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怎么样,不服气吗?
仇鸾额头上汗水流淌,沉默半晌,才磕头作响。
“陛下,臣父为了大明出生入死,立下泼天战功,臣承袭爵位,自始至终,无有差错。前者,臣求取大同总兵,遭遇王大人反对。他本蓟镇提督,臣为大同总兵,他如何能置喙?臣,臣心中不服,故此胡言乱语了几句……若是觉得臣有罪,自然治罪就是,可,可为何要把臣发配海外蛮荒?让臣死无葬身之地?臣,臣不服气啊!”
仇鸾这番话,还真是让人略微惊讶。
他把所有事情都挑明了,反而让人觉得他挺冤枉的。
身为一个武夫勋贵,将门子弟,谋一个总兵又怎么了?你王岳能给自己的老爹谋求侯爵,凭什么别人就不行?
合着这天下不姓朱,改姓王了?
断然没有这个道理啊!
群臣虽然口不敢言,但心有怨愤,却是遮掩不住的。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种情绪早就在酝酿,而如今差不多到了爆发的关头。
拓地五千里,本就荒唐,你们干得出来,就要允许人说!不然大明朝还有半点道理可讲吗?
大家伙隐隐都把矛头对准了朱厚熜,就看皇帝怎么裁决吧?
如果还是一味包庇王岳,还是一味由着性子胡来,那就是跟正德一般不二!别以为你斗倒了杨廷和,独揽大权,就一定能赢。
太祖爷当年杀了十几万人,太宗皇帝铁腕治国……结果怎么样?文官集团不还是笑到了最后,大家伙会惧怕你的威势,但未必认同你的做法,好歹我们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肚子里的道理一大堆,想让我们当没心没肺的傻子,那是不可能的!
……
朱厚熜扫视所有文武,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果然会这样,王守仁真是当世圣贤,把什么都看清楚了。
朱厚熜缓缓站起,负手而立。
“朕——是大明天子。”
皇帝缓缓开口,大家伙一愣神,心说又没人把你当成赵宋皇帝,说这废话干什么?
“何为大明?”
朱厚熜笑吟吟自语道:“明者,日月也!太祖皇帝出身寒微,于乱世当中,不过一浮萍耳!然则元廷无道,视百姓为鱼肉,划分四民,汉家儿郎沦为奴仆,比牛马尚且不如。黄河泛滥,千里赤地,百万生民命悬一线。百姓手无寸铁,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战中原,战两淮,战高邮,战江南……万里疆土,处处烽火狼烟,亿万百姓,谁人甘为奴仆?太祖爷便是在这样一群英雄豪杰之中杀出来的!多少猛士,血洒山河!破腹流肠,尚且死战不休,头颅飞溅,身躯不倒!”
“这就是大明!从血火中杀出来的江山,靠着鲜血堆出来的社稷。所以咱们大明的脊梁最硬!不用女人的胸脯换和平,不拿钱帛贿赂寇仇敌人。不委屈屈服,不割裂疆土……以九五至尊,坐镇边塞之地,不许北虏涂炭子民百姓……”朱厚熜说着自家的历史,都觉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试问秦汉以来,哪一朝,哪一代,有大明立国之正?
没有!
咱老朱家就是这么牛!
三代以下,唯有大明。
有人吹嘘两宋文治,拼了老命论证正统……问题是有用吗?与其浪费吐沫星子,不如想象怎么收复燕云,拿不回来,说什么都是扯淡,怎么粉饰太平也没用。
朱厚熜的慷慨陈词,让许多大臣都颇感震撼,皇帝陛下虽然年轻,但能讲出这番话,真是有些东西啊!
虽然还不至于肃然起敬,但也侧耳倾听,丝毫不敢马虎。
“朕近日读太祖太宗实录,颇为感慨……洪武永乐,乃是我大明盛世巅峰。可朕再往下读。却不免心生犹豫,总觉得自己所读,还是大明吗?怎么有点赵宋的味道,难道我大明皇帝都改姓赵了不成?”
群臣一听这话,简直跟中邪了似的,傻傻看着朱厚熜,老杨一清张大了嘴巴,其余重臣更是目瞪口呆,费宏和石珤就想要挺身而出,劝说朱厚熜。
哪知道皇帝陛下用手一摆,拦住了群臣的声音。
“朕未尝胡言乱语,尔等不妨想想,弃大宁都司,弃河套,弃交趾,停止下西洋,毁掉海图,毁掉宝船……大明朝步步后退,有朝一日,是不是也要把北京城扔掉,跑到江南,当一个偏居一隅的小朝廷?”
