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他并不放弃,“我们东江船厂确实想争一争2号舰的建造,杨主任,你说我们的希望怎么样。”
争2号舰的建造任务???
杨帆看了看孙保国,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见状,孙保国微微有一点紧张,连忙询问道:“怎么了,我们难道没有什么希望吗?”
杨帆正色的道:“我看你们希望不大。”
什么!
孙保国脸色一变。
有一点不服气的道:“我们东江造船厂也是很有实力的,有数十年历史的军工造船企业,即使是万吨级巨轮,我们也有能力建造。”
东江船厂实力确实不错。
但和现在的东海造船厂相比,实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总段模块化建造法方面。
东海造船厂已经正式的走上了总段建造法的道路,各制造车间,很多的设备等,都围绕总段建造法进行改造,完善。
东江造船厂呢,他们规模确实不小,但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塔式建造法上面,而2号舰肯定将继续采用总段建造法。
上面不可能将2号舰交给东江造船厂,而是肯定让有总段建造法经验的东海造船厂继续建造。
明白这一点,杨帆才说东江造船厂的希望不大。
看了看一脸不服气的孙保国,杨帆语气平和的道:“2号舰将继续采用总段模块化建造法进行建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上面不可能将2号舰交给一家没有总段建造法经验的造船厂进行2号舰的建造。”
原来这样啊。
孙保国满脸的失望之色。
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身为东江造船厂的副厂长,他知道东江厂擅长的是传统的塔式建造法,而并不是擅长总段模块化建造法。
对于这种建造方法,他自己也了解得不多,只是从一些外文资料上看过一些介绍,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希望基本破灭。
看的出来,孙保国的心情似乎有一点低落,草草的吃了一点饭菜就放下了筷子。
见他这样,杨帆也没有办法,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
几日之后。
昨天杨帆又去了东海造船厂,看了首舰的舾装情况,见一切比较顺利,放心的回到了东海所。
今天上班之后,特地去了一趟作战系统设计室,和施伟聊了一会儿,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不久。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原本以为是型号办的哪一位员工,哪里知道推门进来的是孙保国。
和几天之前的失落相比,今天的他显得不样,看上去心情不错,笑呵呵的推门走了进来。
“杨主任,你好呀。”
杨帆站了起来,热情的道:“孙厂长过了呀,快坐。”
同在办公室的赵玉兰也同孙保国打了招呼,且心中想道,孙厂长又来找我们小杨。
虽然没有像上次那样的激荡,但心中还是有一点微微的振奋,看了看杨帆,又看了看笑呵呵的孙保国,这才收回目光。
东江造船厂的副厂长,接二连三的特地登门,这要说出去,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
但事实就是如此。
孙保国不但又亲自登门,而且还笑呵呵的,没有一点架子,根本就不像一位副厂长,倒是像杨帆多年的好朋友。
坐下来之后,孙保国愉快的和杨帆聊着天。
聊了一会儿之后,他轻松的道:“我也想通了,2号舰的建造我们没什么希望没什么关系,将来还会有3号舰,4号舰,将来的机会多着呢。”
“我前两天特地去了东海造船厂,和老陈聊了很久,还特地参观了东海造船厂,他们的变化很大,这有一点让我意外,这提醒我们,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我们东江造船厂也必须改变。”
“怎么去改变呢?我已经有了计划,第一步就是学习总段模块化建造法,对厂里面的一些设备和设施也进行改进.......”
说了他一些初步的计划之后,态度诚恳的道:“杨主任,我知道你是总段模块化建造方面的专家,今天想特地邀请你去我们东江造船厂,帮我们看一看,尤其是我们有一栋新厂房准备开建,希望能给我们一些指导意见。”
杨帆微微感到意外,没有想到对方特地过来请自己。
赵玉兰则又看了看杨帆和孙保国。
她的内心又有一点无法平静,我的天呐,小杨这么厉害,人家孙厂长特地过来邀请。
看这样子,简直将我们小杨当成了专家,特地请小杨这位专家去东江船厂参观,给他们提建议。
牛啊!
小杨真是太牛气了!
