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效仿太宗皇帝即可。”
“哦?怎么说?”
“陛下,老臣以为,首先应该严守长城一线,不许鞑子内附,不能给他们越过长城的机会。其次,朝廷财力兵力充足的时候,就北上犁廷,扫荡草原,尽量减丁,驱逐鞑子。就想太宗皇帝五次远征一般。”
“若是国力不济,那就死守长城,坚壁清野……总而言之,绝不可以让鞑子内附,更不可异想天开,利用鞑子开矿。”石珤信誓旦旦。
费宏也跟着道:“陛下,利用鞑子开矿,或许暂时有些好处,可他们桀骜不驯,早晚必成祸患。老臣以为,绝不可以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啊!”
两位阁老说完,一起跪倒,匍匐面前。
朱厚熜愣住了,一抬头,发现老娘已经从屏风后面转出来了。老太后眉头紧皱,若有所思……莫非说他们讲得的确有理?是自己错了?
“母后,要不这样,把王岳叫来,看看他有什么高论?”
蒋太后颔首,“嗯,两位阁老也是老诚谋国,都起来吧!”
费宏和石珤松了口气,看蒋太后的意思,多办不会偏袒王岳了吧?





我是王富贵 第322章 分享战争红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
每个朝代都有一股子属于自己的气……大汉代秦,攻灭匈奴,落在一个强字!李唐南征北战,四海归心,落在一个盛字。
至于赵宋,欺负孤儿寡妇,狐媚取天下,不管君臣文武,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小家子气,忒不爽利。
至于大明,因为崖山之败,汉人沦为四等奴仆,经历太过惨痛,又加上朱元璋出身寒微,夺天下全靠着一股热血,便赋予了这个朝代笔直的脊梁,坚挺的筋骨……即便素来偏软的文官,在对外问题上,也不敢公然违背祖训。
就拿对蒙古草原的贸易封锁来说,一直维持了二百年,直到隆庆朝,内有高拱张居正,外有王崇古,杨博,张四维……无数猛人联手,才促成了封贡,打了一辈子的老冤家,总算能坐下来,涮火锅,做生意了。
这就是明朝,很不完美,很拧巴,但又有那么一条底限,有那么一点坚持,有那么一股奇怪的劲儿,不管好坏,都摆在那里。
费宏和石珤两个大学士太了解这些了,他们笃定了皇帝和太后,谁也不敢说答应鞑子内附,谁也不敢放松对鞑子的警惕。
哪怕只有那么一点担忧,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反正我们只要咬住这条线,输得就不会太惨。
至于王岳,你小子有多少本事,都拿出来吧!
我们倒要看看,你怎么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
到了这个地步,两位阁老竟然不怕了,甚至还有点跃跃欲试了。
他们等待的时间不算长,王岳就晃晃悠悠来了。
太后在场,朱厚熜也就不玩虚的了,直接把两位阁老的话告诉了王岳,就看你小子怎么辩解了。
就连蒋太后都拧着眉头,注视着王岳。
虽说咱家喜欢钱,可若是因此遗祸后人,哀家也不会答应的。
毕竟再偏爱你王富贵,也不能失去了最后的原则!
王岳听完之后,沉默半晌,突然抚掌惊呼。
“我的天啊!”
朱厚熜瞪了他一眼,“你鬼叫什么?”
王岳忙道:“陛下,不是臣吃惊,实在是两位阁老的话,让我大开眼界啊!”
费宏咳嗽道:“王大人,华夷之辨,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你又何必故作惊人之语?”
王岳笑道:“费阁老,我的确是吃惊不小,按照你和石阁老所言,太宗皇帝五征蒙古,那就是最好的办法了?又或者,成化天子犁庭草原,也是对的了?那,那这些年,朝野上下,都在争论什么?”
费宏和石珤都是一阵语塞,他们为了驳斥王岳,竟然忽略了大事。要知道一直以来,文官集团都反对大举对外用兵的,说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
朱棣刚死,就停止了对外用兵,接着又放弃了交趾,放弃了河套,步步后退……这些软弱的举措,在文官集团看来,都是休养生息,不重边功,体恤百姓,是圣明不得了的仁君仁政。
过去王岳觉得他们或许是真的不明白,读书读傻了。
可是费宏和石珤这两位,侃侃而谈,不是说得很清楚吗?
