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而阿敏的目的也只是阻碍明军主力的前行,也没有兴趣和明军决战。再说,加上民夫以后,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有三万多人,看起来声势浩大,所以阿敏并没有把握把这支明军打败。于是,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可这么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到底在朝廷和孙承宗的命令下,明军主力还是要尽快赶到滦州城的。
于是,祖大寿就让军队抱成团,把红衣大炮放在队伍中间保护起来,强行向着滦州城开进。可军队就这么一行动,那些民夫和已经溃败过一次的山西山东军队就露出了破绽。
阿敏见势就立刻命令后金军向着明军主力薄弱的地方发动进攻。又一次把民夫和山西山东军队打了一个溃散。但是辽东铁骑确实战斗力也很强,他们见到后金军冲锋以后,集合起辽东铁骑,向着后金军进行了一次反冲锋。
因为双方都不肯进行死战,所以在小小交手了一番以后,都各自撤退了。不过这样一来,明军虽然防止了完全溃败的后果,基本上保证了主力的完整,但是,也不敢再向着滦州城前行了。而阿敏率领的后金军也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
祖大寿率领着明军主力向后退去,并且立刻派出信使到秦良玉那儿,请求秦良玉派出军队来接应,然后一同再开往滦州城。
当那个信使把祖大寿的请求禀告给秦良玉以后,秦良玉大帐内的武官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尤其是秦良玉,她戎马了大半辈子,还从来就没有碰到过这种前方支援后方,先锋支援主力的诡异的情况。所以秦良玉断然拒绝了祖大寿反向支援的请求。
秦良玉不顾着还跪在地上的那位信使,立刻向大帐中的武官们下令:“准备一下,明天立刻攻打滦州城。”
接着,秦良玉对那位信使说道:“回去告诉祖总兵,本官这里攻打滦州城,就是最好的救援你们的方法。”
明末疯狂 第一百七十二章准备阻截援军
在攻城的前夕,秦良玉把自己军队的分工安排了一下。安排完其他武官以后,她到了最后,就要求吴世恭把所有的撸车和火铳手都借给秦良玉攻城。还把书墨都借调到身边做了个顾问。
而秦良玉安排给吴世恭的任务就是阻截后金军的援军。吴世恭将率领着余下的三百五十名步兵、和其他千户所抽调出来的九百名兵丁,还有吴世恭自己的所有的四百骑不到的骑兵,去阻截援军。
白杆兵所有的骑兵将分成小队,向着四周侦察,防止后金军的援军的突袭。
这下子,吴世恭手中的火铳,就只有了骑兵所有的一百五十把中型火铳了。而吴世恭将在离滦州城六、七里的地方列阵,防止有后金军突袭攻城的白杆兵。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当时阿敏的后金军主力不直接去救援滦州城,反而绕开了秦良玉的军队,去阻截sāo扰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呢?
这是因为后金军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那六门红衣大炮来攻打++滦州城。再说,如果阿敏率领着后金军的主力和滦州城的后金军汇合,想要和秦良玉野战的话,秦良玉也绝对不会在自己劣势的情况下和后金军作战的。她一定会在探子发回消息以后,第一时间退回自己的大营。最多也就是损失一些攻城的器具罢了。
而用后金军的骑兵去攻打秦良玉坚固的大营,这想想也知道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到了那个时候,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带着六门红衣大炮上来了,不见得阿敏就缩到滦州城内,和纳穆泰的后金军一起接受红衣大炮炮弹的洗礼啊?那就打的是傻仗、笨仗了。
第一天,秦良玉攻打滦州城的动作做的有些蜻蜓点水。她只是派出了几小队的白杆兵,扛着云梯,试探着进攻了几处城墙。而当后金军在城墙上刚要抵抗的时候,那些白杆兵就立刻退了回去,让躲在撸车后面的火铳手shè击,以此来消耗后金军的兵力。
秦良玉也观察着这一次次的试探,要找到城墙上防御的薄弱点。而后金军在几次吃亏以后,也都缩在城墙后面,轻易地不敢露头。只有在白杆兵登上云梯以后,才起身shè箭、扔石块。而当后金军起身以后,他们往往又一次地被火铳shè击。因此,后金军的防御做的是相当的艰难。
