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路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爱鹏鹏君
钱三运第一次与“一个人在哭”聊天,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官路风月 第626章
从李达帮那里传来的消息,司机小刘想法设法从周海洋的专职司机小马那里打听到,周海洋的小情人名叫蒋依依。
钱三运一愣,蒋依依?这不是与县纪委蒋炳海的女儿同名同姓吗?钱三运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去年正是在他找了胡业山后,蒋依依才得以从东河乡调到县医院。
这个蒋依依就是蒋炳海的女儿蒋依依吗?看经历很像是同一个人。李达帮上次就说了,这个蒋依依是去年从乡镇卫生院调到县医院的,这与蒋炳海女儿的情况高度吻合。只是,这个蒋依依在县医院城东分院上班,而蒋炳海的女儿在县医院本部上班,当然,从本部调到分院也很正常。
钱三运给蒋炳海打了个电话,和他拉了一番家常外,将话题巧妙地转到他的女儿身上。蒋炳海说,女儿现在已经调到县医院城东分院,担任护士长。蒋炳海还说,由于城东分院距离老城区有一定距离,她晚上不是天天回家。
钱三运故意问,不回家晚上住医院宿舍?
蒋炳海说,不是,她住在城东新区的一套房子里,听说是她的领导买来用于投资的,那边人口稀少,租不出去,便给她住了,她象征性地付一些房租。
听蒋炳海这么一说,钱三运就已断定,周海洋的小情人就是蒋炳海的女儿。但是,蒋炳海显然对此毫不知情,他女儿也不太可能和他说实情的。
钱三运问,你去过女儿在城东新区的住所吗?
蒋炳海说,只去过一次,两室一厅,面积不算大,装修也不算豪华。钱主任,真的很感谢你啊,要不是你的帮忙,我女儿现在还在东河乡卫生院,哪能调到县城,还升任护士长?
钱三运心中苦笑道:我去年找关系将你女儿调到县医院是祸是福还是未知数呢。很显然,周海洋是在蒋依依调到县城后才认识她的,要不然,也根本不需要我帮忙。一个未婚女孩傍上了一位大权在握的县长,是喜还是忧?是福还是祸?
李达帮还告诉钱三运一个消息,说周海洋去年在城东新区一家房地产开发商那里买了一套住宅,交付32万元全款并签订合同之后,发现开发商将这套房子又卖给了另外一个买主。周海洋一气之下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周海洋30万元。
李达帮说,这是周海洋的专职司机小马对张义端的专职司机小刘说的。作为领导的专职司机,对领导购房、打官司这类事是知情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钱三运大惑不解,开发商一房二卖的情形少之又少,怎么会将本来卖给周海洋,并签订合同的房子又卖给他人呢?况且周海洋还是大权在握的县委副书记!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蹊跷?
(注:本人是单位公职律师,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我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一种非常隐蔽的受贿方式。)
钱三运咨询了一位江州的律师,这位律师在江州很有名气,法律造诣很深。这位律师说,开发商一房二卖赔偿损失完全合理合法,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律师说,根据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钱三运想,从表面上看,开发商赔偿周海洋30万元,于法有据,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开发商会不会是钻法律的空子向周海洋行贿呢?如果是,那行贿者和受贿者都细思极恐。
钱三运觉得有必要暗中调查此事,也许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来。他虽然也认识县法院的领导和法官,但是,都是工作关系,并无深交。
钱三运忽然想到了甘日新。甘日新是县公安局的,公安局与法院打交道较多,有一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很正常。
甘日新果然在县法院有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钱三运让他暗地里了解一下这起开发商一房二卖赔偿周海洋三十万元案件的来龙去脉。
不久,甘日新就回电了,说大致了解了一下,城东新区的这家开发商叫青山县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周海洋以市场价格32万元从该公司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一次性付款。后来,该公司又将房子以32.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另外一位买主,并正式签订了购房合同,买主交了首付,并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得知自己看中的房子被开发商卖给他人,周海洋一气之下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查明,开发商一房二卖情况属实,依法判决开发商赔偿周海洋三十万元。
甘日新还向钱三运透露了一个细节。开发商在法庭上没有作任何抗辩,很爽快地就同意法院的判决,甚至没有请律师,第二天就将赔偿款项给了周海洋。
钱三运特意去这家开发商的售楼部去了一趟。售楼部冷冷清清的,售楼人员比顾客还多。
见有顾客进来,马上有热情的售楼小姐迎了上来。钱三运假装是看房的,与售楼小姐攀谈起来。
大厅销控表显示,大多数房子都没有卖掉。也难怪,城东新区距离市区较远,配套设施也远远跟不上,房子难卖也在情理之中。
钱三运想,既然房子难卖,开发商有必要一房二卖吗?虽说那套房第二次出卖时比第一次多了5000元,但为此赔偿损失30万元,这值得吗?