“许是朕想多了,可大明朝疆土日渐萎缩,却是事实!”
朱厚熜扬声怒斥,“兵威不在,民生更加凋敝。太祖爷出身寒微,故此最懂民间疾苦,抑制兼并,体恤小民。可是到了如今呢?在册土地田亩,不及国初的一半,各地流民,数百万,上千万!朕不知道这里面还有没有像太祖一半雄才大略的人物,朕也不知道几时会有人登高一呼,天下响应,一起来反对朕这个皇帝?推翻大明的江山!卿等,你们知道吗?”
扑通!
杨一清跪倒地上,老泪横流,满脸羞愧。
“陛下,仁德爱民,励精图治,皆因臣等无能,以遗君父之忧……正所谓君忧臣辱,老臣忝列首揆,不能匡正去邪,为君解忧,情愿致仕回乡,请陛下恩准!”
朱厚熜这番话,能恐怖到让老油条都怕了,足见威力之大!
只是朱厚熜似乎还不满足,他主动过来,伸手拉起了杨一清。
“阁老,这事情跟你没关系。你在朝为官几十年,德高望重,睿智无双,有些事情,看得最为通透。当然了,还有刘老大人,还有谢阁老……朕今天请大家伙过来,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跟你们推心置腹,好好聊聊。”
朱厚熜含笑,“大家伙不要拘谨,朕知道你们都是饱学之士,满肚子的学问,历代的兴衰治乱,都在你们心里装着,给朕解惑不难……朕,朕只想请教大家伙,能不能告诉朕,为什么大明江山,从洪武永乐之后,竟然有了两宋的味道,虽然表面上还有那么一点气象,可说到底,都是强撑出来的,说白了,就是自欺欺人,你们以为有没有道理?”
岂止是有道理,简直太有道理了。
只是这话能随便说吗?
品评朝政得失,议论天子,又有几个脑袋啊?
朱厚熜见众人迟疑惶恐,就又随手指了一下仇鸾……“朕就拿他举个例子,替大家伙开个头儿吧!”
朱厚熜突然呵呵一笑,“朕让你去当个水手,前往昆仑洲,你不服气。说朕是想杀你,你有功劳,贵为侯爷,不该如此对待,话里话外,还说王岳嫉贤妒能,陷害你!”
“那朕问你……你知道三宝太监七下西洋的事情吗?”
“这个……臣……知道!”仇鸾额头上的冷汗瞬间就冒出来了。
“三宝太监不过是一个阉人而已,他多次出海,行程何止数万?他可曾一下子就死在海上,尸骨无存了?应天牛首山的坟,是给谁建的?”
“臣,臣,无知!请,请陛下降罪!”仇鸾趴在了地上。
朱厚熜冷哼,”你不是无知,你是无胆!你自诩将门之后,却连一个太监都不如!仇鸾,要不然你就给自己一刀,朕让你到司礼监当秉笔如何?”
此话一出,仇鸾脸都绿了,而更让他绝望的还在后面。
“皇爷,奴婢本不该说话,可这般无胆鼠辈,司礼监也是不要的,他进宫最多能刷马桶!”
听见没有,连太监都瞧不起你!
仇鸾羞惭愤怒,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整个人匍匐地上,已经瘫了。
朱厚熜怒骂道:“黄锦,你这个奴婢,也敢吓唬朕的大臣吗?”
黄锦梗着脖子,不服气道:“皇爷,若是连奴婢都能吓唬,让他去大同领兵,还不被小王子吓得尿裤子了!”

真是好有道理!
黄锦还不肯罢休,“皇爷,奴婢们最敬重岳爷爷,他老人家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命,天下就太平了。奴婢以为,这就是大明越发衰败的原因所在了。”





我是王富贵 第344章 不死的杨廷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
黄锦鼓着腮帮,义正辞严,小眼睛闪闪发光,小模样萌到了极点。王岳都忍不住想笑了,但是在群臣听来,却不亚于惊雷炸响,每个人的脸蛋子都被反复抽了好几下,打的是真疼啊!
绝不只是仇鸾一个,提到了海外,就畏惧如虎,仿佛出去就必死一般。
可事实并非如此啊!
不说别人,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几十年都在海上奔波,最后他的确死在了海外,但那是年纪太大,积劳成疾所致。
他的尸体也被带回来,安葬在应天牛首山。
事实证明,出海绝不是送死,你仇鸾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连个太监都不如吗?