而秦良玉并没有利用后金军的难过就发起了总攻。她只是一次次地消磨着后金军的兵力,打击着后金军的耐心。对秦良玉来说,在总攻发起之前,能够尽可能多的消耗后金军的兵力,打击后金军兵丁的心理,对于攻城的时候,减少白杆兵的伤亡是很有必要的。
而吴世恭这一整天都是无所事事。他只是忙着训练着自己的兵丁。因为那九百名兵丁,虽然在长达两个月的行军途中,接受了最基本的军事训练。但是,吴世恭还是利用最后一点儿的时间,让他们掌握住步兵防御骑兵的战术。
吴世恭从自己的步兵中,抽出了一百五十人,把自己骑兵所有的火铳都安排给了他们,让他们成为临时的火铳手。这也是以往吴世恭要求每一位兵丁都掌握住火铳的shè击技术的好处。
当然,这些临时的火铳手,shè击技术就不是那么熟练了。并且,这中型火铳的shè程也只有五十步的距离,因此,吴世恭也不要求这些火铳手做什么三段shè、五段shè了。只要求他们齐shè一轮火铳,能够有效的打稀薄后金军冲锋的骑兵阵形就可以了。
吴世恭又把所有的步兵分成了两队,一队是由自己千户所剩下的那二百名步兵和其他千户所抽调出来的三百名兵丁,组成了一个方阵。由周巡来指挥。
另一队是由余下的其他千户所抽调那六百名兵丁,组成一个方阵,由俞继来指挥。
吴世恭自己则率领着所有的骑兵,在两个方阵后面压阵。
吴世恭是这么想的,如果后金军的援军要冲击前面的方阵,那他肯定会冲击那个人数比较少的方阵。而这个方阵的前几排,都是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兵丁,他们都接受了一年左右的军事训练,反而战斗力比较强。
如果后金军的援军到来,先通过最前面的火铳手的shè击,再通过方阵枪阵的阻碍,最后自己的骑兵再出击。这样起码就可以有效地拖延后金军的援军去滦州城。
当然,吴世恭也不会放弃自己兵丁擅长防御的特长,他让手下的兵丁,砍伐了一些树木,做了一排木栅栏挡在方阵的前面。因为吴世恭所在的位置,是永平城方向到滦州城必经的一条大道上。可吴世恭就这么等了一天,却连个后金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第二天秦良玉依然是耐心地试探,吴世恭还是无聊地在等待。第三天还是如此。
第三天的晚上,秦良玉召集了所有的武官命令道:“明ri众将需努力,一鼓作气把滦州城拿下。”
而就在这些天,滦州城已经被火铳又shè死shè伤一百多人了,这钝刀割肉的感觉,让后金军的每一名兵丁都感觉到难受之极。
尤其是那些投降的明军,他们作为滦州城内第三等的兵丁,就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在城墙的第一线。所以每天的伤亡也最大。要不是那些镶蓝旗的旗丁在他们身后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他们已经早就溃散了。可就算是这样,这些投降的明军的士气,还是跌落到了低谷。
而这时候,率领着后金军主力的阿敏,也不断得到了滦州城的战报。他根本没有想到,秦良玉会不顾明军的红衣大炮没有到达,而强行进攻滦州城。更令人不放心的是,滦州城内,后金军的伤亡是这么大,守住滦州城的希望也不怎么乐观。
这就让阿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现在的阿敏再纠缠住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那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他现在只有了两个选择:一个就是:率领后金军主力去救援滦州城。可是如果那样做的话,后金军也会陷入前文所说的困境,被逼上来的明军主力用红衣大炮轰击,造成重大的伤亡。
另一个就是:拖延住明军攻下滦州城的速度,阿敏率领后金军的主力回永平城,把永平城中,镶蓝旗搜刮的人口和财物运送到关外。
阿敏仔细地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选择第二个选择。因为他估计,明军有了红衣大炮,永平四城是怎么也保不住了。失陷无非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的话,就根本没必要让镶蓝旗的旗丁白白损失了。于是,阿敏立刻把巴都礼叫了过来。
巴都礼上前,立刻向阿敏打了一个千,说道:“向贝勒爷请安,贝勒爷叫奴才有何事啊?”
阿敏对巴都礼吩咐道:“你立刻带着三个牛录的兵马去救援滦州城。记着,如果有机会,能够冲击一下,打败那支明军最好。如果事不可为,你也要尽量地拖着明军,让我们有时间带着人口财物撤出永平城去。”
巴都礼立刻回答道:“查!”
