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王爷追妻有点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苒君笑
尽管……萧晏很想她,却也不得不忍耐。只盼这场战争尽快结束,他才好回去找她。
至于刘平和岳鹏两个人,一个被刺客所杀,一个战死在战场上,萧晏竟连多问一句都没有。小齐想,主子心中果真如明镜,他只是不愿去深究。
可这样的让步,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他不想去争什么,他只想回到那个平静的地方了却自己一生的牵挂。如此,其他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于是萧晏只让人把刘平和岳鹏的死如实传报到上京、皇上的耳中。
此时,林青薇和杜四赵六已经走在了回川中的路途中。三人雇了一辆马车,杜四和赵六在前面驾车,林青薇坐在马车里。
大概走了两天的路程,就连杜四和赵六也感觉老是有人跟着他们,还有几双眼睛盯着他们。起初以为是遭了强盗惦记了,可又走了两天却迟迟不见暗处的人动手。
林青薇索性道:“既然他们要跟,就随他们跟吧。”
有一次他们路过一座山下,还当真就遇到了山上的贼匪,三人被贼匪劫持,可还没动手,那暗处的人便现身把那些贼匪一个个当场收拾了,然后又一句话不说消失了。杜四和赵六也不得不意识了过来,可能是大夏军队中派来的人,专门保护他们回川中的。于是也就真的不去管那些尾随的人了。
有此可以看得出来,燕王也是有心的,不然也不会派人保护他们了。一路上,他们都听见百姓们津津乐道着前方战事,说是燕王杀敌多少,英明神武,打得云南军落花流水、抱头鼠窜。
林青薇听了并没有觉得高兴、值当。她反而心里隐隐腾起一股担忧。
民心越是向着萧晏,把他吹捧成神话,他的功劳越是高,则越是对他不利。
杜四和赵六当然不知道林青薇在忧心什么,只看得出来好像林青薇不太高兴。杜四便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道:“看得出来,燕王也是着紧公子的,公子好不容易治好了燕王,为何却连一面都不见呢?”
林青薇道:“我救他是因为大夏百姓还需要他,除此以外并无其他。还有什么理由是需要见一面的?等着他谢我吗?”
杜四和赵六对视一眼,无奈地笑笑,然后摇头。林青薇若是不着紧燕王,也不会衣不解带地贴身照顾,连她自己的伤都顾不上。
林青薇则坐在马车里,暗暗嗤笑。她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告诉萧晏?从川中到荆州这一趟,是她自己打定主意要来的,即使有了前一次被背弃、被辜负的惨痛教育,这一次她却还是义无反顾地付出了。她一边安慰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夏百姓,一边却又暗骂自己真是菩萨心肠够够的了。这对于林青薇来说,压根不是什么光彩事,所以为什么要告诉萧晏?
好让他觉得——你看,虽然我曾经辜负了你,你现在不还是巴巴儿地上感着吗?女人就是容易心软,就是容易放下前嫌。
真是自己作践自己。
再不济,林青薇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青山绿水、桃红柳绿,心想,就当她是心血来潮,为大夏百姓又做了一件好事吧,而不是为了他。
在随后的战争中,大夏军一路南迁,萧晏作战杀伐果断、策略惊人,使得一干军队将领们无人不服。
云南虽有一个塔岚玥,亦是相当的厉害。可云南军心涣散,云南王和云南将领们也不再相信他,他从主将的位置上被撤了下来。
萧晏本还将塔岚玥当做对手,双方较量全看主将行军布置。可塔岚玥被撤下以后,云南的将士们就更加薄弱,在大夏军队的强势下简直不堪一击,节节败退。
这场战争打到后来,都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终于将云南军赶出边境平朗以后,大夏军趁机行进,萧晏直直扫荡云南疆土,将云南军逼得四处逃窜。
最后云南国都沦陷,残兵败将不得不继续朝南溃逃。
塔星皓和塔竹娜以及一干云南皇室在溃逃过程中都显得十分狼狈。萧晏率领军队紧追不舍,这也十分符合萧晏的作风,说好要搞得云南国破家亡再无翻身之日。
后云南残军保护着皇室,逃到了云南极南山地暂时安定。云南国都被侵占,大片疆土都归纳进了大夏的版图之内。
所以这次,云南算得上是全军覆没、极度惨败。
这一切全部都要归功于塔岚玥。大概塔岚玥也没有想到,这次他会败到如此境地,他和黎澈同是相当狼狈。
塔星皓疯了一般,拔剑就要斩杀塔岚玥于剑下,以祭奠三军亡魂。
可塔岚玥也是公主塔竹娜的驸马,而且塔竹娜还相当喜欢他,于是拼命阻止,说道:“战争的胜败,怎么能全部怪罪在他一个人头上!这场战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打!王兄,都这个时候了,难道还要互相残杀不成?这倒大夏看了高兴!”
