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早在两、三个月之前,杨帆和杨芳一起聊天的时候,曾经说过他在美国看到的一家超市,说人家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宏泰超市如果也全面使用计算机,那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
上个月的时候,杨芳和谢国庆还特地去了一趟美国,那是他们这一辈子第三次出国,目的主要是考察美国的超市。
第一次去美国是前年,也就是1985年,费了很大的劲,现在政策宽松了一些,上个月去美国的手续明显顺利得多。
回来之后,也有样学样,开始和美国超市靠拢,也吸收他们的一些经营模式,其中就包括使用计算机。
杨帆带着江岩一走进来,看到一字排开的四、五台收银电脑,眼前一亮,微微一阵惊讶。
心中想道,我姐的速度蛮快嘛,真的全部使用电脑了。
在美国,超市里面普遍使用电脑,甚至建立了完善的庞大的数据库,一切开始信息化,而在国内,超市里面开始使用电脑的,宏泰超市绝对是第一家。
不错,真的不错!
看到这一幕,杨帆满意的点一点头。
心中也知道,自己的姐姐正在慢慢的蜕变,不再是几年前的那个样子,而是每年都在提高,渐渐的成为生意场上的女强人。
这是新开不久的一家超市,面积很大,商品种类也比较多,生意自然十分不错,收银处排着长队,几名收银员一阵繁忙。
江岩也道:“帆哥,这里的生意真好,芳姐真的了不起,能将生意做得这么好,这么大。”
杨帆一笑,带着江岩走进超市,开始选购自己需要的东西,一边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也认真的观察着。
在重生之前,杨帆见惯了现代化的超市,现在,一边挑选东西,一边对比着,和现代化超市有哪些差距,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和提高,有机会的时候,他会告诉杨芳。
这里除了大件的东西,如电视机、洗衣机,自行车等,其他的东西基本已经能全部买到。
杨帆挑选了几条毛巾,一个脸盆,两个搪瓷杯,几个碗,一个高压锅,一个炒锅,以及砧板,菜刀等等。
一共十几样东西。
购物车基本塞满了。
宏泰超市有购物车,这在很多市民看来这是一个创举,其实这是杨帆的建议,于是,每一家超市里面都有了购物车和购物篮。
“帆哥,差不错了。”江岩提醒道。
杨帆点一点头,也感觉差不过多,还缺的一些东西,下次再过来买,反正不可能一次买齐。
分几次,慢慢的将东西买齐就可以了。
即使是这家超市的幕后老板,杨帆也是十分低调的,从来不炫耀,连江岩都暂时不知道。
于是,自然也和其他的消费者一样,推着购物车排队结账,东西倒都不贵,很实惠,很便宜。
花了几十块钱买了这么都东西,还是很满意的。
唯一有一点微微遗憾的时候,没有看到自己的姐姐,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姐夫。
结完账,将东西放在长江750摩托车的车斗里面,这样的三轮摩托车就是好,既可以载人,又可以运东西。
将东西运回新房,一一放好,杨帆满意的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打开了电视机,准备休息一下。
江岩也挨着杨帆坐了下来。
“帆哥,芳姐的超市真不错,听说她一共开了好几家超市了吧。”
杨帆点一点头,“算上今天我们去的那家,一共开了十二家超市,基本遍布了整个东海市。”
“哇,十二家!”
江岩暗暗咋舌,又暗暗佩服,心中想道,芳姐真了不起,将生意做得这么大。
杨帆觉得今天是一个机会。
既然两人已经结婚,有一些事情就不该隐瞒,于是,杨帆如实的道:“你可能不知道,宏泰超市是我和我姐合伙开的,我占了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如当初怎么建议杨芳去开第一家小超市,本钱不够,先给了两千块钱,接着又分几次给了好几千,说了当初的启动资金的基本情况。
听完,江岩惊讶了!
