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魔养成系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好,很有精神,都很有精神……那我先问一下,你们有实验计划文档么?”
常刻晴瞬间将手里的实验材料递了上去:“请。”
刘涛尽量快地翻看起来,面对如此精神的李峥,他是不敢再耽误了。
可纵是如此,这个过程依然又消耗了10分钟。
“计划的……的确是很清楚了……”刘涛看到最后,看得掌心都冒出汗来,声音也虚了不少,“问题是……这种实验……我从没做过啊……不不,不是我,是没人拿电镜这么做过……”
沈一云也在他后面一直盯着材料看,此时也难免迷糊起来:“这个方法……确实跟我们做有机光伏材料的分析不太一样……”
话罢,她抬头问道:“这套流程有没有外国实验室介绍过?”
到此时,李峥已经精神得不能再精神了,精神到烦躁了。
“这是一次开创新方法的实验,具体情况我们的立项报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李峥冲着刘涛点头道,“这份实验计划也早已发到您的邮箱里了。”
“啊……是……”刘涛倒抽了一口气,揉着后脑勺道,“我以为是比较常规的……材料分析……就是做个小论文,随便哪个期刊发一发那种……其实我们这边多半都是那种实验,毕竟冷冻电镜是新技术,很容易水……很容易出论文,但没想到……你们是这种开创性的课题……”
刘涛说到这里顿了顿,又寻思起来:“这个我不太好掌控……这样,我请示一下……不不……得把实验材料发给几位领导批示……”
听到这句话。
集体瞪眼出现了。
甚至包括史洋。
“刘哥咱不至于吧?”史洋凑上前说道,“这个试验没有任何危险的点,只是针对小分子做了一些优化罢了,甚至比好多试验都要简单,有请示的功夫我们都做完了。”
“可这套流程不在标准的实验手册里……”刘涛连连摇头,“我们只做有章可循的实验……除非是教授来,确实可以做一些开创性的内容……”
“这个可是周老板点头的项目啊。”史洋点着报告道,“这都不够?”
“可……”刘涛翻着材料道,“上面并没有周院长的名字,哪怕是指导老师也好。”
“哎呀,要不要这样!”史洋急恼挠头,“这好不容易进来了,怎么还闹这么一出。”
此时,李峥的手已经摸进了口袋。
他实在不想因为这种小事情打扰周毅,但实验时间总共只有4个小时,这已经40分钟过去了,再拖下去,今天能不能做都是个问题了。
犹豫之间,屠夷寇忽然按下了他的胳膊,送上了一个“老哥稳的”的眼神后,起身悠悠走向了刘涛。
“朋友,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也容我直言,说几句不得不冒犯的话。”屠夷寇抿着嘴拍了拍刘涛小老弟,“朋友你看啊,我们的报告、文件流程之类的东西,早就到位了,但你现在才看,这是不是有渎职的成分在里面?按照你所谓的这些个流程,在我们入场前,你应该也做好相应准备的对吧?”
被屠夷寇这么拍打着,刘涛非常努力地说道:“这个……这个实验是突然加的,还来不及……”
“没关系,我还没说完。”屠夷寇接着又抓起实验报告,在桌子上拍了拍,“朋友,你再看,这个实验是周院长亲自起的项目,诸多领导都有批示许可,这也许代表他们极其看重这个实验,又也许代表我们中有你惹不起的人,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不是不给我们面子,而是不给领导们面子,不给我们的背景面子,不给中华科研的未来面子。”
“…………”刘涛愈发紧张起来,不觉间又擦了把汗,“……那……稍等……我再看一下那几个批示文件……”
“不急,我还是没说完。”屠夷寇抬手四望道,“此为电镜重地,机缘宝贵,我等亦非凡夫俗子,理应争分夺秒,这个实验也没什么违规操作,纯属超出你的认知罢了,如此情境之下,你因一个莫须有的责任推脱,而耽误了国家的资源,浪费了多项国际竞赛冠军的时间,这又该如何论?”