塔岚玥参与云南朝政,也笼络了一群大臣。大臣们纷纷站出来替塔岚玥说话,最终塔星皓才没能杀了他。
是夜,塔岚玥私入塔星皓住所。塔星皓只要一看见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又是第一时间拔剑相向。三两句话没对头,塔星皓就朝塔岚玥冲来。
塔星皓对塔岚玥有很重的防备之心,不代表塔岚玥对塔星皓就没有。塔岚玥平时有所收敛,看起来武功并不是很高的样子。可眼下塔星皓和他一对打起来,塔岚玥动了真格,塔星皓才发现他根本不是塔岚玥的对手。
塔岚玥抽出他从上将军那里得来的上将军的剑,反将塔星皓杀死。
一剑穿身,塔星皓仍是不可置信,嘴角鲜血不断,狠狠瞪着塔岚玥:“你……你竟敢……”





王爷追妻有点忙 第591章 悠闲度日
塔岚玥道:“王上请放心西归,我必会带领云南重振旗鼓,再发展壮大。”
最终塔星皓死于剑下。
待到第二日众人发现塔星皓死了,且身上插的是上将军的剑,上将军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嫌疑,愣是被逼得反起抵抗,可最终也被塔岚玥给杀死。
没有人怀疑到塔岚玥的头上来,有塔竹娜为他作证,当夜整整一夜塔竹娜都和他在一起。只可惜,黑灯瞎火,塔竹娜根本不知道与她纠缠了整整一夜的男人,其实不是塔岚玥。
只是等大夏平定了云南,大军班师回朝的消息传到川中的时候,时节都已经到了夏末了,川中仍是感觉得到暑热。
林青薇也早已经回到了川中,一边听着南疆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一边躺在树荫下吸着酸梅汤,啧啧道:“秋寻家新请来的厨子还真不错。”
心如同是躺在林青薇身边,心满意足地共度闲暇时光,亦啧啧嘴道:“尤其这酸梅汤做得真不错。”
这时安秋寻从自家灶膛里掏了几只烤红薯,正风风火火地进院里来,烫得左右手交接不暇,道:“快快快,新鲜出灶的,烫死我了!”
三人蹲在树荫下剥起了烤红薯吃。
如今林青薇身子也已经养好了,川中郡守还不算酒囊饭袋,将城外难民安置,有很大一部分难民见战争结束了,便又回了自己的家乡,重建家园。毕竟普通老百姓在自己的家乡生活了那么久,眼下在别的城镇虽然过得勉强安定,可总也算是背井离乡之人,那种滋味并不好受。况且还有亲人们死在了那片战场上,不回去慰问亡灵怎么可以。
难民陆续散了,这也给川中减轻了不少压力。
这场云南和大夏的战争持续了大半年。川中乃是西南大郡,在战时受到的波及算是小的,毕竟战火没有燃到城中来。
城中的百姓却是提心吊胆,虚惊了一场。待战乱阴霾散去以后,阳光灿烂,低迷的城里渐渐又有了些热闹的氛围。
街上的百姓多了,酷暑当头,茶楼里的茶客们也渐渐多了。说书人因此又春风得意了一回,每日说书的素材那是源源不断,几乎都来自于战场那边。
其中最受欢迎的,无非就是燕王大战云南的戏码了,回回说得都不一样,且又精彩纷呈,使得茶楼里听书的人越来越多,鼓掌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还只是川中的情况,那些离战场更近的城镇里的说书,只怕还要更加的神乎其神。
心如也央着林青薇到茶楼来听了几回,当然还有安秋寻陪同着一起。心如当然知道燕王是谁,她觉得说书人的水准是非常之高的,因为说书人还说到燕王身边的黑衣飞侠,护燕王于左右,勇猛非凡。心如心想那一定就是小齐了,因而她连连叫好,鼓掌也鼓得非常卖力。每次都最是喜欢听说书先生说那黑衣飞侠的故事。
林青薇和安秋寻瞅着心如的情绪跟着说书先生的讲述而起伏,不管听多少次都是这样,时而欢喜时而兴奋又时而紧张,也就由着她去了。