赵玉兰不得不佩服,心中一个大写的服字,对杨帆佩服得几乎五体投地。
又看了看杨帆办公桌上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技术书籍,脑海之中浮现出杨帆经常坐在那里看书的场景。心中想道,还是要多看书啊,看来我真的要静下心来,好好看一看书,向小杨学习。
杨帆倒没有注意赵玉兰的神色,也不知道她心中在这样想着,而是爽快的对孙保国道:“指导谈不上,东江船厂鼎鼎大名,我早就想去好好参观一番。”
见杨帆同意去东江船厂,他高兴起来。
客气的邀请道:“走,那我们现在就走。”
“行啊,没问题。”杨帆道。
两人一起出了办公室,有说有笑的往外面走着,留下赵玉兰一个人在办公室之中久久不能平静。
孙保国开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过来,驾驶员是他的秘书小秦,杨帆认识。
秦秘书热情的和杨帆打招呼,两人都上车之后,启动吉普车,前往东江造船厂。
东江造船厂距离有一点远,它和东海造船厂属于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在东海市的西北,一个在东海市的东南方向。
大约一个多小时,吉普车才行驶进入东江造船厂的厂区,透过车窗玻璃,杨帆打量着这座有好几十年历史的军工造船企业。
东江船厂临江而建,厂区很大,他的旁边是东海市最大的一条江。
重新之前,杨帆多次来过东江造船厂,共和国的第一艘054型导弹护卫舰就是在这里建造的。
那个时候的东江造船厂实力强大,设备先进,现在的东江造船厂,它会是什么样子呢?
杨帆比较好奇,想看一看现在的东江造船厂会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这么爽快的答应来这里看一看呢?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出于好奇,想看一看八十年代晚期的东江造船厂会是什么样子,和21世纪的东江厂有多大的差距。
其二则是为将来考虑,也许再过几年,国家会启动054型导弹护卫舰的设计研发,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第一艘054型导弹护卫舰会在这里进行建造。
为将来的054型导弹护卫舰建造考虑,杨帆不介意给东江厂一些建议,为未来的054舰建造提前做一些准备。
如建议他们提前在某一些舰船的建造上采用总段建造法,提前积累这一方面的经验。
“先去我办公室喝一喝茶,还是先去参观我们的厂区。”孙保国征询杨帆的意见。
杨帆道:“先去厂区看一看。”
既然来了,那第一时间要去看一看现在的东江造船厂。
至于坐在办公室中休息和喝茶,那是参观完之后的事情。
.....……
第二更!
军工重器 第一百九十三章 提前准备(第三更)
“可以,那我们去厂区参观。”
孙保国陪同着杨帆,一边走,一边介绍着江东造船厂的情况,包括它的历史在内。
东江造船厂建立于民国15年,当时以5000元建厂,解放后,东江造船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自1975年开始,先后为马来西亚、德国、美国、丹麦、阿尔及利亚、日本、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建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符合gl、lr、bv、dnv、abs等船级社规范的船舶十几艘。
东江造船厂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
在孙保国的带领下,参观了厂房、码头、造船平台,以及相关的造船设备,中饭是在东江船厂的职工食堂,吃的是小灶。
杨帆对东江造船厂的印象停留在21世纪,这么一番参观下来,心中道,原来八十年代末期的东江厂是这个样子。
如1959年建成,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的那栋大厂房,在21世纪是东江厂的船体车间,现在只是比二、三十年之后显得厂房新一些,设备没有这么多而已。
又如21世纪用于分段焊接的那栋厂房,现在也还显得比较新,不像21世纪那样有老厂房的历史感。
那些21世纪的新厂房,它们现在还没有出现,在它们的位置上,现在要么还是一片空地,要么则是一些老旧的低矮建筑。
参观完毕,已经是下午时分。
孙保国客气的邀请杨帆进了办公室,热情的泡了热茶,两人坐下来,热情的聊了起来。
“杨主任,你觉得我们厂怎么样,如果将来要建造052舰的话,需要进行哪方面的技术改造。”
杨帆有心帮一帮东江造船厂。
未来这里会不会承担052舰的建造任务难说,但肯定会承担054舰的建造,且还是首批054舰的建造。
既然如此,一切工作提前准备,应该是可以的。
杨帆道:“东江船厂的条件和实力都不错,但你们更倾向于传统的塔式建造法,这种建造法渐渐的显得有一点落后,跟不上时代,你们必须更倾向于更先进的总段建造法。”
孙保国道:“总段建造法,我们也在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了解和学习,我们也有逐步采用总段建造法的打算。”
杨帆点一点头,“我推断,再过几年,最迟不会超过10年,国家肯定将研制新一代的导弹护卫舰,东江船厂可以将目光放在新一代的导弹护卫舰上面。”
真的吗?
国家真的会研制新一代的导弹护卫舰!
孙保国先是一阵惊愕,然后是一阵惊喜,他是军工造船企业的人,完全认同杨帆的推测。
对呀!
