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脑界传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脑界流

    好在乌龙院为筹备拍卖会,已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特邀几百年老字号的钱庄“通宝”进驻百萃楼,“通宝”的分店遍布江湖各地,资金雄厚得难以想像,号称富可敌国,因此将诸葛大军的几万两黄金兑换成银票,每人揣着八万两之多的银票,手捧鼎炉,凯旋而归。

    回到学员宿舍区,诸葛浪将他的鼎炉交给周泽桥,和铁中堂一起到饲养那匹流云角马的小庭院走去。

    这里是诸葛浪通过交换,换来的一处幽静所在,用来饲养那匹流云角马和它的那一窝硕大的蛋。

    当初回到乌龙院时,为了能确保这个珍稀魔兽的安全,不被觊觎它的人染指,诸葛浪以一枚角马蛋为代价,通过钢德的斡旋,终于在院里的职事区,找到了这处幽静所在。

    当然,那枚角马蛋,据说是将来要献给南宫霸道的。

    在这处职事区外,有院里的武差在值守,所以安全。

    而诸葛浪则每天抽时间过来看看这个奇异的魔兽,但无论怎么和它沟通,这匹流云角马自从那次在天井状的谷底说了一句人语后,便再未开口。

    不过,这不影响它能听懂人的话语,所以从最初的刚到这里的谨慎,慢慢的变得已经适应了这里。

    “你的宝宝们应该快出来了吧照顾好它们,如果有事,大声鸣叫,我会听到的。”

    诸葛浪举起手,摸了摸这匹白得耀眼的魔兽,然后转身和铁中堂离开了。

    清晨,炙热的阳光还未洒在大地,紧急集合的号角便响彻乌龙院内。

    一众江湖武林人又恢复到了以往紧张的训练当中去。

    将山间的山路又例行跑了一回后,众人急急忙忙吃过早饭,便被安排到文训楼内听课。

    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尤其是让诸葛大军的人都目瞪口呆的是,这一次文训课的师傅,居然是老神棍诸葛不亮!

    当然,自进入乌龙院,从初试时开始,院方便明确了一个宗旨:集百家所长,只要是能为广大学员的武力值提升有帮助的,就可以登台授业。

    但这次是真的让人极为意外,连诸葛浪等人都没想到,这个老神棍居然瞒着大家,偷偷地接受了院方的安排。

    或许,是这老神棍毛遂自荐也未可知。

    总之,当这老神棍优哉游哉地晃荡讲坛后,台下几百号江湖武林人立即闹哄哄一片,又一次吵开了锅。

    “砰!砰!砰!”

    随着三声响亮的惊堂木拍响后,诸葛不亮一脸得意地尖起了嗓子,中气十足地训斥道:

    “嚷个啥子开课了噻!晓得老子是哪个不告诉你们这些瓜娃子,老子是大名鼎鼎滴诸葛不亮,今哈儿给娃子们讲个嗖嗖地炼药哈。”

    诸葛不亮刚要开讲,台下一听是他给授课,更加喧嚣起来,虽然嘈杂,但言论基本一致,就是怀疑这个老神棍的水平。

    “他仙人个板板儿滴!信不得老子告诉你们这些瓜娃子,老子当年是卖狗皮膏药滴,对这药道,是博古通今,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总之一句话:今哈儿你们这些瓜娃子跟我学哩,算是跟对人喽。”

    也不管台下的反映,这老神棍便口若悬河地开始白话起来,直听得台下一众江湖武林人目瞪口呆,魂游天外。

    虽然每次的文训武练,都有院方的监考官及差事在场组织和测评,但这种宗门、教派间的互学,院方的人一般不严格和管事和参与,所以诸葛不亮白话得唾沫星子四溅,讲得全是一些妖魔鬼怪、离奇趣闻,离炼药的正途相去甚远,也没人来纠正一下。

