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疯狂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这也是前几年,我们大修水利的功劳。其实虽然大旱,那河流里的水还是很充足的。只要有效地修建水利,其实多少也会有些收成的。这也是当时大人的英明啊!”
吴世恭笑着摆摆手,说道:“郑先生过奖了,要算功劳,那也是你们的功劳。本官一直在外打仗,这田地里的事,还是一直是郑先生你在管着的吧。”
郑真也捋着胡须笑了起来。他接着对吴世恭说道:“大人,如果您定下来的话,小人就立刻安排买地的事宜了。”
吴世恭想了一想,突然,他皱着眉头思考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吴世恭对郑真说道:“既然我们的粮多,那就用粮去买地吧。就定为三石一亩吧。”
“大人!”郑真立刻惊呼了起来,“这价也太高了吧。”
吴世恭再次摆摆手笑着说道:“不提个高价,那就是和本地官绅抢地了,多少会惹些是非出来。不过在前几年,那粮价也只不过就是每石五钱左右,按照这么算的话,其实我们还是占便宜的。”
“还有,给那些卖地的百姓两种选择,一种就是每亩三石粮食,这地也就买断了。另一种就是,每亩二石粮食,但这些百姓要在这些地上劳作,也要接受我们的安排,进行劳役和军训。但是,只要他们在十年时间内,还给我们每亩四石的粮食,那块地也将还给他们。”
“大人!”郑真又一次惊呼道:“那些百姓还不要都选第二种啊?那大人您就太吃亏了啊。”
郑真的心里明白,在当时明朝的百姓心目里,土地简直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不是到了实在活不下去的地步,他们是绝对不肯卖地的。
而吴世恭就给了他们一种可以收回土地的选择。这怎么能够不让那些卖地的百姓心动呢?再说,吴世恭定下的十年内,二石粮食还四石粮食的利息又非常低,相对于当时利滚利的印子钱,吴世恭的利息那简直就是无息贷款了。
“就是要他们选第二种。只有把他们人手组织了起来,才能够修造水利;只有让他们军训了,本官的军队才有后备兵源。相对来说,从这些地里收获多少粮食,那要摆在最后面考虑的啦。说到底,本官真需要粮食,那还不会让唐六到湖广去买啊?”
郑真点点头,他听懂了吴世恭的意思,于是他对吴世恭说道:“那小人就立即动身。早ri聚集了人手,也可以在开chun之前修造一些水利,多灌溉一些田地来。”
其实从头到尾,吴世恭根本就没有想过,到了十年以后该把这些土地怎么办。按照吴世恭的估算,等到十年以后,肯定是天下大乱了。
到了那个时候,军队打生打死,百姓朝不保夕的,那些带不了的土地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还不如手中拽着粮食让人心安呢。
另外吴世恭和薛永利他们也发现了,新兵在没有训练半年以上的时间以后去作战,那简直就是拿新兵的xing命去开玩笑。吴世恭是采用的jing兵政策的。每一名兵丁的安危,对吴世恭都是大为重要的。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在新兵招收之前,让他们接受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吴世恭也和邓启帆、薛永利他们商议了几次,最后,还是邓启帆从故人纸堆里翻出了屯田的方法。也就是那些预备兵源平时种田,战时打仗。
因此,吴世恭这次购买土地就是为了屯田用的。而现在吴世恭之所以采取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妙处。那些在土地上屯田的百姓,他们还有希望把这些土地收回自家。如果万一打仗,他们还不会为自己的土地拼命啊?
