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宝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人
而就在刘东钱货两清,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猛然被别人拦住了。
“小兄弟等等,这件青花瓷瓶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出让,鄙人愿意出两千买下来!”听到这句话,周围的人纷纷转过了头,就连原本把这件青花瓷器卖给刘东的赵四也不例外。
说话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向后梳着,眼睛不大,眼珠不时转动,再加上削瘦的脸颊,以及下颌稀疏的几条鼠须,看上去给人一种油滑的感觉。
“我当是谁,原来是鼎鼎大名的珍宝阁张老板啊?”刘东略显惊讶的说道。
对于此人,刘东并不陌生,甚至只要在古玩城内呆上一年的人几乎就没有不知道他的。
而此人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他本身在古玩鉴赏方面确实有几分本事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珍宝阁有着一样‘斗宝’的规矩。
只要任何人拿着一件古玩真品上门,并且经过他本人的鉴定无误之后,就可以在他的古玩店内任意挑选出三件古玩,如果真的找到了。并且经由查看无误之后,那么也就代表着这个上门斗宝的人赢了,三件古玩可以全部带走。反之,如果找不到,那自然是输了,输了之后,那件参与斗宝的古玩也自然落到珍宝阁手中。
不过,自从这珍宝阁立下这个规矩以来,前后斗宝十多次,基本上都是珍宝阁赢了。当然之所以没有人怀疑他作弊,就是珍宝阁曾经输过,而且这唯一输的一次就是输给了沉香阁的李老。
“小兄弟居然知道我?”张维汉不禁诧异道。
“呵呵,张老板的大名,在这古玩城内谁不知道!”刘东笑道。
“是吗?既然小兄弟知道我,那不知道你这件青花玉壶春瓶可否转让给我,张某愿意出高价购买!”
“既然张老板喜欢,那我也愿意把它卖给你!”刘东略微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听到这里,张维汉喜形于色,心中暗道:“没想到这个家伙也是个门外汉,居然有宝不识!”
“呵呵,那可是谢谢小兄弟了!”
“张老板客气了!”
而这时候,生怕刘东返回,张维汉便迫不及待的从口袋中拿出钱包,数了两千块钱朝着刘东递过来。
“张老板,你好像弄错了吧,我什么时候说过两千块钱把这件光绪官窑青花玉壶春瓶卖给你了,我可没有那么傻!”刘东脸上虽然表现的惊讶,但眼神中的一抹笑色却表露出了他心中真实的想法。
而被刘东小小戏耍了一下的张维汉心中暴怒的同时,也明白这次想要用低价从刘东手中买下这件光绪官窑的希望破灭了。
“那你准备多少钱才卖?”张维汉脸上带着一丝勉强的笑容问道。
“二十万!少了一分钱都不卖!”刘东晃了晃右手食指,一脸笃定的说道。(未完待续)





宝瞳 第二百三十章 珍宝阁斗宝
第二百三十章珍宝阁斗宝
当然刘东也不是瞎要,光绪时期,民族资本有所发展,社会相对安定,这个短暂的兴盛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同光中兴”。
所以光绪时期的瓷器烧制,比之起咸丰和同治时代更为出色,景德镇官窑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光绪官窑青花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优质的仿品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康熙、乾隆瓷的水平,而大部分作品则带有明显的光绪特点。
因此,除了清三代的天价瓷器之外,光绪时期的瓷器,在现在的文物市场上价格也并不低。
而刘东的这件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就是光绪青花瓷器中的精品,款识为‘大雅斋’,属于光绪青花中最为精美的一类瓷器。
所以刘东二十万的价格虽说高了点,但也并不算是夸张。不过张维汉却并不打算付这么多钱。
“二十万太高了,光绪青花官窑不值这个价,十万吧,我愿意出十万把它买下来!”
