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模拟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赵参将
见众人听得认真,老三钟谦鞱继续道:“这些鸡雏养两三个月就能长成,到明年秋收以后估计就能下蛋,包括小母猪,来年秋收和家里的老猪配种,估摸着等后年就能生小猪,勤割着猪草点,从明后年开始,咱家以后的肉食和鸡蛋,就基本不缺了!”
钟家众人的脸色顿时喜悦了不少:“到时候咱家就能每天都吃鸡蛋,每旬(10天)都有肉吃了吧?”以前家里的肉菜,关键还是菜多肉少,体现出那点味道就行。
毕竟下地干活怎么能没有荤油来保证力气?
而现在说的吃肉。
那才是正儿八经的吃肉,不是用来炒菜,捎带着切点添味的那种!
当然,寻常的老百姓们,还是连添点荤腥都舍不得,虽说大殷朝前些年对青州轻徭役轻税赋等良政,但缴纳完官粮又饲养点牲口,依旧是过年才能顶多沾点荤腥!
现在家里养了这么多鸡雏和猪仔,以后可不是鸡蛋和肉能吃的勤些了?
钟谦鞱笑着刚想点头:“那肯定…”
接着就被钟彭氏用拐杖点着地面给打断了:“都烧包了还是怎么?”
老太太扫了眼周围,看的三个儿媳都怯怯的低头以后,才沉着嗓子开口:“还每天吃鸡蛋,每旬都吃肉?”语气恨铁不成钢:“现在还真把自己当成大户人家了啊?”
就算这靠山村里其他的富户,又有几个能天天吃的起鸡蛋来了?
想想当初和老头子过的那种苦日子。
钟彭氏提醒道:“咱家混到如今可不容易,别光顾着享受!”
这时候作为族长的钟谦鞍轻笑着表示道:“娘,您放心,这日子过得就算再好,我们也不能真去享受,对吧?”说着他还笑笑:“况且现在不才刚刚开始么?”
旁边的三个妯娌也点头安慰道:“您放心吧娘,我们都不是败家的人!”
她们的性格同样偏向实诚。
这点,都是钟诚和钟彭氏,在婚前就考察过的。
老三钟谦鞱还拍拍胸脯道:“可是娘啊,咱家就算每天吃鸡蛋,每旬吃肉,又能怎么着?”他的语气带着自得:“我到明年专门找块地养鸡养猪,到时候可行?”
他没等别人疑惑的询问就继续解释道:“今天去周边村社逛着买点鸡雏和猪仔,发现在县城那边的酒楼,有帮厨过来想专门收点老母鸡和整头的猪,闲聊了两句,听他们说是宰杀拾掇干净以后就送往漕河,那边还有专门的槽船和客船等着备用呢!”
漕河乃是大殷朝连通南北东西,借助天然水道和开辟通道而形成的运河,汲水县虽然不处于交通要地,却刚好有汲水河往漕河接济注水,两者实际上是连于一体。
而这话顿时让钟家的众人来了兴趣:“这是什么情况?”
的确疑惑。
钟谦鞱耸耸肩道:“当时我也挺纳闷这啥事,汲水县城的酒楼,要给漕河那边送材料备着用?”他没怎么卖关子:“然后我细致问了问情况,才知道那边不简单!”
语气微顿:“漕河那边都有漕运,然后那些搬运的苦力就形成了槽帮,勾结青州漕运衙门里的老爷,两岸的酒楼和客栈哪个敢不卖他们面子?”钟谦鞱感慨:“这不咱汲水县城,还和槽帮那边有联系,需要提供宰杀好的鸡鸭猪羊肉,毕竟漕河每天都是几百辆大船过去,四五千人吃喝,准备的东西不够,槽帮那边的酒楼旅馆怎么开张?”
听到这里,老二钟谦靬反应过来:“那你的意思是…咱家如果多养点鸡雏和猪仔,就能卖给槽帮那边的酒楼?”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钟家岂不是能赚够了大钱?
老三钟谦鞱瘪嘴:“二哥,咱得先卖给汲水县城的酒楼,这才是生意!”
有机会谁都想直接卖给槽帮。
但这汲水县城里,已经尝到甜头的酒楼,愿不愿意还是两说!
钟谦鞍作为族长这时候轻轻点头:“老三的想法不错,咱家刚好有余钱,今些年余粮也够,有空可以多琢磨琢磨,不行多出来的鸡雏和猪仔,咱家不也能吃么?”
他扭头对旁边的钟彭氏道:“娘,你觉得老三的想法怎么样?”
