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死奸臣
伏寿不知道自己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自己背叛了刘协,虽然自己心甘情愿,但是自己无法原谅自己,自己本就不打算活下去,可是现在,自己的丈夫竟然被杀死了,还是被自己喜欢的人所杀。
哪怕其中没有自己的原因,可是伏寿还是觉得抹不去的心痛。
在刘协死的时候,伏寿已经绝望了,可是晕迷过后再醒来,竟然就被确诊了怀孕,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竟然是真的。
现在的伏寿,已经不知道怎么面对,好像从三个月前自己离开曹营来到川营,是自己最zi you最幸福的时光。
可是伏寿现在才发现,真正的噩梦就是从见到刘璋那一刻开始的,现在的伏寿只觉得这三个月的噩梦,比以前几年的噩梦还要可怕,伏寿好希望醒来。
刘璋也不知道说什么,本来他进来准备给伏寿说对口供和以皇后身份摄政的,可是现在怎么也开不了口,只抓住了伏寿的手。
伏寿努力挣脱,可是刘璋固执的抓着,冰冷的小手在火热的掌心中,刘璋知道只要松手,伏寿的心会更凉。
伏寿终于不再挣脱,脸朝向一边,忽然,手心传来一股热气,刘璋握着伏寿的手撑着头。
“皇后,好好养病,什么都不要想,好吗?”。
医生看到刘璋握着伏寿的手,更加不敢看,只匍匐在地,刘璋转过来对军医道:“你刚才说皇后怀孕几个月了?”
“两个……四个月了。”
军医刚说出两个字,忽然看到刘璋的眼神,冷汗噌噌地就下来了,知道这是自己唯一活命的机会,脑子比平时转的快了百倍,立即说出了“正确”答案。
“好了,下去吧。”刘璋挥挥手。
军医连忙提着药箱跑出了屋,这时才发现内衣已经全部打湿粘在背上,寒风一吹,打了个激灵。
“为什么不杀了他?”伏寿看着军医的背影,静静地道。
“因为你不希望这样。”
刘璋没有杀军医,因为刘璋相信,军医只要稍微有点脑子,就不会到处乱说,除非他不要自己的命也不要家人的命。
当然,一个秘密一般都不会被带进棺材,可是那有关系吗?这个秘密在今后川军定鼎天下说出来,有很大影响吗?
这是刘璋可以不杀军医的原因,而真正没有杀,是因为刘璋真的不想再让伏寿伤心。(未完待续……)
暴君刘璋 第614章 川军的方向
() 伏寿已经承受了太多痛苦,而现在又怀着自己的孩子,要是惹得她生气,出了什么意外,就算杀一百个军医也找不回来。
伏寿听了刘璋的话,终于看向刘璋,可是还是一句话说不出来,刘璋将伏寿的手放进被窝:“好好养病,什么都不要想。”
“等等。”刘璋正要出去,伏寿叫住了刘璋,低着头说道:“你进来不只是叫我养病的吧,有什么要求就说吧。”
刘璋犹豫了一会,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这毕竟是关系到川军的大事。
“蜀候,你不觉得你要求过分了吗?你杀了皇上,还要我以皇后身份摄政,成为你的傀儡,这个傀儡倒好,对你和你儿子真的一点威胁也没有,还要我和你对口供,曲解我丈夫的死嫁祸别人,呵呵,果然蜀候为了大业,无所不用其极。”
“你不同意,就算了。”刘璋语气平静,这个时候真的没有半点强求伏寿的意思,只要伏寿不到处说真相,就已经够对得起自己< 了。
“我同意。”伏寿说了三个字,刘璋疑惑地看着她,伏寿苦笑一声:“反正都这样了,还能坏到哪里去。”
刘璋没听懂,伏寿心里却很苦涩,自己犯下的错已经够多了,也不在乎这一两件了,自己还能坏到哪里去?
