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末世到1973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万里飘香
“嗯,这事以前没怎么跟你们说,现在一道说说,”他担心女儿真看中了许家的小子,先打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生出波折让女儿没有准备,“你许伯伯老家不是这边的,不过这些年一直待在丰城工作,没往上走,想来也是因为这几年局势不太明朗,也可能是京城那边的许家情况更加不太好,所以这几年也很少走动,你们才没能在你许伯伯那边碰到。这回老许能出来,又调动到省城,想必许家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了,小许说不定也能去京城那边。”
袁珊珊还没怎样,袁卫彬先垮下脸:“许大哥要走了啊,那以后还不如在坡头村那边了。”虽是住在两个村子里,但骑上自行车也很快就能到了,怎么感觉回来后事事不如意了,除了跟袁父团聚一事。
袁父拍拍小儿子脑袋,笑道:“你以后也要离开家门出去闯荡,你许大哥会离开不是很正常,又不是走了就再不跟你联系的,不要以为我不在家就不知道,你给你许大哥写的信够频繁的吧。”
袁父怀疑许家小子是不是跟彬彬说了什么,所以家里有什么事都跟小许去信了,这是给小许通风报信呢。
袁珊珊笑道:“是啊,爸说得对,咱家大哥不是早就远离家门了,你以后也不一定会留在丰城,说不定以后咱家三个,就我这个姑娘留在咱爸身边了。爸,等你退休后,我们去郊县包座山头当地主去。”
袁父忍不住噗哧乐出声,袁卫彬不高兴地抗议,他姐的规划中怎能少了他?
不行,坚决不行,他也要跟着一起去,袁父在边上笑呵呵地看着姐弟俩斗嘴,如今家里就少了个大儿子,否则更圆满了。
袁珊珊脑子里闪过许言森的事,其实有这样的变化,她并不是太过意外,未来这个国家发展的变化太快,而许言森又是个身怀抱负不甘于平庸的人,所以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某个地方。她欣赏这个人,有时想和这样的人走下去,也不是不能忍受的事,但两人中间仍还有着许多隔阂,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两人对未来的规划上。
袁珊珊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跟袁父描绘的一样,包座山头当地主婆,什么东西都种上一些,多种些草药,再去坡头村山后把山里的老虎接过来。不用她亲自种地,雇人来做便可以,她想下地干活就干,不想了就去山里转转,待上几天也没关系。
可许言森愿意迁就她吗?那似乎就不是她认识的许言森了。
可让她为了许言森而放弃自在的生活,去城市里汲汲营营,呵,她没那么大的牺牲精神,她这辈子永远不可能有爱情凌驾于一切的时候,她太清醒,也太理智。
袁珊珊眼里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不止袁父接到了许家动向的消息,身在济口村的许言森,此刻也面对着一个从未出现在济口村的青年,面露无奈之色:“哥,为什么你来这儿不先提前跟我说一声?你从我爸那里过来,不可能不知道我这边大队里的电话。”
来到这边的是许言森的堂兄许言州,不是很满意地看着许言森住的房间,还是两个人一间的,虽然现在姚海波很自觉地去了其他知青房间,将空间让给这对久不见面的堂兄弟说话。
许言州也是开车过来的,与上回来军车接人一样,这回也让知青与村民震惊不已,知道许言森以前是干部出身,可现在看来这背景比他们以为的还要大,知青们纷纷向姚海波打听许家的情况。
姚海波哪里知道得那么清楚,只晓得来的人是许言森的堂兄,要说关系多亲近,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话,还不如和袁家兄妹三人来得近。
许言州喝了口茶,说:“何必那么麻烦,给你打电话未必找得到你人,反正要过来接你回去,那就直接开车过来好了,你到底什么想法?现在二叔出来了,你还要留在这山村里当一辈子的知青啊?”