准确的说,她有一点被吓到了。
良久才回过神来,消化并接受了这件事情之后,她振奋的道:“这么说,我是超市的老板娘。”
杨帆笑着道:“对,你是老板娘。”
江岩开心得很,摇身一变宛如成了一个小财迷,“帆哥,那我们现在有多少钱呢?”
杨帆两人一摊,“我自己存了两千多块,至于超市方面,我很少过问的,到底赚了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
这是实话。
超市赚了多少钱,杨帆真的没有过问,只是每年年底的时候,杨芳会告诉杨帆超市的情况。
杨帆呢,也没有过多的放在心上。主要精力放在052舰的设计和建造上面,这才是杨帆的事业。
原本还想告诉江岩,在花旗银行里面,自己还有不少的股票,全是以杨芳的名义买的。
早在两年之前,杨帆就告诉了杨芳那四十多万美元的事情,并要求杨芳取了出来,几乎全买了美国几家大公司的股票。
这些股票将是长期投资,未来的升值空间怎么样,杨帆再清楚不够,那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远比将钱存在银行里面划算得多。
去年,微软公司上市,杨芳又特地去了美国,不但考察了美国的超市情况,还按照杨帆的要求,购买了一部分微软公司的股票。
1986年微软公司在那斯达克市场上市,当时的资产只有200万美元,刚刚达到nasdaq小型市场的最低上市门槛——有限资产200万美元。
股票开始公开上市,当时股价为每股21美元,共筹集资金6100万美元。到1999年7月,微软市值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超过通用,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
杨芳以每一股21美元,一共购买了一万股微软的股票。
这些股票,未来的升值空间怎么样,可想而知!
这些事情,仅限于杨帆、杨芳和谢国庆三人知道,就是江岩,暂时也没有告知。
很多事情,杨帆是严格保密的,甚至保密的重要性,从来不去炫耀,且再三交代杨芳和谢国庆,在生意上,尽量不要牵扯到他。
于是,宏泰超市的法人是杨芳,而不是杨帆,在美国所买的那些股票,也是杨芳,而不是杨帆。
一步一步来,等有机会的时候,条件再成熟一些,肯定还是会告诉江岩的。
听闻杨帆占有宏泰超市70%的股份,江岩十分的振奋,并开玩笑似的说了,当哪一天她不想在东海市第二服装厂干了的时候,她就回宏泰超市去当老板娘去。
杨帆笑了笑,知道这估计是玩笑话。
......
休息两天,感觉不错。
不但买了一些日常用品回来,也和江岩出去放松了一下,逛街、看电影,品尝小吃。
东海市有几条百年历史的老街,十分的繁华,有不少的百年老店,两人过了一番嘴瘾,吃了不少好吃的东西。
知道自己老公的家底,花钱的时候,江岩也不那么担心了。
两人还给江大海买了两瓶好酒,给李秀珍和江丹都扯了几尺花布,让她们高兴坏了。
今天,杨帆开始上班。
早早的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在位置上坐下来,不久,赵玉兰进来了,和杨帆聊了几句。
她透露了一个消息,东海造船厂的分段制造顺利,第一个分段已经进程近半,第二个和第三个分段已经同时开工建造。
速度这么快!
杨帆心中一阵惊喜。
他当然乐于看到首舰建造顺利,希望它早一点建造完成,早一点下水。
这次去陆上联调实验基地呆了十几天,也就是说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去东海船厂,听赵玉兰这么一说,十分想去那里看一看。
于是,拿起电话给陈绍华打了过去。
首先询问了052舰的建造进展情况,然后特地提出来,想去东海船厂看一看具体的建造情况。
这样的要求,陈绍华举双手赞成啊!