到了第四天的早晨,秦良玉开始正式攻城。吴世恭也依然到达阻截后金军援军的位置。而这个时候,巴都礼也率领着三个牛录,近七百骑的旗丁,出发去救援滦州城。
明末疯狂 第一百七十三章血色城墙
天一放亮,秦良玉就把军队开出了大营,到了滦州城的脚下,准备攻打这滦州城。一开始,秦良玉并没有动用冲车,还是象前几天那样,派出几小队白杆兵通过云梯去攻打城墙。
后金军也以为秦良玉依然在消耗自己的兵力,因此,在白杆兵架设云梯的时候,并不露头,害怕被火铳打到。只有当白杆兵爬到了云梯一半的地方,才探起身子用石块、檑木往下砸;用金汁往下浇;用箭往下shè。
而白杆兵一看到后金军的这些动作,也依然跳下云梯往后退,火铳手接着shè击。这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前几天的轨道了去了。
可就当后金军正以为可以喘上一口气的时候,突然,从撸车后面,还有白杆兵后面的阵形里面,跑出来大批扛着云梯的白杆兵。
他们汇合退下来的白杆兵,集中在城墙的一处后金军兵力比较少的地方,一下子发动了总攻。而在措手不及之下,有几个白杆兵顺利地爬上了城墙。
秦良玉在后面$ ()看到有白杆兵爬上了城墙,虽然她的脸上没有显露出来什么,可是她的拳头使劲地紧握了一下。秦良玉兴奋地想道:“爬上去了!”
秦良玉赞许地看了身旁的书墨一眼。这主意就是书墨出的。这是利用后金军惯xing的思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也不要说,书墨这小子在攻防城池的时候,会使的yin招是特别的多。
爬上城墙的白杆兵是越来越多,城墙上,站在防御第一线的那些明军的降军有的被杀,有的掉头就跑。可他们身后那几个督战的镶蓝旗旗丁确实悍勇,在杀了几个逃跑的人以后,他们就扑向了白杆兵。
当然也是很快的,这些镶蓝旗的旗丁也都被白杆兵给干掉了。可就是这么一拖延,躲在城墙底下藏兵洞里的大批后金军就上来了。
渐渐地,爬上城墙的白杆兵就落在了下风。因为后面的白杆兵,他们从云梯上爬上来的速度总是不如后金军的。再说,白杆兵的兵器也不顺手,因为要爬云梯,他们都弃了惯用的白杆枪,而都用着刀斧。因此,冲上城墙的白杆兵非但没有扩大缺口,反而被后金军打得步步后退。而火铳手因为敌我交错,也不敢shè击以防止误伤。
所以到了最后,冲上城墙的白杆兵大多数都捐躯了。剩下的最后几个也从城墙上跳了下去。跳下城墙的白杆兵,摔断骨头那是肯定的,他们能不能保住xing命也只有看天意了。
看到最后,秦良玉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但是还是脸sè平静,声音平稳地说道:“派冲车强攻。”
这几十天的功夫,白杆兵一共建造了两辆冲车。而这一次的强攻,秦良玉就把这两辆冲车都用了上去。
冲车的样子有些象移动的楼房。在它的下面,一般安有轮子,上面就是高几层的攻城塔。冲车的最下层是推动车前进的兵丁,而其它几层装载着攻城的战斗兵丁。
在冲车面向城墙的一面,还开有很多小洞。利用这些小洞,兵丁可以从冲车中直接向城内shè击,也可以直接攻打城墙上的守敌。
但是冲车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移动的速度比较慢。当白杆兵推动冲车以后,滦州城内,每一个后金军都知道了,明军的总攻已经开始了。所以,纳穆泰把几乎一半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冲车过来的那面城墙这里。
随着冲车离城墙越来越近,双方的兵丁也都屏住了呼吸,准备着这一次的生死搏杀。
面对着这两辆冲车的方向,后金军在城墙上聚集了大量的兵丁,就等着冲车的到来。可就在这个时候,冲车边上的有一队白杆兵立刻架起了云梯,向着城墙上派去。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又使得后金军是一阵忙乱,他们连忙分兵到云梯那个方向。而就在后金军分兵这么混乱的一段时间内,在冲车底部推动冲车的白杆兵立刻喊起了号子。这些白杆兵一同发力,冲车的速度一下子快了许多,接着,冲车重重地撞在了城墙上。
城墙上的后金军立刻向着冲车蜂拥过来,这时候,在冲车里一直没有任何举动的,秦良玉从吴世恭这里借调的火铳手,从小洞里伸出了早已装填好的火铳,shè出了一排齐shè。
这排齐shè,一下子把后金军给打蒙了。他们上前的步伐也停顿了下来。就等着后金军的这么一停顿,冲车最上层的,面向城墙的那块木墙一下子倒了下来,这木墙也无形中成为了从冲车架设到城墙上的一座木桥。
在冲车里的白杆兵立刻冲出了冲车,向着城墙上杀了出去。前面几个白杆兵,他们跳上城墙以后,手拿着超长的狼筅来回扫来扫去,把自己身前扫出一片空地来。
而他们身后的白杆兵也迅速地跳上了城墙,排列成阵形,手持着白杆枪,向着后金军就杀了过去。并且这时候,冲车下面已经聚集了很多白杆兵,他们排好了队伍,依次登上了冲车,爬上城墙,支援前面已经登上城墙的白杆兵。
看到自己的白杆兵登上城墙的人是越来越多,秦良玉的眼中露出了笑意。而她身边的许多武官也都忍不住裂开了大嘴。
可就在这个时候,从后金军阵列的后面,突然冲出了几人一组,共七、八组的后金军,他们每组都手提着一个,装有一个点燃的大泥球的木框,在身边的后金军的掩护下,把这个木框扔到了城脚下,白杆兵聚集的地方。
见到了后金军这个举动,秦良玉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身边有的武官忍不住同时地惊呼道:“万人敌!”
