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三国之古武枭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西风卷帘
霍辰伸手接了,又朝自己受伤的手臂看去。那受伤的口子血已经不再有流出来的了。大概已经是凝固了。也不见有什么疼痛感,于是说道:“这伤口只是划破了点皮,并无大碍。”说着,又朝身边的程昱和陈宫笑道:“我先去把衣服,你们先在这里等我一下。”
霍辰说着,便朝后院去了。霍辰来到后院的时候,却并没有见到黄楚楚和曲宁以及曦月。心里微感奇怪,但也没去多问。换了衣服,再出来时,却恰好看到黄楚楚和曲宁以及曦月从太守府的外面走了进来,身旁却还跟着华佗。





三国之古武枭雄 第一百二十九回:霍辰左右为难陈宫献策解忧
却说霍辰换过衣服来到大厅的时候,正好看到黄楚楚从外面走进来,旁边还跟着华佗。于是心里不由微微感到吃惊,开口说道:“楚楚,你刚才去哪儿了?”
黄楚楚走到霍辰身前,说道:“你怕你不去看你的伤口,便特意去把华神医请了过来。你现在叫华神医给你看看吧。”
霍辰听了,不由讪讪一笑,说道:“这真是的!”嘴里虽这么说着,心里却不由生出一阵感动。那边华佗走到霍辰身前,问道:“主公,让我看看你的受伤的手臂。”
霍辰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大碍,之前虽应诺着黄楚楚说是会去看大夫,但心里却并没有要去的意思。此刻见黄楚楚把华神医叫来了,只好伸出了自己受伤的手臂,一边说道:“只是一个小伤口,并没有什么大碍的!”
华佗让霍辰脱了外边的衣服,又挽起里面衣袖。入眼是一道大概四五厘米长的割伤口子,入肉倒也的确不深,便见霍辰说道:“亏是主公身体健壮。这伤口虽然不大,却也不是小事。”说着,便从随身携带的背袋里拿出一瓶金创药为霍辰受伤的伤口倒了一些,随即又取出一小块专用纱布为霍辰绑上,嘴里说道:“这天侯里伤口容易感染,主公可不能大意。我为你上了一些金创药,以主公的健壮,明日便可结疤好了。”
“好的。”霍辰点点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道:“华神医,如今洛阳还有咱们许多受伤的士兵。我前时让公与派人发信给你,叫你带一部分仁济天下的人去洛阳为那些受伤的士兵治疗。你待会儿回去准备一下,下午我便让甘宁派一只船送你过去吧。”
“好的,主公!”华佗闻言点头应是。
“霍郎,你要还有事跟两位先生商量的话,我便先走了。”黄楚楚朝霍辰说道。
霍辰点头道:“正有些事情要跟两位先生说一下,你先去别处玩着,我待会再去找你。”
黄楚楚闻言,自带着曲宁和曦月去了。
霍辰等黄楚楚和华佗都各自离去后,这才回到座位上坐了。一边朝程昱说道:“仲德,如今洛阳已经成功被我军控制了。不仅如此,我军的人数也由原来的三万扩充到了六万人。何太后任我丞相,开府治事,代议朝政。可以说,如今洛阳,已经完全掌握在咱们手里了。”
程昱和陈宫听了,不由大感惊讶。便见程昱说道:“那何进和那谋反的赵忠呢?还有,何太后任主公为丞相,开府治事,代议朝政,恐怕朝中大臣有很对人反对主公吧?”