对于北虏鞑子,不能放松,不能容纳,要么就严防死守,要么就大举用兵扫荡……那你们非议太宗皇帝干什么?尤其是污蔑成化天子,你们脑子坏掉了?
还有正德皇帝,他也是主张对外用兵的,并且身体力行,还打了一场应州大捷……怎么到了你们嘴里,都成了荒唐混账了?
你们能不能稍微有点逻辑啊?
都入阁拜相了,咱就别胡说八道了呗!
面对王岳鄙夷的目光,两位阁老的老脸都有点红,很不舒服。仿佛偷吃被主人发现的猫……最大的秘密让人发现了,这可怎么好啊?
费宏老脸通红,低声道:“王大人,过去的事情暂时放放吧,我实在是无法苟同接纳朵颜三卫的做法。你浴血奋战,重创鞑靼,至少能给九边换来十年太平,你又何必引火烧身呢?”
石珤也道:“没错,以现在新军之威,足以震慑大漠,让鞑子惶惶不安。老夫以为到了这个地步,既已经足够了,若是把朵颜三卫招来,他们彼此勾结,内外沆瀣一气,后果不堪设想啊!”
费宏附和道:“没错,数万鞑子精锐不曾叩开大明门户,王大人却主动开门,把这些强盗贼匪请进来,实在是让人费解!”
两位阁老不断劝说,真是字字金玉,良言珠玑,让人听得颇为感动,好像他们真的是替王岳着想似的。
“费阁老,石阁老……我现在想请教你们一件事,那就是为了这一次大捷,朝廷一共花费了多少钱?”
“这个……”两位阁老沉吟,其中石珤道:“老夫分管兵部,为了调运兵器,粮饷,修建城堡,一共支出了十五万两……接下来要赏赐功臣,怕是也要五十万两以上……钱的确是不少,不过我想以目前大明的财力,还是能扛得起来的。”
王岳哼了一声,他没有话说,此刻蒋太后却幽幽道:“怎么才花那么点?光是哀家就出了差不多三百万两!”
“啊!”
石珤发出一声惊呼,不是说笑话吧?
怎么会花那么多钱?
大明又哪来的那么多钱?
王岳微微轻哼,“两位阁老,你们要是去独山堡逛逛,或许就明白了,钱是怎么花的。”
王岳当然没有撒谎,为了快速修筑独山堡,调用了大批上好的木材,光是这些木材,就超过了五十万两,还有更多的运费。
此外还有砖瓦石头,还有糯米汁,生石灰……光是修一座独山堡,加上十座小堡,各种花销加起来,就有二百万两之多。
然后是新军,士兵的棉服,武器,粮草,军饷,这又是一笔巨款……其中花销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偏厢车。
为了能保护士兵,抵御鞑子的冲击,用的都是最好的木材,不惜血本,马车不便宜,牲畜就更贵了。
这还不算动用民夫,抢修道路,还有在蓟镇长城沿线的各种投入……就这么说吧,外人看到的是独山堡,一战大捷,轻易俘斩一万多人。
可事实上,却是三年多来,王岳和朱厚熜,所有的积累,一切的老本,全都押上去了,整个大明改革变法的成果,也都扔进去了。
幸好他们赢了,不然真不知道要怎么收场,或许十年八年,都没法恢复过来。
“费阁老,石阁老……事到如今,我可以说了,为了独山堡一战,各种开支,是兵部账面的二三十倍之多!一句话,这一次的大捷,是用钱堆出来的!”
这一点蒋太后深有体会,频频点头。
在开战之前,她老人家的产业可不少,外城那么多土地,西山的煤矿,工厂,还有天津码头的货仓……可为了这一场大战,老太太不断筹措物资,不断抵押出让产业。
原本厚厚的一摞清册,现在只剩下四分之一,更可怕的是欠款的册子,堆成了小山。
当然了,身为一国太后,没人敢冲进皇宫大内,逼着她还钱。
可一旦这么做了,所有的势力,都会抛弃她们母子的。
凭借外城崛起的工商业集团,湖广商帮,一部分晋商,在西山投资的勋贵宗室,还有整个顺天的百姓……要知道这些都是朱厚熜登基之后,王岳费了好大力气,才积攒起来的家底儿,是朱厚熜的命根子。
要是一次全都折损了,就算不滚回安陆,朱厚熜也没有勇气,继续对外用兵了。
整个变法也就到此为止了。
没法子,核心支持者损失惨重,不让他们兼并土地,盘剥百姓,怎么能过关?有权有势的人物,从来不是善男信女,他们是要吃肉的!
