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破晓:抗日之流氓部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飘逸
“是”罗中旭这回没再说什么,因为他也明白了。
随着吉佐良辅第9师团撤退,大别山保卫战结束。吉佐良辅没看出来还是很有能力的,当钟顺的侦察大队发动对舒城师团部进攻的时候,城外郑小山的工兵大队也相继发动进攻。吉佐良辅一点犹豫也没有,而是下令师团部撤离舒城,向合肥撤退,命令第11混成旅团接应。同时命令第18旅团向北进攻,接应被伏击的第6旅团,不应回转舒城,直接退往合肥。虽然在椽树村遭到伏击,但和两个旅团的兵力,三个团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鬼子兵力太多。
知道自己不可能消灭第9师团的陈冬生放弃了,如果打下去会两败俱伤。独立师伤不起,只好下令停止进攻。
很有指挥能力的吉佐良辅没有回舒城,而是命令第9师团直接撤往合肥。这让翟勤和陈冬生在舒城做的准备全都落空,第9师团只是损失两个联队安全撤回合肥。
而再看看独立师的伤亡,罗中旭也明白为什么师长让毁掉三个城,部队全都后撤。因为这一战消灭鬼子五万来人,但独立师只剩下一半的人,连一万都不足,这还不是最详细的报告。
师指挥部里,翟勤脸在抽搐,看着手里的报告,他只剩下一句话了:“我该怎么办?”





破晓:抗日之流氓部队 第164章 麻杆打狼
第164章 麻杆打狼
大别山保卫战胜利了,当消息传出去的时候,在全国引起的震动,不亚于十级地震。翟勤这里虽然是封闭的环境,但是电台和重庆张敏她们保持着联系。
当独立师重庆办事处发布新闻的时候,重庆是一阵的沉默。因为他们很难相信,这怎么可能?以一个师两万人不到,抗击了三个师团的进攻,不但没有失败,反而大获全胜。
根据独立师办事处公布的数字,独立师共计消灭日军五万多人,让第6师团稻叶四郎自杀,一个旅团长一个参谋长,两个联队长全都死亡。一个整编师团两万八千人,最后逃回怀宁的只有六千多人。
第3师团一部攻击到青天镇外围黄土坡,但是独立师上到师长下到炊事员全都投入战斗,第3师团除了师团长带领残部逃走,两个旅团长带领残兵逃回庐江,大部分士兵被歼灭。根据战场统计,第3师团的损失接近第6师团。
三个进攻的师团只有第9师团损失小,但也是六千多人。根据这个战果独立师一次消灭了接近五万日军。
让日军再也没有进攻大别山的能力,翟勤独立师取得了辉煌胜利。一时间重庆,昆明,兰州,西安各大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全国掀起一股抗日热潮。
重庆独立师办事处外面每天都有记者和新闻媒体的人守着,想知道独立师下步有什么打算。是不是会进攻合肥,夺取安徽全境。
翟勤的指挥部里,两个参谋长和一个副师长,加上翟勤看着手里的电报,只剩下苦笑了。翟勤摇头说道:“这个小妞子,只说过五关斩六将,但老子走麦城的事她不说,打合肥,老子还想打东京呢?”
周德敏吊着一只胳膊说道:“张小姐这也是懂军事,报导我们的损失,那不是告诉鬼子我们的虚实吗?”