张维汉话落,周围的人纷纷用艳羡的眼神,看向刘东,一件一千四买的青花瓷瓶,转眼就卖十万,整整翻了将近一百倍,古玩的暴力在此刻展露无遗。
而刚才亲手把这件瓷器卖给刘东的地摊摊主,看着刘东眼睛都红了,如果可以的话,他现在就像把那件刘东那在手中的玉壶春瓶给抢回来。
“我的十万块钱啊!就这么没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地摊摊主心中哀嚎道。
不过现在木已成舟,那怕他再后悔也没有用了。
“十万!没兴趣!”刘东撇了撇嘴,说完后。便待转身离去。
现在的刘东根本不差钱,所以对于卖这件青花瓷的愿望并不是太强烈。刚才之所以说二十万,只是单纯的想要让这个姓张的不要继续纠缠而已。
“等等!”眼看,这件难得的光绪精品官窑就要离自己远去,张维汉当然不甘心。
“怎么,张老板愿意付二十万吗?”刘东半转身,笑着问道。
“我?”张维汉神色一急。不过眼珠一转,心中有了主意。“既然小兄弟认识我,那想必对我珍宝阁的规矩也了解,不知道小兄弟有没有参加的兴趣?”
听到这里,刘东心中一动。随即转过身来。
“珍宝阁的规矩,我自然有所耳闻。”
“既然这次,张老板诚心相邀,那在下愿意去见识一番!”
“好!小兄弟,果然快人快语,请!”张维汉大喜之下,说道。在他看来,年轻的刘东根本没有丁点赢的希望。
“看来这次,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把这件光绪官窑精品青花瓷收到手了!”张维汉心中暗道。
“唉。这年轻人也太不知道轻重了,又让这个姓张的骗了!”人群中有许多经常在古玩街厮混多年的老虫们,见到这一幕后。不由摇头叹了口气。
“是啊,一件光绪官窑‘大雅斋’的精品青花玉壶春瓶,市场价可是十多万,真是可惜了!”
……
众人议论着,心中存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思,簇拥着张维汉和刘东朝着珍宝阁走去。
因为张维汉在这泉城珍宝阁内还有几分名气。所以等消息散开之后,珍宝阁门前已经围满了众多看热闹的人。
“小兄弟贵姓?”
“在下刘东!”
“噢。原来是刘兄弟!”
“不知道刘兄弟之前是干什么的,张某在这泉城古玩市场内多年,怎么好像并没有见过刘兄弟?”
面对张维汉的试探,刘东笑了笑,“在下之前只是在古玩城外摆摊卖点木雕,可比不上张老板开着珍宝阁家大业大!”
听到这里,张维汉心中松了口气,感觉这次把握又大了几分。
“到了,这就是我的珍宝阁,刘兄弟请进!”
对于这里,刘东之前也几次从门外经过,虽然没有进来过,但对这里却并不陌生。
跟在张维汉的后面走进来后,刘东才发现珍宝阁一楼的面积并不小,足足有一百多个平方,一进门,在中间的过道两侧,摆放着两列,六排的长案,上面摆放着青铜器、书画,文玩杂项,琳琅满目,怕是不下两三百件。
而在这些长案四周,东西两侧贴墙摆放着四个长约四米,高两米,上下分为四层的博古架,架子上摆放着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瓷器。在一楼的最里面,靠左的地方是一个柜台,而中间靠右的地方则是通往二楼的楼梯口,在楼梯口靠近右侧墙角的地方还有一些大件的瓷器,白玉山子之类的物件。
“刘兄弟,规矩我再跟你说一下,只要你能够从一楼的东西里面挑出三件真东西,那么它们就属于你了!如果你挑错了……!”
“如果我挑错了,那么这件光绪官窑精品青花玉壶春瓶就让给你!”
听完刘东的话,张维汉笑着点了点头,“不错!而且时限四小时,如果四个小时之内,你还没有挑出来的话,那你还是输了!”
“这规矩我没有意见,不过要是万一我侥幸调对了,你不认账怎么办?”把任何意外都考虑在前面,这是刘东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
“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们给你作证!”
