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小丫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花青雪
所以宫女说这件事可能是宽嫔干的,太后不怀疑宽嫔会做出这种事。
相反,太后还在思考,宽嫔会不会有同党。
或者,有人嫁祸给宽嫔。
“我见识浅薄,不敢和娘娘说宫里的事。”见太后一笑,云舒便恭敬地说道,“只是不管发生什么,虽然太子殿下受到了伤害,可我也只想请娘娘一定不要放过做错的人,却也不要冤枉了好人。”云舒自然是希望为太子出气,为沈二小姐把这件事抹平的,可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为了什么理由就冤枉了谁,或者让谁被嫁祸,被牵连。不过如果宽嫔是真的做出这种事的人,那云舒也希望狠狠地责罚,对太后继续说道,“如果是有人图谋太子,又非议陛下与太子之事,还闹得沸沸扬扬,这怎么也都是辱及皇家,不能轻饶了。”
“你说的不错。不杀一儆百,以后这些嫔妃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你放心,我不会冤枉了宽嫔。我也是要看证据的。如果没有证据表明这件事是她做的,我会继续彻查宫中,会给太子一个交待。可如果是宽嫔做的这件事,我自然不会轻饶了她。”太后见云舒心地善良,还劝自己不要冤枉了无辜的好人,对云舒的语气多了几分慈祥,和声说道,“还有宫外的那些传言,想必也和宫里有关。这后宫和宫外竟然同时出这样的事,一个私自勾结宫外就是个不小的罪过了。”
她便叹了一声说道,“还是我上了年纪,精神短了,这宫里的事不如从前那么耳聪目明。”
“娘娘管束后宫,每天这么多的事,又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呢。”云舒便笑着说道,“您在宫里就跟定海神针一样,有了您在,陛下和太子才会把宫中当成最放松的地方,当成是家里一样。不然,如果没有您,这宫里还有什么地方是清净的地方,只怕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日子就没有这么舒服了。”她语气诙谐,太后本来正为最近太子的传言十分烦恼,又有些指责是自己的疏忽才让太子的身世闹出这么多的波折,此刻却笑了。
“你的话一向中听。”
“如果不是听到陛下和太子殿下曾经这样感慨,我也说不出这样中听的话。”
太后听了果然更高兴了。
“皇帝和太子都是孝顺我的人。我都明白。”她感慨地说道。
她膝下无子,当年皇贵妃横行霸道的时候,曾经以为自己这后半生会十分凄凉。
当皇帝登基的时候,她也担心自己不是皇帝的生母,皇帝对自己只不过是面子情分,以后要看皇帝的脸色过日子。
可是这些年皇帝和太子是真心孝敬,太后早就把当初的担忧忘记了。
她把时不时过来给自己请安,陪自己说话的太子当成自己的亲孙子。
哪怕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太后的心里已经认可了太子,如果有人敢对太子出手,太后也绝对不会轻饶了这些人。
见她的脸色露出十分凝重,云舒知道太后虽然嘴上说还要看宽嫔的证据,其实已经在心里相信了七八分。不过虽然宽嫔做事有点傻,可云舒就不明白宽嫔为什么会突然揭穿太子的身世,这可不仅仅是鲁莽可以描述的了。就算是要揭穿太子,把太子拉下储君的宝座,首先宽嫔得自己有个儿子才是。
自己还没有皇子,还没有承宠,宽嫔就怎么自信自己能得到皇帝的宠爱,生下一个皇子?