翟勤撇嘴说道:“你还夸她,这是懂军事吗?拿鬼子真当白痴啊?他们也不是不会算计,情报也不是一点没有。独立师多大伤亡,他们会不知道?我们越是不说,他们越是相信我们害怕,损失一定不少。”
说完对葛状说道:“给张敏电报,让她向外公布独立师的伤亡和现状。老子这人很大方,让鬼子知道省得他们猜。”
葛状也不明白师长这是干什么。这些是军事机密,怎么向外公布。看到他们都不明白,翟勤摇头:“真是一大群死脑筋,不知道什么是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吗?越是公布鬼子越是怀疑,让他想去吧。跟老子动心眼,我是干什么的。”
这一下大家全明白,沈方辉说道:“各位,我说的没错吧?师长狡猾大大的,要小心一些。”
他的话把师部的人都说得笑出来。独立师这里可没有大战胜利后的喜乐,和全国的一片热情正好相反。
因为独立师都清楚,自己损失有多大。第二旅最后总结清查的结果是除了孙培的第六团还剩下一千来人,其他的等于全都牺牲。连负伤的都很少,大部分是阵亡,损失五千多人,加上第一旅的损失,新兵团以及所有参战的部队,最后战役结束,独立师损失九千多人,总共兵力才一万八千人的独立师,折损一半。
让独立师上下担忧的还不是兵力损失过大,担心的是武器弹药消耗。翟勤进行的战略储备消耗了百分之六十。特别是炮弹和手榴弹。
虽然击溃消灭了接近两个师团,但缴获没有消耗的大。当报告上来的时候,让所有人担心,因为只有半个基数。
如果鬼子进攻,别说没人,恐怕弹药都成问题。这时候大家才明白翟勤连岳西都放弃了的原因。
但大家却不明白为什么翟勤要毁掉舒城,桐城和岳西,既然独立师随时可以攻占那里,不是养肥了杀吗?为什么毁城。
在这一点上,翟勤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告诉他们,城墙只能成为鬼子封锁大别山的现成堡垒。既然独立师不占领,留着他没用。
战斗结束后三个方向的百姓有活干了。当翟勤他们开会,整编部队的时候,三个古老的城墙变为瓦砾和尘土。木料石块成为百姓建房子的材料,青砖让三个县城多出来很多砖房,也让青天镇里多出来很多青砖房子。
南京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山田乙三大将脸色有些灰败,这个结果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对于藤田进状告第3师团,失败完全是吉佐良辅的错误说法,山田乙三大将不置可否。
他更相信河边正三少将的说法,翟勤这是有准备的,等着皇军进攻。吉佐良辅是对的,如果冒然进攻恐怕损失和其他两个师团一样。他的临机决断放弃舒城,直接退守合肥,保住了第9师团,但是责任总得有人承担。
山田乙三大将为难就是他如何给自己解脱的问题。吉佐良辅如果是正确的,那自己是不是就是错误的呢?河边正三明白司令的难处。好半天沉默,最后说道:“司令,翟勤向外公布了独立师的损失情况。如果是实情,我认为应该停止随枣战役,调三个师团回来,集中三个师团和两个旅团再次进攻,那样就能消灭翟勤的独立师。”
山田乙三大将摇摇头:“不,翟勤这个人狡猾,他在利用大别山的有利地形引诱皇军进攻。我们没有重武器,没有飞机很难取胜。他公布的只有人员伤亡,没有其他的情况。中国并不缺人,兵力损失不算什么。再说有他自己这样干的吗?那不是等于告诉我们,他没有还手的能力?这是翟勤的诱敌之计。”
河边正三说道:“也不可能,根据藤田进师团长说的,第3师团给独立师以重大伤亡,翟勤损失有可能是真的,这是消灭他的机会。”
山田乙三有些不耐烦,翟勤会说实话吗?藤田进不过是推卸责任,不想承担失败的罪责,只是想赚取功劳而已。自己顺着他说,也是不想承担指挥不力的责任。如果真的那样,进攻会失败吗?但他不想说这些,只能说道:“大别山是山区,没有战略价值,动用更多的兵力不值得。第五站区这一次打的也很顽强,李宗仁不可小瞧。如果兵力围剿独立师,武汉和平汉路危险。既然翟勤损失这么大,他短时间也无法进攻任何地方。毁掉桐城,舒城和岳西证明他不想进攻,皇军也需要休整,马上进入夏季了。”
河边正三也不再说,司令说的有道理,用如此多的兵力只是消灭一个师,确实不值得。最为严重的是日本方面战争物资已经十分紧张。英国因为德国的原因,已然和日本中断经济贸易。
美国方面也表现得咄咄逼人,要求解除日德同盟,否则日美贸易协定到期将不会签订,这样的威胁让日本不得不考虑。为了解决战略资源问题,苏蒙边境战火扩大,这些都迫使日本减轻在中国的兵力投入。
再说也根本没有进攻大别山的能力。既然翟勤老实下来,还是不要惹他为好。山田乙三见参谋长不再说什么,他说道:“根据参谋本部大本营的意见,第6师团、第3师团回国,第9师团暂调关东军休整。命令第16师团停止进攻,退守商城,六安一线。第10师团留守随县一带,第13师团调入庐江地区接替第3师团。在大别山外围建立封锁线,调战车联队配属给各师团,围困大别山。”
河边正三点头立即答应,这是根据大本营命令,暂时停止对中国的军事行动,停止向前进攻,转为稳定占领区的作战。主要清理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游击队。
华中派遣军的作战目标是湖南、江西、湖北和浙江,主要是针对新四军游击队,大别山还是以围困为主。
一支孤立在大别山的军队,翟勤再怎么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他承认司令调战车联队进入这些地区是高明的,平原上没有重武器,没有反坦克武器,皇军有战车的机动能力,翟勤在山里老实呆着还行,如果出来他就是找死,根本不可能是战车、飞机、大炮的对手。
山田乙三大将说道:“对大别山地区的封锁以围困为主,这方面你亲自过问。在各地准备汽车便于机动。翟勤一旦进攻,就快速增援。他不出来我们也不用进攻,贫瘠的大别山区给他一百年也没用。”
这一次河边正三服气了,这确实是办法。大别山交通不便,也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更没什么资源,周围全在皇军包围之下。翟勤引诱皇军进攻,皇军为什么要进攻?困也能困死他。
即使困不死独立师也毫无作为,山区里耕地很少,恐怕独立师连吃饭也成问题吧?
