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原来申报了啊!
太好了,太好了!
这个同志不错。
上进心很强嘛。
肖景涛的脸上一扫刚才的失望之色,瞬间就开心起来,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方秋生呢?
乍一听原来杨帆填写了申报资料,呆了呆之后,狠狠的看了赵前进一眼,那凌厉的眼神仿佛在说,你差点误了大事,知道吗???
肖景涛到底是领导,肚量很大,加上心情好,也没有责怪赵前进,而是挥手道:“去将小杨的申报资料拿过来,我看一看。”
赵前进立刻一路小跑,很快就将杨帆的申报资料拿了过来。
拿着这份资料,肖景清看了看,流露出了满意之色,称赞道:“你们看一看,多么优秀的一位同志,参加工作仅仅四年,不但已经担任型号办副主任,而且获得过这么多项奖励,每年都是我们所里面的先进个人。”
“咦,杨帆同志已经发表了一共十一篇论文,国外刊物上就发表了五篇,了不起,了不起啊!”
“我建议杨帆同志破格通过初评,你们人事科没有什么意见吧。”
这个.....
当然没有意见。
你主管人事的领导这么说了,我们人事科能有什么意见,敢有什么意见!
......
张贴栏前面围了不少人,其中又以年轻人最多,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对中级职称评定最感兴趣。
当然也有一些“老鸟”,他们是“过来人”,想看一看今年又有哪些人通过了中级职称的初评。
“这次人不少呢,一共有32人。”
“我们设计室有4个人呢。”
“我们设计室也有3个。”
大家这样兴致勃勃的看着刚刚张贴出来通知,看到上面熟悉的名字,一阵阵的高兴,仿佛他们自己参与这次中级职称的评定一样。
“你们看,有杨帆的名字呢!”
杨帆是谁?
在整个东海舰船设计所,没有听说过杨帆的人还真不多,有一些人对杨帆还比较熟悉。
“真的有杨帆的名字。”
“不会吧,他和我一年参加工作的,到现在才四年呢,根本不够年限。”
“也许是破年限吧!”
终于有懂破格的人,提出了他的猜测,那就是破年限。
旁边一个声音大声的道:“对,杨主任是破年限,他表现出色,梁所长和肖副所长特批的破年限。”
这是赵前进。
他一语道明了其中的缘由。张贴好这份通知之后,他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夹在人群之中,看着大家的反应。
什么!
梁所长!
肖副所长!
他们俩特批!
很多人瞬间就流露了羡慕之色,在心中道,杨帆主任够牛的啊,两位大领导特批。
“我怎么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有人感叹道。
旁边马上有人反驳道:“人家这不叫运气,这叫实力,如果你有杨帆主任的水平,你也可以破格。”
“就是,就是!”
“杨帆主任水平很高的,我听过他一次课,感觉对我的帮助极大。”
“......”
四周数人马上发声支援,他们都对杨帆十分佩服,一点也不觉得杨帆这次破格有什么不对。
办公室之中。
杨帆刚才一口气看完了五份设计图纸,正休息一下,喝一口热茶。
赵玉兰推门进来了,大声的道:“小杨,你还真是稳坐钓鱼台,不去看一看吗,参与中级职称论文答辩的名单已经公布了,很多人都在那里看那份通知呢。”
杨帆一笑。
看不出有半点焦急的神色,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自信。
赵玉兰心中道,这倒也是,绝对的实力摆在那里,如果真的连破格都做不到,那就是不是杨帆。
......