“话不是这么说的,”许言森反感别人替他作主,他要走的话,早在珊珊离开的时候就跟回去了,何必等到现在,“你要提前通知一声的话,我这边也好作准备,现在这么突然,我本来已经请好假回丰城过年的,要是我早走的话你不会连人都见不到。”
“你傻啊,二叔都不回丰城了,你还丰城过年?回丰城住哪儿?还说我来得不好,还不赶紧收拾收拾跟我走,干脆把关系一起转了得了,还怕二叔那边安排不好?”
“不行!”许言森坚决反对,“我有自己的规划,要回去我早就离开了,何必等到现在。你等着,我先给我爸打个电话,你知道怎么打的吧,等我回来再收拾几样东西回去过年。”
许言森很高兴父母能从改造的地方出来,工作也有了落实,与以前相比算是高升了,但一想到之前的一封信里还跟珊珊说什么时候回丰城,现在却要去省城了,这是要对珊珊食言了,还有彬彬,写了一堆问题想要问自己答案,他也想好了等回丰城的时候给他好好解答一下,可现在似乎都泡汤了。
这让他高兴的心情打了点折扣,当然这和父母无关,打通他爸的电话,听到他爸的声音,他还是差点红了眼眶。
“本来说给你打电话,通知你自己来省城这边的,可言州非说要去接你,我想你们兄弟好几年没见过面了,就同意了。你的关系要不要转,还是等你回来了当面再谈,爸听听你的想法再说。”
“好吧,爸,我马上收拾了行李跟州哥回去,爸和妈在家里等我。”
想再打个电话给珊珊姐弟,可袁家家里没装电话,还是等回省城了,再想办法回趟丰城,有几年没见袁叔了,他其实也应该去拜访的,许言森这么跟自己说。
带了几样换洗衣服和随身之物,许言森就跟许言州一起踏上了回省城的路。
“怎么,谈对象了?离开的时候这么恋恋不舍的,要是谈了带回去一起让二叔二婶见见啊。”车上,许言州调笑道。
许言森没好气地看了眼堂哥:“你管好自己的事吧,少操心我的,你还没成家,我不急。”怎么说许言州也比他大一些。
许言州摸了摸鼻子:“这跟吃了枪子药似的,哪来这么大火气,莫非真的是因为没法跟对象交待?”
许言森干脆闭目休息,不跟这堂哥说话了。
许言州目光更加玩味了,看来真被他说中了,等回去问问二叔他们,不过在这种地方的姑娘,哪怕是知青,这条件似乎也有些差啊。
丰城。
打听好袁卫国回来的车次,袁珊珊开了车去火车站接人,这回袁卫彬跟着,坐在副驾驶座上左瞧瞧右看看,坐姐姐开的车跟别人的就是不一样:“姐,什么时候教我开车啊,你没看到,那几个家伙看到你开车进出,第一次那嘴巴张得老大。”当然他也是其中之一,不过这丢人的事就不用在姐姐面前说了。
“以后机会多的是,说不定过上几年家里人手一辆小车开起来了。”袁珊珊想想,就是她现在告诉别人,以后马路上到处是私家车,一堵车能堵上几小时,只怕没几人会相信,跟现在相比,后世真是爆炸式的发展。
就是现在袁珊珊说的话,袁卫彬也只是嘿嘿一乐:“我肯定买不起,要姐给我买也不好意思啊。”他姐折腾回来的东西,说以后都会升值,是值钱的玩意儿,他有些想象不出,不过就算那样的话,家里最有钱的还是他姐。
在火车站外面等了不少时候,才等到那辆车次进站,看到了提着行李往外走的袁卫国,袁卫国人高马大目标醒目得很,一眼便能看到。
“哥,大哥,这边!”袁卫彬拼命挥手。
袁卫国抬头一看,高兴地笑了,妹妹弟弟都来接他了,大步走过去,拍拍弟弟的肩:“不错,长这么高了,追赶上大哥了,珊珊也不错。”也比以前高挑,出现在这火车站,偷看他妹的男人不少。
“哥,我们回家,姐亲自开车来接你了。”袁卫彬帮他哥提行李,个头能赶上他哥是他的目标,得了肯定咧开了嘴。
“珊珊开的车?哪来的车?”袁卫国诧异道。
“过去看了就知道了,走吧。”袁珊珊在前领路。
到了车子那儿,这回袁卫彬跟他哥一起坐后面了,袁卫国也像第一次坐车一样左看看右瞧瞧,等袁珊珊熟练地发动车子后,仍旧惊讶地问:“珊珊什么时候学会开车的啊?”