河边正三向各部队下达命令,进行调整,开始进行封锁性调防。在翟勤的外围建立据点,派出部队集中驻扎,各部队都配有一部分汽车和战车。这是平原地区,有这些机械化部队翟勤什么战术也不好使。加大合肥,安庆和滁县,徐州一带的飞机,第三航空团随时待命,支援陆地作战。
青天镇独立师师部,翟勤接到侦查大队报告,长长松口气。他也是色厉内荏,说是不担心鬼子进攻,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山田乙三大将来一次发疯,调集进攻随枣方向的部队来一个进攻,自己只有放弃大别山转移的出路了。
这一战独立师伤亡过半,弹药消耗百分之六十,手榴弹严重紧缺,子弹也不是很足,完全失去了大战的能力。
他让张敏对外公布独立师的损失,特意夸大损失,同时毁掉三个城市,各方面都表示出弱的趋势,就是继续做出一副引诱鬼子进攻的架势。相信越是这样,山田乙三越不敢进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次用这么大代价消灭这些日军,就是让他们相信少量进攻部队不解决问题,大兵团进攻没有必胜把握,也得不偿失。
看来自己的做法取得了成功,山田乙三做好了围困自己的准备。那就是自己只要不出击,不威胁到他,山田乙三不会轻易进攻的。这是翟勤要做的第一步,终于给自己争取了一段时间。
对于鬼子的围困,翟勤并不担心,因为他早有准备。青天镇周围自己的控制区之内人口少,军队数量也不大,运回来的物资和粮食,够用相当一段时间。那可是三四个县城,一个合肥市的物资,青天镇周围连老百姓都算上,也只有三万多人,短时间是没问题的。
终于放心的翟勤心情也好了不少,对身边的戴元泰说道:“通知一下各部队,保括地方的人,团以上军官来青天镇开会。”
戴元泰答应一声用电话通知两个旅长和各团长又派人通知参谋长和周德敏他们。
翟勤的师部里这些人又聚到一起,距离上一次全体军事会议刚刚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和日军的战斗也仅仅是十几天时间,但对于坐到这些人面前的翟勤来说,好像过去了很长时间,因为有几个熟悉的面孔不见了。
他们有的牺牲,有的还在医院养伤,虽然让鬼子损失巨大,但独立师也损失不小。左栋牺牲了,孙培还在医院,董克清也重伤,特别是第二旅,除了一个雷振生以外,其他三个团长都没来,来开会的都是副团长,还是临时代理团长。就连雷振生也是头上缠着绷带。
看看这些人,可想当初的战斗如何激烈,说独立师是惨胜一点也不过分。但十几天时间,各部队的人从沉重伤感中走出来,毕竟是独立师打了胜仗。
不为别的,就是那些来自于大后方的祝贺电报,那些抗日团体的声援,那些报纸上的夸奖和慰问,让这些人都觉得值得。
这一战流氓部队的称呼少了,但日本人克星,战场恶魔的大名盛传,让独立师的人都倍感自豪。他们用鲜血,用生命证明了独立师的无敌。
看看大家兴奋的脸,翟勤举起手说道:“静一静,瞧瞧你们哪有一点军队的样子。这是师部,怎么弄得像菜市场一样。”
看着师长是责备,但眼里是笑意,这些人都毫无顾忌的大笑。翟勤没再说什么,这些人应该高兴,虽然他们的战友长眠地下,但正像倒在病床上孙培说的,他们也有一天会牺牲,所以没什么伤感的,这是为国而战,抗日而死,不遗憾不伤心,有的是仇恨,是复仇之心。
