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王岳一头雾水,“我说费阁老,你抽风了吧?我一大堆事,那么多百姓要迁徙,我哪有空管国子监啊!”
费宏猛地摇头,你当我老糊涂了?
“不是你蛊惑的,你跑国子监来干什么?你说啊!”
王岳气得笑了,“我怎么知道,你去问陛下吧!”
“陛下?”
费宏略微迟疑,“怎么跟陛下有关系?”
王岳呵呵两声,把手往里指了指……费宏愣了片刻,突然醒悟过来,我的老天爷啊!不会是陛下干的吧?
这可要了命了!
王岳不顾惊得说不出话的费宏,直接迈步进去。
很凑巧,朱厚熜就在里面。
“朕自从登基以来,还没来过国子监,不过朕对天下学子的关心却不少,不只是朕,自从太祖以来,历代天子,莫不如是。当年太祖刚刚登基,就选拔品官子弟,民间俊秀通文义者,入国子监,充为学生。赐以衣帐,后来更是厚给禀饩,岁时赐布帛文绮、袭衣巾靴。正旦元宵诸令节,俱赏节钱。不光是监生,就连监生的妻子,也有供养。在国子监历事生未娶者,赐钱婚聘,及女衣二袭,月米二石。”
“诸生在京师岁久,家中长辈去世,皆遣归省,人赐衣一袭,钞五锭,为道里费。其优恤之如此,此后历代皇帝,不断加恩,尔等身为监生,扪心自问,朝廷待尔等可有不周之处?”
朱厚熜所说,正是朱元璋给国子监生的优待。
很多人都抱怨,说老朱定下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俸禄,对待士人更是肆意杀戮,毫不留情,完全就是个疯子,野蛮人,什么都不懂的泥腿子……三百年的大明朝廷,也是个“三无”朝廷,皇帝各个昏庸,官吏人人贪污,连一个能打的名将都没有。
只是这些人根本不愿意正视,朱元璋留下了完备制度,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有好些制度,甚至传承几百年,哪怕到了后世,也能找到影子。
就拿国子监来说,在洪武年间,从天下所有州府选拔优秀人才,入学之后,不但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到各部历事,也就是实习!通过考核之后,才能为官。可以毫不客气讲,洪武朝之所以能治理有效,天下太平,和官员强大的行政能力,是分不开的。
朱元璋给予监生的待遇也是相当优厚的。
给衣服,给粮米,每年都发,到了节日,也给赏钱。试想一下,在六百多年前,一群穿着同样校服,谈笑风生,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出现在你的面前,该是何等的震撼。
谁又有脸说,大明朝无明君呢?
“朝廷待士人恩重,在几年之前,朕在左顺门之上,听到有人喊出,国朝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就在今朝!然后这帮人就让朕给打了!”
朱厚熜笑呵呵道:“朕用太祖爷留下的廷杖打的,血肉横飞,当场打死了好几个,打伤的更多!其中最低的也是六科给事中,更不乏红袍大员,朕没有留情。”
虽然过去了好几年,但左顺门在朝野上下,依旧是个禁忌,没人敢谈。
其实也不是不敢,而是朱厚熜身为胜利者,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没心思纠缠。而文臣这边吃了大亏,也不远把伤疤掀开,就造成了误解。
至于民间传说,什么朱厚熜心中有愧,刻意淡化,根本不敢再提……那纯粹是一些人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朱厚熜有什么愧疚?如果有,那也是杀得不干净,没能彻底扭转官风士气!
今天朱厚熜面对着一些监生,重提左顺门,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国朝养士,到底所为何来?是让你们跟朝廷做对?还是让你们结党营私,联起手,掣肘国策?恐怕都不是吧!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吃谁的向着谁!朝廷那么多俸禄粮米,总不能养一堆白眼狼吧?”
朱厚熜的声音在率性堂中,不停回荡,身在门口的费宏也听得清清楚楚,他只觉得心脏一阵憋闷,险些昏倒过去。
好厉害的天子,居然把手伸到了年轻人中间!
曾几何时,天子都是身居九重的,身边除了太监,就是一些内阁重臣,别说这些监生,就连一般的年轻臣子,除了节日和大朝,能远远看一眼皇帝,其他时间根本见不到,更别说听天子说什么了。
既然皇帝掌握不了,那就自然落入官员的手里,这不是理所当然吗!
