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更糟糕的是,上个月连续下了几场大暴雨,出大事了。
地下水因为上层土壤压力减少,地表喷口越来越大,四下一片汪洋,加之天公不作美,连续多天大雨倾盆,下喷上灌,整个基坑内很深的积水,有崩塌的危险。当时很多人紧张的腿都发软了。
幸亏早早的准备了大功率水泵,如果没有这些水泵日夜不停的往外抽水,整个基坑肯定是一片汪洋,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水塘。
听杨芳讲了这些情况之后,杨帆感到暗暗幸庆。
多亏了提前准备,不然,会非常的被动。
两人在车上聊着天,谈着宏泰大厦的建设情况。不知不觉中,车子就到了宏茂大厦的施工工地。
杨帆下车之后,看到了十分壮观的一幕。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基坑,目测深度已经达到十几米左右,大量的工程机械,大量的建筑材料,大量的施工工程人员,整个场面一片热闹。
杨帆忍不住道:“姐,这样的施工场面还真是让人有一点震撼。”
杨芳自豪的一笑:“我们的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整个建设都是日夜不停的,如果你晚上来这里会发现,整个建筑工地一片灯火通明,也非常的忙碌。”
在杨芳的带领下,后面跟着好几名宏泰集团的中高层人员,大家戴着安全帽,走进了建筑工地。
这里看一看,那里瞧一瞧。有专业人员陪同在杨帆在身边,向他介绍着这里的建设进展情况。
杨帆看到这里矗立着起码十几台打桩机,有一些正在打着地桩。
每一个地桩的直径在一米以上,只是暂时还不清楚地桩的深度已经到了多少米。
没有多久,一位戴着安全帽的中年人急急忙忙地走过来,看得出来,他的脸上全是焦急之色。
注意到这个情况,扬帆心中想到,莫非发生了什么事情。
果然,他走过来之后,马上就会报道:“董事长,从目前的打桩情况来看,我们可能遇到了一点麻烦。”
杨芳马上询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就开门见山地和我们讲吧。”
他是宏泰大厦施工建设的总工程师,地基的施工建设情况最清楚,不过目前遇到了难题。
见杨芳这么说,他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道:“施工建设之前,我们对这里的地质情况进行过分析,但目前看来,实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他说着这里的情况,大家渐渐的沉默下来。
就是外行也知道,宏泰大厦的施工建设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情况。
东海市大部分都是冲积平原,地表以下40米都是淤泥。
考虑到这个情况,这栋摩天大楼的建设规划中十分清楚,除了深挖二十米的巨大基坑之外,还需要打下几百根地桩。
这些地桩必须直接穿过柔软的淤泥层,扎扎实实的抵达坚硬的沙土层才可以。
当初的预计情况是,淤泥层大约四五十米左右,下面应该就是坚硬的沙土层。
地桩的设计深度也是60米,现在最深的地砖已经打到60米的深度,但没有半点沙土层的影子,依旧是柔软的淤泥层。
怎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
大家的神情一个个的严肃起来。这样的摩天大楼,如果基础不牢,那简直就是地动山摇,会非常危险的。
杨芳挥手道:“走,带我们去看一看具体情况。”
在这位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行人到了其中一台打桩机的旁边。
一个直径超过一米,深度60米的地桩已经基本打好了。
在它的旁边堆积着从这个地桩之中打出来的泥土。
这位总工程师指着这些泥土道:“你看,全是淤泥,没有看到半点的沙层。”
“我们很多的工程人员现在十分的担心,有一些人甚至想到我们会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缴械。”
缴械投降意思非常清楚,就是这个工程无法再继续下去,只能放弃。
担忧的情绪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大家都一言不发,神情凝重的看着这些从地装之中挖掘出来的泥土。
有人甚至走过去,蹲下来抓了一把这样的泥土,在手心中看了又看,看了很久,没有说任何一句话。
杨芳也知道事情比较严重,想了想之后道:“开会讨论吧,马上在这里开现场会。”
集体的智慧远比个人的智慧要强大,也许集思广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都赞同杨芳的这个决定。
几个电话打出去之后,一些人陆陆续续的过来,走工程技术人员,也有这里的施工管理人员。
大家都到齐了之后,杨芳亲自主持这个现场办公会。首先,让这位总工程师将情况大致情况说了一下,然后道。
“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大家都提一提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忌。”
大家的发言也很踊跃,有的人主张更改设计,增加地桩的数量,从目前的400多根增加到600多,或是800多根。
还有人建议,深挖基坑的深度,在原来的设计深度上再上增加几米,甚至可以达到25米的深度。
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表面上看,基坑的深度只是增加了区区几米,但造成的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这个基坑的面积如此巨大,达到两万多平方米的规模,增加几米的深度,预示着混泥土层也相应的增加几米,这么多的钢筋混凝土,需要多少钱啊!
