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投资人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捂脸大笑
如今也算尘埃落定,燕乔森几天前就已经返回了美国,继续主持dvd发展大业,这次他却不是一个回去的,劲科和利达两家公司也派出了自己最顶尖的研究团队,加入了零时公司的科研团。比起表面上那些道道,这才是对于飞燕最重要的一步棋。vcd说白了只是一种过渡替代品,一旦dvd研制成功,它马上就会被抛弃遗忘,作为商业产品,vcd的寿命实太过短暂,并不适合大量投入生产。
而比起索尼-飞利浦联盟,或者东芝-时代华纳战线,飞燕的力量还太过单薄,这种时刻,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朋友才是关键。因此对于利达和劲科最有诚意的做法,就是邀请他们一起参与dvd研发,站dvd标准联盟的第一线。
有了这样惊的前景,vcd层面的争执反而成了次要。而且为了dvd产业中国顺利推行,两家公司就必须支持专利法,必须维护自身权益。这种环环相扣的布局,最终为飞燕迎来了又一次海阔天空,也直接推进了中国对于研发的重视和投入,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行啊,既然这边事情已经搞定,也该回北京了。”林学文从椅子上站起身,伸了个长长的懒腰。
“什么?要离开……”孟力生有些吃惊的抬起头,虽然林学文这脾气够傲,但是也确确实实是有大本事的,3%的股份还不能把他留飞燕?
“怎么?本来就是客卿,还想刘备借荆州吗?”毫不客气的瞪了回去,林学文撇了撇嘴,“可惜飞燕还没有上市,这场简直就是白干嘛……”
“哈哈,如果嫌钱不够,不如再给注资个几百万美元?”陈远鸣倒是对林学文的选择毫不意外,笑着打趣了一句。
这次飞燕是打了一场漂亮仗,也必然将成为举世瞩目的庞然大物,但是说到底也只是一家公司,对于能玩转2千亿融资的林学文而言,吸引力明显还不太够。这样的才用到刀刃上就好,倒也不用拴掌心。
“哎呦!您老的心可够大啊,咱这行只要脑壳就行,注资什么敬谢不敏。”林学文轻哼了一声,断言回绝。
“小子!”孟力生终于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行啊,早走早好。飞燕这票就足够捞回本了,还这里跟们哭穷,要不们帮保下密?”
干策划这行,最需要的其实是名气,对于林学文,飞燕也确实够他一战成名了。只是关系再好,商也要言商,各自手头都是一大摊事业,又怎么可能为了别家停下自己的脚步。因此面对孟力生的打趣,林学文倒是毫无芥蒂,轻松的挥了挥手。
“谢字什么就别提了,回头股息分红记得打到账上就好。不过……”扭过头来,林学文上下左右打量了坐沙发上的陈远鸣,露出了一丝微笑。
“远鸣,咱们认识也一年有余了,其实一直想问个问题……想上大学吗?”
(防抽分割,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呼,终于完了,也算是有始有终吧……
下章开始换地图!新地图小伙伴们吃惊咩,嘿嘿~~敬请期待
这两天小伙伴们投雷太踊跃了窝简直都要被吓到qaq嘤嘤嘤~~谢谢大家!用力>3<过去!!
蛐蛐扔了一个地雷
vivian扔了一个地雷
毛线酱扔了一个地雷
vivian扔了一个地雷
溟漠扔了一个地雷
阿懒扔了一个地雷
琉璃宝儿扔了一个地雷
七海红沙扔了一个地雷
笑与君歌扔了一个地雷
阳光不锈2401扔了一个地雷
2985516扔了一个地雷
朱玉在前扔了一个地雷
紫魅枫影扔了一个地雷
凌锋扔了一个地雷
想回到童年的某某扔了一个地雷
慢慢猪扔了一个地雷
一个人清静扔了一个地雷
子子扔了一个火箭炮
zozo扔了一个地雷
云扉扔了一个火箭炮
豆豆扔了一个地雷
熊脸酱o( ̄︶ ̄)n扔了一个地雷
静似舞扔了一个地雷<





[重生]投资人生 71、第七十一章
“大学?”