    好在这老神棍那一流的口才绝对不是盖的,他那能把死人吹活了的本事,让台下一众江湖武林人时而笑得前仰后合,时而听得心惊肉跳,这文训的场面倒是搞得红红火火。

    不过也不可能总把这么重要的位子交给他,让这老神棍胡来,待讲了半天胡吹乱侃课后,那个在昨天帮诸葛浪挑选鼎炉的黄药师,以及其他四位乌龙院请来的炼药界的高人,终于现身这栋文训楼。




第一百九十四章 传承与创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炼药,是一个古老的传承,是一门深奥的绝学,更是行走江湖不可或缺的高门技艺。”

    这黄药师一出口,便让现场顿时鸦雀无声,足见其驾驭大场面的功力,以及学识的渊博,能让人平心静气地听下去。

    “无论在任何时候,习武之人,都要面临伤痛的困扰,更要面对毒药和暗器等隐形的威胁。遇药,便要懂药,知药,会药。药之一字,你不掌握它,便无法为你所用。无论你武功高低,无论你身份如何,只要你与‘武’之一字有关联,那么,炼药,便是一个武者绕不开的课题。”

    这黄药师寥寥数语,便让文训楼内一众江湖武林人都微微额app下载地址xbzs首或低声耳语,自是非常赞同这位号称炼药大师之人所言的道理。

    “药之一物,可救人于危倾,亦可灭人与无形,甚是玄奇、神奥。故此,一代代的研药之人,呕心沥血,以命相试,苦苦追寻,寻找药之一道之真谛,追求济世救人或夺命残生的手段。”

    黄药师气定神闲,负手在授业台而立,娓娓道来。

    “自古,征杀伐战,多兵戎相向,轻则拳脚相加,争个你高我低,大则两国交战,尸骨成山,血流成河。而善于用毒用药之道,可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夺城灭国,开疆拓土。然,有其矛必有其盾,既然药之一道如此霸道、猛恶,必然也有相生相克之物以抑之克之破之。此物,仍为药也。”

    黄药师说着,向台下一众江湖武林人一指。

    “尔等已深中奇毒,却还不自知,便是验证了方才我所言之理。”

    台下一众江湖武林人正听津津有味,猛的听黄药师如此一说,立刻骇得魂飞天外,心惊胆战。

    “啊!这是真的吗”

    “什么咱们中毒了”

    “不会是真的吧我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是啊,台这老家伙是在故弄玄虚吧”

    “啊!不好,我怎么觉得我腹痛难忍”

    “啊,我的胸闷得难受,喉咙,这、这、这,喉咙是怎么回事咳咳…”

    “不好!我们真的中毒了!”

    “……”

    一时间,整个文训楼内,一众江湖武林人都轰然站起,惊恐莫名,对台这先前敬佩、仰慕之人,此时已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台手起刀落,将其碎尸万段。

    一众江湖武林人越是惊恐,中毒反应就越是明显,只觉得头晕恶心,手足发麻,气喘无力,胸腹剧痛,似乎就要毒发身亡。

    一些经常行走江湖的老练之人,急忙从自身的口袋或袖中,取出药盒、丹瓶一类的盛装药物之器,慌忙打开,取出各种自身携带的丹药,纳入口中,或是吸入药气,以作抵抗。

    诸葛浪等人也明显感到自己的中毒反应,俱都是哭嚎着,怒骂着,一时慌了手脚。

    而诸葛浪则目不转睛地盯着台的黄药师,虽五脏六腑剧痛,中毒症状也十分明显,却紧闭双唇,一声不响,并在暗中运功默默抵抗。

    诸葛浪表情淡然,举止沉稳,因为诸葛浪相信,这个拍卖会请来的炼药界的高人,不可能会将在场的所有学员全部用药杀死。

    如果他有如此之心,也不会出言提醒。

    另外,乌龙院费了如此大的周章,在城主府的支持下,兴建武院,目的是培养保家卫国的栋梁。

    虽然这届学员多是所谓的“江湖败类”,但既然已入乌龙院,但是乌龙院培养的栋梁之才,岂可容他说杀便杀了的

    果不其然,就在台下所有中毒的一众江湖武林人惊恐不已,甚至想要冲台去,千刀万剐了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时,只听这举止作派始终高深莫测的黄药师,再次高声授业。

