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到古代娶男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醉枕溪流
“爵爷可听说他干过哪些连皇上都不容的事?”刘朝明问。
“听说过又怎么样?没有证据一切都免谈。”听林锐驰这番话,可见他对皇后娘家是恨之入骨,肯定也派人查过太师,但结果不尽理想。
“有时候捕风未必没有影子,如果没有别的线索,不妨顺着听说到的消息查下去,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刘朝明顿了顿,接着道,“而且,我不觉得小事就没用。今天有人弹劾一件事,与太师有关;明天有人弹劾一件事,与太师也有关……虽然都是小事,不至于动摇太师的根基。但再小的石子也会在水中激起涟漪,何况时日一长,皇上必然会想,为什么这么多违法小事都跟太师有关呢?在皇上心中落下一个御下不严,纵容子弟的印象是免不了的。往小的说,引起皇上不喜,往大的说,引起皇上猜忌,君臣产生罅隙。不信任的种子一旦种下,早晚有一天会生根发芽,越长越大。到时,再有一件大事出现,无论以前太师多得皇上信任,也必能将其一举击下。爵爷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林锐驰注视着躺在自己腿上的刘朝明,心里不免又生出一番佩服。他点点头,道:“确实有理。”
“改天我把调查到的事情详细写明,你交给老侯爷,请他老人家斟酌行事吧。”刘朝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最近调查到的线索交给林锐驰。现在仅凭他这个五品的连朝堂都上不了的爵位,搜集再多的证据实施起来也难。不如与老侯爷连手,才能事半功倍。
“好。”
刘朝明又问了问林锐驰所听到的有关太师的一些谣传,竟有明码标价卖官一说,还有栽赃陷害、诬陷忠良一事。刘朝明默默记在心底,心下琢磨着怎样另辟蹊径地调查,才能柳暗花明,收集到切实的证据。其实,有一句话他没有对林锐驰说出来,那就是先用一些小事让皇上对太师不满,至于决定太师下台的大事,将来实在找不到确切的证据,不妨制造一些似真非假的物事来以假乱真。
只要能让太师下台,不让他再为祸百姓,少让皇后无所顾忌地给他找不自在,他可不介意走走歪门邪道呀!
林锐驰为人太过古板,而且他好不容易对自己产生好感,他怕自己的一番言论不被林锐驰接受不说,还把他对自己产生的好感一并消掉。所以,刘朝明决定等改天见到老侯爷,直接跟老侯爷说。
刘朝明跟林锐驰刚商量完,就见小七一阵风似的跑过来,跪到地上对躺着的刘朝明说,他饿了,想吃东西。
刘朝明坐起来,拿出锦帕给小七擦了擦花脸蛋,叫来一旁的纸传,让他去别院通知把给孩子们准备的餐点送过来。
这个餐点相当于现代的课间餐,考虑到小七他们又要打拳又要上课,活动量大,消耗也大。刘朝明决定半上午、半下午的时候各给孩子们加一顿简单的饮食。
加餐的具体饭食乃是刘朝明根据小七的喜好,与小七一起商量着订出来的。
小厮招呼其他孩子就着清澈的溪水洗洗手脸,刘朝明也让小七去洗洗。等他洗干净后,细细地给他擦干手,又盯着他喝了水。这时,给孩子们加的餐也送了过来。
两个人抬着一个木桶,木桶里是熬好的不稠不稀的小米粥;还有两个小厮各挎着一个编制的篮子,上面盖着白布。揭开白布一看,露出一个个肉包子。米香的味道,包子的香味一下子扑到众人的鼻中,即使没怎么运动的刘朝明,闻到饭香味,也不禁胃口大开,拿了两个包子,递给林锐驰一个,就在这露天野外吃了起来。
更别说跑闹了一下午的孩子们,看见肉包子,齐齐欢呼一声,各自上前拿上一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小厮们在一旁给孩子们盛上一碗小米汤,等他们吃完,米汤也不会太热,正好可以喝。小七一连吃了两个大包子,喝了一碗米汤。之后,懒懒地倚在刘朝明怀里休息。饭后不能剧烈运动,小七他们已经形成习惯,要么坐坐,要么慢走一会儿,之后才开始接着玩。
包子、米汤做的都有富余,跟着的小厮、随从在孩子们吃后也一人拿起一个包子吃了起来。大家都是心情愉快。
平时静寂的田野溪边,因为他们的到来,重新变得热闹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活力,充满了勃勃生机。





穿到古代娶男妻 第60章 .争
在别院中的生活真是悠闲自在!