刘璋出去后,伏寿摸着自己的肚子,“孩子,你来的真不是时候,你害苦了妈妈你知道吗?”。
…………
“主公,军师回来了。”
亲兵刚禀报完。踏出房门的刘璋就看到黄月英一身黄衫走了进来。脸上还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和刘璋一起进了一处偏殿。
“这次把主公未婚妻子带回来了。”
黄月英挥挥手,两个士兵将五花大绑的孙尚香推了进来,孙尚香看到刘璋,立刻猜出身份,破口大骂。
刘璋心里正烦,命士兵将孙尚香带了下去。
“月英,辛苦了,荆州怎么样了?”刘璋坐下来。接过亲兵递来的茶道。
黄月英笑道:“卫温偷袭了建业,我有什么辛苦的,因为江陵被起义百姓和武陵秦慈攻下,周瑜自己撤回江东,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周瑜半路突然不见了,江东的水军正在找呢。
法正正在恢复失地,重新安顿民心,江东水军也已经撤走,听说吕蒙被撤了。一个叫陆逊的年轻儒将当了大都督,不过陆逊还在吴郡统兵没到任。水军一片混乱,龟缩港口不敢出来。”
“陆逊?”
刘璋心头一跳,听黄月英的话里,也有一些对陆逊的轻视之意,这也难怪,陆逊现在的确还是太嫩,没有一点资历,恐怕现在连江东世族用他,也只是因为他出身江东四大家。
可是刘璋当然知道这个陆逊是人才,江东向来出青年俊杰,孙策,孙权,周瑜,吕蒙,陆逊,都是人才,而陆逊夷陵之战成名,可谓三国扮猪吃虎的典型。
现在连黄月英这样谨慎的人对他都有轻视,若自己不是提前知道,说不定川军还真要吃大亏。
“月英,这陆逊虽是一员儒将,年纪轻轻,但是决不可轻视,其才能恐怕可以与周瑜相比。”
“有这么厉害?”黄月英惊了一下,虽然奇怪刘璋为什么会知道,黄月英想不到江东这样一员小将和刘璋有什么交集,可是黄月英还是选择相信刘璋,何况黄月英本来就不是一个大意的人。
“主公。”黄月英喝了一口茶道:“现在荆州危机解除,北方,我们与曹军对峙颖水,南方,我们对江东保持绝对优势,我们需要立刻决定下一步做什么。”
“我的意思是,北方先守颖水一线,全力拿下江东,然后从江东北上叩合肥寿chun,再从许昌进攻颖水,东西夹击曹cāo,必能将曹cāo逼退黄河以北。”
刘璋叫黄月英回来,就是要想商量川军方向的,原本是进是守,各有利弊,刘璋拿不定主意。可是回到许昌后,听到卫温拿下了建业,刘璋当真大喜过望。
如今江东遭遇重创,川军还攻下了一个桥头堡,拿下江东变得简单了太多。
黄月英沉思了一会,抬起头道:“主公,这个策略有三点需要解决,第一,拿下江东可能,但是要从江东北上叩合肥寿chun,恐怕至少要等五年,甚至十年。”
刘璋皱眉。
黄月英道:“江东,明面上的实力就是几万步军,几万水军,与我们和曹cāo动辄几十万大军相比,实在不够看,但是江东的实力真的这个样子吗?肯定不是。
江东的富裕都在民间,都在世族手中,而不是孙权手中,我们现在如果以建业为基点,攻击江东会很容易,可是必然面对的是江东世家的全力抵挡,我相信哪怕江东步军全军覆没,这股力量也是很可怕的。
当然,世族爆发的力量再可怕,也不可能真的挡住我川军步伐,我相信我还是能为主公平了江东,但是平了江东后,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忍受世族的yin奉阳违,慢慢梳理,或移民,或感化。
但是这样旷ri持久,江东盘根错节的世族力量非常庞大,必然需要驻扎重兵在江东,根本不可能北上寿chun。