袁珊珊朝后瞥了一眼说:“回去问爸去,爸会告诉你的。”
袁卫彬挠头,对啊,他姐什么时候学会开的?他又觉得他姐会开车是很平常的事,应该问,他姐还有什么不会的?
袁卫国嘴角一抽,又是让他问爸,记得上一回在青祁农场问他爸关于妹子的事,他爸咋说的?他爸说你出去多长时间了,家里人的情况有几分了解?就是以前在家没参军的时候,又有多长时间是在家待着的?成天跑没影了,有时候要找人还得到老许家去将儿子领回来,于是,袁卫国什么疑问都给憋回去了,他这个大哥当得太不称职。
现在一看他弟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袁卫国又羞愧起来,太不称职了啊,等局势好了他什么调得近一些,再好好补偿家人吧。
回去路上又绕去了丰城大学,顺带把陆睿明带上了,跟陆正农叮嘱一声,手里事忙完了就去袁家一起过年,到时钟伯伯也会过去。
“言森那小子呢?过年也没回来?”袁卫国问,许言森没跟着回城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哪里啊,”袁卫彬闷闷不乐地说,“许伯伯调去省城了,许大哥也去省城团圆了,不来丰城了。”
从末世到1973 第61章
第61章
与兄弟相比,明显还是家人重要,再说许言森也不过是去了省城,又不是天南海北的再也见不到面的,所以袁卫国想得很开。
多了老大,再加上陆睿明这个小的,袁家越来越热闹了,与之前这个家还要托邻居照应相比,简直一天一地,左右邻居听到袁家传出的笑声,以及袁家人的进进出出,谁不说他们苦日子熬出头了。
“你那边真没处对象?”袁父确认道,上回写给长子的信里就提了这事。
袁卫国很无奈,被妹妹问,又被老子盯着,就连小弟也眼睛闪闪地看着,硬着头皮说:“爸,哪能说谈就谈的,再说军队里那种地方,姑娘本来就少,再要碰上看对眼的,几率很小。”之前成分不好,人家姑娘也不愿意选择他啊,有条件比他更好的。
“那……”袁父琢磨了一下,“要不趁过年这段时间,找人给你相看相看?”
儿子大了,总不能一直单着吧,袁父恢复工作后也有不少同事问起他儿女的终身大事问题,袁父也是自得的,在这丰城,不管是他儿子还是女儿,条件都是相当拿得出手的,不过他也说了,女儿还小,刚回到他身边,不急。
其实不少来袁家的人都见过袁珊珊了,对这姑娘都挺中意的,自家没有合适的小子,可亲朋好友中有啊,很热心地想要做媒,可碰上女儿控的父亲,那真是毫无办法。
袁卫国抹了把脸:“爸,这才几天时间,就算相看了能处上几天,等回了部队,下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这次能顺利请到假,也是因为爸你刚恢复工作。爸,部队里比我年纪大的不少,这两年我也想努力一把,说不定能有机会调得离家近一点,到时爸你再托人帮我介绍对象就是了。”
反正能拖一时就一时吧,袁卫国非常无赖地想,果然袁父被说动了,这距离问题确实很现实,如今时代不一样了,总不能跟过去一样盲婚哑嫁吧:“行,再给你两年,两年后你就给请假滚回来相亲,要不自己找一个带回来。”
袁卫国默默地再抹一把脸,为什么觉得农场待了几年,他爸的性子变了许多,想了想,好像有不少地方有钟伯伯的影子,可为什么不向陆伯伯靠拢?