售楼小姐说,现在购房优惠政策还是很多的,价格也比其他楼盘便宜不少。钱三运问,为什么你们家的房子比其他楼盘便宜不少呢?
售楼小姐说,我们老板是本地人,拿地便宜。当初拿地时,我们公司是唯一竞买人。每亩地比市场价格便宜不少呢,成本小,房价自然低,先生,买一套吧,保证不会吃亏的,这边未来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官路风月 第627章
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一些重大问题,钱三运作为县委办主任列席了会议。
会议的第一项是研究人事任免。由于在之前召开的五人小组会议上有过沟通,人事任免事项很快获得通过。
人事任免其实是县里几个大佬互相博弈的结果,我支持你的提名,你支持我的提名,利益共沾。
人事任免的名单长长一大串,但钱三运最感兴趣的是两个,一个是甘日新被任命为县公安局副局长,从副科级升任正科级。
一般来说,县局副局长是副科级,局长是正科级,但是,由于县公安局局长叶青天高配副县级,同时担任副县长,所以,县局副局长也高配为正科级。
甘日新的提拔,钱三运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他做了胡若曦的工作,甘日新的职务才上了一个新台阶。
钱三运感兴趣的另一个人事任免是,县纪委的蒋炳海被任命为县纪委副书记,由副科晋升为正科。
县纪委书记是县委常委兼任的,是副县级,县纪委副书记是正科级,内设科室负责人是副科级,蒋炳海目前是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是副科级干部。
蒋炳海能够提拔为正科级干部,周海洋在背后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许,连蒋炳海本人对这次提拔都有些不可思议,他哪知道,这是年龄比他还大的“女婿”周海洋的功劳。如果他知晓真相,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会议的第二项是研究青山一中搬迁工作。这是一项争议较大的方案。方案中说,现有的青山一中校区占地面积较小,教学、运动场所拥挤,教学设备老旧,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拟将青山一中整体搬迁到城东新区。这样既能解决青山一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又能增加城东新区的人气,加快城东新区发展,使得城东新区早日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根据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会先讨论再投票表决。
首先发言的是县委常委、城关镇党委书记方大同。方大同说:“我不赞同这个方案,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发展老城区,通过大规模拆旧建新,让老城区大变样。城东新区发展也有几年了,但至今没有起色,搞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耗费了很大一部分财政资金,现在再将青山一中整体搬迁到城东新区,钱从哪里来?至于青山一中校舍紧张,这是事实,但可以通过拆迁学校周边建筑,再盖一栋新楼的方式解决,这比学校整体搬迁要省很多钱。”
城东新区有一个管委会,并不归城关镇领导,方大同当然不太愿意将本辖区的学校搬迁到其他地方。他的发言,说到底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周海洋用欣赏的眼光看了方大同一眼,又瞟了一眼坐在身边的胡若曦。
胡若曦非常淡定,始终面露微笑。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闽随后发言:“我赞同这个方案。正如方案中所说,将青山一中整体搬迁到城东新区,既能助力城东新区发展,又能解决青山一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确,城东新区最近几年发展缓慢,但缓慢的最根本原因是配套措施不够。放眼全省,甚至全国,一个城市发展新城,首先要搞好配套,不仅是基础设施配套,还有生活设施配套,如果将城东新区的道路、商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完善了,我相信那里很快就会有人气,并迅速发展为生机蓬勃的宜居宜业新城。”
周海洋用不屑的目光扫视了王闽一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将目光瞄向窗外。
接下来发言的是县委常委、人武部长张冲。张冲是周海洋的铁杆盟友,自然毫无理由地支持他,哪怕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张冲说:“我支持王闽同志的观点,那就是不宜将青山一中搬迁到城东新区。青山市城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优先改造老城区,老城区人口密集,老旧房子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山县的形象。相比之下,新城区与鬼城无异,想要发展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投入太大。再说了,在新城区新建一所高中,需要一大笔钱,这笔钱从哪里来?”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夏元庆说:“青山一中地理位置优越,如果将学校整体搬迁到新城区,这片土地可以拍卖出去开发为商业区,也可以开发为高档小区,土地拍卖款和建校款基本上能够做到两两相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做到一分钱不花,就新建了一所学校。”
到目前为止,共有四名县委常委发言,支持与反对的人数相等。
