,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唐六小姐了。
她也不知是真的吝啬,还是跟云舒猜的是要跟段婶子这个坏婆婆对着干,就跟从前跟云舒打擂台似的。
段婶子要从家里运米去粥棚,她在家里大哭大闹,说段婶子不知道体恤儿子在外面的辛苦,拼命败坏老段积攒的家底,说段婶子没把儿子的辛苦做事当回事,一点都不心疼儿子。
她拦着人不许叫人把米粮运走,段婶子的脾气谁都知道,是厉害的性子,见唐六小姐竟然为了一点米粮跟自己这么哭着叫嚷,顿时也炸锅了,也叫嚷起来。
她叫嚷得当然人尽皆知。
京城里的家家户户没过多久都知道了。
知道唐六小姐舍不得往外送米粮,其实也没有人说什么,舍不得就舍不得,这是做善事,又没有上纲上线非逼着一定要做这件事。
所以有人劝着段婶子别计较,家和万事兴嘛。
段婶子气的够呛,还跟云舒抱怨过,觉得唐六小姐自己吃得饱饱的,却不能对外面受难的人感同身受。
云舒觉得唐六小姐真的没办法感同身受。
她从小就养尊处优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又没有吃过苦,怎么感同身受呢?
也为了叫段婶子别生气,云舒也劝了段婶子几句,唐六小姐不愿意舍米那就算了吧,京城里开粥棚的不少,威武侯府少舍一些出去,也没关系。
这都是心意的事。
心意到了就行了。
因为被云舒劝了几句,段婶子好歹这口气咽下去了,努力心平气和地回了威武侯府。
可唐六小姐却来劲了,听说那一阵子到处巡视京城里的各家的粥棚,很是挑剔了一番,又说是馒头小,又说是粥水只有水没有米,还说自家的粥也不怎么样,怀疑是被人克扣,又说老段没用,比不得别人家有钱有粮才这么能折腾。这其实本来也是自家的婆媳争执,是唐六小姐在给段婶子脸色看,谁知道这些话传出去了,叫京城里的一些女眷听到了,顿时叫人不高兴了。
1...228229230231232...2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