“灵帝,何进和赵忠都死了。”霍辰缓缓说道,“我让何太后的儿子刘辩登上皇位,并许诺保护她母子二人的性命。何进之所以能官居高位,是因为何太后受宠于灵帝。灵帝和何进都死了,何太后便无依无靠,洛阳城里早有许多为争宠或不服何家的人在那里等着。我许诺保护她母子二人的性命,让何太后方便于我。也算是各有所求。至于朝中大臣反对的,除了以太傅袁隗为代表的袁家,以及司徒王允,其他的,我倒是没看到有谁站出来反对。也许是畏惧于我而不敢说。”
“主公既得洛阳。灵帝在时统军的董卓和皇甫嵩等几人,不知有没有得到主公的信?”程昱开口说道。
霍辰闻言,不由笑道:“那董卓前日里,不知怎的倒是联合了羌胡部落的人,率了三四万大军企图来袭击洛阳。被我军早布置好的探子发现了。又引我军入了董卓的埋伏圈。险些害了我军中计。但是随后我军援军到了,一举全歼董卓及羌胡军队,斩杀羌胡军队的三名将领,就连董卓也险些命丧黄泉。倒是让他侥幸跑了。但是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倒是全部被我军俘虏并归顺了我军。还有那些羌胡士兵,只是暂时关押在洛阳城里。这些人杀了他们,又没有意义,如果放了,却又要担心他们惹事。所以我便打算每隔一段时间放一部分的人。让他们见识了我军的厉害,这样一来,也不至于让他们再成伙闹事。”
“至于皇甫嵩那里,我已经派人把发生在洛阳的事情前去告知他们了。还没得到回信。估计过几天就有消息了。“霍辰说完,又缓缓道:“但洛阳毕竟初定,那里还有许多无法琢磨定的因素存在。此次南蛮叛乱,却是这个关键时刻。我倒还是颇有些担心洛阳。”
程昱听了,不由沉吟道:“主公担忧的不无道理。洛阳毕竟是帝都,那里的人脉势力盘根错杂,的确需要时间来稳定。”
“我留了公与和元皓,更有翼德和文远在洛阳看守。若是真有什么大事,想必以公与和元皓的智慧,还有翼德和文远的勇猛,倒不致让我很是担忧。我所担忧的,就是怕有人暗中做乱。可偏偏荆州又生出这般事情,若不彻底解决,到底还是要两头为难。”霍辰颇有些纠结的说道。
一旁的陈宫忽然开口说道:“主公,依如今南蛮袭击我荆州的大军已经为主公所破。对方必胆颤心惊,想必暂时不会再有什么举动。主公若真心担心洛阳出事,倒不如先派大将前往零陵桂阳两郡守着,主公自回洛阳去。待把洛阳的事情彻底解决了,稳定了洛阳。那时再回过头来,彻底的肃清荆州境内的一切能够惹事的部落势力,倒也未尝不可。”
霍辰闻言,倒是没想到还可以这么做。这倒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说道:“公台此言倒是可行。南蛮被我军杀了这么多人,俘虏这么多人,想必心中自会感到害怕。倒可以先依公台所说的,我便先让臧霸和魏延二人各领五千兵马守住零陵和桂阳两郡,以摄南蛮。我且先把洛阳的境况稳定下来,再回头来给南蛮及周边蠢蠢欲动的部落势力一个教训!”
程昱点了,也不由点头说道:“主公志在天下。南蛮此次叛乱,既被主公杀了一个大的威风,倒可震慑一段时日。洛阳乃是帝都,主公既得了洛阳,倒的确需要先巩固了洛阳的局势。”
“既然二位先生都这么觉得。那就这样决定了。”霍辰点点头道。说完,便朝一旁的典韦道:“恶来,你派人去通知臧霸和魏延,让他二人各领五千兵马前往零陵和桂阳驻扎。只需他二人监视南边各蛮族部落的情况便可,南蛮不来,切不可擅自出动兵马。一定要严格监视好四周的情况,知道吗?”




三国之古武枭雄 第一百三十回:霍辰视察百姓耕作黑心地主土地欠肥
却说霍辰听了陈宫的话,觉得可行,于是便吩咐典韦去通知臧霸和魏延各带五千兵马前往零陵桂阳看守,这里自不在话下。
“主公打算什么时候再去洛阳?”见霍辰决定好了,于是程昱又开口问道。
霍辰闻言,想了想说道:“洛阳那边我还是颇有些放心不下,大概明天或者后天就必须过去。”
“既如此,主公在这边还有什么打算或者吩咐么”程昱听了开口问道。
“我决计在洛阳也设立一个仁济天下,这样就可以方便治疗我军在洛阳那边的治疗。”霍辰沉吟道。
“主公既有此打算。如今华神医正好北上洛阳,倒是可以暂时让华神医在洛阳再办设一个附属的‘仁济天下’。”程昱开口说道。
霍辰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一些事情来,于是说道:“对了,如今已经是四月份了,不知咱们荆州地区的百姓的耕作情况如何”
程昱听了,却是说道:“这个主公可问问公台。”霍辰闻言便又把目光投向一旁的陈宫,陈宫见状说道:“主公。就咱们长沙的百姓的耕作情况来看,所有分到土地的老百姓,都已经在开春的时节就已经播种了。半个月前我曾带人去城外老百姓的田地查看过,那时候刚好插完秧。只是我那天忽然又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老百姓分到的许多土地都是颇为贫瘠的,有些甚至在山沟沟里,不仅灌溉极不方便,就是翻填开土也甚是吃亏。我看这定是那些地主,因为这些土地贫瘠,才愿意献出这么些土地的。”
“哦?还有这等事情?“霍辰听了微微一愣,随即就不由有些火了,开口道:“我不曾去查看,竟不知还有这样的事情。既然如此,公台,你现在就带我去看看情况。若果真如此,那岂不是坏我大事!”