万人敌是明朝守城的一种武器,具体外形和作用可以到点娘上查阅一下,这里也不多说了。这里主要就说,这万人敌是一种内装火药等易燃物的燃烧武器,有点象现在的火焰喷shè器。
而把万人敌扔到敌军人群之中时,万人敌会头头转,向着四面八方喷shè出高温的火焰,给予敌军巨大的伤亡。
马祥麟立刻跑到传令亲兵这里,声嘶力竭地喊道:“快鸣金!让他们都撤下来!”
可根本就没有等到鸣金,城脚下的白杆兵已经是一片混乱。有的浑身着火在地上翻滚、有的连滚带爬向外面爬,是一片的惨叫声。而后金军又抬来了一锅油,倒到城墙下,火上浇油,城脚下的火烧得是更旺了。
而城墙上的白杆兵,却失去了后援,被人数占优的后金军给一个个杀死在城头上。而这一次,因为城脚下的火焰,这些白杆兵连跳下城墙也做不到了。
这时候有一辆冲车,也在万人敌的火焰喷shè下,燃烧了起来。另一辆冲车,在冲车底下白杆兵的拼死推动下,总算逃离了这个火焰地狱。不过,这辆冲车也损坏得很严重。
可这还没有完,把城头上的白杆兵都杀死了以后,城墙上的后金军又抬出了一个个木箱子,那就是明朝另一个守城的武器——一窝蜂。
这一窝蜂内装有一百支箭,在后面火药的推动下,短时间内就把这一百支箭都shè了出去,而且shè程还相当远,在对付密集的敌手时,杀伤力是特别的大。
秦良玉看着自己的白杆兵在城脚下被屠杀,眼睛里立刻充血了。这万人敌和一窝蜂都是明朝的守城武器,后金军根本就造不出。而现在他们手中的这些,肯定都是从投降的那些城池中缴获的。
可为什么那些城池有着这么的利器,而不抵抗后金军反而投降呢?而现在后金军有了这些利器,反而可以重创秦良玉的白杆兵了。要不是秦良玉是个女的,她肯定立刻会骂娘。
秦良玉从身后的女护卫手中拿起自己的白杆枪,命令道:“亲兵队全部跟老身上前,一起攻打滦州城。要么攻上城墙,要么一起都死在城脚下。”
马祥麟连忙上前拦住了秦良玉:“大帅!大帅!母亲大人!儿郎们士气已泄,让儿郎们休息一会儿吧。”
正说到这个时候,一窝蜂发shè的一支箭无巧不巧地从秦良玉和马祥麟中间穿过,shè到了他们身后的一位女护卫头上,那位女护卫声音都没有“哼”一下,倒地就死了。周围的亲兵立刻拿起了盾牌,把秦良玉和马祥麟团团保护了起来。
秦良玉看了一眼那已经死了的女护卫,怒气勃发,她甩手就打起了马祥麟的耳光,口中骂道:“我秦良玉没有你这个儿子,你对得起石柱白杆兵的名声吗?你对得起你死去的父亲吗?给我滚开。”说完话以后,秦良玉又接连在马祥麟身上踢了几脚。
马祥麟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说道:“母亲大人息怒,您是千金之躯,白杆兵就靠您啦。儿子这就带着儿郎去攻城。”
见到儿子是这种态度,秦良玉的脸sè也好看了一些。马祥麟召集了自己身边的亲兵,刚要出发,就听到身边有一个人说道:“秦总兵,马总兵,是不是能够听完小的一句话再做决定啊?”