随着说话声,三个长相各不相同,但同样精神矍铄的老爷子,从门外人群让开的通道中走了出来。
“小伙子,你这件光绪官窑青花不错,还是拿回去吧,否则要是输给这个姓张的奸猾家伙,可就太不值了!”说这话的是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说话间脸上自带一份威严的老人。
“吴老,您可不能拆我的台啊,我这也是你情我愿,凭真本事定输赢,怎么能是奸猾呢!”张维汉不由苦笑道。
虽然被人家讽刺,但他可不敢对这老爷子发脾气,除了这三位是他张维汉的衣食父母之外,人家的背景也比他硬多了。
“是啊,小伙子!你现在离开还来的及,否则待会输了,没了这件光绪官窑,可就后悔莫及了!”说这话的是站在威严老人身边,穿老式对襟长衫的老人。
当然了,他们之所以想着刘东,主要是看刘东太年轻了。这么年轻鉴定水平想必也高不到那去,对上张维汉,那自然只有一个输字。
“谢谢二位老爷子的好意,不过人无信则不立,再下既然已经答应,自然也就不能够事前反悔!”刘东拱了拱手后说道。
听完他的话,张维汉自然是心中大喜。
“唉,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挺有种!好吧,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们也不拦你了!不过待会输了,可别哭鼻子!”
说完后,威严老人看了张维汉一眼,继续道:“至于,事后的评判你不用担心,今天有我们在这里,只要是你真的赢了,那么自然让他乖乖俯首认输。”
“吴老严重了,之前在下可从来没有不认账过啊!”苦笑说完后,张维汉转向刘东问道:“小兄弟,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吧?”
“自然!”刘东点了点头。
不过手中拿着这件光绪青花却也是不怎么方便。
“小兄弟,不如你这件玉壶春瓶就让我们看着吧,保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这时候,三位老爷子当中之前从未开口的那位,注意到刘东脸上的神情变化之后,在旁边说道。
“好的!”简单的考虑了一下后,刘东便点头答应了。相比放在张维汉那里,有三位老爷子看着要让他放心多了。
随后,刘东把手中的光绪青花递过去后,便跟张维汉签订了一份协议。口头上的东西注定没有什么法律效力,只有落实到纸面上才能够让双方真正的放心。
就在三个老爷子欣赏这难得一见的光绪‘大雅斋’精品青花瓷器的时候,刘东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寻宝之旅。
不过这次他确实从来没想过靠自己的真本事,而是直接就放出了自己的异能。
“真是无奸不商啊!”注意到四周一片片灰茫茫没有丝毫灵气的艺术品,刘东在心中暗骂道。
“不过这次任你狐狸再狡猾,也逃不出小爷的手掌心!”刘东心中暗道。
不过,虽然他有异能的帮助可以轻易的找出三件古玩,不过为了尽量的让自己看上去正常些,刘东还是从头开始,并没有一上来就直奔那三件古玩而去。
一直等到十几分钟后,刘东才走到张维汉身边,然后在他愕然中带着一丝惊慌的眼神中说道:“张老板,麻烦你站起来。”
“干嘛?”
“因为你屁股底下这张明代黄花梨圈椅就是三件真品古玩之一!”
听完刘东的话,旁边的吴姓老人笑道:“哈哈,张维汉!上次老头子就想买你这圈椅,可是你死活不卖,现在被人家认出来了吧!”
