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爱鹏鹏君
刘晓静的要求虽然不算过分,但也不是太合理。余少勇不是因公殉职的烈士,不是倒在工作岗位上,他调戏妇女被刺杀身亡,不仅对高山镇、青山县的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钱三运和胡若曦增添了很大的麻烦。现在,她来要求照顾,如果遇到脾气暴躁、蛮不讲理的领导,不发火就不错了,哪会给予她照顾。
但钱三运不是那种作风粗暴、蛮不讲理的领导,他能理解刘晓静及一家人的心情。将心比心,他不可能当着刘晓静的面说一些伤害她及她的家人情感的话语,而是柔声说:“少勇同志虽然因为一时糊涂酿成大错,但是,他曾经为党为人民工作过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也很同情你们这个家庭。你说说看,需要镇党委政府给予你们家庭什么样的关心和照顾?”
刘晓静是有备而来,她不慌不忙地说:“钱书记,我们也不会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我们有三项要求:第一,恳求镇里给我年幼的孩子办理遗属补助。”
刘晓静提出第一条要求后,并没有接着说第二条,而是静静地看着钱三运,希望能听到他的表态。
“可以。”钱三运答道。按照相关规定,余少勇未成年子女可以享受遗属补助。
“谢谢钱书记,我的第二项要求是,希望镇里能帮助我调整工作岗位。我目前在县化工厂工作,但工厂效益并不好,工资都难以发放到位。少勇死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我需要有稳定的收入,养活一家人。”
县化工厂就坐落在高山镇,是老字号的国有企业,最近几年年年亏损,职工工资都难以做到足额及时发放。余少勇死后,刘晓静一家人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确实难以为继。想要为刘晓静调整工作岗位,并不困难,但是难就难在社会舆论。
钱三运试探着问:“你希望调整到哪里工作呢?”
刘晓静答道:“钱书记,在哪里工作无所谓,只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行。我是省化工学校文秘专业毕业的,中专学历,学历虽然不高,但一般性工作还是能够应付的。”
钱三运说:“镇里将建立一个为民办事服务大厅,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几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比照镇里聘用人员,你有这方面的意愿吗?”
刘晓静的脸上掠过一丝欣喜,说道:“钱书记,我目前这个状况不可能挑肥拣瘦的,只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都愿意。只是,钱书记,为民办事服务大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我能应聘成功吗?”
钱三运笑道:“事在人为嘛。”
镇里招聘几名工作人员,并不是正儿八经的事业编制,身份只是镇聘人员,工资待遇比正式干部要少一大截。这类招聘程序只是走走过场,录取谁都是提前内定的,钱三运作为镇党委书记,想要录取刘晓静,只要和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打声招呼就行。当然,他不可能在刘晓静面前说这些。
刘晓静接着说:“钱书记,我提出的第三个要求是,希望镇政府能从人道主义出发,补偿我们这个家庭丧葬费及一次性补助。”
钱三运沉思片刻,然后说:“这个问题我暂时不能表态,因为这事不是我一个人能够说了算。下午镇里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我在会上将你的这个想法提出来,是否补偿、怎么补偿、补偿多少,需要集体研究决定。这样吧,一有消息,我第一时间联系你。”
“谢谢钱书记!不瞒你说,以前少勇在世时,经常在我面前说你的不好,说要不是因为你,他的副镇长职务就不会被免去。但是,今天与你打交道,才发现少勇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你的。你很通情达理,作风很务实,是个好领导。”
钱三运笑道:“感谢你的理解和夸奖。我希望你能振作精神,忘记过去,面向未来,好好工作,快乐生活,也希望少勇的父母亲身体健康,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刘晓静有些感动,对着年幼的女儿说:“萱萱,还不谢谢钱叔叔!”
萱萱约莫五六岁的模样,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她对着钱三运深深地鞠了一躬,甜甜地说:“谢谢钱叔叔!”