自从来到别院后,因别院中有陆老师在,而小七的老师褚文斌三年后还要考科举,刘朝明便没有让其过来,让其也清静一段时间,好好地做做学问。在别院这里就由陆老师为小七授课。
刘朝明见小七在别院玩得高兴,便把学习时间只安排在上午。早晨起来先打一趟拳,接着跟陆老师学习一个时辰的《论语》,半上午时吃些食物和水果,再写上半个时辰的大字。一上午的学习时间就算是结束了!下午不用上课,可以尽情地玩。
中午吃了午饭后,刘朝明要求小七小睡片刻,然后再与其他孩子一起去痛痛快快地玩。
除了每天只上半天不算,因着小七的要求,刘朝明还会隔三差五地带着他与林锐驰去山里打点儿野味,采些蘑菇……小家伙的日子过得快活极了。十天下来,上课的天数不足七天,还只上半天!
陆老师看在眼里,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就出言劝说刘朝明。虽说小七是个皇子,你不愿他搅进夺嫡之中,但该学的东西怎么也得让他学一学!可是现在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能学到什么?是,他在皇宫里的遭遇让人心疼,可惯孩子没有这样惯的!
刘朝明笑呵呵地听陆老师说完,深觉有理,立刻答应多安排些时间让小七学习。
然后,第二天上午,陆老师等着小七和其他孩子过来上课。岂料等来的只是其他孩子和纸传的口信。小七、左弈、鲁元正都没有来,纸传跟他说刘朝明又带着小七去深山里了。
陆老师跟着刘朝明这么几年,当然最清楚他的与众不同,深入到骨子里的一些歪理。早先,刘朝明自己本身就有考举人的心思,再加上他在一边严加看管,刘朝明学习得还算有模有样,除了死活不同意早起读书之外,别的方面还说得过去。
可自从听说要娶男妻,不允许考进士之后,刘朝明就彻底地放下了。现在他自己不求上进不说,还天天带着一个皇子漫山遍野地乱跑,昨天说得好听,今天一早就跑了个没影。陆老师气得吹胡子瞪眼,决定等刘朝明回来再跟他理论。
结果等刘朝明带着小七一回来,陆老师叫来一问,谁知刘朝明非常无辜地说,他可没耽误小七学习。他叫上王大夫的大弟子周平跟他们一起去山里,边走边告诉小七一些草药的名字,为此他们还采了不少草药,已经让周平带回去晾晒了。
陆老师听完,堵得他半晌说不出话来。明知他的说法不对,愣是找不到话反驳。
小七在刘朝明的纵容和古代极端少见的宠溺之下,越发放开胆子去玩。时不时地请上一假,隔三差五地玩上一整天,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刘朝明呢,还尽想着怎么样变着花样地让小七玩。先是给他买了一匹小马,做了一张小弓,好吧,买马、做弓是为了让小七学习骑射,这确实算是学习,他也不说什么。
可后来呢,用竹子做了一个叫什么呲水管的东西,一头放到水里,用手使力往上拉另一头,就能吸足水,然后再推出去,一股水流喷出去老远。不单下午出去玩时带上这么个玩意,上午来他这里学习也带着,一到休息时间,一堆孩子簇拥着小七往外面的荷花池跑,围着他看他喷水玩。小七玩疯了,连带着其他孩子也无心学习,这、这还上个什么劲儿?
陆老师很不高兴。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去找刘朝明,因为跟刘朝明说,效果不大。他找上了林锐驰。他把课堂的现状叙说一遍,然后不无担忧地说,照这样下去,七皇子怕是会被刘朝明养成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人啊!上至皇室,下至黎民百姓,从来没有听说过疼孩子不让其学习,反而想尽方法引着孩子玩的。平常人家的父亲不都是严厉十足,怎么他这个学生就这么与众不同呢?
刘朝明对爵爷十分喜爱,说到这里,陆老师稍稍顿了顿,他这个学生对男妻好到不纳妾、不生子,这方面也是与众不同的,他怎么感觉更糟心了呢?陆老师甩甩头,努力先把这个念头放一边,接着跟林锐驰说,希望爵爷能劝劝他这个学生,别,别太过了,毕竟是教养皇子,不求七皇子多大学问,但不能把孩子带成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啊!
林锐驰听完陆老师这一番语重心长、恨铁不成钢的言论之后,默默地点了点头,安慰了陆老师两句,言其一定会阻止刘朝明再这样下去。
陆老师这才忧心忡忡地回去。
当天黄昏,玩了一下午,出了一身臭汗的小七才姗姗回来,洗完澡后开始吃饭。小七边吃饭边跟刘朝明眉飞色舞地讲他今天下午又玩了什么,到后来,还跟刘朝明颇为委屈地说,别的孩子能爬到很高的树上,可是他爬到一半就爬不上去了。他也想到爬到高处去看看,可他爬不上去怎么办?