    “莫要慌,你等所身之毒,已然解了。”

    闻听这黄药师所言,一众江湖武林人都将信将疑,伸手触探各自胸腹,抚摸喉咙,或以手扶头,用心感受。

    “哎!还别说嘿,好像还真轻松多了。”

    “我擦,我这头刚才晕得不行,现在清醒多了。”

    “方才好生恶心、胸闷,不知是否是真的解开了,现在确实舒服了不少。”

    “……”

    本来要暴发群起屠杀黄药师的激奋,现在已经在议论不止中逐渐平息了下来。

    “药之一道,传承已有千万年的历史。相传,我们人族,是由猴子变化而来的,此种说法未知真假,也无从考究。不过,相信自祖先开天辟地之时起,那时我人族刚刚启蒙智化,脱离了愚味无知,有许多的道理无从获知。”

    这黄药师手中拈起一枚案的草药,碧绿青翠,开枝散叶,不知是何药草。

    “但我人族能走到今日,且称霸天下,为万兽所畏惧,形chéngrén族天下社稷,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所在,但有一点不容忽视,没有药之一道作为支撑,相信人族也走不到今日。鸿蒙初开时,也不晓得是哪位先人在迷雾般的懵懂中,发现了药草的重要,并加以利用,才造福了我人族。”

    黄药师微笑着用手拍了拍案的药鼎,这是炼化药物的鼎炉,和拍卖大会一众江湖武林人竞拍来的基本一致,无非材质或外形不同而已。

    “药之一道,传承至今,便形成了其独有的传承。但,从先祖发现第一株药草于我人族有用以来,药之一道也是在不断推进和扩展的,这便是传承与创新的互为关系。以传承发育创新,以创新带动传承,相生相助,相辅相成。”

    最后,这黄药师似在作总结性教诲。

    “你等,是乌龙院培养的栋梁之才,将来无论投身军伍,还是闯荡江湖,都是将要有大作为之人。须得抓住此等机会,好好修炼炼药之术,巩固传承,继而推展,在传承之,精益求精,开拔创新,将药之一道,发扬光大,与己与国,都有益处。”

    随后,这黄药师手一挥,神情肃穆地留下几句训诫便起身离去。

    “但你等要切记,药之一物,既可救人,又可害人,多行救人之善,少做害人之恶。若非两国交战,世代仇恨,灭族之祸,断不可轻易以药害人。余下药物、药理、炼制等术,由其他几位大师教授尔等。老夫告辞了。”

    说完,这黄药师向一众江湖武林人一抱拳,离席而去。



第一百九十五章 炼药大会
    “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在即将到来的炼药大会开始前,必须要让一众江湖武林人都熟悉药物,懂得药理,清楚药性,才能召开炼药大会。

    对于这种赶鸭子上架式的硬性灌输,所有人都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只能是走个过场,并不一定就能提高多少学员对药之一道的领悟和运用。

    要知道,一个学医问药几十年的老中医,也不敢说自己就对药之一道已经大彻大悟了,何况他们这些蹩脚的门外汉

    药之一道,博大精深,没几十年的浸淫,又怎敢说有了高深造诣

    当然,在一众江湖武林人里,肯定有许多对药性、药理有所了解的人,甚至有的门派或武者,都能自备一些常备的行走江湖所需的药物。

    但这不代表他们和那些根本对药之一道毫无的人,通过这次突击式的药道普及,就能达到多高的境界。

    面对这样的质疑和甚至有些抵触的情绪,乌龙院的院方,包括诸葛浪却不这么想,反而认为理应如此。

    在诸葛浪看来,虽然非常仓促,但通过这样强化性的硬性灌输,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让他们这些根本不懂药性和药理的门外汉,有了识药、懂药、知药,甚至是有了会用药的本领。

