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这是怎么一回事?
孙保国连忙走了过去,进行了询问。
原来操作培训的时间有限,他们并不熟练,有时候还要借助厚厚的,全英文的操作指导书。
这不,这块钢板切割完成大半,需要调取一个新的数控程序的时候,进行一番操作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难题。
操作指导书的英文晦涩难懂,不要说那两名只有高中文化的操作工人,就算是那几名技术员们,他们也一样不明白这些英文的意思。
这么多领导看着呢。
这个关键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备料车间主任觉得很没有面子,立刻就沉声的道:“那还不去拿英汉字典过来,查一查这些单词是什么意思。”
有一名技术员,准备一路小跑去拿字典过来,杨帆一把叫住了他,“先别急,让我看一看。”
大家主动让开一点,杨帆走了过来,看了看操作指导书上的内容,不禁轻松的一笑。
对别人来说,这些英文确实晦涩难懂,就算是对着英汉字典,查到了每一个单词的意思,估计也依旧是半懂不懂。
另外,有一些专业词汇,英汉字典上可能也查不到,他们估计依旧很难弄明白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样进行操作。
对杨帆来说,这没有半点的难度。
干脆将这些英文的意思说了一遍,翻译得十分专业,又结合这些英语操作说明,干脆指导他们进行操作。
没有多久,这台数控机床又开始工作起来。
不知道谁振奋的叫喊了一声,顿时,欢呼声响了起来,热烈的掌声也响了起来。
牛批!
厉害啊!
不少人看杨帆的眼神有一点不一样了,充满了崇拜的那种,这么难的英文,杨总师居然没有半点难度。
孙保国大声的道,“这对杨总师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他精通英文,尤其擅长专业英语的翻译。”
原来如此!
杨总师的英语水平这么高!
这台数控机床欢快的工作着,没有多久,这块薄板被切割完成,大家都认真的看了切割质量。
切口整齐,非常的漂亮,没有半点毛刺、熔渣之类的东西,稍微用砂纸打磨一下,甚至不打磨都可以。
再测量了几个主要尺寸之后,完全合格。
加工质量堪称完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半点都不假,有了这台进口的数控激光切割机床,东江造船厂的薄板切割能力,成倍跃升。
在薄板加工方便,他们是真正的鸟枪换炮。
杨帆、孙保国等人没有急着离开,又看了第二块薄板的切割。还是之前的数控程序,有了第一块薄板的加工经验,工人们的操作也渐渐的熟练起来,加工比较顺利。
数控加工的话,首件合格,第二件应该也是合格的,果然,这二块薄板的加工质量依旧堪称完美。
看完第二块薄板的加工之后,大家都放心下来,孙保国更是陪同杨帆首先在备料车间到处看了看,看到了多种在切割之中的钢板。
有一些钢板不但已经完成了切割,而且,一些工人开始在打坡口,为接下来的焊接做准备。
看到这些,杨帆满意之极,称赞道:“孙总,你们的加工速度很快嘛。”
孙保国道:“有了首舰的经验积累和基础,我们感觉这一艘舰的制造顺利得多,哦,对了,第一块钢板的焊接将要开始了,我带你过去看一看。”
杨帆又面露惊讶之色,这么快就将开始第一批钢板的焊接。
俩人走进了焊接车间。
054型导弹护卫舰的三号舰,部分钢板切割完成,打完焊接坡口,它们被送到了焊接车间。
在备料车间继续进行钢板切割的同时,它们将首先在这里进行焊接,在孙保国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其中一个焊接工位旁边。
这里将进行三号舰的钢板焊接。
看到那名焊接工人,杨帆感觉到比较眼熟,认真一看,马上就认出来了,这是东江造船厂的焊接第一人——张意。
杨帆心中不禁微微一乐。
同时,心中也知道,东江造船厂对三号舰的钢板焊接依旧十分的重视,派出了精兵强将,没有丝毫的大意。
………
上一章的章节名搞错了,应该是第四百五十九章,内容没有错。





军工重器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航行试验
张意本来在埋头干活,在做着焊接前的一些准备工作,看到来了好几人,马上停止了忙碌。
他看到了杨帆!
看到了孙保国!
