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王岳摆手,“老将军,我不是不信任你,而是你有更重要的事情。我的新军没人能率领骑兵冲锋作战。因此老将军必须统领骑兵机动作战,守卫的使命,不能交给你。”
祝雄有些悻悻,却也知道,王岳的用心。
“大人,是不是让末将领兵?”俞大猷开口了。
王岳同样摇头,道理是一样的,俞大猷做为王岳的臂膀,让他守卫独山堡,实在是大材小用。
那该让谁负责?
王岳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唐顺之身上。
“大人让我去?”
“是做为参谋,我打算让李春担任主将!”
“李春!”俞大猷眼前一亮,这小子的确行,还记得之前朱厚熜和王岳去西山私访吗?那一次分派人马,灭掉蒋家的就是李春,他事后被升为总旗,就在王岳初到三屯营的那一晚,几百名叛军攻击军营,也是李春带人守卫在营门口。
仅仅这两次,就让人发掘出,这个生于山村的年轻人,有智谋,有定力,是个可造之材。
“我现在就任命李春为独山堡百户,唐顺之任独山堡参谋,协助李春守卫独山堡。”
唐顺之毫不犹豫点头,他对于当不当主将,没有多大的兴趣,只要能上阵杀敌,也就够了。
这小子和阳明公很像,一样是才华溢出来,一样是热衷武事,如果给他们选择,情愿意扔了笔杆子,提着刀剑,上阵杀敌,为国立功。
王岳商议妥当之后,就带领着大家伙出了三屯营,直奔喜峰口长城,立身喜峰口之上,独山堡的废墟就在眼前,能够清清楚楚看到。
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墩台,方圆不过二十丈,能囤积一些粮草军械,如果遇到了敌情,就立刻点绕烽火,向关内报警。
纵观整个长城沿线,这样的墩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独山堡还是那种废弃非常早,已经风化到只剩下底座的废堡。只要稍微有点脑子,就不会认为这里有什么价值。
很不幸,王岳就属于脑子不太正常的,当他看到了独山堡的情形,越看越高兴,忍不住笑出声来。
“好啊!实在是好!我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的鞑子,横死堡垒之前,流血漂橹,尸体如山啊!”祝雄哭笑不得,大人啊,你的想象力还真丰富,对不起了,我们可没有这个本事。
王岳不管这些,他带领着众人,围着独山堡转了好几圈,又查看了周围的地形,整整跑了三天。
等返回之后,王岳说得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投入三十万两银子,将独山堡打造成天下第一堡!”
大家伙脸都黑了,是不是第一堡不知道,但绝对是第一花钱堡!
我是王富贵 第298章 拉着整个大明朝骗人
从独山堡回来,在路上,祝雄就偷偷问张经,“咱们这位提督大人,不常管钱吧?”
张经不知道他会怎么来的,只是道:“我虽然跟着大人的时间不常,可也知道咱们大人是出了名的点石成金,要不然元辅大人也不会看中他啊!对了,我还听说,大人出了一道算术题,把心学的好多前辈都给难住了。要说这天底下,比咱们大人更懂钱的,怕是没几个了。”
张经好奇道:“老将军,你问这是干什么?莫不是想做生意发财?”
祝雄连连摆手,“我这辈子就不带发财的命……我,我就是想不通,区区一个独山堡,怎么能花三十万两银子?就算拿元宝堆,也用不了这么多啊!”
祝雄是真的想不通,不过他很快就有了答案。
王岳回到了三屯营,就迫不及待拿出了恢复独山堡的方案。
等他把方案弄出来,祝雄觉得,三十万两都保守了,这要是敞开了花,五十万两也不够!
……
“经过我的考察,新的独山堡,要向北十里,这样距离喜峰口就有十五里,我们又多拓土十里啊!”