说了一大堆,就只有一句话: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
要是没有足够的利益,快速让帝党回血,甚至会动摇朱厚熜的根基。
这两位阁老也都不是寻常之辈,他们稍微一思忖,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是他们把事情看得简单了,这里面的水也太深了吧?
“王大人,的确是我等鲁莽,可我们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招抚朵颜三卫,能够弥补损失,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王岳道:“费阁老,石阁老,这一次将士们斩获一万多首级,你们打算怎么赏赐?”
“这个……按照每个首级五十两,这就是五十万两……”石珤说不下去了,光是这点钱,就不是兵部能拿得出来的。
“王大人,你准备怎么办?”
“授田!”王岳很干脆给出了答案,“将长城以外的漠南之地,授予有功将士!”
石珤道:“王大人,长城之外的土地,未必适合大明百姓生存啊?”
“所以要用朵颜三卫的人,充当马夫,替我们牧羊放马!”
“哦!”石珤点了点头,可又皱起眉头,“王大人,和鞑子打交道,就是与虎谋皮,老夫实在是担心,若是他们反叛大明,又该如何?”
这时候费宏也道:“王大人,非是老夫胡言乱语,可还有一个关键……你让士兵们去长城之外放牧,万一他们沾染了胡人习气,反过来背叛朝廷,那又该怎么办?燕云汉人的故事,你不会不清楚吧?”
王岳认真道:“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更强大的力量!”
“什么意思?”两位阁老异口同声。
王岳道:“很简单,就是开发蓟镇铁矿!”
这时候朱厚熜和蒋太后也加入了讨论。
“王岳,你说了好几次蓟镇铁矿……这个铁矿很丰富?”皇帝好奇道。
王岳道:“陛下蓟镇铁矿储量的确惊人,而且埋藏很浅,还有不少露天矿,一旦开发出来,价值不可估量。蓟镇铁矿的价值还在于可以加强九边将士的武备。有了钢铁,我们就可以造更多的火铳,兵器,铠甲……把大明的将士武装起来,拥有对鞑子的绝对优势。”
王岳滔滔不绝,像个布道者……他要灌输一种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获胜之法。
提到战争,会想到什么?明君猛将?还是士兵用命?
在很多文人的心目当中,打仗就是两方派出猛将,厮杀几百个回合,等到分出胜负之后,一挥兵器,士卒跟着掩杀过去,战斗就结束了。
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就跟戏台上的龙套差不多,属于可有可无的。
但是显然,这不是真正的战斗。
要想获胜也很简单,就是疯狂投入。
让铠甲更坚固,兵器更锐利,火炮更多,火铳更好,兵马更多,士兵吃得好,体力好,士气好……这些都做到了,飞龙骑脸,就问你怎么输?
身为大明朝堂,暂时名列第一的猛将,创造了独山堡大捷的抚远伯,王岳勾勒出一幅更宏大的图景,依靠强大的力量,将整个草原大漠,都纳入大明的版图。
鲸吞蚕食,步步为营。
包括朵颜三卫在内,都是大明的工具人。
担心他们反派吗?
不需要!
在足够的钢铁和力量面前,这些人都会变得能歌善舞的。
尽管费宏和石珤并不完全赞同王岳的看法,但他至少能自圆其说,对于鞑子内附的危害,显然也有提防。
两位阁老一琢磨,见好就收吧!他们也没有料到,会弹劾到太后的头上,为了这一次大捷,太后把宫里的老本都押上了。
若是不让她老人家有点赚头儿,那也太过分了!