翟勤说道:“好了,笑也笑过了,说也说过了。今天这个会议有两个问题,第一,独立师还得再次整编,原因大家很清楚,所以我也不多说什么。这一次调整既是因为我们伤亡过大,也是为了今后的对日军作战。第二个要开会研究的是我们今后的形式,也就是今后的作战方针。这有别于以前的任何作战方式,形势让我们不得不进行调整。”
翟勤的话让大家冷静下来,独立师所处的环境和现实作为这些高级将领是清楚的,鬼子结束了随枣战役,他们没有达到占领随枣地区的战略目的,也没有消灭第五站区的部队,但是也成功的占领随县,迫使第五站区后退离开平汉铁路。
结束战役的鬼子兵力被抽调出来,第10师团没动,但第16师团返回进入商城到六安一线,第13师团调入庐江一线。这样一来,在翟勤周围还是三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兵力并没有减少。
鬼子在三个方向,特别是六安,舒城,桐城,怀宁方向配备了战车。同时加强了几个飞机场的飞机。在桐城,舒城,岳西,六安,霍山这些地方开始修建碉堡,建立军事封锁线。只要一个地方被攻击,其他地方的机动战车就会支援。为了方便调动,鬼子抓民工修建道路。如此严密的封锁,对于现在的独立师来说,确实更加困难。平原作战在鬼子战车,飞机,大炮面前,独立师没有优势。
听到翟勤的话,相信师长一定有更好的办法,都期待着看着翟勤。其实翟勤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有一点他知道,现在是三九年六月份,马上炎热的夏季到来。而两个最大的事件也开始了。那就是中苏边境鬼子会和苏联打,而秋天的时候欧洲大战爆发。虽然翟勤还是不了解详细,但相信自己挺过这两年没问题。只要积蓄力量到时候就是独立师杀出大别山的时候,咳嗽一声用冷静的声音宣布自己的整编计划,以及今后的战略战术。




破晓:抗日之流氓部队 第165章 反封锁(一)
第165章 反封锁(一)
大别山的周围战斗没有了,日军方面按部就班的进行调动。在翟勤的周围进行封锁线建立,修建碉堡群,建立完善的封锁线,打算困死大别山区的独立师。
而翟勤也好像不打算出去一样,对鬼子的封锁线视而不见,一心整顿自己的内部,对独立师进行整编。根据翟勤的会议精神,独立师没有进行扩编和缩编,还是保留原来的编制,但兵员数量大为减少。
对于翟勤的兵力安排,尽管翟勤进行了解释,但所有人明白却不理解,明白是明白该怎么做,不理解是翟勤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师长真打算偏安一偶。不再向鬼子发动进攻了吗?
翟勤的安排完全有别于任何部队,下发的训练计划也让所有人吃惊。在青天镇竟然开始成立汽车训练班,高炮训练班,坦克训练班,还有一些利用山里小湖泊进行水兵训练,这些训练为什么?难道独立师还会有坦克和汽车吗?难道还会有高炮部队吗?
最让大家不能理解的是翟勤竟然在距离青天镇十五六里地远的下洼村修建机场,这一条安排让张秉孝和周德敏都吃惊和兴奋,如果真的达到这个程度,那不是说独立师将成为拥有海陆空三军了吗?
虽然兴奋,但更多的是不相信。想拥有汽车,坦克和飞机,谈何容易。就连国府也是有限的,坦克不过一个团,飞机不过三百多架,就连高炮部队也不超过一个师的数量。
虽然周德敏他们都清楚,独立师在花旗银行的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从哪能买到这些东西?就算是买到又怎么送进大别山区?