东海钢铁厂。
这是其中一家承担052舰特种钢材冶炼的钢铁厂。当初,完成钢材的应用研究之,进入生产阶段之后,冶金部从全国范围内一共挑选了三家钢铁厂,其中就包括东海钢铁厂。
这是一家大型钢铁企业,有上百年的历史。
它在共和国的冶金史上鼎鼎大名,正因为规模和实力都一流,它才有资格承担052舰特种钢材的冶炼。
转炉前面,炼钢工人们在忙碌着,东海钢铁厂的总工程师,数名骨干技术员,他们既高兴,又有一点紧张。
经过这么久的努力,第一炉钢马上就要出来了。
这个时候。
两辆汽车行驶进入东海钢铁厂的厂区,车子停下来之后,从车上下来好几人,既有东海船厂的陈绍华、谢新建,又有东海舰船设计所的章波、杨帆等人。
大家都来了。
今天将冶炼出第一炉钢,大家都要看看一看。尤其是作为用户单位的东海造船厂,以及作为设计单位的东海舰船设计所。
大家走进厂房内,不但感受到腾腾的热浪,也感受到了一股紧张的气氛,隔着老远,大家就看到了炼钢的大转炉。
陈绍华道:“看来我们来得正是时候,可以见证第一炉钢被冶炼出来。”
闻言,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笑了笑。
不久之后,钢水出炉了。
出炉的钢水通过生产线,最后成型的是一种厚板,这是052舰需要的一种厚板。
舰船使用的钢材是全规格的,从薄板、中板、厚板到球扁钢和三种焊接材料,无一能缺。
东海钢铁厂首先冶炼出来的就是厚板。
看着眼前的厚板,大家也顾不上高温,一个个脸上洋溢着高兴和振奋之色。
“太好了,终于出来了。”
“哈哈,成功了。”
“厚板出来了,薄板、中板等将不会是问题。”
看着眼前的厚板,东海钢铁厂总工钟继雷心中也是一阵高兴,但不敢太高兴,因为性能是否合格,现在还不知道呢。
他挥手道:“马上取样,马上进行检测和分析,我要尽快知道数据。”
一些工程技术人员马上忙碌起来,在高兴之余,部分人一颗心也提了起来,心中想道,性能是否合格呢?
军用钢材,尤其是052舰需要的钢材,有着严格的要求,任何一项数据不合格,那就意味着眼前的这一炉钢不合格。
.......





军工重器 第一百四十四章 标记很重要(第二更)
尽管东海钢铁厂的技术人员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性能检测,但这也需要时间。
目送一些技术人员带着样品钢材离去,钟继雷这才向陈绍华、章波和杨帆等人走过来。
热情的道:“各位,来得这么早。”
陈绍华笑着道:“还算比较巧,正好看到了第一炉钢出炉。”
双方之间寒暄客气几句,也做了简单的介绍。像陈绍华、章波他们和钟继雷是非常熟悉的,经常打交道,但杨帆他们几个年轻人则是第一次来东海钢铁厂。
介绍完毕之后,钟继雷邀请道:“走,我们去那边喝一喝茶,检测结果出来还要一点时间。”
在钟继雷的带领下,大家一行人到了不远处的休息室,房间比较大,显然特地布置了一番。
“大家坐,随便坐。”
钟继雷很热情,招呼大家就坐之后又吩咐人泡茶,然后一起聊着天,打发着时间。
大家聊天的内容主要和052舰有关,其中新钢种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钟继雷也向大家介绍了这种军用钢材的冶炼情况。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
终于,东海钢铁厂的科研技术人员完成了这一炉钢材的检测,一名主管技术人员将崭新的检测报告送了过来。
接过这份报告,钟继雷马上就翻看起来,开始的时候脸色还比较严肃,因为担心数据可能会有某一些问题,就算他是总工,也不敢保证这一炉钢完全合格。
渐渐的,他的脸色轻松起来。
大家都明显的发现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丝满意的神色。
陈绍华忍不住先问了起来,“老钟,情况怎么样。”
钟继雷扬了扬手中的这份报告,大声的道:“这一炉钢完全合格,各项数据全部满足要求!”
合格!
满足要求!
听到这样的字眼,整个休息室之中气氛立刻就不一样,一种喜悦渐渐的升起,东海钢铁厂的人更是振奋的喊了起来。
“太好了!”
