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兴霸天
不料傀儡师助攻,凭着六脉神剑谱中做的手脚,以水晶人偶为媒介,趁着慕容博重伤之际,发动攻势。
结果确实摧毁了慕容博的心灵防线,将之弄得神志不清,但双方僵持,还未彻底控制之际,黄尚插足了。
是道德的沦丧还是老实人的接盘
不!这是友谊!
即便你失去了以前的大部分记忆,只要记得我们同游两广的事,那就够了!
此时慕容博就觉得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对方身为三元魁首,不仅记得那时的情分,更帮他照顾友人之子,这样的朋友,夫复何求
“我要走了!”
骄傲与自尊让他起身,不愿让黄尚继续看他的狼狈模样,心中则默默下了决心:“晟仲,我会回报你的!”
黄尚没有挽留住慕容博,用信仰丝线默默送别后,看向鸠摩智,文曲星的雷水亮起,解卦落下。
文曲星未成时,解卦都能为慕容复驱除天山童姥亲下的生死符,如今更不在话下。
昏昏沉沉的鸠摩智只觉得自己被包裹在一股温暖的气息中,仿佛回到了儿时父亲的怀抱中,体内那股异样的气息很快被清除,滞涩的真气终于缓慢运转,舒出一口气,睁开眼睛。
慕容博不见了,眼前是一位丰神俊朗,雍容威严的宋人,他心头一凛,起身行礼:“小僧鸠摩智,来自吐蕃大轮寺,多谢施主相救!”
黄尚微笑道:“邕州知州,广南西路转运副使黄裳,久闻密宗金刚宗之名!”
鸠摩智对宋朝的官位有所了解,闻言露出惊色:“不想施主年纪轻轻,就已执政一路,失敬!失敬!”
对话之际,黄尚能够清晰地感到,这位大轮明王对于信仰丝线的抗拒,远在其他人身上。
这其实才是正常的,堂堂天龙四绝,随便控制,那轮回者早就无敌了。
所以黄尚以影响为主,聊了几句后,谈到吐蕃压境问题:“吐蕃兴不义之师,进攻大理,殊为不智,为藩国拨乱反正,乃中国之任,我大宋不得不管!”
鸠摩智脸色微微一变,口喧佛号。
这种威胁的话,似乎很可笑,但看看这位大轮明王的反应,就知道并不可笑。
吐蕃最辉煌的时候,为祸中原,三破
第二十四章 凯旋
大理国。
石门关。
这在后世变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现在还是大理国的屏障之一。
而遥望着远处的吐蕃军队,段正明和段正淳的神情却很镇定。
不是因为他们身后气息衰弱,完全是搬出来充脸面的天龙寺众僧,也不是杨义贞死后,各部重新拥护段氏皇位,勉强凑出来的数千士兵,而是因为一个人。
屠夫!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手持巨剑的屠夫,立于石门关前,已经打退了吐蕃的两轮攻击。
是的,他一个人,打退了吐蕃近万兵马的两轮攻势。
个人的强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吐蕃军队的弱小。
这千的部队,是十数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凑起来的。
你出几百,我出一千,看似浩浩荡荡地压境,其实都是打秋风的强盗心理,根本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动。
毫不夸张地讲,这些乌合之众的战斗力强度,与之前杨义贞麾下精挑细选的白族精兵之间,还差着一个水土不服的广西禁军。
太阳西下。
眼见一天即将结束。
寸步未进的吐蕃各部按捺不住,在一个个将领的呼和下,大军开启了第三次的冲锋。
屠夫也站起身来。
身躯开始膨胀。
眨眼之间,他又变成了巨人,手持巨剑,迈开双腿,冲锋陷阵。
他一个人的脚步,卷出最猛烈的飓风,在轰鸣中跌宕起伏,直接压过对方数千战士。
当大剑挥舞起波澜壮阔的狂潮,整个战场进入到一个人的节奏。
突进!突进!再突进!疯狂突进!
杀戮!杀戮!再杀戮!大杀特杀!
一片铅色阴云不知何时移动过来,沉淀着凝重的死亡气息,笼罩在石门关的上空。
“结束了。”
段正明段正淳吐出一口气。
“结束了。”
所有大理人如释重负。
“结束了。”
黄尚微微点头。
屠夫其实杀不了多少敌人,能有数百的击杀数,已经十分了不起。
但这却足以彻底击溃吐蕃本就可怜的士气。
一刻钟不到,这群吐蕃人就将屁滚尿流,丢盔弃甲,直接溃散。
这个时候,人数不足的劣势就显示出来,屠夫只能驱赶,无法再扩大胜果。
所以这位巨人没有结束,而是依旧大踏步地往前追去,直至进入吐蕃境内。
不远处的山坡上,鸠摩智和慕容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向着黄尚遥遥行礼,跟着屠夫的步伐,一路往吐蕃而去。
“轮回者留在这个世上的时间,也就三个月了,这段时间倒也足够威慑一些吐蕃的小部落!”
黄尚点头,看了看段正明,又看向枯荣大师:“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理内乱,只会苦了百姓,望段氏尽快择出明主!”
段正明即便再沉稳大气,得了这份暗示,眼中也不禁露出惊喜之色。
他原本只是旁支,即便没了段延庆,也轮不到他。
但如果有这位大宋上使的支持,就大不一样了。
枯荣大师却双手合十:“我佛慈悲,此次黄运使之助,大理上下铭记于心,当上国书,以尽全礼!”