林锐驰一边默默地吃饭,一边默默地想,他从小吃饭的时候都是食不言寝不语的,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竟习惯了吃饭的时候有人说话呢?再一听小七的问题,他都要忍不住大声喊,爬不上去就给我在一边呆着去!你爬不上去,不说自己无能,想些法子练练臂力和体力,反而问别人怎么办?别人能怎么办?把你抱上去?
林锐驰实在看不惯小七总是黏着刘朝明,还事事烦刘朝明的模样。
想他七八岁的时候,早就上午上课,下午练武,晚上自己睡。
讲故事?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好么?做玩具?他的玩具就是弓箭刀枪棍棒,什么呲水管啊,会动的小老鼠啊,玩具猪八戒、孙悟空啦,他统统没听过、没见过,更没玩过!
如果说以前的小七确实可怜,那么现在的小七绝对是最幸福的一个!
林锐驰有些不是滋味,心里突然感觉不爽。
接着就见刘朝明沉吟一会儿,摸摸小七的头说:“想爬到树的高处去?嗯……这个想法不错!明天我画一副草图,咱们就着树做一个结实的木梯,在树上建一个树屋,哈哈,不光随时能上去,还可以在上面睡觉、写字……就像在地面上的屋子一样。”
“真的吗?”小七的眼睛立时亮了起来,他欣喜而又惊讶地问。
“嗯。”刘朝明给予了肯定的答案。
林锐驰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俩,此时的他终于体会到陆老师的无奈,以及那种想抚额的冲动。不过,他没有阻止刘朝明明天要做的事,好吧,其实他也有些好奇,想看看所谓的树屋究竟是什么样的。他朝两人淡淡地道:“快吃吧,再不吃就凉了。”
“好,先吃饭,吃完再说。”刘朝明立即附和,咬了一口馒头吃了起来。正在兴头上的小七不高兴地看了林锐驰一眼,低下头也继续吃饭。
两天后,当小七又让刘朝明带他去山里玩时,坐在一旁的林锐驰默然不语。第二天,当刘朝明正要带着小七出去时,肃仪忽然来禀,说爵爷突感不适。然后刘朝明立即打消了出去的念头,跟小七交待两句,让人送小七上课,他便匆匆忙忙回了屋。
回屋一看,林锐驰正斜靠在榻上。刘朝明连忙问他是哪里不舒服?
林锐驰停了片刻,说腹部有些难受,躺躺就好了,让他不必担心。
刘朝明执意让他躺下休息,还把手伸进他的外衣里面,给他按揉腹部。病后的林锐驰显得乖巧了许多,还带点儿撒娇的意味让他唱首歌给他听。
这样时候的林锐驰可不多见,刘朝明唱了一首《射雕》的插曲《铁血丹心》。
在会韵酒楼开讲《射雕》时,刘朝明打算把有关它的插曲、主题曲一并逐渐推出来。在他离开府邸之前,已经把几首《射雕》的曲谱交给沐秋公子,让他安排人练习演奏和歌唱。
此时,即使在现代也是经典歌曲,让人传唱了几十年的《铁血丹心》经他一唱,不出意料地吸引了林锐驰的注意力。林锐驰又惊又喜地让他再唱一遍,后来他便想用萧练习吹奏《铁血丹心》的曲子,硬是被刘朝明以他的身体不好为由打消了这个念头。
林锐驰只好接着躺在床上。当然,差不多一个时辰后,他的腹部就不再难受了。
一整天的时间,刘朝明都陪着林锐驰练习这首曲子,等到小七下午从外面玩回来,两人已经能够非常默契地配合,一个弹琴,一个吹萧,共同吹奏这首百转千回,令人荡气回肠的曲子了。
看着琴瑟相和的两个人,小七坐在桌旁的椅子上,单手支着下巴,好像被优美动听的曲子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眯着眼睛安静地倾听着。




穿到古代娶男妻 第61章 .麦收
过去十几天,本来黄中还带点儿青的麦子已经完全成熟了。站在地头,一眼望去,满眼都是金黄。微风拂过,麦田一起一伏,似层层波浪翻滚,田野尽染金黄。
又到了麦收的时节,村里的人家这两天早早地就开始做准备,用来收割麦子的镰刀早就被磨得泛着亮光。啊!新一轮的收割麦子就要开始了!
