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娶男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醉枕溪流
刘朝明慨叹孩子们的忠心,却没有去细想孩子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全是因为他救命的大恩和毫无歧视地对待。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自然结什么果。
后来,从刘朝明讲的革命小英雄故事中受到启发,小七还成立了一个儿童团,他自己担任团长,左弈是军师,一些功夫较好的少年是队长,十个人是一队,共有五队。起初一到休息的时间,凡是听过刘朝明讲过这些故事的孩子,就分散开,招呼那些没有听过的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蹲到一边给他们仔细讲述,通过这些故事,灌输给成员们儿童团要干什么,怎么干?
大概是培训得差不多了,之后,儿童团每天轮流派两个小不点去别院入口处表面放牛,实则是站岗放哨。
刘朝明默默地在一旁看着,心情很复杂。他的几个故事,居然造就了古代的一个革命儿童团,而且,一系列安排下来,小七竟然做得有模有样,他讲的故事中没有提到的方面,小七通过自己的理解居然也能合理地想到怎么行事。
这不得不说,小七确实很有领导才能。小七的一连串行为,让刘朝明欣喜之余,又有些担忧,这样的小七,今后他甘心只做一个逍遥王爷吗?
当林锐驰问小七想学什么兵器时,他连想都没想,张口就说想学红缨枪。林锐驰挑了挑眉,看向一旁的刘朝明。刘朝明有些无奈,他哪里晓得孩子们的模仿能力这么强呢。最后,刘朝明让人把林锐驰常用的兵器都拿来,让小七选,好吧,他选的还是红缨枪。
不光是他,儿童团的成员都要选红缨枪。
然后,除了别院的护院之外,麦场上几乎全是一色的红缨枪头,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亮眼的光芒。
整齐划一的动作,气势震天的呼喝声,让刘朝明不禁哼起了《中国功夫》这首歌。于是,不过两天,孩子们的嘴中会时不时唱上两句“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如一阵风……”,小七晚饭后会一边哼着“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条线,身轻好似云中燕,我们豪气冲云天”,一边练他的红缨枪法。
林锐驰也很喜欢这首歌,兴致来了也会唱上两句。刘朝明见此,派人去府中把沐秋公子、一些会乐曲演奏的男性伶人接到别院来,给他们曲谱,让他们练习演奏。
沐秋倒还真有几把刷子,没几天,就领着这些人练得似模似样。
专业的自然要比随便唱几句的好上不少。下午,大家练习累了休息的时候,沐秋会领着伶人们为大家演奏、唱上两遍,鼓舞大家的士气。后来,沐秋他们唱完后,看着众人练得起劲,跟刘朝明商量,要不也让他们练练。他们这些以往伺候人的,没少因为力气小被逼着做很多不情愿的事。练一练,就算练不成高超的武艺,力气变大点儿,能对付个把普通人也好啊!
刘朝明没啥意见。他们又不用一整天练习器乐演奏,主动提出练练拳脚,舒舒筋骨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他们可跟不上别院这些人的进度,刘朝明想着让谁领着他们练几手时,沐秋笑着说“我看砚随功夫不错,性子又好,让他来教我们几个人吧”。
这次,刘朝明他们回别院,四个亲随,只带回了笔耕和纸传,留下了墨书和砚随守护京中的府邸。没想到,一个多月的时间,沐秋就对砚随到了连他的性子都熟悉的地步。沐秋到别院,也是砚随护送回来的。
沐秋仿佛明白刘朝明的想法似的,解释说,偶尔他会出去访友,有一次路上回来,碰到以前的一个客人对他纠缠,正巧遇上砚随,砚随三下五除二就赶跑了那个客人,他是从那次之后才逐渐跟砚随熟悉起来的。
“好吧”,刘朝明也没多想,让谁教都行,于是,砚随就专门带这些曾经呆在烟花之地的男子练习拳脚。
不过,习惯成自然吧,这些伶人身上脂粉气有些浓,做出的动作像跳舞似的,柔韧有余,力度不够。虽然不到十个人,但砚随教起来却无比费劲。一个动作,除了沐秋做的还像点儿样,其他人的动作都不是那么回事,急得砚随立马出了一身的汗。
沐秋倒是少了些以往的清高与书生气,他不仅宽慰砚随,让他别着急,慢慢来,见他急得出了一身的汗,还给他打扇让他歇歇再教。
别院的生活热闹而悠闲。京城中,刘朝明虽没回去,但也不时传来一些消息。比如,魏太师的一个嫡孙强取豪夺,逼死一个女子,还当着众人的面打死了上门为女儿讨说法的爹,此事被御史弹劾,告魏太师教养子孙不严;隔了二十多天,又有御史弹劾他府中管家仗势欺人,强抢别人财物。
而且这两起事件,都是有理有据,根本不容魏太师瞒天过海,即使皇上有意轻判,嫡孙流放、管家坐牢、赔偿钱财也是免不了的。
此外,三皇子即将大婚迎娶韩忆盼,刘朝明尽管对韩忆盼特别反感,但只凭三皇子与林锐驰的表亲关系,他和林锐驰却不得不到场祝贺。还有,小七毕竟是七皇子,三皇兄大婚,做兄弟的怎么可能不去呢?