“功夫终于没有白费,这炉钢合格了!”
“接下来我们开足马力,为052舰冶炼出一炉又一炉的合格钢材!”
“.......”
感受到这种气氛,杨帆心情也微微激荡,高兴的想道,052舰的第一炉合格钢材终于被冶炼出来了。
接下来,薄板、中板、球扁钢等都会在这里被大量的生产出来,有了足够的钢材,东海船厂就有米下锅,可以开始进行052舰的建造。
陈绍华脸上浮现出喜色,他是这些军用钢材的用户单位,有了合格的钢材,他当然高兴,甚至在考虑未来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首舰的建造工作。
“我们终于有合格的钢材,杨主任,我们有合格的钢材了!”陈绍华对杨帆这样道。
感受到他此刻的心情,杨帆一笑,点头道:“对,我们有了合格的钢材,不不久的将来,你们可以开始052舰的建造工作。”
经过这么久的准备工作,很多事情都准备得差不多,就差052舰的钢材而已。各种薄板、中板、厚板和球扁钢被陆续生产出来之后,东海船厂就有了开工的原材料。
不久之后,某一些厂房内将开始船体的放样和号料工作,在厂房内开始船体钢料的加工,部件的焊接,船体分(总)段的焊接。
陈绍华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难怪他看上去似乎比谁都要高兴。
这份钢材的检测报告也开始在大家的手中传阅,大家一个个高兴的翻阅着,看一看上面的数据。
很快就到了陈绍华的手上。
他翻看了一下之后,朗声的道:“老钟,各项数据虽然合格,但有几项主要数据才刚刚过及格线,我觉得还是要再提高一些,钢材的质量你们要严格把关才行。”
四周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东海钢铁厂的不少人认为,数据过了及格线,就算是合格,就代表着这一炉钢是成功的,它是合格的。
钟继雷笑着道:“老陈,你的要求还真高,人家设计单位的人还没有说什么呢,不过放心,后续我们会继续提高质量,尽量让各项性能数据达到上差的水平。”
得到这样的承诺,陈绍华才放心下来。
其实他也知道,东海钢铁厂能冶炼出这一炉合格的钢材,其实非常的不容易。
这是一种新型的军用钢材,合金元素多,技术要求高,冶炼难度大,能成功冶炼出来就不错了。
这也是为什么东海钢铁厂的人这么高兴的缘故,就算仅仅只是基本合格,他们也高兴得很。
有一种浓浓的成功的喜悦。
聊了一会儿,陈绍华提议道:“走,我们大家去看一看这批生产出来的厚板,可以的话,今天就可以运到我们东海船厂去。”
四周又是一阵善意的笑声。
“老陈,你这太性急了吧!”
“光有厚板,没有其他的钢材,你们东海船厂也用不上,开不了工啊。”
“就是,就是,老陈确实太急了一点。”
“.......”
不少人这么笑嘻嘻的说着,开着陈绍华的玩笑。杨帆看着一切,也深受影响,心情一直不错,不时的笑一笑。
心中想道,陈总确实太性急了一点,这才哪里到哪里呀,现在才仅仅只有这一批厚板,且数量也远远不够,将它们运回东海船厂也顶不了什么用。
一艘052舰,建造过程之中需要消耗好几千吨钢材呢,这一批厚板才多少啊,才几十吨,差得远呢。
也许陈绍华仅仅只是这么说一说而已。
大家走出了休息室,再次到了生产现场,走到了这批还几乎带着余温的厚板面前,高高兴兴的看了起来。
杨帆也一样,走近一些,认认真真的看着。
看上去质量真不错,看着就有一种喜人的感觉。
“嗯,不错,真不错!”
“东海钢铁厂真有两下子,这么快就将第一批厚板生产出来了。”
“......”