枯荣大师此意,是将此事抬到两国层面。
如此一来,个人是无法干涉大理皇位的。
即便有忘恩负义的嫌疑,但这位高僧坚信,皇位的更迭与大宋牵连得太过紧密,绝非好事。
黄尚对于这种心思洞若观火。
正常情况下,确实如此。
但很可惜,枯荣不知道,黄尚的手中,正握着大理的国运,他已经钦定段正明,且段正明也将全力维持他在大理的利益关系。
大理作为最温顺的外邻,吞并没有必要,不过也要乖乖成为良驹的运输线。
嗯,大理马和银矿资源,也不可少。
这些资源进入广西,才能使之飞速发展,成为整个西南的重点,辐射周边。
此行大理,收获满满,在段正平段正淳依依不舍的送别下,黄尚并未休息,带着逍遥子重新回到了关寨。
在这里,黄尚看到了游师雄,也看到了王舜臣和麾下的五百
第二十五章 铺平宰相之路(上)
段延庆没有离开广西。
在询问了大理后续发展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然后在杨兴和沈起的极力挽留中,顺势留下。
无兵无权,回去作甚
黄尚有些诧异,又有些惋惜。
他其实想要改变一下段延庆的命运,毕竟这位是受了无妄之灾。
如果段延庆现在回大理,即便当不上皇帝,下半生也能衣食无忧,做一个太平公子。
但显然,遭受了那么多打击后,段延庆不愿意放弃。
他残废毁容,他喜怒无常,他也坚信自己是一个好太子,理应继承大宝。
而为了达成政治目的,杨兴和沈起就在背后疯狂推动。
杨兴就像是输红了眼的赌徒,必须要把本捞回来,沈起则或多或少受到了傀儡师的影响,本就看黄尚不爽的情绪,已经转变为了仇恨与刻意针对。
这就是纯粹恶心人了。
我不好过,你也别想舒服。
对于傀儡师这样的作为,黄尚表示很失望。
智者怎能恼羞成怒,表现得输不起呢
不就是失了逍遥三老,失了六脉神剑,失了五毒教,失了大理叛军,失了慕容博和鸠摩智吗
人生人生,有得必有失。
得到了教训,失去了一丁点,也是很正常的么!
显然,傀儡师没有黄尚这么豁达开朗的心胸。
“黄裳!太祖玉斧划界,就是让我等臣子恪守本分,你如今干涉大理国内政,阻扰延庆太子登基,是何居心!”
这一日,当沈起拍案而起时,众官员赶忙低头,却已是见怪不怪。
这个年代直呼姓名,相当于指着鼻子骂娘,尤其是在此等场合。
但沈起近来是真的与黄尚撕破脸皮了,当一个主官连最基本的官场规矩都不顾了,那几乎就是摆明着要两败俱伤。
“小小年纪,倒还真养出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若是
是给你成长起来,三十多岁说不定就能成为宰执!哼,休想!”
杨兴看着黄尚悠然品茶,那沈起当成屁放了,心中又嫉又怒,同时也暗暗冷笑。
就在数日前,他已经上书,言明黄尚与沈起的不合。
一路转运使和一路转运副使当众失和,无论是谁的责任,朝廷的态度向来都是先责怪副使。
黄尚不比寻常官员,但也得惹得一身骚。
杨兴的目的,是将黄尚逼离广西。
无论之前在大理有多少功劳,如今在禁军中的威望又有多高,人走茶凉,一切就都无用。
而且有了这个污点被调派,也只能当一个偏远地域的知州,慢慢升官了。
以一个日落西山的沈起,换一个三元及第的黄尚,相信朝上那位首相,也会极力推动的!
杨兴想到这里,抚着长须,怡然一笑。
官场斗争,你还太嫩。
另一边,黄尚回到府中,在慕容复前来服侍时,轻轻叹了口气。
慕容复立刻问道:“公子在为何事烦心”
黄尚摇头:“只叹人心私欲,置家国于不顾,恐不久后,我要离开广南西路了!”
慕容复心中先是一喜,这是走进公子的心房,说体己话了,不过听说要离开广南西路,又是大惊。
大理局势他虽然没能亲手参与,但听说大理国已经上书,感谢大宋为其平叛,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公子,此等功绩,不仅大涨上国脸面,更是平息了边境风波,实在是浓墨重彩。
按照慕容复的理解,沈起,不,杨兴都应该给公子让位,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位置该给公子来做,怎么还会有调派的可能
离开书房后,他第一时间招来邓百川四人,让他们出去打听。
很快,慕容复明白了缘由。
“沈起!”
慕容复咬牙切齿。
此人必须除去,为公子铺平道路。
他第一时间往城外留下暗号,希望慕容博出现,向这位足智多谋的父亲请教。
人被杀就会死,那简单,难的是怎么不着痕迹,让外人怀疑不到公子身上。
毕竟沈起与公子的矛盾,在广南西路的官场上,已是人尽皆知,沈起若是死于非命,第一个怀疑的,就该是公子。
但等了数日,慕容博都没有来见他,慕容复觉得慕容博恐怕在闭关苦练六脉神剑,也没有生疑,咬了咬牙,决定用自己的办法。
他从怀中取出一瓶丹药,眼中闪过厉色
……
……
“慕容贤弟,这九转熊蛇丸真是太管用了。”
段延庆斜倚在软榻上,虚弱的脸上,难得有了几分红润。
“段大哥不需忧心,有此灵丹,你的伤势很快就能恢复。”
&n
第二十五章 铺平宰相之路(上)
段延庆没有离开广西。
在询问了大理后续发展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然后在杨兴和沈起的极力挽留中,顺势留下。
无兵无权,回去作甚
黄尚有些诧异,又有些惋惜。
他其实想要改变一下段延庆的命运,毕竟这位是受了无妄之灾。
如果段延庆现在回大理,即便当不上皇帝,下半生也能衣食无忧,做一个太平公子。
但显然,遭受了那么多打击后,段延庆不愿意放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