穿到古代娶男妻 第67章 .回京
回到京城的府中,位于府东面的梅园已经扩建完毕,京中铺子的情况,各位掌柜每七天到别院向刘朝明汇报一次,也都有条不紊地运行者。有容书斋得到安顺帝的支持,皇宫的百万藏书有选择性地被传到有容书铺中,使得书铺的书因其种类齐全、装帧精美、价格合理而广受读书人的欢迎。
小七回府之后,除了上午的教书换成褚文斌之外,其它的基本上照同别院,只不过一起训练的人少了村里的那些孩子。刘朝明回来前,也做了妥善安排,那些孩子仍旧有人按时训练。
关于小七的身份,原本没有几人知道,但经过被追杀而上报安顺帝后,七皇子在宫外生活已经被一定身份的人知晓。过几天,就是三皇子大婚,小七的身份还会陆续地被其他人知道,所以刘朝明便在一天下午,与褚文斌喝茶闲聊天时不经意地说了出来。
当时刚喝了一口茶的褚文斌被刘朝明漫不经心爆出的这个堪比惊天霹雳的消息震得一下子把嘴里的一口茶喷出老远,末了,咳嗽不止。
从未想过自己教的学生居然是皇子!虽然刚开始时对小七的身份也有自己的猜想,尤其是刘朝明口口声声决定不再纳妾,那时他曾想小七也许是刘朝明的儿子,已经有了儿子加上对林锐驰感情深,不纳妾也情有可原。结果再三确认两人的年龄,一个十七岁,一个八岁,刘朝明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九岁就能喜当爹。之后,他想过各种可能,但从来没有想到过小七竟然是七皇子。
尽管刘朝明看到他的表现后,马上声明七皇子只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正因为他不受宠,才被当今皇上极不负责任地推给自己抚养,褚文斌依然震惊得久久无法消化这个消息。他回忆了在府里几个月来见到的情景,真想揪住刘朝明的衣领吼他“你也给我有点儿做臣子的自觉好不好!七皇子虽然不受宠,但那也是堂堂的皇子!你看看你的言行,哪有一点儿下对上的态度。既然是皇子,你特么的把皇子的课安排的稀稀松松是个什么意思?你经常给七皇子做玩具,让他一天到晚地玩,是啥意思?你配抚养七皇子吗?!”
当然,震惊的褚文斌不至于失态到上述地步,但他仍是毫不客气地把自己的想法换了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问了出来。
听了褚文斌与林锐驰同样的意思,刘朝明把自个儿曾对林锐驰说过的一番话又对褚文斌说了一遍,当然关于当皇帝那就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论调隐去没说,末了,他微微一笑,安慰褚文斌:“褚兄,小七他又不用考秀才,考举人,各样知识都知道一些就行了。他现在还小,孩子嘛还是以玩为主,等他大一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再随他的意在某方面深学就是。”
尽管如此,就褚文斌看向刘朝明的眼神可以知道,他无法认同刘朝明的观点,也无法像刘朝明那样,在明知小七的皇子身份后仍旧如同对待一个普通孩子那样对待小七。
从那天下午的第二天起,褚文斌上课时对小七的要求蓦地严厉了不少,以往的按照刘朝明的要求不布置作业自然而然地中断了,每天布置作业必不可少。上课时,他讲得多也变为自己说一段,引导小七,让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比于以往,此时给小七的安排算是比较紧密了,再加上褚老师每日留的作业,小七除了每天按时午睡一会儿之外,他几乎没有其它的休息时间。刘朝明看到小七下午跟着林锐驰训练后还要苦读那些经史子集,想到现代社会二、三年级的小学生被沉重的课业负担所压迫,一点儿宽松的玩乐时间都没有,弄得一大部分孩子在小学时就产生厌学情绪,搞得他实在不明白那些所谓的教育专家一年年的研究孩子厌学的原因,却不从根本处降低课本的难度,反而教育改革越改课本难度越大,学生厌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岁数越来越小……
来到古代,可以摆脱那些自相矛盾的弊端多多的教育怪论,所以他才会如此安排小七的课业。除了想让小七活得轻松些,也不愿他的儿童时期因为难解的经史子集而过早产生厌学的情绪,失去读书的乐趣。跟小七讲,如果他觉得太累他可以跟褚老师说说,哪料小七却摇了摇头,充满向往地说:“不累。褚老师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像你一样,十六岁的时候就能满腹才华,什么都懂。”
刘朝明听了,心说,褚文斌啊褚文斌,你到底跟小七说了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你说个毛呀!他是两世为人,某些方面知道的自然比你们广、比你们多好不好!
