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尾君上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第251章 民国小事47
“景邑,咱们住在根据地下面,受着根据地的保护;要不要和根据地里的人接触一下?给他们捐一些物资也好,他们毕竟是打击侵略军的重要力量。”想想梦里那些零星片段,根据地这边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让他们记咱们的好。”
日后就算解放了,他们也能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徐景邑紧蹙眉头,不由的沉思起来。
年青青也不打搅他,看着他眉心紧蹙后又松开,好一会儿才打破沉寂。
“我们日后总不能跑到国外去,去港城只是我们的后路,谁知道以后的港城是个什么样子的。”
徐景邑却不这么想,“港城那边是重点发展区域,必内地好;之前我还想过把生意都移到港城去呢,后来想到我们没去港城那边,距离太远不方便管理,这才把产业都移到了延安。”
年青青表示明白,“我看他们的宣传很有意义,而且,他们的政策也不错,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足可见部队的领导人是个英明之人;我们若是资助他们,日后总回收到好处的,至少在延安这边我们是最安全的。”
“你说的也对。”徐景邑念头一转,就想到了日后;现在铺路也未尝不可,“那就给他们捐个一万大洋吧,虽然不多,却也够他们用一段时间了;他们这里地方偏僻,想来条件也很落后,他们能买一些医疗设备或者医药,对他们也是好的。”
“捐大洋固然好,但是,我觉得还是捐物资更合适一些;若是捐大洋,只能证明咱们的财力,捐物资那就不一样了,你是知道的,如今的物资是难题,特别是医疗方面的。”年青青顿了顿,见他面有动容之色,这才继续说道:“我们将这些东西捐出去,他们自然就明白我们的重要性;就算日后他们要撤离也会带上我们,至少会让我们提前知晓。”
徐景邑不由得对媳妇儿刮目相看,谁能想到,不过短短两年时间,他家又娇又软的媳妇儿已经成长起来了;眼界有了,心胸也有,办事也是面面俱到。
“我们把这些东西运进来可不容易,咱们在延安这边扎根没多久;很多关系还没打通,想要神不知鬼布局的把东西运进来,必定要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
年青青心下一动,“景邑,咱们不是迟早都要打通关系的吗?借着这次机会,一举两得不是更好?”
徐景邑哈哈一笑,搂着媳妇儿就亲,“很好,和我想到一起去了;青青,你成长的很快,即便日后我出事,相信你也能把咱们的家照顾的很好。”有下面的人辅助,她只需要掌控全局,这点能耐还是有的。
“说什么呢,瞎说。”
“好好好,我瞎说的,是我瞎说。”徐景邑心情大好,“你现在每日除了和孩子玩就是刺绣,要不要从我手里接一部分铺子产业去试试?”
年青青果断摇头拒绝,“不要,我才懒得管呢;你那些兄弟对你心悦诚服,对我可未必,我若是横插一手,指不定人家心里怎么想呢;反正有你在,用不着我去费心费力的。”
徐景邑摇头低笑。
“说真的,别笑,我没那能耐去管你那些产业;让我看看账目,盘盘账还行,管理方面的东西我可做不来。”娇嗔一眼,年青青很有直至知名,现在她也不过是刚接触到徐景邑这个层面的东西,算是入门;想要真正做到顺溜,她觉得这辈子怕是都不可能。
徐景邑也不强求,“不愿意就算了,等你哪天闲得无聊了,想试着管管产业就和我说;距离咱们住的山坳村外是四方镇,镇上有好几个咱们家的铺子,粮庄、布庄、山货铺子都有;还有一个从国外进口货的小铺子,这些都可以给你管。”
“不要不要。”
夫妻两说着话,徐景邑笑声不断,年青青连连拒绝了好几次才打消了徐景邑想要逐渐改变她想法的注意。
自从根据地来人宣传之后,就经常有根据地的人过来;山坳村里渐渐多了一些八路的痕迹,山坳村成为部队进驻的地方,村里的乡亲们对根据地的部队很亲近,每次过来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吃食招待。
三个月之后,春暖花开,山坳村迎来了从港城来的人,同时还运来一批医药和医疗设备,都是国外先进设备;偶医药都是西药,西药见效快,但是有副作用,在这种时候也顾不上什么副作用了,能保命就行。
