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宋辽英雄野史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倒手一次

    所以说,昨晚发生的这些,的确是祥瑞无疑咯

    然而,就在童不移心中断定东京汴梁城之中发生了天大的祥瑞之时,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个须发花白的文官,望着童不移面前的墙壁仔细探查,叹道:

    “果然是好手段啊!莫不是先涂上一层磷粉,再撒上少许松香粉如此巧思,再加上如此鬼斧神工的技巧,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啊!”

    这文官貌似是自言自语,实际上似乎就是专门说给童不移听的。童不移听完,浑身一哆嗦,几乎条件反射的想要捂住说话之人的嘴巴。然而等他看清来者的面容,顿时不敢再造次了,只能恭恭敬敬的对那人施礼道:

    “原来是宇文昌龄相公,您不在开封府衙门处理公务,怎么跑出来溜达了”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开封府知事,宇文昌龄。此人在开封府任上卸任上任多次,可以说对整个开封府了如指掌也不为过。开封府知事虽然只是一个州府级别的官员,然而管的却是天子脚下的东京汴梁城,任上之人,怎么可能不受当今的大宋国皇帝陛下宠信所以就连童不移这样一个替陛下跑腿的,都要恭敬对待。

    “跑出来溜达!哼!”宇文昌龄听了童不移的话,有些气不打一处来,“老夫治下的开封府,发生了如此的大事,你教本府如何还能坐的住啊!”

    “哎呦喂!知府相公您小声点儿!您自己不觉得这是开封府发生了祥瑞之事,也别直接就给断定这是有人在搞事情啊!万一咱们陛下信了您的话,您可就把之前发生过祥瑞的那些州府的同僚都得罪了个遍啦!”

    宇文昌龄当然明白童不移这话是什么意思。万一他开封府发生的这次祥瑞,查实了是有人故弄玄虚,装神弄鬼,那么现今的那位皇帝陛下,就有可能怀疑大宋国诸多州府发生的祥瑞,都有可能是假的,那些上报祥瑞的知府,不就都是欺君罔上的罪人,要统统被革职查办,不死也要流放边疆了吗

    所以,即便是他宇文昌龄破了开封府大出祥瑞的案子,他也是出力不讨好,甚至要大祸临头,被那些上报祥瑞的知府忌惮,联手弹劾,暗箭冷箭害他。

    可是,若是破了这件案子,却不上报,他宇文昌龄也是欺君罔上,只怕自己也要面临不死也要流放边疆的惨淡结局。所以,为了明哲保身,他宇文昌龄最好不要破了这个案件,或者即便破案,也设法不让当今的皇帝陛下怀疑其他州府上报的祥瑞的真假。总之,破案难,破案之后的事情,让宇文昌龄觉得更难!

    知道童不移让自己暂时不要惊动皇帝陛下是为自己好,宇文昌龄对其还了一礼,也有些莫名其妙的对童不移说道:

    “说来也怪,是谁会如此不伤财不害命,莫名其妙的折腾出这种祥瑞的事情老夫左思右想也没有丝毫的头绪啊!不过,为了防备有妖人要借此接近圣上,对圣上妖言蛊惑,本府最近要加强对和尚道士的盘查。不仅如此,还要禁止他们在大相国寺、李师师居所等处伺机接近陛下,否则心中难安啊!”

    “知府相公省得就好!那小人就先以祥瑞将此事报上去,免得陛下之后了解到东京汴梁城发生如此大事,却无人上报,降下雷霆之怒啊!”

    见宇文昌龄如此通情达理,童不移大喜过望,赶紧跟宇文昌龄告辞,回皇宫复命去了。大宋国的皇帝陛下得到消息,知道了自己居住的皇宫也发生了祥瑞之事,也是心中暗喜。因为此事与之前的康王府‘仙人留书’如出一辙,而且沸沸扬扬之下,许多王府也传出了类似的祥瑞之事,也让其对康王府的疑心消除了。

    康王府乌云压顶的一场祸事,不久,就这样风吹云散了。

    黄知州府上,小药师对于师父柳苏苏的计划,抱了相当的怀疑。说到整个东京汴梁城会因为他们的计划认为是天降祥瑞,他小药师相信,但是诸位王爷的府上,会因为康王府的‘仙人留书’祥瑞,陆续传出其他的祥瑞,他是不信的。

    因为,他和师父柳苏苏,根本就没有在其他王府制造祥瑞啊!