可别为他人作了嫁衣裳。
“你进宫来看看太子也好。这孩子也可怜。”太后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云舒笑着说道,“不过保哥儿还真是个好孩子,昨天就进了宫,听说一直陪着太子。这孩子是个有情有义的,当年我就没看错。到底是你和忠义伯的孩子。”皇帝当年封了宋如柏忠义伯,这个“忠义”二字,就是皇帝的心里,宋如柏的样子。正是因为觉得宋如柏忠义双全,对自己不离不弃,云舒在当年也真心帮助,皇帝对他们夫妻一直都很信任。
现在看到保哥儿陪着太子,太后就想到了当年的事。
“当年啊,忠义伯也是这么护着陛下的。”她经历过当年的宫变,自然记得当年宫里血流成河,忠心沈家的将士一个个地倒下,当年还是八皇子的皇帝被围困在冷宫里,他身边的侍卫一个个地被人劝出来,为了自己的家人还有其他的一切舍弃了他。那么大的冷宫,黑沉沉的雪夜,太后被人扶着站在角落里,听着冷宫里失去了母亲还有舅父的少年皇子如狼一样的哀嚎,还有冷宫外先帝的那无情的眼神。
她本来以为八皇子会众叛亲离。
可是没想到最后还是有一个年轻人无论八皇子是到风雪里,还是到什么地方,都忠心耿耿地追随。
“那时候忠义伯也还年纪不大呢。”太后怀念地说道。
云舒便听着。
当年受到了伤害的何止八皇子还有宋如柏。
沈家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人生都被改变了。
见她没有说话,似乎是在感慨当年的事,太后便柔和地对她说道,“现在的保哥儿和太子共患难,这是很好的事。他的父亲母亲是忠义之人,他同样也是忠义之人,我很高兴。”
“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的并不只有我家保哥儿。”云舒便笑着说道。
“这倒是。那些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有辜负了皇帝和我的期待。”太后便笑着命宫女去请这些孩子过来,对云舒说道,“我得做出对太子的一个态度。”
“是。”云舒忙说道。
她看着太后,太后对她露出善意的笑容。
在这份笑容里,云舒能感受到太后对太子的真心的疼爱。
不是那些名分上的疼爱,而是真心把太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见到太后这样为了太子用心,云舒心里十分感动,对太后也更加尊敬了。
太后不知道云舒对自己的想法,而是对云舒继续说道,“无论太子的母亲是谁,他在我心里的位置都不会变。他无论生母怎样,在我的心里都是无可争议的一国储君。就算皇帝再有其他皇子,可是他们也不能动摇太子在我心里的位置。”
太后召见太子,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她对太子没有半分动摇。
无论太子的身世怎么样,她都支持太子,并且承认太子是自己的孙子,是国之储君。
这是太后能给太子的最大的支持了。
盛宠小丫鬟 第640章 安慰
第640章 安慰
而太子很快带着好些年少的锦衣少年到了太后的宫里。
“给皇祖母请安。”
他给太后请安。
云舒见到太子还十分稚气的脸上多了几分沉稳。
似乎是因为这件事,让太子也变得更加成熟,成长了。
看着已经多了几分少年气,不再是个孩子的太子,云舒愣了愣,目光柔和。
或许她想错了。
太子已经不是她心里那个在年幼的时候因为一些委屈,还有孤单就需要她安慰的孩子。
他已经是个小男子汉,并且有着自己的同伴,已经能够抗衡外面的波折。
她要做的,不是和从前一样把太子当成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抱着他,把风风雨雨阻拦在手臂外,保护他。
而是站在他的身后,支持他,给他一个可靠的后盾就够了。
“姨母也来了?”太子见到云舒,露出了笑容,这一笑还残存着几分稚气。
他身后的锦衣少年,除了唐家的几个孩子,对云舒都露出好奇的神色。
“这是我娘!”保哥儿从太子的身后挤出来,站在太子的身边对云舒也笑着挥了挥手,对身边的几个锦衣少年说道,“我娘特别支持我陪着太子。”他似乎因为这件事十分骄傲的样子,云舒看着在这些少年里属于最小的孩子之一的保哥儿哭笑不得。她无奈地摇了摇头,太后看着这些拘束起来的锦衣少年笑着说道,“不用这样拘束。你们过来坐吧。忠义伯夫人也不是规矩刻板的人。”
“太后娘娘说的极是。我娘从来不拿规矩压着人。”
保哥儿似乎和这些锦衣少年相处得不错,这些出身都极好的少年先给太后请安,又上前拜见了云舒。
太后命人去端了吃的喝的给他们,问坐在自己身边的太子问道,“今日做了什么?”