    所以无论这些江湖武林人有何不理解,药道学习的日子便在那名黄药师等大师的授业下,开始了。

    而且,据说西域战事已经十分吃紧,为了赶进度,早晚的晨练和夜训都免了,每天天不亮,一众江湖武林人便被起床号角叫醒,开始了披星戴月般的学习。

    如此进行了一旬时光的学习,一众江湖武林人在文训楼内学得头晕眼花,头大如斗,死记硬背式地被要求牢记各类药草和药物,熟悉它们的药性、药理,在众人还根本没有完全吸收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时,院方又用了两天时间,让众人强化炼制药物的常识,学会通过鼎炉炼制丹药的技艺。

    转眼间,一旬多的时光就这样过去,正好这一日无风无雨,户外天气晴朗燥热,姜别鹤让一名监考官对所有学员宣布,炼药试炼大会正式开始。

    此次大会,院方也考虑了临时强化性的硬性灌输,难以让一众江湖武林人达到多高的境界,所以,便出了两类题目,让众人来完成,最终根据表现,评出得分和名次,从而确定每人所获贡献点的多少。

    一类题目是由那几位药道大师出题,然后由应试学员通过鼎炉炼制相关丹药,来完成试炼任务。

    例如,某位学员根据大师们写在柬帖上的内容,确定了某个在想像中的武者,被江湖某门派用毒毒害,危在旦夕,需要对其所中之毒进行查看、辨识、解析,然后根据所学,进行解毒,解毒方法是应试者在药材库中寻找自己认为有用的药材,按自己所掌握的对药道知识的理解,配制相应解药,经鼎炉炼制的,形成成药。

    然后,该应试者将自己对该种未知毒药的判断,以及所配的药方,写在出题的柬帖上,以供出题的大师评判。

    另一类题目,是所谓的自创环节,也就是没有给出假设的情况设定,只按自己这一旬余的学习和掌握,通过鼎炉炼制丹药,炼制一枚自认为有价值的丹药,然后将这枚丹药的配方及药性等写在柬帖上,以备几位药道大师评判优劣。

    由于人数众多,为节省时间,院方决定解题式的配药出方,在文训楼内进行,自创丹药的试炼在山门前的广场上进行。

    学员完成一类题目后,再调换至另一考场,进行另一类题目的试炼,直至两个类别的题目全部完成为止。

    由于这是普试性试炼,且不用考虑武功的高低,所以不用像比武打擂那样,需要抽签后才能进行,而且还得多轮淘汰晋级,非常麻烦,这两类题目的试炼相对简单,只要将两个类别的题目都考完就行,所以可以将人员分为两个波次,交替进行即可。

    诸葛大军众人先被分在了文训楼内,先进行解题式的配药出方试炼。

    虽然几位药道大师根据各种情况,写了不同种类的试炼题目于柬帖上,但却不是所有人得到的题目都能是一致的,这种出题设置才是合理的,因为不可能所有人行走江湖,或在边疆作战,所遇到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而且,应对多种情况的能力越强,行走江湖或报国杀敌才会越安全稳妥。

    诸葛浪看着手中分到的柬帖,心里实在是没有底。

    “边境小城,人逾万,忽遭敌犯,死守不出。河源染毒,镇内水井亦为细作投毒。毒之状,融水,少有细粒白而微,微不可察。尝之,无甚味。食后,腹绞痛,便血,急痢,身无力,脚无根,食不畅,反呕。中之甚者,口鼻溢血,色苍,目黑,难行。最甚者,毙。有军民用黄连、黄柏等草药抵抗有些许疗效。”
1...6970717273...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