    但是他师父柳苏苏却一口断定,其他王府一定也会渐渐流传祥瑞的事情,让小药师差点儿忍不住和师父以女装打赌。幸好在最后关头,想到了柳苏苏手段的神奇,小药师悬崖勒马,才没有让柳苏苏得逞。

    而之后不几天,果然传出来诸多王府昔年的祥瑞之事,让小药师庆幸自己明智的拒绝了女装的打赌之余,疑惑的询问柳苏苏原因。由于小药师拒绝了女装的赌注,柳苏苏无法带着男子入宫见安德帝姬,不能吃到宫里的美味佳肴,心情低落。面对小药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问,她不耐烦的说道:

    “谁家还没个牛皮可以吹的啊喏,这家王爷想要打口井,随手一指,几铲子就甘泉涌出,算不算祥瑞那家的公主,出嫁之日祥云满天,算不算祥瑞所谓的祥瑞,不够就是一些恰好的奇异之事,被当成了好兆头,哪家还能没有吗”

    小药师闻言,不禁叹息,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枣还是红的甜,师父还是柳苏苏奸诈。然而,小药师还是有不解之处,疑惑的问道:

    “可是我们不是想要为康王府排忧解难吗咱们最后也就是在康王府同样的写了一句一模一样的话而已啊,能起作用吗”

    “重点不是让康王府摆脱祥瑞,重点是大家都有祥瑞。一滴雨水,落到你面前的海潮之中,你还能将其舀出来吗一粒大米,落进了米缸之中,你还能将其找出来吗只要大家都有了祥瑞,咱们这位皇帝陛下,还能将自己的子女尽数贬黜了不成所以你就安心吧,你留下的祸根,为师已经想办法给你除掉了。”

    不能去吃好吃的,柳苏苏神情有些落寞,怏怏不快的答了小药师的问题,便回去自己屋里歇息了。黄知州眼下又去剿灭贼匪了,黄夫人心中挂念,烧饭也没有滋味了,让柳苏苏倍感郁闷。

    没有宫廷美食,也没黄府美食。

    这日子,没法过了!

    话说黄知州奉命剿灭贼匪,还是领着那五百‘精兵强将’,这一天来到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此地盘踞着一众贼匪,已经投靠了白莲圣教殷道陵,不时的到四处的乡民之中蛊惑,意欲揭竿而起,在大宋国祸乱四方。黄知州正是因此,被大宋国的皇帝陛下,十万火急的派来此处剿灭贼匪,防止其祸乱天下。

    黄知州领兵到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他下令兵将安营扎寨,生火造饭,稍作休整,便让前锋十余人到了贼寨前叫阵。不多时,营寨大门大开,一众贼兵呼啸而至,就欲将这区区五百官兵击溃,再去白莲圣教殷道陵那里领功。

    然而此次黄知州带着的五百老弱病残,虽然战力比较以前的剿匪大军,还稍有差距,但是黄知州连番领着大军获胜之后,士气高涨,哪里是那些无心作战的窝囊官兵能比得上的再加上黄知州阵前一站,双手左右开弓,投掷飞石,砸得贼人鸡飞狗跳,死伤无数,更增官兵士气,不多时就是赢了一场胜仗。

    剩余的贼人见状惊骇,仓皇逃回贼寨,在高墙之上大呼:

    “来者哪位武林同道缘何不讲规矩,乱放暗器我等乃是白莲圣教麾下,黑鸦山黑鸦寨,可敢与我等寨中几位寨主比武,一教高下”

    黄知州乃是文官,早年读书人出身,从未见过什么江湖的事情,哪里省得什么‘江湖的规矩’闻言只顾痛骂道:

    “呔!大胆贼人,竟敢勾结白莲一教,妄图做乱臣贼子,真是十恶不赦,还要讲什么江湖规矩高山规矩都没得讲,给本官统统拿下!”




第272章 黄知州初遇强敌,五百卒始有危殆
    听到黄知州如此言辞,这贼寨众人顿时一片哗然,纷纷大骂黄知州不懂江湖规矩,诸贼的士气竟然较前一片振奋,一时之间将杀到寨前的五百士卒都打退了。

    对于此种情况,黄知州真是一头雾水。他身为一名文官,于排兵布阵都是按照兵法生搬硬套的,哪里会晓得这些贼人口中所谓的‘江湖规矩’只是眼见自己率领的士卒有所损失,黄知州赶紧下令撤退。

    本来想着将士卒带下来,稍事休整,再继续攻击。谁料想这五百士卒尚未等到黄知州下令,便一哄而散的溃逃了,让下令士卒鸣金收兵的黄知州都愣在了当场。这位文官相公起先没有发觉,自己手下的这五百士卒,根本就不是曾经自己带过的那五百士卒了。这五百士卒,乃是黄知州再次领命,厢军随意拨给他的。

    而要知道在大宋国,厢军可是很神奇的哟!