看着眼前的这批厚板,大家一个个高高兴兴的这样说着,不时的还赞美几句东海钢铁厂。
杨帆没有说什么,只是听着这些飘进耳朵之中的话,此刻,他正认真的看着这一批钢板。
看完之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大可小。
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当然不会藏在心中不说,而是要提出来。
于是杨帆道:“陈总,你看一看每批厚板的标记,你觉得有问题吗?”
“哦。”
陈绍华重视起来,走近一些,仔细的看了好几块钢板的标记,沉思了一下才回答道:“没有问题呀,炉号、批次号都有,十分的清晰。”
一般而言,军用钢材上面都会有这些信息,将炉号、批次号等信息标记清楚,方便进行质量追溯,一旦发现有问题,马上可以知道是哪一个炉批号的钢材有问题,这个炉批号的钢材又生产成了哪些零件。
杨帆提醒道:“陈总,你再看一看,这些标记你不觉得少了一些东西吗?”
听了杨帆的提示,陈绍华又走近看了一番,渐渐的,他终于发现了,也知道了杨帆的意思。
真少了一点东西。
没有钢铁厂的编号!
确实没有工厂编号,只有炉号、批次号等信息。
两人的举动引起了旁边不少人的主意,包括章波、钟继雷在内,他们纷纷走了过来。
钟继雷更是询问道:“怎么,有问题?”
陈绍华如实的道:“我们注意到这批钢板的标记,它们有炉号,也有批次编号,但没有你们的工厂代号或编号。”
闻言,钟继雷放心的笑了,“这没有必要吧,有炉号和批次号就可以了,工厂编号完全没有必要。”
杨帆开口了。
提醒道:“完全有必要,052舰的钢材一共有三家钢铁厂进行冶炼,如果没有工厂编号,万一将来出了质量问题,无法追溯到具体是由哪一家工厂生产的。”
就是这个道理。
必须要有追溯性!
这也是杨帆特地提醒这批钢材没有工厂编号的原因。
钟继雷解释道:“您是杨主任吧,你可能对我们的质量管控有误解,我放心的告诉你,我们每一块钢板都会经过严格的出厂检测,绝不会让任何一块有质量问题的钢板流出去。”
这样也不行!
再严格的质量检测也有疏忽的时候。
万一不合格的钢板到了东海船厂,怎么去追溯它是哪一家钢铁厂生产的。
在这一问题上杨帆有自己的原则,丝毫不让,坚持道:“那也不行,工厂编号是必须的,标记的重要性,我想用不着我向各位科普了吧,你们应该都十分清楚。”
章波是052舰的副总设计师,他最有话语权。
他坚定的站在了杨帆这一边,严肃的道:“杨主任说得对,我们设计单位的意见是每一块钢板上都要有出厂编号。”
陈绍华也赞同这一点。
设计单位,用户单位都这么说,东海钢铁厂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照杨帆的意思去办。
只是,东海钢铁厂有一些人心里还不服气,觉得杨帆这是小题大做。
几个月之后,052舰的钢材真的暴露出了质量问题,幸好每一块钢板上都有工厂编号,这才让本来非常棘手的问题解决起来顺手多了。
这是后话,现在没有人会预料真的发生了质量问题,尤其是东海钢铁厂的人,他们对出厂的每一批钢材质量有信心,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发生钢材的质量问题。




军工重器 第一百四十五章 船体放样和号料(第三更)
每一块厚板上增加工厂编号,其实也简单。
这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设计单位,用户单位都是这样的意见,钟继雷只好安排人在每一块钢板上打上工厂编号。
很快,就有工人按照要求操作起来。
在每一块钢板上打上了“dh”两个大写的英文字母,代表着东海钢铁厂,采用的是冲击印。
给钢材做标记的方法有多种,除了冲击印之外,还有振动印,油墨印,电解印等好几种。
冲击印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也非常适合标在这种厚度的钢板上面,一会儿的功夫,每一块钢板上面就多了“dh”两个清晰的英文字母。
“大家都看一看,这样应该可以了吧。”钟继雷道。
不少人走上前去看一看,觉得没有问题之后,纷纷点了点头。
...........