“是,主公!:陈宫听了,点头应是。
于是霍辰便和陈宫以及一旁的程昱,还有典韦一起四人,就出了太守府,朝城外去了。
“主公,要不要带些人去?“到了外面,典韦朝霍辰开口问道。
”不必,咱们只是去看看老百姓的田地,并询问一下他们的情况。”霍辰摇摇头说道。
长沙城城西十里之外,是一片山脉。其中后世闻名的长沙岳麓山就在其中。这一片山脉临近湘江,连绵起伏,树林苍翠,山顶云雾缭绕。站在远处看去,山貌青中带黑,黑中带白,云雾又似一条裹在一位老妇头顶的白巾,泛着淡淡温和的笑容,俯瞰着山脉之下一大片的连绵的水稻田。
霍辰之前是已经来过这里一次的。他还记得第一次来这里,还是黄楚楚推荐的。那时候刚好收服了甘宁,霍辰派甘宁和黄忠去长沙城周边山区剿灭盗贼,在江边的时候还碰到了几个逃脱的盗匪。那几个不长眼的盗贼还企图勒索抢劫,结果被霍辰和黄楚楚三两下便解决了。
而现在已经过去有半年之久了。那时候这里的场景却和今日大不相同。那时候霍辰决没有看到眼前的这一片稻田,以及如今这条路上行走的百姓,或是推着车的,扛着锄头的,带着小孩的妇女,过往的商人,面上都挂着笑容。仿佛如今不是乱世,而是太平盛世一样。
霍辰一路走来,看在眼里,心里也感到一阵阵的暖意。
“主公,咱们荆州的老百姓如今个个安居乐业。比起其他地方的情况来说,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啊!”一旁的典韦难得的发出感慨道。
“可不是么,咱们这里的百姓,脸上都挂着笑容,可见大家都生活得很满足。一旁的程昱说着,接着又叹息道:“但是其他一些州县地方,百姓却连温饱都无法保证!”
“要是以后咱们的领地达到全国范围,主公的政策就能遍布全国,那时就不怕其他地方的百姓也过不上好日子了。”典韦喃喃地说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程昱和陈宫听了典韦的话,却是忽然心里同时冒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两人不由相视一眼,随即默契地朝霍辰看去。而霍辰却似乎没有听到典韦的话似的,人已经走到前面去了。眼见着面前如此的大好河山,湘江在眼前碧波流淌。二三十只大船停泊在岸边——那正是甘宁的水军。
湘江边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地,大提边种着一排排的香樟树。靠近河岸的地方还种着许多的柳树。靠近山脚下的,便是那一片片相连的稻田了。此时正是禾苗茁壮成长的时期,许多农民或在岸边疏通水道,或在垄间除里杂草,总之随处可见是忙碌的人影。
后边的程昱和陈宫已经跟了上来。霍辰已经和典韦朝最近的一个正在田埂上休息的老农走了过去。那老农似乎认得霍辰,见他朝自己走来,慌忙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恭谨的神色,朝霍辰说道:“大人,您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霍辰微微一笑,说道:“我来看看老百姓们的耕种情况,还有一些问题想向你们请教请教。”
那老农听了一愣,随即说道:“不知道大人要问什么?”