“……”
“渎职是为不仁,违背领导是为不忠,耽误我等时间是为不义。”屠夷寇最终又重重拍了一下刘涛,“回头吧,朋友,不要做这种事了。”
“我……我……”刘涛快要被说哭了,只转望沈一云,“那……你帮我一起盯着点……”
“盯……盯……”就连沈一云也被感染到了,“不敢不盯……”
在领袖的一番思想工作过后,终于在19:47分,李峥一行进了内室,站在了冷冻电镜面前。
出于对效率的追求,第一次试验由史洋和莫念担任主手,李峥大局观指挥,常刻晴全程记录,林茉茗看热闹,领袖趁机研究电镜的构造和零件。
按照刘涛的要求,他们尽量缓慢适度地展开了实验,同时口中要对自己的行为展开说明,确保一切都在刘涛的掌控之中。
这就导致了一个滑稽的场景。
他们好像成为了老师,在给刘涛讲课……
莫念首先取出了一袋白色粉末状晶体,缓慢地展示在刘涛面前:“这是我们选择的模型化合物——孕酮。”
“哦……”刘涛张着嘴呆呆应了。
“那么现在……我要把它倒在纸上……”莫念说着,缓慢地将孕酮粉末铺在了纸上,而后冲史洋抬了抬手。
“而我呢?”史洋抬着双手比划起来,“我要取少量孕酮粉末,置于两个玻璃盖片之间压碎,看清楚了哦……”
“哦哦……”刘涛使劲点头。
史洋做的时候,莫念还在旁边讲解道:“下面,史洋将把压碎后的细粉末,沉积在多孔碳铜网上……同时,我要去那边取液氮……看清楚,我带好手套了,不会被冻伤。”
史洋接着说道:“然后呢,等莫念取来液氮,我就要把这张铜网放进去进行快速冷冻,接着置入电镜开始采集信息……”
“好了好了……”刘涛终于忍不了了,“你们做吧……别说了……好像我是个弱智一样……”
“不是你要求的吗,刘哥。”史洋哈哈大笑起来。
“别贫了,液氮来了。”刘涛摆了摆手,“谁知道你们几个大一新生都是熟手……”
接下来,少了刘涛的各种要求,步骤顺滑了很多。
当样品置入电镜后,众人立刻转战旁边的工作站屏幕前,由史洋操作软件进行李峥所要求的旋转投射。
形象的说,这就像是一次分子级的ct,通过不同角度的海量扫描,构建出整个分子的结构模型,因此如何控制旋转,旋转多久是一个很关乎效率的问题。
刘涛和沈一云此时也投入进来,在旁出谋划策。
而李峥与常刻晴,已经在旁边的实验台前,制作起下一组样品。
按照李峥的计划,有限的时间内,小组六人都要尽可能多的操作实验,这虽然有损效率,但为了更强的人才储备值得牺牲。
没办法,作为魔皇,这是起码的格局。
他知道每个实验室都在没日没夜的忙什么,也知道黄河二号牵动了几百个单位和数千名工程师与科学家。
他知道眼前的昂贵设备很可能是欧美某个私立中学的玩具,也知道张善栋、刘涛在想什么,周骁又是在为什么而坚持。
他知道有杨振华、解其纷那样的妖人,但这个世界同样也需要徐悠悠,乃至于楚佑华那样的学术领袖。
科学边际就是他的大本营,这个实验室就是他的第一役。
此时,在李峥的视野中,科学边际的形态又发生了玄妙的变化。
不再是峡谷战场的队伍,也不再是下副本的小组。
而是……
参谋长:常刻晴。
外交官:林茉茗。
政委:屠夷寇。
大将:莫念。
总司令:李峥。
正如周毅所说,出名要趁早。
这个学阀,我当定了。
学魔养成系统 365 这些年值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学魔养成系统最新章节!
当李峥和常刻晴在制备下一组样品的时候,史洋和莫念已长舒一口气,完成了“旋转”ct。
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分钟,但3.73g的数据已然传输至储存阵列,但此时这还只是一些单纯的高精度图像,要将其解析为三维结构图,仍需软件与算法的帮助。
史洋身后,刘涛看着屏幕上像是一坨黑煤球一样的小分子,不禁探身抬了抬眼镜。
“不错啊……第一次就照这么清楚……”
“我也是惊了……”史洋同样擦了把汗,“玩冷冻电镜的难点主要在于样本晶体制备,只要样品纯度和参数到位,谁都能读出漂亮的结构……可我们这次……好像就随便磨了磨?”