想到这里,费宏和石珤纷纷道:“王大人智谋深远,非比寻常。我等也只是提出来担忧,并没有别的意思,还望王大人能够海涵原谅。”
两位阁老主动求和了,王岳微微一笑,他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有关晋商的事情,还在彻查,杨一清已经给他送来了密信,烧到谁的头上,王岳是不会手软的。
但是这一次大捷,也不能不分享胜利果实……愿意跟着他们的,也该享受盛宴了。
因此王岳笑道:“一切好说,这一次在蓟镇开矿,天津开海,同时还要在喜峰口开关……我们跟朵颜三卫,跟草原的部落,开始正式贸易……我的意思,能不能公开募集股份,设立工厂商行……有钱大家一起赚吗!”
王岳笑呵呵说着,而龙椅之上,朱厚熜的脸却黑了……都是朕的钱!凭什么分给那些混账王八羔子?




我是王富贵 第323章 二十万两一顿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
朱厚熜实在是理解不了王岳的思路,明明都是自己的钱,凭什么拿出来,跟别人分享,没有道理啊!
还想赚朕的钱,这不是做梦吗!
朕不要你们的脑袋,就算是仁慈了。
只可惜还没等他开口,老太后就笑了,“王岳啊,论起做生意,怕是没人比你更高明了,这件事情就都交给你了,记住,一定要雨露均沾,让百姓沐浴天恩。”蒋太后说完,这才看了看朱厚熜,“陛下觉得呢?”
朱厚熜都哭了,话都让您老说了,我还说什么啊!
“母后仁德,朕以为再合适不过了。”
这回好了,天子也答应了。
王岳和两位阁老从宫里退了出去……本以为是一场血雨腥风,结果竟然落到了生意上面,实在是没想到,王岳这小子就是有本事,把什么都变成生意。
只是不知道,这个生意有多大?有什么限制没有?我们能不能掺和一脚……想到这里,费宏和石珤突然大吃一惊!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怎么能想着做生意呢?这不合适啊,他们是坚守道德的谦谦正直君子,身后跟着贞节牌坊的,怎么能自甘堕落呢?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但问题是王岳描绘得太诱人了。
蒋太后投进去几百万,居然都能靠着蓟镇铁矿捞回来,这个铁矿有多大?这里面的利润有多丰厚……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啊!
费宏跟石珤想了好半天,还是叹了口气,他们跟王岳也不熟,尤其是双方还有冲突,根本没法心平气和做生意。
说得更不客气一点,就算王岳敢给,他们敢要吗?
没法子啊,只能眼睁睁错过了,不定便宜哪个王八蛋了?
这两位就因为这事,神情恍惚,好几天心不在焉,连票拟都写错了字,惹来了好些嘲笑。
“都说老夫无耻,现在看出来了,他们的无耻,还在老夫之上啊!”贾咏感叹道:“张阁老,你知道王大人准备怎么办不?你说,咱们能不能掺和一下?顺便赚点养老钱?”
张璁呵呵道:“你想要问,那就去找。反正我是没钱投资,张某这辈子就是个穷命!”说完,张璁拍了拍屁股,又去处理公务了。
他这个人,只需要三样东西,一壶茶,一个馒头,再加上一堆公文……贾咏哼了一声,他和张璁还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他年纪也不小了,该考虑致仕的事情了,他做点生意,那也是为了跟王岳绑得更深,给子孙后代留点念想……我不容易啊!
贾咏思索再三,他把手头的公务处理差不多,就去找王岳了。
等他来到了王岳的府邸,还没有进去,就发现赫然挂着一个大牌子。
上面很简明扼要,就说了一件事。
抚远伯王岳,打算邀请天下英豪,共商蓟镇发展大计,也包括经略草原的方略……为此抚远伯决定拍卖晚餐机会,以十万两银子起,出价最高的一个人,可以和王岳共进晚餐,对谈此事。
贾咏盯着牌子看了一刻钟,然后摸了摸兜里的几个铜板,掉头哭着就走了。
姓王的彻底变了,这丫的太膨胀,太张狂了……跟你吃顿饭,还要拍卖,还是十万起步?
你丫的是御宴吗?
怎么比宫里的还贵啊?
贾咏大怒,同样暴怒的,还有整个京城……这个王岳实在是太狂妄了,太疯癫了,太目中无人了!
他这是不想活了!
跟你吃顿饭,还要拍卖,还要花那么多钱,你丫的做春秋大梦吧?