听王岳的话,大家伙都翻白眼了,也就是你,换成别人,早让天子按欺君之罪给办了。
王岳全然没有死里逃生的觉悟,他继续大谈,“新的独山堡,要按照五角形构筑,高度在两丈五,安置的人马在三百人左右,每个伸出来的角,都要安排射击孔,而且射击孔要上中下,三层配置。”
王岳怕说不清楚,还给大家伙弄来了沙土堆出来的模型。
新的独山堡,说白了就是一个棱堡,采用五角形设计。这样一来,不管从哪一面攻击,都要面对两个方向的火铳攒射。
这可比单纯排成一线的枪毙凶狠多了。
而且王岳还担心火力不够,竟然设计了上中下三层,火力翻了三倍。
想想吧,鞑子骑兵冲击而来,面对着刺猬一样的交叉火力射击,别说是血肉之躯,哪怕是铁人,也能打碎了。
祝雄看得明明白白,这要是按照王岳的设想弄出来,那就是鞑子的噩梦!
里面只要安排两三百人,就算成千上万的鞑子拿人堆,也根本无可奈何。
这位提督大人,还真有点东西。
祝雄正在感叹,王岳又抛出了一个震撼弹。
“仅仅是独山堡还不够,我要在更北的地方,再设立十座小堡。这些小堡容纳的士兵在五十人左右。通过地下的密道和独山堡连结,构成一个防御整体。当鞑子发起攻击的时候,各个堡垒之间,彼此策应,共同御敌。“
祝雄再也忍不住了,惊呼道:“大人,你这么安排,简直比长城沿线的防备,还要厉害数倍啊!”
王岳淡然一笑,仿佛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要是连一段长城都超不过,我砸钱干什么?
“通过构筑堡垒,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前进阵地,我打算集结一支兵马,抢在鞑子南下打草谷之前,北上焚毁草原,驱赶鞑子北上!”
犁庭!
大明终于又一次主动北上,反击鞑子了。
祝雄热血澎湃,“大人,这件事情就交给末将,末将愿意亲自出击!”
王岳颔首,“此事的确非老将军不可。”
终于抢到了一个好活儿,祝雄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十岁,都找到了当新郎官的劲头儿。
王岳笑道:“老将军北上,虽然名为出击,实则是吸引鞑子南下,把他们引到独山堡,在这里我们要给鞑子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王岳转头对着俞大猷道:“我让李春和唐顺之他们负责防守独山堡。而你的任务,则是集结新军,发挥我们的火铳优势,待到鞑子精疲力尽的时候,我们从喜峰口冲下去,一举击溃鞑子,争取最大战果!”
话说到了这里,一幅巨大的战争画卷,终于徐徐展开……这几位心腹终于明白了王岳的用心。
筑独山堡,反击鞑子,引诱南下,然后再集中兵力,予以重创……整个作战计划宏大而缜密。
环环相扣,可行性非常高,只要鞑子上钩,一场胜利,简直唾手可得。
祝雄实在是搞不懂,“大人,既然您都想得这么周密了,为什么还报拓土五里啊?”直接把这个作战方案报上去,请求陛下支持,等打赢了战斗,不一样是大功一件吗?用得着这么费尽心机吗?
王岳呵呵一笑,“祝老将军,你知道太宗皇帝五次远征大漠吗?”
祝雄拍着胸膛,朗声道:“太宗皇帝五出三犁,重创鞑子,谁人不知啊!”几乎任何一个文臣武将,提到了永乐朝的盛况,无不心悦诚服。
王岳笑道:“是啊,以太宗皇帝的雄才大略,数次出征北伐,尚且不能每次都取得战果,这说明什么呢?”
唐顺之年轻气盛,立刻道:“说明有人走露消息,不想让太宗皇帝打赢!”
王岳颔首道:“我的人缘比起太宗皇帝差远了,就连这蓟镇之中,就有多少人想我倒霉。我要是大张旗鼓,公布作战计划,那不是等于把事情告诉了鞑子!”
王岳神情严肃,冲着几位心腹冷冷道:“这一次作战,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哪怕是睡觉,也要给我睁一只眼睛!如果是因为泄密,破坏了整个作战计划。就算是我想饶过大家,陛下也不会放过你们!”
这是王岳对他们说得最狠的话,几个人都悚然一惊。
尤其是祝雄,他很清楚这一次作战的份量。
他真的不年轻了,戎马生涯大半生,跟鞑子打了不少仗,却没有遇到过这么大手笔的一次。
祝雄知道,很可能他一生的功过评价,就落到了这一次战斗上面。
打好了,名垂青史,打不好,别等王岳和朱厚熜追究,干脆找个没人的地方,抹脖子算了,真没脸活着!