这句话让面前两都是一愣,孟力生眨了眨眼,突然反应过来,没错,虽然他不了解陈远鸣的身世,但是对方的年龄他却再清楚不过,去年办理出国手续他也是经过手的,如今这孩子应该刚满18岁,可不正是该高校求学的年龄吗?只不过关系太密切,反而让他经常遗忘这点,其他都不说,光是手腕和胸襟,就很难把他跟需要参加高考的毛孩子联系到一起。
如今被林学文一提,孟力生也忍不住有些好奇,按照这一年多来的忙碌程度,陈远鸣是万万不可能有功夫读书的,就算当年上过高中,估计也辍学至少一年了,只是想想他一年来的辉煌战绩和肩负的责任,再花费几年时间读大学,是否有点太浪费了?
陈远鸣罕见的没有迅速反应,沉默了两分钟后,他压下嘴角那抹苦笑。“大学估计是读不了,高中都没上,这几年一直外忙着赚钱,哪有时间再去读书参加高考。别说是正经的全日制大学,现恐怕连上夜校或参加成考的时间都没了……”
虽然无奈,却也不得不承认,如今他是很难再花几年时间去参加高等教育,不说今后几年对于国内的计划和布局,就是美国那摊子事就不可能抛脑后。如果只是为了本学历证书,未免太得不偿失。
面对陈远鸣这种态度,林学文却毫不意外,“听这说法,不是不想上,只是没时间对吧?”
陈远鸣无奈的点了点头,“目前手头事务繁杂,实是抽不出那么多时间……”
“那就好。”林学文干脆的打断了对方,“当个企业家自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学业,别说这种美国都置了产的大老板,就算普通民营公司老总估计都玩不起脱产学习。但是有需求就有市场,针对们这些低学历高收入高地位的辍学士,还真有可以提供继续学习的门路,比如现刚刚开始兴起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陈远鸣微微皱起了眉,老实说他上辈子的学历只到夜大,下来就是忙着开公司、炒股票这档子事,根本就没想过读研,所以对它的印象只停留表面,也就是读研至少需要本科学历,他这个正经的“小学”文化程度,是研个哪门子修啊,做假证年龄都不到吧。
“都不知道?”林学文看着面前陷入困惑的两位,自得的笑了笑,“不知道是正常,如今提供这种服务的也只有零星几所大学,想了解估计都要花上点门路。研修班简单来说就是种非学历培训,不发学位、学历证书,只有一个结业证,针对那些迫切需要继续高等教育的成功士——包括企业家和一些公职员——入学没有任何门槛,毕业也十分简单,提供职和脱产两种模式,学习时间都不长,旨自提升,而非镀金添资历。是不是很符合目前的需求?”
陈远鸣张了张嘴,一时间没能说出话来。
林学文轻松的挥了挥手,“先别急着下结论,好好想想看。看来,确实有十足的经商天分,眼光和大局观都堪称惊艳,但是基础知识太差,有时候开会时座所有高管都能听懂的话,却犯着迷糊,更别说对于目前的国内形势和一些政策走向,简直就是一片空白。劲科这次的搅局行为,事先根本就没想到不是吗?如果不是反应迅速加管理层全力支持,还不知要栽多大的跟头。比起正规大学的高数、语文、四六级考试,迫切需要的就是添补这片空白,否则将来一定会遇到更被动的局面。”
这时孟力生也终于反应过来了,跟着点了点头,“如果有这样的培训班,是该去读一下,由其是那些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绝对有益无害。对了,这么好的事儿为什么知道的不多?”
林学文嘿嘿一笑,“因为贵啊,像的母校大,一学期起码3万块,还不包括学杂费,是都能掏得起的吗?”
孟力生一阵哑然,如今上大学一年要不要500块都是一说,这玩意几个月就收万把块,还真不是一般的黑!但是几万块对于一个急需填充知识的成功企业家而言,却又实实的便宜。他看了看身边难得显出几分拘谨的年轻,不由一笑,“这点钱还是有的嘛,要不负责帮报销?”