干脆有些言官已经磨刀霍霍,想要弹劾王岳了。对于这个官场败类,绝不能手软,不然大明朝一百五十年的官风吏治,就坏在他的身上。
一定要严惩到底,绝不手软。
这帮人信心满满,可写到了一半,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王岳封爵了!
这可不是个小事啊!
从今往后,王岳的身份就是勋贵了……算文臣吗?好像不是,算武臣吗?好像也不是!
那他现在不文不武,弹劾他什么啊?而且即便弹劾成功,是吏部管,还是兵部管?要不干脆交给宗正寺算了。
王岳或许都没有料到,光是这件事,就引起了一场官僚体系的大争论,简直产生了制度崩塌一般的可怕后果。
只不过王岳对此毫不在乎,相反,他乐得京城风起云涌,要是连点动静都没有,也太对不起他的身份了。
做人吗,一定要惊天动地,出人意表。
“师父,要不弟子出钱,拍下这次晚宴,咱们师徒对谈算了。”崔士林一边扣着耳朵,一边无奈说道。
王岳简直想给他一脚,这兔崽子不光动作猥琐,言语更是气人,早知道他这样,当初就不该收他当徒弟!
崔士林比王岳还委屈,摊上这么个不靠谱的师父,是他的悲哀好不?
“师父,你还记得当初不?为了安顿京中流民,你可是干过这么一手了!当时还让太后出面,见了许多商人。”
王岳翻着眼皮,想了半天,“好像有这么一件事,那又怎么样?”
崔士林脸色大变,夸张道:“我说师父啊,您年纪不大,怎么脑子这么臭啊!你这次要价可比太后她老人家高多了!你就不怕惹恼她老人家?”
王岳呵呵两声,“那你去告诉太后,让她老人家来抓我算了。”
一听这话,崔士林直接泄气了。
可别找不痛快了,太后偏袒王岳,那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没准太后还会觉得高兴呢!
“师父,我跟你实说了吧!您不怕,别人怕啊!这一次出钱买这顿饭,是真的要探讨蓟镇的发展,还是想引蛇出洞啊?”
“引蛇出洞?”王岳不解,哪跟哪啊?
崔士林冷哼,搞不清楚状况的是你老人家好不?
随着御前的奏对,很多人已经知道,独山堡大捷,耗费无数,现在急需钱财,弥补窟窿……甚至有人传言,说连有功将士的赏赐都发不出来。
国库空了,内帑也空了,现在想要钱,就只能从商人下手……但问题是谁有钱,谁没钱,也不好说啊!
所以王岳就出了个馊主意,以拍卖晚宴资格做为钓饵,吸引大家伙出价……凡是出得起钱的,都会被勒令进献银两,如果不交,那就抄家灭族,全数充公……
崔士林手舞足蹈,把京城的传言说了一遍,王岳眉头紧皱,“我在京城人心中,就是这么个形象?”
崔士林翻眼皮,“我说师父,你还想要什么啊?”
“我,我怎么也不像是强盗头子吧?”王岳觉得太冤枉了,简直比窦娥还冤,天可怜见,他是真的想要分享这一次的商业利益,一起享受战争红利。
大家伙都赚到了钱,接下来的事情才容易许多。
难道是费宏和石珤两个老混球,会错了意?
污蔑他王岳的为人?
要真是如此,这俩老东西等着,咱们没完!
王岳一肚子气,他还真冤枉俩老头了,这两位只是觉得没有机会,故此就没有往下传。而更多的大明商人,则是纯粹担心,生怕朝廷耍花招。
诸如给流民捐点钱,帮着建造房舍……这些还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有人在背后操持,担保,大家伙才敢过来。
可商讨开发蓟镇,经营草原,这就离谱了,商人哪来讨论国策的权力?尤其是朝廷刚刚大捷,以后蓟镇和草原该怎么办?
那是天子和内阁的事情,至少也是六部九卿干的。
跟商人有什么关系?
还要花十万两买个晚餐的机会,这不摆明是一个坑吗?
王岳也没有料到,他信誓旦旦的一件事情,竟然回应寥寥!还被恶意曲解,这也太过分了!
王岳非常非常震怒,“他们恶意揣度,居心叵测,你,你给我想办法澄清!”
1...121122123124125...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