“我听我手下的人说。你们分到的这些田地,土地不甚肥沃。而且有些土地灌溉也不是很方便。可有这种情况?”霍辰开口说道。
“回大人的。大人所说的这种情况,咱们这里的确有。”那老农说着,伸手指了指最靠近山脚下的那一块地方,说道:“大人,那里的稻田。由于靠近山脚下,土地不是很肥沃。而且土壤比较坚固,多石子,所以开凿水道也较为吃亏,所以才会有灌溉困难的说法。只是咱们老百姓,受了大人这般重大的恩惠,平白得了这么多的土地。心里对大人已然很是感激了。这些土地虽然不是很肥沃,但是总比之前的没有好。虽然很多人,倒也没有抱怨大人的意思。”
霍辰朝那老农指的地方看去,那边的土地多数不是水田,也没有被用来种水稻。种的多数是大豆,或者是一些萝卜和菠菜之类的蔬菜。但是由于土地不是很肥沃,里面的菜的间距都比较大。霍辰见了不由皱起了眉头。外边的水田倒是情况还可以,里面的土地,如果就是这样的话,那是极大的浪费。而且由于土地肥力不行,只怕到收获的时候,收成也会大大降低。
土地的肥沃,土壤是决定因素。但是土壤本身并不具备生来就肥沃的能力。外边的土地之所以要较里面的肥沃,那是因为外边的土地开垦起来比里面的轻松。土地开垦容易,老百姓就可以通过火种和肥料(农家肥)来增加土地的肥力。这样看来,那么决定土地肥沃的因素除了土壤,那就是开垦的难以程度了。开垦得越深,把更深的土壤利用起来,肥力自然也就上来了。这是霍辰在后世所知道的常识。
想到这里,霍辰忽然有了一个解决土地肥力不够的办法。




三国之古武枭雄 意外停更说明
没注意就受了严重感冒,今早起来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下午在学习请了假到看医生。吊水,晚上也没去学校。下午从诊所回来实在困乏得很,现在刚睡醒过来。想起来今天还没码字,所以特地又打开电脑说明一下。前天和昨天学校又恰逢考试,断了一天更。现在已经快十二点了,本来说好今天开始三更的。结果没想到出了这情况,实在抱歉的很。明天情况好一些,基础两更不会少,好的话尽量三更。再次抱歉!!!




三国之古武枭雄 第一百三十一回:荆州霍辰改进农具洛阳佳人倚窗雨望
湘地的土地大多都是黄土地。尤其是靠近山脉下的,更是坚硬而少肥。若非这里临着湘江,还有些许的水湿润着,就是那些靠近河岸的田地,只怕肥力也够不到水稻的需求。霍辰在视察了湘江边的水田之后,便和程昱等人回去了。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农业一直是中国古代的重中之重,从封建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农业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古代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表现在政策上,更表现在需求上。所以,改良土地,改进耕作工具,则是提高农业产量的必要条件。
耕作工具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农具了。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也逐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汉武帝时,“冶铁煮盐”收归官办,民间铁具一度下降。有铁具耕作的农民也随之大幅度的减少。不过值得欣慰的一点就是,耕作技术的成熟,从之前三牛两人犁田的方式,到东汉初已经简化为两牛一人的犁田方式了。不过,那个时候牛是非常昂贵的牲畜。普通人家很难有一头耕牛。这就导致许多底层的百姓是没有土地的。
这样的农业情形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才得以改变。但是就霍辰现在处的情况来看。尤其是经历了黄巾之乱,如今大汉王朝境内的大片土地都无人耕作,都开始沦为荒地。而湘江边靠近山脚下的土地,在此之前只播种过一次,已经是半荒地了。除了土壤自身的原因,没有合理的进行犁地翻土也是导致肥力下降的一个因素。
霍辰在回太守府的路上时。问了程昱几个问题。其中就有关于如今荆州地区的农民使用的耕作工作以及如今大汉王朝实施的田地制度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正如他所记得的那样——铁农具只有在地主家里才有,而牛耕更是地主垄断。普通老百姓由于没有铁农具,无法开垦其他的土地,也就无从“土地私有”说起。不过在此之前,曾有位“农业科学家”叫赵扩的,对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进行了改进。
其中包括隅犁和犁臂(铁)等耕作工具和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其中对汉朝的田地有不小影响的是他推广的“均田制”。光武中兴之后一直沿用的就是这种制度。可是到了末年,地方纷乱,土地荒芜,农民没有耕种,这个制度也就随之被那些地主遗忘了。
“这均田制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但是一时也记不太清楚。你给我说说他具体是怎么做的?”霍辰回到太守府,坐下了便问一旁的程昱。
“这时光武中兴之后才得以推广的耕田制度。所谓均田制,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王莽之乱后,我大汉境内许多土地都荒废了,所以光武帝就把那些无主的荒地按照人数分配给没有土地的农民。但是土地仍然属于国家,而且这些给农民的土地,也是有定期的,时间一年,两年的不等,不过这些土地却是不收税的。这倒类是于主公如今在荆州实施的政策。只是主公似乎并没有规定期限,税收也降低了许多。”程昱缓缓答道。
“这个和我在了解到的差不多。”霍辰听了程昱的话,若有所思地说道。
程昱说的不错,他在荆州如今推广的政策,正是从这个“均田制”里得到启发的。只是霍辰不知道这个制度叫“均田制”罢了。但随即霍辰心里又有了疑惑,心想这均田制不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的吗?怎么东汉就有了?霍辰心里虽然疑惑着,但总不能把这个问题来问程昱吧?只怕魏晋南北朝是什么东西,程昱也不会知道吧!