“大人,末将现在就以防止有人向鞑子逃跑为名,集结人马,把他们带出喜峰口,带到草原上,隔绝对外联系。”
王岳一想,很快点头,毕竟最不可靠的,就是原来蓟镇的人马,哪怕有祝雄在,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所以让他们提前出动,显然是个不错的主意、
“只是如此一来,老将军就要辛苦了。”
“辛苦算什么,只要能杀鞑子,少活几年我都乐意!”
王岳连忙道:“可别这么说,新军的后辈经验太少了,全靠老将军带着,您可要撑住啊!”
祝雄点头,“大人放心,末将身体壮着呢!没事!”
祝雄顿了顿,又道:“大人,你这个办法虽然好,可要大局修建城堡,需要的物资可是不少……末将唯恐还是会让人察觉啊?”
王岳笑道:“老将军的担忧是对的,我会加小心的。”
见王岳没有多说,祝雄就告辞去安排了。
跟王岳接触不多,当连续的“打脸”已经让老将军认识到,王岳绝不简单。他有把握,就真的有把握,绝不是吹牛。
尽管祝雄还想不通,王岳有什么把握,神不知鬼不觉,在草原上,修建一片城堡,或许他真的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吧?
“先给太后她老人家打个招呼,请她老人家从西山的砖窑,转出一批红砖来,给我修城堡之用。”
几位幕僚都忍着没话说,怪不得要把祝雄打发走呢!
这一上来就惊动太后,祝老将军在,非被王岳吓死不可。
“再替我向陛下请求,给独山堡赐个更威风的名字,昭示我们开疆拓土之功。”
朱厚熜也没跑得了,一样成为了王岳的演员。
“行文兵部,让兵部调一批火药过来……以开采矿山的名义拨,免得让人知道我们在备战。”
“对了,还有天津的崔士林,让他给我弄一批江南的货物,我要送到独山堡,充当诱饵。”
“还有要跟元辅打个招呼,请他动用人脉,把独山堡的情况,泄露给鞑子,当然了,是咱们想要鞑子知道的。”
“心学这边也别闲着,让在京的那几位多写点文章,阐发一下光复独山堡的重大意义……一定要把牛皮吹起来,越大越好!”
敢情心学大师,到了王岳这里,也就是吹牛皮能手了。
“都这样了,再给我爹送一份信,除了明面上的花销,其余的,全都从湖广会馆走,避免泄露消息。”
王岳从容不迫,不断下令,他这几个幕僚听着,都起鸡皮疙瘩儿,大人啊,你这是拉着整个大明朝,替你骗人啊!
我是王富贵 第299章 豪横的王岳
王岳到了蓟镇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发捷报。
是的,几乎每天都发!
众所周知,哪怕是码字的,想保持每天更新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毕竟会遇到卡文的情况,可王岳不会,他的思路永远都是那么奇特,角度也足够刁钻。
比如他刚刚收复了独山堡,就立刻给朝廷送去了一块洪武年的界碑,这是恢复洪武朝故地的标志啊!
身为朱家子孙,朱厚熜当然可以去太庙,和老朱嘚瑟。
瞧见没有,永乐大帝放弃的地方,让俺给拿回来了,俺朱厚熜才是太祖精神马和基业的完美继承者,比太宗皇帝还要正统!
转过天,王岳又送来一块永乐朝,出征大漠的石刻,朱棣到达的地方,咱也来了,论起战功啊,咱跟朱老四也差不多了。
没有两天,王岳又奏报,大军出塞,焚烧草场一片,根据估算,至少会有上万匹战马,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妥妥的大捷啊!