当然,吴世恭也会把在汝宁府山区强占来的土地分给自己的家奴耕种。现在在吴世恭的家奴中,吴世恭也给他们划定了三个等级。
最低等的家奴,做着粗重的活,每天的口粮也就是饿不死罢了,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身zi you。这些家奴基本上都是吴世恭在剿匪中,俘虏的土匪和他的家属。而且每一年,那些最低等的家奴中,总有些不怎么听话的家奴,将会被吴世恭挑选出来处死。
不过,那些最低等的家奴,并不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只要他们干满两年,他们将会升为普通家奴。当然,表现良好的还会缩短时间的。
而普通家奴,吴世恭不仅让他们能够吃饱,而且还会让他们拥有一些家财。普通家奴的人身zi you就大了一些。不过同样的,普通家奴里表现不好的也会降为最低等的家奴。
不过,如果普通家奴为吴世恭干活满五年的时间的话,他们将会转为家丁。吴世恭将给那些家丁家庭发放土地,当然,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是归吴世恭所有的,吴世恭也只在那些土地上,收取二成左右的地租。不过,所有普通家奴中的男丁,都要进行军事训练。
另外,普通家奴升为家丁,还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家中有人被招收为吴世恭的兵丁。现在吴世恭的普通家奴主要就是他俘虏的那些圣灵会的乱民。还有,陶辛那个千户所的军户,只要家中没有参加吴世恭军队的,那也享受这个待遇。
当然,在更上面,还有管事、管家等级别,但这不是一般的家奴可以爬得到的了。
象杨狗蛋的铁匠作坊等工坊的工匠和伙计,商行里的伙计,还有那些教书的先生和在智能这里培养的大夫等人,他们如果原来身份为吴世恭家奴,将全部享受家丁的待遇。
因此,吴世恭在家奴中间,也象军队那样,形成了一个上下流通的等级。而象薛永利那些军官和邓启帆那些幕僚,其实已经隐隐约约形成了一个贵族的阶层。不过,这个阶层并不是全封闭的,从理论上来讲,只要通过努力,从最低等的家奴,是有可能升到这个贵族阶层的。





明末疯狂 第二百零三章水火不进
现在的王密相当的头痛。王密虽然在祈家是个比较老成,年纪也比较大的掌柜,但是他还是首次独当一面,所以王密非常想把这块盐货销售区域管理好。
因此,当王密在和吴世恭的关系彻底闹僵以后,他就动用了祈家的影响力,不让吴世恭在周围地区,包括在济宁州,获得任何的盐货。在他这种商人的思维看来,只要这么一施压,再在以后送给吴世恭一些礼物,那双方也有可能继续合作下去。
可是让王密没有想到的是,吴世恭非但没有屈服,反而对王密依然视而不见。当吴世恭没有在济宁州获得盐货以后,吴世恭竟然花高价,从附近的盐货销售商那里拿来了零散的盐,再加上吴世恭的一些存货和从土匪那里缴获的一些盐货,吴世恭竟然就在汝宁府北部山区维持着盐货的销售。
王密立刻就有些不淡定了。因为他已经几个月没有完成自己地区的盐货销售了。王密又不敢把这种情况向祈家坦白,要不然,很可能祈家就会换一个人来接替他的{ 位置。
要知道,除了汝宁府北部地区,汝宁府的其他地区的盐货销售也是都归祈家所有的。因此,祈家最方便的做法就是让祈家负责汝宁府盐货销售的那个直系子弟,把这两个地区的盐货销售全部负责起来。
为了打破僵局,王密开始相托余子琏这个县城的官员和士绅来做中人,想再次弥补和吴世恭的关系。可是吴世恭和祈家不和的消息已经传开,而吴世恭最近一个阶段的大开杀戒,又让那些官员和士绅都不敢去做这个中人。
王密就有些走投无路了,病急乱投医之下,他竟然派人去和李鹞子这伙土匪联系,想通过李鹞子这伙土匪,再打开汝宁府北部山区的盐货销售渠道。
可是王密的这种行为,其实已经违反了祈家做生意的规矩了。要知道,祈家作为立足长远的盐商世家,有几种身份的人,是基本上不打交道的。而土匪也是其中的一种。
还有,祈家也不会让官员作为他的任职地区的盐货销售商的。因为,明朝实行的是流官制,官员都是会调动的,因此给予官员一定的常例要求官员的庇护,那是可以的,但是让官员成为销售商,那官员只要一调动,祈家在这个官员花费的心血和银子都要扔到水里去了。这也是一开始王密想把吴世恭挤出盐货销售商的一个原因之一。
祈家最喜欢的盐货销售商,就是当地的官宦世家或者士绅大族,他们认为,这样的合作关系才能够长远。
可是又让王密没有想到的是,吴世恭竟然动用了强悍的武力,完全把李鹞子这伙土匪给剿灭了,李鹞子也被砍了首级。而这时候,只要是个明白人就可以知道,吴世恭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汝宁府北部的山区。
王密这下子就有些着慌了,于是,他已经难以单独承担下去,就到了汝宁府去找了祈家的那个直系子弟去商量个办法。
而在这个时候,王密都不想让在扬州的祈家家主知道自己的窘状,还想着在私底下解决这个问题呢。不过王密到底在祈家的资格很老,那个祈家的直系子弟也卖王密的三分面子,在他的出面之下,那位直系子弟给王密介绍了汝宁府的几位官员。
可是向这些官员打听了吴世恭的情况以后,王密惊讶地发现了,在那些官员的心目中,好象根本就没有吴世恭这个汝宁府守备的印象。就是有几个有印象的,也都觉得吴世恭这个汝宁府的守备是个很怪、很傻的人。
因为吴世恭虽然到了汝宁府已经上任了几个月的时间了,可是吴世恭却从来不到其他官员那里去走动,也从来不在外面和其他官员交际。
而且吴世恭也基本上都不待在自己的官衙里,不是带兵去剿匪,就是到汝宁营去训练兵丁。更让那些官员笑话的是,吴世恭竟然拿出了自己的银子,去修造汝宁营的大营。而这些官员也打听到,那汝宁营的大营已经修造的就象筑城一样了。
那些官员纷纷笑着吴世恭的傻:有这么多的银子,不会去安逸享受啊?怎么会去为朝廷建造这么坚固的大营呢?