他十分的高兴,立刻主动的道:“杨总师,孙总,你们都过来了。”
看到熟悉的面孔,杨帆觉得有一种亲切感,于是,满面笑容的询问道:“张师傅,还是由你来焊接第一块钢板呀。”
张意倍感自豪,点头道:“嗯,车间特地安排的,前两天,车间主任特意找了我,安排了这项光荣的任务。”
确实够光荣的。
应该感到自豪。
三号舰虽然无法和首舰相比,但一艘054舰的第一块钢板焊接,也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估计其他的焊接工人都在羡慕张意。
如此慎重,特地选择焊接技术最好的张意,可见东江造船厂方面被吓怕了,遥想当年首舰第一块钢板焊接的时候,出了那么棘手的问题,搞得大家焦头烂额,现在,他们依旧不敢有任何的轻视。
杨帆倒基本没有这一方面的担心,经过首舰的制造之后,东江造船厂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焊接这一方面,他们肯定没有任何的问题。
孙保国介绍道:“杨总师,我们已经焊了几个试件,无一例外,全部合格。”
果然嘛。
不会有什么问题。
杨帆就更加轻松起来,已经到了焊接车间,肯定要看一看正式钢板的焊接质量怎么样。
一会儿之后,焊接开始。
张意亲自操刀,一手拿着焊枪,一手拿着焊接面罩,开始第一块钢板的焊接,电弧的强光闪现起来,火星四溅。
几条焊缝焊好之后,不管是孙保国,还是杨帆,都仔细的看了一番,每一道焊缝都不错,看不出任何问题。
三号舰的焊接,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看了看一手拿着焊枪,一手拿着焊接面罩,又在那里进行继续焊接的张意,杨帆建议道:“孙总,这样的纯手工焊接效率还是有一点低下,可以考虑进口焊接设备,实现自动焊,如大型焊接设备,大型焊接机器人,等等。”
孙保国道:“我们已经在考虑这些事情,会陆续采购一些焊接设备,提高焊接效率。”
两人在焊接车间呆了一会儿,看了多个工位的焊接情况,然后,又一起去了码头。
看到了那艘停靠在码头旁边的054型导弹护卫舰,它主要在码头边做一系列的试验,如系泊试验,主机码头试车,发电机组试验,舵机试验,等等。
这些试验需要一定的时间。
两人还登上了这艘军舰,孙保国也介绍了一系列试验进行的情况,总体来说进展顺利。
这些试验做完之后,将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航行试验,到那个时候,首舰将第一次离开东江造船厂的码头,航行在大海上面。
从船上下来之后,俩人又去看了正在改造的倾斜式船台,之前,首舰就是在这个船台上进行建造的,现在,它将被改造一番,成为更适合054型导弹护卫舰建造的水平船台。
不远处,东江造船厂的第一座大型水平船台建造基本完成,三号舰将会在这个船台上进行建造。
直到傍晚时分,杨帆才离开东江造船厂。
.......
1997年2月25日。
刚过完元宵节没有几天,东江造船厂的码头边热闹非凡,站了不少的人,空气之中都充满了振奋。
今天,迎来了大家期盼已久的事情,首舰的航行试验。
“太激动了,我们的船终于要离开码头了。”
“你们看,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拖船已经过来了。”
“......”
码头上,不但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也有一些手头活不多,闻讯赶过来的工人们,他们看着眼前的这艘054型导弹护卫舰,心情不免十分的激荡。
孙保国等几名厂领导也在码头上。
看着这艘漂亮崭新的军舰,听着员工们振奋的话语,胸中豪情万丈,孙保国更是看了看时间,知道航行试验马上要开始了。
参与航行试验的技术员们已经开始登船,有东江造船厂的技术人员,也有东海所的设计人员。
上午九时许,一声嘹亮的汽笛声响彻云霄!
我们的这艘054舰开始缓缓的离开码头,整个现场,爆发出空前的欢呼声,震耳欲聋,经久不息的掌声。
它第一次离开了码头,朝着远处的大海航行。
蔚蓝的大海上,这艘军舰在航行着。
前往试验区域的途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民船,有一些还是远洋巨轮,这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际贸易的发展,来往于东海市的远洋巨轮络绎不绝,距离东海市不远的某国际大港,远洋货轮更是进进出出,每天都有不少的货轮进港,也有不少的货轮离岗。
054舰的航行试验路线经过了精心的规划,特地避开一些国际航线,但完全避开是几乎不可能的。
远处,一艘巨轮正缓缓的行驶过来,两者之间的距离近了,目测不到一公里,看的出来,那是一艘装满集装箱的巨轮。
054舰早就发现了对方,并适当的调整了航向,对方终于也看到了这艘距离不远的军舰。
约瑟夫是这艘巨轮的船长,年轻的时候还在英国海军干过,他也是一个十足的军迷,一直关注着世界几个主要国家海军装备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对世界上一些出色的舰船了如指掌,如美国的阿拉伯克级,法国的拉斐特级,甚至还知道我们的052型导弹护卫舰。
“哦,上帝,那是一艘军舰!”
远远的看到这艘054型导弹护卫舰,约瑟夫已经惊讶,也有一点振奋,大声的喊道:“汤姆,将望远镜给我拿过来。”
很快,他站在船长室,拿着望远镜,一脸振奋的看着这艘军舰,刚一开始,他以为这是052型导弹驱逐舰。
通过望远镜,看的清清楚楚之后,他差一点又惊呼起来,因为这不是他曾经了解过的052型导弹驱逐舰。
“哦,那是拉斐特级!!!”