每天被捷报摧残的兵部,已经欲哭无泪了。
他们只想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此刻老王琼身体已经太糟糕了,没法处理政务,兵部的事情是左侍郎李钺在负责。此人是弘治年间进士,资历非常老,杨一清进京之后,他接替杨一清,负责三边军务,最近人事变动,他才被调入京城,被人视作接替王琼,出任尚书的不二人选。
顺便说一句,在经历过刘瑾账册事件,二十多位老臣被逐出朝堂,整个大明朝内阁六部,都进行了调整。
而且还是非常大的调整。
在内阁方面,由于袁宗皋病逝,朱厚熜不得不调南京吏部尚书费宏,礼部尚书石珤(bao)入阁。
这两位老臣素有清名,士林声望很高。
而且一直被压制在南京,和杨廷和一党也不对付,总体来说,他们算是中立的势力。
朱厚熜引这两位入阁,显然有平衡张璁的意思,免得这家伙冲得太猛,乱了节奏。
有人因此判断,陛下是想收敛一些,毕竟嘉靖新政,说到底还是为了铲除杨廷和一系,现在已经做到了,就该击鼓买糖,各干各行,完全没必要,弄得天下大乱。
有这两位老臣在,估计天下就能太平一段时间了。
尤其是最能折腾的王岳也去了蓟镇,真的可以松口气了。
怀有如此幻想的人们,显然忽略了另一件事,朱厚熜虽然释放出两个内阁名额,但是礼部尚书已经变成了帝党的成员席书!
不只是他,另一位帝党核心,桂萼出任了刑部尚书。
加上依旧把持户部的孙交,朱厚熜将六部拿到了一半。
这还不算完,朱厚熜又让方献夫接了都察院,同时把严嵩推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这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已经彻底扭转了朝堂力量对比。
在内阁依旧保持优势的情况下,六部一半归入帝党之手,而且三法司也被朱厚熜掌控。
从此之后,天子就多了一把锋利的刀,可以大力整顿朝堂,再也不会被掣肘干扰。而且这个局面,也标志着议礼新贵全面崛起。
内阁有张璁,六部九卿有席书、桂萼、方献夫,严嵩……只不过帝党也不是铁板一块,除了这些议礼新贵,包括杨一清、贾咏,这些老臣和新贵之间,也有不和。
或许是有意为之,此刻的朝堂,正好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当然了,还有一个人,有能力改变力量格局,那就是蓟镇的王岳。
“杨阁老,你看看这份捷报,这么多年,下官就没见过这么报捷的。”兵部侍郎李钺都哭了,“元辅,你看看,王岳烧毁了一处草场,就跟朝廷讲,会而是上万匹战马。这,这怎么能这么说啊!”
新任大学士费宏还不明白,“这个……有问题吗?”
李钺哭笑不得,“阁老,这牲畜是活的,草场也不是这一片,王岳烧了草场,的确有功,但若是这么报捷,岂不是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说不过去的!”
大家伙把目光都投降了杨一清,心说您老怎么说吧!
“诸位,焚毁干草,驱逐鞑子,削弱他们南下的力量。这是历朝历代,对付鞑子惯用的手段,也证明是有效的办法。王岳报捷,虽然有夸大的嫌疑,但整个九边,也只有蓟镇不断进取,开疆拓土,积极作为。”
“老夫以为做了就比不做好,王岳的实际功劳或许不大,但是他这种态度很重要。朝廷就需要这样的年轻人,不断积极进取,早晚有平定边患的一天!”
李钺的老脸缩成了狗不理包子,难吃又难看。
“元辅,王大人耳朵诸般作为,距离喜峰口不过二三十里,别说这一片,就算再深入百里,鞑子也不在乎,这本就是胡汉杂居之地,鸡肋之所……拿过来,也是食之无肉!”
“不要说了!”杨一清不悦摆手,“王岳初到蓟镇,大力整顿兵将,鼓舞士气,又主动出击,已经是十分难得,兵部着实不该扯后腿。这样吧,针对他屡次报捷,奖赏五万两银子给蓟镇上下。”
李钺还想说话,杨一清已经不爱听了。
“行了,老夫乏了,你退下吧!”
李钺万般无奈,只能退下去,而费宏却站起来,“我送李大人。”
他们俩出了值房,费宏就低声道:“李大人,王岳在蓟镇的做为,纵然不算大捷,也是好事吧?”
“哎呦!”李钺叹了口气,“我说阁老啊,这要是好事情,我用得着这么发愁吗!现在王岳把人马弄到了长城以外,那个独山堡根本就守不住。我怕万一出了事情,鞑子从这里突破喜峰口,到时候京师震动,这个罪过谁能担得起啊!”