此刻,张维汉脸上也带着不可置信之色,为了不让人察觉这圈椅的真假,他刚才特意坐在了上面,而且还把他放在了柜台旁边。要是一般人跟他赌,肯定会在那上千件古玩中选,很少会注意到把被他坐在屁股下的椅子。而这也是利用了常人思维中的误区。可惜刘东不是常人!(未完待续)




宝瞳 第二百三十一章 《曾文正公家书》与三问表
第二百三十一章《曾文正公家书》与三问表
“这次就算你找对了,不过你别得意,三件真品古玩,现在你才只挑对了一件而已!”张维汉语气中颇有些不忿的说道。
“呵呵,这个我自然知道,不劳张老板操心。”
说完后,刘东又继续装模作样的在周围的古玩中翻找了一下后,足有二十分钟后,才在张维汉极力压抑的惊骇眼神中走到了旁边的柜台上,然后从上面摞在一起的三四本线状古书中挑出了一本。
看着手中略显古旧的黄色封皮上书写的《曾文正公家书》六个楷体大字,刘东不禁心中暗道:“这张维汉也算是花了一番心思了,要不是我有着异能,恐怕别人也会把这《曾国藩家书》当成珍宝阁的账簿,而根本不会想到真正的古玩会在里面!”
曾国藩,汉族,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而他也是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的掘墓人。甚至在曾国藩声势最为浩大的时候,手底下湘军近百万,威望隆重,甚至有机会去清廷而代之。只是在手下们劝进的时候。退却掉了而已。
不过尽管如此,曾国藩仍然是晚晴最为著名的政治人物。而《曾文正公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
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而这本家书。也是后世史学家研究曾国藩的主要依据之一。
“你,你是怎么想到的?”此时,注意到刘东的动作,张维汉语气颤抖的问道。
“直觉!”迎着他难以置信的眼神。刘东神色淡然的说道。
而这时候听到两人的对话,三位老爷子也围了上来。
“这是祖安先生的《曾文正公家书》!”
等看清楚刘东手中拿的东西之后,三位老爷子都激动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刘东在书画上的鉴定水平虽然提高的并不多,但是依靠他几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历史上的那些著名的人物他已经记得七七八八了。
祖安先生,就是指的与胡汉民、吴稚晖和于右任并称民国四大书法家,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的民国大军阀谭延闿。
谭延闿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去世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谭延闿为介绍人?。
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
从民国至今。写颜体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他尤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谭延闿可以说一生基本都在攻颜书。
谭延闿善诗联,擘窠榜书、蝇头小楷均极精妙。书法作品兼有艺术和文物双重价值,国内民间所藏多集中于湖南。
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民国完一人”,说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称他为“党国柱石”、“药中甘草”,也有人说他是八面玲珑“水晶球”、“伴食画诺的活冯道”。
虽然谭延闿在政治上褒贬不一,但是在书法上却是让人叹服的存在。
“好你个张维汉,上次我出价五十万,跟你买这本祖安先生亲笔手书的《曾文正公家书》,你都不卖我。原来是放在这了。这下被人挑了出来,看不心疼死你!”吴老爷子先是不忿的说了一句后,到后边又变得幸灾乐祸起来。
而这时候,刘东也翻开了手中的古书,扉页上用颜体写着‘文正公,中兴名臣之铮佼者,其身虽逝,而名闻千古。其才大而谦,气宏而凝,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字里行间带着对曾国藩的推崇。
而在扉页的左下角有‘谭祖安’和‘切斋’两方印章!
