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顾青看着一封封的信。
范健接着说道,“想来江南那帮商客当初答应修建水道还是很用心的,现如今船队可以这么快行进。”
顾青也是微微点头,又拿过一封信这封信是东吴的吴王李恪,信上写着关于如今东吴的江东地带正在试种南诏的稻子,今年开始试种,话里话外还在恭喜自己船队回来,说了一堆恭维的话,对李承乾的作为又对自己说了不少宽慰的话语,还问了问种植南诏水道会不会成功。
顾青看完之后拿起笔开始书写着关于南诏水稻的种植技巧,粮食作物的种植与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诏一带的光照与气候和关中的区别很大,南方的作物移栽过来需要注意光照的长短,其实江南的粮食一直收获也不错,甚至可以收获两季,可以尝试一下,要多考虑水土和气候,光照长短的问题,最好派人去南诏实地看看南诏的气候。
写完之后顾青交给范健,“把这封信交给都吴王李恪。”
第一千一十一章 海贸司
海船就要回来,海贸司也陷入了繁忙之中,李治看着眼前桌案上的各地信件渐渐堆积成山,海贸司是与中原各地商人联动的,自从水路修建设之后各地的商客也开始借用水路来往与各地之间,以前倒没觉得,现在一下子感觉自己有些应接不暇,看向一旁的许敬宗和李义府也埋在一大堆的案卷宗,忙碌的批阅。
水路的扩大对贸易有着很明显的作用,可是随着而来的负担也很明显,当各地水路的各种状况积压之后来到海贸司的时候的不论是上效下行的效率,还是在各种事情的执行方面都会有很大的问题。
李治搁下手中的笔对许敬宗和李义府说道:“你们也不要忙了,有件事和你们商量。”
上官仪也还在朝中上朝看起来这个时间应该是来不了,随着朝中开钱庄之后,朝中的事情也越加繁忙起来加之西方战局的变动,上官仪跟本脱不开身。
许敬宗和李义府也站起身。
李治回身对他们说道,“我想在各地重要的港口划分处海贸司的分司,如果将全中原的所有的水路情况都交给海贸司来处理,会一直都是杯水车薪,我们的计划永远赶不上他们当地的变化,你们看到没有去年的事情到现在依旧没有解决。”
许敬宗低下头,心里想着李治是不是在计较自己办事不利?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把各路水道的要点全部划分出来,标注出可以开设海贸司分司的地方,人员上的安排……”李治顿了顿,人员上的分配确实有些头疼。
李义府开口说道,“晋王殿下的忧虑在下明白,不如从书院中挑选,书院学子自主来应选,我们海贸司在从中挑选比较好用的人手,书院方面也可以让魏王殿下安排。”
李治微微点头,“据说最近书院也出了几个比较优异的学子,而且还是孔颖达夫子亲自带着,人手的方面我去找皇兄帮忙,你们把所有的奏章归整之后,连夜把开设海贸司分司的地点标注出来,我拿去和顾青还有上官仪商量。”
“是!”许敬宗连忙应道。
“辛苦了。”李治说完就急匆匆离开往书院而去,许敬宗和李义府两个人用起来没有负担,比如上官仪来到海贸司最多是给自己帮忙,中间还有人情味在有些事情不好太劳烦,倒是许敬宗和李义府两个家伙的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用起来得心应手,用人方面最好还是没有交情的,李治想到这里心中笃定。
李治离开之后,许敬宗小声对李义府说道,“晋王殿下话里的意思是不是在责难我们。”
“不像是。”李义府说道,“晋王殿下要责难我们早就把你我数落了,我们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让晋王殿下说的如此委婉。”
“是啊。”许敬宗长叹一口气,“在海贸司有我们立足之地已经很满足了,总感觉自己在朝中成为尚书令这段时间,朝堂中的那些权谋与风云涌动如今想想像是做梦一般,倒是在这里我很踏实。”
“好好做事吧。”李义府说道,“晋王殿下以前手底下有一个人叫做薛稽,当年海贸司初立之时他就跟着晋王殿下干,而且在出海的事情上,他更是义无反顾的出海,这个家伙我们也不可轻视,他从倭国回来就是海贸司的功臣,咱们这段时间还是低头做事的好。”
许敬宗心中也明白,这种事情最好的就是在海贸司韬光养晦,不要想着争权夺利。
李治急匆匆来到书院找到了李泰,“皇兄!”