很快,他就愣住了,法国的拉斐特级导弹驱逐舰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再仔细一看,发现那不是拉斐特级,两者有很大的差别。
看清楚之后,他知道那是中国海军的军舰,根本不是拉斐特级,渐渐的,他无比激动,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这绝对是中国海军最新式的军舰!
这绝对是一艘非常出色的导弹护卫舰!
通过望远镜,他大致看清楚了,这艘军舰有独特的几何切面一般的外形,这是隐身设计。
又能依稀的看到相阵控雷达,似乎采用的还是导弹垂直发射方式......
看清楚这些之后,约瑟夫终于忍不住又大喊大叫起来,他知道,他自己可能是第一个如此近距离看到这艘新式军舰的外国人。
“快,快将我的相机拿过来。”
拿着相机,努力的调整好焦急,对着054舰的方向接连拍了好几张照片,但他也知道,因为距离的关系,这些照片肯定不够清晰。
知道拍摄的可能不清晰,他还是一个劲的在那里拍照。
一直到这艘军舰远去,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了,约瑟夫才收回目光,他知道,今天有幸看到这艘军舰,他可以在他的朋友圈里面吹一阵子牛的皮了。
我们的首舰,基本有效的避开了那些民船,抵达试验海域,开始了一系列的试验。
如操舵试验,抛锚试验,回转试验和惯性试验等等,当然,试验的重点还是测速试验。
通过试验发现,首舰的航速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最大航速更是超过了28节,没有采用燃气轮机,只是用了四台柴油机,能达到28节以上的最大航速,这是非常喜人的。
.......
东海舰船设计所。
杨帆正在接听电话,东海所派了技术团队参与试验,虽然没有亲自登船,但每次的试验情况,杨帆还是非常清楚的。
最高航速超过了28节!
听到这样的汇报,杨帆心中大定,054舰的设计可谓是非常成功的,起码在航速上十分的出色,完全达到了预期。
在高兴之余,杨帆心中也想道,现在的航试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考验在将来的海试。
海试大考!
只有顺利的通过了海试,才算是真正的通过了试验。
后续的日子里面,首舰经常离开东江造船厂的码头,继续进行一系列的航行试验。
包括进行了导航设备的试验,声呐设备试验等,随着一系列试验逐一完成,距离真正的海试也越来越近了。
海试是大事。
总指挥部和军方都十分的重视,罗建国更是准备亲自召开了专门会议,地点京城,通知已经发到了相关单位。
东海所当然也接到了会议通知,不但如此,罗建国还特地打电话过来和杨帆聊了很久。
如何进行海试,杨帆有绝对的话语权,因为他是054舰的总设计师。
接到罗建国的电话之后,杨帆开始做一些去京城开会的准备。
......
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军工重器 第四百六十二章 海试大考
京城。
关于054型导弹护卫舰首舰的海试会议如期召开,总指挥罗建国亲自主持,参加会议的不但有东海舰船设计所,东江造船厂的同志,也有相关单位的同志,甚至邀请了部分科研院校的专家参加。
会议开得很激烈。
大家的争议主要在于,在什么样的海况下进行海试。
杨帆的主张是在风浪大的时候进行海试,只有在恶劣的海况下通过考验,才能算是真正的通过试验。
我们的054舰必须在恶劣海况下应付自如,风浪不大,不能进行海试,必须要选择大风浪的天气进行航行。
这个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如东江造船厂方面,孙保国旗帜鲜明,极力支持杨帆的观点,也主张在选择海况恶劣的情况下进行海试。
有人反对。
他们的观点也非常的鲜明。
他们质疑,054型导弹护卫舰是包含新技术的舰种,现在,从图纸变成了真家伙,真的能经受住各种恶劣的海况吗?
为了慎重起见,他们不主张选择恶劣的天气出海,而是主张天气状况相对较好,风浪相对较小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海试。
双方的观点争锋相对!
激烈的会议开了几乎一整天,最后,还是军方的一位负责同志说了,054型导弹护卫舰是要走向深蓝的舰艇,它将来的活动范围不是近海,必须能应付各种恶劣的海上天气。
它在大风大浪里面,也应该能来去自如,要验证它是否具有这种能力,必须专门选择在恶劣的海况下进行试验,他相当于间接的支持了杨帆的观点。
总指挥罗建国拍板,选择恶劣的天气状况,对054型导弹护卫舰进行海试大考。
专门选择恶劣的天气!
这将是真正的海试大考!