听到孟力生这句话,陈远鸣尴尬的摇了摇头,手指却不由自主的收紧成拳。他心动吗?确实不得不动。
看到陈远鸣那副魂不守舍的模样,林学文志得意满的摸了摸下巴,“行嘞,等两天把大方面的资料给看看吧,新一期招生应该9月中,跟mba培训就前后脚,还够考虑的。”
两或支持或笃定的目光中,陈远鸣默默点了点头,他确实需要慎重考虑一下了。
两天后,资料到了手里,上面有详细的学习科目、师资介绍和收费标准,据林学文说这可是民大学筹集6个学院、16个系统整合出的精英团队。那时的大国内是个什么地位?不说其他,光是飞燕公司就有8位大出身的本科、硕士生,其中以俞永安职位最高,还有林学文这种多智近妖的家伙,不也是大出产。
学科就是标准的总裁高级研修班,针对目前民营、国企或经济类公职员设置,有脱产半年的集中培训,也有分一年3、4次集训的长期课程,学费3万2,杂费还要1万出头,当时这个收费水准可谓天价。但是几万块民币而已,对自己还不跟玩儿一样。
拿着这份资料,陈远鸣的心不由砰砰跳了起来,惊喜来的太过突然,老实说他从没想过自己还能正大光明的进入高校就读,甭管是读什么,创业初期这几年根本就不敢奢望。但是他不想吗?怎么可能!两辈子的缺憾,简直都快成了触之生痛的伤疤,他又何尝不想堂堂正正走进最高学府,和那些莘莘学子一起求学历练。
更重要的是,除了心理层面上的慰藉,他确实迫切需要重塑自己的知识体系,上辈子他所有的知识都是针对金融层面的,虽然开了公司,但是企业管理只通了点皮毛,如今飞燕和点金石的成功依托的其实是优秀的管理团队和那点先知先觉,跟自己的管理水平可没半点关系。更别说那些对于近年来国企发展和政策方面的知识,如果想对家乡的那些擎天大树下手,这方面就不得不预先做好准备。
有了这一重又一重的需求,他还用犹豫吗?
轻轻摇了摇头,陈远鸣抽出了那张报名表格,认真的填写起来……
几天后
“什么?”听到电话里那句话,肖君毅忍不住楞了一下,“说远鸣他要进京上学了?”
“是啊,昨天才给打得电话,说就是这几天了。”话筒里传来的笑声十分开心,“据说还是上大,那不是的母校吗?到时别忘了进地主之谊,好好款待一下家。这孩子也不容易啊,这么多大风大浪都独自挺过来了,如今再好好进修一把,估计又要如虎添翼了……”
肖君毅却没有马上答话,过了一小会,他才低声回了一句,“小叔,几天后还要去河北出差呢,估计暂时是见不到他了……”
“啊……不说还忘了。”对面传来了略带遗憾的叹息,“那就等回来再说吧,反正说是要上半年学呢,一时也走不了。只是小毅手头的事情也要稳扎稳打,最好别冒进,投资新兴产业利润是不小,可是风险也很大,虽然现手头有了启动资金,也别盲目行事。回头有机会也可以跟远鸣好好聊聊,多听听他的意见,他硅谷待的时间也够长,比国内很多都了解这行,不能轻忽……”
絮絮叨叨又聊了几分钟,肖君毅终于放下了电话。然而站书桌前,他却半天没有挪动身形。河北的事情真那么赶吗?其实未必。他只是……不太想马上见到那个。
自从得知飞燕独自度过难关后,他的内心就产生了这样的纠结。没有用到肖家任何一点关系,他居然直接搭上了叶老,轻轻松松就解决了自己的困境,还让飞燕落了那位太上的案头。
叶老那是什么身份,开国36位军事家直系血脉,从小跟聂帅身边长大,红的不能再红的铁杆二代。整个肖家捆一起,恐怕都不如家一句话。这样一位物,那小子却说搭上就搭上,还硬是让自己的公司跟对方组成战略同盟,让上面松了金口,影响了可以说整个中国的发展大局。
这才多长时间,他就又轻轻松松做到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像是一场无比可笑的笑话。离开家族后这么长时间的努力,这种简单的对比下也变得渺小微薄,简直不堪一提。
他该拿怎样的面孔来对待这个呢?那个被自己牢牢护身后,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少年只是个夏夜幻象吗?
不自觉的摸了下左臂,手臂上端,一道长长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但是肖君毅却没有了往日那种微微的心悸,只是任由失落感包裹周身。用力压下唇角的苦笑,他微微眯起了双眼,眼神中早已没有了半丝轻松和戏谑。
河北看来是势必行了,肖家没有不战而退的孬种,如果怎么努力都胜不了,那么他至少也该鼓起勇气,让自己败的不那么难看。也许再过几个月,等到他手上的这些东西全部孵化出结果,他能重新自信的站那个男孩对面,像往昔那样露出微笑?