钱三运笑道:“萱萱很可爱,也很懂事,好好培养,一定会有出息的。”
刘晓静再次道谢,然后带着女儿离开了钱三运的办公室。
下午的镇党委扩大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研究余少勇死后的善后事宜。
钱三运声情并茂地说:“余少勇同志在镇政府工作多年,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也干了一些工作,这些应该一分为二地看。现在,余少勇同志走了,他的家庭情况大家也很清楚,他的遗孀在化工厂工作,工资都发不出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他的父母亲年事已高,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女儿又还年幼,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们于情于理都应该拉一把。我提议,对他的家庭给予一次性困难补贴。具体补偿多少,大家可以发表意见。”
参加会议的都是镇副科级以上干部,他们有的与余少勇关系密切,有的与余少勇有过这样那样的矛盾。与余少勇关系密切的当然赞成钱三运的提议,与余少勇有矛盾的,也不好提反对意见,毕竟人都死了,即使有恩怨,也随着余少勇的死而烟消云散了。
江志强是个官场老油子,他表示赞同钱三运的提议,说不管怎样,少勇同志曾经与我们共事一场,现在,他的家人生活困难,镇里理所当然要帮一把。他提议,给予余少勇的家人一次性丧葬补贴及困难补助两万元。
陆小曼是镇长,也是女人,她同情心泛滥,说道:“我赞同钱书记的提议,但是,两万元一次性补助是不是少了点?我个人认为,三四万元左右比较合适。当然,具体补偿多少,大家可以再议一议,最后由钱书记定夺。钱书记是一把手,是我们的班长,我们要时时处处维护他作为一把手、班长的权威。”
上次钱三运在处理菜市场钢结构大棚垮塌事件中,放了方大同一马,陆小曼心存感激,这次她不但赞同钱三运的提议,还顺便拍了一下他的马屁。
别人拍马屁倒无所谓,陆小曼这个曾经冷艳的女人拍马屁,钱三运觉得很受用,便故作谦虚地说:“我是一把手不假,但我反对搞一言堂,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嘛。”
镇党委副书记王立强说:“我同意陆镇长提出来的补偿三四万元的标准。我要说的是,这事要注意保密,否则,如果传到网上,我们又要陷入被动了。”
钱三运点头道:“王书记说得对,对余少勇的家人给予必要的困难补贴,虽然并不违规,但是,如果被人发到网上,我们的工作就很被动了。现在的网络,鱼龙混杂,什么样的网民都有,有时候很正常的一件事,弄得不好,也会引起轩然大波的。我建议,给予余少勇的家人一次性补贴五万元,大家如果没有反对意见,就一致通过。”
其他人当然没有反对意见。余少勇已经死了,谁愿意与一个死人过不去?
镇党委扩大会议结束不久,钱三运打电话给刘晓静,简要说了发放一次性补贴的事。听说补贴五万元,刘晓静又惊又喜,这个数额显然出乎她的预期,她当时估计能有个一万元就谢天谢地了。
如果余少勇是因公殉职,补贴五万元并不算高,但是,余少勇是非正常死亡,还给高山镇乃至青山县惹出那么大的麻烦,能补贴五万元已经非常不错了。
刘晓静当然知道,镇政府一次性补贴她五万元,主要是钱三运争取的结果。如果一把手不同意,别说是五万元,就是五千元也很难。刘晓静在电话中再三地向钱三运表示感谢。
钱三运在安排好工作后,启程赴竹林村,开始为期三天的蹲点调研活动。作为镇党委书记及本轮镇政府干部蹲点调研活动的倡议者,钱三运决定做好表率,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搞轰轰烈烈的大场面,静下心来,沉下身子,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官路风月 第579章
钱三运在竹林村村部召开了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说明了来意,表示全体村民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反映情况,什么问题都可以反映,希望村民们积极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建设。
这次蹲点,钱三运的想法是,并不局限于一个村民组,这样就能接触更多的群众,了解更为全面的村情。
钱三运第一天蹲点选择张抗抗所在的村民组。他委婉地向村长张小四提出,食宿最好安排在张抗抗的邻居家,这样更能准确了解张抗抗杀人的动机,安抚杀人者和被杀者两个家庭的情绪。
张小四根据钱三运的要求,安排其在张玉洁家里搭伙住宿。