他知道杨帆去了陆上联调,以为还没有回来了,早就想请杨帆过来看一看,并有意征询一下杨帆的意见,交流一下052舰的模块化总段建造法。
“我马上过来接你。”陈绍华热情的道。
杨帆道:“那倒不用,我这就过来,你在分段制造车间等我就可以了。”
“好,我等你过来。”陈绍华道。
就这么说好了。
杨帆起身,准备去东海造船厂,且和赵玉兰说了一声,在小车班要了一辆车,还是王伟开车,很快就将杨帆送到了东海厂。
走进分段制造车间。
杨帆首先看到的是制造进程近半的第一个分段,也看到了开始焊接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分段。
然后,看到了一脸热情,笑脸相迎的陈绍华。
.....
今日继续三更,第一更送上。





军工重器 第一百七十三章 鞋子里面能倒出水来
“杨主任,这么快就过来了。”
两人关系好,一见面就热情的打着招呼,然后愉快的聊了起来,如陈绍华特地询问了陆上联调实验的情况。
然后,一脸自豪的介绍道:“我们的分段制造进展比较顺利,虽然也总是遇到了各种小问题,但大问题一个都没有遇到,第一个分段制造已经进程近半,第二个和第三个分段已经开始焊接.....”
指着前面正在制造中的几个分段,陈绍华介绍着他们。
杨帆的目光也放在它们的上面,尤其是看到第一个分段已经初具规模,像那么一回事,心中一阵高兴。
当初,是杨帆提议052舰首舰采用总段模块化建造法,建造流程就是先在制造车间制造出一个个的分段,然后将这些分段在建造船台上进行组装焊接,最终制造成一艘052导弹驱逐舰。
分段制造比较顺利,杨帆也放心起来。
心情不错。
“老陈,恭喜你们,照这个速度,估计再过几个月就可以进行船台建造。”
船台建造!
进入这个环节,那就意味首舰的建造进入关键的环节,距离正式下水也不会很远。
陈绍华十分有把握的道:“我们预计,元旦左右可以进行船台建造。”
两人正在聊着。
伍明泽估计早就看见了杨帆,他焊接完一条焊缝之后,高高兴兴的走了过来,隔着老远就打着招呼。
“杨主任,好久没有来我们这里看一看了。”
再也没有出现焊接裂纹,他心中没有多少压力,心情一直不错,也充满了干劲。
杨帆注意到他满头大汗,在这炎热的天气里面,搞焊接,还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052舰的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像这个分段焊接的时候,往往要钻进去,到里面去焊接,累出一身大汗,十分的正常。
看到伍明泽满头大汗,衣服都湿了不少,连忙提醒道:“快,快到风扇前面去吹一吹,凉快凉快。”
车间里面有风扇,全是那种大的工业风扇,风力强大,吹一吹就能凉快下来。
哪里知道,伍明泽似乎习以为常,毫不介意的道:“没事,没事,这不算什么,幸好是在车间里面焊接,如果是在船台建造的时候进行焊接,那才叫辛苦呢,夏天的时候,我们的鞋子里面常常能倒出水来。”
这够吓人的。
不要说全身的衣服早就湿透,连鞋子里面都全是汗水。
之前采用的是传统的塔式建造法,大部分工作都在建造船台进行,包括大量的焊接工序。
伍明泽谈着他们以前的焊接情况,“有的地方就要爬进去的,这样像蛇一样爬进去,爬进去以后人在里面蹲着,蹲在里面焊。”
“我们有个电焊工在里面做电焊做了半个小时,然后出来,那时正是夏天,他的鞋子里能够倒出水来。”
听到这些情况,杨帆肃然起敬。
这么恶劣的工作环境,我们的军工人多么可敬,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抱怨,一心只想将我们的军舰制造出来。
注意到杨帆的神情,伍明泽笑着道:“现在好多了,我们在车间里面进行焊接,凉快得多。”
这倒也是。
船台建造是露天的,夏天是烈日暴晒。现在采用的是总段模块化建造法,各分段在车间内制造,没有烈日暴晒,还有风扇吹着,条件好得多。
即使这样,杨帆还是提醒道:“陈总,现在是夏天,工人们这么辛苦,防暑降温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陈绍华一笑,“谢谢你的提醒,防暑降温工作,我们并没有放松,不但给工人们每周都发放绿豆白糖,防暑降温的物品,每天也发放冰棍。”
果然,没有多久。
两名工人推着小车进入了制造现场,小车上放着几个泡沫保温箱,里面全是冰棍。
“大家来吃冰棍了!”