看着桌旁认真读书的小七,他只好默默地想,孩子,你读再多的书,某些知识你也不可能知道!不过,喜欢学习是好事,褚文斌能激励小七学习的动力,他当然不会扯后腿。
皇子的婚礼自是与一般人家不同。三皇子被封为端王,王妃又是兵部尚书的嫡女,婚礼算是极显皇家的豪华与气派。刘朝明、林锐驰和小七一同前去贺喜,知道小七正住在刘府的人已经不再惊讶,而从知情人口中听到与刘朝明、林锐驰在一起的竟是七皇子后,当然非常讶异。
皇七子从小不受皇上所喜,单从他的名字“子寂”就可看出。这么多年的皇家宴会上,也极难看到七皇子的身影。难道七皇子竟被皇上不喜到送到宫外让人抚养的地步?很多人不禁这样想。但众人看刘朝明的眼神反而热切起来,对他的态度也多了几分热络,七皇子再不受宠,毕竟也是七皇子,皇上交给刘朝明抚养,说明皇上对他多么信任呀!
此时,已经被八抬大轿迎进王府,端坐洞房面无表情的端王王妃韩忆盼低声问身边的丫鬟:“他、可来了?”
“来了。”
“看上去还好?”
“与以前差不多,”丫鬟回道,想了一下又说,“他身边的刘爵爷看上去确实对他很好。小姐,您已经贵为王妃,夫人让您别再……”
“我知道,答应嫁人时,我就已经死了这份心了。”韩忆盼快速地打断丫鬟的话,重把盖头盖上,垂头不再多言。
席间,林锐驰被端王的亲随叫走。见到喜袍着身的端王,林锐驰立即躬身行礼,向他祝贺。端王拉着他的手,让他直起身笑着说:“表兄,几个月不见,过得还好?”
“嗯。”林锐驰点一点头。
“来,坐!听说七皇弟差点儿遭遇不测,凶手至今追查无果,你心里可有数?”
林锐驰表情郑重,说:“是谁指使,线索不明,不好猜测。”
“表兄,你呀,这么多年了,还是老样子。总是一板一眼,什么事都这么认真,不过是猜上一猜,却也要什么线索。”端王笑着摇头道,“听说父皇到刘爵爷的别院去,还当面夸了七皇弟,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呀!刘爵爷做生意好,没想到教养皇子也这么在行。”
林锐驰微微一顿,然后对端王说:“王爷多虑了!他确实对七皇子百般宠爱,但教他玩得多,学得少。我也曾经跟他提过那样不太合适,可他却一心想让七皇子当个逍遥王爷。”
“其实,这样也好,父皇不喜七皇弟,于他未必是坏事。如今太子身死,我成为年龄最大的皇子,很多事不是我不想争就能身处事外的。你我既是亲戚,又曾一起读书习剑,我希望你能支持我。”端王收起了笑容,肃容看向林锐驰说道。
“这是当然。”林锐驰立即从座位上起身,向端王深施一礼道。
在林锐驰去见端王的时候,因着林锐驰与端王的亲戚关系,刘朝明坐在前排的酒桌与同桌人吃酒聊天。但不时地感觉到一道目光总是瞅向他和挨着他的小七这里,几次下来之后,刘朝明已经断定无疑,等到再次察觉时,他猛一扭头,便和正桌上一个少年的目光对上了。
少年的目光充满了恨意,他狠狠地瞪了刘朝明一眼,便转过头不再看刘朝明。
刘朝明没有见过此人,但观此人穿着,以及年纪轻轻便端坐在正桌上,心里便猜了个八·九,他向身旁的人打听,果然就是当今的五皇子,淑妃的儿子公孙子扬。确定了此人的身份,刘朝明便明白他为何瞧自己的眼神如此恶毒。因小七被追杀,擒获的黑衣人在皇宫中被杀,担任皇宫安全防护职责的九门提督赵建修被降三级,而赵建修就是淑妃兄长,五皇子的舅舅。
刘朝明一边装作若无其事地夹菜,一边暗想,小七被追杀这件事八成与淑妃有关。
离开京城两个多月,作为母亲,瑞平公主肯定特别想念自己的儿子--林锐驰。林锐驰回来的第二天,便派人请他回公主府一趟。来人是公主府的老管家林伯,好像从今年起,公主再有什么事,都是林伯跑腿。公主跟前那个一等一的大丫鬟问玉后来再也没来过。人长得确实是漂亮,不过刘朝明很是不喜,因为她看林锐驰的眼神有时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款款深情。而且,不是他多心,古代很多为人母的女人,多会把自己身边得力的丫鬟送给自己的儿子。如果没有皇上赐婚这一出,问玉多半会成为林锐驰的通房丫头。觊觎他的男人,刘朝明如何能喜?