可朱厚熜就打破了常规,他直接来见这些监生,将事情点破,后续会有多深远的影响,还真不好说。
但是凭直觉,费宏就觉得往后座师门生的那一套,只怕是完不成了。
“朕过来跟你们说这些,是想讲一件事,朝廷刚刚重创蒙古,数千里疆土,归入大明的手里。开疆拓土,中兴大明,这恐怕是任何人都希望的。但是要守住这些土地,实在是不容易。不少人都劝朕,要行羁縻之策,册封蒙古首领,让他们为大明戍边。”
“可若是这么干了,那还是战胜鞑子吗?更何况靠着鞑子戍边,会不会重演安史之乱?”朱厚熜重重叹了口气,“在这个关头,有许多百姓,愿意前往大宁屯田,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们的作为都是有利于朝廷,帮了朕的忙!”
“至于你们……能入国子监,恐怕就没有穷人,没有吃不饱,穿不暖,必须背井离乡讨生活的穷苦人。你们能站出来,是替朕分忧,为了大明解决困难。大明朝养士,养的是你们!而不是左顺门的那些逆臣贼子!”
“两宋养士三百年,不过得一文天祥。大明养士百五十年,有尔等挺身而出,朕心甚慰!”朱厚熜抑扬顿挫,显得情绪高涨,心花怒放。
“有尔等忠贞士人,我大明德行,远胜大宋万倍,朕实在是高兴啊!”朱厚熜猛地扭头,一指外面。
“瞧见没有,朕打算在三公槐旁,刻下石碑,如实记录此事。你们可以放心,去了北境之后,只要尔等能忠心朝廷,立下功劳。朕一定不吝官爵……要知道,在国初的时候,监生和进士都是一样使用,甚至监生还在进士之上!没有什么非翰林不入阁,朕等你们十年,等着你们入阁,替朕分忧!”
朱厚熜慷慨激昂,王岳还能说什么,这家伙简直就是画大饼的高手,没瞧见吗,这几十个人都被煽动得嗷嗷叫了。
别说让他们去北境,就算去地府,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
“费阁老,其实你们当初真的不该不管北境的,你说若是内阁能派遣一些官员,拿出粮饷,帮着排忧解难,何至于把陛下逼到这个地步啊!”王岳摇头感叹。
费宏老脸涨得紫红,这是彻底翻天了……有天子垂青,又有广阔的空间施展,或许要不了多久,北境出来的官吏就会彻底改写大明朝廷的格局!
费宏切齿半晌,突然低声道:“抚远伯,你当老夫吃亏了吗?你瞧瞧那堆人里,最前面的,那个白脸的,就是老夫的儿子!抚远伯,往后还要请你多多提携啊!”费宏露出老怀大慰的笑容……你以为老夫在第一层,错了,老夫在第五层等着呢!





我是王富贵 第377章 出塞就有好运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
“呵呵!”王岳轻笑,“费阁老,你就不怕我给你的儿子穿小鞋?这么好的孩子,落到了我的手里,会是什么下场,就只有天知道了。”
费宏听到这话,眨了眨眼睛,“抚远伯,你要是真这么干,老夫可感激不尽了!”
这下子轮到王岳吃惊了,这老头没吃错药吧?
“抚远伯,你赶快处置了圈子,到时候老夫既弹劾你公报私仇,嫉贤妒能,胡作非为,割据一方,图谋不轨!”
“你陷害不了我!”王岳低吼。
“但是老夫可以安全脱身啊!”费宏两手一摊,低声道:“抚远伯,我给你说句实话,老夫真的怕了,可我又不能像贾咏那样不要脸。老夫现在只求一个体面收场……咱们挑明了说,你是想成全犬子,还是成全老夫,随便吧!反正肉烂在锅里,老夫也不亏!”
王岳都傻了,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名厨背后有名厨啊!
你的千层饼做得好,人家的更好,岂止是五层,姓费的都站在十层之上,简直要到十八层了!
“费阁老,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调教令郎,让你大吃一惊的!”