“我在荆州实施的土地征收分配政策,正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虽然真正的‘均田制’已经荒废了。在咱们荆州地区,在这个制度上应该是没有问题了。”霍辰缓缓说着,“不过从我刚才视察的那些田地的情况来看。土地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垦,是导致肥力不能上升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之前曾在异国见到一种犁具,无论是开垦荒地还是重翻旧土,都可以很轻松的做到。而且深浅的掌控全凭耕作者自己操作。而且这种犁具,只需一人一牛就可以。”
“哦?主公说的开垦荒地深浅自如,而且只需一人一牛便可以翻土,却不知这是怎样的一种犁具?”程昱听了颇感惊奇,满脸疑惑的问道。
“这种犁具的名字叫做‘曲辕犁’。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结构是怎样的。等晚上我找人帮我画出来,明日便着你手下的工部按照图纸试着制造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来。”霍辰开口说道。
“那好。荆州自从全归主公以为,工部的那些工匠们似乎也没有接什么任务。”程昱听了点头说道。
霍辰离开洛阳的那天晚上,正好下过雨。而此刻,正是下午时分。洛阳的那一方天空正布满乌云,像墨一样翻滚,移动。风卷着皇宫外的树叶哗哗作响。何太后站在自己房间的窗帘边,呆呆地望着外边变幻的天。
“又要下大雨了!他不知为什么忽然就匆匆忙忙离开了洛阳呢?难道是因为自己和他告别时的那个请求,他不想来自己这里,所以就借口回荆州去了?”何太后看着窗外那随风飘荡的树叶,脑海里胡思乱想着。
昨夜梦里忽然梦到霍辰,骑着一匹全身雪白的宝马,手握一柄长枪,抬手指天。天正下着小雨,他的身后是千千万万的士兵。霍辰的刘海被风吹起,又被细雨淋湿了贴在了额头上。随即他骑马登上高山之巅,手中的长枪一挥,他脚下的万千兵马便朝着身前的那座城市如洪水般涌了上去。隐约间,何太后看到那座城池的大门上刻着一个“洛”字。
何太后从来没有如此的想念一个人。灵帝死了,她没有很是悲伤。哥哥不幸遇难,本来她已经是无依无靠的人,心中已经绝望了的。可偏偏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了霍辰。不知道是冥冥中有的天意,还是命运向来就是喜欢捉弄人的?在她人生最失落,最低谷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波动她心弦的人,而这个人,却是连她也摸不透,抓不着的。
正出神间,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三国之古武枭雄 第一百三十二回:何苗带兵攻洛阳袁家造反围皇宫
“太后娘娘大事不好了。外面外面打起来了!”只见一个小公公慌慌张张地跑进了何太后所在的房间嘴里说出了这番话。
何太后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惊道:“哪里外面打起来了?谁跟谁打起来了?”
“城外啊!好像是何将军带着兵马杀到洛阳城来了说是要解救太后啊!”那小公公喘着气说道。
“何将军?哪个何将军?”何太后闻言吃了一惊。
“就是您的弟弟何苗何将军啊!”那小公公答道。
何太后脸色顿时大变满脸惊忧道:“他不是在荥阳么?怎么到洛阳来了?还带了兵马?”何太后一边说着一边慌了神又接着道:“霍大人留了谁看守洛阳?外边情况如何?”
“情况非常紧急啊。留守洛阳的是霍大人手下的张飞和张辽两位将军。此刻他们两人都出城和何将军打了起来了。我当时只是看了一下子只怕何将军打不过霍大人的手下啊!”那小公公也是满脸惊忧的说道。
“不行我得马上过去看看!”何太后说完变准备起身往外面走去。那小公公忽然一把拦住了何太后跪在地上说道:“太太后...皇宫外面已经被袁大人的人马包围了您您现在出不去啊!”
“什么?袁太傅包围皇宫?”何太后闻言又是大吃一惊。那小公公见了何太后满脸怒色吓得跪倒在地上不敢起来却还是说道:“袁太傅放小的进来告诉何太后说如果太后您不下旨撤去霍大人的丞相之职并且让霍大人带兵退出洛阳他就要带人强行攻进皇宫甚至还说会到时威胁到太后的性命他也不能保证!”
1...4142434445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