当大家的意见久久不能统一的时候,杨帆还是站了出来。
他清楚地记得,jm大厦当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地桩的深度达到了80米以上。
继续增加地桩的深度,成本是最低的,趁现在的60米增加到80米甚至90米,一直打到坚硬的沙土层。
于是,杨帆朗声的道:“我倒是有一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大家迅速地安静下来,原本在争论的人,更是一个一个的看向杨帆,他们微微惊愕。
大家都知道这是董事长的亲弟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更加的知道,杨帆不是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士。
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他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这么多人,全部看着杨帆。在大家的目光之中,扬帆显得十分从容,声音也十分的宏亮。
“大家刚才讨论了这么久,说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我认为,目前这样的情况,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地桩的深度,在设计深度60米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深挖到80米甚至90米,怎么样?”
声音一落,马上就有人道:“这肯定不行,事情哪里有这么简单。”
杨帆顺着声音看了过去,那是一位戴着安全帽,身材微胖的中年人,应该是宏泰大厦的一名建筑工程师。
军工重器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
怎么会不行呢?
杨帆很好奇,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办法不行。
他重生的记忆十分清楚地记得,在历史上jm大厦施工的过程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采用这样的办法,最后完美的解决了所遇到的难题。
杨芳是非常维护这个弟弟的,见有人明确地说杨帆提出来的办法不行,她心中微微的不满,目光也看了过去,沉声问道。
“为什么不行?请你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这位工程师好像也不怎么害怕,可能是觉得他的观点才是正确的,有十足的把握。
他回答道:“非常明显,东海市是冲积平原,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地表以下数十米都是淤泥层,我们的地桩必须打在坚硬的沙土层上才可以。”
“这个淤泥层到底有多深,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有可能是七八十米,有可能要到一百多米,也就是说可能要到一百多米才有我们需要的坚硬沙土层……”
杨帆笑了,不等他说完就挥手打断。
这位工程师的智商真有一点让人无语,行不行,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杨帆道:“淤泥层到底有多厚,我们用一台打桩机试一试就可以,在目前60米的深度上继续往下,看到底要多深才能遇到我们需要的坚硬沙土,。”
办法就是这么简单。
很多人甚至一阵惊愕,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乍一遇到这么严重的情况,可能有一点吓到他们了,往往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倒是杨帆这个旁观者非常清楚,问题没有这么复杂。用这样简单的办法,应该就能解决目前所遇到的这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宏泰大厦施工建设的总工程师,他立马同意杨帆的提议,甚至轻轻地拍了拍脑袋,一阵自嘲。
她心中想道,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么简单的办法呢?
行,不行。继续往下打地桩不就知道了吗?60米醋行就70米,70米醋行就80米,我就不信,这个淤泥层有一两百米的深度。
当然,如果真的有两一两百米的深度,那宏泰大厦这个工程必须停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么高的一栋摩天大楼建设在一两百米厚的淤泥层之上。
事情很快就这样决定了,按照杨帆的建议继续往下打地桩。
为了稳妥起见,一共选用了三台打桩机成,选三个不同的地点往下打桩,每台打桩机保持一定的距离。
原本已经停止工作的这些打装机又开始轰鸣起来,往下继续打桩。
杨芳姐弟俩看了看打桩的情况,暂时离开。因为不可能一下子就知道结果,也许要三五天之后才会有消息传出来。
离开的时候,杨芳心中祈祷道,老天保佑,再往下打一二十米就遇到坚硬的沙尘。
杨帆倒没有进行祈祷,他十分清楚地知道,估计到80米左右的深度就会发现下面全是坚硬的沙土层,每一个地桩打到这个深度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什么上百米的深度。
……………
今天是周一。
林建伟雄心勃勃到了宏泰集团总部,他知道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可以让他大展拳脚,施展他的才华。
到了那里之后,他很快就看到了刘杰和吴同顺两人。
刘杰现在十分开心,马上过来同林建伟高兴地握手:“林哥,我们从今天开始算是同事啦,真开心。”