随着喊声,不少的工人放下手中的活计,拿着冰棍吃了起来。
伍明泽领了几只冰棍过来,給了陈绍华和杨帆各一只,“吃冰棍,冰冰凉凉的,很舒服。”
说完,他自己吃了起来。
杨帆拿着一只冰棍,哑然一笑,这种老式的冰棍,估计也只有现在能吃到,再过一些年,到了21世纪,可没有这种老冰棍。
剥开包装纸,轻轻的咬了一口到嘴里,冰凉冰凉的,很是舒爽.....
.......
次日。
一上班,杨帆就接到了潘总师打过来的电话,“小杨,你过来一下。”
杨帆马上到了潘劲夫的办公室,“潘总师,您找我。”
潘劲夫点一点头,招呼道:“自己泡茶,坐下来,我们聊一聊。”
潘总师找我聊天。
一上班就找过来,应该不是随便聊一聊这么简单。
一边泡茶,杨帆脑海之中一边这样想着,转得飞快,一下子就想了很多。
杨帆是知道的,潘总师前天去京城开会,昨天下午才回来,估计是想聊一些和他去京城开会有关的东西。
明白这一点,杨帆泡了一杯热茶之后,安静的坐下来,等着潘总师的开口,听他聊一些什么内容。
果然,潘劲夫直接道,“我去京城参加了一个重要会议,052舰总指挥部已经在考虑2号舰的建造......”
速度这么快!
杨帆暗暗惊讶。
历史上,首舰112舰建造完工,交付之后才开始113舰的建造,现在就开始考虑2号舰的建造,真有一点出乎杨帆的预料。
随即,杨帆心中想道,也许是总指挥部提前考虑问题,距离2号舰的建造也许还远着呢。
潘劲夫说了会上的一些情况之后,然后正色的道:“2号舰的建造是迟早的事情,在设计上,我们不能沿用目前的设计,不能原封不动,而是要进行一些提高和完善。”
说实话,他对首舰的设计并不是十分满意。
限于国内的工业水平,以及技术积累,无奈之下,首舰采用了很多进口设备,很多东西都不是国产。
除了国产化比较低之外,技战术水平和国外先进的导弹驱逐舰相比,也有很大的技术差距。
既然不满意,那肯定要进行提高。
怎么提高呢?
潘劲夫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052舰完成全面设计之后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的时间。
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还是想和杨帆聊一聊。
如果其他人知道,潘总师居然想和杨帆聊2号舰的设计,肯定会惊讶万分,直呼不敢相信。
杨帆才二十几岁好不好!
参加工作仅仅五年多。
他不是052舰的副总设计师,仅仅只是一位副主任而已。
潘总师和他谈2号舰的设计???
但潘总师确实是这样的想法,他知道杨帆的水平不错,是讨论2号舰设计的最佳对象。
杨帆年轻,职位又偏低,可以放开来谈,而比不要有什么顾虑。
如果是和总指挥部的人,或是副总设计师们谈未来的2号舰,可能要慎重一些,说话之前要稍微想一想,而和杨帆则不需要。
这是潘劲夫特地叫杨帆过来的原因。
同时,他十分清楚,杨帆的水平不错,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也许早就在考虑未来的2号舰。
惊讶之余,杨帆也开始思考未来的2号舰。
对于113舰,杨帆当然非常的熟悉。
更加十分清楚它和112舰的一些区别,它们俩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国产化率的不同,在113舰上使用了更多的国产化设备。
另外,一些新技术也开始运用在113舰上面,在整个052舰的研制和建造过程之中,它是一个逐步提高,逐步完善的过程,历时一、二十年,从052、052b到052c,再到052d.....