他能做到的。
深深吸了口气,肖君毅放下了手臂,大步向门外走去。
(本章完=w=)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嘿嘿嘿~~今天有多少小伙伴吃惊了涅?
今天实在是太忙了,略短小,等窝明天再努力多刷点吧>_<
还有关于人大的非学历教育,1988年建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中心,1990年开设mba课程,第一届招生只有39人,但是到了1994年,开设这个培训的学校就开始激增了。
不过非学历那种的只是源自我的推测,当年因为各种原因,很大一批先富起来的人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学历,所以这种培训也该有不要求学历的课程吧……捂脸逃走<




[重生]投资人生 72、第七十二章
处理完手头大大小小的事宜,9月初陈远鸣终于踏上了进京之路。这次他没有选择继续在肖家安排的大院里暂住,而是直接在亚运村买下了一间公寓。
这时亚运村在北京可以称得上新贵首选,“拿大哥大、开小轿车、住亚运村”已经成为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炫富段子,90年代初刚富起来的那群明星、大款们有不少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实不实在姑且不论,面子上总要能过得去。因此这片区域的房价已经飙升到5000元/平方米,对于后世的北京房价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在当时却堪称天价。
当然,对于陈远鸣而言选择这里可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只是个方便点的暂住地罢了。此时北京的别墅区尚在萌芽阶段,除了个别外汇房外,几大知名别墅板块要不刚刚开始兴建,要不就是连地皮都还没划拨,他所中意的西山别墅区更是尚未开始建设,也就只能先选择个权宜之计了。
安置好住处,陈远鸣倒也不急着跑去学校报道,而是先在北京城里慢悠悠的转了几圈。上次抵京纯粹是为了招兵买马,根本就没时间端详这个城市。如今稍稍闲下来,也该放松一下心情了。
1994年的北京城显然比十年后的它要更加原生态一点,除了几个开始热起来的商圈和观光景点外,大部分街区都带着一股子慵懒散漫的味道,胡同和四合院还破败又生气勃勃的蜗居在大街小巷内,由于住房体制改革刚刚下达,如今的北京市连建设潮都未曾兴起,和上海那种高速发展的节奏比起来,简直就是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不过陈远鸣骨子里却不是个文化人,后海有没有酒吧,胡同文化是否消逝,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就算什刹海的景色再怎么怡人,他的目光还是不由自主的扫向了中关村那片毛地。对于自己而言,选择半年的集中培训并非只是因为他欠缺的知识太多,更重要的则是在未来中关村的发展布局。
1994年是中国互联网诞生的一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因特网时代,开始于国际同轨。到了1995年,互联网就将通过电话网和ddn专线等方式进入公众的眼帘,从此以后,中国的信息产业将进入一个急速发展的快车道,而被各大名校环绕的中关村就会成为另一个硅谷。围绕着这里,那些后世赫赫有名的企业将一步步发展壮大,引领北京乃至整个中国进入高科技时代,也创造出让人震惊的辉煌和鼎盛。
因此这时正是在中关村扎根的绝好时机,如今中关村西区还未划拨,各大国企也未在这片热土上扎根,高盛、软银等风投巨头更是没有从美国本土移开视线,只要找打一个合适的契机,他和自己的点金石就能在这里埋下种子,并且发芽成长……
不知不觉中,陈远鸣又把休闲抛在了脑海,将开学前最后这段时光也花在了远景规划上,更是把海淀区踩了个通透。只是如今太多地标建筑还没有出现,他也就只能对着一片荒地和那罕少几栋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思量规划了。
一忙起来,时间总是转瞬而逝,几天后就是研修班开课时间。跟正经的大学开学季拉开了些间隔,这个总裁高级研修班没有任何开学典礼和仪式,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进入了授课。由于后世的人大明德楼这时还未动工,教学就安排在了西门附近的一栋现代化小楼里,学员则比想象中的还要稀少,一共只有18人参加半年集训课程。