翻开之后,是一溜蝇头小楷,字迹貌丰骨劲,虽小却字迹清晰。显示出了作者身后的书*底。一见之下,刘东立即就喜欢上了。
而此刻看着刘东高兴的样子,张维汉的脸都绿了,心中更是不安起来。自从他定下这个斗宝的规矩,到现在也有五六年的样子了,中间曾经吸引了二三十个人参加,但是到现在出了唯一成功的李老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在第一关就卡出了。就算能够过得了第一关的,第二关几乎很少有人能过,到现在都不足三人。
“我就不信你第三个还能够找出来!”张维汉心中咬了咬牙,暗暗想道。
“好了,小伙子!你现在才找出来两件古玩真品,还差着一件呢!快去,快去,这本《曾文正公家书》我们先给你看着!”说着吴老爷子也没管刘东同没同意,便把他手中的谭延闿手书给拿走了。
见此,刘东心中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看着三位老爷子捧着谭延闿手书的《曾国藩家书》,一脸迷醉的样子,刘东也没有上前打扰。
而是转而继续寻找第三件古玩真品,当然这东西在哪,他早就找到了,不过之前还必须装装样子才行。
一直到半个小时之后,刘东才决定行动。
“你干什么?”看着刘东走到自己身边站定后,张维汉的话语中都变得有几分颤抖起来。
“你别动!”说着,刘东按住张维汉的肩膀,从他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了一直镶金错银的华美怀表。
“你!”刘东的手臂就像一座巨山一样,加在他的肩膀上,张维汉几次想要站起结果都失败了。
“张老板,现在我应该算是成功了吧?”刘东晃了晃手中的精美怀表问道。
“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不可能?”张维汉脸色苍白,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的看着刘东说道。
自从被李老成功了一次之后,他便挖空了心思,重新对三件真品古玩进行了设置,特别是第三件更是被他随身佩戴。就像这件怀表,表身身藏起来,只有表链子在外面。到时候被人问起,他也有的说,毕竟这东西虽然藏得隐秘毕竟也合乎条件。三件真品古玩确实都在一楼。
所以,之前许多参加过赌局的儿,最后明白了,虽然生气,但也无济于事。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乖乖把手中珍爱的古玩奉上。
但是,这次他千辛万苦的布局居然失败了。
“直觉!”迎着张维汉满脸的不敢置信,刘东笑着说道。
这时候,听到两人的对话后,旁边三位原本正在欣赏刘东古玩的老人也围了上来。
“这怀表之前没见过啊?”
“确实,没见过!应该是这段时间张维汉这小子更收上来的吧!”
听到三老的谈论,刘东也在把这件怀表拿在手中翻看起来。
正面上是掐丝珐琅的涉猎图,打开之后,刘东发现这支怀表居然仍然在走,伴随着清脆的滴答声,时间居然与刘东手机上的时间分毫不差。
“这是一支三问表!”旁边吴老说道。
“三问表?”刘东疑惑道。
他加入收藏的时间太短,虽然记忆力出色,但是最近都在研究书画、陶瓷和青铜器这些大类,对纷繁复杂的古玩杂项掌握有限,特别是之前只是小众收藏品的怀表,更是没有研究。
要不是因为自己的鉴定异能察觉到了这支怀表上浓郁的白色灵光,他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支怀表是古玩。
听完刘东的话,吴老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不用说刘东也知道他眼中的含义,当下脸上不由略显尴尬的说道:“直觉,纯粹是直觉!之前我也不知道这表是古玩!”
听完他的话,张维汉心中更苦,而其他三人也只能为刘东的好运感叹了。
“所谓的三问怀表,就是三簧表,三种打簧的响声不同,可分辨出“时”、“刻”、“分”的报时,你们听!”随即吴老拨动了怀表旁边的一个凸起的按钮,随即‘叮当’各不相同,但同样清脆的声音陡然响了起来。
“听出来了吧?”吴老问道。
“这好像是三种声音啊,老吴!”旁边一个跟吴老同来,颧骨高耸,脸型削瘦的秦姓老人说道。
“不错,就是三种声音,只是通过这三种声音,你就可以分辨出具体的时间。”
“怀表是出现最早的表,也叫怀钟,几乎每一只三问表里面都有500多种零件。这是真正的机械艺术品!”说着吴老的脸上流露出了赞叹之色。(未完待续)




宝瞳 第二百三十二章 八大山人
第二百三十二章八大山人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潮的兴起,古董怀表大幅升值,惹人注目。一只银壳的百花图怀表,大约8年前才5万,现在已经15万。而一只1830年-1850年间的清朝二问怀表,最近拍出13万瑞士法郎的高价。
古董表越是罕见的、品相越好,价格就越贵,也越抢手。一些名牌如百达菲丽、卡地亚、江诗丹顿、爱彼和劳力士等都是收藏家们最渴求的流行名牌。
1...8283848586...6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