第二,全部屠戮一空,这也就意味着江东民生将彻底凋敝,这比我们当初荆益二州屠杀后,后果还要严重,因为江东九成的财富都掌握在那小半成的人手中,没有几年时间是不可能恢复的。
在这期间,我们需要从荆益二州,千里迢迢运输粮食来滋养江东,更别说是北上寿chun。
所以从江东北上寿chun根本完全不可能,至少是可能xing非常渺茫。
要克服的第二个困难,就是主公说的守许昌,许昌城内的世族可谓天下最密集,和攻下江东一样,我们要想守许昌,那就必须驻扎重兵。
而且许昌坐落豫州腹心,曹军完全可以绕过颖水,从虎牢关西进绕袭许昌,再有许昌内部的不稳定,主公,我们需要多少兵马才守得住许昌?”(未完待续……)
暴君刘璋 第615章 本来不想那么坏
() “第三个要克服的困难,主公,我们没有粮食了,现在关中的恢复都需要许昌前线往回运粮了,更别说支撑大军继续进军,南下江东,灭亡江东,要的可是大量的粮食。
我们现在无论进攻曹cāo,还是孙权,都必须加征税收,这叫涸泽而渔,月英是不赞成的。”
刘璋思索了一会,对黄月英道:“月英,你说这些困难,我都考虑过,但是月英应该知道,现在中原和北方的世族已经完全支持曹cāo了,可谓是倾家荡产支援曹军。
现在曹军还在组建新兵,曹cāo实力也还在最低谷,我们如果不趁机攻击,我怕以后曹cāo继续坐大。
还有江东,我们好不容易夺下建业,可以直接陆路攻击江东,战机可谓千古难觅,如果拖延下去,我们不可能保留建业这一块飞地,只能撤退,再找到这样一块地方就难了。”
“主公说得很对,江东,主要就是水军,曹cāo,现在正是最虚弱的时候,表面{ 看起来现在无论战曹cāo和战孙权,都是很好的战机。
但是月英觉得,我们冒太多险了,第一我们加征粮草,是透支民心,第二远征江东,实际上是去拿一个包袱,而我们已经背了许昌一个包袱。
月英觉得,有时候退一步,必定海阔天空。”
“退一步?”刘璋疑惑。
“主公,现在进攻江东,主要有利条件就是我们有建业一个登陆点,主要不利条件,就是世族的爆发力很强,对吗?
可是月英觉得,我们不用打。就能保留有利条件,去除不利条件。”
“什么意思?”刘璋问道。
“没有其他的,谈判,保留我们的有利条件,并削弱江东世族实力。有时候战争未必比谈判有效,主公。”
黄月英郑重对刘璋道:“月英向你保证,如果谈判下来,不能达到保留有利条件,去除不利因素,月英必率军东进。荡平江东。”
“不用保证,我相信你。”刘璋说道:“那曹cāo呢?现在司马懿已经进入曹军,我知道这个人,是个老狐狸,很难对付。要是让曹军恢复元气,还被他掌握。恐怕会很麻烦。”
黄月英再次奇怪。司马懿在当世是有点名声,可是“老狐狸”这个评价是不是有点过了?不过也没在意,继续道:“对于曹军,我们只能倾尽一切兵力决战,才能再次重创曹cāo,而要灭了曹cāo。不可能一气呵成,月英觉得不值得。”
黄月英沉默了一会,对刘璋道:“主公还记得月英曾经在襄阳说的一句话话吗?以铁铸身,不怕万箭穿心。反之。如果自身是泥做的,不用别人打,你一出手就散了。
我们现在看起来对曹cāo孙权拥有绝对优势,但是自身软肋太多了,粮草不足,许昌民心不稳,关中没有恢复。
而且我们从雍凉之战开始,到现在已经连续用兵一年多了,什么军队能够一直打下去,而不休整?
我们现在就是一尊巨大的泥人,看起来庞大,但是稍稍摇一摇,就会出现裂痕,甚至彻底坍塌。”
黄月英顿了一下道:“当初袁绍刚刚平定公孙瓒没多久,就南下与曹cāo作战,就是一尊泥人,如果他能够稳定了河北再南下,就算有官渡大败,也绝不可能被小小的曹cāo蛇吞象。
可是袁绍做的呢?仓促进攻,最后张燕,鲜于辅,田豫,阎柔,多少没被彻底平定势力归附了曹cāo,没有这些人,曹cāo能那么容易荡平河北吗?