毕竟跟mba和emba班的性质不同,这个研修班主旨并不在镀金拿学历,而是那些低学历人士的快速自我提高,因此来的大多是真正的董事长或者总裁,也有个别国企干部和官二代子弟,打眼过去满屋子都是3、40岁的中年男人,让陈远鸣这个白t恤牛仔裤的年轻人显得异常扎眼。
而别人看陈远鸣时觉得意外,陈远鸣看这屋子人又何尝没有点感概呢?上辈子自己就读的是夜校,那里学员的成分不言而喻,这辈子好容易上一次大学,依旧是一群中年校友,而且由于普遍学习程度都不到大专,那几个经商的还都带着浓重的乡土气息,跟体制内人士组成的圈子几乎泾渭分明。
在成人的世界,有圈子就有了纷争,陈远鸣倒是不急着参与这种纠葛,找了个前排座位安安稳稳的坐下来,静待老师前来上课。
由于报名时就进行了入学摸底测试,这次的课程可谓是因材施教,基本符合整个班级的综合水准,课程包括企业战略管理、人才资源管理、投融资和资本运作、宏观经济形式分析、改革开放专题研讨、国有企业发展策略、领导管理艺术以及党建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师资力量更是由人大顶尖教授构成,别的不说,光深入浅出,明晰风趣方面就大大出乎了陈远鸣的意料。
第一天上课倒也没太复杂的内容,只是提纲挈领的介绍了一下半年内的课业,以及让所有学员自报家门,互相了解。通过一番自我介绍,陈远鸣大致了解了班级学员的构成,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河北、山东、山西的民营企业家,而且从事的多是制造业和外贸进出口,还有几家在当时颇有名气,剩下则是2位非正职的国企干部和3位没什么名头的官宦子弟。
作为研修班里最扎眼的异类,陈远鸣当然也颇受瞩目,不过无论是飞燕董事的身份,还是点金石公司的名头都不适合放在这种地方炫耀,他也就单纯报了个名字。这样的做派放在这群狡狯的人精眼里,倒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天上课,当然不会拖的太久,只是一上午就结束了课程。不过研修班里的学员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各自攀谈结交了起来,来找陈远鸣的也有3、4位之多。虽然没想在这里拓展出多大的交际圈,但是该有的应酬总不能少,毕竟今后半年还要和这群人一起同窗,弄得太难看也没什么意思。最终陈远鸣还是应下了邀请,和这些新同学一起去吃个便饭。
说是便饭,选择的却是王府饭店,作为京城最有名的一家五星级豪华酒店,它的名气一点也不亚于上海的和平饭店,就连很大一部分学员也是第一次到这里就餐,很难说这是个真诚的邀请还是个纯粹的下马威。设宴的是京城本地那三位大少,为首的名叫孟广禄,今年35岁,据说是外经贸部哪位官员的亲戚,对于一票同学而言算得上对口部门急需巴结的衙内,各种或明或暗的吹捧自然就接连不断,但是这位衙内却独独缀上了陈远鸣。
带着一丝和煦的笑意,孟广禄笑眯眯的看着身边的年轻人,“小陈你的车可够别致啊,新出的悍马?”
“是的,刚托朋友买的悍马h1。”陈远鸣笑了笑,没怎么在意。
他不在意,不代表别人不在意。这时开的名牌车基本集中在奔驰、宝马、马自达之类的车型,个别喜欢卖弄的也不过开开陆地巡洋舰lc80或者日本野马,像悍马这种嚣张霸气的车型,全北京估计都没几台。更别提其他学员大多是自驾,这年轻人身边却带着个军队系统出身的保镖,其身份就更加难以揣测。
见陈远鸣没有想要深谈的意思,孟广禄好脾气的笑了笑,“看小陈不像是本地人嘛,这次来北京有合适的落脚处吗?老哥我虽然没什么大门路,安排个住处还是很轻松的。”
“谢谢孟大哥。”陈远鸣这次回答的更干脆,“我刚在亚运村那边买了套小房,住着还不错,倒是不用麻烦您了。”
“呵呵……安顿下来就好。”孟广禄笑得一派风轻云淡,心里却更加泛起了嘀咕。亚运村那是个什么地方,除了暴发户没人会住,偏偏这人又真不像是个暴发户,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这边打着太极,那边却喜笑颜开。这群在官场、商场里混油了的老油条们迅速打成了一片,吃饭喝酒那是人人都熟门熟路,该怎么灌酒,怎么攀交情,怎么打探消息简直伸手就来。气氛着实热闹,却又着实透着股虚浮。来来去去都是些生意场上的话题,不是一个行业的往往能大吹特吹,同一行业内的却又彼此带着点伪善的提防,唯一能称得上共同话题的可能就是股市、期货这种偏门生意。
1...3233343536...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