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我也是现在才知道。”
褚遂良看了一眼四周小声说着话,“这一次情况有些不妙,如果罗马一旦吞并了大食那么波斯就岌岌可危,我们对商路这些年的谋划很可能就会落空。”
“我自然知晓,当初的三方会盟也是我一手促成的。”
“现如今波斯使者还在长安没走,看起来波斯使者已经是急坏了。”褚遂良说道。
裴行俭想了许久说道,“要打开如今西方的局势,一定要海贸并行,不然要撕开西方占据地这个口子怕是很难,现在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我这就去海贸司看看,海船不知道如何了。”
“你别去了。”褚遂良连忙拉住裴行俭,“上官仪今日一下朝就去海贸司了,而且天竺和波斯的第二波使者也已经过了河西走廊。”
“天竺也来使者了?”裴行俭问道。
褚遂良面色凝重开口,“不过终究是他们的战事,天竺和波斯面对罗马已经是自乱阵脚了,他们希望可以得到我们大唐的支援,现如今他们都怕着呢,都怕大食会和罗马议和联手东征,这才是眼下最担心的,这段时间你一定要安抚好波斯的使者,还要想好怎么从中让我们获得最大的利益。”
“我知道了。”裴行俭点头。
海贸司
上官仪正在和李治诉说着如今正在发生的事情,“晋王殿下,如今陛下需要的是海贸司的一个答复,海船什么时候可以下南海。”
李治长叹一口气,“上官叔,现如今我们的海船虽然可以出海,可是南海毕竟是远海。”
“陛下很着急。”上官仪说道。
李治指着挂在墙上的海图说道,“上官叔,你看看南海这条海岸线,期间要过的距离有遥遥数千里,从东海的港口一路南下,所航行的距离几乎是横贯整个中原,这么长的航线没有全然的把握我们不会过去的,当然现在的海船极限我们还有些不清楚,如今可以知道的是我们的船可以行驶到南诏,这是没有问题的,南诏以南都是一片没有开拓过的海岸线。”
“最万全的方法就是我们在沿着南海的海岸线开始放人,一路放人建立中转和补给线,将这条航路彻底贯穿。”李治接着说道,“如今阎立本正在研制铁船,有了铁船我们就回开始开辟航道。”
“铁船?”上官仪疑惑。
狄仁杰笑着说道,“一开始我也不知道铁船可以造出来,不过有了老师的指导我倒是摸出一些门路,阎立本已经让第一艘铁船下海了。”
“铁怎么可能造船?”上官仪疑惑。
“这就是知识的神妙,有了知识自然可以办到。”李治说话着拉着上官仪来到一处池塘,“上官叔,你看这个池塘也是我为了造海船模型搭建出来的。”
说着李治又拿出一个铁质的小船,“上官叔,你看看这船是不是铁做的。”
阎立本放在手里掂量,“确实是铁做的。”
“其实里面是镂空的。”李治说着把铁船放入池塘水面上,整艘船稳稳当当的浮在水上。
上官仪看着这个场面大气不敢出,直勾勾看着铁船浮在水面上,“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很简单。”李治说着在一旁拿出一块木板,木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设计和一些理论与关系。
“奥秘就在这些知识上,起初我是用木块做实验的,从一些相同的条件与不同的条件推倒出关系,得出三个结论,海水的浮力比湖泊水要大,浮在海上的东西与重量无关与紧密度有关,用我老师的说话就是密度,海水的浮力与受到浮力的面积与船的重量相关。”
听着这些上官仪看着木板上密密麻麻的字,“这些都是你推算出来的。”
“其实我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这些事物也是受了老师的启发,用我在顾家学过的知识还有书院的知识,一个个推论之后就解出来了。”李治说道,表情还有些骄傲。
上官仪已经对浮在水面上的小铁船没有兴趣了,而是痴痴地看着木板上的这些推论与理论,还有一系列的推算,喃喃自语道,“这是化腐朽为神奇,这座书院建的没错,或许这才是顾青要建设书院真正的目的,知识或许还可以改变更多,难怪顾青会对皇权没有兴趣,有了这些知识天下何处去不得,天下何处不能容身。”
“对呀。”李治也说道,“一旦我们的铁船与新式发动机制造完成,我们的船队要驶遍天涯海角,西方的局势确实紧张,我们海贸司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只要给我们时间,小小一个天竺不需要朝中出手,我们海贸司就从海洋开始平了天竺。”
第913章 需要时间
李治对上官仪说道:“如今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上官仪收回眼神看向李治,“朝中会想办法给海贸司争取时间,抛却陛下的成见,朝中也不能一味的给海贸司压力,老夫知道要怎么做了,晋王殿下这些日子好好研究海船,我等静候海贸司的佳音,不过朝中需要一个答复,需要一个时间。”