莫念跟着点头道:“确切的说,是将化院常备的孕酮随便磨了磨。”
“等等……”旁边的沈一云一惊,“这个样品不是你们精心准备的?”
莫念摊手:“随随便便从耗材那里取的。”
“这……凭什么啊?”沈一云抓头大叫,“我们组要做个合格的样品可是要搞上十天半个月的,做一堆结晶能有一个好用就不错了。”
“这不一样,根本上就是不一样的。”莫念比划道,“类似你们这种常规的电镜使用策略,依然是处于生物思维内的,按照生物思维,你们认为冷冻电镜天生就是要分析一些少见的、复杂的大分子、蛋白质结构,为了去除干扰,分析出指定的信息,对样品的需求是苛刻的。而我们相反,只想看看简单的小分子结构,随处可见,且纯度极高。”
“可分析小分子结构的金标准,不该是x射线单晶衍射么?”沈一云急切地比划起来,“要搞出合格的晶体同样是难上加难啊。”
“所以我们才要用电镜啊!”史洋兴奋地抓起了沈一云的双肩,“升维了,姐姐!我们这次给化学显微镜升维了,从x光升到了ct了。”
“可……这……”沈一云甚至忽略了史洋没洗手这件事,只呆呆说道,“这也太简单了……3分钟?”
此时,制备好下一份样本的李峥已经走了过来。
“应该是10分钟。”李峥看过屏幕后,回身冲刘涛道,“接下来我们要用adaboost算法筛选出合适的图像进行三维构建。”
“嗝……哦。”刘涛慌得打了个嗝,“来个人,跟我去用外面的工作站做。”
“我我我!”史洋一跃而起,满眼精光地冲李峥点了点头,而后一语不发,推着刘涛出了实验室。
李峥接着坐到了操作台前。
“这一组做140°衍射,每秒旋转0.5°,分辨率为0.8?。”李峥提了口气,活动过脖颈后冲旁边呆滞之中的沈一云道,“辛苦指导一下了。”
与此同时,最拉胯的领袖、林茉茗二人组展开了下一组样品的制备,但实际上两个人的眼睛始终都锁定在了电镜本体上。
屠夷寇:得想个办法拆一台……
林茉茗:得想个办法买一台……
正当他们的第三组样品置入电镜的时候,突然就传来了砸玻璃的声音。
史洋在外面张牙舞爪,疯狂招手。
“卧艹……不会吧……”沈一云大惊,下意识瞅了一眼挂钟,“13分钟?”
李峥却只是吹了口前额的头发起身道:“你盯着点,我出去一趟。”
“我也要去看啊!!!”
“下次,下次。”
李峥小跑到门前,刚一开门,史洋的叫嚷声便如一泻千里般涌入了内室。
“甘妮娘的李峥!!这就成了!!!”
一听到这个,里屋人全部忍无可忍,放下了手头的实验就追出去了。
唯有领袖,驻足原地,趁着他们出去看图像的功夫暗暗凑向了电镜本体。
外屋,所有人都凑到了工作站屏幕前,把茫然的刘涛挤到了很后面的地方。
“这他妈也太快、太简单了!!”史洋指着屏幕嚎叫不停,“x光半个月都不一定干好的活儿,电镜10分钟就搞定了!!”
“啊……”沈一云瞪着屏幕上那张像是鼹鼠地道一样的结构图,摘下眼镜使劲揉了揉,又看了一次,“虽然有些潦草……但这个结构……确实是黄体酮没错……”
后方,林茉茗使劲跳了很多下才勉强看到了图,不过依然不敢太高兴,气喘吁吁问道:“这个,这个……真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为什么没人发现?我们是第一个?!”