东西全部放在家中地窖里,回到堂屋,港城来的三人和武青松说这话,徐景邑和年青青也在坐。
“大哥,你怎么跑这么偏远的地方来了?这里的地儿也太贫瘠了;怕是连粮食都种不出来。”处处都是黄土黄沙,能种出东西来才有鬼了。
说话的是一个与徐景邑年龄相仿的青年男人,一身笔直西装,五官端正,身形高大,一副精英人士的模样。在旁边还有两个同样身穿西装的青年男子,一个稍微矮一些,另一个与说话之人身高差不多。
三人各有特殊,稍矮一些的男子看着沉默寡言,眼里却透着一股子狠辣血腥;而没说话的那一个眼珠子灵活,面上表情也很丰富,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风流大少的气息。
徐景邑摇头笑道:“这里清静,虽然环境差了点儿,但对我和你嫂子却很好。”
“你们怎么想的?港城地方繁华,热闹的很,非要选个贫瘠之地定居。”
徐景邑笑了笑,没接话,而是对年青青道:“青青,给你介绍一下,说话的这个是苏时坤,这个是封予肖,旁边那个叫白怀瑜;都是我的师兄,他们一直在港城发展,结婚的时候他们来不了,这次听说我们在延安定居了,特意跟着货物一起过来的。”
“你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年青青抿唇含笑,落落大方的与他们打招呼。
“嫂子客气了,我们没能参加您和大哥的婚礼是我们的不是,这次过来,我们把一早准备好的礼都带来了。”风流大少白怀瑜眼如桃花,一笑之间璀璨绽放。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第252章 民国小事48
苏时坤瞪了他一眼,“嫂子,礼物是我们一早就准备好的;当初,本是要赶回来参加您和大哥的婚礼的,只是临时有些事情耽搁了,等我们忙完,婚礼日期都过去了。”
“对,港城那边也不安生,侵略军和各国都在那边有大使馆;咱们港城内部还有各种各样的帮派,势力分布混杂,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次冲突。”白怀瑜笑着直点头,附和的挺快。
封予肖喝着茶,“大嫂,您要是有时间就和大哥到港城来玩。”
白怀瑜眼睛发亮,“对,嫂子,您要是来,我们哥几个肯定带您和大哥好好玩;把港城的大街小巷,好吃的好玩的都玩一遍。”
“行,要是有机会,我们肯定去。”年青青点头应了。
徐景邑俊脸含笑,对他们几个说道:“港城那边的产业没问题吧?”
“没问题,港城那边的生意都扩展了;我们收下也养了不少人,我们都是边缘的生意人,因着我们手里的人数多,都是有枪炮的,他们不敢惹。我们碰触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更没心思和我们僵持;只,下面有些小势力有时候认不清现实,总想从我们手里抢地盘。”苏时坤说完,看向年青青,剩下的话都给咽了下去。
徐景邑看在眼里,“不用担心,你们嫂子不是不知事儿的人;都是自己人,说话随意。”
“好。”苏时坤松了口气,“大哥要是在港城就好了,我们兄弟几个一起,想来发展的会更好。”
“不急,时机未到。”
苏时坤端着茶杯的手稍顿,这话的意思是总有一天会去?三人嘴角轻勾,就连一直沉默的封予肖面上也有了微笑。他们都了解徐景邑,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不说,对一切前景都有规划。
三人在武家住了下来,对外就说是徐景邑在外面的生意伙伴,之前在外面经营生意认识的;多年下来,大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
山坳村的人自然也就知晓了武家的不同寻常,深刻认识到武家人的富裕和人脉,山坳村里的人多了不少谈资;同时,去武家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甚至有人还去武家打听外面的消息。
总的来说,山坳村民风淳朴,对外只是好奇心重而已;他们都知道外面兵荒马乱的,还不如他们这一片安稳。
这天,根据地的人又来做宣传搞活动,此次带队的不是再是以前的哪一个,换了个人,这个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但眼神很清正,浑身上下也有正气。