那些官员不知道的是,吴世恭现在恨不得让生命去等候,还会有什么闲工夫和那些官员去拉交情呢?
可官员们的笑傻行为,却把王密给弄傻了。弄了半天,在汝宁府的官场上,就没有什么官员可以和吴世恭说得上话的吗?
没办法,使出商人的本sè吧。有钱能使官员推磨。王密立刻准备了一份厚礼,送到了汝宁府知府关可颂那里,想让关知府出面,把吴世恭给约出来。
在王密看来,有汝宁府这个最大的文官出面,邀请吴世恭这个地位低下的武官,应该会是很给吴世恭的面子了吧。可是王密又没想到的是,当吴世恭从送帖子的人的嘴里,知道了关知府邀请他的来意以后,吴世恭立刻就很婉转的,也很坚决地拒绝了关知府的邀请。吴世恭的拒绝,一下子让关知府的面子都有些挂不住了。
不要说,象祈家这种豪商,对付官员的套路是全方位的。当感到拉拢这条路难以继续下去以后,王密立刻想出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把吴世恭从汝宁府调走。于是,王密立刻又备了一份厚礼,来到了汝宁府衙门。
见到了自己的师爷,在送了王密出了大门以后回来,关知府立刻把自己的师爷叫到了书房商量了起来。
关知府问师爷道:“先生如何看待此事啊?”
“这调动官员,总得要交待个理由吧。无非两条路:升官或免职。就看东翁如何意思了。”
“本官寻思着也是如此。那理由倒是现成的。升官嘛,这吴守备到底灭了北部山区的土匪,还击杀了匪首李鹞子;免职嘛,那吴守备滥杀无辜,酿成十几个村子的惨案。”
“虽说如此,可学生认为,就灭了一群土匪,这升官的理由也太牵强,兵部也肯定不会准的,就算是兵部准了,说不定吴守备升官以后还是驻扎在汝宁府啊。”
关知府摇了摇头说道:“先生此话有理。可就为了那几个阿堵物,把吴守备往死里去得罪也不太好啊。”
“东翁,学生倒有个想法。东翁索xing把升官和免职的理由都写到一个奏章上去,让朝廷的那些大人自己去选择。而且也显得东翁明辨是非嘛。”
关知府一拍手,笑着说道:“妙!这主意真妙!先生再给那位王先生传句话,就说本官的手段已经使出来了,在朝廷里,就让那个王先生自己去使力吧。还有,先生有空也把本官上奏章的消息透露给吴守备。本官没必要为了一个商贾去得罪他的。”




明末疯狂 第二百零四章扬州来讯
吴世恭根本就不知道王密在自己背后反反复复地做着一些小动作。他现在正在一群武官面前大骂着赫飞:“你们这群王八羔子,你们是怎么练的兵啊?这兵丁的模样,还不如前几天我看的陶辛练的那群小娃娃呢……”
这次在外的四支军队按照吴世恭原先的命令,各派了一支百人队到大营来集训,在对抗训练中,赫飞帮助俞继训练的那支军户百人队获得了倒数第一。
可是要知道,千户所堡垒和民团训练的时间很长了,训练成绩很好那是应该的。可钱绮那儿打散补充了雷鹰的二百名土匪,他们的训练成绩反而也不差,那就是钱绮狠抓兵丁训练的效果了。
而赫飞训练的那些军户,他们应该在去勤王的路上已经训练过一段时间了,而且都和鞑子正面战斗过。可是在回来以后,经过了这么几个月的训练,那些军户却照样松松垮垮的。那就肯定是赫飞带去的那些武官不抓紧训练的结果了。这怎么能够让吴世恭不生气呢?
