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眼前这家伙声称是听永平公主之令行事,按照内廷律例,御前近侍不奉御旨擅自行事,当然是只有一个死字,可皇帝都没杀他,而是在拷问之后直接丢到了司礼监外衙,他能怎么办?他也嫌这个山芋烫手啊!
永平公主虽然孤芳自赏,有些不合时宜的清高,还喜欢在士林中扬名,可没那么傻!
刚刚阿六要是打死这家伙,他反而省事了!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业,后成家
虽然张寿对陆三郎的请求哭笑不得,但想到陆三郎担心痛恨的,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促成的盲婚哑嫁,也曾经是自己一度想要和朱莹保持距离的最大原因,他最终还是没有拒绝,当然,他也并没有一口答应。
“这件事我没法保证,不过,我可以和莹莹说一声,请她帮忙打探打探,看看她认识的那些千金闺秀里,有没有人对你这个浪子回头的天才感兴趣。如果真有合适的,老师应该很乐意给你保媒。当然,你既然不在乎门第家世,如果有看中的人,也可以直接告诉我。”
陆三郎几乎欢喜到跳了起来。他在葛雍那儿可没有张寿这么大的面子,现在有了张寿这话,只要他爹不是一声不吭直接给他定亲,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当下他便踢开椅子绕到张寿跟前,二话不说深深一揖:“小先生,陆筑在这儿谢过了!”
只要终身大事不至于被老爹乱点鸳鸯谱,他就算被人叫无数声卤煮都没关系!
张寿一把将陆三郎拽了起来:“和我还来这一套?正好,我也有事找你商量,所以你拜托我的这件事,算起来顶多扯平。”
陆三郎被张寿按回了原来的座位,愣了一愣之后就恍然大悟:“是不是为了那个胆大包天送剑威胁小先生你的家伙?你放心,我在京城那是地头蛇,本来就打算发动张琛他们一块去打探这事儿,保准查一个水落石出,给你个交待!”
“送剑的事情无所谓,你不用费心。”张寿不以为意地置之一笑,“我既然堂堂正正地把这把剑配了剑鞘带出来,就是一个态度。我想和你商量的是另一件事,我有几个不太成熟的想法,需要几个能工巧匠帮我一块完善图纸,看看能不能把东西做出来。”
陆三郎虽说刚刚把胸脯拍得震天响,可真要说有多大把握,那却是瞎扯了。所以,张寿的前一个表态让他意外,却又松了一口气,可后一句话就不一样了。
一想到当初在葛府的那次密度实验和后来的大热闹,自己竟是错过了,他此时此刻那兴致何止一星半点,立刻连声追问道:“是什么有趣的好东西?小先生能不能给我透个底?你放心,我就是上天入地,也会把京城那些最出名的能工巧匠给您请来!”
张寿不禁哑然失笑。他现在连这年头的技术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清楚,哪能和陆三郎透底?他只能含含糊糊地说:“我从小长在乡间,很多东西都是瞎琢磨,也不知道世间到底有没有现成的东西,一时半会很难和你解释。你先帮我把人找来,回头自然就知道了。”
见陆三郎犹豫片刻,到底还是点头答应了,他又补充道:“这件事到你为止,千万别对第三个人说。要知道,无论莹莹还是老师,又或者太夫人,我谁都没提过半个字。等回头人请到,你过来和我一块参详就行了!”
听到这话,刚刚还在那瞎琢磨的陆三郎顿时眉飞色舞,心中大乐。
看来,张寿把他当成最信得过,最志同道合的人!
他立时当仁不让地说:“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能工巧匠,我一定好好物色。至于小先生你之前说什么两边扯平,怎能那么算!我帮你的只不过是力所能及的小事,说不定自己还能学着点东西。而你帮我的,那可是涉及我终身的大事!”
“再说,之前小先生你和朱大小姐一块到我家救我,又对葛祖师和其他人宣扬我有算学天赋,以至于连皇上都夸我,算起来,我都欠了你不知道几个天大人情了!”
张寿顿时莞尔。他刚刚是想拉投资,可想想与其这么直接功利,还不如先借助陆三郎去物色他需要的人才,缺钱要找陆三郎帮忙的话,回头等他把当初收的那些束修钱花光再说。
他其实并不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人,通晓的某些电子信息和编程之类的技术手段,在这年头毫无用武之地,更何况,他需要见一见那些真正打造东西的能工巧匠,因为这些人可能更了解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
而这些讯息,是无论赵国公府,还是葛雍,都不能立时提供给他。而且,赵国公府和葛雍全都目标太大,不如陆三郎这边来得隐蔽。
更何况,陆三郎看似滑胥,其实却是个挺纯粹的小胖子,应该是个很好的合作者。
想到这里,他就笑道:“好吧,人情债,人情偿,你先帮我做好此事,回头再商量日后!”