正在吃着茶叶蛋的李泰抬头看见李治,“都要成婚的人了,怎么做事还这么火急火燎的,遇到什么难事了。”
“也不算什么难事。”李治说道,“就是海贸司的事情,我需要很多的人手,想着不好从别的地方寻找,就想到了书院。”
“你想要书院的学子去你的海贸司?”李泰问道。
“正是。”李治点头。
“倒是可以,我可以在书院贴出公告。”李泰有些为难说话道,“不过最近书院就要大考,有一批学子要进行结业考试,这个时间成年学子都在忙着读书呢,怕是应付不到海贸司,你想要足够的人手也要等到六月之后才行。”
“六月之后。”李治心里掐算着时间,“有些太久,我怕赶不上,现在海贸司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足,各地水路如今都已经发展成熟,这个时候不统管起来我怕会出乱子。”
“也不是没有办法。”
说话声从门外传来,听着稚嫩的话语声李治转头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顾晓就站在门外。
“你怎么来了?”李泰对顾晓这个小鬼头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家伙逃课几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我来给晋王殿下提供锦囊妙计呀。”顾晓笑着说道。
李泰瞅了一眼顾晓,“你还是上课去吧,小心我告诉你爹。”
“不如说来听听。”李治说道。
顾晓坐下很不客气拿过李泰的茶叶蛋一边剥着鸡蛋壳说道,“书院其实可以施行一种试用期的模式,这种模式如今在工厂已经开始施行了,最早是我母亲提出来了,之后就用到朝堂上,工厂绝大部分的新工人都会用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试用期是有工钱的,可还是施行淘汰制还有评选,我觉得书院可以和海贸司合作。”
“海贸司可以提供工作的位置,书院可以提供学子工作的地方,一举两得,很多学子学业有成之后不是去工厂就是去自己的家乡,或着继续留在书院等候着两年后的科举考试,不是所有学子在学业结束之后就找到好得地方工作,也不是所有的学子都对两年的后的科举有信心,我爹当年不就说过做官不时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海贸司可以给予这个机会。”
顾晓说完李泰陷入沉思,听起来这个计策好像很好用,一方面可以让学子有更多的选择,一方面还可以减少书院的学子太多的压力,越想越不错。
第一千一十二章 欺负李治
“怎么样?”顾晓得意地看着李治和李泰。
“可以一试。”李治说道。
李泰还是有些犹豫,“这件事我要和孔颖达老夫子商量商量,不过应该问题也不大,但还是要学子自己来选择,我们不可以给学子压力。”
“那是自然。”李治点头。
“怎么样我这个注意不错吧。”顾晓吃着茶叶蛋说道。
“不错嘛,还会举一反三了?”李泰摸着顾晓的头把头发搅和的一团乱。
“即然如此我就回海贸司等着皇兄的消息了。”李治站起身说道。
“交给我吧。”李泰也点头。
见李治要走了,顾晓连忙要跟上李治脚步一路跟着。
李治看顾晓走在自己的身边问道,“你跟着我做什么。”
“晋王叔,你说大海是什么样的。”顾晓小声问道。
“我也没见过,都是听出海的那些民夫说的。”李治微笑着说道,“怎么你想要去看大海吗?”
顾晓抬起下巴一扭头说道,“我才不去呢,人生地不熟的我去了万一被人家给卖了怎么办,我要是被卖了谁来继承我爹的遗产。”
听到这话李治满头黑线,为什么这话从顾晓嘴里说出来这么的理所当然,仔细想想也是说道,“不过你是顾青的儿子,这个中原还没有人敢招惹你。”
顾晓眼珠子提溜得看了看李治说道,“晋王叔,有件事想要问问你。”
“问吧。”李治点头。
“你在入主海贸司的时候,我记得我父亲给了你一大笔钱,如今的这钱在何处?”顾晓问道。
“怎么,你小子打算要回去了?”李治微笑着。
“怎么敢。”顾晓懒散地说道,“我母亲说了,那笔钱就是海贸司的钱,当年不少国公的份子也在那笔钱当中,只是想着这笔钱的数目谁又多大。”
李治像是明白了顾晓要说什么,看了一眼天色,“这天色也早了,我先回去了,你快去上课吧。”
“晋王叔,我父亲到底给了你多少。”李治追问着。
“问你爹去。”李治抛下这么一句话越走越远。
顾晓气急败坏地站在原地,话还没说完就走了,这个晋王叔叔怎么就这么警惕,他是不是已经发现了我的计划,心里暗暗想着。
李治也往顾家走去,顾晓的话语听在耳中不过心中很是清明,这小子和顾青一个德行,住在顾青的家中自己也算是看着顾晓长大,有时候对自己来说顾晓和自己的亲弟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设计的银钱方面还是不好太过纠缠,免得多生波折,这小子最近和他爹闹脾气的。
不知不觉就走到顾家的门口,在院外就可以看到顾青坐在院里用扇子遮着面,仰头睡在阳光下。
李治坐在顾青的身边也晒起了太阳。
“你不在海贸司忙怎么来我这里了。”顾青拿下盖在脸上的扇子问李治。
“本来是挺忙的,想着这么忙也忙不到头了,就想着找了我皇兄帮忙。”李治说道,“如今海贸司忙得焦头烂额,不说各地的送来的信件,每个港口有每个港口的问题,中原的水道这么长我一个海贸司肯定是顾不过来的,而且一路路途遥远,要传达也要隔好几日之后,太过费时,而且效力太差。我打算在各地开设海贸司的分司,让海贸司的人分派出去,在各地按照各地的情况来处理各地的问题,这样就会顺利很多。”
顾青陷入沉默。
李治再次说道,“顾青你看我这个主意怎么样,是不是很聪明。”
“现在能够想到也不算很笨。”顾青拿起茶杯喝下一杯茶,“早该这么做了,你以为当初我让那些江南商客修建水道是为了什么?你偶不妨去看看我当初设计的水路图纸,上面是不是有些点圈标注。”
“你早就想这么做了?”李治诧异说道。
“那是自然。”顾青点头。
“那你为什么一直没说?”李治语调高了几分。
“我以为像晋王殿下这么聪明的人,应该会自己明悟不需要我的点拨,而且晋王殿下能够接下我港口这么多的民夫,足可见晋王殿下之志,海贸司必在晋王殿下手中发扬光大。”顾青举杯而起一口喝下茶水。
“我怎么感觉你是在数落我。”李治嘴角使劲抽抽。
“有吗?”顾青尝了一口茶水。
“没有吗?”李治反问着,“顾青明明知道要这么做,偏偏不说!你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准备着用这个来欺负我!你不戏弄我是不是心里不痛快?”