张玉洁父母亲五十岁不到,父亲是瓦工,并不是跟着建筑队在外面东奔西走,而是在村子里揽活,不止是为村民建房,谁家房顶漏水、谁家修厨房、修厕所,都可以找他,母亲是地道的农民。张玉洁还有一个姐姐,大专毕业后分配在云川市的一所中学教书。
张玉洁家里是一栋二层楼房,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可以看出女主人勤劳能干。
听说镇党委书记要来家里蹲点,张玉洁的妈妈春英婶子很高兴,脸上露出一种自豪的表情。
张小四将钱三运送到张玉洁家里后,就走了。钱三运不想让村干部陪着,一方面怕影响他们开展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有村干部在,村民们反映真实情况时心里会有顾虑的。
钱三运掏出一百元作为伙食费,春英婶子推脱不要,钱三运劝了半天,她才勉强收下五十元。
春英婶子将钱三运引领到了二楼。她家的二楼与别的村民家不同,地面不是预制板的,而是全木结构,类似于城里人的实木地板,但很显然,这里的实木要厚得多。踩在上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
“钱书记,我家共有三张床铺,有一张床铺由于常年不用,被子叠在衣柜里,你今晚就睡楼上的这个床铺,这是我小女儿玉洁的。”
“婶子,我认识张玉洁,去年在江州时我们就见过面,大年三十张抗抗杀人后,我们又见过一次面。”
春英婶子之前并不知道女儿认识钱三运,现在乍一听,非常惊讶。
钱三运主动说出与张玉洁认识,主要就是想借此拉近与春英婶子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从她口中了解更多的村里实情。
推开房门,一阵清脆悦耳的风铃声响起。钱三运一看,原来房门上挂着一串彩色风铃。
张玉洁的闺房布置得很有情趣,一些可爱的小物件到处都是。钱三运心头一乐,好有闲情雅致的姑娘啊。
“婶子,我这次来竹林村蹲点,就是想了解村里的一些真实情况,包括村民们都有什么困难,什么期盼,什么问题都可以说。”
春英婶子想了想,说道:“钱书记,村民们想什么,据我了解,一是想将村里通往镇上的公路修好,镇上到桃花村、磬石山村的道路都在拓宽改造,我们也希望能将这条路拓宽改造。二是听人说,镇里可能要将我们村开发成旅游景区,这是好事,村民们都很期盼。”
钱三运道:“今年我们将积极争取,将镇上到竹林村的道路纳入到县里的村村通计划。省里有大企业开始投资开发高山镇的旅游资源,但第一期主要是投资温泉旅游资源,竹林村的万亩竹海项目他们也很感兴趣,估计在第二期或第三期开发。阿姨,张抗抗杀人后,我很关心村里的社会治安情况,这次蹲点调研,其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发现影响村里和谐稳定的因素,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村里有小偷小摸现象吗?有没有欺负村民、称霸一方的村霸?”
春英婶子说:“小偷小摸是有的,前几天,我们村民组王冬生家就丢失一头耕牛,去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来人查了,但没查出什么结果。至于村霸嘛,有是有,但是——”
春英婶子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钱三运笑道:“婶子,是不是有什么不方便说的?但说无妨,我会替你保密的。”
春英婶子语出惊人:“村长张小四的几个哥哥就是村霸。”
钱三运惊讶地问:“张小四的几个哥哥是村霸?”
春英婶子说:“钱书记,我不知道在你眼里,什么样的人才算村霸,在我们竹林村,最蛮横霸道、动辄欺负乡亲们的就是张小四的三个哥哥。”
钱三运说:“婶子,能不能说详细点?最好举几个例子,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称霸一方的?”
春英婶子说:“张小四有三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姐夫在县城当官。东河也流经我们竹林村,有几处沙场,几乎每天都有拖拉机来拉沙,张小四的大哥张大强就守候在拖拉机必经路段收过路费。一车二十元钱,不给钱就不放行。最近几年农村建房多,平均每天都有几十车沙从沙场拉出去,光靠收过路费,张大强就有一笔很大的收入。”
钱三运问:“如果不给过路费,张大强会不会动手打人?”
春英婶子道:“沙场刚建时,是有过路的司机不愿意交过路费,张小四几个哥哥就殴打他们。后来,过路司机都习惯了,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过路费最后都转嫁到买主头上。”
钱三运问:“张小四的二哥是什么情况?”