一顿涮锅吃得心情舒畅,陆三郎离开时,哪怕没有喝酒,却依旧面色醺然,仿佛连脚下步子都有些飘。而站在门口送人的张寿正要关门,却突然听到上头窸窸窣窣的声音,一抬头就看到阿六从屋檐上头探出了脑袋。要不是他习惯了这小子的神出鬼没,简直能被吓一跳。
“留你吃暖锅,你却一声不吭直接跑,现在却又这么现身吓人,你小子就不能正常一点吗?”张寿实在不想仰头说话,干脆退后了两步,随即就意识到了什么,“怎么,你是守在这,生怕有人听到我和陆三郎说话?又不是秘密,就算被人听到也无所谓。”
阿六一个倒栽葱从屋檐落下,眼看整个人快砸到地上时,他才伸手拍了一记地面,整个人倏忽间一翻,最终稳稳落地。他拍了拍手来到张寿面前,这才淡淡地说:“刺客在司礼监外衙。”
张寿知道,所谓的刺客,必定是那个当初在竹林里射了自己一箭后,被花七拿下的那个家伙。因此,微微一怔后,他就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亲眼看到的。”见张寿面色古怪地上上下下打量自己,阿六却显得非常坦然,“我说过,我当初差点进司礼监。”
要不是张寿和阿六可以说是一块长大,亲眼目睹了小家伙一点点发育,如今喉结都已经很明显了,他简直要被人这话再次带进沟里。
想到阿六曾亲口对他表态,把自己当成是张家的人,他不由得猜测,阿六身上恐怕还带着某种足以让其随便进入司礼监外衙的令符。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不追问这一茬,当下态度随意地问道:“那这家伙眼下如何?”
“人挺好的。”阿六简简单单吐出四个字,随即又补充道,“他说是奉命吓唬你。”
“呵。”张寿哂然一笑,笑声却有些冷。也许那一箭不是要他的命,他也因为误解而扑救朱莹,因此及时躲开,阿六更是出手拦截,说起来也就是事后才觉得有点惊险,但被人如此对待,他能痛快那才有鬼了。尤其是听到出手者如今还挺逍遥,他就更觉得恼火了。
他突然心中一动:“那刺客是宦官?”
“是御前近侍,现在被贬成了杂役。他射了你一箭,我打了他一顿,他得躺几个月。”
见阿六解释得如此详细,张寿不由朝这胆大妄为的少年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随即就笑着冲人竖起了大拇指。不论如何,跑去司礼监帮自己打人出气,阿六已经做得很出格了。
见阿六看向了屋内一片狼藉的桌子,他就笑道:“是不是还没吃过午饭?把锅里的汤底倒了,洗一洗重新加水烧了涮锅吧,那些羊肉菜蔬大概还够你吃一顿。陆三郎看着胖,胃口比我还小,我还以为他是胡吃海塞的那种人……那刺客是奉谁的命?”
这种话题急转弯,对很多心思粗疏的人来说,轻而易举就能骗出答案,百试不爽,效果绝佳。然而,张寿最后一个问题出口之后,就只见阿六眼神明澈地看着自己。知道用心败露,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可接下来竟是等到了阿六的回答。
“他先说是二皇子,又说是永平公主……但我觉得,他应该在说谎。那时候我距离他很近,才刚逼得他几乎濒死,而他的心跳不对。”
这样诡异的判断理由,有些出乎张寿的意料,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几乎立刻接受了阿六的判断。当下,他拍了拍小家伙的肩膀,眼看人去忙活着重新折腾那铜锅,准备补上这一顿午饭时,他呵呵一笑,心想他这个曾经的乡下小郎君还真是够拉仇恨的。
然而,阿六重新加炭加水,坐在那边似乎在一边发呆一边等水开时,却突然开口问道:“少爷准备什么时候娶大小姐?”
正在那分析敌我的张寿简直被阿六这直言不讳的问题给问住了。足足好一会儿,他才憋出了几个字:“先立业,后成家!”