作为军事指挥官,又有谁不明白,汽车,坦克,飞机他们不是牛车,马车。这些东西是要消耗两样东西的,一个是燃油,一个是弹药,没有这两种物资有多少飞机,坦克也没用。
但是独立师上下对翟勤有些盲从,只要是师长说的那就没问题,一定是有办法解决。
成立这些训练班,缺少的是教官,只好二百五上阵和摸索着干。而翟勤成为最忙的人,弄得所有官兵全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师长是万能的。
翟勤也是一知半解,其实他连半解都没有。对于航空知识,装甲部队的训练和作战,翟勤那点知识全是来源于影视作品,再有的就是自己的理解。
对于上到师部下到士兵都佩服,翟勤没有解释,他也没办法解释。难道说自己知道历史,四一年末鬼子会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国会对中国进行援助吗?那时候中国确没有这些兵种,面对美国的装备,中国军队不经过训练,根本不行。
翟勤不知道别的,他知道远征军,在昆明,在印度经过了很长时间训练,才有那几个师的部队,但老蒋又不舍得调往战场。如果自己不提前准备,到时候就算是给自己先进的东西,独立师一样用不了。难道那时候再去训练吗?这也许就是穿越的优势。
在翟勤看来,他这个穿越者是最失败的,因为他并不了解历史,更不了解军史,对日战争都停留在影视剧的认知上。
从三七年的十一月份,到现在三九年的五月份,自己来到抗日战场已经一年半多时间,翟勤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后世普通青年,成为叱咤风云的战场名将,其实也是穿越的优势。毕竟他掌握着大量的先进理念,也了解鬼子的作战特点。但细细的总结下来,翟勤不得不承认他有很多地方是侥幸,是运气好。
但战场并不能靠运气,思考再三他决定发挥自己知道大战略方向的优势,不再去纠结在某一个历史事件中,从总体上去把握这场战争。
如此自己会抢占战略优势,从而达到先一步日本人的想法和做法,这才是自己应该发挥的。最基本自己知道鬼子会发动太平洋战争,他们会发动对东南亚的进攻,从而把日本陷入灾难中。
有这个优势,翟勤没理由不提前准备。汽车,坦克,飞机,高射炮这些,就算是美国不给翟勤,他也会买,那时候也许就能进来了。最基本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并没有断绝,所以翟勤开始了这些安排。
他在室内对着桌子上的纸发呆,新的勤务兵姚顺不知道师长在想什么?有时一坐一两个小时,一个字没写,一句话也不说,就在那里发呆。姚顺哪知道翟勤的大脑一分钟也没停止过,他在绞尽脑汁的回想自己知道的训练方法,未来的作战理念。
最后翟勤研究出两个方法,一个是成语,一个是古代兵法。用自己知道的先进知识,把这些理解后加以变化,成为翟勤的作战理论。出于未雨绸缪的想法,翟勤开始训练自己的部队。
一改过去的想法,开始大肆招兵扩编独立师。对于翟勤来说根本不是扩编,只是补充满员而已。随着新兵不断加入,翟勤独立师的战斗力在直线下降。
对独立师翟勤进行了最大的改变,两个旅六个团精减到最低人数,每个团只有一千三百多人,达到最精减的作战单位。
即使这样也兵力严重不足,大战过后只剩下一半的人数,六个团都不能满编。本来人数是够用的,但翟勤扩大了特殊兵种的数量。
原来的炮兵大队,扩编为直属炮兵团,辖三个营,一个重炮营,一个轻炮营,一个高炮营,人数是一千五百人。工兵大队扩编为工兵团,人数也增加到一千五百人。特种大队扩编为特种团,重火力大队和特种大队合并。独立师出现一个重装旅,加上汽车连,装甲营,这是一个超强的旅,全部人员达到六千人。
这是独立师的精锐,如果武器配备到位,战斗力绝对恐怖。但他们只是用缴获日军的汽车和一两辆轻型战车进行训练。翟勤成立了地面航空部队,他没有飞行员。
翟勤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拥有飞机,但不耽误他拥有飞机场。青天镇的百姓其实也没什么事干,这里耕地不多,那就干活,修建防御工事,修建机场。
没有物资和机械就人工干,平整停机坪,修建跑道,在山上挖山洞,修建机库。反正这些翟勤全在电视,电影中见过,那就照葫芦画瓢。
大别山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深山密林中地形复杂,又有了防空机枪。当然是由马克沁重机枪改装过来的防空机枪,让鬼子也不敢低空轰炸,高空投弹除了浪费以外,根本不解决问题。驻守合肥的第3航空团司令山本雄岩少将,也泄气的放弃对翟勤的轰炸。
翟勤在大别山里大搞建设,鬼子在外面进行封锁,严禁物资流向大别山里,两下相安无事谁也不惹谁。整个皖西地区陷于平静,战场从这里转向了湘赣地区和华北山西地区。
人们的视线也开始注意其他方向,没有人再注意这里。翟勤也开始低调起来,平静的时间,流逝得分外快。
1...9091929394...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