兄妹单独相处时,袁卫国不爽地弹弹小弟的脑门:“看你大哥的笑话是不是?你哥我拿爸没办法,还对付不了你小子?”
“姐,大哥他欺负我!”袁卫彬缩到袁珊珊身后。
袁珊珊无语地翻了个白眼:“你们两个这么大的人了,也不怕明明笑话,明明,走,不要理他们两个。”
陆睿明偷笑,乖乖地跟在珊珊姐身后,家里珊珊姐才是老大。
袁珊珊在厨房里做鱼丸,年底袁父带回来一条十几斤重的大鱼,是单位发的福利,还有不少猪肉,钟洪亮那里也派自己的警卫员送来不少吃食,不用采买太多东西,他们今年就可以过上一个非常富足的新年。
做鱼丸很考究手上的功夫,鱼茸打发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做出来的鱼丸的口感,袁珊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在手上虎口处挤出一个个圆球,用小勺子舀了放进油锅里,没一会儿油锅里面漂起一片白胖胖的鱼丸。
鱼头和鱼骨鱼尾早炖了汤备用,另有锅盛了鱼汤,将煎好的鱼丸添加进去,煮开后舀进小碗里,再洒上一撮葱花,叫人闻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陆睿明吃得停不下来,好好吃。
“姐,我们的呢?”袁卫彬探头一看,居然陆睿明先吃上了,这个小叛徒。
“都有,”袁珊珊刚将其他的碗盛好,“去端给爸和大哥一起吃去。”
袁卫彬这才高兴起来,在袁珊珊眼里,也没比陆睿明大多少,袁卫彬开开心心地端了出去,陆睿明抿嘴笑了笑。
没一会儿,袁卫国端了碗进厨房里吃,吃完一碗又舀了一碗,顺带帮陆睿明也舀了一碗,袁珊珊看了说:“别吃太多了,待会晚饭要吃不下。”
袁卫国拍拍肚子说:“没事,这点才填一个小塘,我妹子做菜手艺这么好,以后也不知道要便宜哪个臭小子。”
袁珊珊第一个反应是,报应来了,谁让她跟袁父都在袁卫国面前提对象的事,现在报应到自己身上来了吧,袁珊珊黑线道:“那我不嫁就守着爸过日子好了,倒是大哥你以后有嫂子做给你吃,哪里还会想得起我这个妹妹啊。”
“不可能!”袁卫国一看要把妹子惹恼了,忙表态,“大哥这里永远妹子第一,你嫂子后边去。”
袁珊珊噗哧一乐:“行,等哪天嫂子娶进门,我会记得把这话告诉嫂子的,明明也听到了,是人证。”
袁卫国嘴角一抽,妹子不带这么玩他的啊,眉毛眼睛一起耷拉下来:“珊珊,哥错了。”他充分意识到,妹妹是惹不得的,以后的老婆同样惹不得,要真让以后老婆知道他说了这样的话,还不得让他跪搓衣板。
陆睿明吃完了跑出去找袁卫彬玩了,袁卫国依旧留下来自愿受妹妹的虐,很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袁珊珊吃得美滋滋,她也觉得自己做的鱼丸好吃,这话题很自然地转到了以后会不会有战事上面。
“哥,如果有战事,你会上战场吗?”