这事还要和当娘的说声。
钟彭氏沉思:“我以前到是也听说过,漕运繁忙,乃大殷朝头等要事!”
老三钟谦鞱有点高兴:“那娘,咱家能尝试着过去探探风头么?”能赚钱的事,还不违法,那他们钟家凭什么就不能试试,万一能成,那不就真的发家了吗?
另外的老大和老二这兄弟俩,以及妯娌们都看向这位当家的婆婆。
但钟彭氏抬手:“先等等!”
她毕竟出身在官宦家庭,又被钟诚熏陶二三十年:“这事不能急着办!”
漕运和槽帮形成都多少年了,想必各种明面的和见不得人的规矩都成型了,贸然进去,没点知晓的内情,怕是容易翻车:“至于县城的酒楼那边,能联系联系!”
钟彭氏分析道:“既然他们来收,想必要的量多,咱们从这入手!”
给酒楼赚的少但也安全。
怎么说,汲水县城那边都有底气,刚回来的老大和老二不都有了关系?
县衙里的县令老爷和捕头,以及做树漆生意的孙家不过想到这里,钟彭氏微微皱眉,又看向老二钟谦靬:“你说那孙家的紫姨,问了你爹生前不少的事?”
钟谦靬挠挠头:“对啊!”说实话这对他来说心里也挺纳闷。
这孙家紫姨和自家老爷子有啥关系?
对此钟彭氏似是平淡的点点头:“喔。”只是应了声。
然后扭头看着旁边的孩子和儿媳:“今个这事你们都好好想想,按照自个的思路琢磨琢磨,咱家以后还要靠你们这兄弟妯娌们自个争气!”然后她缓缓起身。
钟谦鞍微愣:“…你这是去哪啊娘?”这事刚谈了半截腰呢!
前面的钟彭氏拄着拐杖:“祠堂!”
语气不悲不喜。
进门前,语气顿了顿才道:“当初的素罗道长说过,有啥事能对你爹的牌位祷告祷告,诚心的话似乎能有灵验的机会,你们都上心点!”说完就推门进去。
只有门外的哥仨和妯娌,以及门内脸上带着尴尬的钟诚。
刚才他可趴在窗前了。
院落里的谈话,以及自家婆娘的问题,他可听得清清楚楚。
飘在旁边绕着进门的钟彭氏来了两圈:“我说媳妇,我和人家清清白白的你相信么?”他感觉有点头疼:“怎么以前保密的好好的,死了以后到是给秃噜出来了?”
问题是他的确清清白白的,想开后宫当时也没那个心思啊!
第048章.冬来
钟彭氏进入祠堂,那话说的颇为郑重,因为素罗道长曾经提点过她。
这点对钟家的众人来说还是知晓的。
那三个妯娌,其实没有多少感觉,毕竟自家公公总要保佑自己不是?
但老大钟谦鞍和老二钟谦靬,这打头的两个兄弟最是心怵:“合着咱爹还真能显灵…来咱家啊?”两人互相对视了那么一眼,没说话,却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或许真的该找个道士回来,去坟地那边圆慰圆慰自家老爷子了!
最起码。
不能光回来吓唬自家孩子,对吧?
当然这点对钟诚来说是完全不知道的,如果他能知道,就非要去梦里抽这两个兔崽子的大嘴巴子只是他现在的心里更怵,嘣嘣的心跳声让他浑身都发虚。
钟诚忍不住伸手捂住胸口:“谁说意识形态的现在就不能有心跳了?”
谁都没死过不是?
别在这杠,有本事你先死,然后证明灵魂体没有视网膜和心跳!
反正钟诚是不知道为啥自己会胡思乱想:“思绪都乱了!”因为钟彭氏来到供桌前,正抽出旁边的线香来用火折子点着,然后插进香炉里,便没了多余的话。
真的只是简单的上香祭拜,看着牌位叹气道:“…你这老头子啊。”
没有对话框弹出。
香火值,只有在每天首次上香时才会生效。
钟诚同样没在乎这些:“老婆子你得相信我和孙添紫没啥关系!”孙添紫就是那位孙家掌权的奶奶:“顶多…顶多就是年轻那会…我教导了点商业经营的理论…”
但理论和实际操作是完全的两码事,能发迹还多亏了人家自己!
当时他钟诚还在家里刨地呢!
不过钟彭氏开口的话,却带着低落:“还是我这个老婆子拖累你了吧?”
她摇头苦笑:“这我从开始就知道,老头子你其实本事挺大!”拿起旁边的抹布,擦着供桌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你应该是识字的,不然怎么能看得懂公文?”