明末疯狂 第一百七十四章互有顾忌
这插话的人正是书墨。书墨这人一直生活在,比他地位高的人,他就阿谀奉承;比他地位低的人,他就狐假虎威的生活状态中。可他的脑子并不笨,应该说还是比较聪明的。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他也知道在其他人的眼中,自己其实有些被看不起的。
而书墨碰到的主人——吴世恭又比较的强势,作为xing格比较软弱的书墨来说,他其实也很安于现在这种躲在吴世恭的背后,不需要自己动脑筋,一切的一切只要听吴世恭话就可以了的这种生活中。
可是这几天,秦良玉把书墨借调到了身边做攻城顾问。而且秦良玉也很重视书墨,对书墨提出的攻城主意基本上都是言听计从。
而书墨两次提出的攻城计划,其实都没有成功。可就算是这样,秦良玉也依然对书墨和颜悦sè的,并没有对书墨有任何的指责。这就让书墨有些感动。
而现在秦良玉在白杆兵遭受了重大损失以后,就急于再次攻城。可她身边所有的人也看出来了,秦* 良玉的行为其实有些发急了。可就是没有人敢去劝,或者说只有她的儿子马祥麟敢去劝,但被秦良玉又打又骂的。
这时候也就不知怎么搞的,也许是有一丝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在里面,书墨就开口阻止了马祥麟再次攻城。可书墨的话说出来以后,看到了秦良玉的凤目看着自己,他的心中又有了后悔,那一丝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也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可既然话已经出口,收也收不回去了,书墨也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秦总兵!小的是这么看的。不提那兵丁的士气问题,光是鞑子城里还有多少万人敌和一窝蜂?我们都不知道,就这么攻城伤亡肯定会很大的。”
见到了秦良玉眉头是越锁越紧,书墨连忙接着说道:“其实按照小的看法,现在才过了半晌,等兵丁们吃了午饭,养足jing神以后,再把那辆冲车给整修好,我们还是有机会在今天攻下滦州城的。而以小的的看法,我们还有一样攻城的利器没有用。”
“哦?”秦良玉的脸sè缓和了下来。说实话就在刚才,如果不是书墨这个外人阻挠的话,火头上的秦良玉根本就不会听别人的劝告。与书墨对于自己的攻城建议没有起到效果,而感到有些内疚相反的是,秦良玉对书墨的建议其实是相当欣赏的。因此,当她又听到了书墨有了攻城的方法以后,立刻就有了兴趣。
秦良玉立刻问道:“什么利器啊”
“火炮啊!”书墨立刻就回答。可这个回答让秦良玉眉头再一次的一紧。
吴世恭借给秦良玉的火炮,最大的也不过是三磅的火炮,根本就没办法损坏城墙,更不用说把城墙打塌了。而且还有另外的一个问题:明朝当时的火炮,并不能够调整火炮的高低shè角,也就是说,吴世恭的火炮根本就打不到城墙顶上。所以在刚才的攻城中,就并没有使用到火炮。
看出了秦良玉的疑问,书墨接着说道:“火炮这样放在车驾上,那肯定是打不到城墙顶上的,但是,我们可以把火炮从车驾上拿下来,在地上堆一个土堆,把火炮斜放在土堆上,这样就可以让火炮打到城墙顶上了。”
书墨接着提醒道:“不过这么一来,火炮那准头就不敢保证了。难免就有些误伤,那就要请秦总兵多包涵啦。”
听了这话,秦良玉把脸转向了马祥麟。等会儿是马祥麟带着白杆兵攻城,这危险也是要马祥麟承担的。
马祥麟大嘴一裂,不在乎地说道:“战阵之上,赴汤蹈火都是寻常事,有些危险算什么。不过,你也要让那火炮手瞄得准一些。”
书墨听了以后干笑了几声。他接着说道:“还有,这冲车还推回来了一辆。如果能够修好的话,在等会儿的攻城中也能够起到作用。还有,小的认为云梯应该分前后两组……”
秦良玉和四周的武官都仔细地听着书墨的计划,他们不得不承认,书墨的计划是考虑得相当周全的。而这已经不仅仅是书墨在攻防城池上的天赋的体现了。这主要还是要归功于,当时吴世恭让军官们进行了大量的城池攻防演习,使得书墨这些军官对城池的攻防,有了相当多的经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