“立业,就是发财吧?”阿六问了一句,却发现张寿没有作答。
“在大漠里,发财靠劫掠;在民间,发财靠吞并;在朝中,发财靠抄家。”
阿六一本正经地说出了一句血淋淋的哲理,随即平静地说,“疯子告诉我这个道理时,他带着一伙马贼杀光了另一伙马贼,而后又下毒把自己带的那些马贼都杀光了。然后,两帮人积攒下来的金银财宝,就都归了他。”
“你所说的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侵占。”张寿哂然一笑,随即轻描淡写地说,“侵占别人的财富,看起来确实是发家最好的手段。但那只是财富转移的过程,并没有真正凭空多创造财富出来。真正的财富,是生产创造的。”
巧取豪夺四个字,确实是某些人的发家真谛,但不是他的。
话音刚落,他突然就只见阿六表情平板地看着自己,随即说出了一句完全无关的话。
“门外好像有人。”
张寿顿时大为意外,当他快步来到门前,一把拉开门时,就只见顺天府尹王大头正带着邓小呆站在那儿,前者表情和阿六如出一辙,后者则是很不自然地干咳了一声。
“小先生,我们是在你说先立业,后成家的时候来的。”
下一刻,张寿立时扭头怒瞪阿六。好你个小子,刚刚对我说那些话,难不成都是故意的?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劳王大头
张寿斜睨了一眼若无其事在那收拾残局的阿六,很想敲敲少年的脑袋,质问这小子刚刚到底是想害他,还是太信赖他——要知道,只要他刚刚在阿六面前附和那种丛林法则的哲理,此时面前这位顺天府尹对他的观感也许就会截然不同。
“虽说听壁角不是一个好习惯,但我没出声这么站了一站,恰好听到了张博士你这一番真心话。这世间太多人发家靠的是巧取豪夺,还认定发家只能靠巧取豪夺,真正凭自己的双手,干干净净创造财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王杰说完这话,赞许地对张寿点了点头,等到被张寿请进了屋子,他见到桌子上那杯盘狼藉还没收拾的样子,却也没在意,目光往四周围一扫,脸上露出了非常少有的笑意。
“不枉我在皇上面前力挺张博士你接管半山堂。国子监那么多学官,能安之若素住在号舍里的,那简直是凤毛麟角。不过也是,就连监生们,大多数也受不了这个苦,更何况是学官?听说陆筑也住在这里?还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啊。”
张寿没想到王杰一上来就夸了他一大通,心里顿时有一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异样感觉。他索性开门见山地问道:“王大尹亲自前来,是为了九章堂的事?还是为了之前提过的,引蛇出洞?”
“兼而有之。”王杰也不坐,就往那一站,示意邓小呆解开背上的包袱,拿出了厚厚一沓考卷,他才淡淡地说,“这是最终筛选出来的卷子,很可惜,哪怕把标准放低到只答对一道题,通过的人依旧很少。其中甚至还有卷子完全雷同,疑似抄袭的,这就要靠你来甄别了。”
张寿这才真心实意地拱手作揖:“多谢王大尹和宋推官这些天来辛苦了。”
“算是还你一个人情。”王杰说得轻描淡写,可想到这些天但凡一有空闲就全都在看那些瞎扯淡的卷子,身心俱疲的他就忍不住一阵窝火。
不是张寿出了这样一个主意,以至于卷子堆满顺天府衙,他还不会知道,那些底下县令们曾经赞口不绝的某些京畿才子当中,居然也有人试图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张寿自然不知道王大头的复杂心思,谢过王杰,他就对邓小呆笑道:“小呆,这些天你看过这么多胡乱作答,蒙混过关的卷子,有没有什么感受?要说经史,也许很多人你拍马都赶不上,可说起算学,你却足够当很多人的老师了。”
邓小呆原本只觉得这些天看那些卷子实在是看得人要发疯,此时被张寿一夸,他却又有些腼腆:“术业有专攻,我那点小能耐算什么?宋推官才叫厉害,学问好,算学也精通……”
他还没来得及说完,王杰就打断道:“小宋算学顶多只能算是粗通,算不得精通,和你比都要差那么一丁点,更不要说和张博士了。你现在跟着他,好好学一点经史打打根底。就算张博士没指望你去考秀才举人进士,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总是有用的。”
张寿见邓小呆慌忙连连点头,他轻轻拍了拍这个农家子的肩膀,这才对王杰笑道:“那其他考卷,王大尹还没送走吧?”