太子便说道,“在读书,又练了联骑射。”他似乎并没有因为外面的那些事受到影响,云舒却知道,太子的心里不可能这么平静,不过应该是这些少年对他的关心让太子心里少了很多的难过,他才会这么快振作起来。因为想通了这些,云舒也不急着让保哥儿从宫里出来了,相反,倒是见保哥儿和几个少年十分要好的样子,觉得有些纳罕。她和宋如柏都是沉稳的性子,其实也算不上擅长交朋友。
云舒在国公府里出了名的好人缘,可是说到朋友却并不多。
宋如柏更是如此。
可是保哥儿却似乎跟谁都能打成一片。
见云舒的目光落照保哥儿的身上,太子回头见保哥儿抓着点心毫不拘束地吃,并不在乎这是在宫里,便对云舒笑着说道,“保哥儿虽然年纪不大,不过武艺却很好,他在宫里的时候咱们一起玩闹,他的武艺出众,当然得到了很多认可。”他这么解释了一番,云舒莞尔一笑,便顺势问道,“殿下在宫里没有受到惊扰吧?”虽然告诉自己长大了,不需要自己这样的柔弱女眷为他操心,可是云舒还是忍不住问了这么一句。
太子看着云舒,嘴角微微弯起,对云舒说道,“多谢姨母挂怀。我还好。外面的事其实也不算什么。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母亲的事不可能瞒着一辈子,现在被说穿了,也没设呢了不起的。”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储君之位就否认自己的母亲是谁,所以,外面的猜测,太子在宫里欣然承认,不会一声不吭,让那些猜测自己身世的人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他坦然承认沈家二小姐就是自己的生母,似乎没有引来那些锦衣少年的异样。
云舒就明白,想必太子已经告诉他们了这件事,他们也很快地接受了。
“那就好。殿下说的没错,说穿了就说穿了,有什么不能承认的。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和殿下,还有二小姐站在一起。”
云舒格外真诚,太子从不怀疑她的真诚。
“就算姨母不说,我也知道姨母会保护我和母亲。”太子对云舒说道,“只是我的身世可以被人知道,却不能忍受有人为了自己的私欲算计我母亲。”
他出身有问题,他并不在乎。
可是这一次流传他身世这件事,明显是有人在算计他,还有他的母亲。
太子决定把这个人给揪出来。
他不会放过这个人。
“太子长大了。”见到太子已经学会保护自己的母亲,云舒不由欣慰地说道。
太子便把自己面前的宫中糕点托给云舒。
云舒笑着拿了吃了,又见太后对太子叮嘱了一些最近在宫中要小心之类的这样的话,也知道太后生怕宫里人心浮动,对太子做出一些措手不及的事。太子也细心地听了,又请太后别为了自己的事过于忙碌焦躁伤了凤体,待这一天快要过去,云舒才一个人出了宫,把保哥儿留在了宫里。只是她才出了宫门,还没有上车,便见到沈将军也从宫里出来,她愣了一愣,便给沈将军请安。
沈将军用不着她请安,问她,“你是担心太子才进宫?”
“是啊。”云舒便说道,“见到太子安好,我才能放心。”
“我已经通知二妹妹和瑾瑜回来。”见云舒一愣,沈将军便对云舒说道,“从前陛下折腾出一个什么沈皇后,我就觉得不妥当。当年北疆知道二妹妹和京哥儿的太多,谁知道这些年谁走过嘴。只是那时候陛下说不过是权宜之计,我见陛下那时候伤心,也就点头,由着他胡闹。”弄出一个莫须有的沈皇后,还让沈皇后跟沈家连了亲,皇帝当年都是为了沈家还有太子,虽然知道这件事有不少漏洞,可是那时候皇帝才被自家妹子给甩了,只剩下一个儿子,实在可怜,沈将军看着皇帝那么可怜也没说什么。
“其实现在揭穿了也好。总比以后再闹出波折来容易解决。”云舒便说道。
“你说的没错。更何况这件事说穿了又能怎么样?京哥儿身上流着沈家的血,谁敢把他如何。比起什么远房的沈皇后,现在京哥儿才更让人承认是沈家的皇子。”
沈将军虽然这么说,可是脸色板着,自然是不高兴的。
他不高兴的是后宫和朝廷里有人心大了,竟然敢算计太子了。
云舒见沈将军很快克制好了自己的情绪,便也没有说好听的话劝他。
沈将军是沙场上见识过的人,心大,用不着一个女人安慰他。
倒是她更关心地问道,“二小姐和沈公子要回京城吗?”