他还不知道,林建伟担任宏泰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因为任命没有对外正式宣布。
林建伟也满是高兴之色,他对这位未来的手下还是十分满意的。
同刘杰紧紧的握手,也十分高兴得的道:“对,我们以后是同事,属于同一个团队,在这里好好干,干出一番大事业。”
吴同顺性格稍显内向,他也走过来,主动地同林建伟握手。
三人寒暄客气一番,聊了几句之后,马上有人过来通知,董事长亲自找他们谈话。
三人不敢怠慢,马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衬衣领带,随着这名工作人员到了一间会客室。
不久之后杨芳过来了,非常正式的√三人进行了谈话。并宣布由林建伟担任新成立的宏泰投资公司总经理。
当这个任命宣布的时候,刘杰和吴同顺都是一阵惊讶,尤其是刘杰的反应非常大,嘴巴张的老大,可能这个消息远远地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
一直不显山露水,没有半点的炫耀,林建伟居然就这样担任了宏泰投资公司的一把手。
在惊愕之余,回过神来的刘杰马上向林建伟表示祝贺,神态也稍显不一样,完全是一个下属和上司打招呼的方式。
至此,宏泰投资公司算是正式成立了,目前暂时只有三个人,由林建伟担任总经理。
这家公司虽然只有三个人,但资本实力则非常雄厚,杨芳将手中所持有的价值数亿美元的股票暂时托给宏泰投资公司进行管理。
当得知这些股票价值数亿美元,且是美国一些大公司,诸如,微软,intel,苹果等公司的股票之后,刘杰和吴同顺心中的震撼就可想而知。
宏泰投资公司成立之后,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组建一支精锐单团队。直接受杨帆的遥控指挥。
他们将来的工作地点不会在东海市,而是在港岛。
在那里才能更好地施展放开手脚,可以大干一场。
…………
宏泰大厦,建设工地。
自从几天前杨帆提议继续往下打地桩之后,这三台打桩机就日夜不停,继续工作着。
目前,这三个地方的深度都已到了70几米,打出来的土层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工程技术人员过来进行分析。
目的当然是想通过这些土层分析出,大家所希望的坚硬沙土层还有多远。
某一台打桩机旁边,不但有几名操作的工人,也有几名工程技术人员。
这几名工程技术人员蹲在地上认真的看这刚打出来的这些泥土。
看了一番之后,其中一名技术人员微微的振奋:“你们看,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可能再往下几米就是我们需要的坚硬沙土层。”
其他技术员纷纷赞同这一点,有人甚至心中想道:“杨帆真的厉害,他的提议真的十分管用。”
“是啊,这应该是最简单,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我们真的增加地坑的深度,增加地基混凝土层的厚度,那耗费的成本估计是以亿为单位的。”
几位工程技术人员看到即将出现坚硬的沙图土层,在高兴之余,也不胜感慨。
心中对杨帆心生敬佩之情。
一个个在心中想到,他真厉害!
幸亏有了杨帆当初的建议,地桩往下打到70几米就有出现坚硬沙土层的迹象。
这些工程技术人员还是非常有水平的,果然,又往下打了几米之后,真正的坚硬沙土层出现了。
首先发现这一点的工人们欢呼起来,一个个振奋不已。
“你们看,这是沙土层。”
“真的,沙土层真的出现了,太让人高兴了。”
“我去通知刘工他们,让他们过来看一看。”
很快,这台打桩机旁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工程技术人员之外,不少的管理人员甚至是大量的工人纷纷跑了过来。
看到打出来的沙土层,一个个高兴的不得了,整个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
宏泰大厦施工建设的总工程师,也闻讯赶了过来。
他激动的抓起一把沙土,放在手中,看了又看,似乎百看不厌,仿佛这不是廉价的沙土,而是珍宝一样。
他心中也彻底的放心下来,知道每一个桩基的深度,不必要到一百多米,可能八九十米就够了。
一天之内,三台打桩机都先后打到了沙土层,深度都基本比较统一,都是70几米的样子。
施工方很快召开会议,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致决定,修改设计,将原来设计的60米深的基桩改到90米。
也就是说,宏泰大厦的400多根基桩深度全部增加到90米,它们将深深地扎入坚硬的沙土层,将来会稳如磐石。
那些停滞了几天的装机又纷纷欢快的工作起来,继续向下打桩,深度从60米开始渐渐增加,一直会达到90米的深度。
接到通知之后的杨芳心中大定,特地亲自跑到建设工地察看了打出来的沙土,从工程技术员们那里了解具体的情况。
回到宏泰集团总部,一进她自己的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电话向杨帆打了过去。
东海舰船设计所。
杨帆刚主持召开完一个会议,大家讨论了054型导弹护卫舰的一些改进工作。
刚进办公室不久,他放在办公桌上的大哥大就欢快地响了起来。
拿起电话,里面马上传来了杨芳那熟悉而又带着喜悦的声音。
“弟,我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70几米的深度,我们三台桩机纷纷打到了坚硬的沙土层………”
听杨芳说完大致的情况之后,杨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彻底放心下来。
心中想道,果然打到了沙土层。
…………
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军工重器 第四百五十章 崭新的054舰
接完这个电话,放下手中的大哥大,杨帆轻松的想道。