刘朝明所拥有的几百亩农田除了安田村中的村民租中之外,李家村的村民也有租中的。刘朝明自己还剩下大约二十亩的田地,都由别院中的人亲自耕种。每当收获、播种的时候,别院中的人几乎全部出动,都要下地干活。刘朝明也会帮帮手。
他上一世是个农家子,从小的记忆都是和田地有关,后来到城市参加工作,看着一栋栋的高楼大厦,越发怀念起小时候的农村生活。所以到了这一世,他首先做的就是买地,没事的时候,他会到地里溜达一圈,以满足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陆老师的授课停了,每天下午的玩耍也取消了。护院也好,丫鬟也好,连带着这些收留的孩子们也跟着刘朝明来到了田间地头。强壮的男子负责收割,丫鬟跟在后面把割下来的麦子绑成一捆,刘朝明就让孩子们中稍大些的男孩子把绑扎好的麦子放到牛车上。
刘朝明收留的这些孩子本身就无家可归,吃过不少苦,干些简单的农活自然不在话下。
小七虽说比去年长高了些,但看上去仍旧瘦瘦弱弱的,见刘朝明没有给他和几个同样年纪小的孩子安排活干,满脸都是不高兴。小七如此乐意干活,刘朝明当然不愿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他想了想,便让每人拿一个布袋,去地里拾剩下的麦穗。还言明,每拾满一袋子,奖给三文钱。
在太阳底下捡拾麦穗,一开始小七觉得既新鲜又有趣,像玩一样高高兴兴地跑来跑去地捡,但时间一长,天气又热,大人们干活还会累,何况孩子?可小七愣是没有打过退堂鼓,每天坚持来麦地捡拾麦穗,尤其是每次捡够一袋子麦穗后,都会异常欣喜地给刘朝明看。
难得小七这么肯吃苦,刘朝明自然不会吝啬于他的表扬,还兑现自己的承诺,捡满一袋麦穗便给三文钱。小七对自己通过劳动挣得的这几文钱极为珍视。
林锐驰从未干过农活,他有时也会随刘朝明到地里转一转,看着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模样,甚至还亲身下田拿着镰刀去试割麦子。他虽然武艺了得,为了练武肯定也吃过不少苦,但练武跟干农活还是两码事,刘朝明唯恐他拿镰刀割麦子不成,反而伤了自己的腿,在一旁看着他笨拙的动作担心得不行。
地里的麦子一边收割,一边把收割的麦子拉到麦场晾晒,再用牛拉着石滚子反复撵压麦子使其脱粒,然后就是扬场。
这一天,刘朝明在田头看着小七跟另外几个小孩儿戴着大草帽,各拿着一个布袋跑到地里去捡麦穗。看了一会儿,刘朝明便顺着地头往前走,打算去看看其他的村民干得如何了。走了没几米远,便瞧见一个仅见过几次面却让人无法忽略的身影正朝着他走来。
是当今皇上!刘朝明心中一惊,他赶紧上前撩起衣摆就要下跪,却被皇上身前的高公公伸手拦住,小声地跟他说“不要声张,陛下是微服出巡。”刘朝明这才就势向安顺帝拱手见礼。
原来安顺帝年前听刘朝明说了一年两熟制之后,倒是记在心中,特意派人关注着刘朝明的田庄。前两日听人回禀,知道刘朝明田庄上的麦子已然成熟,便决定亲眼过来看一看。
如今一见,果真如此。金黄的麦穗颗粒饱满,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点点光芒,麦田中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刘朝明亲自领着安顺帝沿着田间地头走走看看,接着来到麦场,让人示范麦子脱粒,再由石磨碾成面粉的全过程。
皇上看完,吩咐身边跟着的某位官员,让他多向刘朝明询问一年两熟制的种法与注意事项,今年秋收后试着先在京郊地区推广种植。
往回走时,小七已经捡够了一袋子麦穗,抬头便看见了正向此处走来的刘朝明,他立即拖着袋子跑过去,边跑边大声喊:“我已经捡满了一袋,我是第一个!”