李钺身为带兵多年的文臣,经验丰富。
他这么一分析,费宏算是恍然大悟。
王岳的这番折腾,不但于事无补,还会暴露弱点,吸引鞑子来攻击……若是独山堡出了事情,喜峰口就危险了,喜峰口不保,京城都会震动的。
那可是大事情啊!
搞不好会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哪怕天子再喜欢王岳,也没法包庇他……而且杨一清跟王岳实在是密切,若是王岳倒台,杨一清必定受到牵连,内阁首辅的位置,也就保不住了……这还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太不幸了!
……
“我说大人,你天天借着送捷报,探查京城动向,这一招真是绝了!现在京城风吹草动,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最关键的是还迷惑了那帮人,让他们觉得,您什么都不知道!”张经越发钦佩王岳了,他觉得自己放弃官位,跑来给王岳当参议,实在是赚大了。
王岳苦笑,“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大明的朝堂,就是个筛子,你信不信,现在已经有人给鞑子通风报信,让他们来打了。”
张经切齿,“大人,我记得阳明公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此言真是振聋发聩啊!若是将大明朝看成一个人,这个人病了,而且还是百病缠身,想要做点事情,不但要提防对手,更要提防自己人,实在是太难了!”
王岳微微一笑,“你说得对,可我也想说一句,人生世上,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更是其乐无穷啊!”
张经听到这话,突然眼前一亮,阳明公感叹世事艰难,王岳却直说战天斗地,这气魄竟然胜过阳明公啊!
“大人!”张经还想说什么,王岳却已经起身,拍了拍屁股,
“走吧,再去独山堡瞧瞧,看看修得如何,不管外面怎么样,只要独山堡能稳住,咱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王岳和张经再度来到独山堡,等他们赶来,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紧张的工地。
唐顺之正在指挥着修城。
等王岳来了,唐顺之才有空迎接。
“大人,您这主意都绝了!”
唐顺之给王岳指点,他们修城的办法。
首先,在地上挖掘一条一丈左右深的沟,然后在沟里塞满木桩,然后用沙土回填结实,同时在木桩的外面,罩上足足三层红砖。
用木头做骨架,砖石做皮肤,铸造堡垒……最大的好处就是速度快,而且是非常快,从王岳决定修建堡垒,到现在不过半个月,五角形的堡垒,已经完成了两个角,唐顺之有把握,抢在落雪之前,将所有堡垒修好,完成整个庞大的工程。
当然了,这么做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太烧钱了!
全都是碗口粗细的原木,要绝对结实,放在普通人家,都能拿来当房梁,到了这里,也只能充当地基墙面。
王岳从哪弄来这么多木材啊?
其实也不难,他不是督修外城吗!
武定侯郭家就负责从辽东运输木材,结果全让王岳暗中截留了。再有,查抄西山的时候,有那么多寺庙,寺庙的大殿精舍,可都是上好的木材,本来是拆了恢复被王恭厂爆炸,毁掉的城区的。
结果王岳跟老太后打了个招呼,直接给送过来了。
就问一句,偌大的大明朝,谁的脸这么大?
解决了木材问题,砖头也是从西山砖窑弄过来的。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粘合剂了。
王岳不是理工男,对于很多穿越前辈都弄出来的水泥,他还没有信心。而且任何新的产品,都可不能一蹴而就。
烧出来水泥,就能立刻用得上吗?
王岳表示怀疑,尤其是草原大漠,到了冬天,风雪低温,万一水泥碎裂了怎么办?
所以王岳决定用成熟的技术,他从太仓弄出了五万石糯米,给唐顺之送来修城。
糯米汁,加上石灰,再加上黄沙,黏土……这玩意砌墙,跟混凝土也差不多了。
“大人,真是太奢侈了,你都不知道,修城的时候,还有工匠哭哩……他们说这么好的糯米,拿来蒸发糕多好啊!修城真是糟蹋了。”
王岳呵呵道:“他们愿意蒸发糕,就让他们蒸。现在天气转凉很快,你要多储存粮食,还有,在每一个城堡,必须挖一口水井,保证水源供应。”
唐顺之点头,“大人放心,这些我都知道。”
顿了顿,唐顺之道:“大人,现在的问题就是武器了,不知道大人能提供多少?”
王岳呵呵一笑,“你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当真?”
唐顺之惊喜交加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