袁卫国放下勺子,神情变得凝重起来:“珊珊,哥不想骗你说不想去,我是军人,从第一天穿上军装开始,保家卫国就是我的责任,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哥会努力活着回来。”
如果回不来了,那他留下的功勋也会保护他的家人,只是他也知道,最对不起的便是家人,他这个长子却没担起自己该担的责任,而是留给了妹妹。
也许不该提这么沉重的话题,其实袁珊珊早知道她哥的选择,如她在末世里,为了让队员活下来,明知是死路一条,她还是一力扛下了那只变异精神系丧尸,最后与它同归于尽,丧尸围城时,不到最后一刻城破之时,她和队友也不会独自偷生,身在什么位置上,享受了这个位置赋予的利益,还要担负起它所需要的责任。
“哥,真到了那一天,不要瞒着我们,你不说我和爸也能通过其他渠道得知,那样岂不是更加难受,好歹让我们知道你人在哪里,在做些什么,妹妹我好歹也学了几年的中医,专攻药材和针炙的,提前给你配些药还是可以的,就算受了伤,我的针炙也能发挥些作用。”与其担心,袁珊珊决定还是在针炙上多下些工夫,还可以继续开发精神力在针炙中的运用。
袁卫国摸摸妹子的脑袋,鼻子有点发酸,说到底他这大哥还是亏欠了妹妹弟弟,到头来还让妹妹为自己操心,声音有些低哑:“好,哥听你的。”
钟洪亮和陆正农都是忙到大年夜这天,才停下来赶来袁家。
如果不来袁家,钟洪亮能在军区里跟其他当兵的一起过个集体新年,可陆正农就要惨了,也许年夜饭也会和孙子一起吃面疙瘩,哦,面疙瘩是陆正农做得最拿手的饭菜,当看到桌上摆满了的盛着菜的盘子,两人脸上堆满了笑容。
陆正农看看自己孙子,常往袁家这边跑,明显比在农场时胖了点,也白了不少。
钟洪亮大手一挥,声音洪亮地喊道:“走,跟我出去放鞭炮去,放完鞭炮回来吃年夜饭。”
袁卫彬和陆睿明忙跟了出去,两人手上一人拿了一支香,用来点鞭炮的。袁卫彬胆子大,点了后也不跑远,陆睿明就不行了,刚点了引信就赶紧捂着耳朵跑远,结果鞭炮没响,袁卫彬过去一看,火都灭了,把陆睿明笑话了一把替他点上,立即来了个震天响。
隔壁赵阿姨两口子也出来放鞭炮了,他们的儿女一个没回来团圆,不过这个年还是得过的,看到袁家人笑着提前拜年,两家门口噼咧啪啦一通炸,没一会儿红纸屑到处飞,烟雾弥漫,还吸引来不少孩子。
鼻间还留有硝烟味,一大家子围坐在桌旁开吃了,边上烧着炉子和火笼,屋里暖融融的,天气冷,袁珊珊在桌子中间弄了个炭锅吃火锅,这尤其得到三个老的和袁卫国的欢迎,而袁卫彬则是常跟他姐这样吃的。
本该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节晚会的,只可惜春节晚会这会儿还没举办成为老百姓的传统节目。钟洪亮弄来了两瓶茅台,让袁父和袁卫国看得都眼睛一亮,这茅台酒久违了,之前还是在许家喝过,陆正农看得也笑呵呵的。
袁卫彬叫嚷着要喝酒,他在坡头村就喝过米酒了,茅台酒是什么档次的,怎能错过,不过因为他的年纪,只许他喝一小杯,再叫可就连一小杯都没有了,至于更小的陆睿明,只准他用筷子蘸了尝尝味道。
袁珊珊作为成年人,当然不在禁止喝酒的行列,而且她的酒量并不差,反正在坡头村喝米酒从没喝醉过,不过袁父和袁大哥都不太放心,时不时地要留意她的情况,这使得父子俩也没敞开来喝,算是比较节制的,总算没一个个喝得醉熏熏的。