黄锦这话诛心,不是一般的诛心,仇鸾大半条命都没了,其他人也丢了小半条。大家伙战战兢兢,不知道皇帝会说什么。
朱厚熜略微停顿,突然声色剧烈,破口大骂。
“你一个奴婢,也敢胡言乱语,简直岂有此理!朕和自己的大臣谈话,也有你置喙的地方,滚回宫里,给朕好好跪着去,回头朕再发落你这个狗胆包天的奴婢!”
黄锦的高水平发挥,不但没有得到夸奖,还挨了一顿臭骂。小胖子灰溜溜跑了。
等黄锦走了,朱厚熜才哼了一声,“这些奴婢,越发没有规矩,何尝不是大明之患!”骂过了,朱厚熜才又对群臣露出了笑容,尤其是首辅杨一清,还有其他几位重臣。
“阁老,朕方才说仇鸾的事情,并没有责怪的意思,朕只是困惑,我大明开国之初,那股子劲头,气吞万里的架势,都哪里去了?”
朱厚熜就像是好奇的学生,不断发问,可是他的问题岂是那么容易回答的!杨一清人老成精,自然知道其中涉及多少事情,可惜的是,他真的没有胆子说啊!
“陛下,太祖太宗,英明神武,亘古未有,我大明立国之初,乃是天星下凡,天命所归,那是几百年才有的盛世,后人比不上,也,也是情理之中的。”
“不!”
朱厚熜摇头,“阁老,你这话是在推脱,朕看过国初的战例,虽然大明横扫天下,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相反,死伤的猛士,绝不在少数。要说起来,独山堡大捷,俘斩一万多人,我方损失数百,放在国初,那也是很了不起的胜利了。还有麒麟,我们也有办法,从昆仑洲弄过来,献给朕。”
“这证明什么?要想打胜仗,不是做不到。要想扬威海外,也不是做不到。福国公不就是在倭国大展神威吗?看起来也没有多难!明明有人能做到,可还有太多的人,甘于堕落,畏敌如虎,这才是问题所在!”
杨一清快哭了,陛下你别这么好学行不行?再问下去,老臣就只能泄露天机了。
杨一清默然低头,在场群臣,也是面面相觑,有人已经颤抖了。文人们常喜欢感叹世风日下,朱厚熜所讲,就是这四个字,只不过朱厚熜的矛头所指,只怕正是他们这些人,被人当众撕下画皮,撤下脸面,这滋味能好受就怪了!
“阁老……朕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也让你为难了,那朕就换一个……朕继位之初,杨廷和一伙就逼迫朕,过继给孝宗皇帝。朕想不通,我活了十几岁,突然有人告诉我,你的亲爹是你叔叔,你该管另一个死去了十几年的人叫爹,朕连那个人都没见过啊!朕不服气,朕跟他们周旋,所幸,有阁老,还有许多忠贞之士,挺身而出,朕总算保住了亲爹。”
朱厚熜咧嘴苦笑,“彼时,朕以为一切罪孽,皆是杨廷和所为,若是能除掉杨廷和一党,整顿朝纲,必定天下太平,中兴有望。可到了现在,朕要兴学,让天下人都有读书的机会……在朝堂受到阻挠,不愿意落实下去。朕嘉奖开疆拓土有功的良臣,非议不断,朕让人出海探索,裹足不前……”
“阁老,杨廷和等人虽然没了,可朕总觉得,这个朝堂之上,有个魂儿!杨廷和他根本没死,他还在左右着朕的臣子,尤其让朕想不通,当初那些跟杨廷和分庭抗礼的人,现在也变得和杨廷和一般不二了!阳奉阴违,虚与委蛇,耍弄权术,把朕当孩子耍……”
扑通!
杨一清再也不敢听下去了,老头双膝跪地,痛哭流涕。
不能说了,再说他就该跟杨廷和一个下场了,甚至要学着刘瑾,来一个千刀万剐才好。
杨一清也不敢装糊涂了,“启奏陛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乃是当下国之大弊。譬如说,国初文臣,大多出身寒微,他们承蒙天子洪恩,一心一意,报答君王,竭忠尽智,不敢旦夕怠慢。”
“可是这一百多年下来,士绅不纳赋,不服役……积攒下庞大家底儿,不管干什么,都先想着自己,私心重了,公心也就轻了。大家伙不是才智不够,而是私信作祟……杨廷和虽死,但他遗留下来的党羽爪牙还在,还在左右朝局,流毒天下,遗祸无穷……”
朱厚熜突然笑了,打断了正在滔滔不断的杨一清。
“阁老,还在怪罪杨廷和吗?”朱厚熜笑道:“今天咱们君臣推心置腹,说什么都不要紧,朕只想听真话……假如不是杨廷和,而是你。或者费阁老,石阁老,又或者其他诸位爱卿,你们会怎么选择,是不是也会像杨廷和一样?”