“三个月。”李治对上官仪说道,“至少三个月。”
“老夫明白了。”
上官仪说完就离开了,李治站在海贸司门口送别他。
许敬宗来到李治的身边拿出一份册子,“这次海贸的分账都已经做清楚了,还请晋王殿下过目。”
李治接过册子对许敬宗说道,“薛稽差不多可以回来了,告诉薛稽,让他安顿好一切之后回海贸司办事,海贸司分司的事情还要他来办。”
许敬宗点头,李治果然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薛稽,心里也没有太多的失望。
“晋王殿下,书院那儿要不要去交代几句。”许敬宗说话道:“这一次建设分司书院虽说会帮助我们,可也是迟迟没有什么话语声传来,在下知道这件事魏王在办,是在下多嘴,可事情不能一直搁置着。”
听许敬宗说着话,李治点头,“没事,有什么事情你直说就好,不用在意我和皇兄之间的关系,海贸司的分司确实要建立建立下去,以后的海贸司要囊括整个中原,海贸不断的扩大,中原的管制也不能像是一片散沙,在中原不做好根基,以后的海贸会乱的。”
许敬宗点头,心中庆幸李治可以这么认为,如今的海贸司一切都在开端,就像百年的分封,分封的弊端很明显,各自为政不能统一,到了最后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分裂。
李治是希望海贸司和郡县管制一样,通过长安的总领在各个郡县布置分司以此可以更好的掌控,一方面可以限制各个郡县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更好的管制,这种制度也是许敬宗希望。
刚刚来海贸司的时候,许敬宗以为这里像是一个养老的地方,可是如今看来这个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地方,一样可以创下一番功业,更何况这里没有朝中的那些尔虞我诈,也不需要面对李承乾,晋王也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人。
自己已经是朝堂的弃子,犯下这种事情的人还有什么人会收容自己,自己帮着顾青做事,至少当初在朝中也是位列三卿,也算是成为过人上人,风光过了,顾青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心中很感激顾青可以给自己这么好的一个后路。
上官仪一步步走回长安城,三个月时间说短不也短,如今需要时间需要手段和人手来维持西方的局势,拖住罗马的脚步。
不过回头想想,可以让铁船在海上航行心中确实佩服这种智慧,有时候想想自己入朝为官为的是什么,为了出人头地,为了以后的家世显赫?上官仪看着长安芸芸终生,或许书院和海贸司坚守的才是将来,顾青的整个村子都是围绕书院来建设的,有了书院,有了工厂,有了海贸司,顾青步步为营一步步像是走的很踏实。
这也可以明白为什么李世民会对书院如此看重,即使顾青想要让书院脱离朝堂,只要书院好好运作,很多事情李世民都不会插手,会让书院自由的发展下去。
知识?知识!多么神奇的东西,上官仪面带笑意地来到褚遂良的家中,此刻的褚遂良正在家中择着野菜。
褚遂良抬头看见上官仪说道,“海贸司这一趟如何了?”
上官仪坐在褚遂良身边说道,“你的这些野菜倒是不不错。”
“才开春,外面的野菜也不多。”褚遂良笑呵呵说道,“苦日子过习惯了,冬日去得慢,小时候就是吃着野菜长大,心心念念就想着吃一口野菜,这不天不亮我媳妇就去外面摘菜了,一场春雨野菜也长回来了。”
“多择一些,我也带一些回去。”上官仪说道。
“自己去。”褚遂良瞧着上官仪,“你也是都快三十岁的人了,也不找个家室。”
“朝中事情多。”上官仪尴尬笑着,“海贸司这一趟倒是没有白去,如今海贸司已经研制出了铁船,只是现在需要时间,晋王殿下说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啊。”褚遂良停下手中的动作,“不好办。”
“确实不好办。”上官仪也点头,“可我们总不能一味的让海贸司出力。”
“也对。”褚遂良又是点头。
上官仪接着说道,“所以我们朝中想想办法,怎么让西方的战局拖住这三个月,只要这三个月,对我们大唐来说可以准备很多事情。不仅仅是海贸司,这三个月也是春种时节,这个时候大规模征兵也不是一件好事,多少农家要在这个时节种田。”
“好,只要晋王殿下可以给一个答复就好,余下的事情可以我们来办。”褚遂良想着说道,“可以先让天竺,波斯,吐蕃联合防守罗马?”