“当然要回来,她和瑾瑜,大妹妹也会回来。”
云舒听沈将军说唐国公世子夫人也要回来,忙说道,“可是世子还在任上,没有陛下的旨意,不可能回来。”
“妹夫不回来,只大妹妹一个回来。”见云舒轻轻点头,沈将军便对云舒说道,“陛下也是这个意思。这种时候二妹妹受到的波及最大,大妹妹回来,她们姐妹感情最好,还能互相扶持安慰。”皇帝直到现在还对沈二小姐这么体贴,云舒沉默了很久才轻声说道,“虽然是陛下体贴,可是今日这事八成是他后宫嫔妃干的好事,都是因为他的女人而起。这么想想,我反倒只觉得这是陛下应该做的。”
不管是宽嫔还是宫里的谁,肯定是有嫔妃心大了,想要拉太子下来。
如果皇帝没有这么多的嫔妃,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
虽然云舒也知道皇帝广纳嫔妃当初是为了稳定朝堂,可也不吝啬在这个时候吐槽一下。
她回到京城以后,难得会在沈将军的面前这么吐槽,沈将军皱眉看着她说道,“你也是在北疆久了,说话更加随心所欲。这话让人听到怎么办?”
“这不是只有您嘛。”云舒小心翼翼地说道。
沈将军看着她,没有再说什么。
“幸亏只有我。”他便对云舒说道,“回到京城你要谨言慎行。从前的谨慎全都忘光了。对了,”他提醒云舒说道,“宫里的传言有太后彻查,京城里那些传言,你听着便是,用不着追问这些话是从谁嘴里传出来的。我和陛下有别的想法。”他怕云舒关心太子,在外面为太子抱不平,想问太子找出宫外是谁在宣扬这件事,云舒倒是认为沈将军想多了,她并没有这个能力。
沈将军这么一说,云舒一口答应了下来。
“二小姐什么时候回京城?我能为二小姐做什么?”云舒还是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她回来,你过来陪她几天就是。”沈将军目光复杂地看着云舒,最后还是没说其他的事。
他弟弟回来了。
可是云舒却似乎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
“别为太子过于担心,天塌不下来。”他对云舒只有说了这么一句话。
云舒听了便心里轻松了。
她也不追问沈将军和皇帝到底还想做什么,有什么计划,耐心地等待。
可是似乎皇帝一直都没有什么动作,相反,似乎过于沉默,引来了京城更多的动静。
更多的朝臣开始要求查清楚太子的生母到底是被追封了的沈皇后,还是当初和靖南侯府合离了的沈家二小姐。
京城开始不平静了。
盛宠小丫鬟 第641章 惊扰
第641章 惊扰
云舒也不堪其扰。
宋如柏是皇帝的心腹,跟随他去了北疆,皇帝身边的事,宋如柏不可能不知道。
云舒又跟着宋如柏在北疆数年,她还和北疆女眷十分亲密。
甚至连太子都对云舒喊着一声姨母。
这样的关系,说宋家不知道太子的生母,说云舒不知道这里面的详情可能吗?
之后的几天,云舒就受到了不少人的叨扰。
京城里平日里亲密一些的女眷,这时候都不会来打搅云舒,给云舒为难。
倒是平常只是点头之交的,反倒天天来忠义伯府上,旁敲侧击地想打听太子的事。
云舒怎么可能告诉她们。
京城里因为云舒这段时日的冷对,对她也有一些不好的传言,风言风语的,云舒听了也很头疼。
她索性把家门一关,谁也不见了。
正是因为忠义伯府谁都不见,也从不提宫中的事一句,多少人对忠义伯府这种不识相很不满意。可云舒自己不在乎,宋如柏也不在乎,对那些什么只知道巴结皇帝太子,却不知道来往交好京城的门户的那些传言也不放在心上,反倒劝着云舒不要和那些小人置气。云舒本来也心宽,见宋如柏劝着自己,也就丢开了手,在家里带着玉姐儿学学读书写字,倒也能打发时间。
虽然在家里不出去,也不见客清闲了不少,不过云舒也没有忘了打听宫里的事。
宋如柏每一次回家都能跟她提一些宫中最近发生的事。
听到说皇帝和沈将军依旧不反驳不否认,朝中的动静更大了,云舒便十分担忧。
不过想到现在已经成长了的太子,云舒又觉得自己是杞人忧天了。
她其实对太子的生母是沈皇后还是沈二小姐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能理解现在朝廷里那些人大声叫嚷着一定要查明白太子的生母是谁有什么要紧,甚至对那些跟着起哄的后宫嫔妃更加不理解,毕竟无论太子的生母是谁,都是皇帝的儿子,都是皇帝的长子。这些后宫的嫔妃只曾经得了皇帝的几日宠爱,就找不着南北东西,连个公主都没生过,就都敢肖想着太子的位置了。