吃到最后,喝得有些上头的钟洪亮来劲了,一脚踩凳子上,两手拿着筷子敲面前的碗碟和杯子,放开喉咙唱起了不知哪里的民间小调,声音粗犷,别有风味,就是老不在调子上,笑歪了袁家三兄妹和陆睿明,待他唱完了,非要陆正农也来表演一个节目,并跟四个小辈说:“别看你们陆伯伯斯斯文文的,这肚子里的货可不少,别被他现在这副糟老头的形象骗了。”
陆正农酒量不高,脸上染起了红晕,兴致正高,加上如今的环境放松了不少,便不推辞,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一首……只有陆睿明能听懂几句的外文歌,最后还是陆睿明解释,这是首德文歌。
唱完后陆正农脸更红了,钟洪亮拍了拍他的肩:“搞得这么高雅,我老钟一粗人听不懂,不行,重来,不信你问问他们。”
袁家三兄妹一致摇头,听不懂的说,表情无辜得很。
陆正农羞涩地笑笑,表情跟他孙子如出一辙,从口袋里摸出一只口琴,于是又吹奏了一曲,这会大家都听懂了,不就是“红梅花儿香”那个调子。
接下来闹得更欢了,袁卫国吼军歌,袁卫彬唱“大刀向鬼子砍去”,这两兄弟一首接一首地吼,偶尔还夹杂着钟洪亮的大嗓门,袁珊珊坐在一边托着腮帮,酒没喝红脸,却笑红了脸,这也许是她经历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年。
最后结束时大家还意犹未尽,火锅下面的炭火早灭了,桌上的菜也都冷了,没春节晚会,一顿年夜饭也吃了两三个钟头,让长辈歇着,四个小辈将桌子收拾干净,陆睿明也脸红扑扑地跟着打下手。
三个长辈身体都吃不消守岁,等过了十二点,老家有吃饺子习惯的钟洪亮,非吃了几个饺子才爬上床睡觉,袁家三兄妹在客厅里打牌,陆睿明想坚持,可没一会儿就歪在袁卫彬身上,袁大哥轻手轻脚地将他抱上了他爷爷的床,塞进了被窝里,三兄妹继续战斗,想看看谁最先坚持不住去睡觉。
家里有座座式老钟,当午夜一点的钟声响起时,袁珊珊耳尖地听到外面有车子驶进来,起初没在意,也没放开精神力去探看,结果这声音就停在了自家门口,并且敲门声响了起来,袁卫彬听得一哆嗦,将手里的牌都抖落到桌面上。
“这是谁啊?大半夜的来咱家敲门?”袁大哥看看钟,没错啊,都半夜一点钟了,就是小弟的胆子还要练练嘛,甩下牌说,“你们在屋里待着,哥去看看是什么牛鬼蛇神这时候敲咱家的门。”
袁珊珊哭笑不得,因为她“看”到了门外举手敲门的是谁,正是本该在省城和家人过年的许言森,只是这时候却出现在袁家门口,这人……让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袁卫国披了棉外套开门出去,又赶紧把门带上,免得屋里暖气跑出去,搓了搓手小跑过去,并小声问:“谁啊?这大半夜的谁在敲门?”
“卫国,是我,言森。”门外的声音响起。
袁卫国很想掏掏耳朵,自己没听错?许言森这个时候跑来了?赶紧把门打开,果然这人站在外门,身一件藏青昵大衣,袁卫国心里嘀咕,挺人模人样的嘛,就是冻得脸有些发白。
把人拖进来,向后车子看了眼:“车锁好了吧,就你一人没其他人了?赶紧进屋,你就不能明后天再过来?我要休半个月的假,原来还打算过了年开车去你家,给许伯伯拜个年的呢。”
许言森搓了搓手,看向屋里漏出来的灯光,说:“就我一人先过来的,我爸明天也会过来,说要给袁叔拜年。”等袁卫国关好院门,两人一起小跑回屋里。
袁卫彬早竖起耳朵听外面动静,听出了许言森的声音,这下见到人进了屋,惊喜道:“真是许大哥你啊,我还以为要等到我跟哥去省城,才能见到许大哥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