费宏两手一摊,你随便吧!这孩子老夫是教不了了。其实当下的国子监,早就不复国初的光景,科举才是正道。
从国子监出来的,能当个县令,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费宏不是不知道,但他还把儿子送过来,不是他想害儿子,而是他这个宝贝儿子,真是没什么读书的天赋。
一块朽木,你王岳还能雕出什么花样?
亲爹都放弃了,你一个外人,能逆天吗?
费宏正在思索着,朱厚熜已经点手,把他们叫过去。
这些监生愿意去大宁,都是宝贝疙瘩儿,王岳必须照顾好了。
至于方才的话,更是关键,国朝养士,要养什么样的,朝廷用人,该用什么人才……必须讲清楚。
从现在开始,必须整顿吏治,从上到下,务必做到如臂指使,朱厚熜已经受够了掣肘扯皮,他重提左顺门,也是在告诉所有人,别忘了朕手里还有廷杖了,别逼着朕大开杀戒!
给内阁的任务布置下去,这是个水磨工夫,缓不得,却也急不得。
关键还是看怎么向大宁移民,举朝皆以为化外之地,九死一生,王岳到底有多少本事,能弄出不一样的结果?
大家伙都拭目以待。
“你叫费宣?”
年轻人用力点头,脸色还有点泛红……王岳皱眉头了,一个大小伙子,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你这次去大宁,有什么想法?我想听实话。”王岳沉吟道:“什么都可以说,比如你想建功立业,想要升官发财……总而言之,是真话就好,我们彼此了解,才能安排妥当,不会耽误大事。”
对于这种比较腼腆的,王岳只能耐着性子,循循善诱。
费宣愣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我,我想去……看书!”
“看书?”王岳简直想笑了,“你一个国子监生,不在国子监读书,跑大宁去干什么?那里又能读什么书?”
“读,读这个!”
费宣突然鼓起勇气,从怀里掏出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册子。“
王岳扫了一眼封皮,顿时就皱眉头了。
“你从哪里弄来的?”
费宣道:“我,我是花一百两银子买的……只可惜这是个残卷,还是手抄本。或许是从哪个哪个……坟里挖出来的!”
“坟里?”王岳哭笑不得,“你怎么会这么想?”
“这,这是很高明的算学,我从来没有见过,我想一定是前辈高人,失传几百年的著作,偶尔被挖出来,原本已经不知所踪,只抄了一些题目,流传市面上……就,就像竹书纪年一样。”费宣兴奋道:“不过光是这些残卷,就已经让我大开眼界了。我想好好钻研,只可惜我爹不让,他还告诉了国子监的师长们,对我严加管束。没有办法,只能找个清净的地方。”
王岳想到过所有的可能,唯独这种可能,让他万万没有料到。
“那你去了大宁,不做事,只是读书,我给你这个方便干什么?”
“这……”费宣脸涨得通红,还真是个问题,他怎么没有想到呢?
“大人,你,你给我机会,把这本书研究透了,我就能飞天遁地,无所不能了,到时候我再给大人做事。”年轻人眼睛锃亮,没有半点尴尬和荒谬。
王岳捏着他的小册子,看了两眼,随手往旁边一扔,费宣还急了,你扔我可以,怎么能扔宝贝呢?
“数学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问,你要是想学高明了,还是要参与实践。去了大宁都司之后,计算田亩,计算矿产,计算各种收益,还有要制作新的工具,加工零件……这都离不开数学,你要是觉得自己能有建树,不怕辛苦,就打起精神头,好好学,别丢人!”
费宣眉头紧皱,什么意思啊?
在大宁都司能学到算学知识?
真的,假的?
还有,听这位抚远伯的口气,貌似他很懂算学啊!对了,还有这本奇书?
“大人,大人,你那里是不是有全本啊?能不能给我一套?或是借给我!让我瞧一眼也行啊!”
费宣追到了外面,王岳已经头也不回离开了,他无奈返回,只能抓着三五真经的残本哀叹,还有没有机会,能一窥全貌啊?
急死人了!
……
王岳出来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想大笑一场……费宏多半是因为儿子沉迷算学,被他看成了废物。
而这个费宣有意思,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三五真经”的残本,还煞有介事钻研起来,然后这小子又落到了王岳的手里,你说还有这么巧的事情吗?