喊声刚落,小七已经一脸欣喜地来到刘朝明跟前,一副求表扬的模样。刘朝明笑着表扬了他,并拉过他的手,露出身后的安顺帝来,说:“多日不见,你不是一直想父亲吗?现在你的父亲就在这里,还不赶快向父亲见礼。”
小七猛地看见安顺帝,喜笑颜开的表情就是一僵,在刘朝明的提示下,很快恢复了镇静。他摘掉草帽,恭敬地跪下朝安顺帝行礼:“小七拜见父亲。”
小七顺着刘朝明的话直接称呼安顺帝为父亲,没有在外面暴露安顺帝的身份。小七机灵的表现许是比较让安顺帝满意,他少了些往日对小七的厌烦。平生第一次难得地跟他和气地说了几句话,还询问了他的学业如何,袋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等,之后便让他退下去了。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现在的小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光脸色红润,个子长高,还没有了往日怯懦的神态,变得大大方方,应对自然。安顺帝不禁夸赞刘朝明教养有功。
刘朝明立即谦让了一番,说不是他的功劳大,而是小七的遗传因素好。
皇上不解“遗传因素”是何意,刘朝明解释说是因为小七的父亲各项才能出众,子随其父,小七才会如此。
小七的父亲不就是安顺帝吗,刘朝明此番说法隐晦地赞扬了安顺帝,安顺帝哈哈一笑,此事揭过。
刘朝明请安顺帝到别院歇息,并私下让纸传快马加鞭把皇上赏赐的两个宫女给带到别院里来。然后,他进屋向皇帝行叩拜大礼,接着,从袖口内拿出一个小盒子来,由高公公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叠银票,共两万两。
皇上问其是何意?刘朝明看了看左右,安顺帝便让其他人在屋外等候,留高公公一人在屋内。这时,刘朝明才向安顺帝禀报,说这银票乃是有容书斋几个月来其中三分的盈利。
皇上听了暗暗吃惊,他可万万想不到一个免费看书的地方,银钱本该是只出不进,怎么会几个月的工夫不出反赚?
刘朝明向皇上细细分说此中因由。有容书斋不只一个有容书馆,虽说书馆的更新费、修缮维护费、人工费等等确实需要花钱,但是还有一个有容书铺在。有容书铺因为皇上的关系,很多人慕名而来,多在此处购买与笔墨纸砚。故此生意兴隆,不光能补上有容书馆的一应消费,还略有盈余。而皇上御笔题字,亲自下旨才开办起有容书斋,盈利自然应有皇上一份。他自作主张,把盈利分为十份,皇上得其中四份,书铺和他各分其三。
两万两对于皇上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三宫六院,以及宫中庞大的人口,每月的花销可不是一般的大。他虽贵为皇帝,但使钱的时候也是各种掣肘,难以随心所欲。就在几日前他打算在避暑之地建一楼阁,既可观景,又能乘凉,不料一算,竟然超过五万两,因而作罢。
现在听刘朝明这么一说,他仅是题了几个字,就到手两万两银子,这、挣钱实在是太容易了!安顺帝本不想要,但转念一想,有容书斋才开张几个月,他就能分到两万两,那过几个月呢?估计不到一年,五万两就唾手可得。
今年建不了楼阁,但有了这笔钱,明年不就可以建了吗?虽说略有占便宜的嫌疑,不过自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稍微补助他一下,不就行了?更何况刘朝明也说了,书斋之所以盈利这么多与他御笔题字可分不开。
想到这里,安顺帝就示意高公公把银票收起来,然后笑着不吝词句地赞扬了刘朝明几句。
刘朝明此举自然有讨好安顺帝以示亲近之意。
说实在的,他在前世就没有这么处心积虑讨好过谁,一是前世的生存环境没到达古代如此严峻的程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小命不保;二是他没想过当什么领导,所以当老师那几年他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从没刻意地亲近过谁,因为他不愿意,而且也看不惯领导的那些官腔官调、行事作风,以致后来愤而辞职,凭借自己的技术赚钱吃饭。
可在大越朝就不一样了!
皇后看他和林锐驰不顺眼,接二连三地对付他们,林锐驰又与三皇子有表亲关系,他算是无形中被贴上了三皇子的标签。所有这一切,时常让他感到如履薄冰,让他不得不凡事深思熟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在皇上面前多多表现。皇上跟皇后感情深,但就凭皇上后宫妃嫔无数,他与皇后的关系又能深到哪里去呢?在皇上跟前刷够好感度,相信皇后行事也会有所顾忌。
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其实,这是他早就想好的,不过,因为他不能轻易见到皇上,时至今日才有机会得以把盈利送给皇帝,从而拉近与皇帝的关系。
与皇帝套近乎只是第一步,让皇帝把他当成自己人才是根本目的。当然,这个目标难度系数着实不小。他也只好走一步算一步。
刘朝明还向皇上进言,丰富书铺的书籍,创办报纸杂志不仅可以丰富大众的文化,还可以有效地宣传国策民生,同时,也能提高书斋的收益。
1...2526272829...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