周海洋向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敬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用意很明显。陈敬自然明白周海洋的深意,但是,他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夏巧云。
夏巧云并不急着发言,淡定自若地捧着水杯喝水。她喝的不是普通的茶水,而是红枣枸杞子菊花茶,看来,她精通养生之道。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官山发言了,他缓缓说道:“我觉得将青山一中留在老城区或搬迁到城东新区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个方案还需要再推敲、再研究。”
陈官山说了等于没说,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谁也不得罪,保持中立状态。作为组织部长,五人小组成员之一,他自然知道表面上看是青山一中搬迁之争,实质上是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权力斗争。在形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下,选边站队是不明智的,暂时保持中立,待观风向再做选择不失为明智之举。
对于周海洋来说,青山一中搬迁不搬迁对他来说关系不大,并不影响他的核心利益。但是,由于事先常委们都知道他和胡若曦的政见不同,他倾向于将青山一中留在老城区,而胡若曦倾向于将青山一中整体搬迁到新城区。因此,这次常委会,他更关注他的影响力。如果青山一中搬迁方案获得通过,那就说明他的影响力不如胡若曦。相反,如果此方案被否决,说明他的风头盖过胡若曦。一句话,他可以借助此次投票表决,判断出自己在县委常委会上的份量和影响力。




官路风月 第628章
赞成的、反对的旗鼓相当,周海洋有些紧张,他再次看了陈敬一眼,说道:“陈敬同志,你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嘛。”
陈敬何尝不知道周海洋的真实想法,他瞥了一眼胡若曦,见她神态自若,心想这可是得罪人的事。赞成搬迁吧,得罪了周海洋;反对吧,又得罪了胡若曦。
犹豫片刻,陈敬还是表达了支持周海洋的想法。
夏巧云和陈敬仿佛是一对死对头,陈敬刚发言反对搬迁,夏巧云就跳出来明确支持搬迁。
目前发言的七位常委中,除陈官山选择中立外,其他六名常委3:3势均力敌。因此,县委副书记张义端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青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钱三运为胡若曦捏了一把汗。孟青这个人摇摆不定,但张义端很可能会站在周海洋那边。因为听李达帮说过,有一天晚上,张义端去周海洋家赴宴。两个人结成政治盟友的可能性很大。
一旦张义端表态反对搬迁,那与张义端是省委党校同学关系的孟青很可能跟着反对。那样一来,反对的声音就占了上风,青山一中搬迁也就不了了之了。
张义端发话了,他说话很有特色,开始时声音很小,慢慢地,声音变大,而且抑扬顿挫。
“刚才大家对青山一中是否应该搬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说得都很好。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就应该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从大家发言情况看,大家对青山一中是否搬迁争议很大。我个人认为,这一问题还需要再论证、再研究,投票表决的时机还不成熟。”张义端看了胡若曦和周海洋一眼,说道,“当然,今天是否投票表决,周县长和胡书记最后拿意见。”
周海洋显然有些失望,为了拉拢张义端,他想了很多办法,然而,张义端似乎并不完全按照他的节奏来。看来,拉拢这只老狐狸,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张义端当然知道周海洋想方设法拉拢他,但他是官场老油条,自然不会轻易跟在周海洋的屁股后面走。周海洋寻求他的支持,那可以,但绝非一两顿饭就能解决的,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他才不会被周海洋牵着鼻子走呢。
胡若曦说:“既然张书记这么说了,搬迁方案就暂缓表决吧。我们研究下一个议题,这个议题是——”
胡若曦还没说完,周海洋就粗暴地打断她的话:“我来说几句,根据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县委常委会研究和把握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和社会发展情况,谋划和确定全县一个时期内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部署、工作重点和实施措施。青山一中是否搬迁这个议题算不上是全局性工作,用不着拿到县委常委会上研究决定,这应该是县长办公会上的议题。”
且不说胡若曦是县委一把手,就是一普通常委,周海洋打断她的话,都不是一个二把手应有的做法。周海洋这一反常举动,令在座各位惊诧不已。
钱三运对周海洋的不礼貌心生愤慨,书记县长政见可以不同,有权力斗争也算正常,但应在公开场合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如果这最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那就是想撕破脸皮,明着对着干了。很显然,现在的周海洋权力欲越来越强,已浑然不将胡若曦放在眼里。他粗暴地打断胡若曦的话,是霸道、无礼的表现,是想给在座各位传递一种信号,那就是他周海洋才是县委的主人。
一直很淡定的胡若曦面对周海洋的粗暴和无礼,再也淡定不起来了,她心中升起一团怒火,周海洋太猖狂了,今天如果不把你的嚣张气焰压下去,我说话还有人听吗?