“现在痛快多了。”顾青忍着笑意,又实在忍不住笑出声。
李治的额头青筋支直冒,问道,“那我现在拨乱反正是不是来得及。”
摆手打断李治的话语,顾青捂着肚子说道,“实在是忍不住了,晋王殿下再让我笑一会儿。”
“你!”李治指着顾青气得浑身发抖。
“你们笑什么呢?”武媚带着一些点心而来递给李治,“刚做出来的蛋糕,你尝尝。”
“嗯。”李治接过蛋糕瞅着顾青一口凶狠地把蛋糕咬在口中。
“你也别笑了。”武媚对顾青说道,“当初你就说晋王会发现这么问题的,你就是想要等着晋王自己发现,现在人家发现了吧,你还要取笑人家。”
“好好好,不笑了。”顾青收住笑意对李治说道,“你如果建立海贸司分司你要做好和官府矛盾的准备,海贸司不少权力和官府的权力是有冲突的,当然在长安看不出来,到了各个地方这个问题就会看出来,最重要的还是海贸赋税这一块,如今海贸的赋税是直接上交给朝堂的,可是各地行商都有自己的赋税,现如今不少港口都有官府的人在管着,海贸司贸然介入怕是不好。”
顾青这么一说李治倒是惊醒过来,“那要怎么办?”
“谁要拦着海贸司就打断他们的狗腿呗。”
顾青说得平淡,李治听了心里犯嘀咕,为什么这从顾青嘴里说出来这么轻巧,打断官府的狗腿?海贸司是要造反不成“不自觉说道,“顾青,你有病吧。”
第897章 顾晓的致富路
李治起身长叹一口气,顾青这个家伙还是这种臭德行,从来就没变过,“今晚我不回来吃饭了,海贸司的事情很多。”
武媚坐在一边整理着茶杯,顾青看李治离开之后低声说道,“晚上多准备一些饭菜,让家中的下人给海贸司送去。”
点着头,武媚看着顾青说道,“其实晋王殿下也能明白的,为何要折腾得让他如此哭笑不得。”
“有些事情还是留有一些余地的好。”顾青闻着茶香。
范健走来说道,“家主,魏王殿下传来口信,今日小主又逃课了。”
“闯祸了吗?”顾青反问道。
“没有。”范健说道。
“那就好。”顾青摇着蒲扇。
范健瞧着顾青的表情又说道,“不仅没有闯祸,小主还给魏王殿下和晋王殿下出了一个主意呢。”
“嗯,很好。”顾青点头说道:“晚上多加几个菜。”
有时候顾青看起来对自己这个大儿子很严厉,有些时候看起来更是不管不问,不过私下里顾青还是很关注自己儿子的一举一动,顾青低声问着范健,“这小子没有接着抽奖吗?”
“没有了,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发财路子,只是不知道小主为什么突然就不抽奖了。”范健低声说道。
顾青心中放心不少,抽奖这种行业还是不希望在这个大唐盛行,心中也不是没有想过如果说自己大开抽奖的行业,对整个大唐来说都不是好事,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干,只要设置几个奖项就可以吸引人来花钱,这比开工厂开海贸都来得容易,而且也可以很容易的利用人的劣根性。
这种设计利用人心理活动的卖买,终究是不是什么好事,要是自己来做有信心掏空很多人的家底,随之而来的就是给别人贫穷,在如今的这个时候不适合用这种法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