参加会议的不少人悬着一颗心,担心在如此恶劣的天气状况下,我们的054舰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不管怎么样,海试大考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散会之后,参加会议的人陆续散去,罗建国则邀请杨帆去他的办公室之中坐一坐,喝一喝茶。
杨帆欣然答应。
心中知道,估计不单纯是喝一喝茶这么简单,可能还是要谈一谈054舰海试大考的事情。
办公室内。
罗建国热情的招呼杨帆在沙发上坐下来,拿出最好的茶叶,亲自动手泡了两杯热茶,一人一杯。
他也在沙发上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和杨帆聊着关于054舰的事情,如聊了即将下水的二号舰,聊了已经展开建造的三号舰。
渐渐的,聊到了首舰,也聊到了即将进行的海试大考。
“杨帆同志,我们的首舰即将迎来海试大考,我是既感到高兴,又有一点担心,你老实和我交一个底,在大风大浪的天气,复杂的海况下,我们的054型导弹护卫舰真的能跑起来吗,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看的出来,他虽然在会上拍了板,但心中还是显得有一点底气不足。
杨帆自信的一笑,肯定的回答道:“我们的054舰没有任何的问题,各种恶劣的天气状况,它都能应付自如。”
“真的吗!”
罗建国显得有一点惊喜!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他心中惊喜的感觉肯定不会这么浓烈,但这是杨帆说出来的,那就不一样。
他对杨帆十分的了解。
既然这么说,那肯定就是这样的,杨帆一般不会信口开河,没有十分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回答得这么肯定。
太好了!
太好了啊!
在惊喜之余,罗建国连连说了两个“太好了”,足矣可见他此刻的心情。在恶劣的海况下,054舰能应付自如,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估计也是海军方面梦寐以求的事情。
罗建国微微悬着的一颗心,彻底的放了下来,甚至有一点期待将要进行的海试大考。
其他人则不一样。
散会之后,有几位专家在一起,也在喝茶,聊着首舰将要进行的海试大考,他们都是相关院校的专家,教授,属于理论派的代表人物。
“太冒进了,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这如何得了。”
“是啊,我是不赞成这么做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出色的导弹护卫舰,千万不能出问题。”
“在大风大浪的天气中航行,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严重一点说,船毁人亡也是有可能的。”
“.......”
他们几个全是一副忧心忡忡,十分担心的样子,只是会议已经定了,他们不能更改。
.......
东海市。
开完会议之后,杨帆回到了单位,这两天一直在关注天气情况,首舰海试大考在即。
必须要选择一个大风大浪的天气,杨帆已经决定了,一定要登船,随着首舰一起进行海试大考,看一看它在恶劣海况下航行的情况,是否真的应付自如。
只是,一连两天,东海市一带的海域都是风平浪静,就算有一点风浪,也并没有达到能进行海试大考的程度。
杨帆再一次来到了东江造船厂,再一次登上了这艘停靠在码头边的054型导弹护卫舰。
站在船艏甲板上,望着远处的海面,杨帆心中想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理想的天气。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天气预报可没有现在这么准确和及时,什么时候会有大风大浪,还真的只能靠等。
这次海试,必须在大风大浪之中航行。
孙保国站在杨帆的旁边,也一样的看着远处一片平静的海面,缓缓的道:“航行试验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各项试验都顺利通过,只有海试大考暂时尚未进行。”
“是啊。”杨帆道:“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大风大浪的天气。”
如果其他跑船的人在这里,估计会惊讶的长大嘴巴,他们希望的是风平浪静的天气,而这两位则希望是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
“出海的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差不多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希望不要等太久,海试大考之后,后面还有不少的试验要继续进行呢。”
一系列的航行试验之中,除了海试大考,验证一下能否在恶劣的海况下应付自如,还有一项重要的试验内容。
那就是武器试验。
主炮、鱼雷、对空导弹,都必须一项项的进行测试,这些结束之后,最后进行的将是反导的舰载武器系统的测试,这也是最复杂的。
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武器试验,大家都希望尽快完成海试大考,便于为后面的武器试验留足时间。
又是几天之后。
好消息终于传来了,适合首舰进行海试大考的天气终于即将出现,东海市的天气也开始有了变化。
一连几天都是暖阳高照,附近海面一片平静,今天开始,天气阴沉起来,开始刮风了,还有下雨的迹象。
东海市附近的海面也渐渐的不再那么平静,波浪相比平常大了很多,且有加大的迹象。
杨帆和孙保国两人特地到了东海所气象局,听了气象专家的汇报之后,两人高高兴兴的离开。
走出气象局的时候,两人甚至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尤其是孙保国,开心的像一个孩子,“杨总师,我们等了这么多天的天气,它终于即将出现了。”
杨帆点一点头,建议道:“明天一早出海,开始首舰大考,怎么样呢?”
孙保国一口答应,“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上午八点,我们的这艘舰准时的离开码头。”
次日。
杨帆起来的很早,因为今天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在等着他,首舰即将起航,开始海试大考。
1...192193194195196...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