胡若曦冷冷地说:“周县长,你对县委常委会的议事规则一知半解,建议你好好学习这一条:县委常委会研究和确定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以及一些重大财政支出事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突发事件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处置意见、方案等。青山一中搬迁是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强的重大项目,理所当然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毛主席说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县政府的各项工作要在县委的领导下进行!”
胡若曦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这让周海洋或多或少有些意外。但是,既然已经撕破脸皮,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于是周海洋道:“县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在县委的领导下,而不是在某一个人的领导下!一个人权力再大,地位再高,也不能搞一言堂。再说了,我还兼任县委副书记,我在县政府有发言权!”
张义端见两人剑拔弩张,当起了调解人:“胡书记和周县长的话都有道理,县政府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在权限范围内可以做一些决策,县政府要接受县委的领导,一般来说,县长都是县委副书记,这也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需要。我建议,审议下一个议题。”
下一个议题是研究成立县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全县工业经济产业结构、投资导向、产业发展思路,制定相关政策,综合协调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并就相关重要事项作出科学决策。
这个小组的组长是胡若曦,常务副组长是周海洋,副组长是张义端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青,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是小组成员。
这个领导小组的权力其实是很大的,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都得经过这个小组研究通过。胡若曦成立这个小组的初衷就是为了借此加强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导。在此之前,周海洋以县长办公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形式研究通过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将胡若曦撇在一边。一旦这个小组成立,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都得经过这个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实质上是分散了周海洋的权力。




官路风月 第629章
胡若曦是县委常委会的主持人,当她将成立这个领导小组的目的以及人员构成作了简要说明,并要求大家讨论时,周海洋就坐不住了,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据不完全统计,青山县仅在县级层面,就有各种各样的领导小组两百多个,说出来让人匪夷所思!领导小组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就连推广足疗这事,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实在是贻笑大方!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有没有必要成立这么多领导小组?这么多领导小组的成立是实实在在解决了问题,还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
周海洋炮轰领导小组过多过滥,说得是义正辞严,他一口气说了一大通后,喝了一口水,接着说:“现代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明确,职权明晰,责任分明,各司其职,高效运作。手伸得太长,什么事情都想管,不利于工作开展。我的意见就是,不但没有必要成立这个所谓的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还要下大力气砍掉那些五花八门的领导小组!”
胡若曦心里明白,周海洋打着反对形式主义的旗号,反对成立全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说到底,还是不想她插手经济管理事务。周海洋现在的权力欲越来越强,对他来说,县政府是他的一亩三分地,并试图将其打造为针插不进去、水泼不进去的独立王国,哪会容忍胡若曦插手县政府工作?
胡若曦冷冷地说:“胡县长说的有一定道理,领导小组过多过滥现象的确不同程度地存在,下一步,将全面清理各类领导小组,可以合并的要合并,有名无实的,可以考虑撤销。我认为,领导小组过多过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很多领域应该成立领导小组的却没有成立。领导小组制度是现代科层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口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有一定的存在意义,在一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导小组不是青山县的特产,市里、省里、甚至中央都有很多领导小组。我们不能因为有些领导小组的成立意义不大,就否定所有领域的领导小组,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县委副书记张义端说:“领导小组过多过滥是很多地方的通病,不止在青山县一个地方存在,有的地方还更严重。我在市农业局工作时,也是很多领导小组的的组长、副组长或成员。说实话,我参加了多少个领导小组,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很多领导小组我什么也不用干,甚至连会议也不用参加。因此,清理各类可设可不设、有名无实的领导小组很有必要。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明明知道有些领导小组存在的意义不大,但还不能撤掉,因为上级部门在开展工作考核时,其中必看的一项就是我们是否成立了领导小组,如果没有成立,就扣分。反对形式主义,必须从上级做起。至于这个工业经济领导小组,我认为还是有成立的必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点不假,青山县要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弯道超车,不搞好工业是不可能的。为了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总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工业企业跨越发展,很有必要成立全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
张义端的态度很明确,支持成立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换种说法,那就是支持胡若曦的主张。钱三运有些惊讶,不过,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周海洋将县政府变成他的独立王国,不想让县委插手经济管理事务,不仅动摇了胡若曦的权威,也让张义端不爽。一旦这个领导小组成立,不仅胡若曦,张义端也可以实施对全县工业经济管理的部分掌控。在周海洋和张义端尚未达成权力瓜分协议之前,张义端不太可能那么爽快地和周海洋合作。
县委常委们投票表决,通过了成立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的方案。周海洋一头黑线,没想到在关键时刻,张义端临阵倒戈,助了胡若曦一臂之力。他心中愤愤地说,张义端这个家伙太狡猾、太虚伪,表面上和你称兄道弟,背地里捅你一刀。
1...187188189190191...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