如今,他和林锐驰成婚这么长时间,想必瑞平公主早已死心,才不再让此女过来碍他的眼了。
今天在端王府吃过酒宴,走出王府,刚要上马车时,公主府的管家林伯拦住了林锐驰,有些焦急地说,公主请他回府一趟。
穿到古代娶男妻 第68章 .别扭
刘朝明本来是想和林锐驰一起去公主府,但转念一想,身边还跟着小七,公主也不见得愿意让他前去,便请林锐驰替他向公主问好,接着和小七回府去了。
直到吃过晚饭,才见林锐驰回来。刘朝明问他“公主怎么样?”却出乎意料地听林锐驰说:“我也以为是母亲身体不舒服,赶过去一看,没什么事,反而精神状态看上去很好,拉着我说了不少的话。”
刘朝明听后,也放下心来。虽然瑞平公主对他不太喜欢,好吧,因为他是男人的缘故,估计公主一辈子也不可能喜欢他这个儿婿,但由于林锐驰的原因,他自是希望公主没事。
这几个月,刘福言的《射雕》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挑了一个吉日,《射雕》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之中。而且,就如刘朝明预料的那样,这部小说比《西游记》还要受欢迎。其中,鲜明的人物性格,惊险而又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让很多人一下子喜欢上了它。不过,这部小说刘朝明并没有像《西游记》那样大规模地去宣传它,虽然在抄录小说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改编与删减,小说的人物又是以武林人士为主,但仍与古代的某些观念不相合,刘朝明并不想因为一部小说引起不必要的争端。早在说书之前,他便给安顺帝有容书斋的盈利时,把这部小说一并送了过去,算是事先在皇帝那里报备一下,抢先得到皇帝的认可。
在古代住得久了,总会因为单调无聊的生活而产生些恶趣味,加上他的处境,而《射雕》又写得如此经典,他也想把这部小说介绍给大家,算是他作为一名穿越人士的小小的自豪感在作祟吧,为丰富古人的业余生活出一份力,为提高古人的想象力抛砖引玉吧。
因此,刘福言在会韵酒楼说书十天之后,刘朝明便命人在酒楼门口张贴告示,征集书稿。告示中特意强调了作品的内容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应弘扬生活中的良善等等规定。
即使没有刻意地宣传,这部小说还是再次引领了京城新一轮的话题。尤其是一些年轻男女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书中的人物,人们见面谈论的都是其中人物的命运如何如何,为什么某某的命那么悲惨,郭靖那个傻小子真是傻人有傻福……
酒楼的单间再次成为人们争抢的目标,高门大户的少爷小姐成为其中的主力军,但单间的数量着实有限,有些互相认识、交情好的人便几人共用一间,却仍旧僧多粥少,供不应求。大概是因为古人的生活实在太过单调,《射雕》就仿佛在人们的眼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很多人为书中塑造的人物着迷,甚至有的人为此茶饭不思。有的人因为没有包到单间,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在第一时间听到后续,很多人找上了他这个东家,有王爷、大臣的儿子或亲戚,刘朝明手里还剩有几个单间,自然不会拒绝。
但一些闺阁小姐找上林锐驰是怎么回事?今天府里送来几封带香味的信笺,明天派个丫鬟过来索要单间,刘朝明看着林锐驰每天都要写好几封回信,心里是万分不舒服。坐在一旁旁敲侧击地问林锐驰:“爵爷,你说也是怪事,这些闺阁小姐怎么都找你呢?她们难道不知道男女授受不亲吗?”