“他们守的住吗?”上官仪心中带着担忧。
褚遂良冷笑道,“肯定守不住。”
见到上官仪一脸无奈的表情,褚遂良接着说道,“你也先别苦着脸,我们都知道波斯天竺吐蕃三方为了商路就已经闹得不可开交,我们从一开始的布局就是为了让他们之间有分歧,不用指望他们会齐心防守,可是人心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他们都会想着从中谋取最大的利益,可是最大的利益永远不是在他们手中。”
“在我们手中。”上官仪说道。
“没错。”褚遂良点头,“和我们讨价还价,他们没有资格,只要我们摆出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着急的永远是他们,就算他们都和罗马联手我们还有河西走廊这个戈壁作为天然的屏障。”
“真要过三个月,对我们大唐来说三个月后我们就要面临西方,更为复杂的局势,但是他更会为了最大的利益互相争斗。”
第914章 全城相告(一)
“是的。”褚遂良点头,“中原晃晃千年,合纵连横也是我们拿手的,看起来是时候派人过去了,看来又要找一个像张仪这般的人物出来。”
“张仪,你怎么不说苏秦呢。”上官仪也笑着说道。
“又是麻烦,又要想办法。”褚遂良长叹一口气。
顾家
狄仁杰急匆匆找到顾青,解释着裴行俭在程家发生的事情,“老师,如今裴行俭已经成了程咬金的弟子。”
“这程咬金到底再整什么幺蛾子。”顾青陷入了沉思,“难不成他儿子不要了?还是说他的斧子不要了。”
“老师。”狄仁杰接着说道,“处默大哥如何了?”
“还醉着呢,怕是过一会儿就要起来了。”顾青思索着说道。
即然裴行俭已经没有问题了,顾青对一旁的范健嘱咐道,“可以送程处默回去了。”
“明白了。”范健点头说道,“家主,工厂那里传来消息,已经做出了三辆公车出来,私车一辆,只是如今工厂的人不清楚是不是算是完工了,等着家主去看一眼。”
“我知道了。”顾青点头,“我去工厂看一眼,你去安排人把程处默给抬回去。”
“是。”范健连忙去做事。
“我也去看看。”狄仁杰说道。
“我也要去。”小顾晓跟上脚步。
“你去做什么。”顾青回头看着自己的儿子。
“我就要去。”小顾晓倔强说道。
顾青只好让自己的儿子跟着,春雨虽然晚来,不过算是好雨知时节,田野里已经可以看到不少人开始耕种,以前为了这一年的粮食是最忙的时候,现如今日子安逸了,春日的暖阳下整个村子都懒洋洋的,连耕田的牛都走得很缓慢,杨胜正在和一个村里的农夫争执着什么。
看了一眼顾青也不去插嘴,带着狄仁杰和自己的儿子一路来到工厂。
张杰一见顾青来到工厂急忙上前,“可算来了。”
“怎么样了。”顾青一边走着说道。
张杰在前头领路,“几日前就已经可以上路,只是一直不知道现在的模样到底是不是候爷你要的,想来这东西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不知道好不好,心里没个底。”
来到工厂的后院,就可以看到几辆车子停在这里,顾青瞧着三辆公车和一辆私车说道,“怎么没有遮雨棚。”
“这一点我们确实考虑过。”张杰说道,“因为这件事也起了不少的争执,有人说没有遮雨棚会好一点,因为把人关在车子了总是很不舒服,有人说万一下雨车子就走不了了。”
说着张杰提了提车子后面的一个带伸缩的棚子说道,“所以就想出了这个办法,这个棚子可以放开拉伸之后从车头到车尾盖住整辆车,不用的话也可以不搭理。”
顾青瞧着车子已经有点像后世的敞篷车了。
“这个办法也是墨家的弟子想出来的。”张杰说道。
顾青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张杰,这小子倒是在工厂这些年月学会了说话,私车可以坐四个人,公车可以坐九个人,司机一个,整辆车都是黑色的,轮子上已经上了橡胶。
“橡胶倒是用上了。”顾青点头。
张杰解释说道,“我们收到橡胶之后把整辆车又重新改进了一下,尤其是内部的发动机,试了几次之后发现只要里面的机括上戴上橡胶,噪音都抖动都会小很多,原本带动轮子的皮带子我们也换了,因为一般的皮带子容易磨断,我们就用皮带子包裹橡胶,这样就可以更好伸缩,也可以用的更久,不得不说这个橡胶平日里没有听说过,用了之后发现真的很好用。”
顾青打量着几辆车子,看了一眼周边人的目光,不少人都在等着自己的一个答案,看得出有的人眼神中带着我忐忑有的人心中带着着急。
“给车子后方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子。”顾青笑着说道,“就写上,顾家工厂造。”
“好!”张杰点头。
顾青再次说道,“把车子全部开出去,让全长安的人开开眼界,带上足够的燃料,一直开,几天几夜都不要停,直到车子开到不能开了我要知道这车子的极限。”
“是。”张杰再次点头。
顾青再看向所有人,“诸位参与大造车子的人都辛苦了,凡事有参与的每个人我家都奖赏五千贯,全厂休息半月,全厂余下每人发放一百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