徐景邑找机会和他接触了一下,觉得这人还不错,至少是个正人君子,没什么花花肠子;接下来的几次都会和他多接触,宣传领头的人早就知道山坳村有一户姓武的人家,上面下了命令,多接触。
两人都有心试探相交,交谈起来默契十足,很快就成了朋友。
相熟之后,徐景邑就把白怀瑜等三兄弟介绍给了这位宣传的人认识;透露了一点他们手里有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事儿,果然,这人很快就汇报给了上级,汇报的消息直接送到了最高上级的桌上。
最高上级亲自接见了徐景邑,并且写下了一份墨宝和欠条,表示以后会还。
徐景邑接了墨宝欠条,却没将这句话放在心上;他梦中看到的那些东西不是假的,还不还的不重要,最重要的这些东西可以让他和青青即便在内地生活也能安然无忧。
事情谈妥,苏时坤并未在延安多加停留,临走之前一人给了徐云舟包了个大红包,一封红纸内装的是两封大洋。
武青松把人送走,年青青和徐景邑带着儿子回了窑洞,撕开红包打开细数一下才知道一封就有三十个大洋,两封就是六十个大洋;一人给了两封,这笔钱就不小,在平常人家,这些大洋足够一家七八口人过好多年了。
“时坤兄弟、予肖兄弟和怀瑜兄弟给的也太多了,他们来时就送了咱们儿子金银首饰和玉饰;如今倒好,走的时候还送大红封。”年青青叹了口气,“他们走的时候,我们就给了些干粮......这份情太重了。”
不说大洋的可使用价值,就说那些孩子用的金银首饰和玉饰就是一份大情。
徐景邑看了一眼,并未放在心上,“他们是云舟的叔叔,叔叔给侄子礼物是正常的,给他收着就是了;不用觉得心里有负担,总有一天能轮到我们送他们。”
年青青恍然大悟,轻勾唇角,“你说的也对,那这些我就放起来了;对了,在红封上面写下他们各自的名字,让儿子长大了也能知晓这些叔叔对他的疼爱。”
“行,我来写。”
徐景邑说干就干,取钢笔在红封上刷刷刷分别写下三人的名字。
年青青把他们送的礼物都收进一个柜子里锁起来,日后看着心里也有数,“等儿子记事了,这些事情都要和他说的,让他记得几位叔叔对他的好;日后别人送给儿子的东西也要统一记一记,我们不稀罕这些东西,但它们代表着各位长辈对儿子的好和疼惜,日后也要让他心里有数。”
“成吧,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徐景邑一耸肩,表示一切都听媳妇儿的;他觉得记录不记录都没事儿,不过,媳妇儿找事情做,他也不能拆台不是。
徐云舟趴在两口子身边玩脚丫子,眼睁睁看着母亲把东西锁进了柜子里,他不懂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因此,并未有什么反应。
日子不疾不徐的过着,山坳村迎来了春种,后方根据地里来了不部队的人帮忙耕种,促进军民情。
年青青有时候也想上去凑凑热闹,每次都被徐景邑给拦住了;不说耕种劳累,就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就舍不得妻子受那苦。
徐云舟一天一个样儿,两天不看到就能感觉又涨了一点;一晃五年过去,徐景邑将产业在延安这边扩张到了极致,港城那边的生意也没落下,有苏时坤三兄弟在,他们时不时的会写信联络。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第253章 民国小事49
抗战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根据地里的人越发忙碌,徐景邑时不时的就会从港城弄些物资回来捐给后方,人脉关系扩展的很大;因着徐景邑与他们没有利益冲突,也没有派系分别,与后方好些大将关系都挺好。
徐云舟将近七岁的年龄,长成了一个小胖墩,肉乎乎的脸颊鼓鼓的,白白嫩嫩的,看着就想让人蹂躏一下。
这些年过去,年青青没有再有孕,武青松问了徐景邑好机会,为什么不多要几个孩子;徐景邑笑而不语,只是摇摇头,武青松见此,也不好多问。
晚饭时,饭桌上饭菜丰盛,有鱼有肉,还有海鲜;都是从外面运送进来的干活,不新鲜有点遗憾,不过,海鲜本身就提味儿,炖汤做吃食都鲜。
五个人坐在桌前吃着饭,丁大方犹豫了几次后还是张了口。
“武老哥,景邑,青青,我怕是要走了。”
众人筷子一顿,纷纷抬头看向他,武青松问道:“怎么要走了?是在这里住的不习惯?”