王岳眼珠转了转,不用问,一定是崔士林那小子出了差错,书肯定是他流出去的,或者说,这小子都不知道,书是怎么丢失的,又怎么被分成了好几份,还让人卖了高价……
回头一定要好好查查,等都弄清楚了,保证是个乐子。
王岳稍微思索,就开始果断布置移民事宜,这是的确不能拖了。
卜赤还活着,那个格根掌握右翼三万户之后,竟然号为俺答汗!
早知道他就是那个横行九边几十年的俺答,王岳才不会一心对付卜赤呢!他一定先废了俺答,解除这个最大的威胁。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王岳能做的就是赶快进军草原,先到先得,把根扎下来,接着就好说了。
江南的移民还没到,先动身的都是北方人,以京城附近为主,还有几个山西人。
“每一百人,作为一个迁徙小队,我给你们提供八十柄刀,二十支火铳……这是基础武备,如果还想要其他的,就需要出钱购买,或者采用分期付款模式,向朝廷借贷。”
王岳的第一条,就告诉所有人,这是一场武装移民。往草原上进军,没有武力支持,简直就是笑话。
“给你们这些东西,是让你们对付一些野兽,还有零散的鞑子,朝廷的兵马也会在周围巡逻,遇到了意外情况,会立刻救援……不过还是那句话,凡是都有风险,朝廷只能尽力做到周全,却难以尽善尽美。有很多困难,还需要你们自己克服,总而言之,大家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听到了王岳的话,这些人非但没有失落,反而有点惊喜,尤其是那几个山西人,更是手舞足蹈,兴奋地跟旁边人嘀咕。
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五两银子,花得还真值!
这些年也有一些山西人活不下去,从杀胡口等地进入大漠草原……说实话,有一多半,都死于非命。
剩下的还有更多,变为了鞑子的奴仆,替蒙古人耕田种地。
只有极少数,或是找到了经商的途径,或是攀上了权贵,有了自己的产业,算是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只是这个富裕并不踏实,大明可不承认他们,相反,他们既是天朝弃民,又跟鞑子有往来,妥妥汉奸,是需要灭九族的!
所以他们普遍提心吊胆,这一次不同,鞑子的主力被干掉了,有大军庇护,又是组队迁移,已经是五星级待遇了,还要什么啊!
就这样,第一支迁徙的队伍,出了古北口,踏上了北上之路。
费宣也在这些人中间,最初他还是很兴奋的,可走出了差不多三天,兴奋劲儿消耗殆尽,剩下的就是无尽的疲劳,茫茫草原,漫天黄沙,远没有那么诗情画意。
这天中午,他们在一片湖边休息,吃一些干粮。有人见湖里的水十分清澈,就忍不住捧了一些,可是当水进入嘴里,立刻弥漫着苦涩咸腥!
真不愧是化外之地,连水都不能喝,呸,呸,呸!
有人疯狂吐槽,立刻引来一群人附和,唯独费宣,他淡淡一笑,不以为意,他看过杂书,知道塞外之地,以苦咸水居多,根本不能喝的,会中毒……不过他记得,三五真经里面,有一道题,就是计算从咸水里面,提炼食盐!
莫非说,这湖水里能变出食盐?
这么大的一个湖,该有多少盐啊!费宣忍不住张大了嘴巴……




我是王富贵 第378章 大宝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
王岳亲自领兵北上,除了绑架蒙古太后,又跟卜赤干了一架之外,王岳还有很多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盐。
准确说,是包含食盐成分的盐湖……这种咸水湖在蒙古草原有广泛分布,大大小小的盐湖,储量十分丰富。
可以说,这些盐湖就是一个个聚宝盆,只要开发出来,就可以坐着数钱,毫不费力气。
王岳是一眼就看上了这些无主的盐湖,并且打算以此来大发横财,狠狠赚一笔。但是王岳了解之后,发现了问题。
在明代,人们可不是不懂如何利用盐湖,相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光是大大小小,分布各地的盐池,就有22处之多。
而且明人还找到了如何获得食盐的方法,那就是在春季,将盐湖水引入预先挖好的晾晒池中。
这个时间必须把握好,因为一旦时间过长,湖水会繁衍藻类,影响食盐的品质。
而引水之后,赶上大风骤起,一夜之间,池地就便是结晶的大粒食盐。
不用烧火蒸煮,直接利用自然风,得到的池盐品质极好,在市面上算是第一等的,比起海盐贵了不少,深受大户推崇,许多人家早起刷牙,用的就是这些盐池生产的青盐。
弄清楚这些之后,王岳彻底灰心丧气了。
什么利用盐湖啊,什么自然蒸发啊……这些技术找明代都有了,而且还非常成熟,想要以此发财,还是歇歇吧!