“大概是因为我男妻的身份吧。”林锐驰不咸不淡地回答。
“哦,原来是这样。不过,你毕竟是一个男人,还是少和她们书信来往好。”无奈,刘朝明只好硬着头皮把话说出来。
林锐驰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第二天,等刘朝明应付完诸事回到府中后,发现林锐驰没在,一问才知道他外出会友去了。直到日落西山林锐驰才姗姗回府。一连数日,日日如此。此时,刘朝明才回过味来,自己那日的话惹恼了林锐驰,于是,便想着怎么补救。
晚上躺在床上,他搂着背向自己的林锐驰,直接向林锐驰道歉:“那天是我不好,不该说那样的话……看见你那么受女人欢迎,我怕你和她们……”
“怕什么?怕我红杏出墙?你就这么看我?”林锐驰恼怒地说。
他话中的“红杏出墙”让刘朝明一下子有些怔愣,林锐驰也发觉到他说话的不妥,羞恼地要挣脱刘朝明的怀抱,刘朝明哪敢松手,忙用力紧紧地用手脚缠住他,赶紧安抚:“爵爷的人品我当然信得过。我是担心那些女人……我想就这样和你一起过下去……怕那些女人觊觎你……”
强烈的挣扎停了下来,半晌传来林锐驰闷闷的说话声:“我不是全交给肃仪处理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你和男人在一起我也不放心啊!”刘朝明脱口而出。
说完,刘朝明就后悔了。先是感觉到怀中林锐驰刚刚软下的身子一僵,接着便是沉默不语,刘朝明急得想说些什么弥补一下,却只觉说什么都不合适,然后听林锐驰冷笑着道:“跟女人回封信你担心,和友人聚会你也不放心,只许你来者不拒,我就得日日呆在府里,像个可怜的女子一样天天等着夫君的垂爱?”
“不、不是……我什么时候来者不拒了?”刘朝明纳闷地小声嘀咕。
“没有?那些男人天天找你要单间,你什么时候拒绝过?”林锐驰回过身恼怒地问。
“你、你吃醋了?担心我被人抢走?”刘朝明高兴得心花怒放,“担心就直接跟我说,我可是对爵爷言听计从啊!”
奈何林锐驰死鸭子嘴硬:“谁、谁担心你了?你少自作多情,我也是男人,你能和男人吃酒,我为什么不能?”
林锐驰就是这么别扭的性格,今晚能说出这样的话,刘朝明已经非常意外了。在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占据了这个如此优秀男人的心,让他也能为自己小小的吃醋了。这个认知让刘朝明异常欣喜。他含住身前这个男人的唇部,细细舔砥,接着舌头猛地伸了进去,手托住他的头部,加深与自己的吻。
长长的一吻结束,刘朝明温柔地用自己的鼻尖轻蹭林锐驰高挺的鼻子,在他耳边喃喃低语:“我在意你,非常在意……也想让你在意我……愿意让你管着我,尽管跟我说‘不许’吧!”
“我说‘不许’你就会听?”
“嗯。”
“把你的舌头从我耳朵上挪开。”
“……为什么?”刘朝明一顿,问。
“痒死了!”林锐驰低声咆哮。
“好,挪开、挪开……”刘朝明边说边把舌头又伸进林锐驰的嘴里,去追逐他的舌……
“爵爷,明明咱们新婚之夜做过一次,那次也没见你多么难受,为什么现在都不行?”对于只尝过一次,之后再也没能和林锐驰做到最后的刘朝明,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今天发现了林锐驰的心意,他一定要打破现在的局面。
性·爱可是婚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天天用手解决欲·望,怪不得他担心林锐驰接触男人和女人,最后的壁垒并没有被自己占有,他心里会不安不是很正常吗?
“……可能是那次喝了些酒吧。”林锐驰小声地说。其实那次也很痛很胀,非常难受。但是在薛公公明显地要挟下,必须要做这一前提下,他当然只能承受。后来,感受到刘朝明对他的包容与喜欢,“难受”这一感觉仿佛瞬间放大了数倍,他自然而然地选择逃避。看着刘朝明每晚极力忍耐,却不愿勉强他的样子,被人如此呵护的感觉使他一方面心中暗自高兴,尽情地享受这种比父母、亲人更让人沉沦的喜爱,一方面又心有愧意,想鼓起勇气向沐秋询问,又因难以启齿而作罢。也许自己喝些酒,醉了的话,痛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刘朝明听了,半晌不语,他不是没有灌醉过林锐驰,可醉酒后的林锐驰他根本无法驾驭,上次差点儿被林锐驰爆·菊让他怎么感再次尝试?醉酒后的林锐驰他连润滑都不会做,真的让他再喝一次,硬上自己,那个地方被撕裂后他连哭的地方都没有好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