“那哪儿能啊!都住了六七年了,要是不习惯早就不习惯了;是我家小子来信了,前几天武老哥不是给我带了一封信回来嘛!我家小子让我去港城,他在那边已经稳定下来了,工作也挺好,每个月的收入也高,想接我过去养老。”丁大方大大咧咧,豪爽的笑着,只那笑里透着一股子落寞和不舍。
武青松看在眼里,笑了笑,为他高兴起来,“既是这般,是该去享福了;你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之后能活多少年都不一定,乘着现在还能动,去港城和你家小子享受天伦之乐也好。”
“可不是嘛!”丁大方遗憾道:“就是不能和你们一起了。”
徐景邑放下筷子,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家在港城也是有产业的,最近延安这边戒严,进进出出都需要审核;而且,上空时不时的也有飞机轰炸,弄的民不聊生。若是再这么下去,我们怕是也要去港城避一避。”
年青青抬头看他,旋即又低下了头。
丁大方却是面带喜色,“那还不如早些去港城呢,听说那边虽然势力分布混杂,但是安全啊!各国都有大使馆,没人敢在港城捣乱。”
武青松和徐景邑都沉默下来,他们这些年捐出去的物资不少,这事一项投资,也是出于国人的良心,选择一个正确的队伍相助;若是去了港城,日后想相助后方就不那么容易了。
徐云舟小家伙听着他们说话,似懂非懂的问道:“爹娘,爷爷,港城是什么地方?有延安这边好吗?”
“港城可比延安好,那里灯红酒绿,市井繁华,比延安这边可好玩多了。”丁大方说这话,目光从武青松和徐景邑二人脸上扫过,继续说话:“云舟想不想去看看?保证你去了就不想走了,你丁叔叔在信上写了好些港城的趣事;有法租界、英租界和咱们的租界,港城还有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听说还有好些外国人在港城做生意呢,国外的婉拒吃穿都有,你要是去了,肯定比在延安玩的还要高兴。”
徐云舟大大的眼睛轻轻眨动了几下,下一刻笑的眉眼弯弯,兴匆匆的说道:“我想去,港城这么好玩,我都没去过。”
丁大方喜笑颜开,“那就和你爹娘好好说说,我们还能一起去。”
徐云舟抬头看着爹娘沉默的样子,扁扁嘴,失落的摇头叹气,“我爹娘是大人,我是小孩儿,不能当家作主。”
武青松忍俊不禁,小家伙着实可人疼了些。
年青青捂着额头,也不知道儿子哪儿悟出来的人生道理;有时候说出的话连他们这些大人都想不到,却又莫名的有道理。
“云舟想去港城?”
“想,爹让我去吗?你和娘不去也可以,我和丁爷爷一起去。”
白养这么大了。
徐景邑额头青筋暴跳,“想都别想。”
“我就知道,大人都不会听小孩儿的话。”徐云舟落寞的低下头吃饭,浑身都是戏。
武青松舍不得小少爷失落,他们在延安住的也不是那么舒心;物资方面虽然不缺,但环境着实恶劣,再加上小少爷迟早要读书,延安这边的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强大,让小少爷在这里读书怕是对没什么好处。
他们家少爷又不是没有资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没权势也能过的很好。
“丁老弟,这事儿还得我们商量着来,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丁大方道:“什么时候都行,我不急;我儿子还在等信儿呢,我定下来了他才会来接我。”
武青松了然的点了点头,“先吃饭吧。”
丁大方应了,几人吃过晚饭,徐云舟被丢给丁大方一起去收拾厨房,徐景邑和年青青、武青松在堂屋里沉默下来,谁也没有开口。
年青青见此,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重的气氛。
“爹,景邑,要不我们就去港城吧;当初选择来延安也是为了我的私心,我觉得延安地方偏僻也安全,能让我们一家子人安安生生过日子。而且,我们提早隐姓埋名,到时候就没人知道我们的底细,谁能想到现在也不安生了,时不时的就来一次轰炸,云舟这孩子从开始的害怕到现在都镇定了;当初,我选择这里并没有选好,如今离开也好。”
“况且,云舟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在延安也能读书,但对云舟来说并不是好事儿;所以,我同意搬家,去港城。”儿子是丈夫唯一的子嗣,迟早都要继承他的产业;若是在延安一直住下去,儿子得不到最好的教育,在就比别人低,日后如何能让徐景邑放心将家业交给他?