而安秋寻也大概猜到了燕王的身份。一半是从林青薇和心如的表现来猜的,一半是从她老爹那里半听半猜的。杜四和赵六护着林青薇千里迢迢地奔走来回,当然知道林青薇和燕王的那点微妙的关系,回来再跟安老爷一说,安老爷顿时就明白了。
难怪初初一见萧晏跟着林青薇,便觉得此人清贵非凡。林青薇年纪轻轻,却又处事十分沉稳,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根本不像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她更有何等勇气,以女流之辈出入万分凶险之地,为大夏百姓除了大害。
安老爷心想,林青薇定然是不愿意有人宣扬她的事,不然她也不会和萧晏定居在这个偏远的地方。是以他没多问,也没多对外人说。
现在想来,安老爷又庆幸,幸好自己的女儿乐观向上,没有死磕着萧晏。不然后果也不是他们寻常商贾人家能够承受的。平日里安老爷便多加教导安秋寻,林青薇怎么也算是她的半个师父,定要安秋寻听林青薇的话,切莫乖张。
实际上安秋寻早对林青薇服服帖帖的了。
每次听完了说书,心如意犹未尽地走出茶楼,说的都是同一句话:“明天我们再来吧!”
安秋寻不由翻了翻白眼,道:“你每次都听一样的故事,不觉得腻歪啊?”
“不觉得啊。”
“唉,你真是没救了。”
至于林青薇么,打从荆州回来,养了一个月的伤,性子也养得越发的惫懒了。回春堂以前是她和心如、安秋寻三个在打理,尚且觉得整日显得疲惫,后来休养期间更加无暇顾及回春堂了。再想想,林青薇和心如到这里来定居也是为了过安宁舒适的日子,她们不缺钱,用不着整日这么忙碌,她们还可以有许多时间来做其他的,比如现在上街听书、在家歇凉、每日一锅酸梅汤等等。于是她便把回春堂盘给了安老爷,让安老爷叫杜四和赵六两个来经营药铺,后还雇了一位大夫和两个学徒。
回春堂的名声一直很好,生意也不落,因而安老爷也乐得接手,只到每月月底的时候,抽出盈余的一笔钱分红给林青薇。
光是药铺分红就足够她和心如过悠闲又舒适的日子了。林青薇又觉得光拿钱不做事好像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回春堂盘给安老爷时安老爷已经支付了足够的银子,遂偶尔有空闲又有心情的时候,才去回春堂坐诊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那时回春堂内外都会排着长长的队伍。
安秋寻也在努力学习医术,也努力学习掌管回春堂,月底由她核对账簿。回春堂里的人都叫她少掌柜。安老爷心里也是十分安慰,女儿长大了,这回春堂交给她打理,自己大概可以放心了。
再后来,林青薇和心如去茶楼里听书,说书先生的内容总算才由战场上的事变为班师回朝以后的事。




王爷追妻有点忙 第592章 她已经不在这里了
当时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说道:“此次燕王殿下横扫云南,回京以后皇上大喜,不仅犒赏三军,还加封燕王殿下为尊品镇南王,赏黄金千两……”
下头一片叫好鼓掌的声音。心如也禁不住高兴起来,连连拍掌,可回头间看见林青薇眉头微皱,她也就没有心情鼓掌下去了,而是问:“姐姐,黄金千两那么多钱,又是那么厉害的镇南王,你不高兴吗?”
林青薇手指抚着茶杯,轻声道:“大夏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乱,想必国库空虚,皇上竟还能犒赏燕王黄金千两,更加官进爵,为什么?”
为的是试探萧晏。如果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紧接着说书先生惊堂木一顿,接着话锋一转道:“只是燕王殿下不为名不为利,他说保家卫国乃他根本职责,随后竟拒绝了皇上的加封和赏赐!”