就在王岳打算放弃的时候,北境都护府的成立,让他看到了机会。
你们不是不管粮饷吗?
不是让我自己解决吗?
好啊,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挖矿太慢了,种田也需要一年。
王岳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字:快!
不但要快,还要量大,实惠,回报丰富!
最好的东西,就是食盐!
迅速向国内倾销食盐,为整个北境的发展,赚取第一斗金。
而且晾晒,销售食盐,还能造就一批富裕群体。当看到移民果然能致富之后,带动的效果可想而知。
整个北境开发,恢复大宁都司的计划,赢得了开门红……一切完美!
“师父,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也知道,你这件事不可能办成的,你就是做梦呢!”说话的人是王岳的大徒弟,福国公崔士林。
他没掺和这一次作战,那是因为他去了倭国,摆平围攻石见银山的事情,他回来了,还带着不少银子,乐颠颠回来。
结果刚回来,就被王岳叫来,让他出钱买北境的池盐,对此崔士林只想说两字:休想!
倭国人私下称我叫魔王,我认了,咱就不是人了,能怎么样?
被敌人忌惮咒骂,那是一个战士的荣幸。
要是敌人夸你好,那才应该反思,看看是不是除了问题。
只是回到了大明,崔士林才意识到,他不是人,可师父太狗了!
“师父,咱大明的食盐有三个来源,西北的池盐、西南的井盐,还有两淮两浙的海盐……每一处都有盐商把持,而且这些人跟朝廷盘根错节,势力强大。人家把肉都分完了,您老非要冲上去,啃一口,您说人家会答应吗?”
王岳翻了翻眼皮,他当然知道盐商的厉害。
事实上徒弟杨博的家里,就是大盐商。
自从废除开中法之后,这些大盐商向户部交钱,换取盐引,然后利用盐引,从盐场购买食盐,再运送到指定区域销售,靠着朝廷特许,基本上就是坐在家里数钱。
要想在食盐上分一杯羹,首先要冲击的就是户部,二百多万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几乎是岁入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更可怕的是地方上,大大小小的盐商,他们肯定会联手抵制。
而这些盐商又勾连着地方衙门……这是多大的利益集团啊!
和这个“盐帮”比起来,杨廷和集团都显得娇小可爱了。
“师父,弟子真的劝你一句,咱别折腾了行不?”崔士林真想给王岳跪下了,你让我过两天安稳日子行不?
王岳冷哼一声,“盐利是我眼下最容易抓到,也是数额最大的一笔钱,不光利润够多,而且还持久稳定。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手的。而是我对食盐动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能降低盐价,得到百姓的拥护,只要有百姓支持,我一无所惧啊!”
崔士林依旧不看好,“我说师父,户部那边能放手吗?内阁能轻易通过吗?我看八成又要来一次左顺门了。到时候血流成河,您可别怪弟子没提醒你。”
王岳听着崔士林的话,突然很感慨。
“你小子进步挺快啊!”
崔士林哭了,“师父,这不是弟子进步快,是明摆着的事情,弟子要是再不清楚,那弟子就蠢死了!”
王岳轻哼了一声,“那你以为自己不蠢啊?你当我会直接跟内阁讲吗?”
崔士林不解,“师父,你打算怎么办?”
“这个吗……你现在就进京,代表北境,要求签一个通商协议,为了北境养兵,必须减免税赋,其中要包括两项,一个是肉类制品,还有一个是山货。”
崔士林皱眉头,“师父,弟子愚钝,实在是不知道,您这是要干什么?”
1...144145146147148...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