春英婶子道:“张小四的二哥张小龙在二十几岁时因为强奸女中学生做过几年牢,出狱后恶习难改,还是小混混,整天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这个人手脚还不干净,年轻时就经常在村子里小偷小摸,有人说,王冬生家丢失的耕牛就是张小龙偷的。不过,这只是村民们私下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
“那张小四的三哥呢?”
“张小四的三哥张小三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他们兄弟几个就数张小三长得最结实。大概是在前年,张小三和几个狐朋狗友在饭店吃喝,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吃饭时打起来了,他拿起啤酒瓶就往人家头上砸,当场就将人家砸晕了,幸好没酿成严重后果,不然神仙老子也保不了他,事后,他姐夫找人将这事摆平了,赔付对方医药费了事。张小三朋友都敢打,更何况是普通村民,我们村就有不少人吃过他的闷心亏。”
听完春英婶子对张小四三个哥哥的简要描述,钱三运心中很是愧疚,竹林村有祸害一方的村霸,自己一点也不知情,这难道不算是工作失职吗?
“婶子,张小四这个人看起来蛮精明的,工作也很积极,你对他了解多少?”
“张小四头脑活络,擅长搞人际关系,喜欢和镇里的官员来往,前几年当上了村长。他当上村长后,就控制了村两委,村支部书记也乖乖听他的。”
“你的意思是张小四这个人很会耍滑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差不多吧,这个人不像三个哥哥,他整天嬉皮笑脸的,是个笑面虎,见到村民都客客气气的,也很会巴结镇里干部,镇里不管是大小干部来了,都热情招待,又是管饭,又是管酒,有时还塞些土特产。”
“婶子,张小四当选村长,其中有没有猫腻呢?”
“张家在我们竹林村是大姓,选举村长前,张小四的几个哥哥挨家挨户打招呼。投票那天,他的几个哥哥在村部转悠,村民写选票时在一旁盯着,谁都知道他们是什么货色,都不敢惹他们,所以张小四高票当选村长。”
“婶子,忘了问你,张小四家是这个村民组吗?”
春英婶子摇头道:“不是,是附近村民组,离这里并不远,也就是一里路左右吧。”
“好的,谢谢婶子,明天我就选择在张小四家所在的村民组蹲点。”
春英婶子有些担心地说:“钱书记,张小四的几个哥哥都是些蛮不讲理的人,如果得知你在私下里了解他们的情况,他们说不定会暗地里对你下手的。”
“婶子,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注意安全的。你现在能陪我到丢失耕牛的村民王冬生家吗?”
“可以啊,我现在就陪你去,不过,去过后我就回来准备午饭。钱书记来我家搭伙,怎么说我要多做几个菜。”
钱三运笑道:“婶子,就我那五十元伙食费,看样子也买不了几个菜。”
春英婶子道:“钱书记,你太见外了,按道理,我是不能收这伙食费的,且不说你是镇里一把手,来我家是给我们长面子,就是看在你和我家玉洁相识的份上,也不该收你伙食费。唉,要是玉洁知道我收了你伙食费,肯定会责怪我的。”
出了门,路过被张抗抗杀死的王一新家时,看到死者的老婆坐在门口的小木椅上轻声哭泣,钱三运本来想上前安慰她,但想了想,还是没去。一家三口被人杀死,这对她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也许她的余生都难以忘却这痛苦的记忆。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孕。钱三运想,如果能将万亩竹海开发成旅游景区,相当一部分村民就可以不用抛妻别子外出打工了。
想到万亩竹海,钱三运忽然想到一件事,便问春英婶子:“婶子,村里那么大的竹林,村民们都有份吗?”
春英婶子道:“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一小块竹林,每年卖竹子收入够油盐钱,另外,还能挖些竹笋。中午我就烧个桂竹笋烧肉,味道挺不错的。桂竹比毛竹细多了,竹笋更嫩更鲜。”
“村集体有竹林吗?”
“有啊,村里成片的竹林,大都是村集体的。每年卖竹子、竹笋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春英婶子向四周张望,见附近没人,低声说,“无利不起早,要不然,张小四也不会当村长的。”
村民王冬生是个篾匠,手艺很不错,一些日用的竹制品他都会做。钱三运来到他家时,王冬生正蹲在堂屋地上编织竹垫子。这种竹垫子在农村司空见惯,夏天睡在竹垫子上,非常凉快。
听见门外的脚步声,王冬生下意识地抬起头,见春英婶子和一个小伙子来了,有些好奇地问:“婶子,今天怎么有空来我家?”