    大宋国五百军州,名义上似乎以兵将为尊,然而实际上,文官士大夫才是与赵官家‘共天下’的群体。至于行伍之中的丘八呵呵!就算有一天科举之中高中举人进士了,也难免被同僚嗤笑曾经身为‘贼配军’的经历。

    君不见,狄青一介‘贼配军’,战功累累,差点儿在战场上拼掉老命,最后官至枢密副使,位同副相,满朝的文官们,不还是照样瞧不起他吗

    而厢军,则是‘贼配军’发配的去处。

    当然,也不可能数百万厢军都是‘贼配军’啊!只不过这些剩余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些灾民之类,因为流离失所,文官相公们为了政绩,自然不会让他们一直流离失所下去。但是如此多嗷嗷待哺等着吃饭的嘴巴,总不能任由他们挨饿,不然迟早又是另一帮‘宋江’、‘方腊’让他们头痛,让他们丢官。

    甚至,这些灾民祸乱起来,杀得狠了,将这些文官相公的命都能取了。

    所以,还是将这些灾民编入厢军,为国效力,同时也交由厢军管束吧!这样一来,让自己这位文官相公头痛的灾民问题就一下子解决了。至于他们会不会给厢军带来什么麻烦,自己乃是文官老爷,管他们这些‘贼配军’作甚!

    至于这些‘贼配军’肯不肯接受灾民这种压力,那真是简单的很。论到身份地位,士大夫可是与赵官家‘共天下’的啊!论到手段,这些‘贼配军’能玩儿的过士大夫吗只要几道弹劾的折子上去,厢军便有将领要革职甚至丢命啊!

    所以,厢军就成了整个大宋国的‘垃圾桶’,哪里的‘贼配军’都丢进去,不丢到厢军,难道丢给咱们皇帝陛下的禁军吗哪里的灾民都丢进去,灾民本来就朝不保夕,为了活命几乎丧失尊严,又有几个能像狄青一般出人头地的

    故而厢军之中,士卒素质之差,几乎与贼人无异。遇到大胜都有莫名其妙阴沟里翻船的事情,遇到强敌更是只顾得自己逃命,哪里会管军法和军令怎样

    若是曾经黄知州带过的那五百士卒,多少还会对黄知州有信心,然而换了眼下这些素日懒散惯了的老油子,又犯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大忌,后果简直让黄知州目眦尽裂!只见原本大占上风的部下瞬间溃败,而刚刚还疲于奔命的贼人们则趁势掩杀,让溃败的士卒死伤更是惨重不已。

    黄知州闹不明白,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面前的一幕。他连身边得令鸣金收兵的士卒逃了都顾不上,孤身一人就冲进了贼人群中,大开大合的拍、踢、抽、捶。

    贼人们正追杀的起劲,谁能想到突然从天而降黄知州这个杀星而且黄知州对于自己的实力和对手的实力根本就没有概念,出手都是全力以赴,对于那些武功低微的贼人而言,这简直就是天降判官索命,碰着就伤,擦着就亡啊!

    正当黄知州大开杀戒之时,一名贼人挥舞着长qiang杀了过来。这贼人早在旁边看了半天,发现黄知州之所以能够威风八面,大杀四方,并不是靠着精湛的武艺,似乎仅仅是因为其内力强悍,硬生生以飞石和佩剑硬抗并且击溃对手,实际上黄知州一直没有用处什么精妙的招式,似乎根本就不会精妙招式。

    这很反常,因为武功招式修炼起来比内功简单,从没听说谁招式奇差,却是内力很高的。然而这贼匪发现面前的这位‘将军’就是一直利用纯粹的内力虐菜,丝毫不会以精妙的招式对敌,让这位贼匪准备赌上一把。

    因为这位贼匪自知退缩或许也是死路一条,便觉得还是用长兵器试探一下比较好。果然,用长qiang之后,这位贼匪借着招式诡异,将黄知州的飞石和佩剑躲开,并且招招都在攻击黄知州没有顾及的地方,让黄知州一时之间格外的危险。

    毕竟,黄知州平时都是远远的丢石头打人,何曾如此近距离的跟人厮杀起先黄福州曾经只不过也就是一个文官,无奈之下才遵了大宋国皇帝陛下的旨意开始剿匪,否则又怎么会开始这种刀头舔血的生活又何需过这种生活

    只不过,现在被逼无奈之下,他这位进士出身的文官老爷倒是开始习惯战阵厮杀了。然而黄知州曾经只不过和普通的贼匪交手,而且都是在远处就被黄知州飞石解决掉的,这些贼匪几乎都没有能够近他身的机会。