还有当初钟诚给她作的诗词,忍不住轻声念着:“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眼圈微微发红:“你会诗词歌赋还懂数算,偶尔写的字虽说我不认识,但我写出来的字,你都能在旁边标注出新的符号,又能讲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
话音还没说完,眼泪就吧嗒吧嗒的掉下来:“…当初我知道孙家的大小姐似乎和你算是青梅竹马,或许不是我非要你带我走…现在你应该闯荡出一片天来了吧?”
钟诚在旁边有点心慌的咽了口唾沫:“…合着你都知道啊?”
摸摸胸口。
等激烈的心脏跳动逐渐平息:“我寻思着似乎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啊?”自家婆娘说的那些诗词歌赋都是半截话,还有不用简体字标注,他真不知道咋办!
这个世界虽说是类中华文明圈,但没说非要用正儿八经的汉字吧?
况且汉字还分朝代版本呢!
他没给孩子教导认字,原因同样在这,学错了真的会祸害终身!
钟诚叹气:“我现在胡思乱想还不是为了那些杠精?”挠挠头:“我为什么要想杠精之类的事呢?”本作者在这里顺便插嘴:“看小说就等于追妹子,别在乎细节!”
什么?你们没有妹子?更没有追过?对不起对不起…我也没有女朋友…
哈哈哈哈嗝~
扯回话题,钟彭氏眼圈红红,钟诚这个当丈夫的哪能好受?
但解释之类的话又不知道在哪里说的出口,就算托梦和钟彭氏说说,还不如让家里忙碌起来,子孙们团团结结的阖家兴旺弥补的方式,最好的无非于此。
让钟彭氏这个接发之妻能安度晚年,才是钟诚最希望看到的。
况且现在的孩子发展还不错。
“尽善尽美吧!”
钟诚轻叹,同时将本月初时刷新的系统商城扫空。
对比先前。
这次的商城列表,刷新出来的道具,显得普通了很多。
都是些关于劳动效率和方式的初级状态,能够让被安装人以更努力和勤恳的态度,维持高效率的劳动的同时,让劳动的结果更加精致和精湛,性价比较高。
毕竟秋收完休息月余时间,就该继续播种冬小麦和些许蔬菜了。
刚好用的上。
现在的钟家的确算是地主,但却是最基础的小地主。
有些事,当家的男丁们同样要去下地干活,例如在途角山那边刚开垦出来,已经登记在册的那20亩荒坡地,包括旁边还有百余亩区域的贫瘠荒坡,都有开垦价值。
以前的途角山没有水源,开垦出来的收益根本就得不偿失。
可现在。
钟诚在山里发现了碗口大小的泉眼,引出来不就有了灌溉用水?
哪怕水量极少,想要灌溉20亩坡地有些异想天开,但号召家里的人挖上两个蓄水的池子,以抗旱的方式来应对这边的坡地,加上天上的自然雨水,完全足够灌溉!
况且现在播种的都是些抗旱的粟米和豆类,就算浇水少点也没事。
钟家同样按照这个思路进行。
时间推移。
随着在那股冷风到来之前,农活基本都已经忙完。
汲水河不远的十亩水浇地和靠近途角山的十亩林边旱地,以及山上的二十亩荒坡地,都已经各自种上了冬麦和蔬菜,静等来年开春以后的春收和年前的收获。
因为荒坡地那边,有十亩左右的地种的都是白菜萝卜,以及香菜和韭菜。
都是短期就能收获的过冬菜。
这不,就在初雪随着寒风刮过来,染得天地白茫茫成片的时候。
钟家的众人刚刚忙活完,把收获回来的白菜和萝卜,以及香菜和韭菜都妥善的收拢好,放在背阴的墙角或院落底下挖的地窖里,储存起来在过冬的时候能吃。
由于收获的蔬菜量多,家里的地窖堆得满满当当,屋里屋外都有不少。
为此还主动分给了邻居街坊和亲近人一些。
包括三个孩子的岳丈家,外嫁出去的两个闺女家,都是成筐的送。
等到开春,储藏不好就有烂的可能,白白扔了也怪可惜的,不如送人收获点人情,对于钟家在整个亲戚圈和靠山村的乡党圈里,都能借故收获上一波好口碑。
这人和事都是相互的,慢慢培养出来的口碑最终会变成声望。
至少在靠山村。
钟家的口碑和声望,已经要堪比里长和耆老了。
在某些时候,就算在村里权威极重的里长,以及德高望重的耆老,都要来钟家商量点什么事如果不死,里长本来就是钟诚的,以后肯定也是村里推举出来的耆老。
现在的里长刚刚上任是一说,曾经被钟诚提拔又是一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