现在看起来是进攻曹cāo和孙权的大好时机,可是月英觉得,我们真正的大好时机是修养数年以后。
我们这次可以借谈判,对江东形成绝对俯瞰之势,却不用动兵,至于曹cāo,如果可以,月英也觉得现在进攻好,但是现在兖州汇集了曹cāo二十多万军队,北方的jing锐全部南下了,我们要消灭这二十万人,至少要出动二十万吧。
对于现在的我们,这很难,而且是以透支民心,延迟关中恢复,甚至是拖着许昌这个不稳定包袱。
但是如果我们休养生息,曹cāo被世族支持发展起来,难道我们就不发展了吗?等关中繁荣,我们拥有函谷关天险,又有长江水军,民心归附之下,主公的领地对曹cāo来说是铜墙铁壁。曹cāo却是无险可守。
而且世族支持曹cāo,他能支持出一支西凉军吗?能支持出天下第一步兵吗?曹cāo组建新兵,我们不与他打仗,就算训练再勤奋,那也是新兵,到时候碾灭他们轻而易举。
而且世族支持曹cāo后,恐怕曹cāo就是下一个孙权了,世族可不止会给粮食金银,他们会那么大公无私,完全不顾及自身吗?不会,就算是面对主公,也绝对不会,这是世族的本xing,绝不会改变。
世族会靠他们的付出攫取权力,永远不要忘了,世族的xing质决定了他们会反噬。”
“退一步海阔天空,主公,月英的建议是,放弃作战,休养生息,恢复关中,稳定民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与江东谈判,至于世族支持的曹cāo,看似热火朝天,实则波涛汹涌。”
刘璋沉默下来,仔细思考黄月英的话,的确,川军已经作战很久了,虽然自己也想就这样一直碾压下去,直到统一天下,可是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川军最终是要休整,更何况这样碾压下去很危险,自己的对手,司马懿,郭嘉,陆逊,可都不是好相与的。
川军的确该休整了,至少那些俘虏就该收编了,关中也必须恢复,那是大汉天下的命脉,而且荆益的赋税已经不能继续支持战争。
进攻,无穷无尽的麻烦和隐患,退守,可以弥补无数大战之后的裂痕,将川军再次铸成一块铁板。真的是海阔天空啊。
可是,在鼎盛之时收敛锋芒,刘璋还是觉得有些别扭,现在刘璋终于知道古代那些枭雄,为什么总是在鼎盛的时候骄狂,比如咸阳的项羽,彭城的刘邦,官渡的袁绍,赤壁的曹cāo,夷陵的刘备。淝水的苻坚。
可是这些人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刘璋才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常人,在一连串大胜之后,有些骄狂了,不顾川军的疲惫的软肋。想要一口吞了天下。
不过幸好自己有个好军师,总是那么睿智。冷静。
黄月英看到刘璋表情有些不对。显然误会了,心里咯噔一下。
黄月英这时候没想其他的,唯一让她想到的,是刘璋的病,或许刘璋真的想进攻,因为他想看到川军统一天下那天。就算黄月英知道不可能,但是还是打算顺从刘璋。
只以为刘璋心里还是想继续进攻,黄月英踟蹰一下道:“主公,如果你坚持进攻。月英竭尽全力。”
刘璋摆摆手:“月英,你刚才说我们对曹cāo铜墙铁壁,曹cāo对我们无险可守什么意思?”
刘璋已经想通了,哪怕接连大胜也不可能直接席卷天下,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战争不是只靠表面上的实力决定的,现在自己的基业,已经不能支持自己打下去。
需要重新积聚粮草,许多矛盾和隐患都必须解决。
或许像黄月英说的那样暂时停战,有张有弛会更好。
只是刘璋不明白黄月英说曹cāo进攻川军是铜墙铁壁,川军进攻曹cāo是一马平川什么意思。自己现在占领了许昌,对于曹军来说才是一马平川,到处都需要防御。
黄月英眉头皱了一下,抬起头道:“主公,月英建议放弃许昌,撤回关中。”
“什么?”刘璋刚听到黄月英的话就惊讶了,许昌可是di du,意义十分重大,而且繁华程度也不是成都可比的,撤回关中?那从许昌到函谷关这么大片土地都不要了吗?
黄月英道:“主公,如果放弃了对曹cāo作战,拿着许昌,我们没有半点好处,主公想想,我们占着许昌,为了防止曹cāo的偷袭,我们要防守多少地方?四面八方都需要防守,这要牵制我们多少兵力?
许昌现在虽然繁荣,可是一旦成为我们与曹cāo对峙的前线,我们不可能在这里发展经济,因为这里随时都可能被袭击,许昌人口多,那一个人口就是一个包袱,这个包袱很重。
而且许昌这个地方,一直是曹cāo统治腹心,是曹cāo的老巢,曹cāo的势力根深蒂固,这不止是世族,这些世家大族必定是对我们yin奉阳违,可是那些寒门就真对我们好了吗?