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瞬间,他就高兴起来,甚至有一点激动,没有争到052舰的建造任务,那可以瞄准未来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
现在就开始提前做准备,将一切准备工作做足,将来国家一旦决定建造新一代的导弹护卫舰,那肯有可能将会放在准备工作充足的东江造船厂。
明白这一点,孙保国满是感激的道:“杨主任,你这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杨帆开心的一笑。
孙保国道:“如果将来由我们承担新一代导弹护卫舰的建造,我们东江船厂将进行哪些准备工作呢?”
杨帆想了想,直言不讳,“未来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肯定采用总段建造法,各分段在制造车间内完成,然后再在船台进行总段建造,东江船厂要围绕这一建造法开始做准备。”
“如你们的几栋大厂房,我看了看,全是钢砼结构,非常坚固结实,这样的厂房内,我建议至少配备两台50吨以上的桥式起重机,方便船体分段翻身。”
“另外,建造船台进行技术改造,让它更加适合进行总段建造,设备方面,500吨级的大型龙门吊必不可少,你们现在就可以考虑进口,或是寻找国内专业的厂家进行建造......”
杨帆说了很多。
经验摆在那里,在重生之前见惯了各大造船厂的样子,它们有哪些设备,厂房是什么样子的,清清楚楚。
说起这些东西,简直就是信手捏来,唯一要考虑的是现在是八十年代末期,有一些设备没有,需要适当的降低要求。
如船台建造阶段需要的大型龙门吊,从长远考虑,1000吨级的当然更好,但估计现在进口这样等级的龙门吊很困难,于是降低到了500吨。
孙保国认真的听着。
并拿出笔记本将这些东西全部记录下来,足足记了三大页,一边记录,一边感慨不已。
杨帆同志果然名不虚传!
真的是有两把刷子!
所讲的这些东西,似乎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原来我们东江船厂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去做。
杨帆讲了将近一个小时。
讲完之后,孙保国有一点激动了,完全无法控制他的心情,紧紧的握住杨帆手,一个劲的道。
“谢谢,太感谢了。”
杨帆轻松的一笑,“没什么,你们按这些去做,只要能在两、三年之内完成,未来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的建造,肯定会放在你们东江造船厂。”
“真的呀!”
“太好了!”
孙保国更加的激动,满脸的感激之色,又一次和杨帆紧紧的握手,杨帆能感觉得到,他的手有一点微微颤抖。
可见,此刻孙保国的心情。
客气的送杨帆出了办公室,客气的送杨帆上车,又热情的亲自将杨帆送回东海所。
回来之后。
杨帆心中想道,如果东江船厂真的按我所提的建议去做,不但他们的造船水平和实力会更上一层楼,也将为054舰的建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
时间进入到7月份。
东海市正式进入盛夏,天气格外的炎热起来,中午的时候,地面上散发出来的热气,给人一种热浪滚滚的感觉。
首舰的舾装进入全面阶段。
甲板舾装、住舱舾装、机舱舾装等全面展开,尽管天气炎热,但一点也没有停滞舾装工作,整个东海船厂充满了干劲。
建造船台是主战场,大量的工人在忙碌着,就算是某一些舱室内的温度高达40度,但工人们仿佛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即使满头大汗,衣服都几乎湿透,那也依然干劲十足。
在建造船台边的一间厂房内,一些技术人员在忙碌着,在大家的面前是两台lm2500型燃气轮机,以及两台进口的柴油机。
052舰柴燃联合动力,由两台燃气轮机和两台柴油机提供动力,这在国内是首创,也是052舰的设计亮点之一。
正常速度下,由两台柴油机提供动力,加速情况下,两台燃气轮机将开启,052舰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2节的高速。
“没有问题!”
“我看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吊装进入动力舱。”
一众技术人员,质量人员,他们统一了意见,一致认为这两台lm2500型燃气轮机和两台柴油机可以进入动力舱。
很快,情况汇报到了总建造师陈绍华那里。
首舰的整个舾装之中,动力系统的安装无疑是其中最具分量的工作之一,这需要总建造师拍板。
副总建造师谢新建亲自请示,“老陈,两台lm2500型燃气轮机,两台进口柴油机,可以上舰安装。”
闻言,陈绍华很高兴,拍板决定道:“明天一早上舰,到时,我们都去看一看。”
这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也是技术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因为采用的是先进的柴燃联合动力。
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应用!
次日,一大早。
整个建造船台就热闹起来,除了工人们继续进行舾装之外,也有一些工人在指挥下开始第一台柴油机的吊装。
通过钢丝绳,利用船台上的这台龙门吊,缓缓的将第一台柴油机吊起来,在大家紧张而又振奋的目光之中,缓缓的移动......
......
第三更!