宏泰大厦的基础建设不会再有什么大问题,90米的地桩深度,再加上400多根地桩上厚达数米的钢筋混凝土层,就算是发生大地震,这栋大厦也会矗立不倒,非常的安全。
宏泰大厦在建设上解决了这么一个大问题,后续的施工建设一片顺利,倒也不用杨帆姐弟俩再操心,要做的就是保证资金的充足供应。
整个建设工地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的热闹而又繁忙。
大量的工人在忙碌着,在努力着,大量的工程机械在不停地工作着。
…………
东江造船厂。
054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舰,涂装工作基本完成。
原本在这艘军舰四周的工装架已经全部拆除。远远的看上去,这艘军舰和杨帆当初所绘制的彩色效果图并无二致。
它超高的颜值,漂亮的身影,吸引着东江造船厂几乎所有员工的目光。它和杨帆所绘制的彩色效果图一样的漂亮,唯一的区别是,它更加的直观,活生生的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随着周边工装架的全部拆除,这艘军舰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之后,东江造船厂的员工们,总是喜欢过来看一看,欣赏一下054舰的身姿。
一行人从远处走过来,领头的三人是罗建国,扬帆和孙保国。
在三人的身后,还跟着十余人,他们全是东江造船厂的中高层们。
远远的,大家就看到了这艘漂亮的军舰。
罗建国首先欣喜万分的道:“真是想不到,我们的这艘舰已经基本建造完成,即将下水。”
涂装已经完成,只有一些收尾性的工作,以及一些必要的试验工作,然后就可以下水。
舰船在船台上建造到一定的阶段后,通过某种方法使其漂浮于水中的过程,称为船舶下水。
船舶下水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和机械式下水。
054舰的首舰采用的是倾斜式建造船台,它的下水方式肯定是重力式下水。
借助船台的倾斜角度,以及这艘舰本身的重力下水。
提及首舰的下水,孙保国心中涌现出浓浓的成就感,十分自豪的道。
“各位,首舰的下水日期基本可以定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下个月初就可以下水。”
现在是1996年的11月份,这个月还有十余天的时间,下个月初下水,也就是12月初下水。
东江造船厂也顺利地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首舰的下水。
提及首舰下水,不管是杨帆还是罗建国,心中都一阵高兴,这正是大家所希望的,也是日盼夜盼的事情。
下水对舰船的建造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对军方来说,也是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消息。
估计军方的领导们也是一样,都在盼望着这艘船早日下水,甚至盼望着它早日交付。
渐渐地,大家走到了这艘船的跟前,都纷纷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目光被这艘船所深深的吸引。
大家用欣赏的目光看着这艘054型导弹护卫舰,全部都是越看越喜欢的那种,尤其是罗建国。
他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054型导弹护卫舰,看到它那威武的主炮,呈几何切面式的外观,巨大的相阵控雷达,整整齐齐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心中甚至有一点微微的激动。
这正是军方所需要的,也是日盼夜盼的舰种。
看了一会儿之后,孙保国提议道:“建造工作基本全面完成,我们上船去看一看,怎么样?”
这说到了大家的心里面,就算他不提议,不管是罗建国还是杨帆,大家都想上去好好的看一看这艘054型导弹护卫舰。
一行人在孙保国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登上了这艘船,到处参观起来。
前不久,杨帆就曾经登上过这所军舰,现在再次登上来,细看之下,发现了很多明显的变化,有一些之前尚未完工的工程,现在已经全面完成。
在军舰上面,工人的数量比较少,只偶尔看见两三名工人在做一些收尾性的工作。
大家在这艘船上呆了起码一个多小时,全方位的参观了一番,久久的舍不得离去。
最后还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孙保国提醒大家,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
这样,大家才恋恋不舍的下了船,尤其是罗建国下船之后还特地回过头去,又看了好几眼,眼神之中全是不舍。
孙保国道:“走,在去吃饭之前,我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崭新的水平建造船台。”
“哦。”罗建国顿时大感兴趣。
他并不是外行,知道像054型导弹护卫舰这种建造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军舰,最好的建造船台是水平船台。
于是他挥手道:“走,让我们现在就过去。”
杨帆当然也想过去看一看,他对东江造船厂的这个船台建造进展比较了解,前几天的时候还特地去看过,那时还没有全面完工。
在孙保国的带领下,大家一群人向旁边走去,那里正是东江造船厂新建的巨大的水平建造船台。
在这个船台旁边,罗建国感叹的道:“咱们的这个船台真是不小啊!”
孙保国回答道:“确实是不小,它当初是按照杨总师的建议建造的,不仅是三千多吨的054舰,就是四、五千吨的052型导弹驱逐舰,或是更大的舰船都没有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