“暂时是……不过……确实简单过头了。”李峥虽然很满意初次解析出来的结构,但依然皱着眉头,思索过后,终是掏出了手机,同时冲史洋道,“这张图立刻传给周成环,我要申请赶进度了。”
“ok!我直接发邮件,把参数一起发过去。”史洋的小肥手光速微操起来,在三个屏幕三个键盘之间来回腾转。
……
四十分钟后。
当周毅冲进实验室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呆滞的刘涛,一个思索人生的沈一云,一个正在处理数据的李峥,以及一个正在填写实验报告的常刻晴。
大家顾不得跟周毅打招呼,周毅也顾不得跟大家打招呼,只直挺挺冲到屏幕前,抢过鼠标,快速阅览起三次实验的分析图像。
片刻后,周毅猛一回头,险些甩掉眼睛:“刘涛,你亲眼看着这个流程做出来的?”
刘涛愣了好一会儿,才想头:“对……对……比其它100%的实验都要简单明朗……”
周毅立刻陷入了震颤,几次想扶正眼镜都失败了,最后干脆扔掉眼镜,一把抱起了李峥。
“我的天啊!!!”周毅死死抓着李峥的脑袋,血瞪着双眼,恨不得要把脑门贴上去,“你他妈怎么想到可以这么搞的!!!”
“灵……灵感到位了……”李峥完全不敢直视周毅,生怕成环,“这个时间还打扰您……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实验实在简单过头,即便我们不做,别人做出来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想算进化院的成果,希望您能想办法再给我们争取一些实验室操作时间。”
“争取!!必须争取!!”周毅放下李峥,拿起眼镜,死瞪着玻璃窗内仍在微操的莫念、史洋等人,指着里面说到,“立刻先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把事情说得大差不差,图贴上去就可以,我拿这个拍院长脸上,给你们抢7x24小时电镜待遇!!”
他话音刚落,旁边工作站前的常刻晴便已抬头:“已经发到您邮箱了,需要打印版的话我立刻去印。”
周毅又一个猛汉扭头,刚戴好的眼镜再次甩飞出去:“这才两个小时!!”
“确切的说,是1小时10分钟左右。”李峥俯身帮周毅捡起了眼镜,“啊……碎了……”
“艹,真麻烦。”周毅拿过眼镜,干脆直接把碎裂的那个镜片捅穿,而后匆匆戴好,一把又将李峥拉起,“走!跟我杀院长家去!!”
话罢,他又转瞪刘涛:“小刘你辛苦一下,今天他们说结束之前你就不要走了。”
“……哦。”
……
实验的顺利程度远超所有人的想像,直到9点40分,李峥坐在化院院长张石磊家客厅的时候,依然有些魔幻。
科研圈,虽然学阀等问题饱受诟病,但有一点是绝对优于其它所有领域的。
那就是领导,他真的懂技术。
至少在硬核理工科领域内,掌管权力的人必须有足够的学术成果,绝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
张石磊虽然头发不多,其貌不扬,且被日常管理事务缠身,但其学力依然高达2482,学资更是超了周毅一万有余。
一般而言,李峥一旦看到这种数据,就知道事情稳了。
果不其然,张石磊只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又与刘涛打了个电话,这便遁入书房,展开了一系列的沟通。
按照周毅的解释,现在的冷冻电镜主要是胡增武的有机光伏团队在用,如果将近期的使用权全部安排给李峥组,必须要对胡增武说明情况,并予以安抚。
胡增武毕竟是一个重大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如果他不点头,即便是张石磊也不可能将实验时间硬抢过来。
周毅虽然有决心,但一想到胡增武,也难免有些顾虑。
“哎呀……早知道你当时集训就不要惹他了嘛……”周毅摘下眼镜,擦着空洞的镜框嘟囔起来,“谁知道这种时候会撞上……”
“是啊,这谁知道啊。”李峥摇头一叹,“没事的,周院长,胡教授要是不同意,我们就晚上加班,大不了晚七点到早七点。”
“先不说你们扛不扛得住,那实验室运维人员怕不是要起义了……”
“嗯……我们有个组员可以付他们加班费。”
“哈……哈哈……”
“她是认真的,带资进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不可预见的问题。”
“这也有带资进组?”周毅靠在沙发上摇头叹道,“不过这也算是有眼光了吧,如果提前知道你们能有这种成果,还这么快……怕不是半个圈的人都要求着你带资进组了。”
正说着,张石磊走出了书房,满脸讶异。
李峥和周毅连忙起身,从他的脸色来看,这次谈判的结果似乎不太好。
“老胡啊老胡……”张石磊不断摇着头走到茶几前,“怎么就……就一口答应了呢?!”