军工重器 第一百九十四章 堪比心脏搭桥(第四更)
这里,不但有不少的技术人员、质量人员和管理人员,东海造船厂的不少高层也都到了。
包括吕国栋、陈绍华在内,大家的有一点紧张的看着第一台柴油机被吊进动力舱,直到柴油机稳稳的落下,不少人才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这么紧张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我们国内第一次采用先进的柴油联合动力,在动力系统的安装之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
这项技术叫做轴系对中!
它决定了轴系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转,如果说动力设备是舰船的心脏,那么这项技术比心脏搭桥手术还要复杂和精细。
柴油机它在运行的过程中,转速很快,在如此高速运转之下,如果轴系装得并不是太好的话,首先轴承轴瓦就会烧掉。
轴瓦都烧掉了,那整个动力系统就意味着瘫痪。
这在东海船厂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难怪大家如此的紧张,包括一把手都亲自来了,亲眼看着第一台柴油机吊装进入动力舱。
接着,第二台柴油机,然后第一台lm2500燃气轮机......
整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没有人敢追求速度,以稳妥,精准,追求质量为第一。
几乎一个上午的时间,两台进口柴油机,两台lm2500型燃气轮机才终于成功的吊装进入动力舱。
当第二台lm2500型燃气轮机顺利落下,稳稳落下的时候,整个现场不可控制的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掌声响彻整个船台。
大家拼命的,用力的鼓掌,连那些正在进行舾装的工人们也不例外,一个个高兴起来,松了一口气。
“太好了!”
“柴油机和燃气轮机都顺利进入动力舱!”
“开头顺利,这是一个好兆头。”
“........”
听到如此热烈的掌声,听着那些飘进耳朵之中的话语,吕国栋心中一轻,兴致勃勃的挥手道:“走,我们登舰,去动力舱看一看。”
吕国栋、陈绍华走在前面,后面还跟着好几人,大约五、六人戴着安全帽,登上了这艘052舰,进了动力舱。
“这里面蛮宽敞嘛。”吕国栋有一点意外的道。
陈绍华道:“052舰的动力舱是加大设计的,十分的宽敞和充裕,这里面摆下两台柴油机,两台lm2500燃气轮机,一点也不拥挤。”
吕国栋似乎想起了什么,朗声的道:“动力舱采用加大设计,听说还是杨帆同志的建议。”
陈绍华肯定的道:“对,在052舰设计之初,杨帆同志就力排众议,建议动力舱采用加大设计,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以防万一,如果哪一天美国人断供lm2500型燃气轮机,我们可以用别的其他燃气轮机替代,而且不用对动力舱进行大改。”
原来这样啊!
旁边有一些其他人,甚至还有几名技术人员和几名工人,他们估计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
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为什么052舰的动力舱如此的宽大充裕,原来是杨帆主任的建议。
也有一名技术人员道:“美国人断供lm2500型燃气轮机,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吧。”
陈绍华道:“目前看来可能性确实不大,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讲得清楚呢,我们的052舰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几十年,谁能保证未来几十年内美国人不会断供呢。”
这倒也是。
这还真没有人能保证。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明白这一点之后,这名技术员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心中祈祷道,老天保佑,千万不要出现这样的事情。
对于lm2500型燃气轮机,大家都不陌生,而是比较熟悉,在东海船厂就有一台用于教学和培训的样机。
几位领导在这里看了一番离开之后,几名工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具体的安装工作。
将两台lm2500燃气轮机和两台柴油机吊装进来仅仅只是第一步,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去安装,有很大的工作量。
深知动力系统安装的难度和技术要求,尤其是轴系对中,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丝不苟的开始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安装。
一连几天,动力舱内都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按照,身为工程技术部长的郑先学,更是几乎每天都要来看一看。
......
京城,052舰总指挥部。
总指挥黄克平亲自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不但有东海所的同志,也有其他相关单位和院所的人,此外,军方,军工局都派人参加。
会议讨论的就是052舰2号舰的设计,杨帆随同潘总师上京开会,也坐在会议室之中。
杨帆主要是坐在会议室之中听,将一些东西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面。
没办法,大boss太多,根本不可能有杨帆发言的机会,另外,杨帆也没有发言的准备,这次开会,主要带着耳朵过来听一听。
在这次会议上,已经渐渐明确了。
和现在首舰相比,未来的2号舰在对空/对海雷达,电子对抗设备方面有一定的改动。
主要是提高国产化率。
如首舰的对空雷达是法国的海虎,而2号舰将使用的是国产的360型;电子对抗设备首舰使用的是8300电子对抗设备,而2号舰将使用的是8310电子对抗机。
又如,首舰的防空导弹是法国进口的“海响尾蛇“导弹,在2号舰上将换成hhq-7导弹,意大利进口的的“白头“鱼雷也将换成国产的鱼-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