云舒敢肯定,现在在朝廷里闹着的那些大臣,有很多都是后宫嫔妃的瓜葛。
因为储君之位会带来十分重要的利益,所以他们一起跟着起哄,想要把太子拉下来,自己好分一杯羹。
想着这些,云舒再一次觉得皇家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地方。
为了皇位,真是什么都敢做。
她正觉得担心的时候,唐国公府给她传话来,唐国公世子夫人千里迢迢从南边回了京城。
虽然世子夫人早年一直跟着唐国公世子在南边,可是早些年的时候云舒也是和世子夫人认识的,她听说世子夫人想见她,忙收拾了一番,带着玉姐儿一起去了唐国公府。就见世子夫人已经坐在老太太的身边,比起早年离开的时候,世子夫人越发雍容端庄,见了云舒便善意地微笑,看到了玉姐儿,她便笑着对云舒问道,“这是玉姐儿吧?”她竟然知道玉姐儿,云舒忙叫女儿去给世子夫人请安。
“快过来。二妹妹早前时常和我说起玉姐儿,说是个美人胚子。果不其然。”世子夫人拿了表礼给玉姐儿,云舒叫女儿给世子夫人道谢,便推着女儿去依偎进了老太太的怀里。
老太太正在对世子夫人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一个人回来?这一路上十分辛苦啊。”她还不知道京城里关于太子的那些事,因为老太太的年纪也大了,唐家上下都不愿意让老太太操心,所以外面的事能瞒着就瞒着了。世子夫人也是一样的,听到老太太垂问,笑得毫无异样地对她说道,“的确辛苦。不过大哥来信跟我说瑾瑜快回来了,说让我快点回京城,赶着瑾瑜在京城的时候帮他相个好人家的小姐,好早日成亲。”
她一边说,一边喝了一口茶对老太太说道,“您也知道,瑾瑜年岁也不小了,到现在还没有成亲,大哥也担心他,怕错过他这次回京城叙职,他又跑了。想要抓他成亲也不知道还要等到几时。”她的脸上带着端庄的笑容,说起弟弟的亲事,老太太便理解了,想到沈公子的年纪,叹了一口气对世子夫人说道,“你说的是。所谓长姐如母。给这孩子相看婚事,你这个做长姐的出面才行。”
他们说的沈公子的婚事。
云舒想到沈将军说沈公子也很快回来,世子夫人这么说,待到沈公子回京城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也不会怀疑,一箭双雕,心里便放松了。
不过想到沈公子现在还没有成亲,云舒的手指顿了顿,拿了一旁的茶喝了起来。
世子夫人一边和老太太聊着沈公子的婚事,因为老太太十分关心沈公子这沈家独苗的婚事,还很关心地也提到了几家家风还有风评都很好的小姐,世子夫人一边帮婆婆唐国公夫人端茶,一边笑着回应。她看起来完全没有异样,唐国公夫人与合乡郡主妯娌两个也陪着老太太说笑,因老太太最关心的就是唐国公世子这个长孙,还有前些年世子夫人生下的唐国公世子的嫡长子,难免多问了几句。
世子夫人无论心里多么着急自己的太子外甥,也沉住气没有露出异样。
云舒见她如此大将之风,心里不由轻轻感叹。
“只你一个回来也就罢了。什么时候你们全都回来了就好了。”老太太见世子夫人虽然和自己说着话,面上难免带着疲惫,自然是因一路上回来疲劳,便关心地对长孙媳妇说道,“快去歇着吧。别累着了你。”她催着世子夫人去休息,世子夫人也恭敬地起身,退出了老太太的房间,临走的时候,合乡郡主起身笑着说道,“我和小云去和侄媳妇说道说道。这京城里的好人家的小姐,我知道一半儿,小云这段时间在外面忙着,也知道另一半了。”
她一向都是十分热情的女子。
云舒见合乡郡主拉上自己,又见世子夫人对自己笑着,心里一动,便起身对老太太说道,“那我就去出出主意去。”
老太太搂着玉姐儿,对云舒笑着说道,“你去吧。有了玉姐儿,你就没那么非要在我的面前了。”
“原来玉姐儿如今比我还得您的宠了。”云舒笑着说了一句,这才转身跟着世子夫人与合乡郡主去了外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