在大骂了: 一通以后,吴世恭一指赫飞,说道:“你!免职,其他去的武官,都降一级,扣发两个月的军饷。你们全部回来,回到亲兵队,看我怎么cāo练你们这帮兔崽子。”
“三河,你立刻到亲兵队挑十几个人到归德卫去。抓紧时间,让那些军户把缺的课都补回来。再jing告俞继他们一下,他们刚过来,不懂这里的规矩,本官也就原谅第一次。还有下次的话,本官要加倍处罚。勇子,你也不要一天到晚待在千户所堡垒里,要多盯紧归德府里其他的那两支军队。”
吴世恭怒气冲冲地抛下了那群脸sè惨白的武官,他今天已经约好了要到杨狗蛋那个搬迁来的铁匠工坊看看呢。
一旁的书墨打着小心,规劝道:“少爷,您也别动气。其实赫把总练出来的兵,在明军中也算是jing兵了。”
“胡闹!”吴世恭立刻开口叱喝道:“你怎么不把那些兵丁和圣灵会乱民去比呢?我们的军队,是要面对鞑子的。还有你自己,练的东西是样样都会,样样稀松,你除了会造一个乌龟壳以外,在其他地方也给少爷我争点面子好吗?”
书墨立刻闭了嘴,有种躺着也中枪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邓启帆也规劝道:“大人,学生虽然不懂练兵,但也知道练兵时,要松弛有度。依学生看来,近期内归德府和汝宁府内也无大忧患,大人的兵还是得以养为主啊。”
说实话,吴世恭所有的手下,对吴世恭回到河南以后,发疯般的抓紧兵丁的训练,都有些疑惑不解。他们都认为,近期内应该不会打这么仗,再加上都有了官身,所以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尤其是赫飞他们,因为没有了吴世恭的监督,他们简直就是放羊了。
吴世恭对邓启帆的态度可不能够和书墨一样了,他叹了一口气,解释道:“邓先生前些ri子也看过了邸报了。我们河南虽然境内平静,可一河之隔的山西,那里可是翻天覆地啊。”
“那陕匪在山西都已经结成了三十六营了,推举了什么闯王、闯将、八大王什么的。拧成了一股大势力了。万一他们流窜到河南来,如果我们的兵没有练好的话,到时候可能连哭都来不及。”
“大人有些过虑了吧。那黄河天险是那么好过的吗?再说在黄河两岸都有朝廷大军驻扎守御,那些陕匪就是长着翅膀也飞不过来啊。还有,我们归德府和汝宁府在河南最南面,就算是那些陕匪过了黄河,到我们这儿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吴世恭摇摇头,接着解释道:“这陕匪也是越过黄河天险从陕西到山西的。有了第一次,就保不住有第二次。虽然我们归德府和汝宁府在河南最南面。但本官勤了一次王,也算是看明白了,除了本官干妈的白杆兵,其他的那些明军可靠大不住啊!”
说话间,吴世恭就来到了铁匠作坊。杨狗蛋早就带着那些工匠,在门口等着吴世恭呢。吴世恭一行人到了以后,在杨狗蛋的陪同下,简单地看来一下铁匠作坊,又听了杨狗蛋介绍了一下生产的情况。
吴世恭就问杨狗蛋道:“现在作坊里有什么困难没有?”
“其他的倒没有,就是现在忙着打兵器和打农具呢。缺少人手,也缺少铁料。”
“人手好办,你就到那些修造大营的民夫里挑选一下,挑个三、四百人总没有问题的。还有,不要总想着藏私,这几年的功夫,除了你那这几个徒弟,就没有几个学徒成为工匠的。本官知道你的想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不过本官告诉你,本官要在工匠中,提拔一些技术好,传授徒弟多的人升为大工匠,大工匠将会拿高额薪水,而且本官还会给他们一个官身,你可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啊!”