他们就这么一个儿子,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能不遗余力的培养云舟。
徐景邑目光一转,伸手捂住她的手,“现在虽然日子过的胆战心惊了些,却并不是不能过下去;我们都明白,只要度过了这段时间,延安这边才是最安稳的。”
武青松没说话。
年青青笑着摇头,“港城那边也很安稳,并不是只有延安才安稳的。”




重生俏甜妻养成记 第254章 民国小事50
两人都明白话中之意,港城在解放后并没有回归,还是属于公租界,他们能安安稳稳度过之后的动荡。
徐景邑把人搂怀里,良久才点头。
“搬家吧。”
只希望到了港城之后能安稳下来,不用时时担心天上的飞机轰炸。
定下来之后,不仅年青青开始收拾家里的东西,就连徐景邑忙碌了起来;延安这边的产业要变卖转移,现在在延安的人手要全部移到港城,就连过关的材料也要找后方帮忙准备。
而,丁大方则是给儿子写信寄了出去。
一通忙乱下来,已经是三个月后,延安这边的产业全部变卖;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比如收成上来的粮食,一半变卖一半捐送给了后方,为他们解决了一次粮食危机。
丁大方的儿子如期而至,武青松亲自接待了这个小伙子;身高中等,大约一米七几的样子,长了张精明脸,两眼情绪内敛,却不难看出他是心有城府的人。
“武老哥,这就是我儿子,叫七星。”丁大方骄傲的指着身边的儿子,“怎么样?不错吧?”
武青松好笑的点点头,“是不错,有出息,丁老弟能享福了。”
丁大方哈哈大笑,连连说是。
丁七星上前微微躬身,“想必这位就是武伯父了,多谢武伯父对家父的照顾,若非有武伯父,小子怕是回来就见不到我爹了,小子感激不尽。”
“说这些就见外了,我和你爹相见恨晚,他在这里也帮了我不少忙;你爹的一手厨艺可不是盖的,我之前还在想着他走了,我们怕是再也吃不到他做的饭菜了。好在,我女婿和女儿也要去港城,去了港城以后就能经常见面了。到时候伯父去你家蹭饭,你可不能赶伯父出门。”
丁七星连连说不敢,“武伯父能来,是我家的荣幸,随时扫榻相迎。”
“好,这话我记下了。”武青松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进屋说话,你刚到这儿怕是也累了;一会儿吃点东西,洗漱一下好好休息,我们两天之后就走。这两天,我家有些要运送出去,还要安排一下其他的事情,要你多等两天了。”
“武伯父严重了,您尽管安排妥当,我请了三个月的假期,够用了。”
武青松笑着点头,让丁大方带儿子去吃饭洗漱,然后去休息;他则是赶紧去了四方镇上,将还剩下的人一起调离,就剩下十来个护送的人。
徐景邑从后方回来,手里拿着通关证件,有了这些东西就能顺利出延安;至于,出了延安之后的路就能顺畅些了。
两天之后,武青松将所有的事情都给安排妥当,又将延安的窑洞给卖了;他们家的窑洞挖的时候很用心,不怕花钱,质量好,里面还有好些东西是陈旧了不带走的。买下窑洞的人就是山坳村的村长——于大柱。
里面的东西可是大大方便了他们家,此处和他们家相距不远,可以给家里儿子分家的时候用;他们家的儿子都大了,又有了孙子素女,再住在一起就有点不合适。
武青松将价钱给压得很低,算是半卖半送了。
武家人离开延安的时候,于大柱极其俩个儿子一起去送人,同行的还有高家的两姐妹;这两姐妹已经出嫁,她们早早就听说年青青要走,按着时间赶过来的。
年青青拉着她们的手,有些感慨;当年来的时候,这两个小姑娘还是天真活泼的年纪,如今,她要走了,她们也是当娘的人了。
“我给你们留了一些布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们拿回去给家里的小家伙们做几身衣裳,算是我这个做姨的给他们留下的一点东西吧。此次一别,相见无期,你们保重。”
高红梁和高红果红了眼眶,高红梁伸手抱了抱她,“青青姐,你们一路平安,别忘了我们。”
1...371372373374375...4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