面对潘总师的询问,杨帆道:“我们未来的2号舰,要着重考虑国产化率的提高,作为一款战舰,一味的依赖进口设备,那肯定是不行的......”
杨帆说着自己的一些见解。
潘劲夫一边听着,一边不时的点一点头,显然十分赞杨帆的一些观点。
不但要提高国产化率,一些新技术,也将开始运用到未来的2号舰上面,潘劲夫心中想道,也许,该开始考虑2号舰的设计。
........
在东海市呆了仅仅十余天,杨帆又到了陆上联调实验基地。
一到这里,马上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大家的精神面貌都不错,因为进展还算顺利,杨帆的方法非常有效,虽然存在复杂的电磁干扰,但按照杨帆的方法,正在逐渐一一排除。
渐渐的,电磁干扰逐步的排除,形成了详细的试验记录,将来这些设备装上052舰,这些试验记录将是很好的指导性文件。
电磁干扰最终顺利排除,唐建明高兴起来,也信心十足,拿起电话亲自向潘总师,向052舰总指挥部汇报。
消除了电磁干扰,对于陆上联调来说,算是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会将有几次大考。
那才是验证陆上联调真正成功的关键。
只有通过大考,陆上联调才算真正的结束,才算是达到了装舰的标准。
……………
今日继续三更,第二更送上!!!




军工重器 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一次大考
今天,陆上联调实验基地气氛似乎有一点不一样。
杨帆又一次来到实验基地,马上就感受出这种宛如大战前的紧张气氛,几乎每一名技术员都是这样的状态。
整个基地内,军方的人在数量上多了起来,尤其是武器操控,全部换成了军方的人。
杨帆知道,这一次不同寻常。
第一次大考,即将来临。
上午的时候,军方的人员开始吊装导弹,将舰对空导弹装在了导弹发射装置上面,并达到随时可以发射的标准。
对这次大考,整个基地都十分的重视,包括唐建明在内。另外,大家辛苦这么久,也想看一看效果怎么样。
大考,将是检验自己劳动成果最好的办法。
此外,包括东海所,052舰总指挥部等都在关注着这次大考,还有军方的高层,他们对052舰寄予很大的希望,也想看一看此次大考怎么样。
是否能顺利通过呢?
唐建明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而是将这当成一件大事,这不,正召集整个基地所有的骨干技术员们开大会呢。
身为临时副总指挥,杨帆也参加这次会议。
唐建明朗声的道:“同志们,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这是我们陆上联调以来真正的第一次大考,我们必须一炮打响,一次性通过。”
052舰的定位是区域防空,远程警戒。
几乎所有的舰载设备都在陆上联调实验基地,包括武器的,雷达的,通讯的等等,这么多设备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否达到区域防控和远程警戒呢。
“这一次大考,不是开卷,而是完全闭卷,我们不会提前知道靶机飞过监控区域的时间,路径,一切必须靠我们的雷达,从今天开始,所有雷达开启,监控我们的周边区域......”
他大声的说着,进行一系列的部署,目的就是力求成功,交出满意的答卷,因为上下都在关注着呢。
陆上联调实验进行这么久,小考有好几次,基本都是以“开卷”的形式,提前知道靶机或靶船经过的路径、时间等,且只要求发现目标,而不是命中目标。
“同志们,我们这一次要高度紧张起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除了要发现靶机之外,我们还必须命中目标。”
什么!
必须命中目标!
参与过前面好几次小考的技术骨干们,纷纷脸色微微一变,有一点出乎他们预料,居然要求命中目标。
这一次,将是实弹!
有人恍然,心中想道,难怪防空武器装上了实弹,操控人员也换成了军方的人。
唐建明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提了不少的要求,顿时,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完全不一样。
1...6566676869...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