“唉!”杨狗蛋立刻是眉开眼笑,对于杨狗蛋那些工匠来说,有官身那已经不是梦想,而是最终幻想了。现在得了吴世恭的承诺,杨狗蛋立刻感到了热血沸腾。
“至于铁料的事,本官会安排商栈里的人到南阳府去跑一次。那里的李守备是本官的亲戚,他总有办法搞到大量的便宜铁料吧。”
在视察了铁匠作坊以后,吴世恭对杨狗蛋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把铁匠作坊搬迁到汝宁府了以后,在杨狗蛋的管理之下,铁匠作坊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产能。
更尤为可贵的是,在繁忙地打造兵器和农具之余,铁匠作坊还能够每月生产出一百多把火铳和近十副铁甲。因此,吴世恭给了铁匠作坊所有的工匠和学徒一笔赏银。
在离开之前,吴世恭和杨狗蛋单独地交谈了一下,吴世恭要求杨狗蛋,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前,再制造出四门三磅的火炮,并且研制出一门六磅的火炮。除此之外,对于十二磅火炮的研制工作也要加强。
吴世恭把亲兵首领杨如松给留了下来,放了他三天假。吴世恭从内宅里得知,杨狗蛋的老婆已经给杨如松找了一门亲事了,就等着杨如松放假的时候相亲呢。
这些天,吴世恭也把民政部门给理了一下。邓启帆作为吴世恭的首席幕僚,掌管了吴世恭的书房。在书房下,还挂靠着一个du li的账房。
吴世恭还成立了一个民政司,负责人的就是郑真,他主要就是管理着和屯田有关的事务。
至于工坊,吴世恭还是让工坊各自du li经营,具体有什么事务,都有书房来统一解决。本来吴世恭是想建立一个工坊司的,但是吴世恭却并不能够寻找到一个工坊司的负责人。最适合这个位置的杨狗蛋,也因为他在最重要的铁匠作坊内事务繁忙,在一时三刻内也肯定脱不了身。
商栈将会扩充成为一家商行。那名字就起了一个很俗的四海商行。等到袁行山从扬州回来以后,将成为商行的大掌柜。
而张学斌作为吴世恭的师爷,他主要负责一些官场上的事。不过吴世恭想把这个部门du li出来,以后也会做一些结交官绅和外交方面的事。但是现在因为也只有张学斌一人,所以这个部门的成立还要慢慢来。
吴世恭还从最早到吴世恭这里教书的童生中,挑选了一名叫何太允的,让他负责教化司,主要就是教授兵丁和孩童读书识字。
比较zi you的是智能,他带着一些吴世恭搜罗来的大夫和郎中,以及智能自己教授医学的一些徒弟和吴世恭送过去的兵丁,成立了一个医药司。
不过,智能并没有成为医药司的负责人。他竟然在大营边上的山上,修了一座小庙在里面修行。而吴世恭那几位信佛的夫人也竟然为这小庙的建造捐了不少银子。对于这种情况,吴世恭也只能够苦笑摇头。
而在吴世恭和扬州盐商祈家的僵持过程中,祈家的掌柜王密不好受,可其实吴世恭这里也很不好受。作为他最大的收入来源,吴世恭这里已经几个月没有得到盐货的供应了。而到了现在,吴世恭的存活也都快要用完了。吴世恭就盼望着袁行山从扬州给他带来好消息了。
盼星星盼月亮,袁行山终于回来了。可当吴世恭问了袁行山情况以后,他的神sè十分古怪,说出了一个让吴世恭感到匪夷所思的结果来。
袁行山告诉吴世恭:这次他到了扬州以后,见到了陆间辰和陆家家主陆间寅。他们告诉袁行山,陆家已经被收去了手中的盐引,被挤出了盐商的圈子,不能够再向吴世恭提供盐货了。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陆家被挤出盐商圈子的,陆间寅和陆间辰也没有说,出于忌讳,袁行山也没有问。
不过,现在的陆家手里,还有一个小盐场和几十条运盐的船,陆家向袁行山提出,要把那个盐场和船送给吴世恭。当然,吴世恭也要满足陆家的几个条件。而到底是什么条件,陆间寅和陆间辰也没有说。
不过,因为事关重大,陆家要求吴世恭亲自到扬州去跑一趟,和陆间寅和陆间辰详细面谈。
这种天上掉下的大好事,反而让吴世恭他们都犹豫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那陆家既然肯花那么大的代价,所提出的条件肯定是很不好办的。
到了最后,还是吴世恭毅然拍板,就去一次扬州。这胜负险中求,有了便宜,那是不占白不占。最多到时候发现自己做不到,拒绝了陆家的条件而已。这次去扬州,吴世恭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带些盐货回来。




明末疯狂 第二百零五章历史名词
紫禁城内一片肃然,崇祯皇帝仔细地看着面前的两份奏章。一份是三法司对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判决书。另一份就是杨鹤的儿子杨嗣昌的替父代罪的奏章。
当崇祯二年,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上任以后,发现陕西全境农民造反风起云涌。因此,杨鹤就提出了要朝廷提供钱粮,对陕西的受灾老百姓赈灾的请求。
1...7677787980...3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