    然而,今天这帮贼匪比较厉害,让黄知州手下的士卒都跑光了,以至于得黄知州亲自上场,先是用飞石和佩剑与普通的贼匪厮杀,已经吓得他一头冷汗了,又与这个手持长qiang的贼匪头子厮杀,被其qiang法惊得魂飞天外,左支右拙。

    倒是在这个贼匪的逼迫,让黄知州内力运转的更加迅速,应对也越来越快,突然一个反手抓住了对方长qiang上的红缨,直接一拽便将这个贼匪的长qiang拽走。这贼匪突然遭遇长qiang被夺,反应不及,茫然的看看自己的双手。

    黄知州怎会放过这个机会,长qiang都来不及调转,便以qiang柄抽在这个贼匪的身侧。匆忙之间,黄知州哪里控得住自己的力道,直接就是全力一击。这贼匪猝不及防之下,只觉得如同瞬间被烈马飞蹄踹到,几乎瞬间就飞了出去。

    这一击让其五内移位,吐出一口鲜血,便昏迷了过去。

    “来人!给本官拿下!”

    黄知州见状,大喜过望,招手呼唤手下,就要将这个被打翻的贼匪头子拿下。然而他呼喊之后,半天都没有人回话。黄知州奇怪的望向后方,这才想起,自己手下的士卒都已经跑光了,顿时,本来已经趾高气扬的黄知州,瞬间就怂了。

    看着正在贼寨之中跃跃欲试的众贼匪,黄知州突然感觉自己有些孤单,刚刚他对于大宋国士卒的突然溃败心生的愤慨,以及击败贼匪头子的这份昂扬雀跃,瞬间都化为了乌有。眼看局势不妙,尤其是那些贼匪都已经开始弯弓搭箭,准备将他射成刺猬,更加的让黄知州心中后怕起来。

    这对于一个面对郭药师这样黑衣蒙面的人都要闭着眼睛举起双掌反拍的文官来说,有些恐怖,所以他在第一时间就一甩袍袖,直接闪人了。这一次的决定,黄知州做的十分的及时,当他跑路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的箭矢就追在他的屁股后面,插了整整的一排。而黄知州,终于险之又险的躲开了这些追命的箭矢。

    就这样,后怕不已的黄知州及时的躲过了一场灾劫,孤身一人离去了。贼寨之中的贼匪则是趁机跑出来,赶紧将贼匪头子扛了回去。然而黄知州这一击实在是威力太大,他们发现这个贼匪头子已经毙命,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这些贼匪顿时如丧考妣,一番商议之后,几个信使便被派了出去,快马加鞭的跑去了白莲圣教和几个武林门派。白莲圣教乃是他们贼寨依附了的,而几个武林门派则是这些贼匪曾经学武的地方。他们的师门曾经教会了他们武艺,也是他们在贼寨之中极力保全师门的势力,不让他们的师门被自己的势力袭击。

    这种事情,在如今的大宋国几乎比比皆是。正所谓侠以武犯禁,若想在这个貌似歌舞升平的大世活得滋润,武林门派依靠武艺上街卖艺是不可能的。他们必须依靠武力和门路聚敛财富,甚至侵害赵官家的利益,贩卖私盐之类,获取暴利。

    至于依附白莲圣教,这件事情与曾经的黄巾之乱何其的相似若能最终夺取天下,整个门派都会成为开国功臣,何其的值当!就算事情不成功,依靠自己门派在大宋国朝廷之中,将参与反叛之人说成是门派的叛逆,自然就可以将所有罪责推掉,而那些参与白莲圣教的门派中人,隐姓埋名,便逃了追捕。这种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江湖上盛行此风。22



第277章 眼见溃逃心颓丧,知州郁郁自陷阵
且不说贼匪这里,四处传讯,只说那黄知州一时胆怯了,仓仓皇皇逃离了贼寨,回到了最后扎营之处。这里留了几十名士卒看守,毕竟还有些辎重需要在剿匪之时丢在营地,不能时时刻刻都带在身旁。若是无人看管,又怕贼匪找机会下了毒,会让自己和五百士卒稀里糊涂就丢掉了性命。

    待黄知州回到营地之时,却见四

    正在手打中,客官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278章 只因一封家书至,扰乱独孤小秋心
    听到这些江湖豪客谈论‘白莲圣教’,又说了他们是被自己打杀了大头领,才不得不离了贼寨,去投奔白莲圣教,黄知州哪里还想不到他们这些人就是自己想要找到,与之拼命的那些贼匪

    正在黄知州犹豫,要不要直接上前,动手与他们拼命,却听到他们说道:
1...151152153154155...2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