李峥和周毅同时神色一震。
张石磊却怎么都想不通,冲李峥道:“胡教授本来咬死不同意的,但一听你的名字就松口了,说你是块料子。”
“???”周毅一震,眼镜再次失控,“这是我认识的那个胡增武?”
张石磊跟着问李峥道:“你们是不是有交情?”
“嗯……以前去胡老师实验室帮过忙。”李峥挠头笑道,“胡老师可以的,他也是这块料子。”
张石磊愣了一下,看了眼周毅,二人同时大笑起来。
“那我一定转达给老胡。”
“看来小李的肯定很重要啊。”
再次坐定后,院长夫人也才送上茶水。
李峥本欲赶回实验室去,放两位院长详聊,却又被硬留了下来。
每个年龄,每种立场的人,看到事物总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思考。
对两个院长来说,眼前两个小时的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个实验是必然有大成果的了。
搞定了胡增武后,相比于李峥的争分夺秒,他们已经心照不宣地想到了下一步。
对了个眼神后,张石磊放下了手上的实验报告,看着李峥郑重地点了点桌子:“李峥,按照我和周院长的判断,这个,值一个cns。”
李峥听到这个,并没有太多的表情。
那肯定是值的啊!
毕竟是系统里的前沿突破内容。
所谓cns,并不是一个电信运营商,而是三本科学刊物。
《cell》、《nature》和《science》。
对大多数科研人而言,刨去不太实际的诺贝尔外,能出一篇cns论文,几乎是每个人的最大理想。
换言之,一个发过cns的人,走到哪里,都配得上称为大佬了。
以此为实力标准,固然有些迂腐,或崇洋的成分。
但很遗憾,这至今仍是最靠谱的标准。
不仅靠谱,而且值钱。
几乎在国内任何入流的院校,只要成功发表一篇cns论文,都将获得一笔50—100万不等的奖金。
另一点遗憾的是,很多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因当年有限的条件与资源,虽然研究与贡献很多,但却并没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
反倒是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由于大量资源的投入,以及诸如“冷冻电镜”等前沿工具的入场,得以年少成名。
非说的话,即便是眼前的周毅与张石磊,都未能出现在cns上。
反倒是胡增武,在有机光伏领域赌出了一片天,追上了时代。
“出名是要趁早……”周毅看着李峥,难以克制地嫉妒起来,“可你小子,这也太他妈的早了……”
作为李峥,他其实已经很克制了,充分学习到大学阶段才开始整这个,还是因为系统对使用障碍者的怜悯。
“要不……”李峥也确实有点承受不了,就此问道,“由周院长来做第一作者吧?”
“啊,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周毅连忙缩身摆手,“我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指导,能挂在我们化院头上就好了。”
“好了,李峥。”张石磊也跟着抬手压了压,“我们化院不来这套,谁做的研究就是谁的,尤其是周院长,他一直以来就在致力于给青年人才成长空间,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周院长几十年如一日把心血洒在竞赛和招生上,正是为了迎接你这种苗子的出现。”
张石磊话罢,高高举起茶杯:“我看现在年轻人那话怎么说来着……周毅,化竞永远的神。”
“永远滴神!”李峥被说得来起劲了,跟着高高举茶杯,“没有周老师,就没有这个实验,敬化竞永远滴神!”
“别……别搞得这么……”周毅勉强举杯,眼眶不觉湿红,“不过……张院长真的是了解我的人……看到你和史洋能成长起来……我这些年,值了!干杯!”
“干杯!”
碰杯过后,张石磊与周毅商量起了下一步策略。
是的,发cns,是要有策略的……
这些事情李峥也是第一次接触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