时间已经到了1986年冬。
东海市已经到处透着寒意,很多人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早晨的时候,还会发现某一些地方结了一层薄冰。
天气冷了,但在东海舰船设计所,则热火朝天,052舰的设计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再过四、五个月完成全面设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从1984年初启动设计,现在已经快过完第三个年头,明年就是进入设计的第四个年头。
历史上,052舰的设计足足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而现在,可能只要三年多的时间,比历史上节约了一年以上的时间。
能提前完成设计,和杨帆还真有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是在设计之初,杨帆主导完成了052舰的设计总图,另外一方面,052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设计过程之中也讲究标准化,这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办公室之中。
身为总设计室的潘劲夫心情不错,目前,需要送到他这里来进行批准的设计图纸已经越来越少,意味着052舰的设计进入了收尾工作。
回想起这近一千个日日夜夜,一种浓浓的成就感在心中缓缓的升起,052舰的设计,终于快要完成了。
型号办。
杨帆刚坐下来不久,对着冰冷的手呵了一口气,心中想道,这天气还真是越来越冷了。
让杨帆高兴的是,一会儿之后,李军端着一盆炭火进来了,“杨主任,这盆火放你桌子底下吧。”
“好,好,还是放老地方,正感到有一点冷,烤一烤火,真舒服。”杨帆道。
李军殷勤的将这一盆炭火放在杨帆的办公桌底下,距离杨帆双脚很近的地方。
随着天气转冷,各个办公室开始生起了炭火,型号办也一样。李军多了一项工作,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生两盆炭火,一盆留在他们的大办公室中,另外一盆特地给杨帆端过来。
现在的李军,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杨帆刚调入到型号办担任副主任的时候,李军因为心里不平衡,摆出了一副高冷的样子。
现在呢,只剩下了殷勤。
两年的时间,杨帆彻底的折服了他。
他对杨帆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目送李军放好这盆炭火,高高兴兴的离开,杨帆心中想道,李军的变化真大,现在对我的话是完全言听计从,每天杨主任,杨主任的叫着。
这听着,还真舒服。
这样的李军,看着多顺眼。
杨帆心中满意的这么想着,伸手在炭火上烤了烤,这感觉,暖暖的,真不错,渐渐的,浑身上下都暖和起来,也开始在办公桌上进入工作状态,看一些下面送过来的报表和文件。
......
东海造船厂。
一辆重卡装载着几块钢板行驶进入了厂区,最终停在原材料堆放区,数名工人开始忙碌起来,用吊车将车上的钢板吊下来,在空地上堆放好。
这是052舰钢材的专门堆放区,早就准备好,只等钢材从钢铁厂运过来,现在第一车钢材到了。
办公室之中。
陈绍华在写着一份计划,这是他的习惯,将一周,甚至下一个月的工作重点写下来,按轻重缓急列出顺序。
门被推开了。
只见052舰副总建造师谢新建满是喜色的走了进来,大声的道:“老陈,第一车钢材从东海钢铁厂运过来了。”
真的!
这么快就到了!
听到这个大好消息,陈绍华脸上马上就露出了高兴之色,这份计划也不写了,放下笔,“走,我们去看一看。”
第一车钢材到了。
这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啊!
东海船厂上下,围绕052舰的建造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忙了这么久,辛苦这么久,一切准备基本就绪,只等米下锅。
这个“米”,就是建造052舰需要的新型钢材。
起身,大步流星的走在最前面,谢新建连忙跟上,俩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办公楼,直接朝钢材露天仓库,也就是052舰钢材的专门堆放场地走去。
远远的,俩人就看到了原本空旷的场地上多了一点东西,那是第一车运到这里的钢材,它们是几块厚板。
1...5253545556...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