嚯!
这哪是推心置交谈啊,简直是诛心杀人,陛下啊,你干脆拿把刀,把我们都剁了算了!
“臣等有罪!”
群臣悉数跪倒,黑压压的一大片,只剩下王岳,刘健,还有谢迁没有跪下,当真是鹤立鸡群,十分显眼。
“诸位爱卿,朕都说了,只是闲谈,你们何必在意!朕想问的是,如果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会那么干,是不是这个天下出了问题,是不是大明江山——病了?”
众人越听越毛骨悚然,陛下啊,不能再说了。
就算是傻瓜也听明白了,朱厚熜质疑的已经不是祖宗法度,而是千百年的规矩了,他这不是挖朱家的坟,而是在刨千百年来,文官治理的根儿!
“朕绝非良医,也不是妙手。只不过朕害怕了,怕什么呢?说来讽刺,就是那个麒麟神兽!”
“你们都以为,天降麒麟,朕会很高兴,没错,最初朕是很高兴,可朕问了致远侯之后,朕知道了,在昆仑洲,不光是麒麟,还有许多神奇的东西。而且朕还听说,有许多西夷,争抢着往昆仑洲跑,到那边经商发财。”
“朕恐惧就在这里,朕让人去海外,去昆仑洲,推脱回避,畏惧不前,可西夷则不然,他们争先恐后,勇往无前。”
“朕知道,如今的大明,还远远胜过这些蛮夷,可是这些优势,都是前人留下来的。我们只剩下啃老本。以现在的局面,还能啃多久?诸位爱卿,你们到底想过没有,要让大明变成什么样子?”
朱厚熜顿了顿,“朕很想知道你们的想法,不知道哪位爱卿能如实相告?”




我是王富贵 第345章 愚蠢的皇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
尽管王岳很钦佩朱厚熜的政治手段……可今天小朱的表现,还是让他叹为观止,甚至有种五体投地的冲动!
牛逼啊!
朱厚熜说得太对了,杨廷和在日,什么事情都干不了,杨廷和去了,也没有好哪去,还是击鼓买糖,各干各行。
这就好比海瑞在治安疏里面说得那样,刚刚罢黜严嵩,以为天下大治,结果严嵩倒台了,换上了徐阶,也没比严嵩好哪去,甚至更加糟糕了。
说到底,根本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病了……那到底病在哪里?这可要好好聊聊了。
“阁老,朕知道这话不好回答,你们不愿意说,那朕就说说……朕想让大明强盛,国势强盛,像开国之初那样,横扫天下,所向披靡,朕想让大明的百姓能过得好一点,最起码不要饿肚子。朕还琢磨着让更多孩童能读书,能入仕,为国效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你以为然否?”
杨一清急忙跪在地上,磕头作响,老泪横流,当真是感动到无以复加。
“陛下仁慈,老臣替天下苍生,叩谢圣恩!”
“叩谢陛下圣恩!”
群臣悉数跪倒,可朱厚熜却摆了摆手。
“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朕一个人能做到的。你们不是要致君尧舜吗?不是想解民倒悬吗?不是要名垂青史吗?朕希望你们大家伙,能按照这个标准,来思考国政,为国效力……朕着实不想听到那些无用的废话,更不想整天把心思浪费在扯皮上面。朕不想刚死去一个杨廷和,朝堂上还有无数个杨廷和!大明不能当赵宋,任何偏安苟且,抱残守缺的念头,都给朕统统甩掉。文官武将,必须勇于任事。朝堂上下,都要有进取之心。”
“对外开拓,不管多少,都是大功,朕一定会重赏,与其羡慕嫉妒,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不如也鼓足勇气,往外面走走,总而言之,大明朝不需要懦夫!”
朱厚熜这一番话,对朝堂震动,那叫一个大。
绝不是处置几个官吏可比,就算杀一百个首辅,风气不改,结果还是一样,相反,如果能扭转风气,就算是贪官污吏,也能发挥出不一样的价值。
朱厚熜的这番表态,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大明变了!