这时台下的人一半为燕王的气节大赞,一半又扼腕叹息。
林青薇眉头忽而松了一松。
日子一天天溜走,入秋以后,渐渐由秋高气爽到深秋微凉。
人们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并为来年做着准备。战后许长一段时间,约摸物价都是混乱的。但没有什么比安定更重要的了,只要能挨过这个年头,来年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川中城里添进了一批难民,在城内安家,因而城中的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街上来来往往倒显得有些拥挤,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萧晏和小齐骑着马进了川中城。进城以后,因街道实在拥挤,只好牵着马步行。
好像这川中城和先前离开的时候没有多大的变化,却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萧晏一身紫衣,神情清冷,细长的凤眸里深暗有致地映着来来往往的街景。他跻身于人(蟹)流中,还是引来不少路人的眼光。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继续说着燕王的故事,只是约摸茶客们都听了许多遍了,又或者大家都忙着去秋收了,实在没有闲心坐下来喝茶听书。
小齐默默地跟在萧晏身边,心里是心急如焚的,可是面上他又不能表现得过甚,需得遏制。
就是不知道现在心如过得怎么样。她和林姑娘在回春堂里可忙碌?她们看见王爷和自己回来了,会不会很开心?
萧晏和小齐从京中来,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路。主仆俩从来没有这么的归心似箭过。
小齐不知道萧晏心中怎么想,反正他是越接近川中,心情便越是紧张。一颗心在胸腔里不安分地跳动着,仿佛下一刻就会从胸腔里跳了出来。
以前,心中没有牵挂的时候,心如止水,从来不知心心念念为何物。
他恨不能长了翅膀,一下就飞到回春堂。可心里越是这样想,小齐的步伐随着萧晏一起,却越发的沉稳缓慢。
他想,王爷也一定恨不能立刻就见到林姑娘吧。
终于辗转到了西街,萧晏站在那街口出停顿片刻。见西街亦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街道两边的门市店铺也都纷纷开张迎客,只是不少店铺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约摸是换了新的掌柜。
快要到回春堂时,萧晏抬眼看去,见那药铺仍在,门匾上也还挂着“回春堂”三个字,是他以前的手迹。自回春堂里进进出出的病人们断断续续。
两匹马停在了回春堂的门外。萧晏和小齐抬步走了进来,药铺里的伙计见状连忙迎上前,道:“两位客官是看诊还是抓药呢?”
萧晏一看是个生面孔,再抬眼扫了扫回春堂内的光景,装潢什么的都没有变,但就是让人感觉到陌生。因为店里的伙计以及看诊的大夫,全部都是生面孔。
顿时小齐心里就是一沉,上前道:“林大夫呢?”
“林大夫?”伙计是新来的,对此一无所知,“哪个林大夫?我们这里就只有一个张大夫啊。”
萧晏面色有些寂寥,道:“那你们掌柜的呢?”
伙计挠挠头道:“掌柜的呀,掌柜的去进药材了,不在本城呢,约摸要去两三天才能回吧。”
萧晏转身就带着小齐出了回春堂。两人一刻不停地去到从前熟悉的那座宅子前。却见院门紧闭,不见里面光景,光是那紧闭的大门上落下的一把铜锁,都已经生了一层绣,可见已经有很久,都没人打开过了。
萧晏提气踩着院墙便飞身入内。前院,厅堂,到后院厢房,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可是处处却透着一股毫无人气的冰冷气息。
院子里的梧桐树,落了满地的梧桐花。片片肥硕的叶子掩盖在上面,无人打扫。
萧晏垂着双手,身影高大清冷,在林青薇的房门前默默地站了许久。小齐却将每一个房间都打开看过了,里面空无一人。尽管他们一看见院门上的锁就应该料到会有这种结果,只是不甘心而已。
后来萧晏抬手,推开了林青薇曾住过的房门。阳光顺着格子窗漏了进来,照亮了一角妆台。那妆台上,是雪白的耀眼的跳跃着的尘埃。除此以外,床榻上,衣橱里,全部都空空如也。
萧晏站在窗边,铜镜模模糊糊地映照着他的身影。他伸出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往妆台一角的尘埃上抹去。
明明是雪白的颜色,到了指端却是一抹灰白。
林青薇走了,她不在这里了。
那她们到哪里去了呢?她是否会想到,他会马不停蹄地回来找她?如果会,她又是否给他指了一条路,或是指引了一个方向?
萧晏从房间里出来,站在廊下。清风一阵阵吹,吹得院子里的梧桐叶沙沙沙地响,继而又飘落下来几片叶子。
忽而萧晏回头,看见林青薇的房内灯盏烛台什么的都还在,他再仰头看了看屋檐下,那里原本该挂着三两盏他亲手做的廊灯,可眼下却一盏都不剩。
是不是她觉得重要的东西都收走了?
萧晏眯了眯眼,那廊灯,她会觉得重要吗?她可曾发现,廊灯的白色纱布上,有他一幅幅亲手点上去的画?