“就按照你说的,我特地挑了六百张答卷,给京城专收贫寒士子的平民书院。让他们废物利用,练字也好,写文章打草稿也好,全都能用得上。当然,没有糊名。至于剩下的,大约还有一两千份,回头我派车送到国子监,将来给你九章堂的学生当演算的稿纸用。”
张寿顿时莞尔:“王大尹这所谓专门挑出的答卷,是按照什么标准挑的?”
邓小呆见王杰朝自己努了努嘴,他就立时接口道:“王大尹说,专挑那些字写得最好的,答题时拿圣贤文章糊弄人的卷子,又或者乱答一气,不知所云的卷子。这两类卷子送去平民书院,其他的则是回头送到国子监来。”
刚刚把铜锅端到门口的阿六不禁小声嘀咕道:“杀人不见血。”
他这声音不大,王杰却没错过,他却没有因为阿六这非议而恼怒,反而泰然自若地说:“在主持府试的时候,我宁可看到白卷,也不愿意看到在那费尽心机填满空白的卷子。所以,不懂装懂,却还试图滥竽充数想混进九章堂的,这种抱着侥幸之心的人,简直浪费我的时间!”
幸好我从当年开始,考试的时候那就是懒人一个,做不出就开天窗,绝不会煞费苦心把空白填满……否则碰到王大头这种老师真是要倒大霉了。
张寿心里正转着这么一个无稽的念头时,邓小呆却盯着他的腰间看了好一阵子,最终忍不住突然问道:“小先生,你什么时候开始佩剑了?”
“你倒眼尖,今天还是我带剑出来的第一天!”张寿顿时一乐,见王杰眉头一蹙,他就把事情来龙去脉道了一遍,随即还把今日自己在半山堂中的那番鬼话也说了,末了就笑道,“我今天还有意拿唾面自干的典故打了个比方,想来那些监生应该已经传出去了。”
“这些魑魅魍魉之辈还真是无法无天!”王杰微微眯起眼睛,随即有些歉意地说,“那天朝会上我归功于你,后来在葛宅,事情又传开了,你解开那些密信的消息如今人尽皆知,看来某些人已经蠢蠢欲动。你如今公然把剑带了出来,是想再狠狠刺激一下幕后主使?”
张寿微微一笑:“没错,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不把人钓出来,我寝食难安。”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王杰若有所思重复了一遍张寿这话,随即就赞许地点了点头,“这话说得好!那么,你是打算以身作饵了?”
“我是这样想的,能做出送剑威胁这种不明智举动,应该是像炮仗一点就炸的人。既然如此,何妨我高调一点,试一试能不能刺激对方忍不住动手?如今冒一点险,日后虽说不能一劳永逸,但也至少能杀鸡儆猴。”
见张寿说得淡然自若,丝毫没有埋怨是自己当初硬把人请来顺天府衙帮忙,这才让其陷入了麻烦的漩涡,王杰顿时有些过意不去。之前那大堆卷子积满顺天府衙,他忙活了好多天才能透口气的那点怨气,顿时被他抛到爪哇国去了。
从这一点来说,被人背后骂冷脸无情的王大头,其实是个很厚道的人。
“这件事我不能置身事外,毕竟事出有因,因我而起。赵国公府的人目标太大,你若是决意冒险,不用他们出手,我暗中布置好人手呼应你。”
张寿等的就是王大头此言。见王杰果然很有担待,他就立刻笑眯眯地一口答应了下来,接下来便和王大头小声商议着种种细节,对邓小呆那担心的眼神视若不见。
而同样是利用午休时间从顺天府衙溜达过来的王杰,显然没打算停留太久,该办的事情办完,该说的话说完,他就打算离开了。而邓小呆跟着他离开号舍之后,突然一拍脑袋道:“王大尹,我正好有件事要问小先生,我先回去一趟。”
见邓小呆冒冒失失往回跑,王杰微微一愣,却也没太在意。
然而,一溜烟似的冲回去的邓小呆,先看了一眼还在门口望风似的阿六,这才一把抓住张寿的袖子往屋子里拉,随即压低声音说:“小先生,有件事我一定得告诉你。”
他顿了一顿,竭力让自己喘气能均匀一些:“你是不是跟着大小姐进宫见过一次太后,还差点被人栽赃?皇上派了楚公公到顺天府衙,把那个犯事的小宦官直接扔给了王大尹,让他来处断此案,那时候我正好和宋推官一块在昏天黑地看卷子。”
似乎还是怕自己这话被人听去,邓小呆再次左顾右盼了好一会儿,直到确定阿六那个门神不至于漏人进来,他才把本来就很低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一些。
“王大尹破口大骂,说宫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凭什么丢给他管,楚公公只能一个劲赔笑说能者多劳。可发现王大尹仿佛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就把我和宋推官都遣退了出去。我装成睡眼惺忪昏昏沉沉落在后面,听到王大尹正在抱怨皇上纵容宗室,他又不是宗正。”
撂下这话,邓小呆就对张寿深深一揖,随即又以跑回来时的高速一溜烟跑了回去。
王大头还确实是能者多劳,别说赵国公府一而再再而三把麻烦丢过去,皇帝也老是把不属于人家职权范围的案子丢去顺天府衙……不过真正说起来,好像顺天府衙接手的这些麻烦案子,一桩桩一件件都和他有脱不开的关系?