春英婶子笑着说:“冬生,你看是谁来了?他就是我们镇里一把手钱书记。”
王冬生三十岁左右,看起来很憨厚,听说是镇里一把手来了,连忙站了起来,将钱三运打量一番后,说道:“钱书记看起来很年轻嘛。”
钱三运笑道:“我的年龄应该比你小,那我叫你一声王大哥吧。我这次来竹林村蹲点,就是想走访一些农户,了解你们所思、所想、所盼,再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耽误你一会工夫,想和你聊聊,你不要有什么顾虑,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话都可以和我说,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向我提,我会替你保密的。”
春英婶子说:“冬生,钱书记没有架子,很和蔼的,你就和他唠唠家常,我有事先回去了。”
王冬生对着后院喊了一声:“海玲,来客人了,出来倒水。”
“来啦。”不多时,从后院走出来一个美丽的少妇。少妇细皮嫩肉的,细腰、肥臀,胸部峰峦叠嶂,看起来根本不像村妇,倒像个十足的城里人。
王冬生憨憨地笑道:“钱书记,这是我老婆赵海玲。”
赵海玲的手上湿漉漉的,看样子,刚才正在后院忙活。她见了钱三运,也不显得拘谨,而是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声:“钱书记好。”
钱三运不由得又瞅了赵海玲一眼,她下身穿着一件很合身的牛仔裤,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羽绒服,身材匀称,体态婀娜,心中不禁羡慕起王冬生,真是憨人有憨福。
“王大哥,你们村像你这样的篾匠有多少人呢?”当着王冬生的面,钱三运也不好意思老是瞅着赵海玲,便和他闲聊起来。
“钱书记,我们村虽然盛产竹子,但是,篾匠并不多,全村估计也就几个人吧。”
“王大哥,有没有人精通竹编?比如,用竹子为材料,编织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王冬生摇头道:“应该没有吧,最多就是编织一些日用品,如筛箩、竹篮、畚箕、竹垫、竹椅、竹床,没想过编织工艺品,估计就是编织了,也不一定能够卖出去。”
官路风月 第580章
钱三运皱眉道:“王大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竹林村守着这么一大片竹林,却没有富裕起来。我们要好好想想原因,光卖竹子、竹笋赚不了大钱,但是,我们换个思路,如果将这些竹子编织成精美的工艺品,是不是可以赚大钱?江州市就有一个竹编市场,那里的竹编工艺品就很精美,销量也不错,听说每年还能出口一部分到国外创外汇呢。”
赵海玲泡了一杯茶水,双手递给了钱三运,说:“钱书记,喝茶。”
钱三运接过茶杯,道了一声谢。赵海玲说:“钱书记,我家冬生手艺很精,他只要看到工艺品的样子,就能编织,我在想啊,如果让冬生编织一些工艺品,你能不能帮他将工艺品卖出去?”
“当然可以,只要品相好,卖出去肯定没问题。下一步,我将派人去江州及其他地方的竹编市场进行考察,了解什么样的竹编工艺品畅销,然后,再组织像王大哥这样的能工巧匠照葫芦画瓢,编织出同样的工艺品来。当然,模仿是必须的,但创新也很重要,如果能够编织出很独特的工艺品,那更好。”
王冬生一刻闲不住,刚和钱三运说了几句话,又开始蹲在地上编竹垫子。他一边编,一边说:“钱书记,只要能保证竹编工艺品能够卖出去,我就有本事编织出来。其实,一通百通,编织工艺品并不难。”
钱三运兴奋地说:“好,王大哥,下次我派人去外地考察竹编市场,你也参加。镇里会给你发误工补助的。”
王冬生说:“好,钱书记,什么时候出去考察,和我说一声,再忙我也要去。”
赵海玲试探着问:“钱书记,中午在我家吃饭?”
钱三运说:“不,我在春英婶子家吃饭。”
赵海玲说:“好吧,钱书记,你和冬生聊聊,我要去后院洗被子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