画中的女子翩翩然,尽是他所日思夜想、想到骨子里的女人。
眼下这女人,却一声不吭地就这么走掉了。




王爷追妻有点忙 第593章 怕他找不到路
萧晏低落的情绪只持续了短暂一刻,随即是不死不休的动力。管她跑到哪里,终其一生,也要把她找到。
随即萧晏对小齐道:“你去隔壁看看,安老爷兴许知道她们去了什么地方。”
小齐都着急得不走正门了,直接翻墙去了隔壁。可许久,隔壁都没传出什么动静,往常安秋寻和她老爹斗嘴的声音现在也听不到了。
等到萧晏去到安家正门敲了门之后,响起了脚步声。前来开门的是小齐。
小齐道:“好像安老爷一家也搬家了,眼下一个人都没有。但是属下看这家里并未全部搬空,应该还有人居住。”
遂萧晏和小齐只好在安家的家门口等着。果真,等了约摸一炷香的时间,他们看见一位妇人正提着菜篮子往对面走来。待走近以后,双方都还认得,那妇人露出了喜悦的表情,而萧晏也还记得她便是安家煮饭的大娘。
大娘快步上前,问:“公子,你们这是回来了?”
萧晏点了点头,道:“只是不知大娘可否告知,隔壁的人去了什么地方?”
大娘道:“哦哟,林姑娘和二小姐两个月前就已经搬走啦。不光是她们,咱安老爷子也都一并搬走了,只不过安老爷经常到城里来做生意有时又会回来住。老爷走的时候吩咐我一定要守在这里,要是公子回来找不到人那可就麻烦啦。”
萧晏道:“有劳大娘,那她们往何处去了?”
大娘朝着西边努了努嘴,道:“出了这城往西去,有个白果镇,林姑娘她们就是搬去白果镇了。不远,往西走十几里路就到了。”
萧晏道:“多谢大娘。”
随即两人就骑上马,准备朝西去白果镇。大娘在背后又道:“白果镇里又有许多人家哩,你们要是不好找,就先去找我家老爷吧,老爷定会知道林姑娘她们住在了什么地方。”
小齐回头应了一句:“谢谢大娘,我们知道了。”
大娘又高声冲着萧晏的背影道:“公子,这回可不要把林姑娘弄丢了,你可得抓紧呐,我听我们家小姐说,喜欢林姑娘的人可多哩!”
萧晏扬起马鞭,就加速跑出了巷子。街上一如既往地拥挤,尽管两人恨不能快马加鞭,可也得缓步慢行。等走出了繁华地带,就直接朝西城门跑去。出城以后,两匹快马在蜿蜒如白玉带的官道上飞驰。
十几里路,像萧晏这种跑法,半个时辰过后就抵达白果镇。
白果镇是一个宁静的小镇,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个白果村,以白果树闻名附近。每至深秋时节,远近而来的人们便喜欢到这里来游玩,因着白果树一到了深秋,叶子便变得金黄华丽,分外漂亮。
官府觉得这个地方可发展,便拓建了村子,初具规模形成了现在的白果镇。镇上一座座宽敞的宅子矗立,镇子中心有数棵百年白果树,叶子均已晃透,树上、地下都是黄橙橙一片。
这里风景优美,环境空气都很好,再加上川中大城人口负荷,一些川中城里的便选择在这个地方定居。
其中就包括安老爷一家和林青薇他们。
初到镇子,一切都透着一股祥和的气息。和川中城里相比起来,这个地方确实安逸又宁静。还没进镇子时,在官道上举目而望,见白果镇规模不小不大,约摸有白来户人家。要是一家一家地去寻找,约摸还要费一点时间,不如就像大娘说的那样,先去找安家,再通过安家找到林青薇,那就容易得多了。
安家一大家子人,目标更大一些。进镇以后,萧晏骑着马打青石街道上哒哒而过,询问了路人安家的去处。多问了几个路人后,萧晏就带着小齐往目的地去了。
到了安家,管家也还是从前那个管家,都是认得萧晏的,连忙就进去禀安老爷了。萧晏和小齐还没来得及把马靠停,就见安老爷走了出来。
当时萧晏骑在马上,微微低眼看着安老爷,那由内自外散发出来的清贵之气让我无可忽视。安老爷上前作揖,作势就要跪下,并道:“草民……”
1...155156157158159...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