张寿心里这么想,可当外头的阿六朝他看来时,他就立刻换成了满脸正色。
“以王大尹的神目如电,一定会明镜高悬,我自然信得过他。”
阿六盯着张寿看了好一会儿,最终点点头道:“那我就不去顺天府衙了。”
张寿顿时哑然。合着我不说这话,你还打算去顺天府衙再揍人一顿?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莹激公主
尽管半山堂的讲史课从来都不是成体系的一朝一代往下讲,张寿仿佛信手拈来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甚至时不时还会来几句离经叛道的话,把偶尔来听课的几位学官气个半死,但无论周祭酒还是罗司业,眼看半山堂的出勤率始终保持稳定,也就撒手不管了。
能让那群纨绔来上课就不错了,皇帝都不理会三皇子和四皇子会因此被带歪,他们瞎操什么心?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日后会继承秦国公爵位的张琛,反正也未必会在朝中占据高位,三皇子四皇子看样子也应该是等着封王了,更何况那些个徒有家世没真本事的贵介子弟?
至于每天第二堂的自然课,那就更加没人会来监察了——学官们全都生怕会被看到的听到的那些神神鬼鬼闹得方寸大乱。
但学生们除外,自从看过一次张寿演示的双缝衍射实验和小孔成像实验之后,本来就谈不上正确三观的监生们,那简直是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比妖法更神奇的世界。
三皇子和四皇子这两个被皇帝带得有些天真烂漫的小家伙,现如今那是根本连四书五经都读得心不在焉,每天中午都分外幽怨不能留下来,继续上下午那两堂选修课。
太后虽说对张寿的课程设置颇有微辞,可两三次劝下来,皇帝一句无妨,她也就索性听之任之了。至于后宫其他嫔妃,还有大皇子和二皇子……谁在乎两个应该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小皇子学什么?巴不得他们就此养废了的人,占了大多数。
然而,这其中并不包括听多了某些传言,越想越觉得不能放任不管的永平公主。
于是,本来应该还在筹备再一次月华楼文会的这位金枝玉叶,这天破天荒换了一身男装,随即叫上了裕妃身边最受信赖的管事牌子常宁,悄然驾临了国子监,统共只带了两个侍卫。然而,她本来觉得自己已经够低调了,却在国子监大门口那大学牌匾下,和某人不期而遇。
那是和她一样,女扮男装,但乍一眼看去却英气勃勃,和她气质迥然有异的朱莹!
朱莹从小就三天两头进宫,永平公主可以说是与她一起长大的,可越是如此,她就越觉得和朱莹格格不入,哪怕她和其他姐妹相处得都还算不错,却从来看不顺眼朱莹。
她小字明月,是自小偏爱她的父皇亲自起的,甚至没有避讳国号,而朱莹的莹字却偏偏取的是莹白如月的意思,和她正好重了。
她喜欢素雅雍容,朱莹就偏偏爱俗艳,好金玉。
她喜欢读书、对弈、音律,号称才女,对于那些仰慕她的男子从来不假辞色;朱莹却喜欢骑马射箭,嬉笑怒骂肆无忌惮,常常有一批狂蜂浪蝶跟着转悠。
此时乍一见面,永平公主就只觉得新仇旧恨齐上心头,口气不知不觉就变得有些尖锐:“你这是来看张寿上课的?你就这么担心他这个老师镇不住场面?”
“关你什么事?”朱莹寸步不让地笑了一声,“皇上许我随时过来监学,我想来当然随时都能来。我是来看看我二哥是否安分守己的,至于阿寿上课如何,根本用不着我担心。这几日半山堂日日全勤,一个缺席的人都没有,放在过去,谁敢想?”
猜你喜欢