我敢说曹cāo经营许昌这么多年,连街上的小贩,客栈的老板都可能是曹cāo的细作,在这样一个龙潭虎穴,主公恐怕睡觉都不会安稳,还会被刺探走各种情报。”
刘璋点点头,的确如此,一个诸侯在自己老巢经营几年,那势力绝对是盘根错节,远远不如打跑了对方的军队就可以撼动的,不说许昌,就是现在的成都,刘璋相信哪怕一支军队突然占领了成都,也绝对很难统治下来。
黄月英继续道:“如果退出许昌撤往关中,我们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大幅度加快关中的建设,许昌到函谷关的人口,我们都可以往关中迁移。
现在关中十室九空,人口比益州一个郡还少得多,要是有许昌到函谷关的人口补充,关中人口立刻就可以恢复,而且这些人口还不是一无所有的流民。
把这些人搬迁到关中,就算很多是曹cāo的细作,也被我们全部打散,重新登记造册后,威胁会大大减少。
另外撤往关中,我们只需要防守函谷关到青泥隘口的少数几个关卡,防守兵力可大大减少,也更容易让我们得到休整,将更多的资源用来恢复关中和囤积战备。”
刘璋想着黄月英的话,许昌是一个泥潭,很深的泥淖,黄月英现在是要将川军的铁蹄从这个泥淖中拔出来,退回干净的关中。
刘璋突然想到历史上曹cāo说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许昌何尝不是如此,这里的地理位置对川军太不利了,就像大宋的开封,简直就是一个实力的消耗盆,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可是要白白将这么大片领土还给曹cāo吗?
刘璋有些不舍,可是旋即恍然大悟,恐怕黄月英心里想的,就怕曹cāo不来占领啊。
川军从许昌退走后,既然迁移了人口,那还会剩下什么吗?恐怕什么也不会剩下,曹军如果来占领,不但得不到好处,而且形式立刻倒转。
川军占领许昌,川军四面受敌,大军被牵制在前线。
曹军占领许昌何尝不是一样?川军从函谷关,青泥隘口,樊城,无论哪个方向出兵,都可以直捣许昌,就算打不下来,耗也耗死曹军了。
可以想象,如果曹军真的占领回来了,那需要放多少兵力在许昌,而且仅仅是许昌,其他地方一样是遭受攻击的一马平川。
地利条件一下就回到川军手中,曹军若要占许昌,在川军不断sāo扰下,恐怕就算有世族支持,他也恢复不了了。
“果然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月英退的很厉害啊,只是要迁移去关中,许昌的世族会答应吗?”。
黄月英喝了一口茶,yu言又止,可是就从这个动作,刘璋已经知道黄月英要说什么。
自己不是没想过杀掉许昌的世族,但是无缘无故杀人,这与他初衷违背,以前的几次屠杀都是有原因的,刘璋并不是要走一路杀一路。
哪怕知道许昌世族是yin奉阳违,但是他们确实在明面上支持新政了,无缘无故杀了,于理不通。
最重要的是,许昌世族真的太多了,本来许昌只是豫州的一个小城,可是曹cāo将许昌定为都城后,城池扩建了好几倍,几十个大世族都把主要力量迁移到了这里。
每个世家都有几千个子弟不等,川军攻下许昌太快,这些世族不下五万人在许昌,牵连到和世族有瓜葛的更多。
这么大手笔,要刘璋果断的下手,还真有点难。(未完待续……)
暴君刘璋 第616章 你来阴的,我来硬的
() 而且伏寿出自伏家,先不说私情,就算要伏寿摄政,伏家在没有犯大错的情况,刘璋也懒得动。
崔家更是有一个崔钧,崔州平现在在川军可是一个超脱,但是地位很高的人,是黄月英一手带起来的大员,哪怕崔州平根本没什么官职,可是地位丝毫不逊sè于李严黄权等人。
要知道自从开始培训寒门以来,崔州平的地位就相当于黄埔军校的校长,现在地方官员多少不是崔州平培养出来的,荆州那些后来上去的官员更几乎全是崔州平培养的。
哪怕现在荆益都从官府设置了培训机构,也就是官办书院,可是崔州平依然是大佬。
黄月英任用的人,刘璋相信信得过,但是刘璋觉得,该考虑到臣下感受的,还是要考虑到。
所以崔家如果没有大错,刘璋也不想去动。. .
而到目前为止,许昌这些世家都乖得不得了,不但支持新政,还主动捐钱捐粮。
第一没有借口``,第二人太多不好下手,第三自己并不想动一些世家。
刘璋知道黄月英刚才yu言又止的意思,但是刘璋决定考虑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妥善解决许昌这些麻烦的世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