整个战略,必须彻头彻尾改变,不能因循苟且,不能故步自封,说句实在话,就连王岳都有些热血沸腾,他说得再多,做得再多,有些时候,都不如当老板的一句话。
历朝历代,从秦始皇开始,中华大地,就围绕着皇帝一人,建立起来一整套官僚运作体系。
皇帝本身权柄无限,为所欲为,皇帝的意志,就是整个国家的意志,皇帝的态度,就是整个帝国的态度……那有人要问了,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皇帝那么牛逼,为什么还会被暗算,还有人敢谋害天子?
这没什么不好解释的,天子本身权柄惊人,但是一些人却可以通过影响天子,来左右朝局。
宦官身为奴仆,可以狐假虎威。
而文官的手段更高明一些,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可以成为天子之师,通过教导储君,把自己的想法塞进皇帝的脑袋里。
从很小的时候,告诉天子,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这就跟那个经典故事一样,一根小小的木桩,就能拴住一头小象,时间久了。即便力量足够了,却也无法挣脱了。
朱元璋自然是文官们无法拿捏的,接下来的建文帝,就已经落到了文官手里,只能说朱棣的出现,算是个意外。
自从朱棣之后,不管是仁宗,还是宣宗,哪怕是顽劣乖张的武宗正德,其实都没有跑出文官划定的圈子之中。
至少朱厚照没胆子对老师杨廷和下手,这就是他最终英年早逝的原因。
这时候就要感叹一句,杨廷和真是自取其辱,自己挖坑自己埋,活活葬送了自己。
他选个一无所有的朱厚熜当皇帝,却没有意识到,这位天子身上同样也没有文官的枷锁,他是自由的。
这就好比一头野猪,肆无忌惮地冲进了白菜地,后果是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很多穿越前辈,费尽心力。皇帝依旧是烂泥扶不上墙,不够强悍。
可朱厚熜的表现,却总是超出王岳的预估,心脏都嘭嘭的,有点受不了。
“诸位爱卿,朕把话说了,也就不逼着你们了,不过朕觉得,你们心中也该有个想法,不能继续混下去了。至于今天,咱们还是接风洗尘,替两位老大人庆贺……来,咱们喝酒!”
满朝大臣都要哭了,这要是能喝得下去,那还是人吗?
手里的美酒,就跟黄连汁差不多了,还是超级浓缩的那种,喝一口都能醋心。可偏偏还有人火上浇油,往他们的心里撒盐。
老头子刘健颤颤哆嗦,浑身激动,胡子都跟着颤抖了,他抹了一把泪,感叹道:“陛下英明神武,铺有太宗之风,听过陛下的话,老臣深信大明中兴有望,只可惜老臣衰朽之人,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可,可老臣高兴,依旧高兴啊!”
这位老人不停笑着抹眼泪,确实也是让人感慨万千。
刘健是英宗年间的进士,他漫长的四途正好跟大明朝越发衰弱的历史重合了。
在很多人的描述里,这一段是风气开化,越发繁荣富庶,蒸蒸日上的一段。但是站在全局高度,就会发现,这是对内对外,不断妥协的糟糕岁月。
土木堡之变后,面对北虏,大明朝全面防守,每年都被鞑子劫掠欺凌,毫无还手之力。
对内,兼并严重,百姓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如果说还有人过得好,那恐怕就是整个士绅集团了。
经过长期的斗争,他们解决了勋贵,压制了宗室,消灭了外戚,就连宦官都被干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皇帝,也是他们掌心的玩物。
大有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之势……这要是不好,还有什么是好的?所以哪怕两宋再差,也有人穷尽一切辞藻,论证小民尊严胜过国家崛起,无他,屁股使然……
“老臣斗胆说一句,世风日下,为官者自甘堕落,私信作祟,利欲熏心,此皆始于李东阳,老夫可不是因为他曾经暗算老夫,就这么诋毁他。实在是此人软弱无能,曲意逢迎,结党营私,败坏世风人心。继之杨廷和,此人更加变本加厉,以阁员为属吏,以六部为家奴,耍弄权术,窃据大权,无所不用其极。”
“老夫曾听闻,两晋十六国期间,就有权臣,为了树立无上权威,便会想方设法,废除皇帝,所作所为,十分恶劣……只是这些人或许还想不到,竟然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打着议礼的旗号,逼迫天子,更换亲生父亲。如此悖逆人伦,无法无天。说白了,就是要树立他个人的权柄威望,这就是最大的无耻之处!”
1...130131132133134...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